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无功优化方法

各节点最大综合负荷; 第三步:建立以网损和无功设备投资最小化为目标的无功配置优
化模型,用潮流方程作为约束条件,且对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做 出限定; 第四步:设各无功负荷点的最大综合负荷作为初始补偿容量,用 蚁群算法求出最佳补偿点。 第五步:将补偿点最大综合负荷相加,并求出各点最大综合负荷 在其中所占比例,将网络最大无功缺额按此比例分给补偿点,作 为该点最高级补偿容量,而各点最大综合负荷为次高级补偿容量。 第六步:确定其他各级补偿容量。
目标函数:
连式续中性的。C函H数(中xi)参被数定x的义值为决S形定函了数此,节其点作是用否是投将入离补散偿的电开容关器特。性表示为
约束条件:
分为等式约束(系统潮流约束)和不等式约束 (变量约束)
补偿容量的确定(在有限的补偿点上合理确定补偿容量)
常见方法: 以提高功率因数为目的、以降低线损需要为目的、以提高运 行电压为目的、用补偿当量确定补偿容量等
▪ 现代算法: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择优决策,按照随机启发 式的搜索技术来寻优。如:蚁群算法、遗传算法、禁忌搜 索、模拟退火法、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
▪ 本文采用蚁群算法(多样性、正反馈) 1)是一种自组织算法(随机性);2)本质上并行(全
局搜索能力); 3)正反馈;4)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系统化的无功配置
本文所用方法: 将配电网中各无功负荷点的最大综合负荷之和作为全网最大 的无功缺额,将所缺容量按比列分配给所选补偿点,作为各 补偿点的最高级补偿容量。
(用无功负荷阶梯图确定分级补偿容量。)
某节点日无功负荷曲线台阶图
日无功平均值:
无功负荷图的台阶分布情况
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控制方法

线 性整 数规 划 问题 , 即使单独 考虑其 中一 个 问题就 已经 卜 分复 杂 ,若 将它 们综合 起来考
虑 就 会 更 加 复 杂 , 网 络 结 构 的优 化 影 响 着 电 容 器 投 切 , 电 容 器 投 切 又 反 过 来 影 响 网 络 结 构 的 优 化 , 二 者 相 互 影 响 。对 大 规 模 配 电 网 而 言 , 有 一 种 解 决 办 法 就 是 将 综 合 优 化 问题 分 解 成 网 络 重 构 和 电 容 器 投 切 两 个 优 化 子 问 题 , 对 这 两 个 子 问题 进 行 交 替 迭 代 逐 步 逼 近 最 优 解 。 即 在 重 构 算 法 的 优 化 过 程 中 所 得 到 的 每 一 个 可 行 重 构 方 案 的 基 础 上 ,加 载 电容 器 投 切 过 程 , 得 到 基 于 该 重 构 方 案 的 一 个 综
中是不存 在重 构 问题 的 ,所 以配 电 网络 重构
理 论 的 推 导 都 是 基 于 配 电 网 具 有 环 形 结 构 开 如 果 将 考 虑 安 全 性 的 网 络 重 构 和 电 容 器 投 切 结 合 起 来 , 这 就 是 计及 安 伞 性 的 配 电 网 综 合 优 化 。 配 电 网 络 重 构 是 一 个 有 约 束 的 整 数 规 划 问题 ,配 电 网络 电容 器 投 切 是 个 非
关 键 词 : 配 电 网 ; 优化 控 制 ; 方 法
一
、
配 电 自动 化
配 电 自动 化 系统 的 功 能 基 本 有 5 方 面 即 个
配 电 S A A 故 障 管 理 、 负 荷 管 理 、 自动 绘 CD 、 图 规 范 设 理 ,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M F / I ) 配 A /MC S和
配电网高压无功调节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配电网高压无功调节装置的设计与优化发表时间:2020-10-12T16:59:12.10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作者:卢梓威[导读] 摘要:伴随时代的变迁,国内经济也增长得越来越快,国民的整体生活品质也日益增高。
东莞莞能绿色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摘要:伴随时代的变迁,国内经济也增长得越来越快,国民的整体生活品质也日益增高。
在人们当前的生活当中,电网配电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电压无功灵活调节也日趋重要。
基于此,本文从配电网出发,主要探讨了无功高压调节装置的有关设计和优化,仅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无功调节;高压装置在配电网体系当中,电压属于电能质量衡量的一项关键性指标。
如果电压过低或过高,就会降低设备工作效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有时还会大幅影响到配电网的整体稳定与安全,甚至崩溃电压而引起大范围停电现象。
通过平衡无功功率,可以进一步稳定电压。
在配电网上,各种电压问题均会提升电力体系内部的设备功率损耗,影响传输电力能量的整体效率。
若配电网上缺少无功功率,就会降低输电功率因数,甚至提升配电设备热量损耗,进一步产生线损。
此外,过剩的无功功率,常常也会提升配网电压,而缩短设备寿命。
所以,针对电力系统,应加强无功管理,避免无功输送,优化无功高压调节,进一步避免线损、稳固电压。
一、无功高压调节装置的概述1、原理据电容器实际的无功出力值、电压、容量值、频率之间的关系,便可以利用Q=2∏fCU2算得Q。
通过更改电容量C的值,能够自动化投切管理控制电容器下Q值的更改。
在很多国外的国家,也常常利用频率f的更改,来变化无功的值。
在国内一般会更改电容器电压U的值,来更改输出的无功容量。
2、基础构造(1)电容器为无功类型的电源在电容器(C)中,主要涉及线路型与电力变电站。
在系统结构上面,一直以来两者都仅在容量方面存在差异。
其中的线路容量、变电站分别为300~1000kvar、750~18000kvar。
配电网低电压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配电网低电压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发布时间:2023-02-03T01:34:58.026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8期作者:虎继华[导读]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虎继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云南迪庆674400摘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工作的开展。
根据配电网低电压监测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进一步完善配电网低电压问题解决方案。
本文主要从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重要性分析入手,指出现阶段配电网低电压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据配电网低电压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解决方法。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原因;解决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能源的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与电力能源的应用息息相关。
配电网若处于低电压情况很容易对用电设施,甚至整个电力系统造成消极影响,为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手段来为电器设备营造最优运行状态,从而有效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重要性配电网低电压影响到客户正常用电,甚至还会损害电器设施,影响经济效益。
加强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水平,针对存在的低电压问题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合理控制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成本投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现阶段配电网低电压原因分析现阶段导致配电网低电压的主要原因包括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管理层面对于供配电设施的运维管理力度较低,低电压监测不足,低压需求侧管理不到位;技术层面存在配电网供配电能力不达标,电压调控能力不足以及无功补偿能力不足等问题原因。
(一)配电网低电压管理层面的原因 1.供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供配电设施运行情况与配电网供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到配电设施的高效运转,需要认真做好供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
但是,实际供配电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方式较为粗放,降低了供配电设施运行效率。
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多时段优化运行

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多时段优化运行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协调优化是保障ADN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Mixed-Integer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MISOCP)的主动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多时段优化运行方法。
该方法旨在通过综合考虑ADN中的多种约束条件和运行目标,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的协同优化,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With the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The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is the key to ensuring the safe, economical, and efficient operation of ADN. Thisarticle proposes a multi period optimization operation method for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ordination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based on Mixed Integer 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MISOCP). This method aims to achieve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by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ing various constraints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ADN,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本文首先介绍了ADN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然后详细阐述了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的重要性。
就地VQC调节方法与中枢点电压控制及系统无功优化的关系

就地VQC调节方法与中枢点电压控制及系统无功优化的关系1 电压控制的方法和原则变电站调节电压和无功的主要手段是调节主变的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
通过合理调节变压器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组,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变电站的电压质且, 实现无功潮流合理平衡。
调节分接头和投切电容器对电压和无功的影响为上调分接头电压上升、无功上升, 下调分接头电压下降、无功下降对升档升压方式而言, 对升档降压方式则相反& 投入电容器无功下降、电压上升, 切除电容器无功上升、电压下降2 VQC 的控制策略VQC 根据低压侧电压和无功或功率因数的越限情况, 将控制策略划分为不同区域, 在各个区域内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除了常规控制模式, 一般采取电容器优先模式, 在实施调节策略之前VQC根据给定的参数预测调节的结果, 如果调节后会造成低压侧无功2 功率因数越限、低压侧电压越限, 则后台VQC会调整动作策略或不动作当电压越上限, 无功正常2 功率因数正常时下调分接头, 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切除电容器& 电容器优先模式切除电容器, 若切电容器会导致无功2 功率因数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切, 则下调分接头, 如果分接头不可调, 则强切电容器。
当电压越上限, 无功越上限2功率因数越下限时下调分接头, 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切除电容器。
当电压正常, 无功越上限2 功率因数越下限时电压未接近上限时,投入电容器, 若无电容器可投, 则不动作& 电压接近上限时, 如果有可投的电容器则下调分接头, 否则不动作。
当电压越下限, 无功越上限2 功率因数越下限时投入电容器, 如果投电容器会导致无功2 功率因数反方向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投, 则上调分接头, 如果分接头不可调, 则强投电容器。
当电压越下限, 无功正常2 功率因数正常时上调分接头, 如果分接头不可调则投入电容器& 电容器优先模式则投入电容器, 如果投电容器会导致无功2 功率因数越限或者无电容器可投, 则上调分接头, 如果分接头不可调, 则强投电容器。
新型配电系统优化规划与运行控制

新型配电系统优化规划与运行控制摘要:新型电力系统是落实国家“双碳”和“能源绿色转型”战略目标的根本举措,而新型配电系统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随着风光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型源荷大规模接入配电网,一方面配电网结构形态正逐步由交流网络向交直流混合网络转化,配电网功能形态正逐步由电力传输分配向各类能源平衡配置转化,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电子化、多元互动、多能耦合特征凸显;另一方面,由于风光可再生能源高度的不确定性,导致配电网功率波动、电压越限、设备重过载等供电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新型配电系统的优化规划与运行控制面临新问题和严峻挑战。
关键词:新型配电系统;优化规划;运行控制引言随着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不断加速,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电能替代加速、负荷互动增强、交直流配电兴起、电力电子装备快速发展,均使得配电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任务发生明显变化,配电系统不但在组成元素、拓扑结构、运行方式等方面将进一步复杂化,而且在电源结构、用电方式、规划运行体系方面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仅依靠传统配电网的网架结构以及源荷接入方式将难以适应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要求。
因此,推动配电系统构建全新的网络架构,促进源荷单向供给向“源荷互动”转变,充分发挥新型配电系统在“源网荷储”协调互济的优势,是应对电力系统面临的新挑战的重要措施。
1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概述配电自动化与管理措施一般能够分为几大类,其中,配电自动化管理是一种告别传统手工控制方式的智能化管理,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化管理系统的办法,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它所收集到的数据也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能够对配电系统进行自动化调整,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
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运输设备、电站、变电站、配电站等,其中主站系统主要由几个前置服务器和一个主设备构成,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时,该系统可以作为主设备,不会对配电系统的运行造成任何的影响,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配电网无功优化”文件文集

“配电网无功优化”文件文集目录一、含有风电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二、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三、基于AGMOPSO的含风电配电网无功优化四、包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五、含光伏电站配电网无功优化的研究六、含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并网的主动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含有风电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风电分布式电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特性,对配电网的无功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无功优化可以提高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降低线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因此,研究风电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风电分布式电源是指将风力发电机组分散布置在配电网中,以实现就地消纳和利用风能的目标。
传输技术是实现风电分布式电源应用的关键,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和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
控制策略是保证风电分布式电源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包括功率控制、电压控制等。
配电网无功优化是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的重要手段。
无功补偿装置可以改善配电网的功率因数,提高电压质量,减小线损。
电压优化通过调节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和运行方式,实现优化运行。
停电恢复是针对配电网故障后的恢复策略,通过快速定位和隔离故障,尽快恢复供电。
风电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无功优化具有重要影响。
风电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特性会增加配电网的谐波污染和电压波动。
风电分布式电源的调节能力可以为配电网提供无功支持,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
风电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也会增加配电网的停电风险。
针对配电网无功优化的控制策略是关键技术之一。
电压调整是通过调节变压器的分接头或无功补偿装置,实现电压稳定。
负荷跟踪是通过实时监测负荷的变化,调整电源的输出,实现负荷的平衡。
静态优化是通过优化无功补偿装置和变压器的投切,实现静态无功补偿。
本文研究了含有风电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
介绍了风电分布式电源和配电网无功优化的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