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优质课件
ppt素材库优质PPT课件

作图元素(衬底)
文字介绍的底板元素,以便突出重要的说明文字 (深底色的放文字时将字反白,非突出的文字不用)
作图元素(云朵)
用途:突出网络的概念 注意形状、色彩的搭配
作图元素
终端类图标
终端类图标
终端类(电脑)
根据组网图的色调选用以下相配的电脑, 显示器里的界面可更换成自己想要的(特殊用法时)
人物元素
作为组网图的小图标用,以说明技术或业务的相关功能 (禁止大幅面使用!如封面、封底、扉页等)
卡通类(业务)
适合应用在介绍业务类的组网图,比较轻松、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 (禁止大幅面使用!如封面、封底、扉页等)
充值
No Image
突出的 Internet
Internet 示意的 Internet
光纤符号
PSTN
网络管理平台
SOHO
SCE
SCP
SMS
TELLIN 移动智能网
Service-Server
移动
企业内部网
IP Hotel
ISP/IC
PORTAL
Product
Content Application
Warehouse
Delivery
人物元素
作为组网图的小图标用,以说明技术或业务的相关功能 (禁止大幅面使用!如封面、封底、扉页等)
人物元素
作为组网图的小图标用,以说明技术或业务的相关功能 (禁止大幅面使用!如封面、封底、扉页等)
人物元素
作为组网图的小图标用,以说明技术或业务的相关功能 (禁止大幅面使用!如封面、封底、扉页等)
ppt素材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 类、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主题班会《安全用电》优质PPT课件

04
公共场所安全用电
商场、超市等场所用电安全
使用合格电器产品
商场、超市应采购符合国 家安全标准的电器产品, 确保产品质量可靠。
定期检查维护
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 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 行,预防电气火灾。
安全用电宣传
在显眼位置设置安全用电 宣传标语和提示,提高顾 客和员工的安全意识。
娱乐场所用电安全
家用电器安全
1 2
家用电器的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要遵循安全操作 规程,注意用电安全。
家用电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如电器火灾的应急处理、触电事故的急救措施等, 要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保障人身安全。
3
家用电器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清洗、检查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延 长使用寿命。
03
学校安全用电
教室用电安全
01
02
03
教室照明
使用安全合格的灯具,避 免使用破损或老化的灯具。 确保灯具安装牢固,防止 掉落伤人。
多媒体设备
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 备应使用专用插座,避免 超负荷用电。不用时及时 关闭电源,节约用电。
禁止私拉乱接
教室内禁止学生私自拉接 电线,禁止在教室内给手 机或其他电器充电。
节能环保
提高用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碳排放, 保护环境。
安全用电的原则
绝缘保护
使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包裹, 确保人体不会接触到带电部分。
正确使用电器
按照电器设备的说明书和操作规 程进行使用,不乱接乱拉电线。
01
不接触带电体
切勿用湿手触摸电器设备,不随 意拆卸、修理电器。
02
03
安全接地
将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防 止漏电时对人体造成伤害。
文艺复兴(优质课) ppt课件

拉斐尔
17
二、人的发现与发展
(一)文艺复兴初期
达 · 芬奇代表作
ppt课件
最 后 的 晚 餐
18
二、人的发现与发展
(一)文艺复兴初期
对象的表情和含 义,完全跟了你的情 绪而转移。你悲哀吗 ?这微笑就变成感伤 的,和你一起悲哀了 。你快乐了吗?她的 口角似乎在牵动,笑 容在扩大,她面前的 世界好像与你的同样 光明同样快乐。
材料:意大利人则将活字印刷传入欧洲的功劳,归功于伦
巴地出生的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他见到
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来的活字版书籍,采用活字法印
书。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迅速传到欧洲其他国家,促使
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ppt课件
6
一、人的沉沦与呼唤
问题.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原因? 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
•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ppt课件
32
ppt课件
33
ppt课件
34
ppt课件
35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38
《十日谈》(中译本)封面
《十日谈》的开端叙述10个青年男女为躲避黑死
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个别墅里住了10天,讲了100
个故事,故名《十日谈》p。pt课件
13
有一位死心塌地皈依天主的教徒将儿子从小带 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 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着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 群漂亮的姑娘。青年问父亲这些是什么东西,虔诚 信教的父亲把妇女看作洪水猛兽,吓唬说她们都是 祸水,叫“绿鹅” 。谁知儿子却说:
达 ·芬奇
《做诚实守信的人》优质课件PPT(共10张PPT)

方,它听到从地面上传来人们的嘈杂声,敲打碎石的声音,于是它不禁低头向下望去,看到一个场景,它又好奇又莫名其妙,就飞到地面上想探个究竟。请大家睁开眼睛,大家是 不是也想知道精卫在山脚下到底看到了什么。
11、【答案】D
D【. 点是睛“科】学文的化科只为学什”能,么可是蒙以民为族得改的造,了世又界是一提世供界时世的界?,观(和世蒙方界法文不论化的与了指民导族一文化世的,关系到) 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希望同学们记住
②无论是像红孩儿、银角大王一般变成弱者骗取同情,还是如白骨夫人、蜘蛛精一样变成美丽的女子诱惑人,最终都没能逃脱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和他的金箍棒;
第一单元 · 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诚实守信的人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小摊上买东西,是不是喜欢和朴实、憨厚、和气、 诚信的摊主打交道;反感那些自吹自擂、弄虚作假、缺斤短两的摊贩。那 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应该遵守诚信守则,从自身做起。下面我们学习 做诚实守信的人。
二、不说谎话 说真话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也展现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
五、布置作业: 说一说不守信用可能会给自已的生活带来付么影响。
说谎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 还可 能让你失去别人的信任。
每个人都可能会犯一些小错误, 有时也 会有一些想法不愿意直接说出来,但隐瞒错 误和说谎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说真话。
1.把握作品内容。如:书中哪些在人与、事人、物交、景谈是作时者温,要馨的说回忆出?自《琐己记》的一文真中是实否有想温法馨的。回忆说? 真话需要勇气,也要注意方式,
音乐优质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社交化互动
数字音乐平台提供社交功能, 使用户能够分享、评论和发现
音乐,增强用户粘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音乐表达
音乐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 情感,培养其情感表达的能力。
音乐语言运用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音乐语言进行表 达,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 的运用。
音乐表演技巧
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表演技巧,如 歌唱、演奏等,提高其表演水平。
音乐与文化
音乐与文化传承
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多元文化背景 。
音乐与文学作品
音乐与社会发展
探讨音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音 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将音乐与文学作品相结合,通过音乐 欣赏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Part
03
音乐创作
作曲技巧
旋律创作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掌握旋律创 作的技巧,如音阶、音程、和声
等,是作曲的基本功。
和声运用
和声的运用能够丰富音乐的层次 感和色彩感,了解和弦的构成、 和声进行等知识对于作曲至关重
要。
曲式结构
了解曲式结构,如三段式、奏鸣 曲式等,有助于合理安排音乐的 布局,使作品更具逻辑性和吸引
力。
编曲技巧
乐器搭配
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演奏特点,根据作品风格 选择合适的乐器,能够提升音乐的表达效果。
音效处理
运用音效处理技巧,如混响、压缩、均衡等,能 够使音乐更具层次感和质感。
音乐编排
合理安排乐器的演奏顺序、节奏、动态等,使音 乐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音乐优质课件
• 音乐基础知识 • 音乐欣赏 • 音乐创作 • 音乐教育 • 音乐产业
2024年郑振铎《猫》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公开课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风格
独特叙事角度和叙述方式
01
02
03
第一人称叙述
通过“我”的视角,让读 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 事。
回忆式叙述
穿插着对往事的回忆,使 故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 度。
叙事节奏把握得当
情节紧凑,悬念迭起,吸 引读者阅读兴趣。
丰富多彩描绘手法运用
生动形象的描绘
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猫的 神态、动作,使读者仿佛 置身于现场。
作,开始文学创作。
文学观念
他倡导“为人生”的文学观念,主 张文学应该反映现实、关注民生, 对当时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作品
著有《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 史》等学术著作,以及《猫》、《 家庭的故事》等文学作品。
《猫》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的代表作之一,创作 于20世纪20年代。作品通过描绘一 只猫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黑暗面和人性的冷漠。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猫》篇章结构及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开篇引入、描述猫的习性与特点 、人与猫的情感纽带、结尾思考 。
写作特点
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猫的独特 魅力,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猫以 人的情感与性格,通过具体事例 表达作者对猫的深厚感情。
描绘手法与意境营造
描绘手法
运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猫的神态、动作与习性,如“蜷伏”、“蹭腿”、“咕噜 咕噜”等,使读者仿佛亲眼所见。
思考一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动 物的情感和需求?
思考三
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保护动 物和生态环境的实践中?
思考二
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动 物的情感和认识?
建议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
优质教学ppt课件ppt课件

学生互动
PPT课件可以设计互动环节,如提问 、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 积极性。
网络课程
内容呈现
PPT课件能够清晰地呈现 课程内容,方便学生在线 学习。
学习跟踪
PPT课件可以与学习管理 系统结合,跟踪学生的学 习进度和反馈。
互动交流
PPT课件可以设置在线讨 论区,方便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确保声音清晰、无杂音,如有需要可 添加背景音乐。
视频内容
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素材,注 意视频格式和分辨率。
03 PPT课件交互功能
超链接与动作按钮
超链接
在PPT中加入超链接,可以方便地跳转到指定的幻灯片、网 页或文件,提高课件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动作按钮
动作按钮可以用于触发某些交互动作,如播放音频、视频或 跳转到特定页面,使课件更加生动有趣。
测试与小游戏
测试题
在PPT中加入测试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可以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小游戏
通过PPT设计一些小游戏,如知识问答、拼图游戏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讨论与问答
在PPT中设计讨论和问答环节,鼓励学生 提问和发表观点,促进课堂互动和交流 。
幻灯片母版的设计
母版背景
使用适当的背景图案或颜色,增强PPT的视觉冲击力。
统一风格
通过母版统一PPT的风格,包括标题、页码、背景等元素,使PPT整体效果更加协调。
配色方案与字体选择
配色方案
选择与课程主题相符的颜色,使PPT更加生 动和易于理解。
字体选择
选择清晰易读的字体,确保PPT在各种显示 设备上都能保持良好的可读性。
2024版《故乡》优质课一等奖ppt课件

01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时代背景0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020304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等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深远影响,被誉为“民族魂”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010204创作背景及动机鲁迅的故乡情结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通过文学作品揭示社会弊端,唤起民众觉醒以“我”为视角,展现故乡的变迁与人性的扭曲探讨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和毒害,呼唤新生活的到来03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闰土形象杨二嫂形象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情感表达主题思想03文学手法与技巧分析Chapter比喻拟人排比030201修辞手法运用描写技巧展示细节描写色彩描写感官描写叙事策略探讨回忆与现实交织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叙事,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时代变迁的感慨。
以小见大通过描写故乡的小人物、小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开放式结尾留下悬念和思考的空间,让读者在回味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乡的意义和价值。
04文化内涵与价值观体现Chapter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描绘故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01突出方言、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02探究故乡历史变迁与文化传承031 2 3弘扬家庭美德和亲情观念倡导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传递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社会价值观念反映当代意义启示思考城市化进程中的故乡变迁01探讨乡村振兴与故乡发展02启迪学生对故乡文化的创新思考0305跨学科拓展与应用举例Chapter历史学视角下的《故乡》解读时代背景分析通过介绍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揭示社会变革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地域文化特色探讨作品中呈现的地域文化元素,如民俗、方言等,以及它们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塑造作用。
历史事件与人物关联分析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探讨它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作者的第一本书为什么“值得我用崇敬 的心灵去赞美”?
因为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 第一次跨进学校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 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 谊、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 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 人生的第一本书。
……
恍惚之中听见一声
石破天惊的咆哮,
有一个不羁的灵魂
掠过我的头顶
腾空而去,
我看见了火焰般的斑纹 火焰似的眼睛, 还有巨大而破碎的 滴血的趾爪!
——《华南虎》
牛汉,原名史成汉, 蒙古族,当代诗人。
资料链接
牛汉(1923— ),原名史成汉,出版 的诗集有《彩色的生活》(1951)、《爱与 歌》(1954)、《温泉》(1984)、《海上 蝴蝶》(1985)、《沉默的悬崖》(1986)、 《牛汉诗选》(1998)。本文是诗人牛汉的 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 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 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 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 能忘本。 枉,白白的,无价值的,无意义的。作者的第一本 书,不仅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 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就 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 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 “本”,双关,指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 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 要指后者。
二、二读课文,探究文意
1、读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后,你 能从中感受到哪些感情? 父亲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童年的乐趣 (人与狗之间的默契、情趣);生活的苦难。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敬重、珍爱;复杂、百感交集: 3、这”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不仅是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 生的第一课: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 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这 些都是作者生命最初的快乐与梦幻。
我 的 第 一 本 书
( 牛 汉 )
学习目标
1、速读并复述课文,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品析文中重点语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 思想感情。
3、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用心感悟生
活中深蕴的人间真情。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文中艰辛可贵的温情,赏析感人情节。 2、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理解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 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 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 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因为童年的生活是 窘迫的,是艰苦而沉重的,哪有幽默可言?然 而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使他 们一和小动物在一起、一回到大自然中、一玩 儿起来,就会充满幻想,就会什么困苦都忘却。 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幻想。
一、一读课文,整体感悟 思考题: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一本“只有 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的国语课 本有着怎样的经历令作者永志不忘,以致专 门著文纪念? 跳读课文3至8语段,简要复述“我的第
一本书”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整体感悟
开头:我的第一本书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
朋友的疑惑:课本有什么好写的? 我的解释:这是一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的书。 主体部分:①“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来历。 ②父亲带“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知 道所念的《国语》是“真正的第一本书”;还回忆了念 书给“我”的快乐及交代了与“书”有关的几个同学朋 友的命运。 结尾:“我”的结论:人不能忘本!
读一读,写一写
掺(chān ) 脊(jǐ)背 枉(wǎng)读
磨磨蹭蹭( cèng )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磨磨蹭蹭: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缓慢。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酷似:极像。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 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 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 幻。”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为什 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 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 了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 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这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我 的 第 一 本 书
( 牛 汉 )
版权所有-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
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 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
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 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2、当父亲听说我把那一半书给了同学时, 为什么“深深叹着气”?“我”的父亲是一 位怎样的父亲?
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 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我”的父亲:知书达理,温和善良,理解孩 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乐于助人。
3、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 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还特意补了 乔元贞的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 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 算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 乔元贞是个聪明好学的孩子,但他在最需要学习 的时候失学了,人生成长的第一个阶梯就这样永远失 去了,再加上当地文化、经济的极度贫困和落后,一 辈子只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还有什么发展可言? 知识改变命运! 表达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苦难辛酸的诉说,对苦 难生活中小伙伴们寄予深切的同情。
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