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四大类产品分析
化工行业分类标准

化工行业分类标准
首先,从化工产品的性质来看,化工行业可以分为无机化工和有机化工两大类。
无机化工产品主要是指那些由无机原料和化学方法制得的化工产品,如无机酸、无机碱、无机盐等;而有机化工产品则是指由有机原料和化学方法制得的化工产品,如有机酸、有机碱、有机盐、有机溶剂等。
这种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化工产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质的不同进行划分,有利于对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
其次,从化工产品的用途来看,化工行业可以分为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两大类。
基础化工产品主要是指那些作为其他工业生产原料的化工产品,如石油化工产品、无机化工产品等;而精细化工产品则是指那些用于特定行业和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医药、农药、染料、涂料、香料等。
这种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化工产品的用途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划分,有利于对化工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推广应用。
再次,从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来看,化工行业可以分为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两大类。
化学合成产品主要是指那些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化工产品,如石油化工产品、有机化工产品等;而生物发酵产
品则是指那些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化工产品,如酶制剂、氨基酸、维生素等。
这种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进行划分,有利于对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规范和管理。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分类标准是化工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促进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产业升级,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化工行业各方应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化工行业分类标准,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建材化工品分类

建材化工品分类
- 按材质分类:分为实木板和人造板两大类。
实木板主要用于地板和门扇,人造板则由人工加工而成,应用较为广泛。
- 按成型分类:分为保温板、酚醛泡沫、岩棉、硅酸铝棉、玻璃棉、石棉、矿物棉、保温钉、保温管、保温棉、保温涂料、阻火模块、防火堵料、防火包、防火管、防火涂料、阻燃剂、防水卷材、刚性防水、化学灌浆、密封胶、盘根、聚四氟乙烯、机械密封件、缓蚀剂、防腐胶泥、防腐胶带、精细化学品、纤维素、胶粉类、油漆、涂料、陶瓷、橡胶制品。
- 按化学成分分类:
- 无机材料:
- 金属材料:黑色金属材料(钢、铁)、有色金属材料(铝、铜、合金)。
- 非金属材料:天然石材(大理石、花岗石)、陶瓷和玻璃(砖、瓦、卫生陶瓷、玻璃)、无机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玻璃、砂浆、混凝土)。
- 有机材料:木材、沥青、塑料、涂料、油漆。
- 复合材料:金属与非金属复合(钢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有机与无机复合(玻璃钢、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
不同的建材化工品在性能、用途、价格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欧盟 碳石化产品种类

欧盟碳石化产品种类
欧盟对碳石化产品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石油制品,这包括原油提炼的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煤油、重油和石油焦等。
2. 天然气制品,这包括天然气提炼的产品,如液化天然气(LNG)、天然气液化气(LPG)和天然气凝析油等。
3. 煤制品,这包括煤炭提炼的产品,如焦炭、煤焦油和煤制气等。
这些碳石化产品在欧盟的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
因此,欧盟对这些产品的使用和生产实施了一系列的监管和限制措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向更清洁的能源和生产方式转变。
这些措施包括碳排放配额交易系统、碳税以及对碳排放的监控和报告要求等。
欧盟还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化工行业分类标准

化工行业分类标准化工行业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的产业,其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
为了便于管理和监管,化工行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用途,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标准。
这些分类标准既有助于行业内部的管理,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据。
下面将就化工行业的分类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化工行业根据产品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两大类。
基础化工是指以石油、天然气、煤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大宗化工产品,如乙烯、丙烯、苯乙烯等。
而精细化工则是指以基础化工产品为原料,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和改性,生产出各种具有特定用途的产品,如染料、颜料、涂料、医药中间体等。
其次,根据产品的用途和功能,化工行业可以分为能源化工、材料化工和特种化工三大类。
能源化工主要生产石油、天然气加工产品、煤化工产品等,用于能源生产和供应。
材料化工主要生产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用于各种制品的生产。
特种化工则是指生产各种特定用途的化工产品,如医药、农药、涂料、油墨等。
另外,根据生产过程和技术,化工行业又可以分为常规化工和新材料化工两大类。
常规化工是指利用传统的化工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的产品,如乙烯聚合、苯乙烯聚合等。
而新材料化工则是指利用先进的材料科学和工程技术,生产各种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能的新型材料,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
最后,根据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化工行业可以分为绿色化工和传统化工两大类。
绿色化工是指生产过程和产品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和安全性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生物基化工产品、可降解塑料等。
传统化工则是指生产过程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的化工产品,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类等。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的分类标准涵盖了产品性质、用途、生产技术、环保安全等多个方面,这些分类标准不仅有助于行业内部的管理和发展,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些分类标准,进一步推动化工行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化工行业分类标准

化工行业分类标准首先,化工行业可以根据产品的性质进行分类,包括无机化工产品、有机化工产品、高分子化工产品等。
无机化工产品主要是指那些由无机原料制成的化工产品,如氧化铝、硫酸、氯化钠等;有机化工产品则是指由有机原料制成的化工产品,如乙烯、苯乙烯、丙烯等;高分子化工产品则是指由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化工产品,如塑料、橡胶、纤维等。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工产品的性质和特点,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其次,化工行业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用途进行分类,包括基础化工产品、中间体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等。
基础化工产品主要是指那些作为其他化工产品生产原料的化工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盐酸等;中间体化工产品则是指那些用于生产其他化工产品的中间产品,如苯、酚、醋酸等;精细化工产品则是指那些用于特定领域的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如医药、农药、香料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工产品的用途和应用领域,有利于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推广。
最后,化工行业还可以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分类,包括化学合成产品、生物化工产品、物理化工产品等。
化学合成产品主要是指那些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化工产品,如硫酸、氨水、硝酸等;生物化工产品则是指那些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化工产品,如酶制剂、发酵产物等;物理化工产品则是指那些通过物理方法生产的化工产品,如分离纯化产品、结晶产品等。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特点,有利于产品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分类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化工产品,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创新。
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化工产品的性质、用途和生产工艺,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精细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精细化工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精细化工行业是指以原材料为基础,运用现代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使其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质的化学制品产业,致力于实现化学品的差异化、特异化、精定义和高附加值的生产和加工。
二、分类特点精细化工行业主要分为有机合成化学品、特种化学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化工等四大类。
这些产品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单位产品价格等特点。
(1)有机合成化学品:如香精、颜料、涂料、粘合剂等,其原料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
(2)特种化学品:如介质、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塑料助剂、增稠剂、硅橡胶等。
(3)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如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特种涂料等。
(4)生物化工:如生物质能源、生物制药和食品添加剂等。
三、产业链精细化工产业链包含原材料、生产、销售、应用四个环节。
其中,原材料主要分为天然资源和化工原料两个方面,化工原料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等。
生产环节则包含有机合成、分离再纯化、特殊反应和生物工程等技术。
销售环节主要包括传统终端市场、中介商和在线销售等多个途径。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诸如医药、化妆品、日用品、家居装饰、塑料、橡胶、涂料和润滑油等领域。
四、发展历程上世纪60年代,精细化工行业开始兴起,深受人们的重视。
以有机合成为主的化学工业在中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不足之处在于仍然需要大量依赖进口原材料。
1980年代后,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精细化工行业的生产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一些企业也开始走向海外市场。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化学品的消费需求也愈发强烈,精细化工将面临更大的市场挑战。
五、行业政策文件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促进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1)实施“高新技术工程”和“863计划”,鼓励创新技术和产业化。
(2)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精细化工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3)加强对精细化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管,推行环保法规。
我国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资料-中国工业经济

我国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分析和产业结构调整【作者】化工部计划司结构分析课题组一、化学工业八五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一)八五时期化工产业结构明显改善1.产品结构调接力度加大,适销对路品种增加较快。
八五期间,化学工业进一步明确实施以发展石油化工、加快农用化学品、基本化工原料及精细化工为要点的发展战略,并有计划地在投资方向和总体布局上进行了调整,化工产品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与七五末相比,尿素产量由1103万吨增加到1739万吨,使其在氮肥中的比重由33%上升到48%;高浓度磷复肥产量由14.6万吨增加到71万吨,增长3.9倍,使其在磷肥中的比重由5%上升到17.8%;离子膜烧碱能力山13.8万吨增加到64.3万吨,增长了3.66倍,在烧碱中的比重由4.1%上升到11%;子午线轮胎产量在轮胎中的比重由4%提高到12%;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重由25%提高到35%。
适销对路品种与七五末相比增加近30个百分点。
2.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已形成多元化格局。
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总投资为1340亿元,为七五总投资511亿元的2.62倍,年均增长率为2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684亿元,占总投资的51%(七五为42%),为七五的3.2倍,年均增长率为26.2%;技术改造投资为656亿元,占总投资的49%(七五为58%),为七五技改投资297亿元的2.2倍,年均增长率为17.2%。
(1)投资渠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地方和企业已成为化工建设的投资主体。
资金来源的渠道除国家贷款外,还包括地方贷款、债券、股票、企业自筹、跨省市补偿贸易,以及利用外资等。
从八五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看,在1340亿元总投资中,中央投资为282.14亿元,占21%;利用外资33亿美元,折人民币274亿元,占20%;其余为地方自筹,占59%。
地方和企业自筹资金,以及利用外资已成为化工建设投资的主要渠道。
(2)化肥投资比重基本持平,基本化工原料投资比重减少,有机化学品上升。
有机硅简介

有机硅简介有机硅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产品。
由于有机硅产品具有电气绝缘、耐辐射,阻燃、耐腐蚀、耐高低温、形态多样以及生理惰性等优良特性,被誉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建材、纺织、轻工、医疗、机械、交通运输、塑料橡胶等各行业,并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化工新材料的佼佼者,其发展正可谓方兴未艾。
有机硅主要产品目前有机硅产品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万余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可分为有机硅原料、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产品及制品三大类:一)有机硅单体有机硅单体主要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的单体,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原料。
二)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中间体主要指线状或环状体的硅氧烷低聚物,如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
三)有机硅产品及制品有机硅产品及制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有机硅产品。
主要有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
1.硅橡胶1.1 高温硫化硅橡胶(HTV)高温硫化硅橡胶是高分子量的聚有机硅氧烷(即生胶)加入补强填料白炭黑和其它各种添加剂,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为硫化剂,经加压成型或注射成型,并在高温下交链成橡皮。
这种橡胶一般简称为硅橡胶。
硅橡胶主链上的侧基可以是乙烯基、苯基、三氟丙基等。
根据侧基基团可分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氟硅橡胶几种类型。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是最通用的一种硅橡胶。
它具有较宽的使用温度范围,容易硫化,具有较小的压缩永久变形,较好的耐溶剂的膨胀性和耐高压蒸汽的稳定性以及优良的耐寒性等。
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具有卓越的耐低温、耐烧蚀和耐辐照等性能,是宇航工业、尖端技术的重要材料。
氟硅橡胶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耐溶剂和耐润滑油性能。
是宇航工业、尖端技术的重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装备行业四大类产品分析我国化工装备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重大技术研制成果。
但同国外相比,我国化工装备还有不少差距,主要是化工生产技术进步与设备技术开发脱节,重大设备的软件技术开发差距较大:设备技术开发跟不上工艺技术发展的速度,重工艺、轻设备的现象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模仿开发的阶段,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的能力弱;设备开发还不能做到专业化、系列化;设备设计和制造水平、设备质量和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化工工艺的进步和发展,对化工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大装备的开发力度,掌握装备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做到性能先进、质量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安全,才能满足化学工业的发展需求。
化工装备主要分为化工单元设备、化工非标专用设备、通用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四大类。
各类发展情况如下:1.化工单元设备化工单元设备主要包括分离过滤设备、干燥蒸发设备、混合设备、搅拌设备、换热设备和挤压造粒设备等。
1.1分离过滤设备过滤机:是利用多孔性过滤介质,截留液体与固体颗粒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而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
主要用于炼油厂进行油蜡分离的酮苯脱蜡转鼓真空过滤机和PTA装置真空转鼓过滤机。
目前,转鼓真空过滤机国外正朝着大规格、高速率、高精度、全自动方向发展。
国内是从意大利EIMCO公司引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经消化吸收和改进,形成了一整套加工、组对、焊接工艺。
相比之下,主要差距在于对市场发展、产品需求认识不够,创新能力低,对引进技术精髓消化较差。
离心机:离心分离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又称离心机。
主要有立式和卧式螺旋卸料沉降式离心机。
国外离心机技术发展较快,而且实现了专业化和系列化;国内研制的El、式LWFl000一N型和LWFl050一N型离心机已分别用于7~1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的悬浮液的分离,研制的LWl200x1980型离心机用于22.5万吨/年PTA浆液的脱水,离心机转鼓直径达到φ1200mm。
但立式离心机还处于初步模仿阶段,与国外相比主要差距体现在设计技术、产品大型化和系列化上。
1.2干燥蒸发设备干燥设备:是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一般指水分或其他可挥发性液体成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的机械设备。
日本三井造船、月岛机械及德国FAUVET-GIREL的制造直径达φ4000mm以上。
20万吨/年HDPE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及40万吨/年TA装置蒸汽管回转干燥机已实现了国产化。
差距主要表现在设备大型化方面,在即将建设的40~50万吨/年聚乙烯和聚丙烯装置以及60万吨/年聚酯装置的大型干燥机,国内有待开发。
1.3混合设备混合设备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
分为气体和低粘度液体混合器、中高粘度液体和膏状物混合机械、热塑性物料混合机、粉状与粒状固体物料混合机械四大类。
三菱电机最新推出FX2N-5A新型混合式转换器。
国内混合设备技术方面有待加强。
1.4换热设备换热设备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设备,几乎所有的工艺过程都有加热、冷却或冷凝过程,因此也是重要的节能设备。
随着工业装置的大型化及高效化,国外换热器也趋于大型化,并向低温差、低压力损失方向发展。
钣翅式换热器(冷箱):冷箱主要应用于乙烯裂解、空气分离、天然气液化中,关键技术是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美国s-W公司和德国林德公司等技术比较先进成熟。
杭州制氧机厂引进美国的关键加工设备——大型真空钎焊炉,使冷箱的设计水平、制造能力趋近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燕山、扬子、上海等乙烯改造中得到应用。
国外已有9.0 MPa冷箱产品,国内尚不掌握高压冷箱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在分凝分馏技术方面差距较大。
板壳式换热器:仅有法国Packinox公司一家可以生产用于催化重整与加氢装置,最大换热面积达8000 m2。
国内开发的的最大传热面积为3000 m2,主要差距是研制的单片面积相同,但换热面积较小。
1.5挤压造粒设备挤压造粒机:该设备可以把聚合物经过混炼、挤压、造粒等过程制造出聚烯烃粒料,以方便运输。
国外只有德国WP公司、日本制钢所等为数不多的公司拥有设计、制造大型混炼造粒机组成套技术的能力,其主流向着双螺杆混炼造粒机组方向发展。
我国开发速度较落后,目前开发研制的多为中小机型,ABS万吨级混炼挤出机经生产运行考核,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设计要求。
目前大中型聚烯烃的生产装置挤压造粒机全部依靠进口。
2.化工非标专用设备化工非标专用设备主要包括反应釜、塔、槽、罐和其他反应设备等。
2.1釜大型聚合釜:国外带搅拌器反应釜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根据不同物料和参数系列开发各种搅拌器结构形式。
国内研制成功的最大聚合釜为7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90m3聚合釜。
10万吨/年聚酯反应器,已建立了酯化和缩聚各个过程的反应速率模型和过程模型,提出了工艺技术软件以及各反应器结构、传热要求,为仪征化纤研制的酯化反应器和缩聚反应器,已投入生产。
与国外差距主要是搅拌器种类少、选型能力弱。
2.2塔塔器在石化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是分馏、吸收、汽提、萃取、洗涤、回收、再生、脱水及气体净化和冷却等。
常用的有板式塔和填料塔,国外塔器主要是在塔盘和填料技术上不断改进。
我国近20年开发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板式塔和填料塔,已在石化、炼油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适宜于处理高液体通量的DT塔盘、适宜于处理高气体通量的旋流塔盘、具有高操作弹性及高效率的立体传质塔盘以及筛板一填料复合塔等。
为洛阳和大庆500万吨/年的润滑油型炼油厂分别配置的大型板式塔型和大型填料塔型的减压塔直径达φ8400mm,由国内研制的φ10000mm大型精馏塔在即将投入使用。
大化肥氨合成塔: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有凯洛格卧式合成塔、托普索立式合成塔、伍德立式合成塔以及布朗三台绝热式轴向合成塔。
国内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建设中首次设计制造采用单层锻造、直径为2.4米的厚壁外筒和双锥密封的氨合成塔,还没完全掌握其设计软件,也没有设计制造30万吨/年氨合成塔的经验。
2.3其他反应设备反应设备是进行化学反应过程的“心脏”设备。
其发展趋势各不相同,国际上向着由经验放大走向数学模拟放大,实现大型化、高效化、结构简单化、操作自动化,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催化裂化反应器:国内的制造技术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各个炼油厂。
加氢反应器:国外著名的制造商有日本制钢所和神户制钢所等。
国内正在为煤化工研制的锻焊加氢反应器外径5500mm,壁厚340mm,重量2040吨,是世界上最重的加氢反应器,其差距是我国创新能力差。
连续重整四重叠反应器:美国UOP专利技术使得该反应器具有反应效率高、节省能源、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等优点。
国内已经掌握了其设计制造技术,内件安装指标完全达到UOP技术提出的要求。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著名制造商为海蒙特公司,反应器的设计技术及软件逐渐成熟。
20万吨/年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在国内已研制成功,并在上海石化得到推广应用。
已掌握了环管反应器结构设计,建立了组合应力计算数学模型,解决了环管反应器工程放大技术问题,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当。
高压聚乙烯装置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国外掌握技术的有日本、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公司,国内通过消化吸收研制成功了3万吨/年和20万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在2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建设中首次设计制造采用单层锻造、直径为2.4米的厚壁外筒和双锥密封的氨合成塔,还没完全掌握其设计软件,也没有设计制造30万吨/年氨合成塔的经验。
2.3其他反应设备反应设备是进行化学反应过程的“心脏”设备。
其发展趋势各不相同,国际上向着由经验放大走向数学模拟放大,实现大型化、高效化、结构简单化、操作自动化,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催化裂化反应器:国内的制造技术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广泛应用于各个炼油厂。
加氢反应器:国外著名的制造商有日本制钢所和神户制钢所等。
国内正在为煤化工研制的锻焊加氢反应器外径5500mm,壁厚340mm,重量2040吨,是世界上最重的加氢反应器,其差距是我国创新能力差。
连续重整四重叠反应器:美国UOP专利技术使得该反应器具有反应效率高、节省能源、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等优点。
国内已经掌握了其设计制造技术,内件安装指标完全达到UOP技术提出的要求。
聚丙烯环管反应器:著名制造商为海蒙特公司,反应器的设计技术及软件逐渐成熟。
20万吨/年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在国内已研制成功,并在上海石化得到推广应用。
已掌握了环管反应器结构设计,建立了组合应力计算数学模型,解决了环管反应器工程放大技术问题,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当。
高压聚乙烯装置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国外掌握技术的有日本、德国、美国和荷兰等公司,国内通过消化吸收研制成功了3万吨/年和20万吨/年超高压管式反应器和冷却器。
与国外相比,表现在工艺软件开发和设计技术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只有采用深孔钻的方法,材料利用率低。
此外,尚无专用标准以及订货技术条件。
3.通用机械设备化工通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化工用泵、气体压缩机和阀门等3.1化工泵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
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国际上石化用泵制造厂主要有瑞士苏尔寿公司、德国KSB公司、美国高斯公司等。
石化用泵的生产技术比较成熟,规格品种多,标准化程度高,发展方向主要是大型化、高速化,机电一体化及泵产品成套化。
特别是高温泵、低温和超低温泵、高速泵、精密计量泵、耐腐蚀泵、输送粘稠介质和带固体颗粒介质泵、屏蔽泵技术发展很快。
国内生产制造厂家100多个,形成了100多个系列、2000多个品种泵类产品制造技术和生产装备,满足了石化生产的需要。
与国外比较,国内石化用泵在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上比较落后,产品开发多采用仿制和类比的方法,缺乏理论根据和实验研究数据;加工装备和工艺水平比较落后,加工精度低,生产效率低;产品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不高,规格品种少;泵效率、质量和可靠性、密封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同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化工用泵还有较多进口。
罗茨泵:目前我国国产罗茨泵按现行标准合格率在70%左右,如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综合性能差距更大些。
主要表现在:轴封漏油严重,国产轴封经不起长期运转,漏油现象比较普遍;振动、噪声大。
有的产品动平衡不好,也有的齿轮、轴承精度不够;依据行业标准,一些产品的零流量压缩比以及最大允许压差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企业生产工艺装备落后,不能保证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由于存在着以上的问题,表现为罗茨泵运行不可靠,故障率高。
有的泵运转几个月就要维修,与德国L-H 公司罗茨泵运行数年不必维修形成巨大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