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股市之间关联性实证研究
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股市危机期间股指联动性对比研究

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股市危机期间股指联动性对比研究
袁灵芝;刘松婷
【期刊名称】《中国集体经济》
【年(卷),期】2023()2
【摘要】文章将美国金融危机的股指与中国股市危机的股指纳入统一分析框架,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和中国股市危机时期的联动影响。
文章选取2007~2018年沪深300和道琼斯指数的每日收益率作为时间序列变量,通过建立VAR模型,针对美国金融危机和中国股市危机两个时间段的股指联动性进行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道琼斯指数是沪深300的格兰杰原因,但沪深300不是道琼斯的格兰杰原因;从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中得出,两个期间的股指受自身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来自对方市场的影响较小,文章的研究为中国继续推进股市宏观调控提供了启示。
【总页数】4页(P161-164)
【作者】袁灵芝;刘松婷
【作者单位】湘潭理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金融危机期间主要国家证券市场联动性实证研究
2.金融危机期间黄金价格与汇率的联动性
3.汇率和股价联动性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危机前后数据的对比
4.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中国股市与世界重要股市联动性的思考——基于金融危机前后数
据的对比分析5.后危机时代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股市的联动性研究——基于美国金融危机时期的数据验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DCC-GARCH模型

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DCC-GARCH模型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DCC-GARCH模型摘要:本文基于DCC-GARCH模型,对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股市存在着显著的动态相关性,尤其在金融危机期间更为明显。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相关性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性的传染效应及其对跨国投资的启示。
研究结果对于投资者在中美股市间进行投资决策,以及跨国投资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美股市、动态相关性、DCC-GARCH模型、投资组合风险、传染效应、跨国投资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中美股市是全球最为重要的两个股票市场,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近年来,中美两国股市的关联程度日益加深,投资者对中美股市的相关性变化越来越关注。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利用DCC-GARCH模型揭示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相关性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传染效应。
通过研究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将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参考。
第二章文献综述2.1 中美股市的相关性研究现状2.2 DCC-GARCH模型的应用状况第三章数据与模型3.1 数据收集与描述性统计分析3.2 DCC-GARCH模型简介3.3 模型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第四章结果与分析4.1 DCC-GARCH模型估计结果4.2 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分析4.3 相关性对投资组合风险的影响分析4.4 相关性的传染效应分析第五章实证结果的启示5.1 对投资者的启示5.2 对跨国投资的启示第六章结论与建议6.1 结论总结6.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美两个全球最为重要的股票市场。
中美股市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近年来,中美两国股市的关联程度日益加深,投资者对中美股市的相关性变化越来越关注。
了解并研究中美股市的动态相关性,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

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中美股市间的联动性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美两国股市的联系日益紧密。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股市的波动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正因如此,对中美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术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美股市背景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
美国股市以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简称“道指”)和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为代表,中国股市以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为代表。
这两组指数都代表了各自股市的整体表现。
二、中美股市的波动性中美两国股市的波动性是衡量股票市场风险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中美股市的波动性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国股市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1. 中美股市波动性的差异美国股市相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波动相对较小。
这主要是由于美国股市具有成熟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市场参与者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和稳健。
而中国股市则相对较为年轻,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较大,市场流动性相对较差,波动性相对较大。
2. 中美股市波动性的联系虽然中美股市的波动性存在差异,但近年来二者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美股市的联动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方面,中国股市受到全球股市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美国股市;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两国经济的互动性也进一步加强了股市之间的联系。
三、中美股市之间的因素影响中美股市之间的联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心理因素。
1. 宏观经济因素中美两国的经济基本面、 GDP增长率、通胀率、利率等因素都会对股市造成影响。
例如,当两国经济增长面临下行压力时,投资者可能会对股市前景产生担忧,从而导致股市波动加剧。
2. 政策因素两国政策制定者的政策举措也会对股市产生直接的影响。
特别是与贸易、关税、汇率等相关的政策,对股市波动具有明显的推动效应。
金融危机下中美股票指数联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金融危机下中美股票指数联动作用的实证研究论文摘要: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资本市场遭受重创。
利用2008年全年数据对中美两国的股票市场的联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崩溃从而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到我国的股票市场,但未存在长期共同趋势。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上证综指,纳斯达克指数,格兰杰因果检验一、引言在我国股票交易所建立的近20年间,股票市场经历了七轮暴涨暴跌,而由于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又是中国股市震荡的一年,上证综指从曾经的998点一度升至2007年的6124点后却大幅下挫至2000点上下,而后股市在震荡中呈缓慢上升趋势,让中国的股民经历了一次花费不菲的“过山车”风险游戏。
在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的预期密切有关,特定环境下还能够作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因此在股票指数大幅下跌的同时,国内学界也激起了关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根源的探讨。
2007年4月份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开始,美国金融市场出现了巨大震荡,金融机构在继雷曼兄弟倒闭后产生了“多米诺骨牌”的连锁危机反应。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源口,由房地产业开始,以“次债”形式不断创新打包传至银行业,最终导致以投资银行倒闭为代表的银行业危机,点燃了金融危机的导火线,给全世界经济带来了大衰退,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也深受影响。
如今,我们重新回顾危机的始末,中国股票市场伴随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美国股票市场大幅跳水的现象是否传导到中国,而随后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的持续跟跌状况,与之前的美国金融危机是否存在着某种联系,或者者只是一种巧合?这也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先回顾了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国金融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接着进行计量实证分析,选取中美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数,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关于美国股票市场是否对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预期与带动作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利用计量工具得出二者所存在的有关关系。
次贷危机之后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

次贷危机之后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
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主要国际股票市场呈现一起上涨或者一起下跌趋势,尤其在次贷危机以及后来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国的经济政策以及次贷危机中的风险转移,使得整个世界的经济联动性明显增强。
股票市场的联动性不仅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而且在中国、新加坡、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呈现出来了。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前后的联动性展开研究,探讨这一波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联动性的影响。
本文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联动性问题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发现和论证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联动性,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本文选取2005年至2012年的股市数据,首先检验了中国股票市场和美国股票市场之间收益率联动性。
先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并发现,存在美国股市到中国B股市的因果关系,美国股市的冲击力和波动会体现在中国B股市上,但是不存在反方向的这种影响。
另外,美国股市与我国的A股市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这个结果比较吻合之前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
第二,本文利用ARCH和GARCH 模型对中美两国股市的收益率联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股市收益率的变化会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变化,而反之却不能成立,也即中国股市的影响力无法波及到美国。
这给我们的投资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参考。
使得我们在增强投资收益的同时能有效规避国际金融市场所转移过来的风险。
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境内外股票市场联动性实证分析

郑德理 孙 路 陈 哲
[ 摘 要]在 梳理 国际主要股 票市场 间联动性研 究成果 的基础上 ,本 文采 用 1 9 9 1— 2 0 1 1年数 据,通过对
各个 时间区间的分析尤其是次贷危机 引发 的全球金 融危机 的前后 比照,按 照 由表及 里、由特 征属性 到变 化
一
个 市场 。确定 联动 性大 小及其 成 因是研究 股 票市场 联动性 问题 的 主要 内容 。本 文在其 他学 者研 究 成
果 的基 础 上 ,首先研 究联 动性 是否存 在 的问题 。其 次计 算联 动性 大小 、时效 以及 各市场 问 的动态 相 关
性 ,进 而从 各 国宏微 观经 济状 况 、市 场运 行机 制等方 面研究 影 响联 动性 存 在与变 化 的因素 ,建 立 广 较 为 完整 的联 动 性研究 体 系 。 接下来 的安排是 :第 二部 分为 文献综 述 ;第三 三 部 分介 绍研究 方法 和模 型构建 ;第 四部 分 为实证 检 验 ;第 五部分 为结论 与建 议 。
观) 、行为金融情绪 ( 微观 ) 三位一体 的互动。本文最后提出 了相 关政策建议和投资策略建议。 [ 关键词 ]境 内外股 票市场 ;联动性 ; 趋势 与内在机制 ; D c c—G A R C H
[ 中图分 类号]F 8 3 0 . 9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8 2 9 8( 2 0 1 3 )0 6 — 0 1 2 8— 1 2
趋势 与影响机 制的系统 与动态分析 的思想方 法,对 国 内 A股 与美 国、英 国、德 国、 日本 、香港股 市之 间的 联 动性进行 了实证检验 。结论表 明:( 1 )2 0 0 0年特别 是 2 0 0 7年次 贷危机 以来 ,境 内外 主要股 市联 动性 显 著增 强;( 2 )境 内外股市相互冲 击效果不 断增大 ,传 导速度加 快; ( 3 ) 在股 市资金联 动性不断加 强的 同 时,波动幅度 也随之扩 大;( 4 )这 种市场联 动性 内在机 制是 宏观经济 ( 宏观 ) 、资本 市场政策和 机制 ( 中
金融危机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

金融危机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研究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股市首当其冲遭到重创。
然而,危机并没有局限于其中一个国家,而是波及全球金融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本文将重点研究金融危机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美国股市的影响金融危机开始于2008年9月,当时美国的Lehman Brothers公司宣布破产,使得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不安。
随后几个月,标普500指数大幅下跌,2009年3月达到低谷。
据统计,危机期间标普500指数跌幅高达57.7%。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负债累累、倒闭或接纳救助,导致金融市场风险不断攀升。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中国股市在2007年进入了一个强劲的牛市,随后股市波动较为剧烈。
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股市迎来了2008年6月的顶峰。
然而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中国股市也受到了波及。
据报道,2008年10月全球股市大跌,中国股市恒生指数跌幅高达18.8%,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也分别下跌了10.8%和12.8%。
三、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1. 舆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全球投资者的信心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而舆论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尤为显著。
随着全球股市下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一些分析人士开始质疑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真的可以持续。
他们认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依然尝试维持高速增长,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这些负面言论导致中国股市情绪低落,为后续的下跌打下了基础。
2. 资本流出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在金融危机期间,资本流出是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一些投资者纷纷撤离风险较高的市场,追求更为安全的投资渠道。
中国股市也有大量的海外资本入市,而随着美国股市的下跌,这些资本也开始流出。
据报道,2008年11月,截至当月末,北向资金的净流出额达到184.66亿元人民币,为2004年以来的单月最大值。
3. 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启示金融危机是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
、
美 国的金融体系,常常被视作经典范 式, 被誉为引导金融创新和富有韧性的金融 体系,是美 国经济 自1 9 9 5年以来保持高速
护。作为全球几大著名投行之一 , 雷曼兄弟 公司的名声享誉业界。它主要从事投行和
投资管理业务 。此次造成雷曼公 司濒 临破产 的一大 原因是其地产贷款业务 因次级贷
增长 的重要推手。但是从 2 0 年开始这样 07
的认识开始被强大的金融风暴逐渐瓦解。 进入 2 0 年 金融风暴进一步升级。 08 房 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房贷机构被美 国政府接
危机的爆发而亏损。美林和雷曼 同时陷入危机对 于市场来说 , 充分说 明了次级贷 危机
的影响远远 大于之前所预估 的范围 。以华尔街 为中心 的金融海啸进 入了新 的阶段 。 因此本文选 取 9月 l 5日雷曼破产为典型事件 , 估计期为 20 0 8年 3月 l 3至 2 0 08 年 9月 2日共 10天 。本文定义 事件 发生 日为第 0日, t 2 - 代表事件 日前第 t 交易 个 日,代表事件 日后第 t 交易 日, - t t 个 则[ , 称为事件 的时间窗口。这里本文采用的事件 t] 窗为[l, 0既 2 0 年 8 2 _0 1】 0 8 月 9日到 1 0月 7日。如果“ 次贷危机 ’ 中国股市有影响, ’ 对 那么雷曼破产事件也会对 中国股市造成冲击 。
Ra P - - = aP ̄ 1
一
遇上 困难时 , 其他经济体系 , 特别是其贸易
伙伴, 或多或少都可 能会透 过贸易渠道 、 金 融渠道或其他渠道而受到影 响,亚洲市场 பைடு நூலகம்
亦难 以独善其身 。由于次贷危机 导致市场
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长 的信心 下滑 ,加上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股市之间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本文系统地比较了金融危机时期和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的关联性问题。
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出发,利用上证综合指数和纽约标准500指数的日收盘价数据,运用协整方法、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技术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美股市存在协整关系,并且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程度较金融危机严重时期有所减弱等一些重要结论。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股票市场协整 var模型1引言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国际金融市场受到强烈的震荡。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政策,以振兴经济,稳定股票市场。
现在距金融危机发生已经三年多,欧美实体与金融业好转,新兴国家因为通货膨胀压力普遍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这些标志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稳定下来,中美股市之间的关联性如何?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程度如何?我们
将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var模型对2008.6.2-2011.4.1样本区间中美股市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解释上述问题。
2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
在此选取2008.6.2-2011.4.1期间上证综指的日收盘价和纽约标准普尔500的日收盘价作为中美股市的指标数据(来源:
)。
选取这两个指标数据的原因是他们都可以反映两
国每日股市大盘总体行情,与各地区其他的股票指数相比,它们行业覆盖广,成分股种类多,富含的信息丰富,是股票市场总体情况的表现。
选择2008年以来的数据的原因是:2007年底我国股市进入熊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各国股市应声而下,我国股市受到影响。
2008年后各国股市才开始上升,及时说明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开始,经济开始复苏,表示金融危机的逐步消退。
3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3.1平稳性检验
为了进行协整分析,现在首先对金融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现在对中美股市的对数价格序列和收益率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表明收益率序列均是平稳的,对数价格序列是不平稳的。
在对对数价格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其不存在单位根,故其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时间序列。
由此可知,所选的对数价格序列可进行协整检验。
3.2协整分析
协整关系描述经济了经济系统的长期均衡关系。
具体地讲,它描述了两个或者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长期均衡关系。
单整阶数相同的两个对数价格序列变量能进行协整检验。
对于中美股市的对数价格序列进行johansen检验。
表1的结果表明,上证综指与纽约标普500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表1 johansen检验结果
3.3 granger因果检验
现在将上证综指与标普500指数作granger因果检验,以进一步验证两个股市之间的关系。
前文已经证实两个股指的收益率序列是平稳的,这正符合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
所以用两个股指的收益率作granger因果检验。
表2 两股指收益率的granger因果检验
注:rlsh表示上证综指的收益率,rlsp表示纽约标准普尔500的收益率。
由表2中的检验值可以得出结论:2008年至2011年4月,即后金融危机时期,上证综指收益率不是标普500收益率的granger原因,而标普500收益率是上证综指收益率的granger原因。
这说明在股指收益率变动中起信息传递主导作用的是标准普尔500收益率;标普500对上证综指有一定的影响,标普500收益率对上证综指收益率有溢出效应。
而中日股市在两个阶段内都不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中国与美国股市之间的关联性大,而中国与日本股市没有什么关联性。
此时,投资者可以通过捕捉标普500 收益率对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溢出效应来获取投资收益。
4结论
我们通过协整检验和var模型法分析可以看出,中美股市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
在金融危机严重时期,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有一定影响的,随着危机的缓和,即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原本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就有所减弱,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对于中
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的关联性分析不仅反映国际经济系统内的相关性,而且是为投资者和政府提供合理的建议。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构建投资组合时需要考虑资产收益的波动与它们的相关性。
对政府来说,发现这种关联性,对其在制定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时将提供一个更广的思维角度。
参考文献:
[1]thomas c. chiang, bang nam jeon, huimin li. dynamic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financial contagion: evidence from asian market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7, 26; 1206-1228.
[2]杜子平,张维.分整、协整及时变波动建模理论新进展——兼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ranger和engle的工作[j].天津大学学报,2007,9(4).
[3]陈守东,韩广哲,荆伟.主要股票市场指数与我国股票市
场指数间的协整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