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 发及产业

合集下载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

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在现代农业中,畜禽养殖是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废弃物的概念入手,介绍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研究。

概念认知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可以代谢循环利用或无价值利用的废弃物质。

对于农村畜禽养殖来说,废弃物主要包括动物粪便、残体、畜禽养殖废水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畜禽养殖面临着废弃物处理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规模化养殖的普及,废弃物排放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传统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亟待研究和应用新的废弃物处理技术。

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处理方式,通过将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混合堆肥,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技术对改善土壤质量、增加作物产量有显著效果,同时减少了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沼气发酵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是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在密封的环境中经过发酵产生沼气,可用于照明、饮用水加热等。

这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还可以追求能源的再生利用,发挥废弃物的资源价值。

生物气化技术生物气化技术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在高温、低氧气条件下进行气化反应,产生可燃气体。

这种技术可以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生物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综合利用的方式既可以解决废弃物处理问题,又可以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技术创新在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中,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

科研机构和企业应不断探索新的处理技术和装备,提高废弃物处理的效率和产出率。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畜禽养殖的发展需求,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政策支持政府在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领域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和农民采用新技术新装备进行废弃物处理。

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目录一、引言 (2)二、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3)三、畜牧业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现状 (6)四、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的影响 (8)五、畜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10)一、引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高温、低温冷冻和风雹等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这些极端天气对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干旱会导致草原草场水源供应不足,影响牧草生长,进而造成饲料短缺,降低畜牧业生产效率。

而洪涝灾害则可能直接冲毁畜舍,淹没牲畜,导致重大损失。

高温天气会增加牲畜的热应激,降低其饮水量和采食量,进而影响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畜牧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作为食品供给的核心部门。

它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动物性食品,如肉、蛋、奶等,这些食品在全球饮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满足人类营养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反刍动物如牛、羊等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甲烷,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等也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气候变化还对动物的健康和生理状况带来影响。

在高温天气中,牲畜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都会受到影响,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而在极端低温天气下,一些畜禽则难以生存,导致死亡率上升。

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一些新的、难以预测的动植物疾病,对整个畜牧业生产链的正常运转造成灾难性影响。

为了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包括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同时还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市场引导,提高公众对绿色健康畜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等。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是指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饲料残渣、废弃饲料等,这些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农业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

传统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堆肥或沼气发酵,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处理效率低、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研究开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发酵技术生物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分解养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高质量的有机肥料或饲料。

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添加专业的发酵菌种,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物。

发酵后的产物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肥料价值。

此外,该技术还可将废弃物中的潜在能源转化为生物气体,用于发电或供热。

二、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养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的添加剂,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例如,将废弃的饲料残渣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鱼粉、蛋白粉的原料,用于动物饲料的生产。

同时,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可通过开发相关酶制剂进行分解,以增加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三、资源化利用与肥料制备养殖废弃物中所含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通过资源化利用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

其中,利用废弃物制作有机肥料是一种可行的技术,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改善土壤结构。

同时,废弃物中的氮、磷等元素也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处理的方式,制备成无机肥料,进一步提高养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四、废弃物热能利用技术废弃物中的潜在能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利用,例如利用废弃物中的有机质进行沼气发酵,以产生生物气体供热或发电。

此外,废弃物中的有机质也可以通过生物质锅炉进行燃烧,以产生热能供养殖场使用。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有效利用废弃物的能源价值。

综上所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是解决农业与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资源化利用与肥料制备以及废弃物热能利用技术等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养殖效益,并发挥废弃物的潜在能源和营养价值。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简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摘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当前畜禽养殖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现状分析,接着探讨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并阐述了其应用和效益评价。

在评价了资源化利用的前景后,结论指出资源化利用对畜禽养殖产业的促进作用,并强调了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分析、技术探讨、应用、效益评价、展望、促进作用、可持续性、环保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畜禽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其废弃物产生量巨大,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问题。

传统的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式会造成土壤和空气污染,对人畜健康造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实现资源化利用,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态风险,还能为畜禽养殖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包括生物转化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解废弃物,还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燃料等资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分析、技术探讨、应用、效益评价和前景展望,探讨资源化利用对畜禽养殖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1.2 问题意义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意义: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大量堆积已经成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严重问题。

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如果不得到合理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探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收益。

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国内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此类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研究和开发高效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文章首先对畜禽养殖废水的特性进行了概述,包括其污染物成分、排放特点等。

随后,文章详细梳理了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近年来新兴的膜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各种技术的处理效果、运行成本、适用范围等进行了综合评估,旨在为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提供指导。

文章还关注了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和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和机遇。

深入研究新型、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对于推动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总结了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概述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种典型的有机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药物残留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

其处理技术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内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进展。

当前,国内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自然生态处理等几种方法。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筛网、沉淀、过滤等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化学处理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混凝剂、氧化剂等,来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等。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引言: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业的发展,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式,可有效解决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带来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1.废弃物的成分与特性: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以及剩余饲料等。

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料。

2.废弃物处理技术成熟:目前,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已相对成熟,包括发酵堆肥、厌氧消化、沼气发电等方法。

这些技术都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3.废弃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畜禽养殖废弃物若不得到合理处理,容易引发水污染、土壤质量恶化等环境问题。

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有机肥料和能源的需求也为其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1.有机肥料的市场需求:有机肥料因其环保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的青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满足市场需求,为工厂和农户带来经济效益。

2.沼气发电:废弃物中的有机质可以通过厌氧消化过程转化为沼气,进而发电。

沼气发电不仅可以为养殖场提供可再生能源,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电网,带来经济效益。

3.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通过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可以减少传统处理方法所需的成本。

例如,废弃物发酵堆肥后的有机肥料可以替代化肥,减少农户的投入;同时,废弃物沼气的利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成本。

4.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熟度:随着技术的进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设备和技术逐渐成熟并投入市场。

这降低了资源化利用的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解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解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解析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和开发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不仅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还能提高养殖效益,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分类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及其混合物,饲料残渣、病死动物体、垫料、污水等。

其中,粪便是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如氮、磷、钾等。

尿液则富含氮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1. composting(堆肥化)堆肥化是将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材料(如秸秆、农作物残余等)相结合,在一定的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堆肥。

堆肥具有良好的肥料特性,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在堆肥过程中,合理调节碳氮比、湿度和通气性,提高堆体的温度,可以有效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使用通风设备和温控系统,可以提高堆肥化速率,缩短处理周期。

2. anaerobic digestion(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将在无氧环境中,利用细菌将有机物分解为可再生能源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有效减少废弃物体积,将其转化为沼气,还能生成肥料。

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可作为清洁能源利用。

同时,剩余的消化液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直接作为液体肥料施用。

厌氧消化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宜的微生物种群、调节反应条件及保持反应器的稳定性。

通常需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如破碎、加热或预处理药剂等,以增强厌氧细菌的分解能力。

3. biogas utilization(沼气利用)随着厌氧消化技术的发展,沼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一系列处理后可用于发电、供热或汽车燃料。

将沼气转化为电能,不仅可以降低养殖场的能源成本,还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高经济效益。

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现代畜禽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法:1.沼气发电:将畜禽粪便收集并投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可以产生沼气,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沼气发电不仅可以利用废弃物,还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电力,解决电力短缺问题。

2.堆肥:将畜禽粪便和废弃饲料等有机物进行堆肥处理,加速其分解过程,并生成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富含养分,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畜禽粪便脱水:通过脱水机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水分,减少体积。

脱水后的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4.生物气化:将畜禽粪便和其他有机废物进行高温热解处理,可以得到合成气和焦炭等产品。

合成气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焦炭可以用于炼钢等工业生产。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1.有机肥料生产:通过堆肥或脱水等处理方法,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2.生物质能源生产:通过沼气发电、生物气化等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可以用作燃料,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水肥循环利用:将畜禽排泄物中的养分回收利用,作为农田灌溉用水的肥料源。

通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养分的流失,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4.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畜禽粪便中的微生物资源,开展相关的生物技术研发。

比如利用畜禽肠道微生物制备益生菌,用于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提高畜禽养殖的健康水平。

三、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1.减少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重金属等有害成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

通过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等5项课题申报指南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四月一、指南说明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湖泊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根据湖泊流域畜禽养殖废弃物、湖内水华蓝藻及底泥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重大技术需求,以削减湖泊污染负荷为核心目标,研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产业化、湖泊水华蓝藻处理处置和疏浚底泥的处置及资源化的成套设备及感知湖泊系统构建核心传感器,形成关键设备3-5套;建立2-3个产业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10种设备与产品进入市场,推动农村污染源、湖泊内负荷污染治理关键设备的产业化;培育形成环保企业或企业联盟,“十二五”期间累计产值达20 -50亿元。

针对我国不同类型典型湖泊,开展西北干旱地区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共性技术研究,集成形成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整装成套技术,建成国家级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工程技术平台,并促进湖泊水污染治理技术的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

2、总体研究内容与任务分解(1)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针对湖泊流域主要畜禽养殖废弃物(奶牛、生猪、家禽粪便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研发与集成适用于畜禽养殖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产业化技术,建立示范工程,处理年存栏散养奶牛1万头规模,散养生猪3万只和家禽10万羽;建立产业化基地并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2)湖泊疏浚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规模化工程示范针对湖泊疏浚底泥干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瓶颈问题,开展污染底泥干化处理成套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和研发;筛选底泥资源化技术,开展适应规模化、产业化的底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和研究;形成产业化能力,并探索建立环保疏浚产业联盟;研究并初步构建污染底泥疏浚、处理与资源化评估和监管体系,使底泥污染控制安全、规范。

(3)水华藻类资源化利用技术与产业化基地建设在已有的蓝藻水华快速清除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湖泊水华蓝藻快速清除后藻水分离、藻毒素去除技术;针对藻渣资源化利用中的难点问题,研发藻渣及大型水生植物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建立清除1万吨/天富藻水及其相应规模的藻渣、植物生物有机肥生产基地与污泥资源化利用生产平台,达到工业化与产业化水平,形成市场化产品。

(4)感知湖泊系统构建关键技术、核心传感器研发及平台建设根据湖泊污染治理方面的重大技术需求,针对典型湖泊研发湖泊生境观测、湖泊健康/灾变识别诊断系统与湖泊生境控制系统的湖泊感知成套技术,并开展运行与应用示范;重点开展感知湖泊系统顶层设计,研发关键核心传感器及设备;开发湖泊感知的系统设计与自动控制及诊断分析的软件包;建立重点湖泊重要感知信息的国家湖泊感知平台。

(5)西北湖泊水污染防治共性技术及工程示范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退化、沼泽化等共性问题,开展生态系统修复与调控等关键技术、沼泽化湖泊的控制及修复技术研究,建成5km2左右的干旱区湖泊水环境改善及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区。

二、指南内容(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课题1、研究目标根据湖泊流域的分散型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及其控制问题,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为目标,建立一定规模的家禽、生猪与牛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的技术研发中心与产业化基地,研制生物有机肥与营养基质或土壤修复制剂等产品,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可,集成形成实用的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成套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养殖污染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产品应用产业链或联盟,累计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

2、研究内容(1)生猪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针对年存栏量3万只及以上规模的散养生猪养殖废弃物,研发实用的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技术及其标准,在研究流域建立年产1万吨以上的生物有机肥等产品生产线3-4条,产业化基地占地不少于50亩,肥料资源化利用基地处理能力达到100吨/天。

(2)牛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针对年存栏量1万头及以上规模的散养奶牛养殖废弃物,研发实用的奶牛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技术及其标准,在研究流域建立年产2万吨以上的生物有机肥等产品生产线2-3条,产业化基地占地不少于50亩,肥料资源化利用基地处理能力达到150吨/天。

(3)家禽养殖废弃物的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针对年存栏量10万羽及以上规模的散养家禽养殖废弃物,研发实用的家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技术及其标准,在研究流域建立年产1万吨以上的生物有机肥等产品生产线2-3条,产业化基地占地不少于30亩,肥料资源化利用基地处理能力达到70吨/天。

3、考核指标与预期成果(1)考核指标1)家禽-生猪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①研发分散养殖畜禽粪便收集-集中快速发酵-资源化处理系统,处理能力100-150吨/天。

②建成养殖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基地,具备处理年存栏散养生猪3万只与家禽10万羽等的能力。

③建立年产1-2万吨规模的生物有机肥生产线5-6条,建立年产1万吨规模的营养基质或土壤修复制剂生产线2-3个,产业化基地面积不低于80亩。

④建立3000-5000m2的家禽、生猪的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的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培育形成养殖污染控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产品应用产业链或联盟,累计形成产值2亿元以上。

2)牛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①建立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研发中心平台,规模达到5000平方米。

②建成一个10万吨规模产业化基地与分散收集系统装备生产基地,形成牛养殖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生产能力,达500-1000吨/天。

③技术指导5-10家大型有机肥企业(年产5 万吨以上),技术服务引领50家有机肥企业,推动全国有机肥产业标准化快速发展。

累计形成产值3亿元以上。

(2)预期成果1)家禽-生猪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①集成家禽-生猪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整装成套技术。

②建立家禽-生猪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平台与产业化基地。

③研制2-3个系列产品,在市场中得到规模应用。

④形成家禽-生猪养殖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生产能力,达100-150吨/天,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形成产值2亿元以上。

2)牛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①集成牛养殖废弃物规模化处理与综合利用产业化整装成套技术。

②建立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研发平台与产业化基地。

③研制2-3个系列产品,在市场中得到规模应用。

④形成牛养殖废弃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的生产能力,达500-1000吨/天,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形成产值3亿元以上。

4、课题实施年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经费预算为268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含企业配套资金和其他来源的资金)与国拨资金比例不低于1.6:1。

6、其他要求(1)课题申报单位应以企业牵头,“产学研”结合的团队。

(2)要求申报单位在湖泊水污染控制、养殖污染控制技术研发、生物有机肥等生产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

(二)湖泊疏浚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与设备研发及产业化课题1、研究目标针对湖泊治理中底泥疏浚、处理与资源化领域中亟待解决的产业化瓶颈问题,开展湖泊污染底泥疏浚与干化一体化等成套技术和设备的集成与研发,实现主要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产业化,并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筛选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并开展相关产业化技术集成和组合,结合底泥疏浚、处理处置,开展产业化示范;构建污染底泥疏浚、处理与资源化评估和监管体系,建立产业化研发基地,培育湖泊底泥疏浚产业联盟,“十二五”期间累计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2、研究内容(1)湖泊污泥疏浚、干化一体化成套技术与设备及产业化 针对湖泊疏浚污泥难以快速脱水干化、进而影响后续处理与资源化问题,集成与研发处理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规模的疏浚、干化一体化等成套技术与设备,提出相关技术标准,实现关键技术与设备的产业化,并建造成套设备1-2套,在代表性湖泊开展100万立方米规模的大型产业化示范。

(2)堆存底泥规模化干化处理技术与工程示范针对近年来国内部分湖泊大规模开展污染底泥疏浚后,湖周堆存数以百万立方米底泥而处理困难的问题,选取典型湖泊的疏浚底泥,对其干化特点及参数进行研究,研发适用于数十万立方米堆存底泥的规模化原位干化技术,并应用研究成果,在代表性湖泊开展30万立方米以上规模的工程示范。

(3)疏浚污泥批量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示范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目标,针对底泥疏浚规模,对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疏浚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综合开展规模化、产业化可能性综合论证及筛选,进行相关产业化技术集成,构建适合湖泊流域特点的底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组合技术和方案,并开展50万立方米规模的示范。

(4)产业化能力建设与评估监管体系构建结合国内湖泊底泥污染治理需求,开展底泥处理与利用产业化能力建设,建立产业化研究基地,培育环保疏浚产业链和产业合作联盟,“十二五”期间累计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

研究构建污染底泥疏浚、处理、资源化利用从立项评估到实施全过程的监管技术标准,形成评估监管框架和体系。

3、考核指标与预期成果(1)考核指标①研发和集成污染底泥疏浚、处理、资源化技术与设备,实现疏浚、干化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与设备的产业化,并建造1-2套设备,干化处理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规模。

②运用课题成果,在代表性湖泊开展2个以上底泥疏浚、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大型产业化示范,综合示范总规模达到100万立方米。

③建立2000平方米以上的污染底泥疏浚、处理、资源化技术的产业化研发基地,培育环保疏浚产业链和产业合作联盟,优化协作模式,“十二五”期间累计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④初步构建污染底泥疏浚、处理与资源化的评估和监管体系。

(2)预期成果①在湖泊污染底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研发的基础上,实现污泥疏浚干化一体化等关键技术与设备的产业化。

②生产1-2套成套设备,形成100万立方米以上的规模化处理能力,开展2-3个产业化示范。

③初步构建污染底泥疏浚、处理与资源化评估和监管体系,培育环保疏浚产业链和产业联盟,推动环保疏浚产业的发展,服务于湖泊富营养化控制。

4、课题实施年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本课题国拨经费预算为2920万元,配套资金(含地方政府资金、企业配套资金和其他来源的配套资金)与国拨资金比例不低于1.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