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代考古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春秋战国的故事ppt课件

春秋战国的故事ppt课件
9
纸上谈兵
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前259),•秦军与赵军在长 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 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 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 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 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 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 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 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 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 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 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 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 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 连她。
2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 王。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的文物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春秋五霸的故事
齐桓公的故事
拜管为相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 存亡续绝。这一时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便是“桓管五杰”。 早在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欲拜管仲为相时,管仲便提出:“建成大厦,决不能单凭 一根木材;汇成大海也决不能仅靠几条涓涓细流。君欲成就大业必须任用五杰——举 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我不如早在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欲拜管仲 为相时,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增加人 口,我不如宁戚,请任命为大司田,掌管农业生产;在广阔的原野上使战车不乱、兵 士不退,擂鼓指挥着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统帅三军; 能够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 负责司法刑律;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 谏之臣主管监察谏议。想要富国强兵有这五位就足够了,想要成就霸王之业,还要有 我管仲在这里。”桓公听从管仲建议,令五人各掌其事,并拜管仲为相,组成了强有 力的领导集团。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领导集团决策英明,深得人民拥护。

《春秋战国时代》课件

《春秋战国时代》课件

01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 ,他任用管仲为相,推 行改革,强化国家实力 。
02
他通过尊王和会晤诸侯 的方式,树立了威望, 并成功地控制了中原地 区。
03
齐桓公还发展了经济, 推行了土地制度改革,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04
此外,他还在文化和教 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 进步。
晋文公
楚国历史
楚国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南方的大国,到了战国时期,通过改革和 扩张,国力不断增强,成为与齐、秦并列的超级大国。
楚国文化
楚国文化以道家思想为主导,注重自然、宇宙、生命,对中国哲学和 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燕国
01
02
03
燕国简介
燕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七 个强国之一,位于今天的 河北省和辽宁省地区。
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 国纷纷崛起,争夺霸权,战争频
繁。
同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 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取得了巨大
的进步。
历史发展
春秋时期
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势力崛起 ,争霸战争频繁。
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之间战争规模更大,形势 更为复杂。
秦国崛起
在战国后期,秦国通过改革和扩张 ,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科技艺术
科技发展
农业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普及,提高了农业 生产效率。
军事技术
军事装备和战术得到改进,战争形式更加多样化 。
数学与天文
数学和天文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如《周髀算经》 和《甘石星经》。
艺术成就
绘画

3西周春秋战国考古学PPT课件

3西周春秋战国考古学PPT课件
种增至80多种。
*
123
彩漆撞钟击鼓纹鸳鸯形盒
*
124
〓 彩 漆 雕 龙 盖 豆 〓
*
125
漆耳杯
*
126
〓 黑漆朱绘扶桑弋射纹匫 〓
*
127
〓 漆器二十五弦瑟 〓
*
128
〓 黑漆朱绘鸟足漆案 〓
*
129
〓 黑漆朱绘回旋纹几 〓
*
130
〓 黑 漆 卧 鹿 〓
*
131
〓 黑 漆 朱 绘 卧 鹿 〓
*
147
老子 像
*
148
老 子 帛 书
*
149
孔子
(前 551 ~ 前 479)
*
150
庄 周 像
*
151
孟柯像
(约 前 372 ~ 前 289 )
*
152
荀 况 像
*
153
墨子
墨家学派 的创始人
*
154
孙武
中国古代军事 学的奠基人
《 孙 子 兵 法》
*
155
屈原
楚辞
*
156
吕 氏 春 秋
*
132
玻璃珠
*
133
*
134
铁 双 镰 范
*
135
镂空兽 纹铜奁 形器
*
136
透雕蟠螭纹铜镜
*
137
黑漆朱绘凭几
*
138
料 珠
*
139
甘斿银匜
*
140
铜 贝 币
*
141





*
142
天秤和环权

《春秋战国时代》课件

《春秋战国时代》课件
战国时期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激烈,逐 渐形成了齐、楚、秦、燕、赵、 魏、韩七个强国,史称“战国七 雄”。
社会经济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器牛耕的推广 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土地
私有制逐渐取代了井田制。
商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 展,各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
繁。
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文化的 发源地之一,诸子百家争鸣,各
燕国
燕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较 弱。
燕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 学者和思想家,如孟子、荀子等。
燕国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但在与其他国家的交 战中也有一定的表现。
韩国
韩国是一个以手工业和商业为 主的国家,经济实力较强。
韩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发展 ,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
2
秦国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 政治家和军事家,如商鞅、白起等。
3
秦国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曾多次与其他国家交 战并取得胜利。
04
思想文化繁荣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 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消灭了一些小诸侯国,扩大了 楚国的领土,并通过一系列战争 和外交手段提高了楚国在诸侯国
中的地位。
楚庄王还推行文化改革,提倡学 术自由,吸引了许多人才聚集到
楚国。
秦穆公
秦穆公是秦国的君主,他任用百里傒、 蹇叔等贤能,推行“法治”,使得秦国
国力大增。
他向东发展,消灭了梁国、芮国等小诸 侯国,扩大了秦国的领土。
详细描述
名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邓析、公孙龙等,他 们以辩论和逻辑思考为主要研究方法,探讨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名家思想注重概念的分 析和辨析,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概念和逻辑方 法,如"白马非马"等命题。名家思想在中国 古代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

春秋战国青铜器 共54页PPT资料

春秋战国青铜器 共54页PPT资料

珠纹、弦纹、直条纹、横条纹、云雷纹等。
• 蟠螭纹

图案表观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张口、卷
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 蟠虺纹

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有的作二
方连续排列, 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羽纹四耳缶 战国
故宫博物院 清宫旧物
蔡侯铜盥缶 安徽博物院
•盉
• 用途:盛放酒或水 • 外形特征 • 圆口,深腹,有盖,前有
流,后有鋬(音畔),下 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 间有链相连接。
兽面纹龙流盉 上海博物馆
吴王夫差盉 春秋
上海博物馆
螭柄提梁盉 山西博物院
•鉴
• 用途:照面 • 外形特征 • “鉴,大盆也,一曰鉴诸,
•簠
楚王酓朏簠 战国
故宫博物院
•盨
蟠虺纹铜盨 安徽博物院
• 敦( duì)
• 用途:古代食器,放 盛黍、稷、稻、梁等 作物。
• 外形特征:球形,盖 形同体,常为三足。
• 春秋时出现,较为多 见的器形。
茶花纹敦 战国
故宫博物院
菱形勾连云纹铜敦 随州博物馆
镶嵌几何纹敦 上海博物馆
•盏
• 楚国独有的食器,春 秋后期出现

礼崩乐坏,剑拔弩张

农业生产技术大进步,奴隶制逐步瓦解

兵器铸造快速发展
春秋形势图
• 1.2 战国时期
• 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 重要事件:赵、魏、韩分晋,田氏取代姜氏统治齐国

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PPT课件春秋战国时期

PPT课件春秋战国时期

04 文化与科技发展
《诗经》与《楚辞》
总结词
《诗经》与《楚辞》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成就,它们在诗歌创作和文学思 想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的诗歌,共305篇,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感。而《楚辞》则 是一种具有楚地特色的诗歌形式,以其奔放的想象力和浓烈的情感色彩,成为中国文学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01
02
03
文化多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多元 性启示现代社会应尊重和 包容不同文化,促进文化 交流与融合。
创新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创新精神 启示现代社会应鼓励创新 思维,推动科技进步和社 会发展。
道德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德建设 启示现代社会应注重道德 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道 德风尚。
1.谢谢聆 听
史上的一大特色。
百家争鸣
总结词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标 志,各种学派的思想家纷纷发表自己的 见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 解放。
VS
详细描述
这一时期,儒、墨、道、法、兵等学派相 继兴起,他们就社会、政治、伦理、哲学 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探讨。这种思 想碰撞不仅推动了学术的进步,也为中国 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越争霸最终以越国的胜利告终,越 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这场战争也 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之一, 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03战国来自期三家分晋总结词
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详细描述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
魏国崛起与衰落
总结词
初期强大后迅速衰落

《春秋战国时代》PPT课件

《春秋战国时代》PPT课件

完整版ppt
11
基础知识:
1、东周分——和——两个时期。
2、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国家是因为 在 支持下实行了 变法。
3、 国郡守 主持修筑 平原300多万亩土地变良田。
,使
完整版ppt
12
长江流域的吴 国和越 国也北上争霸。
3、“战国七雄”是————————。
4、战国时各国都实行社会变革,最先进行变法的
是 魏 国,收效最大的完是整版p秦pt 国。
2





楚 完整版ppt

3
பைடு நூலகம்
春秋战国时期,历 史上留下了很多成语典 故。你知道左图反映的 是哪个成语故事吗?你 能否讲一讲?你还知道 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哪些 成语典故?
1、结合课 本有关知识和 故事,说说商 鞅变法给我们 以什么启示?
2、你认为 商鞅变法是成 功了还是失败 了?为什么?
8
1、都江堰的设计 者是秦 国郡守李冰。
2、作用: (1)防洪、蓄水灌溉; (2)使成都平原……
三、都江堰
李 冰 像
都江堰
了解历史
李冰父子二王庙。 后人为纪念李冰和
他的儿子在水利方面所作的贡献,修建 了李冰父子完二整版人ppt 的庙,称为“二王10庙”
3、作用:
(1)国力增加(国富);
(2)军队战斗力加强; (3)为统一奠定基础。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农民 积极 劳动
官兵英 勇作战
经济发展
能打胜仗
建立县制
由国君派 官吏治理
国富
兵强
加强 中央 集权
为统 一全 国奠 定了 基础.
完整版ppt
7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春秋战国时代考古PPT参考课件

春秋战国时代考古PPT参考课件

生铁是“液体还原法”的产品,冶炼出的 铁器呈液态,是通过浇铸而制成铁器的, 所以生铁又被称为铸铁。
纯铁的熔点为15到4.3%,其全部熔化温度只有1 146度。
生铁可以浇铸各种形状的器物,但是脆性 较大。
2021/3/10
授课:XXX
2021/3/10
授课:XXX
3
结论
(1)中国早在公元14世纪前后的商代居民 已经接触了金属铁,并且把铁加热锻打后 制成器件而加以利用。(2)春秋时期,已 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已使用铁器。(3)早期 铁器的发现地除了中原地区外,主要是在 长江流域的楚国。(4)最初的铁器器形比 较简单,主要有铁刀、铁削、铁锛等农业 生产工具。到了战国,才被广泛使用。(5) 铁器作为一种新生产力的代表,其作用是 巨大的。
1.矿冶遗址
(1)铜绿山矿冶遗址
位于湖北大冶县约3公里处,南北长2公里, 东西宽1公里。发现了不少古代矿井和采矿 的工具、用具。古矿井附近还有冶炼遗址, 地表覆盖有大片矿渣。
时代包含春秋和战国、西汉。
用木材制成方形框架作为井巷支护,保持 畅通。
2021/3/10
授课:XXX
14
井深40—50米。
7
楚地出土的早期铁器不仅有“块炼铁”制 品,还有生铁(又称为“铸铁”)制品。 其中生铁制品出现的时间比块炼铁制品出 现的时间也晚不了多少。长沙杨家山楚墓 出土的铁鼎和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的铁丸 都是生铁制品,时为春秋晚期。
西方使用生铁的时间比较晚,如古罗马直 到公元初年前后才出现生铁。
2021/3/10
出土物证明,当时这里铸造各种礼器、乐器、工 具、兵器、货币、车马器和装饰品。经研究,可 知当时铸造青铜器具,要经过塑模、翻范 、烘烤、 合范、浇铸等道工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业的继续发展
青铜器的铸造对于人类从原始状态走向文 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铸造技术伴 随着青铜冶炼而产生和发展,其后又随着 生铁冶炼而持续发展着。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 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 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 美术史上的精华 。
(1)中国早在公元14世纪前后的商代居民 已经接触了金属铁,并且把铁加热锻打后 制成器件而加以利用。(2)春秋时期,已 掌握了冶铁技术并已使用铁器。(3)早期 铁器的发现地除了中原地区外,主要是在 长江流域的楚国。(4)最初的铁器器形比 较简单,主要有铁刀、铁削、铁锛等农业 生产工具。到了战国,才被广泛使用。(5) 铁器作为一种新生产力的代表,其作用是 巨大的。
大约在春秋中期以后,还出现青铜器表面嵌入红 铜片和金银丝的“嵌铜”和“错金银”等工艺, 鎏金技术和在器表刻划花纹的工艺已兴起。这一 发现揭示出东周时期的铸铜技术及工艺水平,推 进了中国冶金史的研究。
2.先进技术及器物选介
(1)云纹铜禁及失蜡法
青铜禁:为承置酒器的案,贵族在祭祀或 宴饷时置放酒器。东汉郑玄在为《仪礼·士 冠礼》作注时说:“禁,承尊之器也,名 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就是警戒饮酒 者的意思。
纯铁的熔点为1537度,当铁中的含碳 量达到2%时,其熔点下降。当铁中的含 碳量达到4.3%,其全部熔化温度只有1 146度。
生铁可以浇铸各种形状的器物,但是脆性 较大。
楚地出土的早期铁器不仅有“块炼铁”制 品,还有生铁(又称为“铸铁”)制品。 其中生铁制品出现的时间比块炼铁制品出 现的时间也晚不了多少。长沙杨家山楚墓 出土的铁鼎和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的铁丸 都是生铁制品,时为春秋晚期。
时代包含春秋和战国、西汉。
用木材制成方形框架作为井巷支护,保持 畅通。
井深40—50米。
排水是通过木制水槽把地下水引到储水坑 内,用木桶将水经由竖井提升到地面。
通风是利用坑口的高低不同产生的气压差 而形成的自然风。
矿石和地下水的提取,春秋时期是靠人力, 战国及稍晚已利用辘轳。
西方使用生铁的时间比较晚,如古罗马直 到公元初年前后才出现生铁。
(3)铁器技术的两种发展途径
“生铁柔化技术”,就是采用一定的处理 工艺,减少含碳量,使生铁制品的脆性变 小,韧性变大。称为“展性铸铁”。战国 时期已有。西方出现在1700年以后才 有此种技术。
“块炼渗碳钢”,一般在加热的条件下通 过锻打,使燃料中的碳慢慢渗入到铁的内 部,从而使块炼铁的含碳量增高而成为钢。 战国中晚期,已逐步掌握这种工艺。
2. 铁器技术发展 (1)现代的分类标准 含碳量0.4%以下的铁叫熟铁(块炼铁、
灰口铁);软,塑性好,容易变形,强度 和硬度均较低。
含碳量2%以上的铁叫生铁(铸铁、白口 铁);生铁硬而脆,几乎没有塑性。
含碳量在0.4%到2%之间的铁叫做钢
(2)中国早期两种铁都有 根据金相鉴定,早期使用的铁器都是用
(2)侯马铸铜遗址
位于山西侯马晋城遗址牛村古城南。面积20万平 方米 。
1955年起发掘。
遗址内发现居住址、窖穴、水井、道路、陶窑、 熔铜炉及铸铜工具、铜锭、铅锭、陶范等。
共出土3万余块陶范,其中有1000余块可辨认所 铸的器形,万余块雕刻有夔龙、夔凤、云雷、饕 餮、人物等纹饰。
人工冶炼的铁器: 西周晚期:在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中发
现了人工冶炼的铜柄铁剑。 春秋早期:甘肃灵台县梁源景庄公1号墓铜柄铁剑。 春秋中期偏晚: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出土的玉茎铁
剑。 春秋晚期: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出土的铁削刀。 战国早期: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铁凹口锄。
结论
春秋战国时期考古
一.手工业发展概况
(一)冶铁业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1.铁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商代使用陨铁: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1
商代墓葬出土铁刃铜钺,全钺残长11.1厘米, 外刃部断失,残存刃部包入铜内约1厘米, 已全部氧化。经鉴定,残刃是陨铁。 1977年北京平谷县刘家河1早商墓葬,也发 现1铁刃铜钺,也是陨铁。
“块炼铁”为原料制造的。
“块炼铁”是采用“固体还原法”在较低 的温度下生产的铁,即铁矿石与还原剂 (木炭)接触,在1000度左右还原出 含碳量很低的铁。
“块炼铁”结构疏松,必须通过锻打才能 成型。
生铁是“液体还原法”的产品,冶炼出的 铁器呈液态,是通过浇铸而制成铁器的, 所以生铁又被称为铸铁。
出土物证明,当时这里铸造各种礼器、乐器、工 具、兵器、货币、车马器和装饰品。经研究,可 知当时铸造青铜器具,要经过塑模、翻范 、烘烤、 合范、浇铸等道工序。
制造工具、兵器、货币等使用单范或合范铸造, 礼、乐器则用复合范,且分铸法的运用更加熟练。
焊接技术在这一时期已被应用,已掌握锡焊、铜 焊、铅锡合金焊接等技术。
“块炼渗碳钢”的工艺为以后我国的钢铁制 造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历史上有名的“百 炼钢”工艺就是在块炼渗碳钢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梦溪笔谈》卷三:“但取精铁锻之百余 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 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
“百炼钢”与块炼渗碳钢在制造原理和制 造工艺上是相同的。
类复杂为特点,青铜手工业几乎涉及社会 生活的各个方面。
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技术及其工艺水平进 一步发展,出现了分铸法、叠铸法、失蜡 法等先进铸造工艺;纹样渐趋简单,甚至 素面,少数有后刻的铭文。
1.矿冶遗址
(1)铜绿山矿冶遗址
位于湖北大冶县约3公里处,南北长2公里, 东西宽1公里。发现了不少古代矿井和采矿 的工具、用具。古矿井附近还有冶炼遗址, 地表覆盖有大片矿渣。
夏代,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等级的 礼器;
商代,青铜器快速发展,大型器物迭见, 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可以殷墟和三星堆的出土器物为代表 。
西周时期,青铜器与礼制紧密结合,冶铸 技术日趋成熟,青铜器上往往有长篇铭文, 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以器形大、制作精、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