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寿命长短的
身体中的哪些部位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呢实用一篇

身体中的哪些部位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呢实用一篇身体中的哪些部位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呢? 1一、鼻子在面相学上认为一个人是否长寿看其鼻子是能够看出来的,《太乙照神经》中说到:“年寿隆起者寿。
可见在古人看来,通过观察鼻子是能够看出长寿的,鼻梁中部隆起的人是能够获得长寿的。
而在中医看来,鼻子可以说是身体健康长寿的面王,也就是说,鼻子是脸部的王者,鼻子的健康程度是能够决定健康甚至是可以决定寿命长短的。
通过观察鼻子是能够看出一个人身体健康程度的,同时,在观察鼻子的过程中是能够获得健康身体的。
身体中的部位和器官是相互联系的,鼻子也不例外,鼻子是能够直接和脾相互联系,可以说,透过鼻子的一些变化是能够看出脾是否出现问题。
而脾作为身体中重要的器官之一,是需要很多的被保护的。
鼻子可不仅仅是帮助人们呼吸那么简单,中医通过观察鼻子是能够看出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的。
上面说到鼻梁中部隆起者是长寿的标志,这样的鼻子指的是天生的鼻梁挺拔,后期通过整容、通过手术做出来的高鼻梁是不适宜的。
而当发现鼻根出现了淡白色,这个时候就要小心是不是气虚,同时心脏部位是否有血瘀的情况;而当鼻根部位出现了淡黄色,这要小心心脏病了,鼻根泛黄往往预示着心气不足,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的。
而就鼻头来说,鼻头有光泽,嘴唇显得厚实,说明这个人脾气通畅,胃口也是极好的,但是当鼻头黯淡无光,就要注意是不是脾虚的缘故了。
因此,在生活中,观察、保护好鼻子是能够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的,进而能够获得健康的身体。
二、耳朵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会把耳大有福挂在嘴边,在他们看来,耳朵大的人有福气,能够活得长。
这样的观点其实是有依据的,这是因为耳朵是和肾脏相互联系的,健康的身体是离不开一个强健的肾脏,而肾脏的好坏是能够决定一个人寿命长短的,肾脏是五脏的根本,保护肾脏就是在保护健康。
人体之中的有着许多的液体,但是有一种液体是我们在生活之中不常常重视,有时甚至会嫌弃它的,这种液体虽然有时会被我们嫌弃,并且在生活之中不常被我们所重视,但是它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却有着很好的保健效果,我们要是合理的使用这中液体,就可以让我们的健康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之上!是哪种液体这样的神奇,可以让我们的健康抑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呢?其实这种液体就是我们的“口水,口水也叫做唾液,在中医之中常常倍称之为“津,并且口水在中医之中被归属为阳,口水在中医之中有着诸多说法,并且中医对于口水也是十分重视的!甚至在中医之中有着“津血同源这样的说法,可见中医之中对于口水的看法,但是,口水不仅仅可以反应出我们的身体健康,其实它对于我们的身体也是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的,那么我们的口水对于身体有着哪种保健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口水对于身体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保健作用吧!一、对抗抗癌有研究发现,口水在我们的身体之中,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消灭体内的致癌物质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
影响着我们寿命长短的几种情况

影响着我们寿命长短的几种情况
人的寿命长短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
和健康状况等。
以下是影响着我们寿命长短的几种情况:
1.遗传因素:遗传是决定人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家族中的长寿
基因或者一些疾病易感基因会影响人的寿命。
如果一个人的父母或祖辈长寿,那么他们本人有更高的可能寿命较长。
但是,遗传只是寿命的一个方面,人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2.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健康的饮食习惯、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睡眠、戒烟和限制饮酒等都会对健康和寿命产生
积极影响。
营养均衡的饮食、少食多餐、多摄取蔬菜水果、低盐少油的食物,可以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空气污染、
水质不良、辐射等环境污染物会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慢性疾病
的发生率增加。
而清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源等有利于寿
命的延长。
4.健康状况:人的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慢性
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癌症等都会对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治疗疾病、保持合理的体重、减少压力等都
是维持良好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
6.教育程度:研究发现,教育程度与寿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受过
良好教育的人通常具有更高的工作收入、更好的健康意识和更多的自我管
理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所有影响寿命的因素,但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心态和与家人朋友良好的关系,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
人体7大尺寸决定寿命长短

健康新概念RAND GARDEN OF SCIENCE医学上早已认定,体型与健康关系密切。
不妨一一对照定期测量,看看你的身体尺寸是否达标。
颈围达标值:男性<38厘米,女性<35厘米,一般颈围与小腿肚围相等测量方法:将皮尺水平置于颈部最细的部位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
多项研究发现,颈围是测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天然方法”之一,而上半身脂肪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学会专家调查了3300名平均年龄为51岁的志愿者,结果显示,男性颈围每增加3厘米,体内高密度脂蛋白(俗称“好胆固醇”)平均降低0.12mmol/L,女性降低0.15mmol/L,这将导致细胞内更多的胆固醇无法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
也就是说,脖子变粗意味着血脂异常的可能性更大,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双下巴、脖子短粗都可能是心脏不健康的信号。
颈围还与睡眠呼吸暂停有一定关系。
患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中,肥胖者居多,而脖子粗的人往往全身整体肥胖,如果还存在气道狭窄,那么患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几率相对更大。
专家表示,即使体重正常,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颈围,如果感觉项链变短,或衬衫领子变紧了,就应该注意。
除了保证健康的饮食,还要适度运动,减少体内脂肪,尤其是上半身的脂肪。
腰围达标值: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测量方法: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收腹,呼吸保持平稳,皮尺水平沿肚脐上缘和肋骨以下的部位围绕腰部1圈,测量腰最细的部位。
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长短的重要指标。
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等机构科研人员通过对4.46万名女性的患病记录、腰围等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亡风险高79%。
腰腹部还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集中地,如果脂肪过多,就会破坏胰岛素系统,加大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
不仅如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有报告称,腰围每增加1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8倍。
走路姿势决定寿命的长短 走路越慢容易短命

走路姿势决定寿命的长短 走路越慢容易短命[导读]生理学家认为,走路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
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
线索一:走路速度很慢预警:寿命短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线索二:走路时手臂不摇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生理学家认为,走路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
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
专家支招:纠正走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
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
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
然后在走路时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线索三:脚掌先拍打地面预警:椎间盘突出或中风美国足病协会前主席认为,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学学淑女的正确走姿头部: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而是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
可以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样,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发,把你往上提拉。
这样可以让颈椎合理支撑头部的重量,舒缓颈部肌肉的压力,而且颈部线条也能更流畅和优美。
胸部: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这样能让全身线条收紧,女性的S曲线自然显现出来。
手臂:不管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装酷,走路时都不要让手臂一直闲置在衣服插兜中,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12-8 心理素质决定寿命长短-太精彩的文章,劝大家一定要看

心理素质决定寿命长短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人的心与身,何以有如此紧密联系?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
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贪婪、做坏事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
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个案:今年1月6日,上海交大原校长范绪箕教授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他至今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科学家发现寿命长短可能由父亲的基因所决定

科学家发现寿命长短可能由父亲的基因所决定
佚名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据美国“今日医疗新闻”网站最近报道,瑞典于默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寿命长短是由父亲的基因所决定。
【总页数】1页(P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78
【相关文献】
1.科学家发现可能决定人类大脑进化的基因 [J],
2.英国科学家发现可依据端粒的长短预测寿命 [J],
3.科学家首次成功用离子阱精确测量诺原子质量使发现长寿命超重元素成为可能[J],
4.英国科学家发现新验血方法或可预知寿命长短 [J],
5.瑞典:孩子寿命长短由父亲遗传决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

客服部培训资料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中医上所说的肾不是西医单纯所说的肾脏,其涵盖肾脏、输尿管等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关系到其他脏腑,所以非常重要。
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
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
肾主藏精,有“先天之本”之称,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
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
一、如何判断肾气是否充足,身体是否健康呢?1 如果平时常出现口干舌燥、失眠盗汗,甚至尿频、腰膝酸软等问题,则可能为肾阴不足、虚火上亢所致。
2 如果感觉性机能不足、力不从心,则可能是肾阳虚亏所致。
3 如果经常觉得手足心热、口干舌燥、腰膝酸软,但又畏寒、喜欢热饮,此多为肾阴阳两虚;有时还会伴有耳鸣或眩晕,尿频、尿不尽,性机能失调,或女性白带多、不孕等症。
4 如果一动就喘,一咳嗽就漏尿,则可能是肾虚所致的肾不纳气。
5 经常失眠多梦、夜间频尿、盗汗、健忘、心悸怔冲,则可能是心肾不交。
藏精是肾最重要的功能。
那“精”是什么?是精华,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肾所藏之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来自于父母,是与生俱来的;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腑,成为脏腑之精。
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滋养。
二、肾之元气肾所藏之精可化生为肾气,肾气的充盈与否与人体的生、长、壮、老、死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
肾气属于元气的一种。
气包括很多种,如元气、宗气、卫气。
其中,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根本的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
元气充沛的人,脏腑组织功能健旺,身体则强壮少病;反之,如元气衰惫就会生病、衰老。
人们常说,大伤元气,伤了元气的人就有生命危险了。
平时所说的肝气、脾气、心气也属于元气。
元气包括元阴和元阳。
元阴与元阳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人体生长发育、繁衍生息,因此,这两种物质是密不可分的。
影响人健康长寿的5大因素

影响人健康长寿的5大因素“健康最重要,是重中之重,要加倍珍惜。
”“保持健康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长久以来人们都在寻找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然而什么是真正的灵丹妙药呢?却没有统一的答案。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人们终于寻求到一种切实可行而又安全有效的灵丹,那就是——自我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影响人的健康长寿主要有5大因素: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况占7%,医疗条件占8%,生活方式占60%。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个体或群体日常生活的习惯行为,包括饮食习惯、作息习惯、运动习惯、嗜好等等所有的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人获得健康,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使脑卒中减少75%,使糖尿病减少50%,使恶性肿瘤减少35%,使人均寿命延长10年,且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带来疾病。
生活方式的选择、生活习惯的改变完全是由自己决定的,这就是说预防疾病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健康需要自我管理保护。
一、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保证良好睡眠,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二、注意精神活动正常化。
良好的心态可以使机体免疫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几乎可以拮抗所有不利的内外因素。
紧张的情绪可使体内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活动加强,血液中儿茶酚胺激素增高,引起心脏功能失常,血管内膜也会积存胆固醇,导致血压升高,可促发心血管疾病。
突然的心理应激可造成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心律失常直至室颤、猝死。
即使是慢性心理压力,工作负担过重、人际关系不和等也可造成机体血液粘滞度增加、血糖及纤维蛋白原增加而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
因此,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要宽宏大度,妥善解决各种不愉快之事,乐观处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定你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烟酒和运动,而是……
2015-03-29赞果中国
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人的心与身,何以有如此紧密联系?
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
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
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贪婪、做坏事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
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个案:今年1月6日,上海交大原校长范绪箕教授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他至今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再则,医学早就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为何会如此?
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
如果有目标呢?
就会有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就会勤于用脑。
科学家发现,勤于思考的人的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养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过早衰老。
科学家还发现,脑子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脑中最需要的地方。
在安静时,老年人和青年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用起脑来,脑最活跃的地方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青年人。
所以,用脑可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再则,“目标”可以激发生命活力,战胜疾病。
墨西哥一位老人患了癌症,来日无多。
但当他的儿子儿媳出车祸去世之后,他的病突然好了,因为老人有了新的生活动机、新的目标,即,他得抚养无依无靠的孙子。
还有,目标实现了,会让人非常快乐。
诺贝尔奖得主们之所以长寿,有个原因就是,功成名就、获得社会认可,带来了身心的巨大愉悦。
要注意的是:
“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
再则,目标不一定要大,学习唱歌、组织旅游等都可以是目标。
助人为乐”有治疗作用
个案:石油大王洛克菲在短暂的享受财富积累带来的快乐后,身体每况愈下,深刻反省后,他决定把财富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并想方设法救助生活中遭遇困难的人,这让他心情格外轻松,同时,他不佳的健康状况也日渐好转了。
个案:107岁离世的邵逸夫,乐于助人是他高寿的一个原因。
多年来,他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他创立的“邵逸夫奖”,基金高达50亿港元。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为何会如此?
美国有位医学研究员想了解此问题,他做了个研究:将106名未满20岁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义工组;另一组为义工后备组。
10个星期后,义工组的学生相比后备组,他们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指数都显著地降低了。
助人,为何会产生医疗作用?
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平,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
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甚至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
长寿的首要秘诀是家庭和睦
个案:格鲁吉亚有位农妇活了132岁零91天。
在她130岁时,有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积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
他们说——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的跟踪调查也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缺乏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和不运动不相上下。
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一项长达25年的“人格与心脏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心胸狭隘、名利心重、敌视情绪强的人,死亡率高达14%;而心胸开阔、助人为乐、性格随和的人,其死亡率仅为2.5%。
心脏病的发病率,前者也是后者的5倍。
分析其原因,他说:人际关系不好,令其心里充满着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情绪,会致使交感神经时常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
再则,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
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际关系有关,“需求”获得满足,即会收获快乐!
“付出友善”会“收获友善”
个案: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介绍了一个女病人的故事:艾丽斯几年前因失恋得了抑郁症,离开东部老家,移居到中西部去生活。
中西部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温情。
好几次,艾丽斯从停车场出来上车道,尽管车道上排着长长的车队,但总是有人给她让道。
这种彬彬有礼、先人后己的行为,让艾丽斯深受感动。
时间一久,艾丽斯也养成了给停车场出来的车让道的习惯,她喜欢这种友善的行为,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会给她带来一种无可名状的快乐。
一年以后,艾丽斯的抑郁症不治而愈了。
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反应,如同人在山间呼喊发出的回声。
“你善”,回声则“善”,如个案;“你恶”,回声则“恶”。
有些人人际关系差,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的结果。
为何个案的抑郁症会好了?
因为,“付出友善”,哪怕是对别人付出一个微笑,传递一个幽默的表情,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就会增加,这种抗体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
美国有位生命伦理学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回声”的本质:“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的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有利人际关系和谐的“付出”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倾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