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导论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既是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百年文学史纵向上的时间长度,与横向上的宽广度,以及时代的更迭与发展,20世纪中国文学史资料极为丰富、驳杂,再加上治史者的史学观念、方法、学养甚至潜意识的不同,目前,中国文学是教材多种多样。主要有:

1)以研究作家及其作品为主的文学史

2)以研究文论家及其著作的批评史

3)以研究文艺思潮为主的文学思潮史

4)以研究文学流派为主的流派史

5)以时代或者朝代更迭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断代史

6)沟通中外文学的交流史

7)文学文体史、接受文学史、图志式文学史等。

上述各种文学史的差异根源在于文学观念的问题。

科学的文学史观是文学史教材与著作的灵魂,科学的文学史观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历史性和主体性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即文学史既具有远传的历史属性,又具有个体的主体属性。二是多维度,主要体现在“通”“精”“美”“新”“超”“稳”诸多灵活性方面。以往文学史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或与此有关,如,如何处理文学史的历史性与主体性的“二元”论?如何处理“通史”与分期的关系?

本书的文学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长河意识”

文学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它原本有源有流,古今一体贯通。

(一)长河意识要求文学史研究从文学整体出发,树立整体观念。“以1949年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水岭的文学史观,是政治决定论”(导论第三页),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1949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和体制的大变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大变化,“但其时文学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构成足以分期的内容。”(导论第三页)。

整体观要求将原先分开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在作者看来,是出于对以下历史现象的尊重:

其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20、30年代的作家、评论家,在1949年后仍然有新作问世,

50、60年代依然是文学界的主体;甚至到80、90年代,他们明显或潜在的影响依然贯穿文坛。”因此,不将他们做整体关照,就不能中肯、准确、深刻地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其二是,20世纪初期到3-、40年代的文艺思潮、社团、流派和作品,对50、60年代,尤其是对80、90年代的文坛和青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与20世纪后半期文坛的兴衰有着内在的、巨大的关系。如,左翼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为人生”的文学思潮以及京派、新月派、新感觉派等对当代文学的巨大影响。

因此将20世纪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能加深对诸多思潮、流派来龙去脉的了解,更好地把握当下的创作姿态。

二、长河意识启示我们要注重文学史研究上的源流观

文学史有源有流。以往对文学史的研究主要解决了“是什么”,即主要这样描述20世纪的文学史:五四新文学史的发生、发展、变化的事实和过程,文学社团、思潮、流派形成和结束的状况,作家的创作道路、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文学争论的始末等。而对“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出现这些思潮、社团、流派?其文化渊源是什么?某作家的思想、人格和艺术方法形成和变化的文化渊源是什么?要么不回答,要么以时代、政治的变化来解释一切。这种政治化的图解显然是简单化、片面化和肤浅的。

三、以长河意识树立正确的分期观

长河意识还启示我们,长河有上游、中游、下游之别,那是地理学家考察研究的必要,文学史研究也是如此。另外,向长河会发生转向一样,文学发展过程中“突变”“急变”也是事实,也会有分期、分段,但构成文学本身的基本质素依然会“渗入”“融入”新的文学史阶段。这厮分期的客观依据。

但以往的文学史分期都是以政治制度的更替、政治在运动的变化为主要依据,忽视了文学内部规律的文学分期,背弃了文学本体。科学的文学分期观理应拒绝完全以政治运动的分期来代替文学的分期。

文学史观的长河意识还启示我们,文学史的分期不是分家,不是分割、断裂,而是在文学史长河中的分期。

第二是“博物馆意识”。

文学史是一座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里陈列的都是历史上的文物或文献,都应是原物和真迹,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具有特殊审美价值和历史认识价值的经典。否则,随意搜罗,

样样都要,博物馆就变成了废品收购站。

文学史研究与此类似,以“博物馆意识”建构文学史,文学史家才有可能准确和深刻地解释文学繁荣和衰退、某种文体的新生和消亡、新旧文学的消长等内在变化的规律和缘由。

科学的文学史观要尊重文学史建构中的历史属性、主体属性和稳定性属性。

1)历史属性。

正如“文学是什么”“美学是什么”至今仍争论不休一样,“文学史是什么?”同样也意见纷纭。这反映了文学史观上差异。

文学史研究的对象是文学,有文艺学属性,但文学史又有历史属性。因为它研究文学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是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的文学现象,是任何话语霸权都不能涂抹、改变的史实。因此,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思潮、社团、流派、批评等文学史实,就构成了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但这些文学发展变化的综合存在却是以往很多文学史研究的盲区,至少是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任何孤立、随意的研究,都是对文学史的认为分割,文学史研究需要的首先是对文学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2)主体属性

历史的文物和文献浩如烟海,年代久远等缘故常会使其变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在博物馆里陈列什么?排列什么/?突出什么?需要由专家布置和观众检验。“选择的眼力”与“揭示的眼力”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正是文学史家主体性的体现。

选择就是考据、取舍、鉴别和评价,选择的过程就是文学史家在爬梳史实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过程,是文学史家以自己的文化积累以及经历、个性人格等自然而然形成的个人“眼力”来选择。写什么,不写什么,哪里浓笔重抹?哪里轻描淡写?并以此建构文学史框架,这正是文学史家文学史观主体性的折射。

50、60年代的文学史,在“选择”时,排斥胡适、周作人、胡风、梁实秋、张爱玲的偏颇和谬误,自不用说,即便是80、90年代,也有郭沫若、鲁迅、田汉被“打倒”。本书对这些被贬损和冷落的作家列为专节,视作突破之一。

科学的文学史观反对涂改、隐瞒、歪曲、编造和粉饰历史。

历史属性和主体属性,是科学的文学史观的生命和灵魂,是评价文学史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和标准。但,文学史上关于“两者有无主次之分?”这一问题,学界从20、30年代到一直争论到现在。然而,至少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确,任何史书都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而且也务必要。

3)稳定性属性

尽管不同的文学史观的差异,会对文学史实有不同的选择和评价,但是本书认为,“凡进入文学史的作家、评论家、思潮、流派等,均应是经得起检验的。”(本书地9页)这是教材编写的要求,也是对文学精品的尊重。

“是否可以这样说,科学的文学史观的主体性,是决定一部文学史有无创新、有无价值或价值高低的关键。”--(本书地9页)

总论:进程、特质和历史贡献

第一节文学进程

20世纪文学史是一个颇具特色又十分重要的阶段。这是一个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性转换的进程,是中国文学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催生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进程。

20世纪初,中国古代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最终宣告了旧文学的终结和新文学的诞生。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变革关系”为此作出了经典的注脚。

1840年鸦片战争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一就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观念现代性转换的探索与尝试

1、维新运动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

维新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梁启超、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等,从更新“国民之魂”的需要出发,高度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发动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十分强调文学的思想启蒙作用。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论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文学观念。

他们的文学观念还较多地停留在文学的社会功能等外在关系方面,尚未进一步涉及其内在的审美功能等问题。

但是,其思想启蒙的意义和对以后文学发展产生了长久的影响。正是他们的推动,才有了晚晴小说创作的繁荣和“新诗体”“新民体”等新体诗文的流行;而翻译文学的兴起,则是的较多的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域外文学,了解世界文学的兴起,并在比较中思考中国文学

的现状和问题。这一切均预示着中国文学蜕变的开始,一个新的文学局面即将来临。

然而,维新派发起的文学新变并非一帆风顺。复古守旧的旧式文学,如桐城派古文、骈体文派、“同光体诗”仍然流布于文坛,并与之抗衡。由于维新派没有创造出崭新的文学形式来替代旧式文学,他们的文学观念仍包含着很多传统的积淀。这种新旧杂糅的文学状况,说明,文学改良运动未能真正完成中国古代文学的现代性转换的时代任务。

2、辛亥革命中文学革命的缺席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致力于推翻清王朝的政治斗争,却没有发动一场强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学革新运动,因此辛亥革命缺少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建树,但文学变革并未停止。一是民间改革文字、推行白话文的呼声一直不断;二是话剧和电影这时期也相应传入中国,并受到民众的欢迎;三是鲁迅等人此时开始引介西方文艺思潮,其中《摩罗诗力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系统介绍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和文艺思潮流派的著名文献。

随着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失败,文学领域渐趋芜杂、混乱:“谴责小说”沦为“黑幕小说”,最初显示出一定进步意义的鸳鸯蝴蝶派作品也逐渐演变为远离消失生活的“言情小说”;被称作“文明新戏”的话剧也失去了原有的新锐精神。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变革虽然为新温煦的建立做了若干准备,但它自身不可克服的弱点和局限,使之无法完成文学有传统到现代的彻底转变,无法真正确立起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兴起,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学变革诸多方面长期孕育的结果。

二、“五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的初步实现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阶级根源。

社会根源: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窃取了国家政权,阴谋复辟帝制,同时勾结帝国主义。推行复古尊孔的思想文化政策。一战中西方国家忙于战事,无暇东顾,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朝着有利于革命运动的方向发展。先进知识分子打出“民主”“科学”大旗,在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猛烈地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最初的阵地是《新青年》杂志,1915年创办于上海,后前往北京出版。主编陈独秀。集中刊发了陈独秀、吴虞等人的系列文章,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伦理道德观,介绍西方自由平等观念。尽管有全盘否定之嫌,但却有助于民众的思想启蒙,了解域外新学说,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想。而对旧道德、旧思想的批判很自然地转向对作为其工具的文言文以及传播旧思想的旧文学的批判上。于是,反对文言文、提

倡白话文,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内容的文学革命运动随之爆发了。其间,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1917)、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1917)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1918年后,胡适、钱玄同、李大钊、鲁迅、刘半农等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由此,以《新青年》为核心,实际形成了一个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组成的“新文学统一战线”,共同向旧文学开战。

此后,《每周评论》《新潮》等一批宣传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介绍西方文艺思潮和文学作品的刊物相继创办,新文学阵地不断扩大,“如何建设新文学?”成为“五四”中后期文学革命的核心命题。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等文章,强调了建设“活的文学”/“人的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为人生的文学”和“社会写实的文学”的口号。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理论倡导外,新文学创作实践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震动了文坛。此后,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出版,它们既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新文学理论的倡导和观念的确立,以及新闻创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标志着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初步实现。“现代意义上的‘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构成了‘五四’文学革命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主要贡献。”---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2页)

如何认识“五四”文学革命?

1)是中国文学发展适应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产物

2)是西方文艺思潮不断影响的结果。科学与民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各种政治思潮、社会思潮、文艺思潮和各种流派、风格的作品均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涌入中国;加上白话文的提倡、白话报刊的大量出现,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这一时期,无论是文学理论的倡导者,还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都直接间接地、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文学思想的影响。郭沫若的诗歌、鲁迅的小说、和田汉的话剧,从创作倾向到形式、结构、表现手法等,都广泛接受了西方文学观念的积极影响。这说明,从西方汲取文学营养,促进民族文学变革,建立起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横向联系,并没有割断新文学与优秀民族传统的纵向联系。

3)五四新文学存在着“为人生”与“为艺术”两种不同文学取向,但初期矛盾并不尖

锐,因为,它们都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彼此都承认对方的存在,只是倡导的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到了新文学发展的第二个十年,这两派的冲突和分化日趋明显。一方面,“为人生”的文学观念逐渐发展成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和实践,最后发展成为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左翼文学,对后来抗战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成立会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其缺陷也是明显的,过分强化了文学与政治的联系,削弱了文学自身的主体性和审美功能,使文学蜕变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另一方面,“为艺术”的文学固守其立场,反对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强调文学的审美功能和审美价值,与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

新文学发展的第三个十年,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两个阶段。这是一个战乱动荡、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转折时期。特殊的时代环境,要求文学肩负起特殊的使命。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因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环境、文学生态环境和作家心理,出现了不同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文学现象。但从整体上看,无论是解放区的革命文学,还是国统区、沦陷区的进步文学,都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学成绩、经验都直接影响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当代文学的发展,特别是解放区出现的以表现工农兵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及塑造工农兵新人形象为主体,在语言形式上更趋于大众化、通俗化的文学形态,对当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三、建国后到文革前:中国现代文学的新时期

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的来临,而且也意味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国统区、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终于胜利会师,

形成强大的文艺队伍。

2、正式明确规定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文艺方向和文艺

政策作为新中国文艺发展方向和基本政策,解放区原先提出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方向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推广。

3、但是这一时期的文学也出现了几多问题。如,忽视了文学与社会、与人生的

多方面的复杂联系,忽略了文学艺术自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忽略了接受者对文艺作品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导致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单调划一;同时,理论界对这一方向的片面阐释,知识分子政策的不断“左”倾,政治运动接二连三,遂使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和文学创作的政治功利性更加明显;同时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原因,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借鉴受到质疑而几乎中断,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渠道渐趋单一。

四、“文革期间的文学”

极左政治路线和文艺路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四人帮集团出于政治需要,完全否定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提出了“三结合”“三突出”等一套反现实

主义的谬论。中国文学遭到空前的灾难。

五、80、90年代“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批判文化专制主义,清算极左路线,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成为改革开放后文学把乱反正的开端。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二为”方针被确定为新时期文学的总方针。文艺政策不断调整,宽松和谐的文学环境逐渐形成。

改革开放政策更是直接催生了大规模介绍西方思想文化的持久热潮。

社会政治环境、文艺方针政策和文化氛围的明显变化,使“五四”新文学传统恢复了活力和生气,并在新环境中有了发展。体现在:

1、80年代初期

注重恢复文学的启蒙思想的恢复;注重对“写实主义”和“现实主义”

传统的呼唤;注重文学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和人的价值的肯定。这一时期的文学总体上开始走出文革文学图解政治概念、复制社会生活表现和重复单一僵化艺术模式。

2、80中后期

注重从文化心理传统上寻求民族文学生长之“根”,发掘和重构民族文化精神,注重于引入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追求文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的探索创新。这一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是:显示出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思、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和对审美功能的开拓。

3、90年代

经济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文化政策做了相应的调整。

作家的生存方式和文学的生产、流通,均受到市场化的影响。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总特征是:市场的选择和需要打破了文学发展的“潮流”性趋势和大一统局面,“多元化”和“个人化”成为文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多种文学走向和多种文学价值并存,作家个体的声音更加洪亮,个体风格更加鲜明。但是,面对市场经济,知识分子社会的社会地位趋向于“边缘化”,“五四”传统中的启蒙话语受到质疑,这就使得作家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吸引和争取文化消费对象、弘扬人文精神的努力颇为困难和艰巨。世纪末的困惑和全球化的挑战,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课题。

第二、文学特质

一、新文学的主流是人民大众的文学

五四新文学运动该中国文学史带来的革命性变革,首先体现在极大地加强了文学与人民大众的联系,以及文学与进步社会思潮和民族解放的自觉联系。由此,人民大众不仅是新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和接受对象,而且充分体现了文学的社会价值。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基本特质和传统,并在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得到继承和延续。

五四文学革命是从肠道白话文开始的,这就体现了文学必须能为最广大民众接受的历史要求,因为文言文是文人雅士熟悉和惯于操练的语言,与广大人民相隔膜,而白话文乃是普通民众熟知和运用的语言,因此,只有用白话文作为文学语言,才能使新文学为人民大众易于接受。同时,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还提出了“国民文学”“平民文学”主张,提倡表现普通民众的生活,改造民族性格和重

塑民族灵魂作为文学的根本任务。文学“向下看”的结果是大批普通农民和民众成为文学表达的对象。新人物形象取代了旧文学中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同时,“表现下层民众的疾苦”、“改造国民性”与“争取个性解放”等全新的文学主题也进入了文学,显示了新文学彻底的反封建倾向。

五四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与此相适应,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文学上提出了以工农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和表现对象的创作要求。30年代,“左联”成立后,更是明确提出了以大众化作为左翼文学运动的追求目标。知识分子题材作品有了新的呢开掘,着重从知识分子与人民、与革命联系的角度,探讨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前途。

抗战时期,民族危难和救亡图存使广大作家和人民大众有了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追求,推动者一些“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走出个人小天地,,深入民众。“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成为当时不同政治艺术倾向的作家们的共同要求和实践。抗战中展开的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谈论,使文学与民众的关系、作家与民众的关系成为理论家、作家关注的中心。创作中,爱国主义成为文学的重大主题,抗战后期,文学又转向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入思考,着力暴露破坏抗战、阻碍民族进步的黑暗势力,现实了大多数作家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章思潮、运动和现象

第一节思潮、运动和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其流变轨迹

一、思潮、运动和现象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文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国度、低于内形成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潮流,它不仅具有作家、作品等的规模效应与持续的影响力,而且还表现出鲜明的共同审美趣味。

文学思潮能全部或局部影响文学的整体走向与流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思潮可以使社会、政治、经济等思潮在文学领域内的反映,也可以是社会文学自身深刻变革的结果。

文学运动,是指某种有组织的、规模较大的文学运动。在很多情况下,文学运动与社会团体或者政党提倡的政治化运动密切相关,从而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目的和实效性,尤其是在执政党或者领袖人物的倡导下,能够达到一时的轰动效应,形成规模较大的群众性的文学活动。

文学现象是指一定时间内具有某些特质的文学活动,具有比较鲜明的关注点,能产生较为普遍的热点效应,同时蕴含着一定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动向,但一般来说,影响较小持续时间不长。

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中国近代文学史笔记

幻灯片1 中国近代文学 第一讲绪论 幻灯片2 第一讲绪论 一、概说 1、中国近代文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艰难嬗变的转型时期,文学史家将其断代为中国近代文学。 幻灯片3 2、时代性质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李鸿章奏折(同治十一年五月) 幻灯片4 2、时代性质 中国自14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叶,一直是在传统之中生活着,文化变迁相当缓慢,在这一阶段,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了一个自定体系。然而,在这同一时期,西方世界于生活和思想方面都经历着激烈的改变。在这样的改变中,西方世界从它的中古走向近代。在这个时代,欧洲有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邦的兴起,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工业改进。这些事实,对于西方本身以及全世界的影响是非常深入而广远的。尤其是工业革命所产生出来的力量,从17世纪开始,自西欧核心出发,像上帝的手似的重新塑造世界。 ——殷海光《中国文化展望》幻灯片5 2、时代性质:近代中国——过渡时代 过渡时代者,实千古英雄豪杰之大舞台也,多少民族由死而生、由剥而复、由奴而主、由瘠而肥所必由之路也。美哉过渡时代乎!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 幻灯片6 3、近代历史研究的热 与近代文学研究的冷 幻灯片7 4、近代文学非常重要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王德威 幻灯片8 5、近代文学的魅力:群星灿烂 “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绝世奇才龚自珍,有以文字耸动天下的过渡时代之英雄梁启超;雄才大略如曾国藩,气冲斗牛如康有为,悲歌慷慨如谭嗣同,英姿飒爽如秋瑾,哀怨凄婉如苏曼

现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分期:一、1917—1927 文学革命 二、1928—1937革命文学 三、1937—1947 抗战 第一章思想启蒙与文学重建 第一节文学革命运动 一、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 1、三个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建设性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文学革命》,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 2、1915年9月《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发起人:陈独秀,胡适,胡提出“八条纲领”,刊载于《新青年》被称为“中国文界之雷声”。 3、文学革命正式发难标志: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917.2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918.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宗旨: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二、“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 1、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2、是否有人道主义作为区分“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 3、人是从动物进化的,人是从动物进化的。 三、新旧文学观念之激战 1、响应方: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刘半农“双簧会”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 2、反对方:①林纾:发表《妖梦》和《荆生》痛骂陈、胡、钱玄同 辩:钱玄同和刘半农“双簧信” 林纾发表《论古文之不宜废》 辩:蔡元培《答林秦南书》 ②学衡派:根据地:南京东南大学(1922)刊物:《学衡》杂志 总编辑:吴宓主要撰稿人:胡先骕和梅光迪 论战以新青年胜利告终 ③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号召:读经救国。 第二节创作尝试和社团文学 一、文学研究会 1、1921年1月,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后”在北京诞生。 2、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耕济之 3、代用刊物:《小说月报》,又创办了《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等月刊 4、三个方面成绩显著:A、提倡“为人生”文学,B、大力介绍外国文学,C、推动写实主义“平民文学”创作 5、杰出代表:①朱自清。A家庭小品《背影》《给亡妇》,B海外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C写景美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特点:诗歌以写实为主,兼用象征。他的抒情长诗《毁灭》问世后,诗坛的赞誉由他短诗转向长诗。

中国当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讲:十七年文艺论争和文艺批判运动 一、基本态势: 1.17年独特的理论现象 2.形成动因和深刻影响:①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式;②革命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影响:①形成60年代的文学共同体,文学一体化,相对集中的文学运作机制②从文艺角度看,有局限性,造成我国五六十年代文学相对单一,审美性、艺术性、娱乐性相对薄弱。 二、建国初几次重要的文艺论争: ①批判运动:1951年,对《武训传》批判 ②1953――1954对红学的批判(俞平伯、胡适) ③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胡风事件”、七月诗派) 2.几次文艺政策的调整 1.1956年的双百方针 2.1961到1962几次座谈会对左倾思想的纠正 三、对电彬的《武训传》的批判和再解读 1.武训其人:早年行乞兴学,向来与官府合流敛财,晚年成为财主 2.影片主题:配合新中国文化建设运动,歌颂武训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思想批判:①政治视角――借文艺谈政治,反历史唯物论;②审美的立场――审美的超越性,不公允,审美的片面;③真实性问题――对历史不同阐释的合法性问题,作家创作的虚构性权力。 第二讲:建国初的新诗发展方向的选择 一、文艺的新方向和五四新诗传统 1.文艺新方向:①社会主义时代的革命文艺②一种期约,一种实验(对五四新诗的继承) 2.丰厚的遗产:五四新诗传统――体现了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浪漫、现实、现代) 3.建国初政治伦理化批评:①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革命新诗传统――资产阶级反动诗风; ②认知的偏差――艺术方法上的差异(社会化情感与个人化抒情);③鲜明的社会政治情感的诗性表达;④诗风相对单一――老诗人的困境和诗歌流派的消失 二、十七年诗歌的基本风貌 1.时代精神与社会化情感的热烈表达:①颂歌浪潮②时代风格(50年代文学的单纯与天真) 2.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白话新诗: ①民族化大众化方向 ②对抗西方现代文化艺术 ③新民歌运动――反映了大跃进的时代精神、民歌至尊地位制约了艺术多样化的发展 第三讲:十七年代表性诗人 一、闻捷及《天山牧歌》:1激情的赞歌,牧歌情调; 2.新情诗; 3.叙事和抒情的结合 二、政治抒情诗及两大抒情诗人:①作为一种潮流,主导;②政治化审美意识形态的标本:a将政治升华为一种“诗学”;b情感意象的泛化和成规化 2.代表性诗人: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 贺敬之《白毛女》《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第三章 一、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鲁迅的小说创作奠定了白话小说的地位; 五四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 西洋小说的引进,是中国小说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推动力; 小说新人涌现、作品迭出、读者众多,加速了小说地位向文学中心地位的游移。 二、为人生派的现实主义小说 (一)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 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是指20年代在鲁迅影响下的文学研究会和与之主张相近的未名社、语丝社成员创作并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个流派在不同的时期又分为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 为人生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是:立足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针砭社会痼疾,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寻,同情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表现出鲜明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精神,体现了为人生的文学观,有着较强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问题小说的艺术倾向是:虽不乏浪漫抒情成分,但基本倾向是客观写实。强调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再现。在现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他们的创作使现实主义在20年代形成了一

股壮阔的洪峰。 (二)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以文研会为中坚的为人生派现实主义小说最早的创作潮流。它直接师承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和《新潮》作家群的写实传统,发端于19181920间,极盛于20年代初。 问题小说旨在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题,题村比较广泛,举凡家庭之变、婚姻之苦、女子之地位、教育之不良乃至劳工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都有涉及。 问题小说是黑暗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需求。 问题小说具有鲜明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追求哲理色彩,因其只问病根,不开药方或以爱和美来弥合、净化人生,不免带有观念化和抽象化的弱点,人物形象为社会问题所冲淡,削弱了小说审美价值,因而问题小说只是一股文学潮流,而并非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 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 鲁迅:《狂人日记》、《药》俞平伯:《花匠》 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一生》)《隔膜》、《苦菜》、《饭》、《校长》、《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缀网劳蛛》罗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知识点完整整理)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十年代文学思潮要点 1、基本概念 30年代文学也称现代文学第二个10年(1928-1937年)是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1928年始,新文学队伍发生了新的组合,两种文学思潮及其创作构成了30年代文学基本面貌(1)新兴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2)继承五四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文学; 30年代左翼文学发展轮廓(三个阶段): (1)1927大革命失败-左联成立前,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期。 (2)1930-1936年,左联成立-左联解体。 (3)1936年春-1937/7抗战爆发,文学的转折过渡期。 2、“左联”概况 “左联”全称“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成立于上海。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蒋光慈、田汉、阳翰笙、丁玲、冯也频、姚蓬子等。 左联的理论和行动纲领根据前苏联“拉普”纲领而制定。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我们不能不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左联的成立有其国际和国内的背景,国际上,苏日英法等国都有左翼文学组织;国内,经过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培养了左翼作家队伍,为左联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左联”于1936年自动解散。 “左联”的文学活动及主要功绩 (1)创办了许多有影响的文学刊物,如《拓荒者》(蒋光慈主编)、《北斗》(丁玲主编)、《文学导报》(创刊号名《前哨》)、《萌芽》月刊(鲁迅、冯雪峰主编)、《十字街头》(鲁迅主编)。续办了左联成立前的《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等刊物。 (2)翻译、介绍、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左联成立后,瞿秋白俄文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著作,并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等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与阐述。他说明了反对席勒化,提倡莎士比亚化的意义,批评了初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品中的“主观主义的理想化”和“革命浪漫蒂克”情绪。 (3)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设立了国际文化研究会,积极输入苏联左翼作家和西方进步作家的作品。如高尔基《母亲》,法捷耶夫《毁灭》,绥拉菲摩维支《铁流》,肖霍洛夫《被开垦的处女地》和辛克莱《屠场》,雷马克《西线无战事》等。 (4)推进文艺的大众化。设立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并将“文学的大众化”作为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问题”。1932年7月,发表讨论如何对民族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如何创造新的民族形式,以克服五四新文学中所存在的脱离大众的“欧化”倾向等问题。鲁迅主张用“拿来主义”将外来文化与民族传统统一。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在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上的重要突破,对现代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与意义。 (5)提倡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左联始终标举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但对现实主义的认识和把握却有一个过程,直到1932.11.周扬在介绍苏联清算“拉普”错误的情况后,才准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基本原则: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发展运中、运动中去认识和反映现实”。 “左联”五烈士:殷夫(徐湘庭)、柔石、冯铿(岭梅)、胡也频(崇轩)、李伟森。 左联的功过 功:聚合起一批进步作家,对推动革命文学深入发展有利;创办许多刊物,培养了一批作家;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大众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一、鲁迅《呐喊》的主题——对封建传统的批判 1.《怀旧》——对《呐喊》的铺垫(不是《呐喊》的文章) 寓庄于谐,在趣味笔触里透视人性,表现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延续了一千多年后的一片夕阳残景。传闻土匪来临,私塾先生为代表的乡绅阶级打算实行“中庸”,对匪迎合,匪退则贿赂官府,苟且偷安,姨太太们拿逃难作春游,乡民则愚忠而贪财。由早先的文言小说《怀旧》,鲁迅的特质已然呈现,是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杰作。 2.《狂人日记》——对《呐喊》总主题的深刻揭示 《狂》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运用象征手法,以日记体、内心独白的形式,通过迫害狂患者的内心独白向封建礼教发起最猛烈的袭击,指出礼教吃人的思想。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3.《风波》——被辱者与被损害者的形象 《风波》作者以传神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中国江南小镇及乡土人物的风味神情,着力表现一场风波——皇帝做了龙庭,给七斤及七斤家人带来的恐慌,表明辛亥革命的民主观念距离广大的劳苦大众还非常遥远。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展现了鲁迅作品的简凝之美。 4、《孤独者》——觉醒者的悲哀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是被社会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摧毁的。魏连殳被当时的社会视为“异类”,最终连工作也找不到,穷困潦倒后则像孔乙己一样被周围的社会所冷落、歧视。他不甘于这种被冷落和被歧视的地位,他要向整个社会进行报复。但这种报复也正是他的失败,他不得不屈服于周围社会的价值观念,以“上等人”的姿态驱使、玩弄那些“下等人”。 《孤独者》表现了一个留洋知识者归国后的人生窘境,他躬行于自己以前所反对的东西,拒绝和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已经真的失败——然而他胜利了。 二、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由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叶圣陶)、王统照、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一个专门性社团,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以“研究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以改革之后的《小说月报》为主要活动阵地,将文学要“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社会功用诉求与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密切结合,为“人的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新文学中的主流地位的确立有着重要的功绩。 三、叶圣陶在作品《倪焕之》中所表达出的救国理想的幻灭 《倪焕之》是叶圣陶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早期长篇小说创作中较为成熟的一部。小说主人公倪焕之是一个怀抱高远理想的知识分子,辛亥革命之后,已经成为小学教员的倪焕之一面与志同道合的同事蒋冰之联手推行新教育实验,一面与思想新派的女性金佩璋自由恋爱,着手建立理想家庭。不久,严酷的现实很快打破了他的理想,新教育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笔记 导论 20世纪中国文学史既是对古代文学的继承,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百年文学史纵向上的时间长度,与横向上的宽广度,以及时代的更迭与发展,20世纪中国文学史资料极为丰富、驳杂,再加上治史者的史学观念、方法、学养甚至潜意识的不同,目前,中国文学是教材多种多样。主要有: 1)以研究作家及其作品为主的文学史 2)以研究文论家及其著作的批评史 3)以研究文艺思潮为主的文学思潮史 4)以研究文学流派为主的流派史 5)以时代或者朝代更迭时期的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断代史 6)沟通中外文学的交流史 7)文学文体史、接受文学史、图志式文学史等。 上述各种文学史的差异根源在于文学观念的问题。 科学的文学史观是文学史教材与著作的灵魂,科学的文学史观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是质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历史性和主体性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即文学史既具有远传的历史属性,又具有个体的主体属性。二是多维度,主要体现在“通”“精”“美”“新”“超”“稳”诸多灵活性方面。以往文学史研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或与此有关,如,如何处理文学史的历史性与主体性的“二元”论?如何处理“通史”与分期的关系? 本书的文学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长河意识” 文学史是一条流动的长河,它原本有源有流,古今一体贯通。 (一)长河意识要求文学史研究从文学整体出发,树立整体观念。“以1949年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水岭的文学史观,是政治决定论”(导论第三页),因为在作者看来,虽然1949年的中国社会政治和体制的大变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大变化,“但其时文学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构成足以分期的内容。”(导论第三页)。 整体观要求将原先分开的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在作者看来,是出于对以下历史现象的尊重: 其一是“因为相当一部分20、30年代的作家、评论家,在1949年后仍然有新作问世,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精选笔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精选笔记 在中国,个性解放带来的苦闷和彷徨总是多于喜悦;启蒙的工作始终做得很差,理性的力量总是被非理性的狂热所打断和干扰;超出常轨的历史运动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同时也带来某些的失误;灾难常常不单是邪恶造成的,受害者们也往往难辞其咎;极速转换的快节奏与近乎凝固的缓慢并存,尖锐对立的四分五裂与无个性的一片模糊同在。后世 的人已经很难想象标点符号的使用在当时曾经历了怎样的 鏖战,很难想象鲁迅何以称赞刘半农对于“她”字和“牠”字的创造是五四时期打的一次“大仗”。本世纪初文艺革新的先驱们 不止一次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范例——乔叟、但丁摒弃拉丁语,用本民族“活的语言”创造出“人的文学”。诗是文学中的艺术思维进行创新时最敏锐的尖兵。诗歌语言是一般文学语言的“高阶语言”,它从一般文学语言中升华又反过来影 响一般文学语言,因而先天地具有某种“脱离群众”的“先锋性”。二十世纪世界文学艺术的大趋势,是尽力寻找全新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开掘现代人类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外部世界的“掌握”。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个概念中蕴含着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征就是强烈的“整体意识”。一个宏观的时空尺度——世界历史的尺度,把我们的研究对象置于两个大背景之前:一个纵向的大背景是两千多年

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当我们论证那关键性的“断裂”时,断 裂正是一种深刻的联系,类似脐带的一种联系,而没有断裂,也就不成其为背景;一个横向的大背景是本世纪的世界文学总体格局,不单是东西方文学的互相碰撞和交流,而且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在本世纪的崛起。——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原载《文学评论》1985年5期如果晚清小说的确有启蒙,那也不是梁启超时代的知识分子及其五四同人希望我们相信的启蒙。晚清小说的现代性既不表现于严复心目中的载道理论,也不表现于梁启超的末世想象。它其实是由严及梁所贬抑的“颓废”气质中 迂回而生的。严复及梁启超在开始将(新)小说理想化之前,都对(旧)小说大加抨击。严复呼应传统儒家的偏见,指称小说导人贪淫,而梁启超则怪罪小说散播中国旧社会腐败的生活理想与迷信。他说:“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妖 巫狐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 梁启超与王国维分别是晚清小说批评的两大巨匠。一位批评家(袁进)说,“梁启超打着‘新小说’的旗号,文学观念的核心却是旧的。王国维推崇旧小说《红楼梦》,文学观念的核心却是新的。” 鲁迅一代之后的中国作家在处理过剩的情感时,并不比晚 清人强。这些作家及批评家迂执于某一种过度的情感,反而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关于“现代” 二、分期问题 三、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是中国文学自身的一种变革,不仅反帝反封,还具有启蒙性质 2、与“传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表现对象: 现:普通人,现代社会、全人类的问题(农民、知识分子是重点) 传:英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②创作手法: 现:现实主义为主,也有其他探索,但回归现实主义(因为中国现实问题太多) 传:套路化的浪漫主义 ③重视思想理论 现:有逻辑和理论体系 传:感悟式、评点式 (2)联系 ①发愤著作:“移情”(西说法),欲有所为 ②实录精神:忠实于现实 ③抒情意识:古代诗文固有的传统,现代诗、散文也有充分表现,有些小说抒情味道也很浓 ④追求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浑然忘我 3、小结: 现代是一种从创作理念到表现形式的现代化; 重视学习、吸收、借鉴 一个民族性矛盾:学西方,但不可质变 二、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进行变革的、力图塑造现代民族灵魂、具现代艺术形式的文学。 时间段:1917-1949 1、1917-1927: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左翼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以全民抗战文学为开端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文化的40年代文学 三、文学现代化的基础(19世纪末——1917,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二十年)

1、文化、政治、世界、本土、现实、历史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折射 政治:维新——革命,封建统治飘摇,帝制结束; 经济:工业化,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新的社会力量增长,物质、阶级基础 文化:产生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现代思想、革新意识的知识分子 以文学改良政治、变革社会,探索、发现人生,是纯文学意识。 2、对人的发现人的观念的演变,贯穿与推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 自我的认识动力 “人”的观念:包括人的本质、个性,人的价值、自由、权利,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爱情婚姻观、友谊观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文学如何实践与表现这一不断演变的人的观念,而构成、丰富、发展。 3、文学现代化首先变革的几个方面: (1)文化机制的变革 ①印刷、著作等相关法律保障文学活动 ②报刊、书籍、现代出版业发展 ③现代社会分工、产生独立、自由撰稿知识分子 ④接受机制变 (2)诗界、文界、小说界革命(梁启超) ◆诗界:新意境、新语句入诗,又须以古人风格入之 “我手写我口”(黄遵宪) ◆文界:突破“桐城古文”,提倡“欧西文思”,吸收希腊罗马雄辩体、英法近代随笔体, 结合魏晋的旷放,以丰富史实突破拘谨考据,以俗语、外来语入文,丰富表达方法 ◆小说界: 1897,严复、夏曾佑将小说凌驾于经史之上; 梁启超: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陈独秀:戏馆子是众人大学堂,戏子是众人大教师。 (3)语言、文体等形式上的变革 ①倡白话文:梁启超提出古语文学变俗语文学是文学进化的大关键。 ②文体创新: ◆政论散文,梁启超“新文体”,时事政论、社会评论、思想评论、文化学术评论; 革命派散文,章太炎、邹容、秋瑾、章炳麟等,宣传主张 ◆小说 A.翻译小说:林纾,文言译欧美小说,并不懂外语,而与精通外语者合作,译笔 传神 B.谴责小说:吴趼人《儒林外史》,但因后来过度堆砌黑幕等走上末路 C.鸳鸯蝴蝶派:言情+休闲通俗 小结: 出现独特价值的文学尚待革命。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一、发生与发展 二、思潮与论争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 四、创作潮流与趋向

《中国现代文学史》(朱栋霖)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 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 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 《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 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 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 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 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 31."鲁迅"是他于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 32.1903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译述小说《斯巴达之魂》. 33.1908年鲁迅,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最早用直译方式). 34.1909年鲁迅创作自己第一篇小说《怀旧》. 35.《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1921.12—1922.2《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36.1923年的《稻草人》是我国最早的童话集. 37.1921年出版小说集《沉沦》,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38.1922年《冲积期化石》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长篇小说. 39.1921.8〈女神〉出版,共56首,大多作于1919~1920. 40.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等在北京成立"新月诗社",以1926年4月〈诗镌〉的创办为标志,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 41.1925年李金发第一部诗集〈微雨〉出版,标志着象征主义走向实践.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笔记 重要时间和事件 1.1930.3.2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 2.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3.1938.3在武汉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 4.1949.7第一次中华全国文艺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5.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当时影响最大)。 6.1891年苏曼殊翻译的《拜伦诗选》是中国最早的翻译诗集。 7.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第一份中文小说杂志《新小说》。 8.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 9.1915.9《新青年》创刊于上海,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10.1917.1发表胡适《文学改良诌议》,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 11.1917.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12.1917.2《新青年》发表白话新诗。 13.1918年5月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 14.1922.1成立学衡派;1914.5在东京成立的甲寅派。 15.1920.9《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迁回上海。 16.1924年《现代评论》创刊由徐志摩、王世杰、陈源等主编。 17.1921.1在北京成立了最早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

18.1910.7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诗歌团体——中国新诗社。 19.1921.7创造社成立。 20.1924.11.17在北京成立语丝社,《语丝》周刊。 21.1923年在北京成立了新月社,《新月》月刊。1927年多数成员南下,从此分为两个时期。 22.1921.5在上海成立了“五四”以后最早的话剧团体——民众戏剧社。创办了第一个戏剧杂志《戏剧》周刊(1921.5~1922.4)。 23.1921年冬在上海成立了戏剧协社,是中国早期话剧团体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 24.1922成立“浅草—沉钟社”(1934年解散),被鲁迅称为中国最坚韧、最诚实的…….. 25.1917.2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一诗创作于1916.8。 26.1920.3胡适诗集《尝试集》出版,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 27.1918.5刘半农在《新青年》发表《卖萝卜的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同年7月他又发表了《窗纸》、《无聊》中国最早的散文诗。 28.1920年陈衡哲(女)发表《小雨点》——中国最早的童话小说。 29.1919.3《终身大事》(胡适)发表于《新青年》。 30.1918.5钱玄同发表最早也是《新青年》最早的一篇白话“随感录”。

中国文学史重点总结(作家作品流派等)

王愿坚《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支队政委》《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三人行》茹志娟早期:《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后期:《百合花》《剪辑错了的故事》 《党员登记表》《老交通》《黎明的河边》 李准《李双小传》 《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著)《刘胡兰传》 反映抗美援朝: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鸭绿江南北》 反映迅速建设社会主义:杨朔《石油城》柳青《王家斌》沙氵丁《卢佳秀》 抒情散文为主:杨朔《海事》《东风第一枝》冰心《樱花赞》秦牧《花城》《潮汐和船》刘白羽《红玛瑙集》 刘白羽:《荔枝蜜》《茶花赋》《秀山红叶》《雪浪花》《樱花雨》《长江三月》 《潮汐和船》《星下集》《贝壳集》 曹禺《明朗的天》老舍《龙须沟》夏衍《考验》陈其通《万水千山》 反映社会问题歌颂时代精神《霓虹灯下的哨兵》反映农业建设和部队风格:王炼《枯木逢春》胡可《槐树庄》张仲明《战洪图》。历史剧:田汉《文成公主》曹禺《胆剑篇》吴晗《海瑞罢官》 复出(归来)作家:艾青,汪曾祺,牛汉。知青作家: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韩少功,贾平凹。女作家群:杨绛,王安忆,方方,池莉,迟子建,茹志娟。青年作家:莫言,刘索拉,余华,苏童,方方等 《伤痕》刘心武《班主任》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芙蓉镇》谌容《人到中年》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李国文《月食》《冬天里的歌》王蒙《蝴蝶》高晓生《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 张贤亮《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邢老汉与狗的故事》《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龙种》《男人的风格》 《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张伟《古船》路遥《平凡的世界》张洁《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男人的风格》王蒙《春之声》张洁《沉重的翅膀》高晓生《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上城》 《古堡》王安忆《小鲍桩》阿成《棋王》 “返回意识的形成”:贾平凹“返回乡土”:《商周三路》张承志“返回青春”:《绿夜》汪曾祺“返回传统”:《受戒》 对根的理解与表现: 1.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或民间文化:韩少功宣扬“楚文化”,贾平凹商周文化,李杭育“吴越文化” 2.具有荒蛮色彩的原始生活形态 3.民族的传统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观点:张承志:“伊斯兰精神”阿城“庄禅精神”王安忆“儒家仁义精神”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完整笔记[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完整笔记[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甲骨文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文学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袁行霈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做了详细的分类和注解。以下是袁行霈先生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笔记汇编。 一、先秦文学 《诗经》是先秦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是一部以歌颂阴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为主题的诗集,以其铿锵有力的语言和优美的意象被誉为“诗歌的圣典”。 《楚辞》是先秦文学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包括了《离骚》、《九歌》和《招魂》三篇篇章,是我国最为辉煌的诗歌作品之一。其中,《离骚》是传世名篇,涉及爱情、战争、政治等多方面内容,是选自楚怀王时代(公元前408-334年)的长篇抒情诗。 二、汉代文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通史,由司马迁完成。全书共130篇,包括纪传体和志传体两种形式。《史记》采用精练、简洁的语言,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意义。 《汉书》,是我国二十四史之一,由班固编纂完成。该书共分为十分,分别为本纪、志、表、传和列传等。现存《汉书》有三十篇本纪、一百六十二篇列传和九十篇志等。《汉书》在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汉代文学除了正史外,还有很多散文、韵文和乐府民歌等。其中,《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文选》是我国第一部官方选集类文学作品,内容包括诗、赋、文等作品。 唐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代表着中国文学最高峰的达到。唐代文学呈现出多种文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 唐诗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总量达到了五万余首。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诗人被誉为唐代四大诗人。有许多杰出的诗歌作品,其中《长恨歌》、《将进酒》、《春夜喜雨》、《登高》、《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诗作均被誉为经典。 唐代散文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韩非子》、《汉书》、《帝京景物略》等。唐代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崔莺莺》、《牡丹亭》、《伶官传》等。唐代戏剧的代表作为《长恨歌》、《沉醉东风》和《荆公恨》等。 宋朝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重要阶段,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宋代文学注重“官”与“民”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果便是文学不同流派的形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文学考研复习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考研】 中国文学史笔记 〔暂缺秦汉文学、清代文学〕 2015 涉外文新下载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2诗经3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4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5屈原与楚辞(二)秦汉文学 1秦及西汉散文2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3司马迁与史记4两汉乐府诗5东汉辞赋6汉书及东汉散文7东汉文人诗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1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2两晋诗坛3陶渊明4南北朝民歌5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6永明体与齐梁诗坛7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8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9魏晋南北朝小说 (四)隋唐五代文学1南北朝文学的合流与唐初诗坛2盛唐的诗人群体3李白杜甫 4大历诗风5韩孟派与刘禹锡柳宗元诗人7白居易与元白诗派8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9唐传奇与俗讲变文10晚唐诗歌11李商隐12词的初级及晚唐五代词(五)宋元文学…… (六)明清文学…… 〔七〕近代文学…… 第一章上古文学 一、基本知识 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

艾青诗选黎明的通知读书笔记摘抄

艾青诗选黎明的通知读书笔记摘抄 艾青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之一,被誉为“现代诗歌的先驱”。她的诗歌风格独特,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注,使得她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人文关怀。《艾青诗选黎明的通知》是她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部诗集启示了读者对于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本诗集中,艾青对于生命,爱情,自然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的诗歌常常饱含了对于人生的热爱和追求,这也是她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主题。例如在【春泥】一诗中,艾青提到“人间值得,人间值得,天一样黑,云也一样黑,风不在吹,人一样死,那么人间便值得”。这句话充满了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关怀,艾青认为即使在黑暗的天空下,即使在人类有死亡的命运,也无法磨灭人们对于人生的热爱和对于生命的追求。 此外,艾青的诗歌还强调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她的诗歌不仅仅关注社会的问题,也关注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合谐关系。例如在【细雨】一诗中,艾青描写了一场细雨,她把细雨比作了一种美丽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尚未石破,尚未灾枯,便早已轻落在罗汉松的青苔中。细雨和珅,朵朵脆玉粒珠佩一般。简简单单,委婉归人间,添补人间,恢复人间。放风射日的橙艳,不堪她轻柔的沾着渗着,分明白净,分外依稀”。这个诗句中,艾青

将细雨和罗汉松的青苔相结合,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此外,在艾青的诗歌中,爱情也是常见的话题。她的诗歌表达出了一种细腻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爱情的深入思考和感悟。例如在【生命】一诗中,艾青说道:“生命没有多么长,如一场旅行远方,如果有你共赏风光,任何明天都值得珍惜”。这句话揭示了艾青的人生态度和对于爱情的感悟,她认为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一同度过每个伟大而珍贵的时刻。 综上所述,艾青的诗歌在深入探讨人生、自然、爱情等主题的同时,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和思考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的诗歌风格独特,富有人文关怀,久而久之,这些作品成为了当代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瑰宝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读懂艾青的诗选,领略她诗歌的美丽和做人的哲学,让她对我们日后的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中国新文学史丁帆笔记

中国新文学史丁帆笔记 【实用版】 目录 一、引言 二、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背景 1.近现代历史变迁 2.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 三、丁帆版本中国新文学史的主要内容 1.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2.新文学史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四、丁帆版本中国新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 五、结论 正文 一、引言 中国新文学史是一段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文学历程,它从近代开始,历 经一系列的历史变迁,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文学。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杰出的作家和作品应运而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为世界文学史 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丁帆版本的《中国新文学史》为我们详细地描绘了这一历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背景、重要作家及其 作品、发展阶段与特点,以及其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背景 1.近现代历史变迁 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与近现代历史变迁紧密相连。从 19 世纪末开始,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从封建制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再到新

民主主义,这些历史变革为新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土壤。同时,西方文学和思想的传入,以及国内各种政治、经济、文化运动的兴起,也为新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文学革命与新文学的发生 文学革命是中国新文学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型。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当时的社会变革、思想解放密切相关。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作家,如鲁迅、胡适等,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推动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他们主张文学应该服务于社会,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的个性,这些观念为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丁帆版本中国新文学史的主要内容 1.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丁帆版本的《中国新文学史》详细地介绍了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阿 Q 正传》;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郭沫若的《女神》等。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无不体现了新文学的创新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新文学史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丁帆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文学革命时期、新文学的繁荣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如文学革命时期的启蒙精神、新文学的繁荣时期的多元化、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意识、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性等。 四、丁帆版本中国新文学史的价值与意义 丁帆版本的《中国新文学史》为我们全面地展现了中国新文学史的发展历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历程中的重要作家、作品、阶段与特点。这部著作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广大文学爱好者来说,也是一部难得的佳作。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记重点总结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第一个十年) 一、什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当代文学指“五四”前至今的文学,即包括现代文和当代文学。 二、什么是中国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又称“新文学”,指1917年到1949年间的文学。同时也是用“现代语 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的文学。”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1、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有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等。三分法:1917-1927, 1927-1937,1937-1949。四分法:1917-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另有后两期1937-1942,1942-1949 五分法:1917-1921,192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 •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 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二、晚清以来的文学变革1898年“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 ★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著名。鸳鸯蝴蝶派“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江湖奇侠传》它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啼笑因缘》本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啼笑因缘》的精致在于作者讲故事的技巧,章回小说的布局更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蕴。 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 ★文学革命的发生,既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学变革的必然,又是外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结果。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大力介绍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社会进化等思想学说。发生于1917年的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五四”文学革命 1五四文学革命是清末民初20年来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准备的必然,承继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的基础,且有西方文学的译介培养成形的对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心理。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会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首先发难,提出“八事,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他俩在《新青年》上发表“双簧戏”。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人的文学》提倡人性、人道主义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提出“社会写实的文学”。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宣布白话文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 白话文取得了胜利。 3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A文学观念上,文以载道、文笔不分、 游戏消遣的传统观念被破除了,借鉴于西方的严肃的文学观念得到了确立。B新文学的理论倡导者和实践者对封建 思想文化体系的彻底否定改变了文学仿古的风气,表现人生的求真精神得到发扬,文学从审美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接 近于生活和人民。C僵化的文言被摒除,白话从俚俗的边缘进入文人创作的中心,成为文学语言的正宗。D外国多 样化的文学样式与手法,丰富着新文学的创作,新诗的创立、小说的革新、话剧的传入、美文的倡导,使文体得到 了大解放与大丰富。 第三节外来文学的影响 一、理论渊源1五四文学思想的根本是对“人”的发现,西方文化刺激了中国对“人”的不断发现,启发了五四 文学如何表现人。2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们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源泉,提倡文学革命。胡适、陈独秀的文学史 观也是来自于西方的社会进化思想。文学历史进化论是它们文学革命理论的基础。3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学,文学 革命的发动者们主要也是借鉴外国文艺运动与创作的经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