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传统饮食文化

合集下载

黎族—

黎族—

竹筒香饭 黎家自制的粽子糕饼
槟榔
黎族——文身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 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特别是 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黎族人们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伟绩,并告诫后人,女子绣面、 纹身是祖先定下来的规矩,女人若不绣面、纹身,死后先祖不相 认--祖先崇
名平 字常 ;忌 部讳 分别 地人 区当 对面 猫提 禁及 杀自 忌己 食先 。辈 的 牛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牛日”忌用牛生产
筒裙
名裙筒是 筒脚裙黎 裙同是族 。样用妇 宽手女 窄工最 ,纺喜 无纱爱 褶织的 无成服 缝的装 ,裙, 状子民 似。族 布由特 筒于色 ,裙浓 故头郁 。
作业:
1、黎族什么时候的节日是黎族人民最隆重的 D A、春节 B、 中秋节 C、封龙节 D、三月三 2、下面关于黎族禁忌的有 ABD A睡觉时忌头朝门口 B“牛日”忌用牛生产 C忌食猪肉 D忌讳被人当面提 及自己先辈的名字 E忌谈别人隐私
3、 D 是海南黎族最喜欢的古老乐器之一 A、芦笙 B、铓锣 C、月琴 D、鼻萧
黎族——建筑
情南谈的黎 的黎爱民族 传族日间三 统人,传月 节民黎统三 日悼语节节 。念称日( 勤 ,农 劳孚也历 勇念是三 敢孚黎月 的,族初 祖每青三 先年年) 、农的是 表历美海 达三好南 对月日省 爱初子黎 情三,族 幸举又人 福行称民 向,爱最 往是情盛 之海节大 、 " "
鼻箫是黎族最有特色的乐器了。鼻箫用鼻子吹气奏响竹箫是海南的"本地黎"润黎 独有的吹奏方法。竹箫长约60公分,开有四个小孔,其中一个小孔用作吹气,另 三个小孔由手指控制。吹奏时控制吹气量的大小配合孔洞的开合来奏出各种不同 的音阶。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

黎族的饮食风俗是什么?黎族人喜欢吃啥>黎族饮食风俗的显着特点是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体现了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山风野味。

黎族多居山林,山上的山鼠,田里的田鼠,树上的松鼠,是黎家最喜爱的美食。

在野外捕获鼠以后,立即以篝火烧毛刮净,带回除去内脏,或烤或煮,并用少许盐巴和辣椒调味。

“雷公根”是黎族同胞经常食用的野菜,与河里的小鱼虾或肉骨同煮,是极为可口的佳肴。

“雷公根”也可药用,能消炎解毒。

黎族腌泡酸菜,先将野菜洗净加上畜骨或兽骨,拌入适量生盐,密封于坛中发酵。

这种酸菜黎语叫“南沙”,酸味浓烈,消暑开胃,是黎族人民一年四季不可缺少的菜肴。

“祥”也是黎族的风味菜,“祥”有两种,一是“鱼茶”,二是“肉茶”,一般只能在逢年过节或家中有贵客时才食用。

黎族酒有番薯酒、木薯酒、山兰玉液。

最使旅游者感兴趣的是黎族竹筒饭。

在黎族居住区旅游,游客可以亲自烧制竹筒饭。

先砍一节较粗的嫩竹,装入当地特产的香糯米和适量的水,或者再拌入猎获物的瘦肉块及盐,架于火堆上熏烤。

水沸后,以树叶或木塞封顶口,随时转动竹筒,使其受热均匀,待饭香溢出,取下稍候,以刀剖筒,便可食用。

竹筒烧成的香糯饭,异香扑鼻,是招待宾客的珍美食品。

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黎族妇女自古就有嚼食槟榔的爱好。

她们把槟榔切成片,连核一起生嚼。

干吃槟榔是煮熟晾干,吃时切成小片,加上蚌灰与石灰拌的浆,包在“扶留叶”(俗称“萎”)里慢慢咀嚼,细啖其余汁,愈嚼愈香,津津有味,直至脸颊潮红。

嚼食槟榔因有解闷,下水肿,除瘴气的功效,所以槟榔果被黎族视为吉祥物和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

黎族文化资料

黎族文化资料

黎族文化
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和广东省的一些地区。

他们拥
有悠久而独特的文化,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和习俗。

语言和文字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是一种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


然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系统,但他们借鉴了汉字,并根据自己的语音系统创造了一些汉字表音符号。

这种符号被称为“黎文”。

婚俗
黎族的婚俗十分独特。

在黎族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婚姻多由父母和长辈包办。

在结婚仪式上,男女双方要互扎发饰、喝交杯酒,以示新婚之喜。

此外,黎族的新娘子通常会身着锦袍,头戴银质饰品,美艳动人。

饮食
黎族人以米饭为主食,同时也喜欢食用猪肉、牛肉、鱼类等。

此外,他们还有
一些独特的传统美食,如“黎苗肉”、“黎黑猪”等,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舞蹈
黎族舞蹈是黎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黎族舞蹈多以庆祝丰收、祈福为主题,舞姿矫健、优美,富有激情与活力。

在黎族的节日庆典中,人们常常会跳起欢快的舞蹈,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服饰
黎族服饰以色彩绚丽、图案精美而著称。

黎族男性通常穿着白色或蓝色的长袍,头戴斗笠,脚踩草鞋;而女性则多身着色彩明艳的长袍,佩戴各式珠宝饰品,整体造型华丽而富有特色。

总的来说,黎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中的一朵瑰丽之花,它的独特性和丰富多
彩的内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和尊重这一美丽而神秘的文化。

黎族饮食文化介绍

黎族饮食文化介绍

黎族饮食文化介绍宋元明清各代,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入海南,岛内民族同化和民族迁徙现象日渐加剧,岛北黎族少量南迁,大部同化于汉族之中,今天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地区。

黎族就是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经历了长久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又独特的饮食文化。

黎族的主要农作物以粮食为主,而粮食中又以大米为主。

包括粘稻、粳稻和糯稻等,其次是番薯、木薯和包麦玉米。

山栏稻中的香米是黎族做竹筒香饭的主要米种之一,可谓是黎族地区的特产,历史上早已闻名远近,煮成的饭味香可口。

香糯米是黎族地区的特产,用香糯米焖饭有“一家香饭熟,百家闻香”的赞誉。

黎族进食的习惯是一日三餐,由于天气炎热,爱稀不爱干。

早上吃完早饭才外出,到下午两点左右才吃午饭,晚上入黑以后约八时左右吃晚饭。

早上把一天的饭量煮熟,用冷水泡稀来吃,每吃一次便添一次冷水。

一般没有喝开水的习惯,渴时就近喝溪水和米汤。

炊具和食具的都很简单。

灶具分用石头砌抹稻草泥和“品”字灶即用三块石头摆成“品”字状两种。

黎族食用的蔬菜有南瓜、葫芦瓜、水瓜、木瓜、冬瓜和后来才从汉区传入的白菜、萝卜、豆角、葱、姜、蒜、芫荽等野菜。

水果有香蕉、酸豆、菠萝、菠萝蜜和芭蕉树芯等。

另外,烟酒和槟榔是黎族男女的嗜好品。

尤其是用山栏糯米酿成的甜酒,更是喜欢喝。

客人来也用此甜酒相待。

黎族喝酒喜欢用碗,由主人先喝一碗以示敬重客人。

黎族传统饮食中,有独特风味的还有以下几种:1、“南杀”。

居住山区的黎族,采集莉嫩剥去叶子取幼嫩的茎条、子温取幼茎和叶子等野菜,洗干净后盛入陶罐,倒入凉米汤后密封。

保存3个月或更长时间,让其发酵,腌制出具有独特味道的酸菜。

2、槟榔。

黎乡盛产槟榔。

槟榔具有南药的经济价值。

槟榔是黎乡礼俗的吉祥物。

夏天吃槟榔可以解渴,冬天吃槟榔周身暖和,经常吃槟榔可防龋齿,又能提神健肠胃。

3、肉茶、鱼茶。

把生肉或生鱼,混炒米粉,加入少许的食盐,用陶罐封存。

发酵一个月后打开即食。

黎语称“祥”。

“祥”是黎家腌制一种味道甜酸可口的酸菜。

黎族特产食物有哪些

黎族特产食物有哪些

黎族特产食物有哪些(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黎族特产食物有哪些黎族特产食物有哪些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的饮食特色都不一样。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

黎族民俗的传统特色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漫长的岁月里,黎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地烙印在黎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

一、服饰文化黎族服饰是海南岛最具特色的民俗之一。

黎族妇女善于纺织和染织,她们的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黎族服饰分为上衣、下裤、围裙和头巾,以麻、棉、毛为原料,做工精细,独具匠心。

上衣多为无领对襟短袖,下裤多为宽松的长裤,围裙则多以红、黄、绿等鲜艳色彩制成,上面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黎族妇女的头巾更是独具特色,通常用五颜六色的细丝线编织而成,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黎族男子的服饰也别具一格,他们通常穿着宽松的长裤和短袖上衣,上衣多为黑色或蓝色,衣领和袖口有彩色的图案。

二、饮食文化黎族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独特的。

黎族人民以稻米为主食,喜欢食用各种热带水果和海鲜。

他们善于烹饪,擅长制作各种美味的菜肴。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黎家酸菜鱼”了,这道菜选用新鲜的鱼肉和黎家自制的酸菜一起烹制而成,酸爽可口,鲜美无比。

此外,黎族人民还善于酿酒,他们用山兰糯米和天然的泉水酿制而成的米酒醇厚甘甜,是黎家人的待客佳品。

三、居住文化黎族的居住文化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他们居住在自家的船形屋内,这种船形屋既是他们的居所,也是他们的活动场所。

船形屋设计独特,冬暖夏凉,非常适合海南岛的气候环境。

在黎族的村庄里,房屋排列有序,周围种满了各种热带植物和花卉,整个村庄环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田园气息。

四、音乐舞蹈文化黎族的音乐舞蹈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黎族的民间音乐风格独特,旋律优美,常常以歌唱爱情、生活和劳动为主。

他们的舞蹈更是丰富多彩,既有欢快的广场舞,也有优美的民族舞。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打柴舞”了,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舞者手持柴棒,边跳边唱,动作简单而富有节奏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五、民间工艺文化黎族的民间工艺文化也是非常有名的。

小议黎族的饮食文化

小议黎族的饮食文化

小议黎族的饮食文化黎族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之一,黎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海南省黎族自治县和广西省五指山市等地区。

黎族文化独特而丰富,其中的饮食文化更是别具一格。

从黎族饮食文化的饮食方式、习俗、历史演变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来看,黎族饮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和启示。

一、饮食方式黎族的饮食方式非常独特,主食是椰子饭,而其他的则主要是海鲜、山珍、蔬菜等。

椰子饭是传统黎族的地道美食,许多黎族人民在家中都有自己的椰林种植树,用椰子制作成饭;而椰子的汁水也是黎族人必不可少的饮料。

黎族的饮食运用了“炒、煮、蒸、熏”等多种处理方法,将食材烹调出美味可口的餐点,令人垂涎欲滴。

二、习俗黎族的饮食文化与其习俗息息相关,例如初八赛羊、扫坛节、祭祖节等都少不了美食和祈求健康的食品,象征着丰收和团圆。

在传统节日里,黎族人不仅会家族聚餐,而且还会亲戚朋友纳些昭示着团圆和吉祥的食品,例如肥肉、酒类饮品、干果等,并相互道贺,互赠礼物,共度难忘时光。

三、历史演变黎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黎族饮食文化长时期,饮食文化已经发展为一种充满传统文化和现代的餐饮文化知识。

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与风俗习惯等因素都在不断地影响着黎族饮食文化的形成。

黎族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现代饮食文化传入,黎族餐饮文化还出现了不少变动,并发展出五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的餐饮店,满足了更多人的需求、同时也助力了黎族地区的旅游业。

四、饮食特点黎族的饮食文化在口感上,非常推重清鲜、清淡、细嫩的口感。

比如说鱼,黎族人偏爱的是鱼肉清鲜、肉质细嫩的品种,并通常用煮的方式食用,能够完美地呈现出鱼肉的鲜美和味道。

另外黎族人一般喜欢在炒菜中加些草鱼木耳,以此来增加菜肴的鲜味和口感。

总之,黎族的饮食文化特点在于选择食材、烹调技巧、味道清新、利于保健的特征,不同于华北地区的口味重,更显示其独特性。

综上所述,黎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黎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味佳肴的要求。

黎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特征介绍作文

黎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特征介绍作文

黎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特征介绍作文哎呀呀,黎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嘿嘿,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黎族的饮食文化就很有特色呢!他们有一种特别的野炊方法,叫做“竹筒饭”。

就是把米饭和水、盐一起放进竹筒里,然后在火上烤熟。

这样烤出来的米饭香喷喷的,可好吃啦!嘿呀,我都流口水了。

黎族还有很多有趣的节日庆典呢!比如新年,他们会穿着漂亮的传统服装,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还会跳舞、演奏音乐,可热闹啦!还有祭祖仪式,他们会用传统的方式祭祀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黎族的婚礼习俗也很独特呢!在婚礼上,男方家长会到女方家提亲,然后举行迎亲和入洞房的仪式。

新娘在新婚期间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不能出嫁前下地和洗头,嘿呀,这可真有意思。

黎族的文化真的太有趣了!我好喜欢黎族的传统文化啊!哈哈,你们喜欢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黎族传统饮食文化作者:郭亚晶指导老师:熊红丽(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口,571158)摘要:黎族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形成风格独特的饮食。

黎族传统饮食不仅特点鲜明,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内容上表现出丰富与多样的特点,鲜明的地域烙印,浓郁的民族特色等;黎族传统饮食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黎族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活动,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关键词:黎族·传统饮食·黎族人民的饮食分为一日的早、午、晚三餐,每餐配以主食、菜蔬、肉类和饮料。

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山栏稻或其他大米,因此米饭是主食,杂粮有玉米、番薯等。

由于地处热带,为降低体温,补充水分,人们喜食凉米饭。

其做法是:取一日三餐所需要的稻米舂好,放到锅中煮熟后撤火,再倒入凉水即成,称为“他哪呣”,即“稀饭”,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

在山区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住家附近建筑谷仓,常见的有木板谷仓和用竹片编织而成的谷仓两种。

谷仓外围、周边都用新鲜牛粪涂抹,以防虫害;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竹篓,还有独木桶或陶缸用以存放大米,取用极为方便。

蔬菜有南瓜、东瓜、豆角等家种菜。

此外,还有从森林及山地上采摘的野菜。

肉禽水产类食品并不少见。

黎人喜欢摸鱼、捞虾,采拾田螺、河蚌,逮青蛙、螃蟹,上山捕猎等,这些食品均为餐桌上的美味。

饮品有酒和茶。

黎人嗜酒,酒在黎族人民的生活中,不仅是节日饮品,待客佳酿,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

正因如此,黎人造酒技术高超,酒品种类繁多,有山栏糯米酒、粟米酒、番薯酒、芭蕉酒、野果酒等,味道图片一(来源于:黎族饮食)迥异。

黎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黎茶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这里的茶树枝繁叶茂,品种多样,有五指山茶、白沙绿茶、水满茶等,是黎族人民喜爱的饮品。

瓜果类食品可算是黎族饮食的补充。

这里四季的天气状况十分适宜瓜果生长,瓜果四季不断,成为黎人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黎人常用火烧法去掉禽兽身上的毛,而后用火烤制食用。

常见的去毛法还有用开水烫。

生腌酸菜也是黎人常食的副食品。

可腌制的食品有生鱼、生肉、青蛙、螃蟹、小虾、野菜等,拌以酒糟、米粉等物,装入陶罐保存,变酸后食用,独具风味。

黎人嗜食槟榔,尤以妇女为甚。

吃槟榔时,先将槟榔切成若干瓣,抹上贝灰,以鲜蒌叶包裹,细细嚼食。

初食苦辣,久之甘醇。

男子嗜烟,以抽水烟最为常见。

节日期间食品较为丰富,有祭祀供品,如:牛、猪等,另还有特殊节日食品,如“五月初五”的粽子,“江节”的糯米饭、年糕等。

“山栏米饭”就是用山栏地里种植的一种旱稻的米煮成的饭。

山栏稻,每年农历四月播种,秋天收割。

山栏米质地好,营养丰富,煮成米饭,清香扑鼻,是黎家迎宾待客的上乘食品。

“玉米饭”即用舂碎成小颗粒的玉米,扬去壳煮熟的饭,分玉米干饭和玉米稀饭两种。

其中,玉米干饭是在玉米粒中加入大米煮成,玉米稀饭是用适量的水将碎玉米粒或碎玉米粒加入大米熬熟成的粥,饭中带有水分。

这种饭,营养丰富,是黎家主食之一。

“鸡头果饭”即用鸡头果做成的饭。

***鸡头果即五指山地区鸡头果树结的果实。

“鸡头果树”黎语称“ho213khai33”(可音译为“火开”),因果实大如拇指,色红,貌似鸡头而得名。

鸡头果饭的制作程序是:将从山上采集下来的鸡头果晒干,放到木臼里舂烂,除去杂物,掺入适量大米放到锅里煮成粥,熟后便是鸡头果稀饭。

此饭甘甜可口。

“包子果饭”即用包子果树的果子做成的饭。

包子果树,黎语称“称象”,生长于五指山地区的河谷阴湿地,叶子宽阔,果实如包子,熟时,皮呈红色,果汁甜如糖。

制作包子果饭的程序是:将从山上采集下来的未成熟的包子果,用木臼舂成小碎块,筛除其皮和果核,取其果肉用草木灰水浸泡半天到一天,然后拿到河里冲掉胶汁,使其涩味消失。

做饭时,可加入适量大米煮成稀饭。

据说,这种稀饭有抗癌作用。

黎族传统美食之一。

制作的方法是:用种在山栏地上的山鹿南瓜(血红色、椭圆形,重约两三斤)一个,去皮和子,切成比火柴盒略小的方块,和已泡好的糯米一起放到竹簸箕中,然后加些作料搅拌、调匀,装进蒸锅中,用文火蒸一个小时即可。

用此法蒸出的饭,南瓜完好如初,气味幽香;糯米饭气味浓郁醇馨。

趁热扒上一口,满嘴软滑却不粘牙、不糊口,风味独特。

如加进一些山珍野味当作料,则味道更佳。

“黄姜饭”即用黄姜汁煮成的米饭。

五指山区的黄姜,色黄,无辣味,适于做黄姜饭。

做黄姜饭的程序是:把生黄姜洗干净后,放到木臼里舂烂,取其黄色的姜水煮饭,做得的饭呈黄色,香味独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产妇补身的最佳食品。

又名庆丰饼,黎族特色食品。

一般在中秋节时制作。

制作方法简单,即将煮熟的山豆或扁豆和蒸熟的糯米等原料,一齐放进臼里舂烂,然后取出来捏成厚1。

5~2厘米的饼即可。

“白糯米饼”又名“心意饼”,黎族食品。

用少量细糖拌糯米面加适量的水蒸熟,晾凉后捏成厚1。

5~2厘米、直径15厘米左右的饼。

其表面光滑而白,存放时间较长,是黎族人民过年过节的特制礼品。

这种佳品往往只有较为亲密的朋友才能相互馈赠,一般的人不易吃到。

“亮”黎语rieng[ri:?耷53]的音译,有人写做“鱼茶”或“肉茶”。

黎族民间传统腌制品。

用生肉或生鱼拌以半熟或炒熟的米粉,或拌以凉米饭、酒糟或炒米,加入适量食盐,装进预先消毒而没有油渍的罐里,加盖密封。

如天气炎热,7~10天即可食用;如天气寒冷,半个月至一个月也能吃。

此亮味酸而微咸,食用后使人回味无穷,甘香可口,开胃生津,有降低血脂、解除疲劳和清除体内毒素杂质等功效。

五指山、白沙、乐东、东方等地的黎族,还把牛脊椎骨斩碎,加入少许食盐,放入坛中封存一年,届时打开食用或用于举行宗教仪式祭祀之用。

“雷公笋”,黎族地区野菜之一。

遍布琼南山区的溪沟旁、田坎上、山湾里、岭脚下,每逢四五月春风化雨时破土而出。

茎笋约食指般粗细、筷子般长短。

将其削成细条煮山蟹或腌酸用来煮鲜河鱼,其味鲜美,是下酒饭的上等名菜。

酸雷公笋汤又是清热解毒良药,一年四季常喝雷公笋汤,可解体毒,少生病。

黎族百姓将其鲜嫩秆茎用洗米水腌制,做家常小吃,或拌炒鱼、肉,味酸质脆,肉嫩鲜美,消食去腻。

“哪呣嘟阿”黎语音译,亦写作“南杀”,黎族民间传统菜肴。

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一种特殊的腌渍酸菜。

制法有三种:(1)取去叶的“尼暖”(草本植物)幼茎或“梓温草”幼茎和叶子,用凉米汤冲调,密封于罐中,一个月即酵成特殊叶酸菜;(2)将水牛或山鹿的脊椎骨剁碎,拌以半熟的热干饭,加以适量食盐,密封于罐中一个月至两年,酵后即可煮吃,为农历三月砍山栏时的好菜肴;(3)将生鱼、生肉、青蛙、螃蟹等,拌以米粉或米糠、酒糟等,用陶罐或酒坛密封贮存,日久变酸,便可随时煮食。

“南椰树”多年生长常绿乔木,属棕榈科。

树干挺直,不分枝,高的可达20多米,羽状复叶,树干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糖类。

黎族人常用来酿造甜酒。

酿制的方法是:在南椰树顶端挖一个洞,将里面的嫩心捣烂,加入酒饼,然后密封洞口,六七天后,即可开封取酒。

南椰树酿成的酒醇香清甜,黎族人称为“南椰液”。

一般每棵椰树可酿制2。

5公斤南椰液。

南椰液营养价值很高,常饮用可强身健体。

“逼鞥”黎语“bhiengx”的音译,其中,“逼”是“bhi”的音译,“鞥”是“engx”的音译。

意为“糯米甜酒”,又名“酒蜜”,黎族饮品之一。

制作的程序是:将优质的山栏米或糯米浸泡半天,膨胀后捞出来放进蒸锅里蒸熟,晾凉后加入酒饼拌匀,盛入口径宽约80厘米、底部如锥状的酿酒竹箩内摊平,盖上芭蕉叶,经过3~4天的酵,将闻有酒香味的酿制作物装进土罐中,密封半个月左右即可食用。

如果要使它变成陈酒,可埋在地下3~5年甚至更长些,时间越长久,酒色越红,品质越高,营养越丰富,是滋补身体和待客的上乘佳酿。

“吸管酒”黎语称为“bhiengxbat”,音译写作“逼鞥巴特”。

其中,“逼鞥”是“bhiengx”的音译,“巴特”是“bat”的音译。

黎族民间传统饮料。

流传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其制法与“逼鞥”(酒)同,但吃法特殊。

先将酿好的糯米甜酒装进六七十厘米高的酒罐里,然后把滤酒器置于酒面上,用手往下按,再把两根小竹管插进滤过的酒中,小竹管的另一头露在酒罐外。

吸酒时,口含吸管往上吸,罐里的酒就通过吸管被吸到嘴里。

图片二(来源于:黎族饮食)“糯米酒”黎族饮料之一。

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广大地区。

制作方法是:将几斤晒干的山栏糯稻舂成米,放到锅里煮,熟后让它晾干成饭团,然后加入足够分量的酒饼,混在饭团里翻搅。

搅匀后装在土罐里,用芭蕉叶密封捆好,埋在火灰里让它酵,两三天后即得。

此酒的特点是浓郁芳香、甘甜,沁人心脾。

“番薯酒”即用番薯酿成的酒。

番薯酒制作的程序是:先将番薯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到锅里煮熟晾干,加入酒饼拌匀,盛入大坛中密封一个月左右便酵成酒料。

接着,将酒料倒入蒸酒锅蒸馏,酣醇的番薯酒便问世了。

此酒,有浓厚的番薯味,但酒精浓度不高,适合于盛夏季节饮用。

“芭蕉酒”即用芭蕉果实淀粉酿成的酒。

酿制的程序是:先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实砍下,洗干净,切成小块,放到锅里煮熟、晾干,然后投入酒饼调匀,装到酒坛里密封一个月便酵成酒料。

接着,把酒料和清水调稀后盛入蒸酒锅熬煮,即可制出清香的芭蕉酒了。

“婚礼尾酒”亦称收席酒,黎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实为答谢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的酒宴。

一般在送亲队伍走后立即举行,由新郎家操办。

一方面,为了答谢那些在婚礼期间予以资助或帮助做饭菜的亲友;另一方面,为了聆听亲友们对新婚夫妇的教诲。

大家边吃边唱,嘱咐新婚夫妇要互相照顾,多生儿女,勤俭持家。

因亲友不断登门祝贺,酒宴的时间往往持续三天三夜,甚至更长些。

“福酒”原为黎族一种助兴饮料。

流行于海南省的保亭、乐东、白沙和通什等地。

所谓“福地”即纹茂(合亩)地区之俄布隆(即“亩头”)在牛节(农历七月或十月间的牛日)时,用酒盆洗宝石的酒,故称“福酒”。

此酒专供俄布隆夫妇和家属饮用。

“福魂酒”旧时黎族一种助兴饮料。

流行于海南省五指山腹地黎族地区。

所谓“福魂酒”即在佳节时,纹茂(即“合亩”)地区的俄布隆(即“亩头”)用来洗宝锣(即“铜锣”)的米酒。

此酒只给纹茂(合亩)内的成员共饮,不给外人饮用。

“黎家五月茶”因采摘于农历五月而得名。

“五月茶”以鹊鸪茶为主要成分,配上一定数量的益智果、茅草根、金银花、红营椰子根等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渴、防伤风感冒和助消化的作用。

五月茶又有“解渴茶”和“治病茶”之称。

平时用来招待客人,清香扑鼻,味道清香迷人。

治病饮的要用土罐煮开后,倒出一半为口服,另一半当热度未降时,放在患者身边用被、席子围住,让热气蒸熏,使患者满身出汗,这对患伤风感冒的人颇具有治疗效果,因之称“治病茶”。

【参考文献】[1]王学萍.《中国黎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