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讲义精品】第10章 非完全竞争的低效率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分析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分析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一种促进效率和创新的关键机制。
但是,并非所有市场都是充分竞争的,有些市场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的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权力,无法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那样自由竞争。
在这种市场中,供应商可以通过价格和非价格手段来影响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市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降低了经济效率。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而无需过多考虑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益。
这种行为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分配的不均衡。
供应商将资源用于提高市场份额或营销策略,而不是为了生产更优质和高效的产品。
这种情况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资源配置机制相比,显然效率更低。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可能导致垄断力量的形成。
市场权力使得少数供应商可以对市场价格进行操纵。
这种垄断力量会削弱市场中的竞争,使得供应商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这种情况下,市场效率将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垄断企业的行为可能包括限制产量、提高产品价格以及阻碍新进入者的市场准入,这些对经济效率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可能促进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率。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竞争压力可以激发供应商进行创新和研发,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供应商具有一定的市场权力,但其仍然需要满足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需求,否则将面临竞争对手的挤压。
这种竞争对于经济效率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可能提供更多的多样性选择。
如果市场上只有少数供应商,他们往往会生产不同特点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这样一来,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非被迫接受统一的产品。
多样性选择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福利,也鼓励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综上所述,不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经济效率分析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经济效率分析在现代经济中,市场的竞争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率,而垄断市场则存在效率损失。
然而,现实中的市场往往并不是完全竞争的,而是存在着不完全竞争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市场的效率到底如何呢?本文将对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经济效率进行分析。
一、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特点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即市场中的个体无法无限制地进出市场,有一定掌控能力。
这种市场的特点包括:1. 市场控制权分散或集中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市场控制权可能分散,也可能集中。
当市场控制权分散时,该市场会存在大量的小企业,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比较激烈;当市场控制权集中时,市场上则会出现垄断企业,这些企业的行为将会影响整个市场。
2.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差异化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往往具有差异化。
这种差异化可能是实物上的,如商品质量、样式、品牌等,也可能是非实物上的,如企业的服务、客户满意度等。
这种差异化可以使得一定程度上避免价格战,但也可能导致垄断竞争。
3. 价格不完全透明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的价格往往不完全透明,因为价格战往往不是企业之间的选择。
有时,价格策略甚至可以成为企业在市场中掌握市场控制权的工具之一。
二、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供给曲线是其边际成本曲线,这是由于所有企业的价格都是相同的。
而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掌控能力,并且其产品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不同,所以企业之间的价格不完全相同。
因此,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供给曲线是其边际收益曲线,并不等于其边际成本曲线。
这也就意味着,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价格往往高于边际成本。
这个差距被称为“价格过高”,它在经济学中被认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的效率损失。
三、区分垄断和寡头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0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任保平《微观经济学》第四篇市场均衡的微观分析第十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说明为什么利润极大化的一般原则是MC MR=?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均衡条件是MC P=?答:(1)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极大化,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即:TR TCπ=-利润极大化的一阶条件为:d d dd d dR CQ Q Qπ=-=,即有:d dd dR CQ Q=。
由于ddRMRQ=,d=dCMCQ,所以企业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为MC MR=。
企业需要根据这一原则老确定自己的产量,以获得最大利润。
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必须把产量定在MC MR=的基础上,MC MR=称为厂商最大利润原则。
如果MR MC>,这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量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此时,潜在利润没有完全得到实现,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利润厂商必然增加生产,直到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为止;如果MR MC<,表明厂商增加产量只会使利润减少,此时厂商会减少生产,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止;当MR MC=时,说明厂商该得到的利润已经全部得到了,厂商既不会减少生产,也不会增加生产。
因此,利润极大化的一般原则是MC MR=。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是价格接受者,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 MR=,而在此时MR P=,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表达为:MC P=。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答案第十章

习题一. 名词解释一般均衡分析 契约曲线 帕累托最优 生产可能性曲线二.选择题1.完全竞争下一般均衡的任何特点包含着以下意思( )。
A.对所有个人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一定等于它们对应的边际成本之比B. 消费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不等于每个消费者消费这些商品的边际成本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2.在完全竞争一般均衡里,以下不正确的是( )A. 消费者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价格之比B. 两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C.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有形产品等于此投入品的价格D. 每种投入品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它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格3.边际转换率是 ( ) 的斜率A. 需求曲线B. 边际产品曲线C. 生产函数D. 生产可能性曲线4.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 获得了最大利润B. 支出了最小成本C. 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 以上均正确5.如果 社会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时, BXY MRS =A XY MRS <XY MRT ,则应该( )A. 增加XB.减少YC.增加X ,减少YD. 增加Y ,减少X6.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如果不使其中一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受益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 每个人都处在其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7.下列( )不能由帕累托效率引出A. 交换的效率B. 生产的效率C.产品组合的效率D. 所有人平等地分享收入8.当政府决定对救济接受者的收入免税时,实际上是在( )A.有意提高接受救济者对工作的兴趣B.帮助受救济者偷税C.减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D.在制定福利计划时的一种随意决定9.以下各条中,除了( )外,都是实现完全竞争均衡状态条件。
A.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B.对每一个人和对 其消费的每一种商品而言,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对所有商品都是相等的C.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D.在个人间的收入分配没有显著的不平等10.在一个存在X 、Y 两种商品和L 、K 两种要素的经济体中,达到生产领域一般均衡的条件为( ) A.K L LK P P MRTS = B.XY LK MRS MRT =C.XY XY MRS MRT =D.Y LK X LK MRTS MRTS =三.简答题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2.为什么说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3.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为什么向右上方突出?4.假设所考虑的经济体系由 m 个消费者、 n 个生产者、 r 种资源和 s 种产品组成。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效率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效率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集中和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并从效率角度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之一是市场力量集中。
在这种市场中,少数几个企业或个人控制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他们可以通过调整价格和生产量来影响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水平。
这导致了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还包括产品差异化。
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同质化产品不同,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商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是实际的,如产品质量、特性和品牌等,也可以是感知的,如包装、广告和服务等。
这种差异化使得市场上的产品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定价和销售。
此外,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还包括市场信息不完全。
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买卖双方往往难以准确了解市场上的价格和质量等关键信息。
这可能导致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不平衡,买卖双方可能无法准确判断产品的实际价值。
尽管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上述的特点,但从效率角度来看,不完全竞争市场也有其一些优势。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激发创新和技术发展。
由于市场上存在垄断或寡头垄断的情况,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会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技术改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市场多样性和种类选择。
由于存在产品差异化,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这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然而,不完全竞争市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不完全竞争市场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
由于存在市场力量集中和产品差异化,这可能导致资源过度集中在少数几个企业或个人手中,而其他竞争者则难以进入市场。
这样一来,市场上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的效率。
其次,不完全竞争市场通常会产生高价格和低效率。
西方经济学(第八版)微观部分课件:不完全竞争市场

五、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
MR LMC SMC
六、价格歧视
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 为价格歧视。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 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
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 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
1.一级价格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 视,指垄断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 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资源配置是 有效的,但是垄断厂商占有了全部的 消费者剩余。
由弯折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间断的 边际收益曲线 MRd和MRD,从而可以解释 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现象。只要边际 成本曲线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 线的垂直间断范围FG ,寡头厂商的均 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六、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
不存在寡头厂商和行业的具有规律 性的供给曲线。
第四节 不同市场的比较
益等于平均成本。表明:在长期的均衡 产量上,垄断竞争厂商的利润为零,且 存在一个d需求曲线和D需求曲线交点。
垄断竞争市场代表性企业的长期均衡
五、垄断竞争的多余生产能力
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 LAC曲线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理想的产 量,把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 称作多余的生产能力。
垄断竞争和多余生产能力
第三节 寡 头
一、寡头市场的特征
寡头市场又称为寡头垄断市场。它 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 生产和销售的这样一种市场组织。
二、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 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它 是最早的寡头模型,常被作为寡头理论 分析的出发点。
1.反应曲线
厂商1的反应曲线
微观经济学讲义10dvf

E3 W
边际转换曲线。
Xe
• 其斜率称为边际转换率:
MRTXY
dY dX
Y Y
e
生产与交换的的帕累托最优
MRTXY
MRS
A XY
MRS
B XY
Xb Ya
Xb’
Ob
Ya’
b2 b1
b3 S
E4
Yb’
b4
E3 E2
a4
E1
a3
a2
Oa
a1
Yb
Xa’
Xa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 完全竞争市场是帕累托最优吗?
社会福利函数
• 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增函数,即: W=W(U1,U2,U3,…Un)
• 社会的效用可能性曲线 • 最大社会福利 • 问题是:个人福利不能进行社会加减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
• 对个人的偏好无法进行社会优劣排序。
(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1963)
排序,不取决于是否存在另一些不相关的事件D或E,也不取决于 人们对D或E的态度。 • D、“不存在独裁”:这是说,任何一个人的偏好不能自动地占 据统治地位,成为社会偏好。
Voting paradox 投票悖论
•甲 乙 丙
A>B>C B>C>A C>A>B
程序一
A VS B
法国社会学家孔多塞(Condorcet, 1713-1794)发现,因此也被称为 “孔多塞效应”。
程序二 B VS C
程序三 A VS C
C VS Aຫໍສະໝຸດ A VS BC VS B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 a与b各自的无差异曲线。
• 交换的契约曲线(效率曲线):a、b具有相等边际替代率的点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问题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问题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存在有限的卖方和买方,价格并不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一种市场形态。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一些特殊的效率问题。
本文将从效率角度探讨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问题,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价格歧视引起的效率问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卖方可以根据顾客的支付意愿和需求差异对不同的顾客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这就是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同样存在效率问题。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由于不同的顾客被要求支付不同的价格,导致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增加。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削弱消费者福利,特别是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
他们可能会因为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而受到不公平对待。
解决价格歧视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加强市场监管,制定相关法规来限制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歧视的行为。
另外,鼓励竞争的政策也可以提高市场的效率,降低价格歧视现象的发生。
二、产品差异引起的效率问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卖方可通过产品差异来实现市场竞争的优势。
然而,产品差异所引发的效率问题同样需要关注。
首先,产品差异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为了实现差异化,卖方需要增加研发、广告等成本,进而增加了整个市场的运转成本。
其次,产品差异也可能降低消费者福利。
由于缺乏替代品,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可能只能选择某些特定产品,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
解决产品差异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提倡市场的自由竞争,促进产品的标准化,降低不必要的差异化成本。
此外,也可以通过加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确保市场信息透明、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
三、不完全信息引起的效率问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即卖方对市场情况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买方相对信息相对不足。
这种不完全信息也会影响市场的效率。
首先,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买方在做出购买决策时缺乏充分的信息,从而容易受到欺诈行为的侵害。
其次,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导致市场中的高品质产品受到虚假宣传的冲击,降低消费者的对市场的信任,从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四种市场结构的效率分析
一、四种市场的经济效率 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 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市场的竞争程度越 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 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二、四种市场结构的资源利用情况
• 勒纳指数,公式为: • L1=(P-MC)/P • 根据厂商均衡条件下的MR=MC和边际收益与弹 性的关系式,上式可写为: • L1=1-MR/P=1-(1-1/Ed)=1/ Ed
于边际销售收入与在纯粹竞争条件下价格之间的差额。 (2) 征收公司利润锐,把垄断企业的超额利润取走(至少
是一部分). (3)关税税率的结构调整
2、价格管制(各种定价法) 在价格管之下,厂商是亏损的,厂商会退出生产。
Pm
P2 P1
0
AC MC
Qm
Q2 Q1
Q
图10.2垄断和管制价格
(1)平均成本定价法,使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在上图中,管制价格将 确定为P2,此时,由于P2=AC,,厂商不再亏损,厂商会继续经营, 但利润为零。
(2)双重定价法,允许厂商可以对一部分购买欲望较强的消费者收 取较高的价格,且P>AC,从而厂商获得利润。同时,厂商对一部 分购买欲望较弱的消费者仍按边际成本定价法收取较低的价格, 由于P<AC,从而厂商是亏损的.
尽管从整体上看厂商利润为零,但厂商还是愿意继续经营的。
3、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公用事业,如电力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邮电公司等常 常被称为“自然垄断”企业。
某些重工 业
较少
公用事业 一个
产品特性 同质
异质
同或异质 同质
进出行业 容易
较易
不易
不能
市场价格 接收者 需求曲线 水平 均衡价格 最低
超额利润 无 规模经济 缺乏 技术进步 较快 经济效率 最高
影响者 略斜 较低
无 存在 最快 较高
寻求者
制定者
较斜或很斜 最斜
介于完全竞 争和完全垄 断之间
有
最高 有
是资源配置最优的状态。 在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中,市场价格均衡于长期成本曲线的最低
点。资源的配置使得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福利。
• 完全竞争的市场局限性:
• 厂商为了获得暂时性的超额利润愿意发展新技术,如果新技 术可以被竞争对手模仿,投资于研究和开发对于厂商不过是 在浪费资金。
• 同时,由于厂商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这对于消费者可能过于 单调。
和完全竞争相比 在长期中无超额利润,相对公平 比完全竞争价格较高,产量较小,生产能力有所剩余 产品多样化
和垄断市场相比
垄断竞争长期的均衡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因此价格一定意义上反 映了成本信号。
由于不存在行业进入障碍,厂商不能在长期中获得超额利润。垄 断竞争厂商进行研究和开发投资的规模性和可能性要小于垄 断厂商。
四、寡头市场与公共利益
寡头市场的特点 比起完全垄断厂商,寡头垄断厂商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积极性更高。 产品差异方面的非价格竞争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选 择。
表10—1 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
市场类型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完全垄断
现实存在 极少
常见
较常见 少见
典型企业 农业 厂商数量 很多
服务业 较多
二、完全垄断市场与公共利益
1. 垄断扭曲了价格信号的意义,不能直接地反 映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
2. 完全垄断厂商生产的产量也小于在完全竞争 市场中应该达到的产量。
3. 消费者不能像完全竞争市场那样获得最大的 福利或实惠。
4. 垄断厂商获得的超额利润被视为收入分配的 不平等。
• 垄断厂商优点包括:
存在
缺乏
较快或较慢 较慢
较低
最低
第三节垄断的低效率
一、分配性低效率(Allocative inefficiency) 由垄断价格引起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是社会的一种净损失
P A
Pm Pc
MC
B
D C
MR
0
Qm
Qc
图10.1 垄断的无效率
二、技术性低效率(Technical inefficiency) 三、寻租(Rent seeking) 四、研究与开发的减少
第四节 对垄断的限制
一、 反托拉斯法 主要内容: 1、禁止限制交易的合同、联合或共谋。 2、垄断或试图垄断一个市场是违法的,法律禁止会导致垄断的共
谋,禁止会导致垄断的企业兼并。 3、对已经合法获得垄断势力的企业的行为加以限制。
二、 政府的管制
1、税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策 (1)给予垄断企业某种单位补贴,这种补贴的数额相当
• 完全竞争厂商资源利用最优 • 垄断竞争厂商存在过剩生产能力,资源利用次优。 • 寡头垄断厂商的产量较少,价格较高,资源利用较差 • 完全垄断厂商均衡产量最少,均衡价格最高,资源利用最差。
第二节四种市场结构的公共利益
一、完全竞争市场与公共利益 完全竞争的均衡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这被认为
• (1)规模经济。垄断厂商的规模可以很大,因 而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其研究和开发 的能力也可能使得垄断厂商具有更低的成本。
• (2)资本市场的竞争。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 场上没有竞争,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它却会面临竞 争,这样,如果垄断竞争厂商的效率不高,它可 能会被其他厂商接管。
三、垄断竞争市场与公共利益
原因:
公共便利
这种服务或产品在生产上存在着规模经济效益,公用事业公司的 固定资本投资率大,平均固定成本会很高。
措施:一些国家将公用事业直接由政府所属企业来管理运行,但
更多的国家是允许公用事业由企业垄断经营,但政府采取限制最 高价格等直接管制的手段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