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酸碱性和常见的酸
溶液的酸碱性(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科粤版)

随堂检测
1.(2022•渝中区模拟)下列家庭中常见的物质呈碱性的是( A )
A.肥皂水 B.食醋
C.食盐水 D.厕所清洁剂
2.下列饮品酸性最强的是( A )
饮品 pH
柠檬汁 2.2~3.5
橘子汁 3.1~4.2
牛奶 6.3~6.6
豆浆 7.4~7.9
A.柠檬汁 B.橘子汁 C.牛奶 D.豆浆
随堂检测
【总结】PH试纸的使用方法: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片上放一 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醮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 观察试纸的颜色,并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其PH值。
新知学习 二、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
【注意】 (1)试纸不能放到被测液中。
×
(2)pH的准确值是整数,不能取小数,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 (3)要用玻璃棒蘸取另一种待测液时必须要清洗玻璃棒。 (4)测定某溶液的PH时,不能把PH试纸用水湿润再测。
波义耳没有放过这一奇怪的现象,提出了许多猜想和假设,并做了大量的实验 来验证他的猜想。他发现大部分花草与酸性或碱性物质作用都能改变颜色,其中从 一种叫做石蕊的地衣植物中提取的紫色浸液的变色效果最明显:遇酸性溶液交成红 色,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用石蕊浸液将纸浸适,然后烘 干,制成了实验室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注意:测定某溶液的PH时,不能把PH试纸用水湿润,滴管或玻璃棒也 不能有水,否则会使待测液因被稀释而导致所测pH不准!
新知学习 二、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
试样 PH
白醋 3
橙汁 4
食盐水 7
肥皂水 厨房洗涤剂
9
12
【实验结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其PH 不同 ,即酸碱 性强弱程度 不同 ;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一.溶液酸碱性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H2SO4=2 H++SO42-;HCl= H++Cl-;HNO3= H++NO3-。
一般命名为“某酸”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NaOH=Na++OH-;Ca(OH)2=Ca2++2OH-。
一般命名为“氢氧化某”。
3.酸性溶液:含大量氢离子(H+)的溶液,有酸味。
如食醋、柠檬汁、西红柿等4.碱性溶液:含大量氢氧根离子(OH-)的溶液,有滑腻感和涩味。
如肥皂、洗衣粉等洗涤剂5.中性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相等,溶液既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
如食盐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等【知识解读】(1)酸:①电离出的阳离子只有H+,电离出的阴离子叫做酸根,氯离子(Cl-)又叫盐酸根;②酸是由H+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③酸一般命名为“xx酸”:H2SO4-硫酸;HCl-盐酸;HNO3-硝酸。
(2)碱:①电离出的阴离子只有OH-,叫做氢氧根离子;②碱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离子构成的;③碱一般命名为“氢氧化x”。
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Cu(OH)2-氢氧化铜。
(3)酸(碱)的溶液,一定显酸(碱)性;但是,酸(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的溶液。
如纯碱碳酸氢钠的溶液显碱性,但是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二.溶液酸碱性的检验1.尝味道:有酸味的溶液显酸性;有滑腻感和涩味的溶液显碱性。
注意:只能用于鉴别生活中的可食用的物质,2.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
(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中性不变色仍为紫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不变色仍为无色,遇碱变为红色。
注意: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因为酸碱指示剂与酸(或碱)电离出的H+(或OH-)发生作用,导致其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出现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所以,①溶液变色时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变色;②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

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概念。
它们在化学反应、生物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的定义、特性、性质和应用,并探讨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一、酸性溶液酸性溶液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大于碱性物质的浓度,导致溶液呈酸性的特性。
酸性溶液具有以下特点:1.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
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酸碱度的指标,小于7表示酸性,越小表示酸性越强。
2. 酸性溶液有酸味,可以腐蚀金属和破坏有机物。
3. 酸性溶液可以转红蓝石蕊试纸,这是一种检测溶液酸碱性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酸性物质有盐酸、硫酸、醋酸等。
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出氢离子(H+),使溶液呈酸性。
酸性溶液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化学实验室中用酸性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金属腐蚀实验等,还广泛用于冶金、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
二、中性溶液中性溶液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等于碱性物质的浓度,导致溶液呈中性的特性。
中性溶液具有以下特点:1.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表示中性。
2. 中性溶液没有明显的酸味或碱味。
3. 中性溶液无法改变红蓝石蕊试纸的颜色。
水是最常见的中性溶液。
在一些化学实验中,由于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等量存在,导致溶液呈现出中性。
中性溶液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在制作饮料、食品中,将溶液调节为中性可以更好地保持食物的味道和质量。
此外,中性溶液也常用于试剂的配制和化学物质的中和处理。
三、碱性溶液碱性溶液是指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大于酸性物质的浓度,导致溶液呈碱性的特性。
碱性溶液具有以下特点:1. 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越大表示碱性越强。
2. 碱性溶液有碱味,可以腐蚀皮肤和纤维物。
3. 碱性溶液可以转红红蓝石蕊试纸,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酸碱性的方法。
常见的碱性物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使溶液呈碱性。
碱性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有许多应用。
《溶液的酸碱性》课件PPT课件

酸碱反应的速率
酸碱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酸碱平衡的建立
酸碱平衡的概念
酸碱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酸和碱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酸碱平衡的建立过程
在酸碱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的浓度发生变化,当它们的浓度相等时,即达到酸碱平衡状态。
医学研究
在医学研究中,酸碱实验可以 帮助研究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 衡,了解疾病发生机制。
农业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酸碱实验 可以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指导
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
06
溶液的酸碱性总结与展 望来自溶液的酸碱性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溶液的酸碱性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性 质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 深入探究化学反应机制和物质结构。
生物体系的维持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非常重要。如果体液的pH值偏 离正常范围,将会导致各种疾病。
酸碱指示剂的发明与应用
酸碱指示剂的发明
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 性的一种物质。最早的酸碱指示 剂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约瑟夫·洛 斯密图斯在18世纪发明的。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 中,可以快速地检测出溶液的酸 碱性。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 、石蕊等。
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酸碱平衡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04
酸碱性与生活实际应用
生活中的酸碱性物质
酸碱指示剂
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甘蓝、紫萝卜、牵 牛花花瓣等,它们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清洁剂
许多清洁剂是碱性的,如洗衣粉、肥皂等,可以 用于清洁油污和酸性物质。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中的氢离子(H+)和羟离子(OH-)的相对浓度。
酸性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高于羟离子的浓度;碱性溶液中,羟离子的浓度高于氢离子的浓度;中性溶液中,氢离子和羟离子的浓度相等。
溶液的酸碱性对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
酸碱性的度量常利用pH值来表示。
pH的定义是pH=-log[H+],其中[H+]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
pH值在0~14之间,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0为最酸;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14为最碱性。
中性溶液的pH值为7。
pH值的改变可能会造成化学反应、腐蚀、酶活性的改变等。
溶液酸碱性的调节与酸碱反应有关。
酸碱反应是发生在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其中酸和碱相互中和生成盐和水。
常见的酸碱反应有酸与碱反应、酸与金属反应、碱与金属反应等。
这些反应会导致令人感觉到的酸味、碱味和气味。
许多生物体利用酸碱反应进行生命活动。
比如,我们的胃酸能够帮助消化食物,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
酸碱解离平衡是溶液酸碱性的重要因素。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会发生解离,生成氢离子和羟离子。
酸的解离产生氢离子,而碱的解离产生羟离子。
强酸和弱酸的解离程度不同,会影响到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中出现氢离子浓度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pH值。
溶液酸碱性对生物体的影响很大。
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内外的pH差异能够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功能。
酸碱平衡失调会导致酸中毒或碱中毒,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在工业生产中,酸碱性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许多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酸碱条件下进行。
工业废水的酸碱性对环境保护也非常重要。
酸性废水对水体的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而碱性废水可能会引起水体的浑浊和大规模无菌。
为了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人们常常采取一些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入酸或碱物质来调节pH值。
例如,当溶液变得过酸性时,可以加入一些碱物质如氢氧化钠来中和溶液,提高pH值。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我们在化学中经常使用溶液,如硫酸、硝酸、氯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铵。
不同的溶液有不同的pH值和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检查待测溶液的酸碱度,甚至pH值。
下面介绍如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和化学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
1、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原则:①c(h+)=c(oh-),溶液显中性;②c(h+)>c(oh-),溶液显酸性;③c(h+) <c(oh-),溶液显碱性。
判断规律:①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③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碱性。
判断方法:1.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除此之外还可用石蕊试纸,其规律是:用蓝色石蕊试纸可以检验酸性物质,如蓝色石蕊济纸变红,则显酸性;用红色石蕊试纸可以检验碱性物质,如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显碱性。
2.ph试纸。
具体是一般先把一小片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表面器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不能把试纸放在待测液中测定。
直接通过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测出其酸碱度,当ph值小于7是酸性,等于7是中性,大于7是碱性。
2、ph的定义及表达式1.定义:ph是c(h+)的负对数。
2.表达式:ph=-lgc(h+)。
由表达式可知:酸性越强,ph越小;碱性越强,ph越大。
3.ph的范围3、化学中常见的溶液的酸碱性1.硝酸溶液 hno3硝酸,化学式为hno3,硝酸溶液属于强酸,ph值与其浓度有关。
硝酸与其他物资发生反应后,可以制作炸药、肥料等。
2.硫酸溶液 h2so4硫酸,化学式为h2so4,硫酸溶液也是一种强酸,ph值与其浓度有关,一定比例的硫酸和硝酸混合,会生成可以融化黄金的王水。
硫酸也可以用来制作炸药、肥料,还可以利用点解制作蓄电池,高浓度的硫酸可以作为脱水剂。
3.氯化钠溶液 nacl氯化钠,即我们常说的盐,化学式为nacl,ph值为7,其溶液为中性。
盐分为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如果食用工业用盐的话,人类会更易患癌症。
溶液的酸碱性及强弱程度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具有苦味和滑腻感,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酸碱反应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 放出热量。
溶液酸碱度表示方法
pH值
酸碱度与浓度关系
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时溶液呈中性,pH<7 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结果解释
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知 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 释,如解释为何某种溶 液的pH值会随着浓度的 变化而变化。
异常情况分析和处理建议
异常数据
01
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数据,应进行分析并找出可能的原
因,如测量误差、仪器故障等。
处理建议
02
针对异常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如重新测量、更换仪器等,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性。
pH值测量原理
利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 pH计,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 并转换为pH值。
测量方法
将pH计浸入待测溶液中,等待电极 响应稳定后,读取显示的pH值。
酸碱滴定法原理及应用
酸碱滴定法原理
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待测溶 液中,直到反应完全,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浓度计算待测 溶液的酸碱性。
根据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酸碱 溶液。
酸碱指示剂使用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碱 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pH值测量
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溶液的 pH值,并记录数据。
重复实验
为确保结果准确性,建议重复 实验2-3次。
安全防护和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安全规则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注意个人防护措施。
酸碱溅出处理
如遇酸碱溅出,应立即 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一)常见的酸、碱和盐知识精讲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一)常见的酸、碱和盐【本讲主要内容】酸、碱、盐(一)——常见的酸、碱和盐常见的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度。
【知识掌握】 【知识点精析】一. 常见的酸——盐酸、硫酸颜色状态 气味 挥发性浓盐酸 无色、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空气中形成白雾浓硫酸无色、黏稠、液体无味不挥发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可做干燥剂脱水性——使有机物碳化溶水放大量热——稀释浓的要点“酸入水,沿器壁,缓注入,边搅拌”H SO 24••⎧⎨⎪⎪⎩⎪⎪盐酸稀H SO 24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Mg HCl MgCl H +=+↑222 Zn HCl ZnCl H +=+↑222Fe H SO FeSO H +=+↑2442Zn H SO ZnSO H +=+↑244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 O HCl FeCl H O 2332623+=+ CuO HCl CuCl H O +=+222Fe O H SO Fe SO H O 2324243233+=+()CuO H SO CuSO H O +=+2442 与碱反应NaOH HCl NaCl H O +=+2 H SO NaOH Na SO H O 242422+=+结论: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二.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NaOH ) 氢氧化钙(Ca OH ()2)俗称 火碱、烧碱、苛性钠 熟石灰、消石灰 颜色、状态 白色、块状固体 白色、粉末状固体溶解性 易溶、易潮解 微溶 腐蚀性 强腐蚀性较强腐蚀性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除油污 重要建筑材料,工业原料,制漂白粉,改良土壤酸性等。
(二)常见的碱的化学性质对比: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指示剂作用碱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22232NaOH CO Na CO H O +=+ 22232NaOH SO Na SO H O +=+ Ca OH CO CaCO H O ()2232+=↓+与酸反应2224242NaOH H SO Na SO H O+=+Ca OH HCl CaCl H O()2222+=+结论: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与交流】
4.小红和她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后,对 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猜想Ⅰ: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猜想Ⅱ:铜与浓硫酸能反应,且可能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Ⅰ: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放 置一段时间,试管中无现象; 实验Ⅱ: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现出 明显的蓝色。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现象:_____________ 丙同学
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溶液显酸性 (含有H+); 溶质中有氯化
氢。
结论: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2)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 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 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
[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 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 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 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 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说明含有氯化氢。
【思考与交流】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 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 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思考与交流】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 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 两处 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实验探究】为了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成分,小 红和她的同学进一步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 红溶液褪色,加热,溶液又恢复了红色。
【思考与交流】
【实验结论】 (1)在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能反应; (2)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此反应还生 成了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与铜加热时能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即使加热也不能反应,由此说 明:物质的化学性质除了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可能与溶液中溶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拓展延伸】为了防止污染空气,小红和她的同学采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多余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实验过程】(1)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向其中滴加_______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现象:_____________
乙同学 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再见
高邮市城北中学 王才明
【学习目标】
1.知道酸碱指示剂,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能记住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3.能说出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会运用酸的性质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思考与交流】
1.请从下列物质中 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 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A.锌片 B.铁钉 C. 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 (1)方案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 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 (2)方案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_________。 (3)方案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
2.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 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 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 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思考与交流】
【分析猜想】(1)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现象及已有知识推断,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 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1)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似,都能和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生 成盐和水。 (3)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又能恢复原来的红色。 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4)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