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恐龙
大班教案消失的恐龙反思

大班教案消失的恐龙反思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消失的恐龙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消失的恐龙反思1活动目标:1、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
2、了解五种常见恐龙:三角龙、剑龙、霸王龙、长颈龙、翼龙以及它们的外形特征。
3、对恐龙及恐龙的相关问题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1、符合活动内容的课件。
2、恐龙玩具模型一个。
3、供幼儿练习的恐龙图片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一、出示恐龙玩具模型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二、通过看课件内容让幼儿知道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
1、边放录像边听解说。
解说内容: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一个名字叫“恐龙”。
2、提问:恐龙是什么时候的动物?它们长着什么样的皮肤?三、通过看课件知道恐龙已经灭绝。
1、边看录像边听解说。
2、提问:恐龙哪儿去了?它们为什么会灭绝?四、通过看课件了解五种常见的恐龙。
逐一出示“三角龙”、“剑龙”、“霸王龙”、“长颈龙”、“翼龙”图像。
幼儿边看图像边听解说,认识这五种恐龙。
五、幼儿操作,巩固对五种恐龙的认识。
幼儿每人一张不同的恐龙图片,分别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恐龙,并说说它的特征。
六、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恐龙是远古时代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还认识了五种常见的恐龙。
其实,恐龙的'种类还有很多,也许在自然界还有更多已经灭绝的恐龙种类没有出现,需要小朋友长大以后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在组织本次活动时,我一改过去教师单方面收集、策划,让幼儿“请进”的做法,而是让幼儿共同参与,极大地引起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幼儿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到活动中,各抒己见,兴趣高涨,通过活动幼儿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消失的恐龙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消失的恐龙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五册第十章《神秘的自然界》,详细内容围绕“消失的恐龙”主题展开,探讨恐龙的生活习性、灭绝原因以及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以及灭绝原因。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及灭绝原因的理解。
重点:培养幼儿对恐龙的兴趣,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恐龙图片、恐龙模型、科普视频、教学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恐龙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恐龙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PPT,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及灭绝原因,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科学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推测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出示恐龙图片,让幼儿识别并说出恐龙的名称,巩固所学知识。
5. 动手实践(1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材料,绘制自己心目中的恐龙。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消失的恐龙2. 板书内容:恐龙种类: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生活习性:食肉、食草、飞行动物等灭绝原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竞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恐龙,并简单介绍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恐龙是霸王龙,它是一种凶猛的食肉动物,有着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四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恐龙的相关知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自然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恐龙的知识,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
【苏教版】新《消失了的恐龙》PPT-完整版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成恐 龙骨架的过程: (除沙-包装-清理-还原)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你认识这些恐龙吗? 从左到右依次是:
轻度装甲的棱背龙,身长不 超过 一辆汽车的长度,头部小小的,身体最 高点在臀部,骨质的筋腱让它的尾巴挺 的直直的,最重要的特征是沿着颈部、 背部长至尾巴的数排脊状骨板与骨质结 瘤。牙齿则和剑龙的相似,嘴部最前端 是窄喙,进食时以窄喙剪下低处的嫩叶 或果实,颚部再简单的上下运动以咀嚼 食物。背上的装饰则是对付未来攻击的 最佳防御。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消失了的恐龙
什么是恐龙?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多样化优势陆栖脊 椎动物,卵生爬行动物。“恐龙” 即 “恐怖的蜥蜴”,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龙”。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 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 现在2亿3500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 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è)纪晚期所发 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 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 么复制出来呢?
是根据恐龙化石复制出来的。
1 你知道第一块恐龙化石是那一年 发现的吗? 2 你见过最奇怪的化石是什么?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苏教版教材-《消失了的恐龙》-完整 版PPT1 精品教 学课件 (推荐 )
2.恐龙化石的发现与骨架还原 (1)科学家用刷子除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2)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 (3)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化石。 (4)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具完整的恐龙骨架。
苏教版科学六下《消失的恐龙》搜索教案及反思

3、感悟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课前让学生先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制作成信息卡片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来认识恐龙模型与化石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推理、想象和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思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提炼总结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资料毕竟有限,充分利用网络搜索也可分利用网络资源,完成了教案的设计。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师:对于恐龙化石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3、学生交流讨论
4、【多媒体课件展示】文字资料: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古生物学家对从岩石中发现的那些颌骨和牙齿的化石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但又不得不接受的认:这是一种以往从未发现过的巨大的爬行动物,一位科学家将它命名为“恐龙”。随着对恐龙化石的不断发掘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对恐龙更全面的认识。
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语言过渡: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模拟都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二)、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教师展示恐龙的化石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恐龙的化石有个比较感性的认识。【图片】:/搜索页面:
/i?ct=201326592&clmp;fm=index&pv=&z=0&word=%BF%D6%C1%FA%BB%AF%CA%AF&s=0#
九、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亓荣希望小学
姓名:贾会颖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亓荣希望小学
本人是专职科学教师,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科学教学,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学生)平时都是能通过这一窗口了解到最新的科学信息,搜索到我们需要的有关资料,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储备。
3.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及反思

3.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探索与发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消失了的恐龙”。
详细内容包括:恐龙的起源、恐龙的分类、恐龙的生活习性、恐龙的灭绝原因以及恐龙化石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及灭绝原因,培养学生的生物知识。
2. 通过学习恐龙化石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恐龙的分类、恐龙的灭绝原因。
教学重点:恐龙的起源、生活习性、化石研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恐龙模型、化石标本。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化石图片,引发学生对恐龙消失原因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及灭绝原因。
(1)恐龙的起源:介绍恐龙的祖先及其演变过程。
(2)恐龙的分类:按照食性、体型、生活习性等分类方法,介绍各类恐龙的特点。
(3)恐龙的生活习性:讲解恐龙的捕食、繁殖、迁徙等生活习性。
(4)恐龙的灭绝原因:分析环境变化、天体撞击、火山爆发等可能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恐龙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恐龙生活习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灭绝原因。
2. 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环境变化、天体撞击、火山爆发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恐龙灭绝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物灭绝的看法。
答案示例:恐龙灭绝原因有多种,如环境变化、天体撞击、火山爆发等。
生物灭绝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课后拓展:收集关于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文化,如恐龙电影、恐龙书籍等。
六下科学《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课件

三角龙是角龙的一种。它的鼻子 上有一只角,眼睛上有两只角,这三只 角都有1米长,是它们打架的有力武器。
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 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 具有较强防御能力。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杂食性恐龙
似鸟龙走路敏捷快速,跑起来的速 度能达到每小时43千米,与鸵鸟的速度 相当。
始祖鸟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小 型恐龙,一开始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现 在被认为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恐龙中的佼佼者
地震龙
体长很长
厚头龙
脑袋很坚硬
慈母龙
数量很多
似鸟龙
视力很好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恐龙中的佼佼者
鸭嘴龙
牙齿数目很多
恐爪龙
速度很快
细颚龙
体型很小
巨齿龙
很聪明
点击输入标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和图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的呢?
恐龙化石。
点击输入标题
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点击输入标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植食性恐龙
马门溪龙的脖子很长,体形十分高大, 从头顶到尾尖全长达22米,身高为3.5米, 体重可达30吨。
梁龙的脑袋很小,脖颈和尾巴很长。 20世纪初发现的梁龙遗骸全身长26.6米, 颈长6.7米,尾长15.3米,约重10.5吨。
点击输入标题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植食性恐龙
巨兽龙硕大的嘴Leabharlann 里长着一口锋利的牙齿,每颗牙有20厘米长。巨兽龙作为跃龙的后 裔,有个又细又尖的尾巴。
交流有关恐龙的信息
肉食性恐龙
鲨齿龙身高可达14米,体重6-11.5吨。 牙齿极其锋利,非常像大白鲨的牙齿,眶前 孔很像骷髅的眼睛,前肢比较短。
2024年3.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及反思

2024年3.1消失了的恐龙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探索生命的奥秘》教材第四章“生命的演变”第三节“消失了的恐龙”。
详细内容包括: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及其灭绝原因,重点探讨恐龙在地球生命史上的地位和灭绝之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认识到恐龙在地球生命史上的重要作用。
2. 掌握恐龙灭绝的原因,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恐龙的分类、灭绝原因。
教学重点:恐龙在地球生命史上的地位及其灭绝之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恐龙模型、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恐龙模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曾经统治地球的生物为什么消失了呢?2. 新课:讲解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恐龙在地球生命史上的地位。
(1)展示多媒体课件,介绍恐龙的起源、分类。
(2)引导学生讨论恐龙的生活习性,如食性、繁殖方式等。
3. 探讨恐龙灭绝原因: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灭绝原因的观点。
(1)引导学生从地质、气候变化、生物竞争等方面分析。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恐龙分类的练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6.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恐龙模型,加深对恐龙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恐龙的起源、分类、生活习性。
2. 恐龙灭绝的原因。
3. 恐龙在地球生命史上的地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讨恐龙灭绝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恐龙灭绝后,地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哺乳动物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2. 课后拓展: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发现的恐龙化石及研究成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消失了的恐龙》创意教案

《消失了的恐龙》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
2.探究恐龙消失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恐龙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恐龙消失的原因。
2.教学难点:恐龙消失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恐龙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恐龙的外貌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是如何消失的吗?2.探究恐龙的生活习性(1)分组讨论:恐龙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生活习性。
3.恐龙消失的原因(1)观看科普视频,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
(2)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探讨恐龙消失的可能原因。
4.创意活动:模拟恐龙世界(1)分组讨论:如何模拟恐龙世界,展示恐龙的生活场景。
(2)每组进行模拟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
5.科学探究:寻找恐龙消失的证据(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寻找恐龙消失的证据?(2)分组讨论:寻找恐龙化石、地质变化等证据。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现代濒危动物,避免它们消失?四、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幅恐龙生活场景的画。
2.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已经消失的动物,分析它们消失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1.在引导学生探讨恐龙消失原因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2.在创意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同学的表现,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3.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重难点补充:(1)教师展示恐龙图片,问:“同学们,你们能描述一下这张图片上的恐龙长什么样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很好,那你们知道恐龙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吗?它们喜欢吃什么?”(1)教师播放科普视频后,问:“视频中提到了哪些可能导致恐龙消失的原因?”(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地球上的气候变化、asteroid撞击、疾病、自然灾害都有可能是恐龙消失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
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
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
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
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 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 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 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 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 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你认识这些恐龙吗?
能找出与他们相对应的 化石模型吗?
梁 龙
霸王龙
棱背龙
似鸡龙
① 棱背龙
② 三角龙
③ 霸王龙
④似鸡龙
⑤ 梁龙
恐龙的分类
恐龙一般分为肉食类和草食类。肉食类 有暴龙、霸王龙、异特龙、迅猛龙、似鸟 龙等。草食类有三角龙、梁龙、雷龙、甲 龙等。不过,大家熟悉的翼龙并不是恐龙, 它只是一种生活在恐龙时代的会飞行的物 种。
霸王龙
最凶残,身长约13米,体重约7公吨,嘴 里长着匕首般的牙齿曾一度统治白垩纪 。
梁龙
梁龙是目前世界上确认的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
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 来的呢?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些
图片、模型都是根据恐龙的化石复 制出来的,那对于恐龙化石,我们 又了解多少呢?
自学教材25页内容。回答下面的 问题:
科学家们是怎样发现化石并把它 还原成恐龙骨架呢?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
发现的。
(2)恐龙是一种巨大无比的( 爬行 )动
物。
(3)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具具完整的恐龙
骨架是经过(挖掘)---(搬运)--(清理)---( 拼装 )等步骤还原出来
的。
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 成恐龙骨架的过程:
挖掘 搬运 清理 拼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霸王龙头 骨化石
恐龙粪便化石
葬身哺乳动物腹中的恐龙
恐龙木乃伊化石 恐 龙 蛋 的 化 石
何为恐龙?
• 恐龙(Dinosaur)是指生活在距今大约2 亿3500万年至6500万年前的一类爬行类动 物,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 久。一般认为大多数恐龙已经全部灭绝, 仍有一部分适应了新的环境被保留下来, 如鳄类、龟鳖类;还有一部分沿着不同的 进化方向进化成了现在的鸟类和哺乳类 (包括我们人类)。
1.消失了的恐龙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 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 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 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 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
• 关于恐龙,同学们课外都了 解到了哪些知识?
•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外查阅 和收集到的关于恐龙的资料放于桌 上,小组内展开交流。
剑龙生活在北美洲的侏罗纪晚期。它身上长有 许多尖刺,专门用来对付敌人。但是剑龙的行 动迟缓,十之八九会成为食肉恐龙的美食。
三角龙
棱背龙在侏罗纪早期,身体披着厚厚的甲板, 还均匀地密布着一排排尖刺全长4米,身体大 约只有一只小牛那样大。
异齿龙
生活在侏罗纪的南非,同时也是最小的鸟脚 类,体长只有0.9-1米,杂食动物。
最长的恐龙。恐龙四肢如柱, 后肢略长于前肢,它的脖子很 长,脑袋较小,脸部较长,鼻 孔位于眼眶上方。梁龙的尾巴 又长又细,是自卫的武器。梁 龙没有咀嚼齿,无法咀嚼食物, 为了消化食物,梁龙只有吃些 石块。
似鸟龙
它看起来像一只大鸵鸟它以浮游生物为食, 但也吃小昆虫,它甚至还能捕食蜥蜴。
最重的恐龙,总长22.5米,体重78吨
合川马门溪龙可以说是中国恐龙的骄傲。它的体形十分高大而雄伟,从头顶到尾 尖全长达22米,身高为3.5米,估计它活着的时候体重可达26吨。合川马门溪龙 的最大特点就是颈部特别长,达9米,是现生的长颈鹿的颈部长度的3倍 。
在海洋中能与鱼 龙匹敌的是蛇颈 龙,在水中能快 速捕捉鱼类和其 它水生动物,它 的整个模样仿佛 是一条长蛇和一 只乌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