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

回顾:1、三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后的最终产物师什么?板书:消化生:糖类——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2、这些营养物质如何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生:血液和淋巴循环板书:运输过度问:这些营养物质到达组织细胞后如何被人体利用?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三类营养物质的利用板书:利用一、营养物质的利用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1、糖类的利用人体内的糖类主要来自于——食物的消化吸收经过小肠的消化吸收后糖类变成小分子葡萄糖后进入血液,形成——血糖,血糖实际上是血液中的葡萄糖问: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又是如何被利用的?生:氧化分解供能一产生一CO2+H2O+能量合成糖元有肝糖元(在肝脏中合成)和肌糖元(在骨骼肌细胞中合成),主要区别,肝糖元可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多糖化合物)转变为脂肪贮存师:简单的我们可把利用途径归纳为三点: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变思考: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呢?生:肝糖元的分解脂肪、蛋白质的转化师:而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用途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保持在90mg/100ml左右思考:北京鸭是如何在短期内育肥?(分析:育肥也即增加体内的脂肪)生:人工填饲富含糖类饲料的方法师:请同学们模拟人体内糖类的利用途径分析蛋白质和脂肪在组织细胞内的利用(生讨论)脂肪一一甘油和脂肪酸一一合成脂肪贮存――氧化分解供能(C02、H20、能量)——少量转变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合成自身蛋白质——氧化分解供能(产物是C02、水、含氮废物, 如尿素等)――合成糖类和脂肪师总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人体内三大类物质之间存在转化关系糖类 -------- 脂肪(板书)师:三大类营养物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使人体获得能量,而这些营养主要来自于食物,人体往往又要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消耗能量,体内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蛋白质糖元的形式储存。
二、人体内的能量师:获得能量=消耗能量+贮存能量(板书)A、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消耗人体有机物积累B、能量的获得< 能量的消耗人体有机物减少问:1、如果一个人过度节食,会带来什么后果?能量供给不足,会消耗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身体将消瘦,体质下降,严重的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还会引起神经性厌食症,影响人的身体健康2、根据儿童、成人、老人的主要特征,比较获得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的多少?儿童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生长发育成人获得能量=消耗能量维持平衡老人获得能量v消耗能量变瘦、衰老过渡:人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时不仅产生能量还会产生一些废物问:人体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时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二氧化碳、水、尿素、尿酸以及一些多余的无机盐问:这些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否则将会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
2024年公共营养师(二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重点)题库(含各题型)

2024年公共营养师(二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重点)题库(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公共营养师可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定程度地夸夸自己。
A、二者没有任何关联B、二者完全重合C、法律规范涵盖道德规范D、二者部分重叠参考答案:D2.碘主要存在于()中。
A、红细胞B、肌肉组织C、骨骼、牙齿D、甲状腺参考答案:D3.下列氨基酸中,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的是()A、谷氨酸B、苏氨酸C、蛋氨酸D、赖氨酸参考答案:A4.食用油脂的加工方法有溶剂萃取法,毛油精制,水代法和()。
A、过滤法B、压榨法C、离心法D、精炼法参考答案:B5.下列哪项不是维生素C过量引起的疾病()。
A、尿酸盐结石B、渗透性腹泻C、不育D、贫血参考答案:D6.我国引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最多是食品是()。
A、肉制品B、鱼制品C、自制发酵食品D、罐头食品参考答案:C7.禽类含蛋白质较高的有()。
A、鸡B、鸭C、鹅参考答案:A8.用食盐保存海鱼,用盐量不应低于()。
A、5%B、10%C、15%D、20%参考答案:C9.经常食用含有()氨基酸的食物能够增强人的记忆。
A、丙氨酸B、丝氨酸C、牛磺酸D、赖氨酸参考答案:C10.水产类不是()的良好来源。
A、蛋白质B、膳食纤维C、矿物质D、维生素参考答案:B11.以下食物中含嘌呤最高的是()。
A、鱼子C、牛肉D、沙丁鱼参考答案:A12.铁是造血的主要元素,影响铁吸收的食物有()A、乳类食品B、肉类食物C、豆浆D、茶或咖啡参考答案:D13.孕期()血浆浓度上升50%。
A、维生素AB、维生素CC、维生素ED、烟酸参考答案:C14.结肠内的碳水化合物可被分解产生低级酸和()。
A、中链脂肪酸B、氧气C、硫化氢气D、二氧化碳参考答案:D15.要控制能量的总摄入量和需要低脂饮食的患者分别是()。
A、糖尿病、心血管疾病B、肾脏病、糖尿病C、心血管疾病、糖尿病D、胃肠道疾病、肾脏病参考答案:A16.下列哪种食物不含维生素C()。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管的器官是( C ) A.肝脏、胃、小肠 B.口腔、小肠、肠腺 C.食管、胃、大肠 D.唾液腺、口腔、咽
8.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D ) A.肝脏 B.大肠 C.食管 D.小肠
9.在口腔里细嚼馒头或米饭,觉得有甜味,这是因 为( B)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 D.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二、发现问题:
为什么在细细咀嚼馒头或米饭时会感觉到有甜味?
三、提出问题:
馒头或米饭经过细细地咀嚼后,其中的淀粉发生变化 了吗?
四、作出假设:
馒头或米饭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为有甜味的某种物质。
五、设计并实施实验:
现象 材料
淀粉检验 实验前 预期结果 实验后
结论
实验组
淡白色 不变蓝 不变蓝 淀粉被分解
淀粉液+唾液
10.肝炎病人厌吃油腻食物,其原因是(B) A.油腻食物气味过浓易刺激肝脏 B.胆汁分泌不足,影响对脂肪的消化 C.皮下脂肪太厚影响肝脏的功能 D.油腻食物太粘,不易排空
11.下图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消__化__管__和_消__化__腺__两部分。
(2)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__⑤__ (填序号),消化吸收的主要 器官是__⑥___(填序号)。
对照组 (淀粉液 )+(清水 )
淡白色
变蓝
变蓝 淀粉未分解
37℃水浴保温 10分钟后加碘
六、得出结论: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水解淀粉。
三、食物的消化
食物的消化是从哪儿开始的呢?
1、口腔:
⑴牙齿: 切断、撕裂、磨碎 食
⑵舌: 把食物与唾液搅拌 团
⑶唾液: 含唾液淀粉酶,淀粉 分解 麦芽糖 为什么入口的馒头和米饭经充 分咀嚼后会感觉甜?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 第2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

【知识点 1】 食物的消化 1.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先分
解成 小分子 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食物在 消化道 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 消化 。
2.人的消化功能由 消化系统 完成,它由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组成的。
后被 肠液 和 胰液 消化成 甘油和脂肪酸 。
[探究问题 1]馒头在口腔中仔细咀嚼后,为什么会变甜?
答案:馒头中的淀粉经唾液淀粉酶催化分解为麦芽糖, 所以有甜味。
[探究问题 2]请估算你的一只手的手掌和手指的表面积后,来 类比说明小肠绒毛的生理意义。
(建议使用一根线和米尺分别测量手掌的手指紧紧闭拢和手指 张开时的轮廓线。)
答案:五个手指张开时的面积远大于手掌的面积。因此, 突起的小肠绒毛大大地扩大了小肠的表面积,大大地增加了 和营养物质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1)淀粉―口唾―腔液→ 麦芽糖 胰―液―小―、肠―肠→液 葡萄糖 (2)蛋白质―胃胃―液→多肽胰―液―小、―肠―肠→液 氨基酸 (3)脂肪―小胆―肠汁→ 脂肪微粒 胰―液―小―、肠―肠→液甘油+脂肪酸
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称之为化学消化。
【知识点 2】 营养物质的吸收
5.人体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小肠 ,它适应消
化吸收的结构特点有:
(1)小肠有 5~6 米长; (2)小肠中有 胰腺 和 肠腺 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胰 液和肠液),还有肝脏分泌的 胆汁 。
(3)小肠的内表面有皱襞 , 皱 襞 表 面 有 许 多 绒 毛 状 的 突 起
3.消化道包括:口、 咽 、 食道 、 胃 、 小肠 、 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 唾液腺 、 肝脏 、
糖、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对平衡,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含 量为80~120 mg/dL。
血糖含量
疾病症状
治疗(预防)措施
<60 mg/dL
低血糖早期症状
口服糖
<45 mg/dL
低血糖晚期症状
静脉注射糖
>130 mg/dL
高血糖
口服降糖药物
>160 mg/dL
糖尿病、糖尿
注射胰岛素
23
而脂肪酸几乎不能转变为糖。
20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② 所有氨基酸可转化为糖类 ① 糖类只能转化为12种非必需氨基酸
21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 蛋白质和脂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氨基酸可大量转化为脂肪 ② 脂肪不能直接转变为氨基酸
22
三大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第十五章 糖、脂类、蛋白质 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
1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蛋白质 糖类 脂肪
有机或无机小分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
有机大分子,必须经过消化形成有机小分子才能 被人体吸收
吸收
食物的消化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消化管粘 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
2.消化系统—消化道、消化腺与消化酶
2.脂质代谢与疾病
疾病名称
原因
预防治疗措施
肥胖症
供能物质摄入多,消耗少, 遗传或内分泌失调
控制饮食 加强锻炼 就医治疗
高血脂
血浆中脂质含量过高
合理控制膳食 脂质物质摄入
脂肪肝
肝功能不好,磷脂等合成减 少,脂蛋白合成受阻,使脂 肪在肝脏中堆积
合理膳食 控制能量摄入
4.2 人体的营养知识点-背诵、默写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人教版下册

三四层,主要提供蛋白质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六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病人无法正常进食时,通常静脉注射葡萄糖,补充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 ;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重要原料。
两种微量必需物质:无机盐和维生素 ; 一种含量最多物质:水(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 水 无法进行,它是生命延续最必需的物质。
)2、 常考的缺乏症:①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可能缺钙 或缺 维生素D ;②缺 铁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③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 碘 ,食用 海带、紫菜可预防;④夜盲症缺 维生素A ,食用胡萝卜、猪肝可预防;(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换成维生素A )⑤脚气病缺维生素B1;⑥坏血病或牙龈出血缺维生素C ,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可预防。
3、“第七大营养素”是 膳食纤维 ,它可以 促进 消化,但 不能 被人体消化。
组长签字: 背诵日期: 。
1、六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 )(非能源物质: )是 供能物质(病人无法正常进食时,通常静脉注射 ,补充能量)是 能源 ; 是 和 身体重要原料。
两种微量必需物质: ; 一种含量最多物质: 。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 无法进行,它是生命延续最必需的物质。
3、常考的缺乏症: ①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可能缺 或缺 ; ②缺 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③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缺 ,食用 可预防;④夜盲症缺 ,食用 可预防;⑤脚气病缺 ;⑥坏血病或牙龈出血缺 ,食用 可预防。
、“第七大营养素”是 ,它可以 消化,但 被人体消化。
5、关于实验:设置 (同一实验同一条件下多做几次);取数据的 。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全面”是摄取的营养素(六大类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要齐全;“平衡”是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_图文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转变 糖元等
1.用氨基酸饲养的人工糖尿病的犬,大多数氨基 酸可以使随尿排出的葡萄糖增多.
2.用氨基酸饲养饥饿的动物,发现肝脏中糖元含 量增加.
3.用含有大量蛋白质而脂肪很少的饲料喂养宠物 ,发现仍能积累不少脂肪.
蛋白质代谢
食物中 蛋白质
消化吸收
自身的 蛋白质
分解
其他 物质
怪不得我吃素也这么胖!
4、饥饿时,血糖含量怎么样?为什么饿到极致反而不觉得饿? 血糖含量下降;肝糖元可直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 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5、肌糖元可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吗? 不能;肌糖元是直接作为肌肉的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能量
总结:
食物中 的糖类 消化吸收
肝糖元
分解
血
糖 (当血糖含量降低时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_图文.ppt
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动植物新陈代谢显著区别: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 植物为食,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问题1:动物所摄取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
无机营养:水和无机盐;
有机营养: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 其中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称为三大营养物质; 纤维素又称为第七大营养物质。 问题2:三大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
返回
3. 蛋白质代谢
氨基酸
健康 种类齐全 蛋白质
缺乏必需 氨基酸
营养 不良
如只吃素,植物中缺少人 体某些必需氨基酸。
返回
小结: 三大营养物质(能源物质)相同点: 1、都有三个来源:食物的消化吸收为主;其他物质转
化;自身物质分解; 2、代谢过程中,都能合成、分解和转化,且都需酶的
公共营养师四级理论知识判断选择真题及答案

•公共营养师四级理论知识判断选择真题及答案•判断题()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较多的营养缺乏问题,因此对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人群和个体应当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注。
”这违背了公共营养师职业守则中的“平等待人”。
()2、在我国,人们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不仅是为了谋生,还贯穿为社会、为人民、为集体服务这一根本要求。
()3、三大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胃。
()4、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B族维生素吸收不良。
()5、谷类蛋白质的限制氨基酸是亮氨酸。
()6、在动物脂肪中,家畜脂肪所含必需脂肪酸明显高于禽类脂肪。
()7、人乳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牛乳和羊乳。
()8、保健食品不同于一般食品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调节生理功能。
()9、高温灭菌防腐主要有高温灭菌法和巴氏消毒法。
()10、引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约半数为腌制品。
()11、青少年每日摄入的蛋白质应有一半为优质蛋白质。
()1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它包括EAR、RNI、AI和UL。
()13、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
()14、除大豆和动物蛋白质以外,其他都是优质蛋白质。
()15、机体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相等,称为正氮平衡。
()16、锌缺乏儿童常出现味觉下降,厌食甚至异食癖。
()17、母乳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都优于牛奶。
()18、一个群体中按血型、性别或职业等统计出来的数据属于计数资料。
()19、在对资料进行分析之前,必须先对资料进行认真的核对和检查。
()20、逻辑检查法可以核对所有计量资料的录入错误。
()21、谷氨酸钠的鲜味只有在食盐存在时才得以呈现。
()22、使用食物交换份法进行食物交换时,可以在不同类食物之间进行互换。
()23、能量-价格比值低的膳食,更适合普通老百姓。
()24、油脂的酸价、过氧化值越低,质量越好、产品越新鲜。
()25、食盐是最完美纯正的咸味剂。
()2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应用包括膳食配餐指导和膳食调查评价两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脂类由于是非极性的,必须先使其形成一种能溶于水的乳糜微粒,才能通过小肠微绒毛将其吸收。
上述过程可概括为:脂类水解;水解产物形成可溶的微粒;小肠粘膜摄取这些微粒;在小肠粘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循环。
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都有上述过程,但具体的机制却存在差异。
非反刍动物:脂类进入十二指肠后,经胆汁乳化后,被胰脂酶水解为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
甘油一酯、脂肪酸和胆酸聚合形成水溶性的适于吸收的乳糜微粒,该物质与肠绒毛接触时即破裂,所释放出的脂类水解产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
在肠粘膜细胞中,吸收的长链脂肪酸与甘油一酯重新合成甘油三酯,进一步形成乳糜微粒,通过乳糜管与淋巴系统相通,最后经胸导管输送入血。
中、短链脂肪酸可直接进入门脉血液。
脂类在消化道后段的消化与瘤胃类似。
反刍动物:瘤胃脂类的消化,实质上是微生物的消化,其结果是脂类的质和量发生明显变化。
1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微生物作用变成饱和脂肪酸。
2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
3甘油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4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
瘤胃中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主要通过瘤胃壁吸收,其余脂类消化产物进入回肠后都能被吸收。
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由微生物脂类和未消化饲料脂类组成。
由于脂类中的甘油在瘤胃中被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所以十二指肠中缺乏甘油一酯,消化过程中形成的混合微粒由溶血性卵磷脂、脂肪酸和胆酸构成。
其中链长小于或等于1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不形成混合乳糜微粒而直接吸收。
空肠前段主要吸收混合微粒中的长链脂肪酸,中、后段空肠主要吸收混合微粒中的其他脂肪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
此外由于反刍动物小肠中不吸收甘油一酯,其粘膜细胞中甘油三酯通过磷酸甘油途径重新合成。
血中脂类主要以脂蛋白的形式转运。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非反刍动物:营养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消化、吸收,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后段消化、吸收。
总的来讲,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特点,是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为辅,主要部位在小肠。
马、兔则是以后者为主,前者为辅。
含唾液淀粉酶的动物可在口腔对淀粉初步消化,胃内酸性环境可酸解部分淀粉和半纤维素。
十二指肠是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营养性多肽经胰液、肠液消化酶作用变为二糖,然后由肠粘膜产生二糖酶彻底分解为单糖而吸收。
进入肠后段的碳水化合物以结构性多糖为主,通过微生物降解,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和甲烷。
部分挥发性脂肪酸通过肠壁扩散进入体内,而其余气体经肛门排出。
反刍动物:总的来看,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以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消化部位以瘤胃为主,小肠、盲肠和结肠为辅。
前胃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实际上是微生物消耗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不断产生纤维分解酶分解粗纤维的一个连续循环过程。
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大部分通过瘤胃壁扩散进入血液,少部分经皱胃和重瓣胃壁吸收,经小肠吸收的很少。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非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消化起始于胃。
首先盐酸使之变性,接着在胃蛋白酶、十二指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内切酶的作用下,蛋白质降解为含氨基酸数目不等的各种多肽。
然后在小肠中,经羧基肽酶和氨基肽酶等外切酶的作用,进一步降解为游离氨基酸和寡肽。
2-3个肽键的寡糖能被肠粘膜直接吸收或经二肽酶等水解为氨基酸后被吸收。
吸收部位在小肠上2/3的部位进行,各氨基酸吸收速度各异。
被吸收的氨基酸主要经门脉运送到肝脏,只有少量的氨基酸经淋巴系统转运。
反刍动物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经微生物的作用降解为肽和氨基酸,其中多数氨基酸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二氧化碳。
同时微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氨与一些简单的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又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瘤胃降解生成的肽,除部分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外,也可直接通过瘤胃壁或瓣胃壁吸收,尤其是分子量较小的二肽、三肽,逃脱微生物的利用和直接吸收的肽,则又可在后胃肠道被进一步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