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测量方法
核辐射的测量与剂量评估

核辐射的测量与剂量评估核辐射是指由放射性物质释放出的高能粒子或电磁波所引起的辐射现象。
核辐射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核辐射进行测量和剂量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核辐射的测量方法核辐射的测量可以通过使用辐射计或剂量仪来进行。
辐射计是一种测量辐射强度的仪器,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类型的核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线等。
剂量仪则是用于测量个人接受的辐射剂量的设备,它可以通过测量辐射的能量来评估个人受到的辐射剂量。
在核辐射测量中,常用的辐射计有闪烁体辐射计、电离室和Geiger-Muller计数器等。
闪烁体辐射计利用放射性物质与闪烁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闪烁光来测量辐射强度。
电离室则通过测量辐射粒子在气体中产生的电离效应来测量辐射剂量。
Geiger-Muller计数器则是一种常用的辐射计,它通过测量辐射粒子在气体中产生的电离效应来计数辐射粒子的数量。
二、核辐射剂量评估的方法核辐射剂量评估是指对个人或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估和估算。
核辐射剂量评估通常包括个人剂量监测和环境剂量监测两个方面。
个人剂量监测是通过佩戴剂量仪器来测量个人接受的辐射剂量。
这些剂量仪器可以佩戴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胸前、手腕或颈部等。
通过监测个人接受的辐射剂量,可以评估个人的辐射暴露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环境剂量监测是通过对环境中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来评估辐射暴露风险。
这种监测可以通过布设辐射监测站点来进行,监测站点可以布设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下,以获得全面的辐射数据。
通过对环境中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可以评估辐射暴露的范围和程度,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三、核辐射剂量评估的意义核辐射剂量评估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核辐射剂量评估可以帮助确定个人或群体接受的辐射剂量,从而评估辐射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这对于核工业从业人员、医疗人员和核事故受灾人员等来说尤为重要。
其次,核辐射剂量评估可以帮助制定和实施辐射防护措施。
通过评估辐射暴露情况,可以确定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控制辐射源的使用和改善工作环境等,从而降低辐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怎样测物品是否有核污染

怎样测物品是否有核污染
要测量某物品是否有核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之一:
1. 辐射计测量:使用专业的辐射计或核辐射探测仪器进行测量。
将仪器靠近物品,并记录辐射水平。
如果物品散发出的辐射水平超过常规背景水平,可能存在核污染。
2. 探测核辐射:使用探测器(例如Geiger-Muller探测器)来
检测物品是否散发出核辐射。
探测器在靠近物品时会发出声音或产生光亮来指示辐射水平。
3. 震荡实验:将物品放在震荡台上,通过观察物品是否有微小的颤动来判断是否有核污染。
核材料通常具有特定的密度和结构,会对物品产生微小的震动。
4. 化学测试:使用化学方法检测物品中是否含有放射性核素。
例如,将物品提取样品,使用放射化学方法分离和测量核素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中的大部分都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培训。
对于普通人而言,最好的方法是联系专业的核辐射检测机构或政府机构寻求帮助和建议。
核辐射怎么检测

核辐射怎么检测
核辐射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检测:
1. 个人辐射剂量计:个人辐射剂量计是佩戴在人体上的仪器,用于测量人体的辐射剂量。
它可以实时监测个人暴露的辐射剂量,并提供警报功能。
2. 环境辐射监测仪:环境辐射监测仪是专门用于监测周围环境中的辐射水平的设备。
它可以检测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核辐射水平,并提供实时数据。
3. 核辐射探测器:核辐射探测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核辐射的设备。
它可以检测不同类型的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γ射线等,并提供相应的测量结果。
4. 核素识别仪:核素识别仪是一种用于识别和测量辐射源的设备。
它可以检测辐射源的特征特性,如能量谱、半衰期等,以确定辐射源的类型和强度。
以上是常见的核辐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检测。
在核辐射环境中,及时准确地检测辐射水平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核辐射的计量单位与测量方法

核辐射的计量单位与测量方法核辐射是指放射性物质放出的粒子或电磁波对人体或物体产生的影响。
了解核辐射的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核辐射的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计量单位核辐射的计量单位主要有三个:吸收剂量、剂量当量和活度。
1. 吸收剂量吸收剂量是衡量辐射能量在物质中的吸收程度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戈瑞(Gray,Gy),1戈瑞等于吸收1焦耳的辐射能量。
吸收剂量的大小取决于辐射的能量和物质的吸收能力。
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也不同,因此吸收剂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程度。
2. 剂量当量剂量当量是衡量辐射对人体造成的生物效应的物理量。
由于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不同,所以需要引入一个修正因子,将不同类型的辐射进行比较。
剂量当量的单位是希沃特(Sievert,Sv),1希沃特等于剂量当量1焦耳/千克。
剂量当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辐射对人体的生物效应,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活度活度是衡量放射性物质衰变速率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贝可勒尔(Becquerel,Bq),1贝可勒尔等于1秒内发生1次衰变。
活度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强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测量方法核辐射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和生物测量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测量辐射源周围的辐射场强度来确定辐射水平的方法。
常用的直接测量仪器有辐射剂量仪和辐射监测仪。
辐射剂量仪可以测量辐射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辐射剂量。
辐射监测仪可以测量环境中的辐射水平,包括空气中的辐射水平和食品、水等样品中的辐射水平。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物来确定辐射水平的方法。
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有闪烁体探测法和核磁共振法。
闪烁体探测法利用闪烁体对辐射的敏感性来测量辐射水平。
核磁共振法则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测量样品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
核辐射探测第五章 辐射测量方法

慢符合:成形脉冲宽度>108sec. ; 快符合:成形脉冲宽度<108sec. 。
快符合的符合曲线宽度主要 是脉冲时间离散的贡献。
1
DET1
60 Co *
2
DET2
n(td ) nco nrc
23
0
t
2.符合测量装置 1)、多道符合能谱仪
加速器带电粒子核反应:
d 3H 4He n 17.6MeV
2)用吸收法测得粒子的最大射程,再根据经 验公式求得其最大能量。对衰变伴有射线发 射的样品,一般都通过能谱的测量来确定核素 的含量。
43
5.4 射线能谱的测定
1. 单能能谱的分析 1) 单晶谱仪
常用NaI(Tl),Cs(Tl),Ge(Li),HPGe等探测器
2) 单能射线的能谱
主过程:全能峰——光电效应+所有的累 计效应;康普顿平台、边沿及多次康普顿散 射;单、双逃逸峰。
同步信号频率nco ;
不存在时间离散;
成形脉冲是理想的矩形波。
DL1 DL2
0
td
符合曲线的高度为nco ,半宽度为:
FWHM 2
由此决定电子学分辨时间为: FWHM/2 = 。
电子学分辨时间与成形脉冲宽度、形状、符
合单元的工作特性等因素有关。
22
物理瞬时符合曲线: 探测器输出脉冲时间统计涨落引起的时间晃动; 系统噪声引起的时间晃动; 定时电路中的时间游动。
张立体角为4,减小了散射、吸收和几何 位置的影响。测量误差小,可好于1%。
流气式4正比计数器;(适用于固态放射 源)
内充气正比计数器和液体闪烁计数器; (适用于14C、3H等低能放射性测量,将14C、 3H混于工作介质中)
检测核辐射的方法

检测核辐射的方法
检测核辐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使用个人剂量仪:这种仪器主要是用来监测X射线和γ射线,可以读出个人剂量和个人剂量率,同时也可以预先设置报警阈值,当辐射超过预定阈值时,仪器就会发出声光报警。
2. 使用X、γ辐射仪:它除了能测高能、低能γ射线外,还能对低能X射线进行准确的测量,对于环保、冶金、石油化工、化工、进出口商检、放射性试验室、废钢铁、商检等需要测量辐射环境与辐射防护的场合尤其适用。
3. 使用αβ表面污染测量仪:这种仪器主要用于测量αβ表面污染,也可以用于核设施退役、核废物处理以及核电站和核辐射探测等方面。
4. 使用αβγ表面污染测量仪:它主要用于放射性表面污染测量,可以同时对α、β、γ射线进行测量。
5. 使用X、γ表面污染检测仪:它主要用于放射性表面α、β污染测量及x γ射线剂量率进行测量。
6. 观察个人症状:如果个人长期处于辐射较大的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可能是存在核辐射。
7. 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辐射较大的环境下,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能够辅助判断个人是否存在核辐射。
8. 进行放射性元素检查:如果个人怀疑个人存在核辐射,也可以及时到医院进行放射性元素检查,能够帮助判断个人是否存在核辐射。
以上是检测核辐射的几种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怎样测核辐射

怎样测核辐射
测量核辐射需要使用特殊的仪器和设备。
常见的核辐射测量仪器有放射性侦测器和核辐射计。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测量核辐射:
1. 使用放射性侦测器:放射性侦测器可以检测和测量辐射来源的强度。
常见的放射性侦测器包括基于气体离子室原理的Geiger-Muller计数器和流量式电离室。
这些侦测器可以测量辐射的剂量率和累计剂量。
- 将放射性侦测器放置在要测量的区域,确保其曝露在辐射源周围。
- 读取侦测器上的剂量率或累计剂量指示器上的数值。
这些数值将显示辐射强度的度量单位,例如希沃特(Sievert)或格雷(Gray)。
2. 使用核辐射计:核辐射计是一种更高级和专业的仪器,用于测量和监测辐射化学内部的辐射水平。
- 首先,确保正确放置核辐射计的探测器,并确保其与测量区域接触。
- 打开核辐射计,启动测量程序。
- 核辐射计会测量辐射来源的电离辐射水平,并将结果显示在仪器的屏幕上。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核辐射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和面罩,以最大
限度地保护自己免受核辐射的影响。
- 在测量前和测量后校准测量仪器,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 学习正确使用和操作测量仪器的方法,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 遵循当地和国家的辐射安全指南和法规,以确保安全操作和
处理可能的辐射源。
怎么检测核辐射

怎么检测核辐射
检测核辐射通常使用放射性探测仪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核辐射检测方法:
1. 闪烁探测器(Scintillation Detectors):这种探测器使用闪烁晶体来测量核辐射。
当辐射粒子进入晶体时,晶体会发出光子,而探测器会记录下这些光子的数量和能量。
通过分析记录的光子信息,可以确定核辐射的类型和能量。
2. 电离室(Ionization Chambers):电离室通过测量核辐射在
气体中产生的电离来检测辐射水平。
当辐射粒子进入电离室时,它们会与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碰撞,产生离子和自由电子。
电离室会测量这些电子和离子的电量,并根据电量来确定核辐射剂量率。
3. GM计数器(Geiger-Muller Counters):GM计数器是一种
常见的手持式核辐射探测仪器。
它通过测量核辐射粒子进入计数管中产生的电离数目来检测辐射水平。
当辐射粒子进入计数管时,它们会与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碰撞,产生离子和自由电子。
计数器会记录下这些电离事件的数量,并根据数量来确定辐射剂量率。
4.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核磁共
振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样品中核自旋的行为来间接检测核辐射。
核磁共振仪器使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来激发和测量样品中核自旋的行为。
通过分析核自旋的行为,可以得到有关样品中核辐射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核辐射的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培训,以确保准确测量和安全操作。
如果怀疑某个区域受到核辐射污染,应该寻求专业机构或有经验的人士的帮助进行详细的核辐射检测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辐射测量方法一.名词解释(6)1,原子能级:原子总是处于一系列确定的稳定能量状态。
这一系列确定的稳定能量状态称为原子的能级。
2,核素:具有确定质子数、中子数、核能态的原子核称做核素。
3,γ衰变: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由较高能态向较低能态跃迁时,发出γ光子的过程。
4,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的数目衰减到原来数目一半所需的时间。
5,平均电离能:每产生一对离子(包括原电离与次级电离)入射粒子所损耗的平均能量。
6,粒子注量率: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粒子注量的增量。
7,吸收剂量:受照物质在特定体积内,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辐射能量。
8,剂量当量:某点处的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子加权求和。
9,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10,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处于特定能态的一定量的核素发生自发核转变数的期望值。
A =dN/dt。
11,照射量:X=dq/dm 以X射线或γ射线产出电离本领而做出的一种量度。
12,剂量当量指数:全身均匀照射的年剂量的极限值13,射气指数: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岩石或矿石析出的射气量N1与同一时间间隔内该岩石或矿石中由衰变产生的全部射气量N2的比值,即η*= N1/N2×100%。
14,α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放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的过程。
15,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的从一个核素的原子核变成另一种核素的原子核 并伴随放出射线的现象。
16,同质异能素: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相同而核能态不同的核素。
17,轨道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了一个轨道电子,使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中微子的过程。
18.平均寿命:放射性原子核平均生存的时间,与衰变常熟互为倒数。
19.衰变常数:指原子核在某一特定状态下,经历核自发跃迁的概率20.γ常数:21.基体效应:二,填空(15)1.天然放射性系列,铀,钍起始元素及半衰期。
铀系:238-U,半衰期:4.468×109a.钍系:232-Th,半衰期:1.41×1010a,锕系:起始核素是235-U,半衰期:T1/2=7.038×108a2.α,β,γ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式。
3.形成电子对效应的条件。
4.半衰期,平均寿命,衰变常数之间的关系。
5.α粒子的实质。
(氦原子核)6.天然α粒子的最大能量。
(8.785MeV)。
7.天然α粒子的最大射程(8.62cm)。
8.β衰变的三种形式。
9.铀系,钍系,锕系能量最大的α粒子。
铀系:214-Po7.687MeV,钍系:212-Po8.78MeV,锕系211Po7.455MeV10.天然放射性系列β射线能量范围,β能量最大值。
0.2-2.5MeV11.铀系,钍系,锕系气态核素及半衰期。
铀系—222-Rn;半衰期---3.825d 钍系—220-Rn;半衰期---54.5s锕系—219-Rn;半衰期---3.96s12.铀组,镭组如何划分,各包括哪些。
按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划为铀组核素和镭组核素。
铀组包括238U-230Th,镭组包括226Ra以后所有核素。
13.钍系α强度分布特征。
14.γ衰变实质。
15.用γ能谱选择铀,钍,钾的能量特征值。
(1.76MeV,2.62MeV,1.46MeV)。
一般选择的γ辐射体是214Bi,208Tl,40K16.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三个放射性系列。
铀系,钍系,锕系17.铀系子体半衰期最长的核素。
234-U,T1/2=2.45×105a18.中子轰击U-235释放的大致能量。
19.三个放射性系列最后衰变产物。
铀系:206-Pb,钍系:208-Pb,锕系:207-Pb20.铀系γ射线能谱的主要特征。
1)铀系γ射线谱主要分布在0.5-2.0MeV,大于1MeV的γ强度约占50%,大于2MeV 占10.7%;2)铀组主要238U辐射的0.048MeV和234Th的0.093MeV;3)镭组的γ谱线多且强度大,主要有214Pb辐射的0.352MeV和214Bi辐射的0.609MeV、1.12MeV、1.76MeV、2.204MeV等;4)大于1MeV的γ都是214Bi辐射的。
214Bi衰变γ总能量占铀系85.6%,214Pb占12.4%,这两个核素γ辐射强度很强,约占铀系的85%。
5)铀系γ辐射主要由镭组214Pb和214Bi产生;6)铀组γ谱线均分布在低能区,能量小于1MeV。
镭组谱线多分布在高能区,有多条大于1MeV的谱线。
21.测定辐射仪自然方法。
22.放射性标准源按射线如何分类。
按射线种类分类,分别: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中子,粉末等标准源23.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辐射实践最优化,辐射防护正当化,个人剂量限制24.外照射的三原则。
时间,距离,屏蔽25.γ辐射仪用于测什么的仪器。
26.放射性测井的分类。
27.地面,航空γ测量分别可分为什么。
γ总量测量,γ能谱测量28.什么是γ总量测量,能谱测量。
γ总量测量:测量大于仪器阈值的所有能量的γ射线总强度。
γ能谱测量:通过测量不同能量范围的γ射线强度。
29.放射性普查的研究对象。
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地质体。
30.初级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
31.岩浆岩不同种类中铀,钾,钍的分布特征。
不同种类岩石中的铀、钍、钾含量相差很大。
酸性岩中的铀、钍含量比中性岩中的约高1倍,比基性岩中的约高6倍,比超基性岩中的约高1000倍以上。
所以酸性岩的铀、钍含量是岩浆岩中最高的;酸性岩和中性岩中的钾的含量较基性岩和超基性岩高。
32.地面γ测量检查原则。
线面结合,以面为主33.变质岩中,铀,钾,钍与什么有关。
与变质前原岩中的含量及其变质程度有关。
34.土壤,大气中钍射气的分布规律。
土壤中氡浓度比陆地大气约高100倍,陆地上空比海洋上空高几十倍。
35.Rn,Th射气与高度的关系。
地面上空大气氡和钍射气浓度及其衰变产物的数量随高度增加而减少。
由于钍射气半衰期短,故它比氡随高度增加而减少的幅度要大。
氡的衰变产物浓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少,但减少比较慢。
36.确定岩石中γ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方法。
一般取实测岩石γ强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岩石的γ背景值,x用表示;取岩石γ背景值加三倍均方差作为γ异常下限。
即x+3σ37.航空γ测量包括什么.踏勘设计、飞行测量38.X荧光分析定性,定量分布。
入射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从中逐出一个内层电子,此时原子处于受激状态。
随后(10-12~10-14s),原子内层电子重新配位,即原子中的内层电子空位由较外层电子补充,两个壳层之间电子的能量差,就以X射线荧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特征X射线能量与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通过莫塞莱定律可以对特征X射线定量分析39.X荧光分析的产额。
三.简答题1.三性检查。
准确性、稳定性、一致性2.铀矿勘查分为哪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比例尺及任务。
预查:比例尺1:10万-1:5万,任务:是研究工作区的区域地质条件和放射性地球物理场特征,寻找有利的含铀层位(地段)、构造、岩性,并确定找矿标志。
为进一步开展较高精度地面普查找出远景区。
随着可查面积的日益减少与航测的进一步发展,预查并非是每个地区都要进行的必要阶段。
普查:比例尺:1:2.5万-1:1万,任务:研究工作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寻找异常点(带),并研究其分布规律,矿化特征和成矿条件,为详查选区提供依据。
详查:比例尺1:5000-1:1000,任务:对有意义的异常点带进行追索,扩大远景,进而圈定出异常的形态、规模,查明异常的性质与分布规律、赋存的地质条件、矿化特征。
为揭露评价提供依据。
勘探:比例尺1:1000以上,任务: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
3.地面γ测量异常点的标准。
凡γ射线照射量率高于围岩底数三倍以上,受一定构造岩性控制,异常性质为铀或铀钍混合者。
4.地面γ测量资料成果图示种类。
5.影响地面γ能谱测量的因素。
1)测量几何条件的影响2)放射性不平衡的影响3)岩石及大气中射气的影响4)底数的变化的影响5)其它干扰因素(如:放射沉降物干扰)6.地面γ能谱测量野外工作步骤。
1)工作前标定仪器。
2)选择基点,每天工作前与工作结束之后在基点上测量,检查灵敏度。
也可用工作标准源检查。
3)在每一测点上,能谱仪作定时计数,读2-3次数取平均值。
读数均记录在记录本上,并记录岩性、构造、浮土情况以及测量几何条件等。
4)为保证测量质量,一般抽选10%的测点进行自检和5%的测点进行互检。
7.基体效应。
8.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的干扰因素。
9.微型X荧光分析中光管的工作原理。
10.大气氡的主要来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
大地释放,海洋释放,植物和地下水载带,核工业释放,煤燃烧,天然气,建筑物的释放,磷酸工业。
11.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中,X射线探测器满足那些要求。
12.β能谱为什么连续。
母核经β衰变所释放出的能量被子核、β粒子及中微子(或反中微子)带走。
由于三个粒子发射方向所成角度是任意的,所以他们带走的能量也是不固定的。
故β粒子的能谱是连续的。
13.137Cs的衰变纲图。
14.什么是放射性谱平衡。
当伽马射线穿透物质的时候,当物质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射线谱线的成分不再随物质厚度的增加而改变,射线谱成分大体一致,各能量之间相对组分大致不变。
15.什么是带电粒子平衡。
16.照射量的物理概念及与吸收剂量的关系。
Χ=dQ/dmdt,D=dE/dm。
Χ:通过某点无源γ射线强度穿过一定通量的γ射线对空气体积元的作用。
D:一定辐射量在吸收物质中产生的化学和物理效应。
Χ的作用范围广于D 的作用范围。
17.40K的衰变纲图。
18.什么是放射性平衡。
当衰变的时间足够长时,母核与子核的数目之比和活度之比趋向一个常数,子体以母核的半衰期衰减,这时称达到放射性平衡。
19.解释散射照射量率与散射体原子序数的关系。
随着原子序数增大,散射射线的照射量率逐渐降低,轻物质的散射饱和厚度较大,重物质的饱和厚度较小。
20.放射性暂时平衡。
如果母核的半衰期不是很长,平衡时间只能维持在有限时间,当母核全部衰变完成以后,放射性平衡将不复存在,称此时为放射性暂时平衡21.γ辐射仪的标定原理及方法。
22.特征X射线形成过程及X定性分析的物理基础。
四,论述与计算1.γ与物质作用的三个效应。
2.137Cs源在NaI(Tl)闪烁探测器中的仪器谱并解释各个谱形成机理。
一个典型的NaI(T1)谱仪测到的137Cs源的0.662MeVγ能谱。
如右图所示,谱线上有三个峰和一个平台。
最右边的峰A称为全能峰。
这一脉冲幅度直接反映,射线的能量。
这一峰中包含光电效应及多次效应的贡献。
平台状曲线B就是康管顿散射效应的贡献,它的特征是散射光子逃逸后留下一个能量从0到)4/11/( EE的连续的电子谱。
峰C是反散射峰。
当γ射线射向闪烁体时,总有一部分γ射线没有被闪烁体吸收而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