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小说人物的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作文

魏晋风度的作文你要是能穿越回魏晋时期,那可就像闯进了一个超级酷炫又怪诞的大派对。
魏晋风度这玩意儿啊,就像一杯混合了各种奇特味道的美酒,闻着就上头。
先说这魏晋时期的人穿衣服吧,那叫一个任性。
男人们一个个宽袍大袖的,走起路来就像在飘。
你看那竹林七贤里的嵇康,穿着一身松松垮垮的长袍,头发也不怎么好好梳,就那么披散着,可人家往那一站,就是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这衣服啊,仿佛不是为了保暖或者遮羞,而是一种表达自己对这世界态度的工具。
他们觉得,在这乱世之中,何必拘泥于那些规规矩矩的服饰呢?我就要穿得自在,穿得潇洒,就像在对老天说:“你看,这混乱的世道我管不了,但我自己的穿着我还不能做主吗?”再说说他们的行为举止。
那可真是不走寻常路。
这些魏晋名士们,高兴了就放声大笑,难过了就嚎啕大哭,完全不顾及旁人的眼光。
就像刘伶,这人可有意思了。
他喜欢喝酒,常常坐着一辆鹿车,带着一壶酒,还让仆人扛着锄头跟着他,说:“要是我醉死了,你就随便挖个坑把我埋了吧。
”这在咱们现代人看来,简直是疯了啊。
但在魏晋,这就是一种风度,一种对生死看淡,对生活随性的风度。
他们觉得生命充满了无常,既然如此,又何必活得那么小心翼翼呢?不如痛痛快快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还有啊,魏晋时期的人聊天那也是一绝。
他们喜欢清谈,这可不是咱们平常唠家常。
清谈那可是充满了高深的哲学思想、文学才华的较量。
一群人坐在竹林里或者庭院中,就开始谈论那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什么“有”和“无”啊,“名教”与“自然”啊。
他们谈论的时候,那表情可严肃了,就像在探讨宇宙的终极秘密。
有时候为了一个观点,能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又不会真的生气。
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智慧之战,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思想境界。
而且啊,魏晋时期的人对友情也是特别纯粹。
竹林七贤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们七个人性格各异,有的激进,有的内敛,但却能在那片竹林里结下深厚的友谊。
他们一起喝酒、弹琴、吟诗、谈玄,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互相扶持。
精选1000字的读书笔记

1000字的读书笔记1或许是因为之前读《剑气严霜》没有找到古龙小说的感觉,心中有些遗憾,为了找寻这种感觉,继而又读了这本《名剑风流》,不得不说,这本书无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语言风格上都要好于《剑气严霜》。
故事开篇设置悬念,主人公俞佩玉突遭家庭变故,幕后黑手杀掉了俞佩玉的父亲、武林中受人尊敬的放鹤老人,却又弄出了一个假的俞放鹤,让主人公在明知其中有着不可告人的阴谋的情况下,有口难辨,有冤难申,继而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碰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也遇到了一些红颜知己,在磨砺中不断成长,最后在武林高手东郭兄弟的帮助下,武功大成,最后击败了阴谋的主使者姬氏兄妹,换来了武林的太平。
故事的剧情或许有些老套,主人公的胜利也在意料之中,但是这种层层设置悬念,又层层分析剥茧的行文方式,使得故事情节颇具吸引力。
而古龙对笔下人物的描写,更是大胆而丰富,在本书中,不但有俞佩玉这样的古道侠义之士,还有独行侠(东郭兄弟)、有伪君子(姬苦情)、有阴谋家(姬悲情,也是墨玉夫人),也有勾栏妓院中的妓女(香香);有侠女(金燕子)、有痴女(销魂宫主朱媚)、有毒妇(邹姥姥)、也有怨女(银花娘);更有甚者,里面有胖子如天吃星者,有同性恋如富八老爷夫妻,也有乱伦者如姬苦情与姬悲情。
古龙讲故事时,总会让人觉得惊奇,觉得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不能不让人佩服。
然而故事的结尾却过于平淡,而且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仿佛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翻查资料才知道,结尾部分由乔其代写。
而无论代写者的水平有多高,与原作者总是有区别的。
《名剑风流》与《剑气严霜》一样,其中也有些人物会莫名消失,不再提起。
或许这是由于故事的情节过于复杂,前后难以兼顾的原因,然而对于那些比较让人关注的人物(或许是古龙将其塑造的比较好以至于让人无法忘记)的“消失“,总是让人心中留有悬念(比如曾一度让我误认为女主角的林黛羽以及金燕子,还有颇具侠情的海东青和杨子江)。
在这本书中,塑造了不少痴情的女子,如悔过自新却因情被骗的销魂宫主朱媚、如天蚕教中为唐家公子殉情的金花娘、如不惜为风流人物郭翩仙牺牲武功的华山弟子钟静,然而在本书中却没有为情而痴的男子,主人公俞佩玉或许会保护身边的女子,但都出于侠士的责任,他或许对某个女子有情,却不痴情。
射雕英雄传经典读后感黄药师的魏晋风度

射雕英雄传经典读后感黄药师的魏晋风度范文大全:《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在小说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谁呢?下面请欣赏《射雕英雄传》优秀读后感范文。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人中,若以女同性恋魅力而言,黄药师无疑是个中翘楚。
西毒欧阳锋就不用说了,心性歹毒狡诈,还与自己的嫂嫂通奸,最是三观不正。
天忌一灯大师过于痴迷武术,一旦沉迷进去,都连自己的外甥女都可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谓故此而失彼。
洪七公侠肝义胆,风趣幽默,大丈夫是也;美中不足,粗人一个,太少了那份风雅才气。
唯独黄老邪,琴棋书画,奇门五行,样样精通;对自己的爱妻,活着时恨不得宠到天国,死去了也目前仍然一往而情深;又兼之风度飘逸,品味卓绝;真正的人物风流,多情千古,堪称男人之中的极品。
黄老邪被冠之以“邪”,除了他的才气侧漏,更重要的,还是他为人处世不拘俗礼,真情真性,清高傲骨。
而他所学业成绩出的这种风度,正是魏晋之风。
魏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可说是整条历史长河里,革命者个性最张扬,人性最伸张,风度最超逸的转型期了。
就拿阮籍来说吧,阮籍就是不拘俗礼的普遍性,他说:“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籍不拘礼到什么程度呢?举两个例子就可以搞清楚了。
神话传说是很重视孝道的,哪怕现在呢,死了亲人,不管是礼上,还是情上,都有哭亲的传统;而在古代,礼仪上就更为庆贺。
家里丧亲,除了哭亲,是不允许喝酒吃肉的,礼节最烦琐的时候,还必须刨到墓穴附近去住,守孝三年,期间不会吃香喝辣、不能近女色、不能娱乐、不能访友。
阮籍可不管这些,死了母亲,照样神态自若地喝酒吃肉,也不哭。
你殊不知若以为他薄情寡义那就错了,他不哭,但是末了,他吐了一摊血,原来是情到深处,以血代泪。
又一故事是说,阮籍的乡邻,有一位很有才貌的少女,没出嫁就夭折了,阮籍在竹林七贤少女生前并不体认她,但是也跑到人家家里回去,嚎啕大哭,哭尽兴了才离去。
阮籍就是这样,该哭的时候不哭,不该哭的时候偏哭,想怎样就怎样,一切均从真切内心出发,视礼教如粪土。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王开林
【期刊名称】《国学》
【年(卷),期】2014(000)009
【摘要】有些人城府深,门禁严,大门之内还有二门,二门之内还有三门。
金岳霖特别单纯,他不功利,也不势利,是著名的老顽童。
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己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
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
”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王开林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风度”背后的真实——再论“魏晋风度”反映的士人思想
2.京派的风度——在与"魏晋风度"的对比中看京派
3.金岳霖的魏晋风度
4.论刘禹锡之东都名士风度与魏晋风度的关系
5.“魏晋风度”对魏晋南北朝私园造园实践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魏晋小说中侠客形象的“超人”之美

Th t d fAe t e i ‘ u e m a ’Em b d e e S u y o s h tc‘ p r n’ S o id
i heKnihtI g n No eso e n i n sis nt g ma ei v l fW ia d J n Dy a te
清 了界 限 。
“ 人” 奇 。作 者 的这 种 思 维 直 接 导 致 他 们 在 作 品 中塑 造 了 一
批“ 奇” 神 的侠 客 。
一
、
奇 幻 的 “ 人” 美 超 之
( ) 侠 客 的 对 手 侧 面 映 衬 一 借
d om. Thi k g s “c u a ” e s nta l i a i of “s e ma s ni ht o r ge s e i ly s k nd up r n” pr pe t e owe by he o r y nd d t kn g s fgh t ne is a l a her wo dsa d de d .Th o gh t e a l i ft i t i ht i twih e m e s we l st i r n e s r u h nayss o he kn gh s
第 2 第 4期 . 5卷 21 0 2年 0 7月
唐 山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Ta g h nColg o r a n s a l e o e
Vo . 5 No 4 I2 .
J 12 1 u. 0 2
论 魏 晋小 说 中侠 客 形 象 的“ 人" 美 超 之
“
s e ma ” pr p r y, hea s h tcs yl f lkeFa t s f lo uma e lng ’ a e d t c e n up r n o e t t e t e i t eo “ i n a y, ul fh n f ei s’ n b e e t d i c
古龙武侠小说的创新性特征

古龙武侠小说的创新性特征
徐清
【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9)002
【摘要】古龙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的为人和他笔下众多的男性一样,总是希望把温暖和快乐带给人间,他们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暖男.这些男性包括沈浪、小鱼儿、陆小凤、楚留香等.这些暖男的共性是笑对人生和乐天豁达,同时他们又是各具特色的迷人的男性.古龙的武侠小说与其他武侠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很多创新的特色,比如其小说的反女性主义、侦探的元素、影视文学的繁荣、禅味和哲学意蕴、现代性特征.反女性主义凸显女性的主体地位,在古龙的作品中不乏可独当一面的女性.作为武侠推理小说的先驱,古龙合理巧妙地利用了侦探小说的元素.古龙的大量作品被反复搬上荧屏,大大推动了其武侠小说的发展.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等很多方面都充满了禅的境界和哲学思想.其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鲜明的现代人的气息和特征.
【总页数】5页(P87-91)
【作者】徐清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4
【相关文献】
1.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J], 芦海英
2.论古龙武侠小说的创新 [J], 张争
3.三十年来古龙研究的多方位透视
——兼论古龙武侠小说的类型知识体系 [J], 叶翔宇
4.新派武侠小说的中兴──论古龙的武侠小说 [J], 睢力;张轶敏
5.东方侠客与侦探间谍——古龙武侠小说的侦探、间谍模式 [J], 徐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魏晋风度的作品

魏晋风度的作品魏晋时期啊,那可是个超有趣又超有个性的时代。
那时候的人啊,就有着一种独特的风度。
男的呢,一个个都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
你看嵇康,那家伙,长得帅就不说了,还特别有才华。
他在大树下打铁的时候,那画面,又酷又迷人。
他可不像咱们现在的人,一天到晚就为了赚钱忙得晕头转向。
他就那么随性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旁若无人。
他的那种风度,就是不在乎外界的眼光,只专注于自己内心的小世界。
还有阮籍,这老兄也是个妙人。
他高兴了就驾着车到处跑,跑到没路了就大哭一场。
你说这事儿放现在,别人肯定觉得这人是不是疯了呀。
但在魏晋,这就是一种风度,一种对生活的率性表达。
他不想遵循那些古板的礼教,他想活出自己的样子。
他看不顺眼的人,就直接翻白眼,一点都不藏着掖着,多痛快呀。
魏晋的女子也不得了呢。
像谢道韫,那可是个才女。
下雪的时候,别人都说像盐撒在空中,就她能说出“未若柳絮因风起”这样的妙句。
她既有才华,又有着那种洒脱的风度。
她不会因为自己是女子就局限在闺阁之中,她也能跟男子一样谈诗论文,在那个时代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那时候的人啊,穿衣服也特别有讲究。
宽袍大袖的,走起路来飘飘欲仙。
他们聚在一起,就谈玄论道,什么天地宇宙啊,什么生死轮回啊,这些咱们现在觉得特别高深的话题,他们就像聊家常一样。
他们的生活虽然有战乱的阴影,但他们依然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活得那么精彩,那么有风度。
这魏晋风度啊,真的就像是历史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让咱们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呢。
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还特别爱喝酒。
喝酒可不是为了买醉,那是一种情怀的抒发。
刘伶就常常坐着鹿车,带着一壶酒,还让仆人扛着锄头跟着,说如果自己醉死了,就地就把他埋了。
这是多潇洒的态度啊。
他们喝酒的时候,诗兴大发,作出一首首绝妙的诗章。
这些诗里啊,有他们对人生的感悟,有他们对社会的看法,还有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在酒的催化下,他们的灵魂仿佛更加自由,能够冲破世俗的枷锁,在精神的天空中肆意翱翔。
古龙的武侠精神的评价

古龙的武侠精神的评价随便翻开古龙一部小说,至少有一半机会发现其主角极其孤寂——阿飞、萧石逸、孟星魂、傅红雪、谢晓峰,甚至好事风流的楚留香、胡铁花、陆小凤。
他们感到孤寂的痛苦,但他们忍受孤寂,因为他们需要孤寂——水太浅则承不起大船,下雨大街上积水,放放纸船还可以,弄支真船来怎会不搁浅。
障碍太多则伸展不开大翼,所以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要飞,便不得不直上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可以毫无阻滞,自由翱翔——但高处岂不胜寂寞?孤寂不深则承不起独立的人格,假如人连一点寂寞都忍受不了,时间要朋党互慰,又怎可能养成独立的人格?尼采论何谓崇高时把孤独(solitude)与勇、智、仁(courage,insight,sympathy)并列为四大美德:“对我们来说,孤独实是一件美德,是对高洁的渴望和追求。
”⒁“我需要孤独——那是说,我要复元,我要返回自己,我要呼吸自由、清新、活泼的空气。
”我需要孤独,因为只有在孤寂中我才能明察我的本心——所以,王动宁可一个人躺在空房子里饿得半死,也不肯去和红娘子他们过花天酒地的日子。
(《欢乐英雄》)我需要孤独,因为只有在孤独中我才不必呼吸别人吐出来的浑浊空气——所以阿飞宁愿为武林摒弃,也不肯去和赵正义等君子大侠合群。
(《多情剑客无情剑》)我需要孤独,因为我的人格只有我自己才能建立,因为我生命的极峰只有我一个人可以攀登——这是古龙小说主题之一,他的主角不断流浪,不断反省,不断超越自己,就像是一把剑在苦难中磨炼,在鲜血中成长。
九万里上的大鹏虽然寂寞,但他背负苍天,莫之夭阙,这逍遥辽阔的情趣又岂是在蓬草间纠合相娱的蜩与学鸠所能领略?古龙的小说充满了秋的气息——如中秋般清亢,如残秋般肃杀,如秋菊般孤傲,如秋阳般炽艳。
“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秋,田陇麦熟,甘果结实,明知严冬已近,明知万物将凋,但仍对生命无限热爱,仍注人间以无限深情,这生机在古龙的小说里跳跃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收稿日期]2011-07-01
[作者简介]温丽虹(1986-),女,河南省平顶山人,河南大学文学院09级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1)05—0040—02
本文通过阅读古龙武侠小说及查阅对古龙研究的相关
资料,追溯其人物塑造方法及情调韵味的原由,并将之与魏晋风度下的独特人格魅力相比较,旨在透过怪诞的表面去把握古龙武侠中人物性格的人性光彩。
借助传说中一种能够飞越森林的无脚鸟进行阐释,来表现这种企图摆脱源自现实社会的纠缠和背叛,又苦苦追寻着自由和自我凭证的人生。
一、对无脚鸟、古龙武侠小说和魏晋风度的内涵界定(一)“无脚鸟”“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王家卫执导的《阿飞正传》里,张国荣随着乐曲的旋律起舞的时候,这样说过。
在强烈的行为动机和精神走向的牵引下,高傲地独自品尝内心寂寞,在信仰中孤芳自赏。
它对生活的拒绝源于被拒绝,这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无奈。
(二)古龙武侠小说的特点
古龙武侠小说虽是描写古人古事,却并不是真实历史背景下人物的演绎,他的小说不借助历史的铺陈,而是架空世界,用心绘写出一个纯粹的武侠世界。
龚鹏程在《楚留香传奇(一)——借尸还魂》中记录古龙的谈话:“只有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人性不仅是愤怒、仇恨、恐惧,其中也包括爱与友谊,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
”他用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塑造他笔下的人 物,运用一种简练利落的
“无脚鸟”
——古龙武侠小说人物的魏晋风度
温丽虹
(河南大学,河南开封 475001)
摘要:古龙的武侠小说中的人物,他们都坦诚面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率性而为,光明磊落;他们不受任何礼教规范的
束缚和限制,无拘无束;他们孜孜不倦地坚持自我的完善和人格的独立,孤独地生存着;他们体现了道家思想中两大精髓——“自然”与“隐逸”。
古龙武侠中的江湖境界是对魏晋风度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同是浊世中的大雅清音。
本文借助“无脚鸟”这一称谓及其所代表的意义内涵,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提炼出“无脚鸟”这一艺术形象的特质和存在状态。
关键词:无脚鸟;侠;古龙武侠小说;人性;魏晋风流;人格魅力
文字模式构造变幻离奇的情节,使这些人物在强烈的节奏
感下显得真实生动、栩栩如生,却又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般超越世俗。
(三)魏晋风度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随着大汉帝国危厦将倾,其信仰的儒家思想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集中体现儒家教条的名教日益暴露出虚伪的面孔,因而魏晋文人学士开始充分肯定、珍惜个体的存在,并用玄远的义理、脱俗的谈吐、飘逸的风采去诠释生命个体的绝妙、崇高与伟大。
二、古龙武侠小说与魏晋风度的共同点
从特定角度来说,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与魏晋风度的文士们正展示了与“无脚鸟”同样绚烂的生命:执拗而偏执。
(一)率性而为,光明磊落《汉书・季布传》中有句话说:“为任侠有名[1]185”,唐代颜师古注曰:“任为任使其气力。
侠之言挟也,以权力侠辅人也”,慢慢地,“侠”的意思演变为尚武重义、急人危难的任侠之人。
在司马迁《史记》中,作者有意识地为侠立传,并提出种种“侠”的概念。
《史记・游侠列传》更是大声疾呼:“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而古龙则坦言“武侠小说不该再写神,写魔头,应该开始写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应该体现人的优点,也应该体现人的缺点,这样便有人的感情。
”所以,古龙笔下的人物才显得如此真实,游离于“至善”与“绝
・41・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恶”,带着人性与生俱来的欲望和本能。
这不能不令人想起《世说新语》中所描绘的那些彰显着人性“自然”追求的人物。
用传统的道德观念去评判他们时,他们绝对称不上正人君子,然而却也无法引起人们的厌恶和痛恨,因为他们坦诚面对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率性而为,光明磊落。
古龙笔下的人性,正是他们灵魂的附体。
当每个人都活得精彩的时候,侠便剩下四个字:做你自己。
就像无脚鸟一样,任性,自由,潇洒不羁,率性而为,当阅尽声色犬马,厌倦繁华之时,便转身,回眸,凄然一笑,毅然落地。
(二)张扬人格的必杀技
古龙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是那些出身普通或身份不明的浪子形象,不管何时,他们都在享受人生,而且将追求个性的解放和人格的自由作为生命的价值所在,流露着独特的侠气,这种侠气往往会表现为行为的怪僻乖异。
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也只有魏晋时期的名士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整个魏晋文学史上,嵇康也许只是一股“怪异”而又短暂的风,炉火熊熊,锤声铿锵,在打铁的过程中作出《声无哀乐论》、《太师箴》等千秋相传的美文。
可以说贯穿嵇康一生的,是一种豪迈不羁的侠义精神。
无脚鸟也称作荆棘鸟,这个名称源自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考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
书中写到这种鸟终其一生只歌唱一次,一旦离巢,它便开始一刻不停地寻觅一株荆棘树,直至找到,选最长最尖利的刺穿透身躯。
无脚鸟宁愿玉石俱焚、天崩地裂,也要忠于对心的坚守,华丽地完成了自己悲剧而圆满的一生。
(三)肯定社会公理和道德正义
在历史传承中,上承老庄无为逍遥的浪漫理想,尔后,则为历代世人提供以天下为己任之外的另一种人生取向的魏晋风度,又何尝不是侠的一种精彩的演绎。
他们追求感性思维,追求心灵的享受,却绝非堕落淫靡,而是一种自觉高尚情趣的体现。
又如名士嵇康富于正义感和反抗性,不满当时政治的黑暗虚伪的礼教和礼法之士, 敢于公开发表离经叛道菲薄圣人的言论。
及至古龙,他在创作武侠小说过程中,是在肯定社会公理和道德正义的基础上,使人物流露自己的真性情,因此使人感觉可亲可爱,所以楚留香会说自己“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小人”。
因为超越礼俗规范,所以不屑于成为“君子”;因为秉持着公理和正义,所以不会沦为“小人”。
正如,无脚鸟苦苦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落脚地,荆棘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荆棘树。
有一样是不可更改的约定:寻找与自己的生命有着某种神秘的内在联系的落脚地(荆棘树)。
它们不但感性地执著,同样理性地追寻,在既定的轨道上找到它们的主宰和最终归宿——尽弓藏。
(四)充溢着被动和压迫的孤独
古龙笔下的人物都氤氲着浓郁的孤独感,他们并非天生就注定孤独,世人所仰慕的名利,本来唾手可得,然而,为了追求一种自我的完美,坚守做人的原则,他们宁可孤独一世,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同样,生活在魏晋时期的名士们不满曹魏政权被司马氏的晋朝所取代,不愿做官,不愿参政,造成了精神上的孤独和心灵上的孤寂。
如阮籍《咏怀》所云“夜中不能寐,起坐谈鸣琴”,
“独坐空堂上”,
“忧思独伤心”,
“徘徊蓬池上”。
这种心灵焦虑实际就是对政治以及整个社会的无奈,它使魏晋名士们不得不走上一条超越之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聚啸林泉,纵酒放诞。
这一切只是他们或积极或消极的抗争与避世,而每一种行为背后,无不隐藏着他们内心深重的悲痛和沉郁的苦闷。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一段话:
“往昔混浊之世,必有一部分清流,与陋俗奋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乃如此也。
可叹无脚鸟痴狂一生,纵有万般能耐,终也敌不过天命劫数,空留一段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文化悲剧的传奇悲歌。
只可叹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终究是世间难容。
三、古龙武侠小说与魏晋风度的联系—— “无脚鸟”形象总论
魏晋时代的文士和古龙小说中的主人公各自独特的环境和特有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飞翔旅程,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也因此成为了无根的一代,正如那只无脚鸟一样。
在古龙小说《血海飘香》的最后,无花自杀了。
他临死前勉强一笑,道:我这并不是逃,我并不是不敢去面对他们,我只不过是不屑在那种卑贱的人面前低头而已。
他目中突然又现出辉煌的光彩,道:
“无论我做错了什么事我总是个高贵的人,比世上大多数人都要高贵得多,楚留香,这点你承认么?”
不由得使我想起一段话:
“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他死亡的时候。
”
无花就是只无脚鸟,抛弃了一切社会、情感关系,而选择身份、心灵的自由;抛弃了现实生活,而选择了理想的飞翔——结果使自己成了一只永远无法落地的无脚鸟。
古龙作为与金庸齐名的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他的小说以独特的风格,让人们耳目一新,其中的人物体现着超越世俗的人格魅力,古龙小说的深度,体现在作家对人生残酷性纯然感性的把握,给读者以感情的冲击,是一种诗性的深度。
其小说中的人物堪与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相媲美,皆在怪诞的表面之下闪现着独特的人性光彩。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罗立群.江湖一怪侠[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4]古龙.楚留香传奇[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
[5]杨凡.十年磨一剑[D].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6]古龙.陆小凤传奇[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