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成分分析及现状
结石成分和地区分类

结石成分分类:
1.含钙结石:这是最常见的结石类型,包括草酸钙、磷酸钙等。
含
钙结石通常为黄色或棕色,质地较硬,形状不规则。
2.尿酸结石:主要由尿酸、尿酸钠等组成。
尿酸结石多为圆形或卵
圆形,呈黄色或棕红色。
3.胱氨酸结石:由胱氨酸组成,呈蜡样质硬,黄色或棕黄色。
4.感染性结石:主要由磷酸镁铵组成,呈灰色或黄色,常在泌尿系
统感染时形成。
地区分类:
1.亚洲地区:亚洲是肾结石的高发地区之一,尤其是中国、日本、
韩国等国家。
2.欧洲地区:欧洲的肾结石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发
病率。
3.美洲地区:美洲的肾结石发病率也相对较低,但美国和加拿大等
国家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率。
4.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肾结石发病率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些
病例。
需要注意的是,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环境等。
因此,预防结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中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235例结石成分及代谢分析

r a y tn a d mea oi d su b n e i r So e n n tb l c i ra c . t
M eh d:Anay i o Co tt nt Urn r to lss n nsiue s i ay S o s c ry o t 23 u i a so e tne wa a r u 5 rn r t n pa y — te t1 3 f t e i n 5 o h m h d 2 ie m ea o i a 4h urn tb lc d su b n e a ay i.Re u t h mo t o — it r a c n lss s l:te s c m
谢异常在各组结 石间所 占 比例差 异无统
计 学 意 义 。见 表 2 。
讨 论
( 5 1 ) 其 次为 含 尿 酸 结 石 (9 ) 且 8.% , 1% ; 多数 结石 患 者合 并各 种 尿 液代谢 异 常。 结 论 : 路 结 石 成 分及 代 谢 分 析 , 了 解 尿 对 结 石 病 因与 预 防 有 重要 指 导 意 义 。
中 山地 区尿 路 结 石 以含 草 酸 盐 结 石 为 主
(67 , 者 有 统 计 学 差 异 ( < 1. %) 两 P
0 0 )②低枸橼 酸 尿症 : .5 ; 尿酸 组 2 4例 中
有l 4例 (7 8 , 7 . %) 与感染结 石组相 比有
统计 学差 异 ( P<00 ) ③ 高胱 氨 酸尿 .5 ; 症: 胱氨酸组 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其余代
⑦钙结石 : 加盐 酸试 剂 0 5 l 加 热溶 .m 后
Abtat O jcv :i ft ss d a s cs b t e am o i t yw s r ei h u
结石分析报告

结石分析报告1. 引言结石是一种形成于人体内部的固体物质,可以在各种器官中出现,如肾脏、胆囊、尿道等。
结石的成分和形成原因对于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一位患者的结石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患者信息•姓名:张三•年龄:45岁•性别:男性•就诊日期:2022年7月15日3. 临床症状患者张三在就诊时主要表现为腹痛、尿频和尿血等症状。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我们决定对其进行结石分析。
4. 结石样本收集为了进行结石分析,我们需要采集患者的结石样本。
在本次就诊中,我们从患者的尿液中获得了一块结石样本。
样本经过处理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5. 结石形态描述经过观察和测量,该结石样本呈现出以下形态特征:•形状:不规则形状•大小:约为1.2 cm x 0.8 cm•颜色:深黄色6. 结石成分分析为了确定该结石的成分,我们进行了物质分析。
结果显示,该结石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钙盐:占据了结石总质量的70%•尿酸:占据了结石总质量的25%•氨基酸:占据了结石总质量的5%7. 结石形成原因结石形成的原因通常与体内物质的代谢紊乱有关。
根据分析结果和患者的病史,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可能的结石形成原因:•高钙饮食:患者长期摄入过多的含钙食物,导致体内钙的积累,进而形成结石。
•尿酸代谢异常:患者患有高尿酸血症,尿酸在尿液中过高浓度下会结晶形成尿酸盐结石。
•氨基酸代谢紊乱:患者体内氨基酸代谢异常,导致氨基酸沉积并形成结石。
8. 治疗建议根据结石的成分和形成原因,我们向患者提出以下治疗建议:•饮食调整:建议患者减少高钙食物的摄入,采用低钙饮食,避免结石的进一步形成。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尿酸代谢异常,建议患者进行尿酸降低治疗,以减少尿液中尿酸的浓度,降低尿酸盐结石的形成风险。
•调整生活习惯:建议患者增加运动量,保持适当体重,避免久坐不动,以改善氨基酸代谢异常。
9. 结束语结石分析报告对于了解结石的成分和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泌尿系结石患者成分分析及饮食

泌尿系结石患者成分分析及饮食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据统计每年约有10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此病,其中男性患病率更高。
泌尿系结石并不会立刻引起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疼痛和并发症。
因此,提前了解泌尿系结石的成分分析和饮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1. 成分分析泌尿系结石的成分不同,主要有四种类型:草酸钙结石、草酸铝结石、尿酸结石和磷酸钙结石。
不同类型的结石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和饮食管理方法。
草酸钙结石:是最常见的结石类型,占所有结石的70%以上。
富含草酸钙的食物包括黑色茶叶、菠菜、番茄、芹菜、豆腐等。
此外,肉类、奶制品和鸡蛋等富含蛋白质且缺乏植物性纤维素的食物也容易导致草酸钙结石。
草酸铝结石:是一种较少见的结石类型,但多发生于肾脏功能受损的人群中。
草酸铝结石通常与长期服用铝制剂有关。
尿酸结石:尿酸结石通常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尿酸结石形成的原因是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超过了溶解限度。
富含嘌呤的食物,如肝脏、肾脏、海鲜、肉类等是尿酸结石形成的主因。
磷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主要由磷酸钙盐组成,占所有结石的5%-10%。
肉类、奶制品、白面包、饼干等富含磷的食物是磷酸钙结石的主要原因。
2. 饮食管理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良好的饮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饮食可直接影响结石的形成和预防。
草酸钙结石:减少富含草酸钙的食物摄入,增加富含植物性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的摄入。
同时增加饮水量,促进尿液排出,有助于避免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草酸铝结石:减少铝制剂的使用是预防草酸铝结石的有效措施。
磷酸钙结石:限制富含磷的食物摄入,如肉类、奶制品、白面包、饼干等,增加富含植物性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豆类等,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总结: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结石,饮食管理和药物治疗都是治疗和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关键。
通过减少富含结石成分的食物,并增加富含植物性纤维素和水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
同时,适当地服用药物和增加运动量也是预防和治疗结石的重要措施。
梅州地区尿路结石成份分析和饮食预防(附550例报告)

梅州地区尿路结石成份分析和饮食预防(附550例报告)目的分析梅州地区尿路结石的成份状况,探讨通过饮食预防结石的措施。
方法对550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予相应的饮食指导。
结果尿路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09:1,20~50岁为高发年龄,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之比为8.65:1。
结石中草酸钙检出率80.0% ,尿酸盐35.3% ,磷酸钙45.6%。
550例中泌尿系结石复发为93例(16.9%),其中遵循饮食指导的仅13例(14.0%)。
而无复发457例患者中遵循饮食指导的为406例(88.8%)。
结论分析结石成份并根据确定结石成份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对泌尿结石的预防有重要临床意义。
标签:尿路结石成份分析结石防治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大,给结石的防治带来了困难[1]。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为1%~5%,呈上升趋势,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 万人,其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2]。
尿石症是泌尿系三大疾病之一,多发于我国南方地区。
为了解梅州地区尿石发生情況以及与当地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我们对本地区550例尿石标本进行化学成份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指导,随访调查尿石复发情况。
今对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7年9月~2008年6月间在我院手术或自然排出的尿路结石标本550例,患者均在梅州地区定居并生活5年以上。
1.2方法先将结石标本洗净,待结石干燥后予碾碎再检验。
用点滴反应法测定尿石的化学成份(试剂由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微创中心提供)。
①尿酸及尿酸盐:加尿酸试剂及碳酸钠试剂各2滴,呈深蓝色为强阳性。
②磷酸盐:加磷酸试剂3滴在结石粉中,呈黄色沉淀的为阳性。
③胱氨酸:加试剂Ⅰ在结石粉中约2滴作为对照,再加试剂Ⅱ2滴、试剂Ⅲ2滴,产生蓝色的为阳性。
④铵盐:取少许结石粉加铵试剂3滴,呈橘黄色沉淀为阳性。
结石成分

二、磷酸钙结石
• 以碳酸磷灰石最常见; • 形成机制主要有:①尿液碱化;②骨质脱
钙脱磷 • 外观呈灰白色,平片上常表现为多发结石、
鹿角形结石或肾乳头钙化; • 纯碳酸磷灰石少见,但大多数草酸钙结石
中或多或少含有磷酸盐成分; • 当检出纯磷酸盐结石时,应注意排除肾小
பைடு நூலகம்
忌食 (mg草酸/100g) 限食 (mg草酸/100g)
大黄 1235
可可 567
芒果 874 菠菜 364
茶叶 375~1450 坚果 200~600
芝麻 3800
治疗
• ①纠正低枸橼酸尿, ②控制高钙尿,常用 的药物有两种:
• (1)枸橼酸盐:为成石抑制因子,可抑制 结晶的聚集;同时可碱化尿液,造成轻度 碱血症来抑制骨骼中钙的流失;
管酸中毒及甲旁亢。
• 二水草酸钙 / 碳酸磷灰石结石
预防
• 不宜饮用橙汁、可乐等碱性饮料,防止尿 液碱化;
• 限食高钙、高磷和高蛋白食品,包括鱼、 肉、奶酪、肝、坚果
治疗
• ①控制高钙尿;②酸化尿液 • 双氢克尿噻:控制高钙尿 • L-蛋氨酸:在肾脏内代谢产生大量氨离子,
从而酸化尿液,且不会引起全身酸碱平衡 紊乱 • 氯化铵:原理同L-蛋氨酸
• 临床罕见,结石呈黄色,如塑料制品或蜡 样外观。生长迅速,常呈鹿角形。这种结 石是一种韧性结石,内部含有10%的基质, ESWL很难将其粉碎。
• 3 岁女童。 KUB显示:双肾鹿角形结石与膀胱结石,呈“磨砂玻璃状”。 • IVU显示:膀胱内结石呈 “负性”充盈缺损影像 , 即X-线半透光结石。
• 目的:①提高胱氨酸溶解度;②将胱氨酸 转化为可溶性物质
泌尿系结石

19
结石分析方法
❖ 化学方法:
1.定性分析:初步检测尿石含有的晶体成分 2.定量分析:检测尿石含有的晶体成分多少
❖ 物理方法:
1.元素分析:有发射光谱、原子吸收光谱、能谱仪等 2.物相分析:有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热分析等 3.结构分析:有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
引起泌尿系结石的局部因素:
1. 尿路梗阻 2. 尿路感染 3. 异物
25
泌尿系结石的病理改变
局部机械性损害:尿路黏膜上皮细胞脱落、溃疡
形成甚至糜烂坏死,造成血尿及局部的炎症。
尿路梗阻: 感染:可进一步加速结石的形成。 结石合并息肉或恶性肿瘤:
26
尿石症的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a. 尿常规 b. 细菌培养及药敏 c. 24小时尿钙、磷、草酸、尿酸、镁、胱
路显示不清或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4. 肾穿刺尿路造影:
29
尿石症的影像学检查
1. B超:
结石表现为高强回声,其后伴声影
2. CT:
敏感性最高,达96-100%
3. MRI:
适用于IVP禁忌者
4. 放射性核素检查:
肾图
30
上尿路结石
上尿路结石
一.临床表现 肾和输尿管结石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和疼
2. 草酸盐最多见,占90% ;以草酸钙结石为主,多存 在于肾和输尿管结石内,呈深褐色,状如桑葚,切 面色泽均匀。硬度高,可在X-ray上显影。
10
草酸钙结石
11
结石的成分及结构
晶体
一.尿石成分
3. 磷酸盐:包括磷酸钙、磷酸氢钙和磷酸镁铵三种, 可存在肾、输尿管及膀胱内,均可在X-ray上显影。
结石强度检验标准

结石强度检验标准一、结石成分分析1.1钙化程度:结石的钙化程度是反映其硬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钙化程度越高,结石的硬度越高,越难以被溶解或破碎。
1.2结石类型:不同类型的结石具有不同的成分和结构,因此其强度和硬度也不同。
例如,草酸钙结石较为坚硬,而磷酸钙结石则相对较软。
1.3晶体成分:结石中的晶体成分直接影响其硬度和稳定性。
例如,有些晶体成分可能使结石更加易碎,而另一些则可能增加其稳定性。
1.4其他杂质:结石中可能含有其他杂质,如有机物、蛋白质、铁等,这些杂质可以影响结石的硬度和可碎性。
二、结石影像学检查2.1X线穿透力:X线穿透力是评估结石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般来说,较硬的结石具有较高的X线穿透力,而较软的结石则具有较低的X线穿透力。
2.2超声回声强度:超声检查可以测量结石的回声强度,从而评估其硬度和强度。
回声强度越高,表明结石越坚硬。
2.3CT值:CT值是评估结石密度和硬度的重要指标。
高CT值通常表示结石较硬,而低CT值则表示结石较软。
2.4MRI信号强度:MRI信号强度也可以用于评估结石的成分和硬度。
不同类型的结石在MRI上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
三、结石硬度测定3.1压碎结石所需压力:通过测量压碎结石所需的最小压力,可以评估结石的硬度和强度。
所需压力越大,表明结石越坚硬。
3.2结石硬度与成分的相关性:结石的硬度与成分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草酸钙结石通常比磷酸钙结石更坚硬。
四、结石对治疗方法的反应4.1药物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是治疗结石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观察药物治疗后结石的变化情况,可以评估结石对药物的反应和其强度。
例如,有些药物可能对某些类型的结石更为有效。
4.2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成功率:体外冲击波碎石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结石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观察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的结石破碎情况,可以评估结石的强度和对治疗的反应。
4.3手术取石难度:对于无法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清除的结石,手术取石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石成分化学分析及其应用
摘要: 目的:果:发现尿石症男性多于女性(2.4:1),上尿路多于下尿路(12:1)。
尿石成分多为混合结石,鲜有单一成分,其中,尿酸、磷酸钙、草酸钙及磷酸镁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84.2%、78.9%及73.7%。
结论:尿石症成分以尿酸、磷酸镁铵、草酸钙及磷酸钙为主,少有单一成分结石;发病可能与该地区人们饮食习惯及过去尿路感染治疗不正规有关,这对尿石症的治疗及预防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尿路结石; 化学分析; 成分
尿石症是泌尿系常见病之一,病因很复杂,有多种学说解释其发生机制[1 ],尿路结石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对尿路结石成分进行分析,为深入探讨尿石成因以及治疗预防结石提供重要的线索及依据。
尿路结石的检测方法包括物理的及化学的方法,,运用简易化学分析法进行结石分析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对本地区收集来的540例尿路结石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
1. 1 标本来源系本地区门诊及住院患者自行排石,体外碎石或手术而获得的尿路结石。
1. 2 试剂盒试剂盒由广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泌尿外科结石成分分析实验室提供。
2方法
2. 1 取出结石标本,用蒸馏水洗净结石表面的污物后置于干燥箱50C以下2-4小时或置于室温中待自然干燥后备用。
实现量度结石的大小、重量,观察结石的颜色、外形和性质并记录,然后将结石用研钵磨成粉末,取适量(1-2mg)于白色磁板各凹形孔内及2支试管,按操作方法加入各种试剂。
根据颜色变化及反应判断结果。
2. 2 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按分析步骤进行。
按结果判定表判定为单一结石或复杂结石。
3 结果
3.1 病人的性别、年龄及结石的部位540例中男性381例(70.6%),女性159例(29.4%),男女比例为2.4:1。
其中90%为28—55岁。
上尿路结石519例(96%),下尿路结石21例(4%)。
3.2 结石重量及外观送检结石重量集中在5—50g,,平均16.3g,。
结石色泽为灰白,多以磷酸钙为主,体积大;草酸钙结石为主则多为褐色及深褐色,质硬;磷酸镁铵结石呈污灰色,质松软;单纯尿酸结石少见,但结石中尿酸检出率高。
3.3 结石的化学成份540例尿石化学成份定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540例尿石化学成份定性分析结果
尿石化学成份
结石部位总计肾输尿管膀胱例数%
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257 60 6 323 59.8 草酸钙+磷酸钙+尿酸66 37 0 103 19 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14 5 0 19 3.5 尿酸+磷酸镁铵12 25 9 46 8.5 磷酸镁铵+碳酸磷灰石 5 5 0 10 1.9 胱氨酸0 0 6 6 1.1 其他11 22 0 33 6.1
总计365 154 21 540 100 由上表可以看出,结石成份多以混合成份存在,特别是上尿路结石,无一例单一结石,只是在下尿路膀胱结石中才见单一成分,胱氨酸结石少许。
结石各种成分中,尿酸、磷酸钙、草酸钙及磷酸镁铵检出率最高,分别为:91%,84.2%、78.9%及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