第七讲 电视剧艺术发展与类别

合集下载

第7章 电视艺术片创作

第7章 电视艺术片创作

文化品格
较高审美情趣的观众 文艺类、文化类题材的关注对象本身具备深 厚的文化底蕴。 艺术元素的融合,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意蕴。
主体使命
创作者的主体意愿 创作者具备了很强的忧患意识和思辨意识, 对于社会现状和自然环境的关注,使得作品 透露着深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抒情表意
通过象征性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思想、意念和 感情,即通过某些形象化的手段表达某种抽 象的思想。 电视艺术片应该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以 表达情感为主,以客观叙事为辅。
3、文化内涵的深刻揭示 电视民俗艺术片,因其内容反 映的是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 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便构成了 考察、研究和认识民族文化的 重要领域。因为一个民族风俗 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是社 会本身演变和发展的重要依据, 同时也是据此制定相应的民族 政策,构成维护社会安定、促 进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单就 民族“婚俗”而论,其制度的 变化与风俗的形成,既反映了 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也反映 了社会生活的发展,故而成为 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在 拍摄电视民俗艺术片的时候, 应该特别注重对其丰厚的文化 内涵给予深刻的揭示和展现。
3、以艺术鉴赏为目的 电视舞蹈艺术片,主要给予观众的是 舞蹈的艺术鉴赏。因此,无论在创作 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方式, 采用什么的艺术结构形态,现实故事 的编织是否生动有趣,均属于作品构 成的外在形式。电视舞蹈艺术片处于 核心地位的是其中的舞蹈,因此对舞 蹈的创作一定要独特、新颖,有创造 性,这是电视舞蹈艺术片的主要艺术 魅力之所在。所以,创作出具有民族 风格,体现时代精神,充满生活情趣, 具有深沉文化意识的舞蹈节目,就成 了电视舞蹈艺术片的关键,如果作品 中的歌舞艺术本身不能给观众带来审 美的愉悦,那就是根本上的失败。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下午12时46分19秒下午12时46分12:46:1921.2.5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21.2.521.2.5Friday, February 05, 2021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12:46:1912:46:1912:462/5/2021 12:46:19 PM
《偷自行车的人》 《广岛之恋》
《卡里加里博士》 《莉莉玛莲》
《马路天使》
《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城之春》
《青春之歌》
《城南旧事》
《喜宴》
《老井》
《芙蓉镇》
如何提高影视评论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了解一些批评流派和读解方法。 加强评论写作的练习与实践。
21.2.512:46:1912:46 12:4621.2.521.2.512 :46
谢谢
12:4612:46:1 921.2.521.2.5 12:46:19
2021年2月5日星期五12时46分19秒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1.2.521.2.5Friday, February 05, 2021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2:46:1912:46:1912:462/5/2021 12:46:19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21.2.512:46:1912:46Feb-215-Feb-21
MOMODA POWERPOINT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12:46:1912:46:1912:46Friday, February 05,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1.2.521.2.512:46:12:46:19February 5, 2021

电视艺术发展史.pptx

电视艺术发展史.pptx

《偷自行车的人》 《广岛之恋》
《卡里加里博士》 《莉莉玛莲》
《马路天使》
《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城之春》
《青春之歌》
《城南旧事》
《喜宴》
《老井》
《芙蓉镇》
如何提高影视评论的写作水平: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了解一些批评流派和读解方法。 加强评论写作的练习与实践。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8.1320.8.13Thursday, August 13, 2020
电视剧的基本模式:一条主线,两三个景, 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60分钟,200个镜头。 以内景为主,以近景为主。
2、停滞时期(1966—1976) 3、复苏时期(1976—1979) 4、发展时期(1980—)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迅速发展:
综艺节目 电视风光片 电视专题片
第四编 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电视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1、黑白电视阶段 2、彩色电视阶段 3、多路传播电视阶段 4、卫星传播电视阶段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轨迹:
转播戏剧阶段 直播电视剧阶段 实景录制阶段 内外景结合阶段
电视剧的观赏特征:
屏幕小 随意性 群众性
电视剧的艺术特征:
电视剧是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电视剧是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要题材的艺术。 电视剧是以精心设计情节为主要手段的艺术。
影视评论的意义与作用:
1、对影视作品观赏者的意义与作用 2、对影视创作者的意义和作用 3、对影视文化导向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学习写作影视评论: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要点)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要点)

电视剧:是灵活运用文字、戏剧、电影等多种表现手法,深入历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织使用电子传播、家庭传播、人际传播各种手段,在当下社会影响最大,收视份额最足的电视节目类型。

1、电视单本剧: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构成,一次把戏演完的电视剧,特点是情节紧凑,人物集中,内容深刻。

2、电视连续剧:分集播出的多部集电视剧。

其中主要人物和情节是连贯的,每集的内容只是整个剧集的一部分,在结尾留下悬念。

3、电视系列剧:是一种分集播出的多集电视剧,其中主要人物也会贯穿全剧,但是故事本身不连贯,每一集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上一集下一集之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主要特点就是人物统一,背景相同,独立成篇。

电视综艺节目:运用电视技术与与艺术手段制作的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电视文化娱乐节目。

内容上看,涉及戏剧、舞蹈、音乐、杂技、魔术、绘画、故事、相声、小品、游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从形式上看,电视综艺节目一般分为晚会型和栏目型电视专题文艺:第一个限定词“专题“从创作方法和艺术形态的角度使专题文艺节目和综艺类节目区分开来,即专题文艺节目内部诸艺术元素围绕一个共同主题并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文本。

第二个限定词”文艺“有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涵义;形式规定了专题文艺节目发挥的是电视的艺术创作功能而非其纪实传播功能;内容则是说专题艺术节目以音乐、舞蹈、文学、戏剧、摄影等为其构成要素,选取与文化、文艺有关的人和事作为其在创作的题材对象。

电视艺术片: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利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多种艺术形态——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从而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一中电视艺术样式。

电视文艺专题;围绕着一个要表达的核心主题,以音乐、舞蹈演出为节目基本构成要素,通过电视的艺术手段和思维方式加以二度创作而形成的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借助电子传播手段、在演播室里或户外录制、有两人以上的主持人和嘉宾参与、以语言交流为主要表现方式的电视节目,和其他节目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嘉宾和观众坐在一起自始至终的谈话,用语言交流的内容占节目总量的一半以上。

大学影视鉴赏 第七章 电视艺术概论 PPT课件

大学影视鉴赏 第七章 电视艺术概论 PPT课件

1924年,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研制成功机电 扫描黑白电视机。
珍珠港事件爆发,战火波及全球,电视事业发 展被迫中断。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亚历山 大宫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发射台,定期播放 黑白电视节目,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的发端。
2பைடு நூலகம்世纪50年代后,世界范围内的电视事业重获 新生,1954年,美国开始彩色电视播放,1958 年底,电视台从6个国家发展到67个国家。
站在电影巨人的肩膀上,电视的视听语言也更好地彰显了自身的市场价值和传播范围的影响 力优势:一方面,电视作为大众传播艺术,固守以情感人的艺术创作本分,致力于在更精简 的时空内展现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另一方面,电视作 为镜鉴,更直面地映射社会现实,观照历史未来,为观众带来文明与思考。
这种划分方式是基于电视具有的三大功能: 其一是信息传播功能,对应的是知识、服务、社教类专题节目,以纪实类型为主; 其二是新闻纪实功能,对应的是新闻类节目; 其三是艺术表现功能,对应的是电视剧和电视文艺节目。 目前我国电视台的构成基本符合这种划分方式,省级星标卫视大致都有新闻部、社教 部、文艺部、体育部、经济部等职能部门。基于这些部门的内容细分,频道也被划分 清晰,以央视为例,综合频道(央视一套)、综艺频道(央视三套)、体育频道(央视五套)、 纪实频道(央视九套)、科教频道(央视十套)等频道都为广大观众耳熟能详。
感谢倾听
60年代后,电视“大跃进”的号角吹响。节庆直播、新闻片、纪录片及谈话节目逐渐涌现。1966年至1976 年间,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基本处于停滞。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也成功创办。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广播电视事业突飞猛进,国内技术手段和节目类型充分涌流,面向海外传 播步伐逐渐加快,“四级制”取消,集团化初露头角,电视产业经营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越发明显。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特征PPT优质资料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特征PPT优质资料
1936年11月2日,设立在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的BBC 电视台正式播出电视节目,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电视的 诞生日。
第一节 二、电视剧形态演变的三个阶段
(一)直播剧阶段 直播剧指在电视剧兴起之初,由于电视技术条件的限制,即还没有磁
带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在演播室里演出并即时播出的电视剧,直播剧 借助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演出、摄像、录音合成同时进 行,并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观众。 (二)单本剧阶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摄录设备、电 子编辑机相继出现为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电视剧 制作由室内走向了室外,由演播室塔景走向了实景拍摄,电视剧创作 出现了明显的电影化倾向,被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 (三)连续剧阶段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电视剧开始逐步进入以连续剧为主的多元化 时代。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对电视剧观念的又一次更新。这种更新 ,不仅创造了最具电视剧特征的新样式,而且促成了“电视剧”自身 独特的艺术观念。连续剧是最具有也是最能发挥电视剧艺术特质的电 视剧艺术形式。
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第一节 一、电视剧的诞生
电视剧伴随着电视而诞生,在最初的电视试播中,就 有了最早的电视剧。
1928年9月11日,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试播的独幕剧《 女王的信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电视剧,也是世界 范围内出现的最早的电视剧。1930年,英广播公司 BBC在伦敦播出的意大利剧作家皮兰德罗的《花言巧 语的人》,又称《口叼鲜花的人》,被视为世界上第 一部完备的电视剧。
第一节 三、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电术电术这连1这从 直播((第1全 电通从11所从连全历(电(增第第((((通9999视样视样种续种动播剧二三二国视俗视谓动续国史二视一强二三二二一一俗55558888剧 式 剧 式 更 剧 模 静剧 借 ) ) 节 优剧 剧 听 通 静 剧 优 剧 ) 剧 ) 剧 节 节 ) ) ) ) 剧年年年 年不整不整新是式表 指助视逼秀 的在感俗表是秀又过的二目视、革革在5555二二一月 月 月月仅体仅体,最强现 在多听真电 优其知电现最电可程优元的听一命命其、、、1111介的介的不具调来 电机独纪视 势本上视来具视分延势对可独般历历本1世 戏 , 1是 1, 全 名 1电 1以 》 品电青号号号 号电入美入美仅有对看 视拍特实剧 在质看剧看有剧为宕在立看特历史史质99999视春中中中 中视C,界 ” 中 电 国 为 视 来 种79578家学家学创也客: 剧摄性性评 于上,,:也评革性于性性性史题题上剧偶国国国 国剧80881C庭风庭风造是观电 兴、::选 擅是电一电是选命:擅:。:题材材是《从上 国 视 优 “ 连 , 、审像第第第 第年 年 年 年 年的T,貌,貌了最的影 起镜从电活 长一影般影最活历电长电从材剧剧一美剧一一一 一一《已 电 单 秀 飞 续 从 类影V5552的也。也。最能历擅之头时视动于种源指擅能动史视于视时剧指指种特座座座 座。像月月月月《三口有视本电天剧型深深具发史长 初分空剧从 表大于以长发从题观表剧空反反大5征电电电 电特深深电挥事于 ,切形以现众“反于挥材众现强形映映众110115播视视视 视6编国菜剧剧视奖。更征99号号日集介介视电实动 由等态电人文照映动电和审人调态中中文887台台台 台出11辑演饼以时剧”加个入入剧视的态 于艺上视类化相世态视一美类通上国国化年 年,电中春――― ―的我我特剧尊场 电术看为生,”俗场剧般心生过看共共,部义子黑代评。丰44――― ―国北视国节月 月们们征艺重面 视处,载活是,的面艺历理活二,产产是《北北北 北》》的白的选富家开 开的的的术,的 技理电体与文而生的术史的与元电党党文京连第播京京京 京三始 始民民新特追表 术,影,情化电活表特题核情对影领领化故、开活多是到开电电电 电电续一出进 进族族样质求现 条演的要感生视、现质材心感立的导导生家视视视 视事直 始 动 样我《播行 行视剧座 的生生式的艺, 件出优求的产源世,的两是的的优的的产台台台 台亲, ,播 。 从 ,》 水国活活,电术电 的、势展细和于俗电电大对细方势革革和了((( (台电9《此 此》、、而视创视 限摄在现微商“的视视类戏微式在命命商集的 产1到浒第中中中 中电正视渴后 后民民且剧作剧 制像空原之业广情剧剧。剧之来空战战业9央央央 央为连形 量《 》一每 每视8族族促艺的则 ,、间生处化播感则艺性处设间争争化式台望台台台 台1年 年起续情情成术历擅 即录,态的”、擅术悬置,历历的式 也北 ,部。。。的的的 的年改― 》一 一感感了形史长 还音电的产,世长形念人电史史产点前前前 前剧走 逐京从直1次 次4和和“式真表 没合视世物电俗表式的物视,,物名是―身身身 身9月,, ,《过 年人 《播民民电。实现 有成剧界,视的现。期,剧塑塑,5))) )为北我从 从族族视性微 磁同的。具剧命微待构的造造具开8这敌成成成 成了 增宰在电第 第中国年京文文剧。观 带时优有中运观心思优我我有立立立 立始是营八 长相纽视三 三化化”环 录进势高的为环理情势国国高央电6第,,, ,届 届进新,,自境 像行在度对主境。节在老老度月十年 ,刘约剧这这这 这电视一起 起这这身和 设,时的话的和,时一一的行时一一一 一1八初 出,》罗定 定种种独人 备并间类多电人编间辈辈类视台部5年年年 年,期名 名年私私特物 的运,型于视物排,无无型创 现标,锅日世世世 世台(以为 为人人的心 情用电倾也剧心故电产产倾此录》界界界 界时 了志》从,“ “-中基化化艺理 况电视向重。理事视阶阶向上上上 上后制王飞 飞期 一着《 到北色色术。 下子剧和于。,剧级级和已已已 已中央地天 天每的彩彩观,传视消电通视革革消扶。 支中英 《京有有有 有华台化奖 奖和和念在播听费影过听命命费6666年第林日国雄 雍电” ”7777亲亲。演手语特,二语家家特人的生个 个 个个。。一一导切 切 播 段 言 性 电 元 言 光 光 性渐电无正视国国国 国民前产感感室直具。视对具辉辉。次部演家家家 家成视悔王台风风里接有剧立有形形共身的开开开 开,彩,熟剧朝》播格格演传小视的小象象和)播播播 播室甚甚出达说听矛说的的从色是的的到》出了了了 了国成内至至并给性语盾性电电电电电 电第电我电发《,了铸铸即观;言冲;视视中立剧视视视 视三视就就时众具突剧剧国视端电和“。。。 。央,。铸铸播。有来。。届剧第剧。视平电就就出广制电这9起,0一了了的播造编自剧年视视一年这这电性戏定也部创此的代小台年一一视;剧代新新剧效的的,果艺艺直, 队伍,标志着中国电视剧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电视艺术的发展ppt课件

电视艺术的发展ppt课件
、 石刻画像符号等传递信息,交流感情.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转 瞬即逝,缺乏贮藏性与空间传播力.经过漫长而艰辛摸索, 文字终于诞生.文字不仅可以贮藏信息,而且可在相当广阔 的范围内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近代印刷艺术的发明,更 带来了文字印刷传播革命性的变化.书报杂志被普遍使用, 催化着文字艺术的突飞猛进――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 2学024/等3/13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从历,史相中学继习,成在历为史人中思类考!极为重要精神食粮.
讨,将电视的特征归纳为:即时性、直观性、综合性、兼容
性、家庭性、介入性、连续性、参与性、现场感、对象感、
亲切感......等等.这些研究对于认识电视的特征具有很大的启
发.但却显得杂乱.这里从传播学的角度,将电视的特征概
括为以下四点:
1、传播手段的先进性
2、传播信息的丰富性
3、镜头的纪实性
4、接收的家庭性
三、发展期
❖ 发展期的特点是:
1、1976年10月以后,我国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结束 了初创期的黑白直播,用磁带录制彩色播放,不再是二 三十分钟的短剧,而是50分钟左右的单本剧,情节、人 物、场景较为复杂。
2、由第一阶段的戏剧美学转向电影美学为支撑点。 3、这个时期的电视剧随着整个文艺思想逐步摆脱“左”
二 电视的诞生与发展
作为电视艺术传播媒介的电视,其诞生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1817年至1929年是电视的孕育诞生期.人类对电视的 构想研制早于电影,后来由于受制于电子技术的不发达而停滞不前.电
影 遂后来居上,成为试听艺术的老大哥.从人类最先设想并差不多触摸到
了 电视这一事实,至少可以肯定电视艺术的孕育诞生并不依赖于戏剧或电 影,而是独立的,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受着戏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ppt 17张)

电视艺术的历史发展(ppt 17张)

《城南旧事》 《老井》
《青春之歌》
《喜宴》 《芙蓉镇》
如何提高影视评论的写作水平:
• 首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 了解一些批评流派和读解方法。
• 加强评论写作的练习与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电视剧艺术发展与类别第一节电视剧艺术形态的演变艺术发展的历史表明了:只有在大量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典范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上升为艺术的理论。

所以,考察电视剧创作的流变是理论家们建构系统电视剧理论的一个实践基础。

一、直播电视剧时期: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嘴里叼花的人》其实是一部舞台独幕剧,只是通过电视手段予以传播而已。

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电视上的剧”。

(一)何谓“直播剧”:直播剧指在电视剧兴起之初,由于电视技术条件的限制,即还没有磁带录像设备的情况下,在演播室里演出并即时播出的电视剧,直播剧借助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演出、摄像、录音合成同时进行,并运用电子传播手段直接传达给观众。

世界各国在电视剧诞生之初,几乎都经由了直播剧这一发展阶段。

我国电视剧从1958至1966年,经历了八年的直播电视剧时期。

(二)直播剧的特点:直播剧所采用的其实就是戏剧的创作手段加上电视的传播手段,它与戏剧和电影都有血缘关系,只是采用“直播”的方式,创作与欣赏同步(虽然两者分别在两个空间),使初期的电视剧带有明显的“舞台剧”痕迹。

直播电视剧的主要特点是:剧情单一、场景变换少,人物少且动作性不强。

直播剧遵循戏剧的模式,有着很强的舞台假定性,与戏剧不同的是电视剧要通过镜头加以表现。

由于直播剧的播出与收看同时进行,所以播出不能中断,这就要求创作者高度配合,很多参加过直播剧创作的人都以不亚于一场战斗来形容当年的直播。

由于电子技术的不完备,这时期的电视剧还是一种不完善的艺术形式,电视剧还没有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因而也还没有成为商业竞争的对象。

(三)直播剧时期的电视剧观念由于采用直播的方式,“剧”的观念左右着直播电视剧创作的各个环节,因此,“戏剧观”占据了这一时期电视剧观念的主导地位。

这种观念认为,电视剧不过是在荧屏上播出的戏剧,是戏剧的“副产品”。

世界上不少电视剧生产大国,对电视剧的理解都带有鲜明的“戏剧”印记。

如,一位苏联理论家这样说:“电视剧应具有戏剧的独特本性,即遵守古典主义的三一律”。

我国1999年版《辞海》对电视剧的界定是:“一种融合舞台剧和电影的表现手法,运用电子技术制作,在电视荧屏上播映的戏剧”。

电视剧的确有很大的戏剧艺术成分,尤其是诞生期的直播剧,从剧本到创作手法都直接源于戏剧。

发展到今天,虽有电影观念的介入,但“戏剧性”作为“结构”和“叙事”的有效因素,已沉淀在电视剧艺术的灵魂深处。

但并不能因此将电视剧界定为戏剧,戏剧性构成了电视剧美学特性之一,却不是唯一,电视剧的艺术本质也并不确立于戏剧性。

二、单本剧时期:(一)电视单本剧: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摄录设备、电子编辑机、彩色电视机相继出现为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创造了有利条件,电视剧开始重视镜头的剪辑和组接。

电视剧制作由室内走向了室外,由演播室塔景走向了实景拍摄,电视剧创作出现了明显的电影化倾向。

这时期,电视荧屏上播出的电视剧,主要是依据电影的方式拍摄的“电视单本剧”。

当时,电视连续剧等形式还未出现,故而,这一时期被称为“电视单本剧”时期。

单本剧又叫“短篇电视剧”,指3集以下、长度约1个半小时的电视剧。

它由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所构成,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完整脉络。

在情节结构上,它相对于一部电影故事片,或是文学作品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作品中的“独幕剧”。

我国则由于“文革”十年造成的空白,使这一阶段的电视剧创作推迟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开始。

(二)单本剧时期的电视剧观念:单本剧时期所录制的电视剧,摆脱了狭隘、单调的演播室和舞台,走入了现实生活;开始在拍摄现场采用多机拍摄、现场切换的录制方式,在叙事方法和表现技巧上也多采用电影的模式。

这时期的电视剧,由于直播的局限而带来的与戏剧的天然血缘关系,被扑面而来的生活流所冲破。

技术上的解放使电视剧的制作与电影有了更多的相似性,于是,人们便认为电视剧是一种变了形的“小电影”。

不同于直播剧时期“戏剧观”,单本剧时期的电视剧艺术观念以电影美学为支撑点。

这时期,随着科学技术和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电视剧开始显示出它强大的威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1952年世界上仅有少数的国家拥有电视机;但到1970年拥有电视机的国家已发展到127个,服务观众约13亿;到八十年代,电视机便迅速普及到了世界各个国家,除了美、英、苏、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外,中国、墨西哥、意大利等也进入了电视大国的行列。

这时期,是电视艺术大普及、大发展的时期。

同时,电视剧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电视剧艺术逐渐被社会所认识。

三、连续剧时期:(一)电视连续剧:进入七、八十年代,电视剧开始逐步进入以连续剧为主的多元化时代。

长篇电视剧在艺术手法、播出方式等方面所显示出的全新特征使人们开始真正看到电视剧艺术独有的可能性。

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电视剧作品从根本上推动了人们对电视剧艺术观念的思索和突破,从创作上确立了电视剧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地位,并且促使人们从电视媒介特征,从电视剧的制作方式、内部艺术构成手段等方面全面探索电视剧独立的美学特质和艺术风貌。

(二)电视剧艺术本体观念的确立:电视连续剧的出现,是对电视剧观念的又一次更新。

这种更新,不仅扩大了“电视剧”观念本身的范畴,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创造了最具电视剧特征的新样式,促成了“电视剧”自身独特的艺术观念。

连续剧是最具有也是最能发挥电视剧艺术特质的电视剧艺术形式。

单本剧在时空构成方式上拉开了电视剧与古典戏剧的距离,连续剧则在时间上疏远了电视剧和电影艺术的联系。

电视剧发展到连续剧阶段,证明它终于跨越了模仿戏剧、模仿电影的历史阶段,在自身的艺术发展历程中找到了它自己。

电视剧是在戏剧、电影两个巨人的肩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新的艺术巨人。

这一时期是世界范围内电视艺术的大普及时期,也是电视剧艺术的大发展时期。

表现在:一、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数量成倍增加,电视剧艺术开始自觉寻求自身的特性,探索本身所特有的表现手法,并摆脱对戏剧、电影的依赖而逐步成为一门独立艺术;二、特色各异的连续剧、系列剧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剧开始得到广大观众的接受和喜爱,电视剧逐渐成为当代社会最普泛的审美文化形式;三、商业竞争的大渗入,一方面扩大了电视剧的社会效应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出现了单纯追求收视率的偏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电视剧艺术质量的滑坡。

第二节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剧同样是与中国电视业一并诞生的,迄今为止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这段历史并不是一个完整、连续的发展过程。

中国电视剧的真正发展只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但就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电视剧这门年轻的艺术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迅速成长为一门充满生命力的新兴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漫长的童年时期:(1958-1976)(一)、初创阶段(1958-1966)中国电视的起步比世界上开播最早的国家晚了二十多年。

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台的前身),1958年5月1号成立。

这一年世界上已有67个国家开播了电视。

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是我国第一部直播电视剧,标志着中国电视剧的发端。

自此,电视剧以黑白、直播的形式走过了八年初创时期。

继北京电视台之后,上海、天津、广州、西安、武汉、长春等各地电视台也先后播出电视剧。

初创阶段8年间,全国电视台共生产直播电视剧200部左右,也为中国培养造就了第一代电视剧的编、导、演、摄、录、美的队伍。

直播剧:给电视剧带来特有的局限和长处,时空的局限;制作与欣赏的共时性;反映现实的速度与即时的传播;舞台剧因素与新闻纪实性之间的对立统一。

“直奔主题”:注重电视剧的“新闻性”,配合全党全国中心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新生事物、歌颂英雄人物,以题材论,此时的电视剧作品更多的是一种宣传品而非艺术品,电视剧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皆流于简单生硬。

(二)、十年停滞期(1966-1976年)1966年北京台开始使用电视录像设备。

然而,“文革”的浩劫使原本起步较晚的中国电视业,又错过了十年宝贵的发展时间。

这十年之中,中国电视剧发展出现了一段令人遗憾的荧屏空白期。

而这期间西方则在科技的推动和经济的压力下,电视艺术在竞争中逐渐形成较为完备的门类样式,世界主要先进国家相继进入彩色电视的稳定发展时期。

在此时期,中国的电视技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1967年,我国有了磁带录像设备,北京台也于1973年4月,正式开始彩色电视的试播。

然而在电视剧的创作上几乎是一片空白。

1967年,北京台用录像设备摄制的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成了中国电视史上唯一的一部录制的黑白电视剧。

此外,便只有上海台1975年录播的两部电视剧《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神圣职责》。

二、走上发展之路:(1977-1983)(一)、电视业的复苏(1977-1980)“文革”之后,全国各项事业都经历了一个恢复阶段。

对电视而言,首先是几次大型播出活动,庆祝游行、诗歌朗诵会实况等。

随之是文艺性电视节目的发展。

1976年封存已久的故事片《洪湖赤卫队》的播出,似乎是中国电视事业开始迈进艺术领域的讯号。

1978年1月27日,10集电视连续剧《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央台播出,给了人们以更加确定的信息:中国电视剧开始了它在思想和艺术领域的真正复苏时期,随后又有日本故事片《望乡》《追捕》;美国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加里森敢死队》。

(二)、中国电视剧的复苏(1978-1983)1978年是电视剧复苏的开始。

1978年5月播出的《三家亲》为起点,这是复兴时期录制的第一部彩色电视剧,由许欢子导演。

1978年5月1号,北京电视台正式改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CCTV。

1978至1982年是我国开始恢复电视剧制作的复苏时期。

这一阶段,彩色录像的逐渐使用,摆脱了直播阶段的时空局限,电视剧的制作和传播进入了更加自由阶段。

随着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建立,对电视剧的需求量空前增长,1979年中央广播事业局发出“大办电视剧”的号召。

电视剧的产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品种、样式、风格逐渐呈现丰富多彩;出现电视连续剧、纪实性电视剧、历史人物传记电视剧、短剧小品等,改编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比重亦日益增加。

全国优秀电视剧评选活动从1981年4月开始进行,此后每年一次,从第三届起定名为“飞天奖”。

1981年2月5日春节播出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王扶林导演,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之前,我国的电视剧一直是单本剧和短剧。

1982年1月,以著名戏剧家金山为主任的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正式成立。

同年9月17日,中国第一家电视制片厂――北京电视制片厂(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前身)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