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00356-曾洁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_New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21-04-06 基金项目:闽南理工学院科技类科研项目“基于感性工学的服装材质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KJX021) 作者简介:张兰(1989-),女,河南信阳人,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工程。 通信作者:郑高杰(1982-),男,河南漯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饰文化与品牌设计。
早期的服装产品设计过程中消费者处于被动 状态,主要依靠设计师的天赋、经验获取消费者 的感性意象。这种设计方式不能够及时和准确把 握服装消费者的感性心理。
将感性工学理念应用于服装设计中有正向式、 逆向式和混合式 3 种形式 [7]。正向式应用系统通 过在设计前调研目标消费群体的感性意象,并将 感性意象转化为产品要素;有学者以服装单品或 常用面料为载体,分析消费群体与具体设计要素 的关系 [7,8-11]。逆向式应用系统通过调研目标消费 群体对所设计的产品评价来判断消费者和设计师 意图的差异性。目前,在服装感性评价系统开发 及感性评价有关个体差异性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 果 [12-13]。混合式应用系统用在复杂产品的设计中, 如智能服装产品的设计。 2.2.2 服装产品设计风格定位的感性研究
服装是一门涉及到工学、美学、艺术学、社 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综合性学科。将感性 工学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引入服装设计领域,能够 深化和改善服装设计的研究内容;使服装设计更 加科学和规范,从而达到服装设计和服装消费者 的需求紧密结合的目的。 2.2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
现阶段在服装设计领域围绕着色彩、造型、 材料和图案等方面的感性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2.1 服装产品开发方法的感性研究
[14] 周小溪 . 基于感性工学的服用色织面料美感评价方法 [D]. 江苏:江南大学,2016.
专业详解-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学学士)

服装设计与工程(工学学士)一、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与服装设计相关的美术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3)具有服装款式和服装结构设计能力;(4)对服装、色彩、材料的流行趋势有一定的研究和预测能力,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服装材料;(5)具有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市场预测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获取相关的知识;(7)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外文书刊。
二、专业课程设置1、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图学、普通物理学、纺织化学、数理统计、服装美术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服装结构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服装材料学、服装部位分解设计、工业制版、女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立体裁剪、服装生产工艺及管理、服装CAD。
2、专业课高级服装设计、中外服装史、男装结构设计、服装舒适与功能、服装心理学、针织服装结构设计。
3、专业选修课电子商务程序设计基础、服装商贸基础、图案设计、童装结构设计、服装机械基础、服装厂设计、文献检索、电子商务、专业英语。
三、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刺绣技法、基础缝制工艺、钩编技法、服装材料艺术设计、裙装设计制作、家纺布艺设计、女装设计制作、男装设计制作、童装设计制作、外语强化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四、研究生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五、与高中科目的相关程度语文C、数学C、英语B、物理C、化学B、生物D、计算机C、政治E、历史D、地理E、美术B、音乐D。
六、就业与薪酬1、就业范围服装生产公司、服装商贸公司、大中专学校、电影、电视剧、歌舞、戏剧和演出公司等。
2、薪酬B七、本专业较好的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青岛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通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惠州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湖南工程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深圳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大连大学、吉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南大学、济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扬州大学、内蒙古大学等。
壮族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理念与实践

收稿日期:2024-02-04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壮族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2023KY1330)作者简介:杨俊洁(1987—),女,江苏扬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族服饰文化与服装设计。
壮族服饰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理念与实践摘要: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寻求民族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壮族服饰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实践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壮族服饰元素;现代服装;设计理念;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TS941.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350(2024)04-0054-03杨俊洁(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1)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深入,民族服饰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成为时尚设计界热门话题之一[1]。
壮族服饰作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绚丽多彩的图案、丰富多样的纹饰和精湛的手工工艺,成为时尚设计师们借鉴的重要元素。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变革,许多设计师开始将壮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对其进行重新诠释和创新,实现了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推动了时尚产业的繁荣发展。
因此,本文将探讨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理念与实践。
1壮族服饰概述在历史发展中,壮族服饰受到了汉、唐、宋等朝代的影响,吸收了邻近民族的服饰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
壮族地域广阔,壮族人民生活在山区,他们的服饰需要适应自然环境,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
不同部族服饰风格有所不同,但在设计上均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壮族服饰的图案、纹饰、颜色等元素代表着壮族人民对自然、生活、信仰等方面的理解和表达,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壮族服饰蕴含着壮族人民对自然崇拜、祖先敬畏以及生命力的崇拜,其螺旋形的“蜗牛角”、对称的“蝴蝶”图案以及各种模拟自然界形态的纹饰等图案都寓意着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力的赞美;其颜色具备象征意义,黑色象征着稳重和丰收,红色代表喜庆和勇敢,蓝色寓意着天空和希望[2]。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简介_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简介_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简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从事服装产品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技术、服装企业管理、服装贸易以及服装科学研究与教学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服装设计与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服装设计基础、服装结构设计、服装产品设计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服装产品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技能;通过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服装CAD技术与应用、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制作工艺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服装工业生产的技术及技术管理知识;通过学习服装外贸实务、服装市场营销、服装零售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服装市场营销的基本规律和运作方式。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课程时装画、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服装材料、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CAD、服装专业英语、服装机械与设备、服装心理学、服装采购学、服装零售学、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工业制板、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史、服装工效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企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服装设计、成衣生产、质量检验、品牌策划、商品企划、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的工作。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生产功底、技术力量以及大量的运作资本,同时也拥有全球先进的技术装备,目前全国范围的消费群体也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汇总

服装设计与工艺
一、专业代码142400
二、职业面向
物联网技术应用
一、专业代码:091900
3.
计算机应用
一、专业代码:090100
(一)专业核心课
机电技术应用
一、专业代码:051300
二、职业面向
三、专业(技能)课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一、专业代码:053600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一、专业代码:053200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一、专业代码:082500
现代农艺技术
一、专业代码:010200
电子商务
一、专业代码:121100
二、职业面向
(二)专门技能方向课1.
(2)
(3)
航空服务一、专业代码:082300
三、课程结构
(二)专业技能课
运动训练
一、专业代码:150100
二、职业方向:
美术绘画
一、专业代码;142100。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岗证赛课”融通的有效路径

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岗证赛课”融通的有效路径发布时间:2022-12-23T17:50:00.958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2月作者:邓成香[导读] 随着我国当前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断地提高,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需要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调整,从而更加贴合于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要求,比如在当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课堂中要开展岗证赛课融通的教学模式,多方位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不断地感知,帮助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
邓成香济南市工业学校山东济南 250400【摘要】随着我国当前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断地提高,中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需要紧跟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对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及调整,从而更加贴合于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以及发展的要求,比如在当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课堂中要开展岗证赛课融通的教学模式,多方位地锻炼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获得不断地感知,帮助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岗证赛课融通;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12-091-01引言教师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课堂中开展岗证赛课融通教学模式时,需要对以往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要明确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堂中开展岗证赛课融通教学的优势和作用,从而为后续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方向。
教师要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融入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作用,从而使得中职服装设计专业岗证赛课融通教学效果得以全面的提高。
一、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课堂中开展岗证赛课融通教学模式的作用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企业之间的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在于人才之间的竞争上,因此,各个企业在招聘人才的过程中纷纷加强了对人才综合素质和技能要求的重视程度,中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企业改革的要求了,因此中职院校为了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稳定性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市场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培育,并且还要明确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方法[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介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服装设计、制造和管理的学科,它是现代服装行业的核心学科之一,在众多设计专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这个专业。
作为一个服装制造业的专业人才,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服装设计和制造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工艺,形态,材料和生产管理等。
主要课程包括时装设计、面料科学、服装材料学、服装生产技术、服装加工等。
在学习时装设计课程时,学生需要学习服装剪裁、缝制、打板和成品制作等技术。
在学习服装工艺方面时,学生需要掌握纺织面料的特征,并能从亚细胞水平到整个成品生产过程掌握面料的染色、编织、印刷等技术。
在了解服装材料学时,学生需要研究不同面料的性能和用途,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合成微纤维等。
选择不同的材料将会影响服装的性能、舒适度和成本。
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关于服装生产的知识,包括质量管理、生产流程、产品设计和生产管理等。
在学习服装加工的同时,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工艺和技术,如剪裁、针织、缝纫、印刷和熨烫等,以确保服装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除了上述技术课程,还有一些必修的管理课程。
服装行业不仅关注设计的艺术性,也注重生产的商业效益,因此学生还需要学习营销、消费者行为、成本价和财务管理等课程。
此外,还有法律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课程,如专利权,商标和著作权,以确保学生在设计和生产中遵守规定和法律。
毕业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服装行业中从事设计、制造、采购和销售等工作,以及在食品和医药等生产行业中担任质量管理和工艺改进等工作。
同时,他们也可以在研究机构、顾问公司和教育机构等领域找到工作。
总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创意和设计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坚实的技术背景和市场意识。
对于那些热爱时装行业,同时对艺术和科学有着相当热情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理想的专业。
服装设计行业:服装设计与时尚创意培训ppt

02
03
基础技能培训
包括服装结构、面料特性 、色彩搭配等方面的培训 ,帮助设计师掌握基本技 能。
进修课程选择
针对不同领域和需求,选 择适合自己的进修课程, 如高级定制、潮流趋势分 析等。
实践操作训练
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提高 设计师的动手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行业交流与合作机会拓展
参加行业活动
参加国内外服装设计展览 、时装周等活动,与同行 交流,了解行业动态。
03
跨界合作
与其他艺术、文化、科技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将成为新的设计趋势。设
计师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的元素和理念,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作品
。
新技术应用对行业影响探讨
1 2 3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将改变服装生产方式,实现快速原 型制作和小批量生产,降低成本并提高设计灵活 性。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直观的设计工 具,帮助他们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设计和预览,提 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拓展合作渠道
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同时 ,积极寻求与其他领域的跨界合作机会,拓展市场空间。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拓展人脉资源
通过社交媒体、行业协会 等途径,拓展人脉资源, 与同行建立联系。
寻求合作机会
积极寻求与其他设计师、 品牌、机构等的合作机会 ,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个人风格形成与品牌建设
发掘个人风格
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发掘自己的设 计风格和特点,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
品牌定位与形象塑造
品牌推广与传播
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推广和传播自 己的品牌和设计作品,提高知名度和 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100356-曾洁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_New
83100356-曾洁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开题报告
军需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曾洁慧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指导教师:张卓
开题时间:2013年11月16日
论文题目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基于对光学现象、光学色彩以及光学原理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光学的审美价值,从服装的款式、色彩、材料、配饰等方面研究,分析光学的审美特征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通过光学在服装设计实践中的成果归纳总结,希冀形成一系列将光学灵活应用在服装艺术设计当中的服装设计表现手法,为逐渐发展形成光学与服装设计创新应用的设计理念奠定理论基础,并丰富服装艺术设计的创新实践研究。
探究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寻求光学的审美价值在服装中的表现之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拓宽服装艺术设计思路,还可以丰富服装艺术的设计语言并提升服装设计的审美内涵,同时也加深了关于科学与艺术有机结合的理论探索。
2、研究内容
首先是对光学的理论概述,分别就光学概念、分类以及光学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阐述;其次是对光学的现象、色彩、原理三个方面的审美价值进行归纳分析,接着探究光学审美价值在服装的款式、色彩、材料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再者总结归纳出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之法并将理论付诸实践,为最终结论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实践依据。
最后对所研究课题的应用前景展望介绍,并以结论结束。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不可否认,光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把眼光转向自然元素,力求从科学艺术中获取灵感来源。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和借鉴也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因此,本课题的拟解决关键问题有:
(1)跨学科研究: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发掘光学的艺术价值
(2)跨学科借鉴:光学元素与服装艺术设计中创新元素的有机组合应用
二、写作提纲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与意义
1.4研究方法
1.5研究内容
第二章光学概述
2.1光学的概念
2.1光学的概念
2.2光学的分类
2.2.1 几何光学
2.2.2 物理光学
2.2.3 量子光学
2.3光学研究的发展历程
2.3.1 光学研究发展初期
2.3.2 光学研究发展中期
2.3.3 近代的光学研究与发展
2.3.4 现代的光学研究与发展
第三章光学的审美价值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体现3.1审美价值的概念
3.2光学的审美价值
3.2.1 光学现象的审美价值
3.2.2 光学色彩的审美价值
3.2.3 光学原理的审美价值
3.2.4 光学是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结合
3.3 服装艺术设计概述
3.4光学的审美价值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3.4.1 光学在服装款式设计中的体现
3.4.2 光学在服装材料设计中的体现
3.4.3 光学在服装色彩设计中的体现
3.5 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其他方面中的体现
3.5.1 光学在服装陈列设计中的体现
3.5.2 光学在服装演绎设计中的体现
第四章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4.1 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1 光学现象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2 光学色彩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1.3 光学原理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4.2 《光》系列服饰设计的应用实践
4.2.1 设计灵感及元素的选择
4.2.2 效果图展示
4.2.3 实物图展示
4.2.3.1 第一款实物图展示
4.2.3.2 第二款实物图展示
4.2.3.3 第三款实物图展示
4.2.4设计特点
4.2.4.1 服装廓型与结构设计
4.2.4.2 面料的选择搭配与重组再造
4.2.4.3 服装色彩搭配
4.2.4.4 服装细节设计及配饰设计
4.2.4.5 工艺处理
4.3 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创新应用的前景展望
4.3.1 形的改变意的表达
4.3.2 科学与艺术融汇贯通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1、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通过对相关纺织服装著作、期刊、论文、网站的广泛查阅,收集涉及光学现象、光学原理、服装设计以及服装跨学科研究等方面的具有借鉴价值的相关文献资料,为后期的写作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归纳分析:对光学现象、光学色彩以及被证实的光学原理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光学的审美特征,同时就光学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举例研究,并将其总结归纳成为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应用之法。
应用实践:受到自然界中光学现象的启迪,将理论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应用科学的设计手法
以及创新的表现形式就光学现象在成衣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实验,为论文提供有力的实践依据。
2、研究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部分主要是相关文献的查找,构成一个研究的理论体系,是实践的基础。
实践部分主要是系列的设计及其制作,是对理论的演绎。
3、技术路线:
主题的确定——效果图、款式图的绘制和修改——面料的选购——结合面料通过试做进一步推敲效果图——成衣制作环节——细节、配饰的加入——修改确定最后作品
4、实验方案:
整个成衣制作中的工艺流程,包括面辅料额准备——在人台上进行立体设计——剪裁——熨烫——缝制——配饰的制作——模特试穿——进一步整理修改——完整的作品
四、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如今自然元素、光学艺术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跨学科研究、借鉴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基于光学,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发掘光学的美学价值,并结合现代的时尚元素,创意成衣为载体,探讨如何将光学艺术元素用于服装设计中,既符合当下的时尚流行趋势又体现出科学研究的创新性。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期间运用到了大量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为了增加说服力,又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地利用面料市场和校内工艺室的资源,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于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成衣的制作,并完成对光学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的研究。
五、研究进程
2013.11.20——2013.12.15启动毕业论文事宜,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完成论文的初步构思和大纲,确定论文主题,并规划进度。
2013.12.16——2014.01.15对资料进行总结,撰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2014.01.16——2014.02.28实地调查,为论文的撰写打下实践基础,并进一步完善以上内容。
2014.03.01——2014.03.30确定目录,根据目录进行论文的初步撰写和初步修改。
2014.04.01——2014.04.30论文的进一步润饰和完善,完成论文的主要内容。
2014.05.01——2014.06.01完成论文的终稿,包括封面、前言和致谢等细节内容,并准备论文的答辩。
开题报告人签名:
2013年11 月16 日
开题报告专家组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
张梅教授军需科技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李光德教授军需科技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李全明副教授军需科技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刘岩教授军需科技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11月19日专家组意见:
专家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学院意见:
学院盖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