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基本性质实验
唾液酶化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酶的基本性质和作用。
2. 掌握唾液酶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3. 学习运用化学方法研究生物酶的性质。
二、实验原理唾液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能够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本实验通过提取唾液酶,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催化活性,以及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来研究唾液酶的性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唾液、淀粉、碘液、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铜、酚酞指示剂等。
2. 实验仪器:试管、烧杯、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滴管、移液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唾液酶提取(1)取一定量的唾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用离心机以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作为唾液酶提取液。
2. 唾液酶活性测定(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
(2)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酶提取液。
(3)将两支试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持37℃水浴10分钟。
(4)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 唾液酶与氢氧化钠反应(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3号和4号。
(2)向3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酶提取液,4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5%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 唾液酶与硫酸铜反应(1)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5号和6号。
(2)向5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酶提取液,6号试管中加入2mL唾液。
(3)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 3%的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唾液酶活性测定实验结果显示,1号试管中的淀粉溶液在加入唾液酶提取液后,颜色变蓝,说明唾液酶具有催化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作用。
2. 唾液酶与氢氧化钠反应实验结果显示,3号试管中的唾液酶提取液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颜色变为红褐色,说明唾液酶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变性。
3. 唾液酶与硫酸铜反应实验结果显示,5号试管中的唾液酶提取液在加入硫酸铜溶液后,颜色变为蓝绿色,说明唾液酶与铜离子发生反应。
酶的专一性实验报告

酶的专一性实验报告篇一:实验酶的活性及专一性测定实验七酶的活性及专一性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酶的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对底物催化的专一性。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能专一的催化淀粉水解,生成一系列水解产物,即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
麦芽糖或葡萄糖都属于还原糖,能使班氏试剂中的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亚铜,并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
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且蔗糖本身不是还原糖,所以不能与班氏试剂作用呈色,以此证明酶催化底物的专一性。
三、器材及试剂1. 器材:试管、试管夹、样品杯、滴瓶、温度计、恒温水浴锅,冰箱等。
2. 试剂:(1)0.5%淀粉溶液(含0.3%NaCl):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5ml蒸馏水调成糊状,徐徐倒入80ml煮沸的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待其溶解后,加0.3gNaCl,加蒸馏水至100ml。
此液应新鲜配制,防止细菌污染。
(2)2%蔗糖溶液:称2g蔗糖,加蒸馏水至100ml溶解。
(3)班氏试剂:溶解结晶硫酸铜17.3g于100ml热的蒸馏水中,冷却后加水至150ml为A液。
取柠檬酸钠173g和无水碳酸钠100g,加蒸馏水600ml ,加热溶解,冷却后加水至850ml为B液。
将A液缓慢倒入B液中,混合即可。
(4)稀释唾液: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再含蒸馏水15ml作咀嚼运动,2分钟后将稀释唾液收集于样品杯中备用。
(5)碘-碘化钾溶液:四、实验方法1. 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测定唾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号1-6,取1ml唾液加入1号试管,加水稀释10倍后从中取出1ml加入2号试管,依次梯度稀释。
各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1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然后向6支试管内同时加入1ml的0.5,的淀粉溶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恒温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计算酶的活性,用于后续实验。
2. 淀粉酶的专一性取3个试管,分别编号,按下表操作,记录实验现象。
酶性质实验报告结果现(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探究酶的专一性、激活剂与抑制剂的作用以及酶的最适温度。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酶、葡萄糖酶、果糖酶、淀粉、葡萄糖、果糖、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硫酸铜、碘液、苯酚、乙醇等。
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锅、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移液器、容量瓶、试管等。
三、实验方法1. 酶的专一性实验(1)将淀粉酶分别与淀粉、葡萄糖、果糖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3)用碘液检测上清液中淀粉的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检测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
2. 激活剂与抑制剂实验(1)将淀粉酶分别与磷酸盐缓冲液、氯化钠、硫酸铜混合,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3)用碘液检测上清液中淀粉的含量。
3. 酶的最适温度实验(1)将淀粉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一定时间。
(2)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
(3)用碘液检测上清液中淀粉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的专一性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效果明显,而对葡萄糖和果糖的催化效果较差。
这表明淀粉酶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只能催化淀粉的水解反应。
2. 激活剂与抑制剂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钠对淀粉酶的活性有促进作用,而磷酸盐缓冲液和硫酸铜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
这说明氯化钠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激活剂,而磷酸盐缓冲液和硫酸铜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抑制剂。
3. 酶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淀粉酶在40℃时的活性最高,而在其他温度下,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这表明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
五、讨论与心得1. 酶的专一性是酶催化反应的一个重要特点,本实验验证了淀粉酶对淀粉的专一性,为后续研究酶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 激活剂和抑制剂在酶催化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发现氯化钠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激活剂,而磷酸盐缓冲液和硫酸铜可以作为淀粉酶的抑制剂,为酶的调控提供了参考。
实验三酶的基本性质

二、原理 (三)酶的激活和抑制
酶的活性常受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剂。
例如,氯化钠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硫酸铜为其抑 制剂。
很少量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且常具有 特异性。
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 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例如,氯化钠达到1/3饱和度时就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 活性。
实验三 酶的基本性质
(P85)
1
酶的定义: 是生物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生
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 催化下进行的。 酶的特点: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活性可调节控制等特 性。 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可影响酶的活性。
2
一、目的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了解温 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明确最适温度的概念;
反应10min 冷却3min 碘液(滴)
管号
1
2
3
1
1
1
0℃
37℃ 100℃
2
2
2
1
1
1
0℃
37℃ 100℃
流动水冷却
1
1
1
9
四、实验方法
(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项目
管号
1
2
3
pH5.0缓冲液(mL)
3
/
/
pH7.0缓冲液(mL)
/
3
/
pH8.0缓冲液(mL)
/
/
3
1%淀粉液(含0.3%NaCl)(mL)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掌握酶的催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3. 学习酶活力测定方法。
4. 通过实验,加深对酶学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等特性。
酶的活性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测定酶活力,分析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酶制剂- 底物- 水浴锅- 移液器- 计时器- pH计- 温度计2. 实验仪器:- 酶活力测定仪- 分光光度计四、实验方法1. 酶活力测定:- 采用比色法测定酶活力。
- 将底物溶液和酶溶液混合,在一定温度和pH值下反应。
-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 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酶活力。
2. 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在0℃、25℃、37℃、50℃、70℃等不同温度下测定酶活力。
- pH值:在pH值分别为3、5、7、9、11的缓冲溶液中测定酶活力。
-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底物浓度,测定酶活力。
- 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酶浓度,测定酶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力测定结果:- 在不同温度下,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7℃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在不同pH值下,酶活力在pH值为7时达到最大值,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活力降低。
- 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活力有显著影响。
2. 不同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 温度:酶活性受温度影响较大,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使酶失活。
- pH值:酶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不同酶的最适pH值不同。
- 底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底物浓度越高,酶活力越大。
- 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酶浓度越高,酶活力越大。
六、实验结论1. 酶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等特性。
2. 酶活性受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以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认识酶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酶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酶的催化活性、专一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3. 通过实验验证酶的催化作用,加深对酶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由活细胞产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
酶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酶催化反应速率比无机催化剂快10^3~10^17倍。
2. 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
3. 温和性:酶催化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1)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2)底物: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3)指示剂:碘液、酚酞等。
2. 仪器:(1)恒温水浴箱(2)试管及试管架(3)移液器(4)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碘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作为对照。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 酶的专一性实验(1)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
(2)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另一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蛋白酶。
(3)将两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箱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2)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取两只试管,分别加入相同量的淀粉酶和淀粉溶液。
向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作为对照,另一只试管中加入适量醋酸溶液,观察并记录碘液褪色所需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催化反应速率实验: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速率明显快于对照组,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2. 酶的专一性实验: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而对蛋白质无催化作用,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1)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NaOH溶液对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证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
磷酸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磷酸酶的基本性质和作用;2. 掌握磷酸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酶活性测定;4. 熟悉磷酸酶的动力学分析。
二、实验原理磷酸酶是一类催化磷酸酯键水解的酶,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
磷酸酶活性测定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检测底物或产物浓度的变化来反映酶的活性。
本实验采用磷酸苯二钠为底物,在碱性条件下,磷酸酶将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苯酚和磷酸盐。
苯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的衍生物,根据红色深浅可测出酶活力高低。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试管架、试管、移液管、移液枪、恒温水浴箱、721型分光光度计、移液器、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滴定管等。
2. 试剂:0.02mol/L底物液、pH10碳酸缓冲液、蒸馏水、酶液、碱性溶液、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磷酸苯二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试剂,配制底物溶液、缓冲液、酶液等。
2. 设置实验组:分别取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0.05、0.10、0.20、0.50、1.00、2.00、5.00、10.00、20.00mmol/L)和酶液,在恒温水浴箱中保温至实验温度。
3. 每个实验组分别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4. 在1号试管中加入底物溶液、缓冲液和酶液,混合均匀后立即加入碱性溶液,启动反应。
5. 在2号和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底物溶液、缓冲液和酶液,混合均匀后立即加入4-氨基安替比林和铁氰化钾,启动反应。
6. 将1、2、3号试管分别置于分光光度计中,于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7. 根据吸光度计算酶活性,绘制酶活性-底物浓度曲线。
8. 根据曲线计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性-底物浓度曲线呈典型的米氏曲线,说明实验成功。
2. 根据曲线计算得到Km值为X mmol/L,Vmax为Y mmol/L·min。
3. 分析Km值和Vmax值,了解酶的催化特性。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酶的基本性质实验报告引言: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和调控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速率。
酶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以及开发新药和生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酶的基本性质,包括催化活性、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一:酶的催化活性材料与方法:1. 取一小块新鲜牛肉,切成细丝。
2. 准备一杯水,将牛肉丝放入其中。
3. 在室温下观察牛肉丝的变化。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观察到牛肉丝开始变得更加松软。
这是因为牛肉中的酶分解了蛋白质,使其变得更易消化。
这个实验说明了酶具有催化作用,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实验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2. 在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
3. 在试管B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一滴淀粉酶。
4. 在试管C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一滴淀粉酶。
5. 将试管A放入冰箱,试管B放在室温下,试管C放在加热器上加热。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观察到试管A中的淀粉溶液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试管B中的淀粉溶液开始变得混浊,而试管C中的淀粉溶液变得更加透明。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低温下,酶的活性较低,无法有效催化淀粉的降解。
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可以充分发挥催化作用。
然而,当温度过高时,酶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实验三: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 准备三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B、C。
2. 在试管A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
3. 在试管B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和一滴乳酸酶。
4. 在试管C中加入一定量的牛奶和一滴乳酸酶。
5. 分别在试管A、B、C中加入不同pH值的缓冲液。
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观察到试管B中的牛奶开始变酸,而试管C中的牛奶保持了原有的味道。
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受pH值的影响。
在适宜的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可以催化乳酸的产生。
然而,当pH值偏离适宜范围时,酶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 指导老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酶的基本性质实验A 、底物专一性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酶的专一性;2. 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3. 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酶学实验。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无催化反应。
↗相对专一性专业: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装订 线酶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立体异构专一性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
采用Benedict 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edict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2CO3+ 2H2O →2NaOH + H2CO3CuSO4+ 2NaOH →Cu(OH)2+ Na2SO4还原糖(—CHO or —C=O)+ 2Cu(OH)2 →Cu2O↓ + 2H2O + 糖的氧化产物↓↓↓醛基酮基砖红色或红色在分子结构上,淀粉几乎没有,而蔗糖全无半缩醛基,它们均无还原性,因此它们与Benedict试剂无呈色反应。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被蔗糖酶水解,其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都为具有自由半缩醛羟基的还原糖,与Benedict试剂共热,即产生红棕色Cu2O沉淀。
本实验以此颜色反应观察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⑴蔗糖酶液(样品Ⅳ1:10稀释);⑵新鲜唾液(含唾液淀粉酶)。
2、实验试剂⑴蔗糖酶液(样品Ⅳ1:10稀释);⑵唾液淀粉酶液(唾液1:200稀释)⑶5%蔗糖(.)溶液;⑷ %淀粉溶液(含%NaCl ); ⑸ Benedict 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漏斗;2.脱脂棉花;3.恒温水浴(37℃,100℃);4.量筒;5.试管及试管架;6.烧杯;7.吸量管。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㈠ 检查试剂(二)淀粉专一性取三支试管,编号1,2,3 往1,2,3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5%蔗糖溶液、%淀粉(%NaCl )溶往三支试管中各加入Benedict试剂2ml 将三支试管摇匀,置于沸水浴记录观察结果取三支试管,往1,2,3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5%蔗糖溶液、%淀粉(%NaCl)溶往三支试管中各加将三支试管摇匀,置于沸水浴往1,2,3试管中各加摇匀,置于37℃水浴中(三)蔗糖酶的专一性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检查试剂:试剂处理试管编号123%淀粉(%NaCl )溶液(ml ) 3 5%蔗糖溶液 (ml ) 3 蒸馏水(ml )3Benedict 试剂 (ml )222摇匀,沸水浴2~3分钟记录观察结果记录观察结果 取三支试管,往1,2,3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馏水、5%蔗糖溶液、%淀粉(%NaCl )溶往三支试管中各加将三支试管摇匀,置于沸水浴记录观察结果往1,2,3试管中各摇匀,置于37℃水浴中(二)淀粉酶专一性:(三)蔗糖酶专一性:七、讨论、心得:1、设计第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是否存在干扰因素;第二组实验是为了验证淀粉酶的底物专一性;第三组实验是为了验证蔗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2、三组实验中的蒸馏水都是作为对照用的。
3、淀粉溶液中%NaCl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淀粉酶的活性,同时氯离子作为激活剂,可以增加酶的活性,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
4、试管要洁净,所有试剂加量要准确,加好试剂后要摇匀。
使用试剂时不要人为造成试剂间的互相污染;试剂用好瓶盖要立即盖好,防止试剂间的互相污染。
以免实验结果的错误。
B、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激活剂、抑制剂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 学习检定激活剂和抑制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激活剂: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的物质。
抑制剂: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但能使酶分子上的某些必需基团(主要是指酶活性中心上的一些基团)发生变化,因而引起酶活力下降,甚至丧失,致使酶反应速度降低的 物质。
本实验利用淀粉被水解的不同阶段产物与碘有不同颜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激活或抑制现象。
淀粉经酶促水解为葡萄糖的不同阶段的产物与碘作用的颜色反应如下:淀粉→→→紫色糊精→→→红色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显蓝色 显紫色 显红色 不显色 不显色 不显色↓ ↓ 还原性 还原性本实验中,氯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铜离子为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
利用淀粉被水解的不同阶段产物与碘有不同的呈色反应,定性观察唾液淀粉酶在酶促反应中激活和抑制现象。
淀粉 + 碘 → 蓝色淀粉 + 淀粉酶 Cl-或Cu2+ 水解产物 + 碘液 → 颜色变化 水解的程度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溶液所呈现的颜色之变化来判断的。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新鲜唾液(1:200稀释)2、实验试剂⑴ 唾液淀粉酶(自制) ⑵ % 淀粉溶液加 碘 加 碘 加碘加碘加碘加 碘⑶ % 氯化钠溶液 ⑷ % 硫酸铜溶液 ⑸ % 硫酸钠溶液 ⑹ 碘化钾-碘液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试管及试管架2.量筒3.漏斗4.脱脂棉花5.点滴板6.吸量管7.恒温水浴(37℃)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号试管呈紫红色,2,3,4,5,6,7,8号试管均呈棕黄色,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时间为1 min 。
取八支试管,编号1,2,3,往八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 %淀粉溶液、1ml 蒸馏水和混匀,分别置于37℃水浴中保温1,2,3,分别滴加记录观察结果取四支试管,编分别加入3ml %往1,2,3,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1ml 硫酸铜溶液、1ml 氯化钠溶液、1ml 硫酸六、实验结果与分析:试剂处理 试管编号1 2 3 4 %淀粉溶液 (ml ) 3 3 3 3 1%CuSO 4溶液 (ml ) 1 1%NaCl 溶液 (ml ) 1 1%Na 2SO 4溶液 (ml ) 1 蒸馏水 (ml ) 1 唾液淀粉酶溶液 (ml )1111混匀,37℃水浴1分钟KI-I 2溶液 (滴) 1 1 1 1 记录观察结果七、讨论、心得:1、本实验中,试管1是为了验证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管2是为了验证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试管3是为了排除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干扰;试管4是作为对照的。
2、抑制剂和变性剂是不同的。
抑制剂不引起酶蛋白变性,仅仅是降低其活性,除去后酶的活性恢复;而变性剂则会破环酶蛋白原有活性,使酶失去活性,是不可逆的。
3、试管要洁净,所有试剂加量要准确,加好试剂后要摇匀。
使用试剂时不要人为造成试剂间的互相污染;试剂用好瓶盖要立即盖好,防止试剂间的互相污染。
以免实验结果的错误。
分别加入1ml将各管混匀后,置于37℃水浴记录观察结果C、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最适温度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2. 学习测定最适温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酶的催化反应受温度影响很大,每一种酶所催化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仅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表现出最大的活力,即反应速度最大时的温度,这个温度称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逐渐下降。
因此,酶促反应与温度的关系,用酶活力对温度作图,通常具有钟罩形曲线特征。
实验①:利用唾液淀粉酶为试验对象,在0℃~65℃之间选择不同的温度,进行酶活力测定。
根据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的程度的不同,遇碘呈现颜色的变化来判断酶活力的大小及最适温度。
实验②:采用蔗糖酶为试验对象,在室温至75℃之间选择不同温度进行酶活力测定。
蔗糖酶的活力常以其反应产物还原糖(葡萄糖)的生成量来表示。
本实验选择3,5–二硝基水扬酸法测定还原糖量。
在碱性条件下,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溶液共热后被还原成红色氨基化合物,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反应溶液所呈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程度成正比。
因此,可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酶促反应后生成的还原糖量,从而测定蔗糖水解的速度和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实验材料⑴蔗糖酶液(样品Ⅳ1:10稀释);⑵新鲜唾液(1:200稀释)。
2、实验试剂⑴L醋酸缓冲液()⑵5%蔗糖(.)溶液(W/V)⑶3,5—二硝基水扬酸(简称DNS)试剂⑷%淀粉溶液(含%NaCl)⑸IK-I2溶液四、实验器材与仪器:1. 试管及试管架;2.恒温水浴(37℃、50℃、65℃、75℃、100℃);3.吸量管;4.滴管;5.点滴板;6.分光光度计;7.制冰机。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一、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1.观察温度对酶活动的影响:取五支试管,编号1,分别滴加2ml %淀粉将1,2,3,4,5号试管分别置于冰中、室温、37℃水浴、50℃水浴、分别加入经过预温的淀混匀,分别置于各相分别滴加记录观察结果2、绘制温度-酶活力曲线图,以反应温度为横坐标,反应液颜色的深浅程度(代表酶活力的大小)为纵坐标。
绘制温度——酶活力曲线(钟罩形),确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二、温度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1、蔗糖酶最适温度的测定蔗糖酶液(样品IV)稀释10倍,备用。
2、绘制温度——酶的活力曲线图七、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1.观察温度对酶活动的影响:试剂处理试管编号12345取六支试管,编号0,1,2,分别加入1ml L醋酸缓冲液、5%蔗糖溶液0、1号试管置于室温中,2、3、4、5号试管分别置于37℃、50℃、65℃、0号试管中加入ml蒸馏水,1~5号管分别加入蔗糖酶液。
水和蔗糖酶液均分别置于相应温度环境中保分别加入1ml DNS混匀,置于沸分别加入5ml蒸馏水测定在520nm2.温度-酶活力曲线图:二、温度对蔗糖酶活力的影响:1、蔗糖酶最适温度的测定:2、绘制温度——酶的活力曲线图:八、讨论、心得:1、在把底物与酶混合前要先分别对两者进行预温,使得酶促反应一开始时两者就处在同一温度环境中;2、在温度对蔗糖酶活力影响实验中,在75℃环境中的反应液光吸收值比在65℃环境中要高,这可能是测定时没有充分摇匀的缘故,也有可能是温度过高,蔗糖酶几乎完全变性沉淀下来有关;3、试管要洁净,所有试剂加量要准确,加好试剂后要摇匀。
使用试剂时不要人为造成试剂间的互相污染;试剂用好瓶盖要立即盖好,防止试剂间的互相污染。
以免实验结果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