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有机废物资源化的主要技术路径和减碳途径

有机废物资源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以实现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过程。
有机废物包括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家庭厨余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等,这些废物资源化的主要技术路径和减碳途径如下:一、生物转化技术1. 厌氧消化技术:通过在缺氧条件下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废物分解成沼气和有机肥料。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有机肥料则可以替代化肥,减少对化肥的需求,降低化肥生产对大气的污染。
2. 好氧堆肥技术:将有机废物堆放在通风良好的堆肥场中,通过生物氧化分解,产生水、热和二氧化碳等产物,同时还可获得优质有机肥料。
堆肥过程中有效控制好氧条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减碳的双重效果。
二、热解技术3. 有机废物热解技术:通过高温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将有机废物加热分解,产生油气和固体炭。
其中的油气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而固体炭则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和固碳物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生物炭技术4. 生物炭是指经过特殊焙烧生产的,具有多孔结构和大比表面积的炭质物质。
将有机废物经过炭化处理得到的生物炭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固碳减排、水质净化等方面。
生物炭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逆性,还可以稳定土壤有机质,有助于减少土壤有机质的氧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生物液化技术5. 生物液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有机废物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将其转化为水解油和生物炭的技术。
生物炭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和固碳减排,而水解油则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可以替代化石燃料,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实施有机废物资源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减碳途径来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 循环利用:提倡有机废物的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废物的排放。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作为土壤改良剂使用,可以减少焚烧秸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2. 替代能源:利用有机废物产生的沼气、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渐增强,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机固体废弃物,是指含有丰富有机物质的垃圾和废弃物,如餐厨垃圾、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等。
这些废弃物的数量庞大,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废物变宝的目的。
这不仅能减轻环境压力,还能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并创造出新的产业机会。
目前,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趋于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的推广,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一、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分类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可以分为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两大类。
生物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菌种等将废弃物转化为微生物蛋白、生物肥料、沼气等能源和产品;化学技术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废弃物加工成石油替代品、化工原料、肥料等产品。
根据具体的物质处理方式不同,又可以将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分为厌氧发酵处理、厌氧自热处理、氧化处理、生物氧化处理、化学处理等几种技术。
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1. 生物技术厌氧发酵处理厌氧发酵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厌氧菌类微生物将有机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沼渣的技术。
将食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物质送进厌氧池,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处理过程,就可以产生大量的沼气和沼渣。
沼气可用于燃料、发电或供热,沼渣则可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植物的生长。
厌氧自热处理厌氧自热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自身微生物新陈代谢,自发加热并将固体有机物转化为液态有机物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消化废弃物,减少垃圾填埋成本,同时还能产生肥料和液体有机肥。
生物氧化处理生物氧化处理技术是一种微生物氧化降解技术,通过将有机废弃物投放到生物反应器中,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境问题。
尤其是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如果不加以妥善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浪费资源。
因此,研究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分别从厨余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两个方面,探讨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究。
一、厨余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厨余废弃物是城市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包括剩饭剩菜、果皮核、蔬菜叶子等。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如果能够有效利用,既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又可以获得有机肥料和能源。
一种常见的厨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堆肥。
通过将厨余废弃物与其他堆肥材料(如木屑、秸秆等)混合,进行堆肥发酵,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有机肥料。
堆肥过程中,需要注意废弃物的湿度调控、适当的通风以及转堆等操作,以促进有机物质的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另一种常见的技术是厨余废弃物的沼气发酵利用。
在厨余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通过进行沼气发酵,可以产生可再生能源——沼气。
沼气是一种可燃气体,可以用于煮饭、取暖等生活用途,也可以发电供电。
同时,在沼气发酵过程中,还可以得到沼液,可以作为高效的有机肥料使用。
二、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农业废弃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固体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的处理,既能解决废弃物的问题,又能获得可再生资源。
一项重要的技术是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种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将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秸秆的综合利用,可以将之转化为生物质能源、生物质炭等。
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发电、取暖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质炭则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
畜禽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另一类重要的有机固体废弃物。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养分和有机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将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与案例

2022年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与案例一、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反应器堆肥是将易腐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置入一体化密闭反应器进行好氧发酵。
常见的有箱式反应器、立式筒仓反应器、卧式滚筒反应器等。
原料经除杂、粉碎、混合等预处理后,调节含水率至45%—65%,置入反应器进行高温堆肥。
反应器堆肥发酵温度达到55℃以上的时间应不少于5天,以达到病原菌灭活效果。
发酵产物腐熟后可还田利用,也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栽培基质等。
该技术模式自动化水平较高,便于臭气、渗滤液等污染物收集处理,但相比于简易堆沤还田建设成本较高。
典型案例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
该案例覆盖4个村约1.1万人。
2019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设计处理能力为5吨/日,预留了一定拓展空间,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1.2吨/日。
在投资建设方面,政府投资270万元,建设易腐垃圾处理站,主要包括厂房、堆肥反应器、垃圾分选及储存设施、制肥设备、渗滤液处理设备、除臭设备等,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
在运营管理方面,保洁员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将易腐垃圾投放至暂存点,由清运员收集后运至处理站。
第三方负责处理站运维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用工2人,综合运行成本约220元/吨。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年可产有机肥约140吨,用于周边园林绿化,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
典型案例2: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该案例覆盖6个村约4000人。
2019年投入运行,主要处理厨余垃圾、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设计处理能力为0.5吨/日,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0.3吨/日。
在投资建设方面,政府投资58万元,建设厨余垃圾处理站,购置堆肥反应器、匀质搅拌设备等,占地面积91平方米。
在运营管理方面,采用积分制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垃圾分类、收集厨余垃圾并运至处理站。
厨余垃圾经分拣、粉碎、脱水预处理后置入反应器进行堆肥。
第三方负责处理站运维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用工1人,综合运行成本约330元/吨。
生活垃圾中有机废弃物的分解与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中有机废弃物的分解与资源化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中,有机废弃物的分解与资源化利用成为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有机废弃物的分解过程以及如何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一、有机废弃物的分解过程有机废弃物是指由生物材料构成的废弃物,比如食物残渣、植物枝叶、动物粪便等。
这些废弃物中富含有机物质,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易腐败的特点。
1.微生物分解有机废弃物的分解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进行。
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腐生动物等能够分解有机废弃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能量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2.分解过程有机废弃物的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厌氧分解和好氧分解。
厌氧分解主要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产生的产物主要是甲烷等有机酸和气体。
好氧分解则需要氧气的参与,产生的产物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
二、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又可以获取经济效益。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1.堆肥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此外,还可以利用堆肥产生的甲烷等气体作为燃料或发电。
2.沼气发酵沼气发酵是指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性气体——沼气。
沼气可以用作燃料,用于炉灶烹饪、煮水取暖等,并可通过燃气轮机发电。
3.生物能源发电利用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的甲烷等有机气体,通过燃气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
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有机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可以提供清洁能源。
4.食用菌种植利用有机废弃物作为基料培养食用菌,如香菇、平菇等。
通过菌丝的分解,有机废弃物中的养分被利用,同时也可以获得高价值的食用菌产品。
5.生物降解材料制备将有机废弃物中的生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的塑料或纸浆等材料,用于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或纸张。
这种方式既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可以降低塑料和纸张的环境污染。
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利用

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的利用城市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人们带来了无数的方便和快捷。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面临的废弃物处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而其中有一类废弃物被忽略了,在城市里占有巨大比例的有机废弃物,如果能加以利用,将为环保和资源经济都带来回报。
一、有机废弃物的来源城市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来自于蔬菜水果残渣、煮菜剩余、餐馆剩饭剩菜、生活垃圾等等。
这些废弃物不仅占据了城市的垃圾堆,也成为了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这些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有机废弃物的利用1. 生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是天然的有机物质资源,由有机废弃物经过发酵、分解、转化等过程,可以获得生物质能源,如沼气、生物柴油、生物燃料等。
其中沼气是最为常见和普遍的,可以作为能源替代天然气、燃油,应用于城市燃气系统和发电。
2. 果蔬垃圾堆肥化堆肥作为有机废弃物的另一种利用方式,可以弥补矿物肥料供应不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和提高农产品品质。
对制成的堆肥可以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销售,在城市中培育城市农业生产并供应市场的庄园经济。
3. 有机废弃物的加工有机废弃物如糖厂渣、酒厂剩醋、食品加工废弃物等,可以进行提取化学成分、净化工艺及化学修饰,制得具有价值的化学产物,如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多糖、有机酸等,并可应用于建筑、化工、医药等行业。
三、城市有机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1. 有机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物,需要对排放物进行严格控制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
2. 对于有些有机废弃物,如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需要特殊处理方法,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 废弃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有纯净水、二氧化碳等,可以进一步利用。
例如,生产纯净水的方法可以解决城市自来水污染难题。
四、未来的发展趋势城市有机废弃物的利用是一项有前途的事业,在未来,有机废弃物的利用将在政策、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得到更好的保障和发展。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哪些新技术应用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哪些新技术应用在当今社会,废弃物的产生量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这些新技术不仅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还能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分解和转化废弃物中的有机物。
其中,堆肥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
通过将有机废弃物如厨余垃圾、园林废弃物等进行堆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微生物会将有机物分解为稳定的腐殖质,形成有机肥料。
这种肥料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另外,厌氧消化技术也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污水厂污泥等。
在厌氧环境下,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沼气可作为能源用于发电或供热。
同时,厌氧消化后的剩余物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但处理周期相对较长,需要对处理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以确保处理效果和防止二次污染。
二、热化学转化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包括焚烧、热解和气化等方法。
焚烧技术是将废弃物在高温下燃烧,使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热能。
这些热能可以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用于发电或供热。
焚烧技术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但需要严格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热解技术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将废弃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分解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
热解产生的气体可以作为燃料,液体产物可以进一步提炼为化学品,固体产物则可以作为活性炭或燃料使用。
气化技术是将废弃物在高温和一定的气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合成气可以用于发电、生产化学品或合成液体燃料。
热化学转化技术能够高效地将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和化学品,但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影响分析

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环境影响分析摘要:有机固体废弃物称为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针对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资源化的应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在世界45种主要矿物排行来说,我国目前居于第三位,但是人均占有量的排名非常落后,处于中下游状态。
受到粗放式管理、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的影响,很大一部分资源并没有发挥出作用就成为了废弃物。
我国的废弃物利用率在世界平均水平中仅达到了50~70%左右,长此以往必然会造成大量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堆积,加剧资源的浪费,给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不小的压力。
关键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影响近几年来,全球矿产资源的匮乏以及环境问题日益加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治理问题,致力于构建改善环境污染的循环性社会,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从生态环保角度分析,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成为了环保行业的重要组成之一,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行业目前处于积极发展的状态中,为了认识到该行业导致的环境问题,本文则针对有机固体废弃物拆解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评估,分析有机固体废弃物拆除对该地区环境带来的影响,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
一、研究背景(一)我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实际情况我国资源较为匮乏,总矿产资源虽然占全球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的排名却处于中下游,我国大量的有机固体废弃物未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从而造成严重的浪费。
根据相关数据研究,工业、矿产业、冶金行业以及机械行业的资源浪费问题非常严重,若是无法对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回收,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250~450亿元之间。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相比之前也明显提高,我国的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处于上涨的趋势,只是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再生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发展情况不同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有色金属的回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有色金属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也是关键的战略物资,随着全球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有色金属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产量也不断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 760.20 87.43 11.50% 95.30 12.54% 7.50 0.99%
江苏 601.45 141.23 22.09% 121.34 20.17% 17.32 2.88%
汇总 4160.76 1203.51 28.93% 810.60 19.48% 131.21 3.15%
注:秸秆产量和秸秆利用数量的单位是万吨。
农 作 物 秸 秆数量
单位亿吨
种 类
稻 草
稻 壳
玉米秸 秆
麦秸
大豆 秸
高粱 秸
花生 秧花 生壳
棉籽 棉秆
苷 1.8 2.2 1.3 0.3 0.12 0.18 0.26 0.12 0.52 0.3
量
合 6.86 亿吨
计
••畜禽粪便
• 畜禽排泄物的总称,包括粪便、尿及其与垫草的 混合物。
• 土壤肥力减低缓冲能力减弱,抗灾能力衰退。 • 实现农业废弃物肥料化利用,一方面可提高和保持土
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生产有 机农产品提高效益。(有机农产品较一般产品的价格
3、解决农村的能源短缺
•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农村的生活用 能57%以上靠薪柴和秸秆,致使薪柴消费量超过合理采 伐量的15%,直接燃烧作物秸秆热效率低于10%。而 采用生物质能转化技术可使热效率提高到35%—40% 。
肉类加工、屠宰、水产加工、酿酒、罐头、淀粉加工) • 四是乡镇生活垃圾及人粪尿
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数量 单位:亿吨
种类
秸秆 畜禽粪便 废弃农膜 菜秧
乡镇生活 垃圾及人
粪尿
产品加工 林 业
(肉)
M3
数
量
6.86
28.6
合 计
2.5
1.5
2.5
41
0.65 3700
• 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 小麦、玉米等籽粒以后不能食用的茎、叶等。 2010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数量约为6.86亿吨。
• 农业废弃物质能可以在填补农村电力供应缺口方面做 出贡献。目前我国电力人均用电不倒1000kw;只有韩 国的五分之一。人均生活用电只有110kw,农村用电 缺口很大。如果利用农业废弃物量50%作为电站燃料 ,可占目前我国总用电量的30%左右。(德国利用秸 秆发电厂,每年可处理3000万吨秸秆,电费只需5美 分/kwh,美国目前有150家)。
• 材料化—板材、建筑材料、提取物、工艺品(年利用 1千万吨,不足2%)
• 高值化--食用菌栽培(年利用秸秆2千万吨,不足3%) • 整个秸秆利用率57%左右,尚有40%左右的秸秆未被
利用,随意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及环境的污染
为了解秸秆资源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效益 和国民经济贡献率,2008年-2009年调研 黄淮地区不同秸秆的数量、分布及不同利 用方式,测试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 效益和国民经济贡献率。
••••乡镇生活垃圾及人粪尿
• 我国目前乡镇生活垃圾总量大约0.4—0.5亿吨,有机 物质含量约在60%左右。
• 我国每年可收集人粪尿量大约在1.8亿吨。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意义
1、消除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 污染空气:秸秆焚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可吸入颗粒等有害物质;畜禽粪便产生大量有害 恶臭气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 • 传染疾病:病毒传播,疾病蔓延,人畜共患病的发 生; • 污染水体:畜禽粪便进入水体后,含氮磷高,增加 农业面线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 化学残留,污染土壤:农药、兽药残留污染土壤; 农业“白色污染”
利用百分比汇 总
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秸秆资源化利用
• 肥料化—秸秆还田(粉碎、直接覆盖还田、秸秆反应 堆)、发酵(堆沤)有机肥、牲畜垫圈(每年利用秸 秆2.0亿吨,约占28%)
• 饲料化—青贮饲料、直接饲喂(每年大约利用秸秆 1.6亿吨,约占22%)
• 能源化—沼气发酵、秸秆气化、生物质能源(秸秆发 电和炭化)、农村生活燃料— 年利用秸秆2千万吨, 约占3%。
2、保持和提高耕地土壤质量,生成有机农品
• 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近年 来由于有机肥的投入显著减少。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下降趋势(下降1/2-1/3,胶东地区由于秸秆还田及 果园有机肥施用量较高土壤有机质成上升趋势,82年 含量平均0.84%,2011年平均值为1.01%,增加近 17%)。
• 我国每年总量大约在28.6亿吨左右。
种类
牛马驴的大牲粪
鸡粪
猪 粪 其它
数量(亿吨) 合计
16.8
3 28.6
9
0.6
•••农产品加工废弃物
• 肉食加工工业废弃物,制糖业的甘蔗和甜菜渣,罐 头、食品厂植物加工废物,酿酒的酒糟、葡萄渣, 果汁加工业的果渣、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等。
• 肉类加工废弃物年产生量大约0.65亿吨。
内容
一、农业废弃物的涵义、种类、数量 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方向
一、农业废弃物的涵义
农业废弃物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丟弃的有机类物质 主要包括: • 一是农林生产中产生的植物残余类废弃物(农作物秸秆、也包括
果树枝干、蔬菜秧蔓); • 二是畜牧渔业生产中产生的动物类残余废弃物(畜禽粪便); • 三是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加工类废弃物(食品加工、制糖、
• 另外将作物秸秆或畜牧粪便发展为沼气等能源,可有效 解决农民的生活用能,据测定农民建一个8㎡的户用沼 气,年可产气500方,除做饭用气约300方,其余可用
4、为国家能源和电力紧张做贡献
• 我国目前含农业废弃物在内的生物质资源量达7亿吨标 准煤,到2020年可达15亿吨。如果将50%用于生产液 体燃料可为我国石油市场提供2亿吨液体燃料(2000 年我国进口7000万吨),(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开发 乙醇);
调研测试黄淮地区秸秆利用方式及效益
小麦秸秆的利用方式
表1 2007年黄淮地区小麦秸秆利用方式
地区
秸秆产量
秸秆还田 数量 百分比
秸秆发电 数量 百分比
生产食用菌 数量 百分比
山东 787.62 264.68 33.91% 165.41 21.00% 44.04 5.59%
河南 2011.48 710.17 11.50% 428.56 21.31% 62.35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