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式二声部的写作方法以及在作曲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模仿式二声部 (2)

模仿式二声部 (2)
一般严格写作中上述四种模仿经常使用
紧缩模仿
• 节奏缩小两倍(通常),旋律 型不变
抄写时先节奏紧缩抄写,再写对题,继续节奏紧缩抄写,等等 要求起始乐句要有一定的长度
要求对题乐句节奏悠长,不要过于短促
逆行模仿
• 旋律节奏,音程不变,改为从 尾进行到头
抄写时先逆行抄写,再写对题,继续节奏逆行抄写,等等 不是所有的乐句都适合逆行模仿
调性模仿
临时主音属音 临时属音主音 赋格曲中具有重大意义
模仿式二声部
模仿的种类
• 同向进行的模仿 • 倒影模仿 • 扩张模仿 • 倒影扩张模仿 • 紧缩模仿 • 逆行模仿 • 自由模仿 • 节奏模仿
,音程不变,向上改 为向下,向下改为向上
以#F音为轴的倒影模仿 抄写时先倒影后抄写,再写对题,继续倒影抄写,等等
扩张模仿
• 旋律型不变,整体移调,同时 节奏扩大几倍
节奏扩张了两倍,即时值增加 抄写时先扩张后移调抄写,再写对题,继续扩张抄写,等等
一般扩张两倍或者四倍
倒影扩张模仿
• 一边倒影,一边扩张节奏,旋 律音程保持不变
以A音为轴倒影,同时节奏扩大两倍 抄写时先倒影扩张抄写,再写对题,继续倒影扩张抄写,等等
自由模仿
• 旋律音程,节奏可以有些微的
改变
节奏
音程
抄写时不必严格模仿,可有改变,再写对题,继续自由抄写,等 等
节奏和音程都是个别的改变
节奏模仿
• 只精确地保存节奏,音程可以 任意改变
抄写时保持节奏,音程改变,再写对题,继续保持抄写,等等 音程可以任意改变以获得新意
起始乐句五度上行(四度下行)
模仿乐句移调四度上行(五度下行)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学习二声部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了解到音乐的基本原理和乐理知识,还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一、引入“和声”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和声”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声部作品正是和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二声部作品,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复调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调性、和弦、和声等概念。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谱写能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因此,二声部作品是初中音乐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二声部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和演奏。

与此同时,他们还需要注意声部间的和谐、和声的统一等问题。

这样,他们既可以通过协作完成学习目标,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际沟通和社交技能。

三、促进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学习二声部作品也能够促进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的提高。

通过学习音乐中的和声、节奏等基本要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

此外,适合学生年龄的二声部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作品了解一些文化传统,进一步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综上所述,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引入和声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多注重二声部作品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和综合能力。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二声部作品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声部作品是指同时包含两个独立的声部线索的音乐作品,它们可以是双声部合唱曲、钢琴四手联弹曲、吉他二重奏曲等。

下面将从音乐素养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审美情趣培养等几个方面来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二声部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学习、演奏二声部作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复调性质。

复调是多声部音乐中不同声部线索相互独立却又合理组合的一种音乐形式。

通过演奏二声部作品,学生需要同时抓住两个声部的音乐线索,合理分配注意力,运用正确的节奏和演奏技巧,有效地解决两个声部之间的协调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在音乐演奏中的多线索处理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二声部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唱队、乐团或者其他合作演奏的场合,学生需要和其他伴奏者或者合唱者配合默契,准确地把握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要求。

演奏二声部作品时,学生需要分别承担两个声部中的一个,他们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耳听目击的方式来进行合作。

这种合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以及日常生活中都非常重要,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声部作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要通过声音的组合和处理来表达感情、传达意境。

二声部作品通常都非常精巧,因为它们需要同时展示两个独立的声部,并将它们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的音乐作品。

通过学习二声部作品,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在课堂中运用二声部作品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二声部作品。

作品的难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合理调整,以免过于复杂导致学生难以掌握。

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演奏指导。

指导学生正确把握音乐的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的要求,还需要引导学生分别承担两个声部中的一个,并保证他们能够合理协调和配合。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二声部作品是指由两个不同的声部同时演奏的音乐作品。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二声部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和演奏二声部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通过学习和演奏二声部作品,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声部的演奏特点和配合关系,提高其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2.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

二声部作品通常要求不同声部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和配合能力,通过学习和演奏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演奏技巧,包括音准、节奏、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演奏二声部作品时,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和演奏不同风格、不同作者的二声部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音乐视野,提高其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以上就是初中音乐课堂中利用二声部作品的基本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方面进一步讨论。

二、教学内容1.二声部作品的基本概念。

包括什么是二声部作品、二声部作品的特点、不同声部的演奏技巧和配合关系等内容。

2.不同风格的二声部作品。

介绍不同风格、不同作者的二声部作品,包括古典、浪漫、现代等不同风格的二声部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3.二声部作品的演奏技巧。

包括声部的分工、配合关系、音准、节奏等演奏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演奏二声部作品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示范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二声部作品的基本概念和演奏技巧,同时结合实际示范演奏,让学生对二声部作品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2.分声部练习。

在学生实际演奏二声部作品之前,可以让他们分别练习不同的声部,熟悉音符和节奏,在掌握基本技能之后再进行声部的合并练习。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音乐表演专业考试作业课程《复调》题目: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的异同专业班级:09级音表(2)班学号:20092411310060姓名:高雍杰时间: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复调,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复调包括两种形式,即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性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性复调。

主要讨论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一.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对比性复调的特点在于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构成对比式关系。

而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即两条不同旋律的结合,是复调音乐中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声部较少,相互制约关系较为单纯,因此,二声部的复调音乐在节奏对比、旋律发展、高潮处理上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音乐创作中能够普遍运用。

首先,在和声方面,二声部旋律在纵向结合时,所产生的多是音程关系,所以在运用时多采用协和音成为主。

其次,在音程方面,分为完全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

所谓完全协和音程,常常使用纯五度和纯八度,但由于音响的空间乏味,而不会过多使用。

另外,纯四度,作为纯五度的转位音程,也属于协和音程,但由于音响的特殊性,常被当做不协和音程使用。

同时,平行、隐伏五、八度也被禁用。

不完全协和音程,多使用三、六度。

丰满、有力,使用较多,特别是用在强拍、强位上。

而不协和音程,即二、七度,增减音程,一般不独立使用,必须以经过、辅助、延留的形式进行,并依附于协和音程。

复调音乐的体裁有卡农、创意曲、赋格、经文歌、复调尚松、坎佐纳等。

其中,巴赫的降E小调(《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53)的前奏曲,正如莱曼评说:“悠长的旋律诉说高贵而又伟大的情感,有时以爱的眼睛凝视我们,有时却被超越人间的痛苦袭击而叹息着。

第九讲 其他二声部模仿复调

第九讲  其他二声部模仿复调
声部的各种技术手段、不仅在复调中是音
乐材料展开的基本方法,而且在整个音乐创作领域也占有极 为重要的地位。尽管模仿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 宗”,它们总是围绕“起句——音乐主题”活动的。因此, 重视写好“起句”,重视模仿复调中旋律的连贯而传神,是 我们在模仿式二声部的习作中应力求做好的。
例7
分析实例
例2
倒影的轴音
二、紧缩与扩大模仿
应句时值是起句时值的成一定倍数的缩小。缩小后的音乐 主题更加紧凑,也更具有活力。当起句较长、时值较宽松时, 适宜使用紧缩模仿的手法。例3
应句时值是起句时值的成一定倍数的扩大。扩大后音乐主 题显得从容、庄重。这种手法通常使用在起句比较短小、节奏 较为急促的条件下。例4
第九讲、其他特殊的模仿手法
除八度模仿和非八度的各种旋律变形模仿外,模仿式二 声部(简单模仿及卡农模仿)的写作还有下面几种形式:
一、倒影模仿
反方向对称(节奏和音程关系不变)的两条旋律,有如物 体在水中的倒影或镜前的折射,其中一条旋律就是另一条旋 律的倒影。
例1
倒影模仿
生成倒影声部的关键,是确定音程转位的“轴音”。从
三、逆行模仿
模仿声部反方向重复开始声部的旋律,将其首尾倒置, 称为逆行模仿(或“反向模仿”)。
例5
逆行模仿
四、综合模仿
几种不同的模仿手法同时集中使用,称为联合模仿。 如不同音程移位加紧缩、倒影加扩大(赋格曲中常会见到) 等,具有多种结合的可能性,为创作者提供了发挥创造力 的艺术天地。
例6
综合模仿
理论上说,自然调式中每一个音级都可以作倒影转位的轴音。 一条旋律会因转位轴音的不同,产生各种不同的倒影变形。 其中,以首调唱名的“Re”音为轴倒影生成的旋律最自然, 因为“Re”音处于自然音列中三全音的中间位置,倒影后, 三全音的一对极端音程——“Fa”和“Si”正好互换位置,仍然 保持它们的特殊地位。如图: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声部作品是指具有两个声部的音乐作品,通常由主旋律和伴奏声部组成。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习和演奏二声部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对和声的认知能力,提高音乐综合素养,增强音乐表现力。

目前对于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具体运用方法和效果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

本文旨在探讨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情况,分析其对学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期为音乐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深入研究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发展,提升音乐教学质量,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1.2 研究意义研究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意义,对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其音乐素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引入二声部作品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情。

通过学习二声部作品,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不同音响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听音辨别能力,从而提升其整体音乐水平。

2. 正文2.1 二声部作品概述二声部作品是指具有两个独立的声部,分别承担主旋律和伴奏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理论中,二声部作品通常由两个不同的声部相互作用而成,形成丰富的对位关系。

二声部作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典音乐时期,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和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等作品。

二声部作品在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表现力,同时也提高了音乐的演奏难度和艺术价值。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二声部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演奏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声部作品可以是器乐曲,也可以是合唱曲或声乐曲。

不同类型的二声部作品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进行选择和安排。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二声部作品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二声部作品是指音乐作品中包含两个独立的声部,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旋律和节奏,相互交织在一起,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二声部作品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声部结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并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本文将从二声部作品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运用二声部作品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二声部作品的特点二声部作品是指音乐作品中包含两个独立的声部,它们通常分别称为上声部和下声部。

上下声部的旋律和节奏通常是不同的,但它们又要相互关联,相互呼应,共同构成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

在二声部作品中,上下声部的旋律和节奏通常是相对独立的,但它们却相互交织在一起,相得益彰,形成了音乐作品独特的魅力。

二声部作品在音乐形式上通常有一定的规律,如二重奏、双唱等。

它们既可以是合唱作品,也可以是器乐作品,甚至可以是合唱和器乐结合的作品。

无论是哪种形式,二声部作品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二、二声部作品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在音乐教学中,二声部作品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声部结构。

二声部作品中上下两个声部各自独立,但它们又要相互呼应,相互配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和声关系。

通过学习二声部作品,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魅力,理解多声部音乐的构成方式,培养对音乐整体结构的感知能力。

二声部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欣赏二声部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辨别上下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感受它们之间的对位关系,同时还需要理解整首曲子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过程。

通过这样的欣赏过程,学生可以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培养对不同乐器声部的感知和区分能力,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运用二声部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二声部作品,如合唱曲、双重奏等,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魅力,并理解其构成方式和表现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仿式复调的两种类型
▪ 简单模仿:应句只重复起句的模仿(即开始声部的 首部),就是简单模仿。
▪ 例:
▪ 简单模仿的声部关系比较单纯,起句、应句和对句 完成后,余下的便是自由发展(可长可短的)对比 式二声部。
模仿式复调的两种类型
卡农模仿:应句如果不仅重复起句,卡农模仿。
卡农是外来语Canon(英)的译音。在音乐上是指 不同声部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的先后 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的模仿关系的一种音 乐形式。卡农的模仿可长可短,但在习作中和现实 创作中一般不少于对句的三次模仿,否则难以显示 卡农的效果。
模仿式复调的两种类型 ▪ 卡农模仿例:
模仿式复调的乐器配制原则
1.模仿式复调的重要性:
▪ 由于模仿类复调包含了二声部、三声部、四声 部甚至更多声部的内容,因此它是乐队多声部 音乐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
模仿式复调的乐器的配制原则
2.乐器的配制原则: 基于模仿式复调的定义以及特点,在乐队的乐
器配置主要应采用同音色以及同音质关系的乐器进 行配置。
模仿式复调的乐器配制原则
▪ 最先出现的声部叫开始声部,他所陈述的音乐材料称 为起句,后出现的声部为模仿声部,其旋律称做为应 句,由起句延续下来并与应句做对位结合的音乐材料 称为对句。
▪ 应句与起句之间是模仿关系,对句与应句之间是对比 关系,而对句与起句则是同一旋律连贯发展的延续关 系:
模仿的概念以及模仿式复调的声部关系
▪ 图示:
▪ 同音色关系是指两件完全相同的乐器之间的发音 关系即为同音色关系。
▪ 同音质关系指的是一个乐器组之间的不同乐器之 间的发音关系即为同音质关系。
模仿式复调的乐器配制原则
▪ 同音质关系指的是一个乐器组之间的不同乐器之间的发音关 系即为同音质关系。
回首页
模仿式复调的基本特点以及在 乐队中的配制
▪ 模仿的概念以及模仿式复调的声部关系 ▪ 模仿式复调的两种类型 ▪ 模仿式复调的乐器配制原则
模仿的概念以及模仿式复调的声部关系
▪ 复调音乐中的模仿是同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 声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是加以变 化)构成的。这一定义包含了三个要素:1 同一音乐 材料。2 不同声部。3 先后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