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基本概况

合集下载

贺兰山(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山脉)

贺兰山(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山脉)
宋代历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疏中说“兰、赖语转耳”。当代山西学者殷宪研究确证,贺赖是破多 罗、破多兰简称多兰之名的口语音转,又异译为贺兰等,均为鲜卑族支破多罗部族名和姓氏。据此,不仅矫正了 “驳马”之说的讹传,更为贺兰山得名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贺兰山明长城遗址。明朝时,来自贺兰山西侧、北侧的鞑靼在贺兰山地区开始了和明朝的较量,导致明朝政 府在宁夏北部大规模修筑长城,并在宁夏建立了总镇、卫、千户所、屯堡等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军事防御系统。贺 兰山上的明长城见证了鞑靼和明朝军队持续180多年的军事纷争。
气候特点
贺兰山小口子-笔架山贺兰山是中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 功劳。它不但是中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中国200毫米等 降水量线。
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 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中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承领战争的状态中。
贺兰山明长城遗址 当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贺兰山一带仍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那些逐水草而居的游 牧族群,在水草丰茂的贺兰山地区,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公元前272年,秦军彻底击溃了雄霸宁夏大地甚至西 北大片土地的义渠戎后,一些战败的部落纷纷北逃,贺兰山地区纳入秦帝国版图,但后来,匈奴又趁秦王朝忙于 统一六国的战争,乘机占据了河套地区,贺兰山就进入了一个由匈奴人短暂占据的时期,直到秦始皇派遣蒙恬北 逐匈奴,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地区)和贺兰山一带。秦末,由于中原的内乱,贺兰山地区再一次被匈奴占据。
贺兰山自然资源丰富。山区富含优质煤炭,有石嘴山等10座大型矿区。另外还有磷灰岩、石英砂岩、灰岩、 粘土岩等矿产,其中小滚钟口生产的粘板岩质地细润,清雅莹柔,用它雕成的贺兰石砚是宁夏“五宝”之一。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尊敬的旅游观众们,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导游,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美丽的时刻为大家带来宁夏贺兰山的介绍。

宁夏贺兰山是地处中国西部的一座壮丽的山脉,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

贺兰山脉东西长约3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贺兰山脉的最高峰是贺兰山,海拔1873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贺兰山的地理特点。

贺兰山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小黄山,因其气候、地貌、植被和生态环境与黄山相似而得名。

作为鄂尔多斯高原最显著的地貌景观,贺兰山形态优美、林海茫茫、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仙山”。

贺兰山的自然景观独特而丰富,山峰叠嶂,峡谷幽深,风光绚丽。

这里的山谷和沟壑纵横交错,形成了美丽壮阔的景观。

著名的景点有“云海观音”、“玛曲观日”、“天马山”、“碑林峡”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贺兰山的植被多样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

这里有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如贺兰山柏、鼠李和羊角蒿等。

贺兰山还是中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之一,有许多稀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如贺兰马鹿、贺兰山羊、小冠雉等。

贺兰山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古塔和碑碣,见证了贺兰山历史的变迁。

其中最有名的是贺兰山石窟,有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贺兰山还有丰富的民族风情。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贺兰山区域内,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回族民俗和风格独特的建筑风格。

当地的美食、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都是您旅行的亮点之一。

最后,我推荐大家游览贺兰山的最佳季节是秋季。

秋天,贺兰山的森林变成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火红、金黄与翠绿交相辉映,给游客带来无限的惊喜和美妙的体验。

感谢大家对我的聆听,希望这次的介绍能够带给大家对宁夏贺兰山的一些了解。

祝大家在贺兰山的旅行中玩得愉快!谢谢!。

2024年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5篇)

2024年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5篇)

2024年宁夏贺兰山岩画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

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

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____余公里,东西宽20—____公里,最宽处____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____个,较大的山口____个。

贺兰山平均海拔在____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____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

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

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

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

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

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

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

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

”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

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

银川概况

银川概况

银川概况中国网 时间: 2007-09-14 发表评论>>地理位置银川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以黄河和明长城为界,与陶乐县和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毗邻;西依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为邻;南接吴忠市;北连平罗县。

地域范围在北纬37°29′~38°53′,东经105°49′~106°53′。

银川市地形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部分,西部、南部较高,北部、东部较低,略呈西南──东北方向倾斜,平均海拔在1010~1150米之间。

银川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5℃,日温差12~15℃,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是全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

银川市行政区划面积7080平方公里,2002年年末耕地总面积14.37万公顷。

黄河自南向北过境长度近百公里,境内有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惠农渠、西干渠、东干渠六大灌溉渠系。

银川市植被以草原为主,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柳树、沙枣树、槐、山杏、油松等,森林覆盖率11.5%。

贺兰山区有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32种,有野生药用植物40多种。

矿产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白云岩、石灰岩、陶瓷黏土、湖盐、芒硝、石膏等,还有适于雕刻制砚的贺兰石。

历史简介银川市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设置的廉县,是银川地区最早的县级建置。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俗称吕城),在今银川市东郊掌政乡洼路村一带,这是银川建城之始,距今约2020年历史。

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建怀远新城,即今银川市城区所在地,距今1300多年。

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府(今银川)称帝,建大夏国。

1944年1月,宁夏省城改建制市,定名银川。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银川市为自治区首府。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二篇)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二篇)

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尊敬的旅游观众们,大家好!我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导游,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美丽的时刻为大家带来宁夏贺兰山的介绍。

宁夏贺兰山是地处中国西部的一座壮丽的山脉,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

贺兰山脉东西长约350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

贺兰山脉的最高峰是贺兰山,海拔1873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贺兰山的地理特点。

贺兰山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小黄山,因其气候、地貌、植被和生态环境与黄山相似而得名。

作为鄂尔多斯高原最显著的地貌景观,贺兰山形态优美、林海茫茫、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仙山”。

贺兰山的自然景观独特而丰富,山峰叠嶂,峡谷幽深,风光绚丽。

这里的山谷和沟壑纵横交错,形成了美丽壮阔的景观。

著名的景点有“云海观音”、“玛曲观日”、“天马山”、“碑林峡”等,每一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

贺兰山的植被多样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繁多。

这里有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如贺兰山柏、鼠李和羊角蒿等。

贺兰山还是中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之一,有许多稀有野生动物栖息于此,如贺兰马鹿、贺兰山羊、小冠雉等。

贺兰山还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寺庙、古塔和碑碣,见证了贺兰山历史的变迁。

其中最有名的是贺兰山石窟,有着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除了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贺兰山还有丰富的民族风情。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贺兰山区域内,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回族民俗和风格独特的建筑风格。

当地的美食、手工艺品和民间艺术都是您旅行的亮点之一。

最后,我推荐大家游览贺兰山的最佳季节是秋季。

秋天,贺兰山的森林变成一片五彩斑斓的世界,火红、金黄与翠绿交相辉映,给游客带来无限的惊喜和美妙的体验。

感谢大家对我的聆听,希望这次的介绍能够带给大家对宁夏贺兰山的一些了解。

祝大家在贺兰山的旅行中玩得愉快!谢谢!关于宁夏贺兰山的导游词(二)宁夏贺兰山岩画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宁夏贺兰山岩画景区!我是您的导游,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这里的壮丽景色和珍贵的岩画文化。

银川市贺兰县

银川市贺兰县

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县,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西部为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黄河入境而过,98%为黄河自流灌溉。

贺兰县境内有贺兰山岩画、新石器时期遗址、古汉墓遗址、拜寺口双塔、宏佛塔等历史古迹和黄河古渡、黄河湿地等自然景观。

唐代诗人韦蟾的“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和清代诗人法海的“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便是贺兰湖光山色、鱼米之乡的真实写照。

森林是贺兰县的主要生物资源之一,除森林外,贺兰县有28万亩牧草地,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贺兰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磷矿石、白云岩、石灰岩、芒硝、池盐和贺兰石等自古以来,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留下了不少史前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遗产。

西夏在宁夏立国,有大批西夏的皇陵。

除此之外,有贺兰山岩画、滚钟口寺庙建筑群等文化遗迹。

贺兰山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标志。

著名的宋词《满江红》(疑为后人伪托岳飞所作)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词句。

贺兰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东临黄河水、西依贺兰山,贺兰旅游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穆斯林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

贺兰县境内的贺兰山东麓、110国道东西两侧有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拜寺口双塔、艾克斯星谷、插旗口鹿盘寺、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暖泉古汉墓群等旅游景点;中部有“三丁湖”、贺兰百雀寺、宏佛塔、兰山公园等旅游景点;东部有黄河沙枣林生态保护区、云升生态旅游观光园、通昌南寺、黄沙古渡等。

80年代贺兰山岩画、拜寺口双塔、宏佛塔、插旗口鹿盘寺等文化遗址先后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夏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和云升生态旅游观光园这两个旅游景区的开发填补了贺兰县没有景区(点)接待游客的空白。

银川简介介绍

银川简介介绍
业发展迅速。
商贸流通业
银川市是宁夏地区的商贸中心, 拥有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批发
市场,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
银川市金融服务业发展迅速,银 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在当 地设有分支机构,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03
银川文化旅游
文化特色
西夏文化
银川是西夏王朝的首都, 现在仍有许多西夏遗迹和 文化遗存,如西夏王陵、 西夏博物馆等。
04
银川教育科技
教育事业
高等教育
银川有多所高等院校,如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 民族大学等,这些高校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等教育
银川的中学教育也较为发达,拥有多所知名中学,如银川 市第一中学、银川市第二中学等。
小学及学前教育
银川的小学教育质量较高,许多小学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质 量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同时,银川的学前教育也得到了较 快发展,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科研机构与人才引进
科研机构
银川市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如宁夏科学院、宁夏农 林科学院等,这些机构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
人才引进
银川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一批优秀人 才来到银川从事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工作。同时,银 川市也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为人才提 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
02
银川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
重点产业
银川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 新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积极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产业园区
银川市拥有多个产业园区,如银川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银川经济技 术开发区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 好的平台。

银川市贺兰县草石蚕收获情况调研报告

银川市贺兰县草石蚕收获情况调研报告

银川市贺兰县草石蚕收获情况调研报告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

县辖1街道、4个镇、1个乡,总人口22.64万,农业人口13.9万,总土地面积为188.2万亩,其中,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有116.1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61.7%。

贺兰县农业基础雄厚,现有耕地近60万亩,林地15万亩,牧草地50万亩,可开发利用土地30万亩。

得黄河之利,98%以上耕地为自流灌溉,盛产小麦、玉米、水稻,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调查数据显示,贺兰县小麦机械化收获占96%以上,基本全部实现机械化收获,玉米机械化收获占15~33%之间,草石蚕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更低,基本都是采用纯人工模式。

因此,实现草石蚕机械化种植、收获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课题,也成为贺兰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为此,我们在贺兰县走访农户、田间地头开展调研,查找问题所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调研情况如下:1 基本情况银川市贺兰县草石蚕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左右,所有田地都基本适合机械化收获。

然而,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研制出能够在田间成功运行的机械化收获设备,这就很大程度降低了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1.1 种植及生长情况草石蚕,又名地瘤子、宝塔菜,形如蚕蛹,属地下茎植物,是多年生草生植物,呈螺旋状塔形,肉质脆嫩,春种秋收,可连续数年收获。

种植时,先要精细整地,打埂,开洼,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和小麦、毛豆等作物套种,种植行距约25厘米、株距约10~15厘米,植株高度约40~60厘米,根茎深度约10~15厘米,果实最长可达到6厘米左右,粗约1.5~2.0厘米,如图1-1所示。

据农民阐述,贺兰县种植草石蚕都采用人工挖种的方式,没有实行任何机械化种植,造成农户的种植数量不能太多。

1.2 收获现状现在主要还是以人工收获模式为主,机械化程度基本为零。

一般都是先人工铲秧,然后采用人工捡果,即:铲秧+翻挖+拣拾摘果+装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兰县基本概况
贺兰县地处被誉为“塞上江南”的银川平原腹地,是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辖区县。

全县总面积1599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7万人,占80.8%。

有回、汉、满、蒙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6.1%,回族占23.6%,县城建成区面积6.5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4万人。

县城距离银川市区仅10公里,109国道、石中高速公路纵贯其间,银川北环绕城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

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比2002年增长1.33倍,年均增长13.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比2002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17.9%,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比2002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27.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比2002年增长92%,年均增长14%,五年累计完成投资7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比2002年增长63%,年均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比2002年增长51%,年均增长8.6%。

今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80.6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同比增长68.9%;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同比增长6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6元,同比增长11.7%;农民现金收入3780元,同比增长21%。

自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以来,贺兰县2004年在自治区“明珠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竞赛中荣获县城组第一名,2005年被全国爱委会评为“国家卫生县城”,2006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县城”,2006年被国家水利部、财政部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2006年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2006年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县”,2006年被区党委、政府评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2007年被国家林业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2007年被国家交通部评为“国家平安畅通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