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污泥现状
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与展望

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与展望随着我国市政污水处理行业的蓬勃发展,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逐年增加,我国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设施2016年脱水污泥(80%含水率,下同)产量达4760万t,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水轻泥”,相关设施建设没有同步跟上,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污泥处置主要以填埋为主,其污泥消纳能力、环保指标、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均不能满足要求。
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具有焚烧温度高、处置彻底、灰渣直接利用、无二次污染,一站式无害化处理的特点,是污泥无害化处置的方法之一,国内外均有成熟的应用案例。
本文在前期的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对该技术的应用边界条件、主要技术参数作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为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1国内外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应用现状在欧美国家,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起步较早,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并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近年来,日本、瑞士、德国的污泥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比例分别为28.7%(2015年)、19%(2003年)和14.6%(2010年)。
美国有近200座污水处理厂采用焚烧方式处理污泥,占全国污泥处理总量的20%,其中6%的污泥采用协同焚烧方式处置。
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逐年增加,已经成为我国污泥热化学处理处置的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已建成污泥协同处置设施的水泥熟料生产线30~40条,其中部分项目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水泥回转窑焚烧污泥,减少了残渣、大气污染物、重金属等无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水泥生产过程中,高温煅烧可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过程可固化重金属,实现污泥的无害化;污泥中的灰分可作为熟料生产的原料,实现污泥的资源化,体现了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有机物分解彻底水泥回转窑内高温、充足的停留时间和悬浮状态可以保证污泥中的有机物彻底分解。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

危废经营能力利用率不足30% 2015年环保部门核准的危废经营能力5263.9万
吨,实际经营规模仅1536万吨,不足30%。
数据来源:环境统计年报,中国水泥网,水泥研究院
5
危废经营能力利用率低的原因分析
A
由于监管原因,产废单位自行处理或交由无资质企业处理(甚至非法倾倒)。
产废单位自行处理尚未纳入到许可监管范畴。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的2015年173家化工企业自 行利用处置占76%。 非法倾倒,如今年8月江苏宜兴非法倾倒1.4万吨;广东0.6万吨跨省非法倾倒。(危废处置价格,2000~3000 元/吨,有些地区高的超过6000元/吨)
A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 市场现状和前景分析
A
PART Ⅰ:危废产量庞大 处置能力欠缺
危险废物(简称“危废”)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 的,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易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易传染性疾病等危险特性之一的废物。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自1998年首次颁布实施,2008年进行首次修订,2016年3月进行再次修订。2016年8月1日,
第三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开始正式开始施行,共有46大类479种危废。
2
工业危废实际产生据:2015年
工业危废产生量3976万吨左右,被
严重低估
①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工业 危废产生量已超过4574万吨(另外医疗废物
45万吨)
②现有统计口径存在漏报 ③统计过程之中存在瞒报 ④环保部固废与化学品管理中心估计认为
只有2家在处理危废,也就18.50万吨)
仍有15个省市未投产水泥窑协同处置 设施 涉及31条生产线,占全部生产线的 1.7%。(4000t/d及以上:60%;占全 国的2.6%)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现状剖析和发展建议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现状剖析和发展建议摘要:随着目前社会竞争的白热化,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在此阶段中的水泥企业想要得到更好发展,务必要朝着成本低、绿色转型趋势前进。
逐渐从规模不断拓展、集约增长进行转型;同时还要从纯基础原材料的产业朝着环保多功能产业逐渐发展。
对此,我国专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给予一定支持,使水泥行业朝着绿色发展趋势转型,尤其是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这个方面更是提高了重视。
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发展现况对于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而言,其逐渐获得国际认可,觉得这是一种最有效、最安全的方式,跟其他处置废弃物的方式进行对比,水泥窑的协同处理能够达到节能环保且经济,这种方法是现阶段国际处理废弃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也逐渐成为城市清洁、有效处理生产垃圾和污泥等废弃物的重要路径,同样是发展循环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阶段。
1技术和成本优势第一,对危险废弃物进行焚烧可以将其当做原料进行使用,没有灰渣排放。
这种废弃物在水泥窑焚烧之后是一种无机组分,其可以直接进入到水泥生产原材料当中,跟原料进行混合、通过高温对其煅烧成熟料矿物这项工艺流程非常简便,没有跟一般焚烧炉或者电厂进行灰渣二次处理相关问题,能够将危险物当中的灰渣外部运输量和处理费用减少;第二,水泥工业能够消纳的废弃物品类型很多,而且适用面广,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时,并不会对水泥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
水泥窑对各类废弃物进行处理时有很强适应力。
有效进行调整,并不会对水泥熟料的正常功能和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不会影响窑的正常操作运转;第三,对于水泥回转窑而言,其热容量很大,工作处于稳定状态,处理非常多的危险废弃物。
其内部温度达到1500℃左右的高温物料很多,能够将其当做废弃物燃烧的稳定填料,更好抵抗废弃物处理料中的波动和过量温度产生的波动。
这项处理量非常大,而且处理过程中比较彻底,而且稳定;第四,通过设置废弃物的接收和预处理系统等,能够节省很多投资。
对废弃物进行焚烧的设备和水泥生产设备可以共同使用,需要设置一些专门的窑炉,能够节省很多窑炉系统的投资;第五,在高温区域停留很长时间,废物进行焚烧得更加彻底。
【推荐下载】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综述

[键入文字]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综述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发达国家早已成为主流,中国大型水泥集团企业陆续开展了相关技术探索和项目建设,技术日臻成熟。
主要对国内外生活垃圾协同处置现状、优势、主要技术进行了阐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城市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十二五”及今后较长的一段发展时期,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废弃物产生与消纳矛盾进一步突出,而目前以填埋、焚烧、堆肥等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因存在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风险高、民众接受度差等不足,设施能力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生活垃圾处置需求。
同时,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水泥企业急需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工信部等各大部委先后出台政策鼓励以水泥窑用于生活垃圾处置。
1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现状1.1 国外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将生活垃圾等城市废弃物制成RDF 用作水泥生产替代燃料是国际上公认的生活垃圾最佳处理方式。
根据对国外相关水泥企业的调研,德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在水泥工业中使用垃圾作为替代燃料,替代率达到60%以上;美国1994 年共有37 家水泥厂或轻骨料厂用危险废弃物作为替代燃料烧制水泥,处理了近300 万t危险废弃物,占美国危险废弃物总量的60%。
法国、挪威、瑞士、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充分利用水泥窑焚烧废弃物,并不断提高工艺技术和替代燃料和原料的比率。
2005-2009 年,世界水泥工业又销纳焚烧了近9 000 万t 废料,2009 年,各国水泥工业可燃废料对煤的替代率分别是挪威98%、荷兰1。
论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论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争白热化,在此背景下,水泥企业降低成本、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
从规模扩张、粗放生长向内生性、集约增长转型;从纯基础原材料产业向环保多功能产业转型;从产品同质化向多元化、差异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水泥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特别是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这一领域更是予以了高度重视。
【关键词】水泥窑废物现状分析发展趋势一、技术及成本优势(一)危险废弃物焚烧灰渣直接作为原料利用,无灰渣排放。
危险废弃物在水泥窑焚烧后的无机组分(灰渣),直接进入水泥生产的原料中,与原料混合、高温煅烧成熟料矿物,工艺流程简洁,无一般焚烧炉或电厂处理所需要的灰渣二次处理问题,减少了约占危险废弃物总量(湿基)10%的灰渣的外部运输量和处置费用。
{二}水泥工业可消纳的废物种类多,适用范围广。
处置废物不影响水泥产品质量。
水泥窑对各种废物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略作调整就不会影响水泥熟料的正常性能和质量,也不会影响窑的正常操作运行。
(三)水泥回转窑热容量大,工作状态稳定,危险废弃物处理量大。
水泥回转窑内温度在1000摄氏度~1450摄氏度上的高温物料约100吨,可以作为废弃物燃烧的热稳定填料,能抗废弃物处理量的波动和进料温度的波动。
因此处理量大,处理非常稳定、彻底。
(四)仅需要增加废物接收、储存及预处理系统,节省投资。
废物焚烧设备与水泥生产设备共用,无需设置专门的窑炉,节省建设窑炉系统的投资。
(五)高温区停留时间长,废物焚烧彻底。
水泥窑内温度高,火焰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2000摄氏度物料温度高达1450摄氏度。
废物在高温区的停时间长,有害成分均能被彻底分解,确保环境安全。
(六)碱性环境抑制酸性气体排放,避免二恶英产生。
生产水泥过程的中间产物是CaO,且以悬浮态均匀分布在系统中,颗粒分布细、浓度高极具吸附性。
烧成系统内的碱性气氛,可将SO2和Cl等化学成分化合成盐类固定下来,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减少或避免了焚烧处理后产生“二恶英”的现象。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伍静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伍静发布时间:2021-08-15T01:36:29.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6期作者:伍静[导读]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量逐渐增加,生活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中国海螺创业控股有限公司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摘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污水处理量逐渐增加,生活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国城市、县城、乡镇及镇乡级特殊区域污水处理厂共计6189座(污水处理量约为6.3×1010m3),产生含水率为80%的污泥约6300余万t(按污水量的0.1%计)。
此外,造纸、冶金、石油、电镀、钢铁等行业也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
由此产生了两个矛盾,即污泥产生量大与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的矛盾,以及社会对环保的重视与对工业生产需要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
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建、改建、提规运营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加,对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泥的处置成为了越来越凸显的废物处置问题。
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9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截至2019年末,我国已有6189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处理能力合计约1.93亿m3/d。
假定污泥含水率为80%,产泥量按每10000m3产5t计,估算出污泥年产生量约3522万t,预测到2021年底,污泥产量极有可能超过7500万t。
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易腐烂且含大量病菌、重金属、难生物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产生不可预估的污染和危害,甚至直接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污泥产量递增趋势明显,而国内污泥处置效率却未见鲜明提升。
1我国污泥处置现状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产物,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易腐化发臭等特性,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处置,将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甚至大于污水本身。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现状与建议

1引言当前水泥窑废物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于废弃物、危害物等物质的销毁工作中,虽然现阶段该工艺的各项环节较为完善,但是其中仍存在些许技术上的不足,对此,专业人员正在不断地分析该技术的问题现状,并且通过创新和研究高效技术来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水平的提高。
2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无用物工艺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工作环节较为全面,通过将废弃物以及危险物等需要处理的物质进行预处理,最后将处理物的状态控制在水泥窑处理的标准之内。
首先,一些固体废物以及危险物需要通过准入控制工作来将其状态变为处理工作所需状态,并且通过对处理物的评估来选择最适合的处理方式,一般的处理方式分为:水泥窑焚毁处理、燃料替代处理以及原料替代处理。
水泥窑处置废物的流程为:运用石灰石、锅渣以及某种替代原料加入原料磨中,通过生料均化库来改变处理物的状态,并且与替代燃料一起输入回转窑中,处理完成之后,废弃物会通过熟料库输入打散机中,降低废物的体积,再通过水泥磨将废物进行预处理,最后输入水泥窑当中完全销毁。
此工艺的环节较为全面,且排出的废气能够通过增湿塔以及布袋除尘进行过滤,减小废气对环境的危害。
3我国各地区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现状3.1危险废物协同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当前部分地区运用水泥窑处理废物的工作仍然存在些许不足。
首先是工作环境容易出现纰漏,导致危险废物的处理不彻底,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一点表现在处理装置检测工作上,由于工作机械的检修工作出现纰漏,部分管道的断裂现象没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危险废弃物通过裂口渗出,由于处理过程中的废弃物毒性较为强烈,最终导致该区域环境受到污染。
其次是废物种类控制及评估工作的不足,由于对处理物的评估方法不正确,导致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不能完全地将处理物中的有害物质销毁,最后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以广州某厂利用水泥窑处置废弃皮革工作为例,其中部分皮革的成分当中含有铬离子,此类皮革的处理方式若不妥当,会对人体的多种系统产生较大的危害。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

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程运、李伟明、王昕晔2(1.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51;2.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近年来,城市污泥带来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作为一种兼具资源化与无害化的洁净技术脱颖而出。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可以使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技术优势,阐述了其工业实施的可行性。
然后结合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应用现状阐述了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将污泥投入水泥窑分解炉或烟室的技术路线。
分析认为:应该进行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系统适应性与稳定性研究及预热预分解装备研发,从而降低协同处置对水泥生产线的影响,提高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力。
最后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置;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TQ17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321 (2021) 06—0087—050引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 污水处理量逐渐增加,生活污泥产生量也随之增加。
住房 与城乡建设部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末,我[_城市、县城、乡镇及镇乡级特殊区域污水处理厂共计6189座(污水 处理量约为6.3 x1(V%3),产生含水率为80%的污泥约6300 余万t(按污水量的0.1%计)"•2|。
此外,造纸、冶金、石油、电镀、钢铁等行业也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泥=由此产生了两个矛 盾,即污泥产生量大与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的矛盾,以及 社会对环保的重视与对工业生产需要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目前,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填埋、堆肥、干化后焚烧等,其中焚烧法因为可以快速实现污泥无害化、减量化和回收热能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水泥窑 协同处置污泥是污泥焚烧的一种特殊方式,指将满足或 经过预处理后满足人窑要求的污泥投人水泥窑,在进行 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相较于传统 的焚烧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不仅利用了污泥中有 机组分燃烧产生的热量作为部分热源,而且利用了污泥 中无机组分作为水泥原料之一,从而实现了污泥中有机 组分与无机组分的资源化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泥预处理系统包括湿污泥运输、储存、干化热烟气的除尘、输送、污泥干化、干污泥的储存、输送及入窑等环节。污泥干化车间工艺流图如下:
此工艺技术要点在于污泥干燥机干化后,污泥颗粒随气体进入袋收尘器,袋收尘收集下来的粉状物料进入水泥窑分解炉下部。对干燥机的干燥能力和效率要求较高,和越堡水泥厂的污泥处理工艺类似。
铜陵海螺5000t/d(2#窑)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上配套建成了处理300t/d生活垃圾处置系统。铜陵市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经密封垃圾运输车送入工厂内的原生垃圾储库。储库总面积72×78m(含密封区域),约4天垃圾储量。储库内垃圾经行车抓入喂料斗,破碎后喂入垃圾气化焚烧炉。垃圾经气化炉分解为部分可燃气体产品及固体废弃物。气体产品直接入分解炉进行燃烧,固体废弃物做为生料组分进入原料磨或预热器或进入另一台窑系统。工艺流图如下:
1、广州越堡水泥厂污泥处理项目
该项目2009年正式与运营,日处理污泥600t(含水率80%),利用窑尾废气余热将污泥烘干至含水<30%,然后通过新建的接口设备将污泥送入6000t/d生产线水泥熟料烧成系统中焚烧处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污泥收集及输送;(2)污泥来料称重计量系统;(3)污泥来料接收仓系统;(4)污泥储存料仓系统;(5)污泥输送系统;(6)污泥干燥车间;(7)成品污泥料仓系统;(8)成品污泥输送系统;(9)配套电气、自控仪表、暖通、消防、除臭、卫生等系统。工艺流程见下图:
二、生活垃圾
1、华润水泥(南宁)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污泥项目:
生活垃圾预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卸料、垃圾贮存发酵、垃圾吊车及控制、磁选、筛选、筛上物破碎、筛下物压滤脱水、破碎、垃圾入窑输送、空气系统等,为使分解炉能很好的适应燃用劣质煤和处理废弃物的要求,将分解炉设计成部分离线布置的形式,兵精良提高分解炉的无聊和延期停留时间,在原有窑尾塔架旁新增一台带φ6.0m流化床的悬浮炉,通过φ4.2m上升管道与现有的TTF型分解炉连接组合,气体在悬浮炉停留时间达5秒,以适应煤质变化和废弃物处理的需求。流程图如下:
5、唐县洁源垃圾处置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污泥项目:
污水处理厂出厂的含水80%的污泥由运输车运入唐县洁源垃圾处置有限公司厂区内,倒入污泥池进行加药搅拌调理,泥浆符合要求后由污泥上料泵将泥浆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约为60%以下,经过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进入石灰干化器与加入的生石灰进行搅拌,生石灰消耗污泥中的水发生放热反应,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干化,干化器排出的污泥经过螺旋输送机装车运往水泥厂原料堆场作为水泥的原料配料使用。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3、唐县洁源垃圾处置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污泥项目:
生活垃圾首先经垃圾给料设备喂料进入三级破碎进行破碎,依次为重破碎、二级破碎和垃圾粉碎,破碎后的垃圾由输送设备输至高位水渠和固液分离设备进行水选,分离出大部分的轻质可燃垃圾,含沉淀物的污水进入沉砂池、砂水分离器进行进一步砂水分离,沉砂池出水经过浮选池后悬浮物被选出,污水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工艺流程图如下:
此工艺采用导热油对污泥进行干化,利用冷凝塔对感化污泥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不可凝蒸汽进入窑系统的尾气处理系统。
3、涞水拟建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工业废弃物项目:
污泥类(含水45~56%)主要是污泥和含油污泥,由废弃物处理厂输送至水泥厂区设置的污泥堆棚内,无你直接通过铲车送入喂料仓,然后经过输送装置、计量装置后进入污泥专用输送胶带机,最后通过喂料塑封装置进入水泥窑分解炉焚烧处置。整个输送系统均采用密闭空间,防止泥饼气味外泄。工艺流程图如下:
处理后的垃圾漂浮物、砂石水泥厂,垃圾漂浮物和由卸料仓、双轴输送机、提升机、下料溜子进入窑尾烟室。沉砂作为水泥厂生料的硅质原料。工艺流程图如下:
4、其他工艺:
生活垃圾直接进入焚烧炉焚烧,或者经过预处理系统(主要是破碎、除铁),然后进入焚烧炉焚烧。焚烧炉引烧成系统三次风管的热风助燃,产生的灰渣进入烧成系统(窑尾烟室或分解炉),作为熟料成分,最终生成熟料。焚烧炉产生的废气回到三次风管,进入烧成系统,后经余热发电、袋收尘后排空。工艺流程图如下:
2、铜陵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循环流化床气化焚烧炉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清洁燃烧技术。流化床气化垃圾焚烧炉是在炉内铺设一定厚度、一定粒度范围的石英砂,通过底部布风板进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将砂粒吹起、翻腾、浮动。流化床内气—固混合强烈,传热传质率高,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大,具有极好的着火条件。垃圾入炉后即和灼热的石英砂迅速处于完全混合状态,垃圾受到加热、干燥、气化。床内燃烧温度控制在500℃~550℃的范围内,其燃烧过程特性与普通流化床炉相似。
该工艺主要特点是利用窑尾废气,直接与污泥接触进行半干化(将污泥的含水率降至30%以下),然后入窑焚烧。技术要点在于干化设备和入窑衔接设备。
2、北京水泥厂污泥处理系统:
污泥干化和水泥窑焚烧系统分为湿污泥的储存和输送、污泥干化、热能交换三部分组成。来自厂外的全部湿污泥经计量后倒入接收仓,然后利用接收仓底部的链板输送机送入湿污泥料仓储存,污泥料仓中的污泥再被送入干燥处理装置。抽自窑尾烟室的高温烟气产生的热量经热交换器传递给导热油,导热油被循环加热,最终将热量传递给湿污泥,使污泥干燥。在干燥机内污泥被加热干燥,水分从80%降低到35%(半干化时)或10%(全干化)。干燥后的颗粒和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后颗粒从工艺气体中分离出来,经螺旋冷却后污泥颗粒送入水泥窑中焚烧。干燥分离的蒸汽经过离心机抽取循环后经热交换器重新被加热返至干燥器的始端。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污泥工艺
一、污泥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污泥工艺通常由污泥干化和水泥窑焚烧两大工艺组成:生活污泥先进行干化处理,再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和燃料输送入水泥窑进行焚烧处理,最终以熟料及水泥产品产出。总结各已建项目的工艺流程区别,主要体现在污泥干化所采用的技术的不同、干化后的污泥入窑位置的不同,入窑投料方式、设备的不同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