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部写作基础训练1
两声部训练——精选推荐

小学生、初中生组成的合唱队,属同类音色, 为童声合唱。人数可多可少,在二三十人至 五六十人 左右。高中学 生组成 的合唱 队,部 分同学 嗓音已 经过了 变声期 ,已经 具备了 成年人 的嗓 音音色 ,可组 成女声 合唱 队、男声合 唱队以 及混声 合唱队 。女 声合唱 队 、男声 合唱队 人数通 常在 二十人以 上,高 音与低 音声部 人数应 基本相 等,男 声合唱 队低 音声部 人数最 好略多 于高音 声部。 还可以组 成二十 人以下 的女声 小合唱 或男声 小合唱 ,小合 唱的排 练及演 出方便 灵活。混声合 唱队 人数宜在四十人以上,为了混声合唱的声部平衡,男学生人数不应少于 40%,其中男低音声部 人数应不 少于男 声人数 的一半 。
四、总体 排练
歌曲 排练的 目的,是 引导学 生去感 知美的 音乐,体验歌 曲的思 想情感,充分与 歌曲产 生共鸣 , 比较完美 地完成 歌曲的 艺术再 现。
我国幅 员辽阔 ,普 通话在 各地流 传常变 得不规 范。地 方语言 的发 声与良 好的歌 唱发声 也有 各种差异 。在按 乐谱唱 歌词之 前,可 以先用 朗读的 方法规 范语音 ,朗读 要结合 歌唱发 声的方 法进 行。
练唱歌 词仍以 轻声 入手, 轻声必 须是在 歌唱发 声规范 中的。 此时 练习重 点是语 音与旋 律的 歌唱相结 合,练 习应继 续贯彻 相互倾 听与谐 和的要 求。 我国著名 合唱指 挥家马 革顺教 授 ,对于 合唱的 咬字吐 字( 汉语 )作出 了杰 出的贡 献。他的学 术成 果已成为 我国合 唱指挥 界共享 的宝贵 财富, 并为各 国合唱 指挥 家所推 崇。
唱两声 部歌曲 的乐谱 ,两个 声部分 别练是 必要的 ,但要 尽早让 两个声 部合起 来练。合练时 , 可以让一 个声部 在较轻 的力度 上用闭 口音节 或韵母 开口小 的音 节唱,另 一个声 部在稍 强的力 度上 用同一个音节或韵母开口稍大的音节唱,如高音声部用 p 的音量唱 Wu 音节,低音声部用 mp 的 音量唱 Wu 或唱 a 音节。这样做,对培育学生唱合唱的能力是十分有用的。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唱准二声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二声部训练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整体理解能力,增强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们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二声部唱法。
一、多听多唱
学生在学习二声部唱法时,首先需要通过多听多唱的方式来熟悉和掌握曲目。
教师可
以准备一些经典的二声部曲目,让学生多听多唱,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唱准能力。
通过反复的听和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声部的音乐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
他们的演唱水平。
三、钢琴伴奏
在二声部训练中,钢琴伴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的方
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演唱自己的声部。
在进行钢琴伴奏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
际水平和曲目的要求,适当加强或减弱伴奏声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的表
现力和情感表达。
四、多练习
二声部训练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
唱准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专门的练习曲目,让他们在课下多加练习,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持续的练习,学生的二声部唱法会得到显著的提高,进而
提升整体的音乐素养。
六、强化训练
在二声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强化训练,针对学生的薄
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强化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自己的不足,提高唱准和
音乐表达能力,使其在音乐教学中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在音乐教学中,训练二声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声部指同时进行两个不同的旋律,也即上下两个声部。
二声部训练对于学生练习和提高协调能力、嗅觉能力和听感能力都非常有益处。
以下是几种针对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
1. 给学生带领例子,让学生模仿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音乐知识来选择相应难度的例子,然后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演唱。
演唱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
对于初学者可以选择节奏简单、旋律线明晰的歌曲或音乐片段,让学生慢慢熟悉二声部的演唱方法。
2. 小团体练唱法将学生分组练唱二声部,学生之间要有协作意识。
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开始只让学生练习简单的和声,逐渐加入更复杂的和声和乐器伴奏。
小组练唱的好处是能够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用故事或画面帮助学生记住音乐的情境将音乐和故事情境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记住音乐中的情境,同时也更加容易让学生理解旋律的方向和节奏的起伏。
例如,影视剧中的配乐,通过音乐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让观众更加容易印象深刻。
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自己创作故事情境或引用优美的诗句,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4. 制作视觉材料制作视觉材料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化的理解和记忆音乐。
例如制作翻页作品,让学生根据提示和乐谱一起演奏;也可以制作动态和谐表,让学生认识和弦的构成和变换;或者制作音符图标,让学生根据颜色与形状记忆旋律。
5. 创造性作业让学生自己创作、演唱二声部,可以增强学生创造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例如,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旋律创作第二声部,或者给学生提供旋律的结尾部分,让学生自己编创开始部分。
创造性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创造力。
二声部的训练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课题。
进行二声部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嗅觉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简单的二声部训练

简单的二声部训练
简单的二声部训练,那可老有意思啦!先选两首简单的歌,就像挑两件漂亮衣服。
李同学就选了《小星星》和《两只老虎》。
难道你不想选自己喜欢的歌吗?
然后分好声部,这就像分好队伍。
王同学负责高声部,张同学负责低声部。
你不想有自己的声部吗?
各自练习自己的部分,要认真哦。
就像独自练武功,得下功夫。
刘同学练得可认真啦。
你不想好好练习吗?
接着合起来试试,哇,那感觉就像拼图找到了最后一块。
赵同学和孙同学一合,好听极了。
你不想听听这美妙的声音吗?
注意节奏要一致,不能乱。
这就像跑步得步伐整齐。
周同学就总是注意节奏。
你不想节奏准确吗?
音准也很重要呀,不能跑调。
就像走路不能走歪。
吴同学就努力把音唱准。
你不想音准好吗?
互相倾听对方的声部,配合好。
这就像跳舞要配合对方的步伐。
李同学和王同学互相倾听,配合得可好了。
你不想配合默契吗?
多练习几遍,会越来越好。
就像做饭越做越好吃。
张同学他们练了好几遍。
你不想越练越好吗?
简单的二声部训练,能让你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赶紧试试吧。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音乐教育中的二声部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培养学生对和声的感觉和表达能力,提高其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二声部训练方法。
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音乐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只有通过良好的听力基础,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在二声部训练中,可以通过让学生辨认不同的音高、音程和和弦,来锻炼其听力能力。
可以使用练耳软件,如耳力达等,让学生进行音高、音程、和弦的辨认练习。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听音乐的练习,要求学生辨认出其中的声部和音程。
注重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
在二声部训练中,学生需要学会在不同声部之间进行和声。
教师可以教授学生有关声部之间的音程、和弦的变化以及各种和声规则等知识。
可以通过教唱、合唱和弹唱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二声部的和声技巧。
通过分析经典曲目来进行训练。
经典曲目是二声部训练的最佳选择,因为这些曲目既有较为简单的和声结构,又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二声部曲目,如巴赫的赋格、勃拉姆斯的双声诗等,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演唱。
通过演唱经典曲目,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和声的基本技巧,还能够培养对音乐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创作来进行训练。
创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二声部训练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二声部的创作,并结合和声的知识,编排自己的二声部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的指导和材料,如和声的构建原则、和声进行的技巧等。
通过创作,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和声知识,还能够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小二作文基本功训练

1、训练一:请把“昆虫在唱歌”这句话扩充到15个字以上,要求:不能有啰唆的感觉。
例如:大嗓门的、细嗓子的昆虫,都在这个时候唱起了歌。
训练二:请把“雪笼罩了一切”这句话扩充到15个字以上,要求同前。
例如:纷纷扬扬的雪,好像把世界上的一切都笼罩起来了。
训练三:请把“香味飘到了这里”这句话扩充到20个字以上,要求同前。
举例:不知从哪儿跑出来的香味,一阵一阵地飘到了这里。
训练四:请把“我拿出棋子要和爸爸杀一盘”这句话扩充到20个字以上,要求同前。
例如:我拿出棋子,摆开架势,信心十足地要和爸爸杀一盘。
训练五:请把“她找到了我”这句话扩充到20个字以上,要求同前。
举例:戴着800度眼镜的她,竟然在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里找到了我。
训练六:那只小鸭跟在鸭妈妈身后悠哉悠哉地走着,一只老鹰逼向了它。
请你写一句结构与此相似的话。
举例:那只小猴正抱着一个硕大的桃吭哧吭哧地吃着,一头豹子逼向了它。
注意:句子中必须有“ABAB”式叠词。
如“悠哉悠哉”、“吭哧吭哧”便是。
训练七:这个季节特有的花闹哄哄地开着,更显出了我的孤独。
请你写一句结构与此相似的话。
举例:爸爸在他那杂乱的书房里静悄悄地干着自己的事,更让我觉得无聊。
注意:句子中必须有“ABB”式叠词。
如“闹哄哄、“静悄悄”便是。
训练八:清晨,淅淅沥沥的雨声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看见密密麻麻的银线在天地间织着。
请你写一句结构与此相似的话。
例一:窗外,唧唧嘎嘎的笑声把我从沉思中唤醒,我看见几个小女孩打打闹闹地从窗前走过。
例二:中午,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把小迷糊从美梦中惊醒,他听见一个人在骂骂咧咧地问是谁家的小孩在他门前放鞭炮。
注意:句子中必须有两个“AABB”式的叠词。
如例一中有“唧唧嘎嘎”、“打打闹闹”,例二中有“噼噼啪啪”、“骂骂咧咧”。
训练九:他背着沉重的行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话也不想说一句。
请你写一句结构与此相似的话。
举例:我拿着没有达到“保底分”的卷子,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看都不敢看妈妈一眼。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

谈谈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音乐教学中,对于声部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二声部训练更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进行二声部训练时,教师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演唱水平。
下面将就音乐教学中二声部训练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
一、练习声部分离对于学生来说,要想顺利地进行二声部训练,首先需要进行声部分离的练习。
声部分离,即是指对学生进行声部划分,每个声部单独进行训练。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不同声部的旋律和节奏,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在声部分离的练习中,可以采用一些简单易学的曲目,让学生独立演唱,逐渐熟悉和掌握不同声部的旋律和节奏。
先让学生练习进行高声部和低声部的分离演唱,让他们分别唱出各自的旋律,再逐渐引导他们进行双声部的对位演唱。
通过声部分离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声部的演唱技巧,为之后的二声部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唱练习在声部分离的基础上,学生需要进行合唱练习,即是指将不同声部的学生组合起来,进行二声部的对唱。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和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
在进行合唱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曲目,要求学生进行二声部的对位演唱。
通过合唱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和对位关系,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学生在合唱练习中还可以互相借鉴、协作,为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提供更多的灵感和资源,从而提高整体的合唱效果。
三、多样化的曲目选择在进行二声部训练时,教师需要选择多样化的曲目来进行教学。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曲目选择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例如选择一些节奏活泼、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或民族曲目,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二声部作品,如巴赫的合唱曲、民歌合唱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音乐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声部训练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声部单对位写作方法

二声部单对位写作方法
二声部单对位的写作方法涉及到对位音程和和声功能布局等要点。
首先,音程的使用非常重要。
音程的选取需要依据音程的性质,例如协和音程或是不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如纯四度、大小三度和六度,能带来流畅、自如的旋律线条。
不协和音程如尖锐的不协和音程,虽然能增加旋律的张力,但需要解决。
此外,还要考虑音程在和声功能布局中的位置,特别是在大小调风格的写作中,音程之间的连接要具有功能和声的序进逻辑。
其次,对位旋律之间的节奏关系也很关键。
节奏型的组合形式会影响旋律的和谐度。
例如,可以通过完全重复、主题的片段、模仿、镜像、减值或增值等手法来调整节奏。
最后,决定好和声也是重要的步骤。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发现旋律之间不和谐,需要及时调整。
总的来说,二声部单对位写作方法需要对音程、节奏和和声有深入的理解和控制,才能创作出和谐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院校专业基础必修课
音乐学院 / 赵旭超
基础训练(一)
前言
一、写作要求 二、音响材料
三、线条构成
四、纵向关系
本章幻灯片索引
1. 2. 3. 4.
音响材料 写作要求 线条构成 纵向关系
前言
复调既是多声部结合的织体,这些 声部的结合就必须有一个共同基础 。从 纵向结合观察,尽管音响的叠制有协和与 不协和的变化,但它们之间是以某种秩序 控制的,这个秩序,就是和声。 实际上,复调是以和弦的结构及连 接为基础的。因此学习多声部写作,学习 复调技巧,首先就得把和声背景弄清楚。 分类法就是最好的入门训练方法。
第一类写作——和声背景
一.音响材料 二.写作要求 三.线条构成 四.纵向关系
一、写作要求
在第一类中,要求对位声部 (Counterpoint简作Cpt)必须以一个全 音符与(Canto Firmus简作C·F)的一个 全音符相对。 第一类练习规定了每小节只能是一个 和弦,这就为写作者树立了和声背景的观 念,即在随后的写作中,无论对位的节奏 怎样复杂,它的音调都必须来自这个背景, 或者围绕着这个背景进行。 两声部对位中,无论上下都可作C·F 或Cpt,但规则却稍有不一 。
2. 进行
① 四度以上的大跳音程,构成协和音程者,如五度、六度和 八度都可自由运用,但大跳之后,必须反向; ② 禁止使用不协和音程,如七度、九度,包括两次接续而成 的七度九度,如同向四度构成的七度,同向五度构成的九 度等。 ③ 为避免线条僵直,往同一方向的级进不得超过五个音符连 续。 ④ 在连续三个音的进行中,应尽可能地避免同一方向直行构 成和弦琶音音调,如分解和弦进行含有反向进行,而随后 的第四个音的进行又立即级进的情形,则可宽容。 ⑤ 线条进行力求流畅,写作的对位声部中禁止同音反复,但 允许在一次习题中可以使用一次以连线连接的同音,延长 时值。
四、纵向关系
⑤ 除首尾之外,进行中禁止出现同度音程, 以免造成某一声部休止的错觉。 ⑥ 同一个和弦可以连续使用二小节,但不 要超过二小节。 ⑦ 由上述种种规则的设置看来,两声部的 进行最好多用反向进行,偶用不完全协 和音的平行,慎用同向的进行;音程的 结合少用完全协和音程,不用不协和音 程。
课堂练习
由于目前所选用的C·F都是主音起迄, 因此: 当C·F在下方时,允许上方声部以主和 弦构成音,即三音、五音作为开始。 而C·F在上方时,下方声部只能以同度 或八度开始
1. 起讫
② 织体要有终止式
I、在早期的习题中,倒数第二小节必须 暗示出Ⅴ,Ⅴ6或Ⅶ6和弦的音程。
II、终止的进行以两声部反向进行到达主 音,即以八度音程结束。 如果由六度反向进入八度,则必须是大六 度; 如果由三度反向进入同度,则必须是小三 度;
2. 进行
⑥ 旋律进行中不能使用三全音音程,包括直接构成 的和其中夹有其他音的间接进行。 ⑦ 为了线条轮廓清楚,每条习题只能有一个高点音 和低点音。 ⑧ 为了得到复调旋律的散漫韵律,禁止在旋律中出 现模进。 ⑨ 线条的运动应方向明确,既要避免音调在狭小的 音域中徘徊,构成所谓颤音式的进行;又要避免 一往无前的僵硬直线。应练习写出以级进和跳进、 上行和下行互补的进行,迂回前进。
二、音响材料
1. 音域
旋律的写作应当适应常用的四声部 中的某一声部,音域大致为十三度。
2. 音程 只用同度、纯五、纯八、三度、六度, 纵向上最大的音程距离不要超过十度 。 3. 调性 暂时采用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写作。
三、线条构成
1. 起讫 2. 进行
1. 起讫
①起始音和结束音原则上都要用主音。
1,由于每个全音符上只能构成两种和弦,不是正三 和弦就是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因此在纵向上所能 选择的音符实际上只有四个,即三度、五度、六度、 八度。而究竟选择这个音中的哪一个,又根据横向 连接的线条构成情形决定。因此必须练习在纵横逻 辑的规下写作,而不是“凭感觉”。 2,写作时应力求音符运用的新感,尽可能用前面没 有出现过的音符。
四、纵向关系
1. 原则 避免纯协和音程连续,声部结合以不 完全协和音程为骨干,可获得丰满效果。
四、纵向关系
2. 进行
① 禁止纵向上平行和反行的五、八度进行,因 为这种进行效果空洞。 ② 禁止隐伏五度、八度,这种进行也使空洞效 果更显突出。 ③ 为了两声部线条运动方向有对比,声部间距 应有变化,禁止连用三次以上的平行三度、 六度。 ④ 禁止两个线条交错和超越,以免混乱了线条 的清晰。
课后作业
将下例中的C·F分别置于上声部和下声 部,写作全音符构成的C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