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讲义(超详细40页资料)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课件(全)

《微观经济学》课件(全)
➢实 证 分 析 排 除 一 切 价 值 判 断 , 只 研 究 经 济 现 象 的 内 在 规 律 , 分 析 经 济 变 量 之 间的关系,并用于进行分析和预测,侧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表述还是规范表述?
➢(1)股市繁荣,裙子变短(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 2 ) 在 美 国 , 收 入 最 高 的 1 0 % 家 庭 占 据 了 总 收 入 的 2 5 % , 而 最 低 的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1.资源与稀缺 ➢( 1 ) 劳 动 是 人 们 用 于 生 产 物 品 和 劳 务 付 出 的 时 间 和 努 力 。 ➢( 2 ) 土 地 是 人 们 日 常 所 说 的 自 然 禀 赋 。 ➢( 3 ) 资 本 是 用 于 生 产 其 它 物 品 的 物 品 。 ➢(4)企业家才能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组织起来的人力资源。
一、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1.绝对优势 ➢与另一个经济体相比 ,某一经济体用较少的资源生产相同的物品 ,该经
济体在生产该物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比 如 , 假 定 中 国 生 产 一 件 衬 衫 需 要 2 小 时 劳 动 , 美 国 生 产 一 件 衬 衫 需 要 3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2.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既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一
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产出组合。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
➢2.什么是生产可能性边界 ➢很显然,生产可能性边界模型隐含了一些假设: ➢( 1 ) 假 定 一 个 经 济 体 资 源 的 数 量 与 技 术 是 不 变 的 。 ➢( 2 ) 假 定 一 个 经 济 体 仅 仅 生 产 两 种 产 品 , 比 如 黄 油 与 大 炮 , 黄 油 满 足 吃 的

《微观经济学》最全课件

《微观经济学》最全课件

47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 性与规律性。 定量分析: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 实证经济分析中特别注重定量分析,也是经济 学中广泛运用数学工具的原因
2011-6-18
48
(4)边际分析
实现既定目标的最优化离不开边际分析 方法,近似于数学上的求导过程。 边际值是因变量的变化率 >0
产 品种 类
可供选择的产品组合
A
B
C
D
E
黄油
0
1
2
3
4
(亿公斤)
大 炮 10
9
7
4
0
(万 门)
2011-6-18
14
★生ssibilities Frontier
按上表,给出几何的表达,就 形成生产可能性边界。
2011-6-18
15
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Guns
。A
生产要素市场
2011-6-18
29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价格理论—中心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图的左上方(需求理论) 第四章生产理论
第五章成本理论 第六章完全安全竞争市场 图的右上(供给理论)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第八章分配理论—图的右下方和左下方 第九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A.定义:当正反二种力量正好相等,相互抵消时的状态。
状态均衡与行为均衡
在经济学中,不仅是指这种状态意义下的均衡,更是指行为 意义下的均衡。 所谓行为均衡,是指在这种状态下,谁也没有动机来打破现 存在状态。 市场均衡,就不仅是状态均衡,更是行为均衡:供需双方都 不再愿意改变价格与产量。
2011-6-18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教案主讲:柳治国目录第一章导言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第四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五节(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第二章供求理论第一节需求第二节供给第三节均衡价格和价格机制第三章弹性理论第一节需求价格弹性第二节其他弹性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欲望与效用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法第三节无差异分析法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生产与生产函数第二节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第三节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1):规模经济第四节多种要素的合理投入(2):最佳组合第六章成本与收益第一节成本函数分析第二节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第三节收益与利润最大法原则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模式第四节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模式第八章分配理论第一节分配的基本原理第二节工资第三节利息第四节地租第五节利润第六节收入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第一章导论第一节(西方)经济学涵义教学重点:介绍经济学的定义教学难点: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比较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西方)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社会科学,内容博大庞杂,分支众多,研究者阵营强大,因而难以有标准的定义。

这里给出若干定义,以见其内涵。

1.定义一:经济学是研究国民财富生产的。

( 亚当·斯密)2.定义二: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科学。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3.定义三:经济学是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

4.定义四: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的科学(萨谬尔森)。

5.其他含义:“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对某一经济部门或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

”二、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1.经济科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科学分为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如物理学与各种工程技术学。

微观经济学课件_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课件_微观经济学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称均衡数量 。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
29/09/2015 33
均衡价格(图示)
P
D Pe E S
o
Qe
Q
34
29/09/2015
均衡价格的形成(图示)
29/09/2015
5
经济学产生
生产可能性曲线
大炮(Y) A Y1 Y2 O
29/09/2015
机会成本
B
C
X1
X2 D
黄油(X)
6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用一定资源生产X产品的机会 成本是所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或者,一 定资源选择某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是所放 弃的其它用途中代价最高的那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夫妻店 项目投资决策
29/09/2015
36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图示)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37
过剩 E
S
29/09/2015
四、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 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 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点弹性公式与计算
dQ/Q dQ P Ed = —— 或 = —×— dP/P
弧弹性计算
某杂志价格为2元时销售量为5万册,价 格为3元时销售量为3万册,则需求价格 弹性为多少?
解:价格从2元上涨至3元,Ed= -0.8
价格从3元下降至2元,Ed= -2
弧弹性=1.25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讲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一讲

2020/6/17
5
不能否认的稀缺性——中国的资源状况
人类生存需要的两种基本资源:水和土地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的淡水 总资源虽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 世界的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21位。
目前我国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缺水量达 到60亿吨。农村居民有4300万人饮水困难, 每年平均干旱面积达4亿亩,缺水300亿立方 米。
2020/6/17
24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能使得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
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2020/6/17
25
牛肉 3 2 1
有交易时农
A
民的消费
无交易时农民 的消费
B
2 34
土豆
2020/6/17
26
牛肉 40
虽然我国煤炭储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只有
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略多,55%左右,相当
于美国的1/10。
2020/6/17
8
不能否认的稀缺性——中国的能源状

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20亿吨,可开采储量只 有65亿吨,即人均后备资源只有5吨。美国一年消 耗的石油总量是9亿吨,人均4吨。我国石油资源人 均储量是2.6吨,世界平均水平是23.5吨,占1/10, 美国是13.1吨。
2020/6/17
12
选择就是用既定的资源 决定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
2020/6/17
13
现代社会中主要有 两种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制度:
计划 经济 市场 经济
决策机制不同 协调机制不同 激励机制不同

《微观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

《微观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

P
S
P1
P0
E
P2
D
O
Q1d
Q2S
Q0
Q2d
Q1S
Q
均衡价格的形成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8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
P
D2
D0
D1
S
P1
E1
P0 E0
P2
E2
O
Q
Q2
Q0
Q1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9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3
第一节 需求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 Qd = f(P,Ps,Pc,I,F,E,O, L) 简化:Qd = f(P) 线性需求函数:Qd = a - b ·P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4
第一节 需求
四、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Qd
P
P
12
2
10
4
8
6
6
8
O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要素市场
居民
厂商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第一章 导论
18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两个部门:居民、厂商 ➢ 两个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
居民指的是消费者,厂商指的是生产者。 这里的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具有双 重身份: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 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 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 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微观经济学教学课件ppt
详细描述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收益,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需要寻求最优的生产规模,以达到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平衡。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市场结构类型与竞争策略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总结词
市场结构类型对厂商行为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而在垄断市场中,厂商可以通过控制产量来影响市场价格。厂商需要根据市场结构类型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以获得最大利润。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当价格变化时,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消费者最优选择是指在给定预算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获得最大效用。
消费者最优选择:边际效用理论
定义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最优选择点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即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之比。
06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
行为经济学
研究在复杂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下,经济主体如何做出并执行决策的科学。
神经经济学
利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大脑如何处理信息并做出决策,以揭示经济行为的神经基础。
行为经济学与神经经济学
产业组织理论
研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政府规制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
要点一
要点二
偏好公理
偏好具有完备性、反身性、传递性和无差异曲线凸性等公理性质。
效用函数
对于每个消费者,都存在一个效用函数,该函数表示消费者对于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
要点三
定义
消费者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可以购买的商品组合的集合。
消费者预算约束

《微观经济学》讲义4

《微观经济学》讲义4

第九节 规模报酬
Q = F ( L, K ) bQ = F ( aL, aK )
• b>a,规模报酬递增 • b=a,规模报酬不变 • b<a,规模报酬递减
不同规模报酬特征的等产量曲线
K
K
300 200 100 L
K
300 100200L
300 200 100 L
课间休息
生产技术的要素密集类型
• 劳动密集型 • 资本密集型 • 技术密集型
第三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的区分 • 短期
– 短期里,至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可变 • 长期
– 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投入都是可变的
短期生产函数(劳动可变)
• 短期生产函数:
– K不变,L可变,则
• 与产量有关的几个概念
第二节 生产函数
• 定义:
– 在生产技术给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的最 大产出量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 。
– Q = F ( x, y, z, …) – 两种投入:劳动L与资本K,Q = F ( L, K )
• 特征:
– 投入不同,产出不同; – 生产技术决定了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
《微观经济学》讲义4
上一次课内容回顾
• 导论 • 供给与需求 • 效用理论
第四章、厂商理论
厂商是商品的生产者和市场化供应者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
• 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 (对交易成本的节约)
企业是有一组特别契约所界定的非自 然人主体——它主要以外部市场化交易 为必要转换途径,由此动态优化自己的 资产组合。(李健)
– 总产量 – 平均产量 – 边际产量
短期产量曲线(劳动可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目录第一讲价格理论 (5)一、需求及其属性 (5)1.定义 (5)2.需求函数 (5)3.需求弹性 (6)二、供给及其属性 (6)1.定义 (6)2.供给函数 (6)3.供给弹性 (7)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 (8)1.均衡价格的形成 (8)2.均衡价格定义 (8)3.均衡价格的变动问题 (8)四、均衡价格的实例 (9)1.城市商品房 (9)2.家电 (9)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 (9)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 (10)5.珠网模型 (11)第二讲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 (11)一、效用及其属性 (11)1.效用 (11)2.属性 (11)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2)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的行为规范 (13)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 (13)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 (14)3.消费者的切点定律 (14)第三讲生产者理论 (15)一、生产理论 (15)1.生产函数 (15)2.短期生产函数 (16)3.长期生产函数 (17)二、成本及其属性 (19)1.成本的分类 (19)2.短期成本及其性质 (19)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20)4.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 (22)三、收益与利润 (23)1.收益、成本与利润 (23)2.总收益(TR) (23)3.平均收益(AR) (24)4.边际收益(MR) (25)5.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 (25)第四讲市场理论 (26)一、完全竞争市场 (26)1.定义 (26)2.需求特征 (27)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27)4.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28)二、完全垄断市场 (28)1.定义 (28)2.原因 (28)3.市场需求状况 (29)4.短期均衡 (29)5.长期均衡 (30)三、垄断竞争市场 (30)1.定义 (30)2.需求状况 (30)3.短期均衡 (31)4.长期均衡 (31)四、寡头垄断 (31)1.定义 (31)2.需求状况—拐折的需求曲线 (32)3.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古尔诺模型 (32)第五讲分配理论(生产要素理论) (33)一、概述 (33)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34)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值VMP (34)2.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 (34)3.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VMP = w (34)三、生产要素的供给 (35)1.生产要素的分割 (35)2.要素供给的原则 (35)四、要素供求的均衡 (36)第六讲交换理论 (36)一、最优交换及其实现条件 (36)1.基本假定 (36)二、帕累托最优 (37)1.帕累托改进 (37)2.帕累托最优 (37)3.帕累托次优 (37)三、阿罗不可能定理 (38)1.给定偏好状态 (38)2.投票表决 (38)第七讲市场失灵理论 (38)一、垄断 (38)1.消费者剩余 (38)2.垄断的低效率 (38)二、公共产品 (39)1.定义 (39)三、生产的外部性 (39)1.定义 (39)2.对效率的损害 (39)四、信息不对称 (39)1.信息不完全 (40)2.信息不对称 (40)五、个性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 (40)第一讲 价格理论一、需求及其属性1.定义有支付能力的需要2.需求函数Q d = f (P ,M ,P r ,H ,N)(1)P :价格Q d ’= dP dQ d< 0(2)M :收入Q d ’= dM dQd> 0(3)P r :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Q d ’> 0互补品:Q d ’< 0(4)H :消费偏好Q d ’> 0(5)N :价格预期Q d ’> 0PQ dP 1 P 2Q 1 Q 2价格影响M0 Q d收入影响注:价格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表示价格以外的因素对需求有影响3.需求弹性(1)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斜率较大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迟钝,斜率较小的需求曲线对价格较敏感。

需求弹性 e d = P/P Q/Q∆∆∆只取变动数量,不考虑方向(2)弹性计算①弧弹性计算e d = Q PΔP ΔQ ⨯②弹性的中点计算公式e d = 21212121Q Q P P ΔP ΔQ 2P P P 2Q Q Q ++⨯=⎪⎭⎫ ⎝⎛+∆⎪⎭⎫⎝⎛+∆③点弹性e d = Q P P Q lim 0p ⨯∆∆→∆ = Q PdP dQ ⨯(3)弹性的类型①高弹性 e d > 1②低弹性 e d < 1③单位弹性 e d = 1二、供给及其属性1.定义有生产及销售能力的供货愿望2.供给函数Q s = f (P ,C ,Pr ,T ,N )(1)P :价格Q s ’= dP dQs> 0(2)C :成本Q s ’= dC dQs< 0(3)P r :相关商品价格替代品:Q s ’< 0互补品:Q s ’> 0(4)T :生产技术水平Q s ’> 0(5)N :价格预期Q s ’< 03.供给弹性例1-2-3-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 = 2400 – 400P求:P = 5,P = 4 时的点弹性解:Q d ’= dP dQ d= 400P = 5 时 Q = 400e d = Q P dP dQ⨯ = 4005400⨯ = 5P = 4 时 Q = 800e d = Q PdP dQ⨯ = 8004400⨯ = 2 P0 S Q s CS Q s三、均衡价格及其属性1.均衡价格的形成P1: Qs > Qd ,P 下降 P2: Qs < Qd ,P 上升P*: Qs = Qd ,均衡价格2.均衡价格定义某种商品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水平例1-3-2-1:已知 Qd = 50 – 5P ;Qs = -10 + 5P求:均衡价格 P*,Q*解:∵ Qd = Qs∴ 50 – 5P = -10 + 5P∴ P = 6∴ Qs = 20∴ P* = 6,Q* = 203.均衡价格的变动问题(1)需求变动: 引起均衡价格、数量同向变动(2)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向变动,均衡数量的同向变动 0 PS QQ d2P 2P*P 1Q s1Q* Q s2 Q d1d0 PS P 0P 1d d ’四、均衡价格的实例1.城市商品房2.家电3.价格管制与制衡价格(1)最高限价0 PQS ’ d S d ’● ●P Q dS ’ Sd ’ ● ●Q 1 – Q 2:无生产积极性而导致的生产不足Q 2 – Q 3:价格偏低而造成的浪费Q 1 – Q 3:短缺(2)最低限价Q 1 – Q 2:价高,少消费的部分Q 2 – Q 3:价高,多生产的部分Q 1 – Q 3:过剩 4.供求弹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1)谷贱伤农(农产品:弹性小)(2)药品价格管制(弹性≈0)0 P Qd S Q 2 Q 1Q 0 P 0S ’ P 1 0 P Q d S Q 1 Q 0P 0S ’ P 1(3)商品税赋T 1:生产者增加的税 T 2:消费者承担 当e d > e s 时 T 1 >> T 2 当e d < e s 时 T 1 << T 25.珠网模型(书本P67)第二讲 消费者理论(效用理论)一、效用及其属性 1.效用消费者消费某种 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基数效用论 (2)序数效用论 √2.属性(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每一个增加的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将不断0 PQdS Q 1Q 0 P 1S ’P 0 T 2T 1①总效用(TU ):一定数量的商品使消费者获得的满足程度的总和 ②边际效用(MU ):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使总效用增加的数量 例如:边际是总量的变化程度(变化率),在坐标图上表现为曲线的斜率 TU ’> 0TU ”< 0 (变化率是减少的) U ’(总量的变化) U ”(增量的变化)U ’> 0 U ”> 0 U ’> 0 U ”< 0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将不断减少(1)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能够使消费者获得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的轨迹 0 U 0 U· · ··· · ·· TUMUTU (MU )上图中曲线AB 即为无差异曲线 它需要满足下列假定:①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②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③两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个坐标内不允许相交 (2)边际替代率(MRS )RCS在总效用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一商品的消费与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之间的比率 MRS =XY∆∆ (考察它的绝对量)如图所示,MRS 即为总效用曲线的斜率二、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的行为规范 1.消费者均衡的定义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和品种的商品时总效用最大,从而不再改变消费结构的状态 0BA X(苹果)Y(梨) X1 X2Y1 Y20 BA △Y △X2.每元边际效用均等规律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每单位货币所购买的商品具有相同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才能获得总效用的最大化 例如:商品1:效用 = 10 单位 价格 = 5 元 则: 每元效用 = 10/5 = 2商品2:效用 = 50 单位 价格 = 50 元 则: 每元效用 = 50/50 = 1假定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消费) 那么 如果:11P MU > 22P MU ,则增加商品1的消费如果:11P MU < 22P MU ,则增加商品2的消费如果:11P MU = 22P MU ,总效用最大化11P MU = 22P MU = …… = nP MUn= λ即iiP MU =λ(i = 1, 2, 3, …… n ) 3.消费者的切点定律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上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才能获得总效用的最大化(1)预算线: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能购买到最大数量的商品组合轨迹 M = P 1X 1 + P 2X 2X 1X 2 12122X P P P M -=X (预算线)(2)切点定律 X 0Y 0的组合是现有消费水平下效用最大的预算线的斜率 = 无差异曲线斜率 时效用最大21P P = XY ∆∆ (每元效用理论等值)即:预算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第三讲 生产者理论一、生产理论 1.生产函数(1)一般表达式 Q = f (x 1, x 2, …… x n ) x 为生产要素(2)简化形式: Q = f (L ,K ) (3)具体类型①短期生产函数 Q = f (L ,K )= f (L ,K )= f (L ) ②长期生产函数 Q = f (L ,K )③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 生产函数)0 无差异曲线 X 0 Y 0 Y X劳动(L ) 资本(K)土地 (企业家才干)基本生产要素包括:Q = AL αKβA :技术系数α:劳动的产生系数 β:资本的产出系数 一般来说,α+β=12.短期生产函数Q = f (L )(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报酬)在技术水平和其它生产要素抽入不变的条件下,持续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会使总产量增加,但超过一定临界点以后,总产量的增量会不断减少,直至出现负增长 (2)对生产函数数量规律的具体考察①总产量:TP = Q = f (L ,K )= f (L ,K )= f (L ) 即在K 不变的情况下②边际产量:MP =ΔLΔTP = ΔL ΔQ斜率在TP 达到拐点时MP 最大,当TP 达到最高点时,MP = 0 ③平均产量:AP = L TP = LQ LL QMP 记住:该图考试可能会要考到哦!AP 的最高点是AP 与MP 的交点 例3-1-2-1:已知生产函数 Q = 21L + 9L 2 – L 3求:AP ,MP ?解:AP =L Q = 21 + 9L – L 2MP = ΔL ΔQ = L Q lim 0L ∆∆→∆ = dLdQ = TP ’= 21 + 18L – 3L 2(3)短期生产的均衡①B 点以前,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总产量持续增加,因此,追加劳动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对厂商总是有利的②C 点以后,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平均产量、总产量持续减少,因此,减少劳动投入,缩小生产规模对厂商总是有利的③理性的厂商将把生产规模和劳动投入维持在B 、C 之间,这一区间即为短期生产的均衡区域例3-1-2-2: 生产函数如上例求:该厂商短期生产的A 、B 、C 点及短期生产的均衡区域并作简图加以说明 解:A 点:MP ’= 18 – 6L = 0 L = 3 B 点:AP ’= 9 – 2L = 0 L = 4.5AP max = 41.25 C 点:Q ’= 21 + 9 × 2L – 3L 2 = 21 + 18L – 3L 2= 0 L = 7 Q max = 2453.长期生产函数Q = f (L ,K ) (1)等生产曲线: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不同组合的轨迹(2)边际技术替代率MRT (RTS )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劳动与资本互相替代的比率 MRT =ΔLΔK(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持续增加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所能替代的另一生产要素的量交不断减少它有两个假定:①边际产量递减 ②L 和K 相互完全替代 (4)长期生产的均衡 ①等成本线在总成本等生产要素既定的前提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轨迹 TC (总成本)= P L L + P K K 即:K =L P P P TC KLK - P L :劳动力上的价格 P K :资本上的价格与预算线类似②长期生产的切点定律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是L ,K 组合为最大产量点(在给定资源的前提下) 即:ΔLΔKPK PL = 斜率相等 B A 0L KL 2 K 2 K 1L 1 0 LK二、成本及其属性 1.成本的分类(1)机会成本和生产成本机会成本:生产要素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时,所放弃的在其它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收益 (2)隐含成本和显明成本隐含成本:企业自己拥有并自己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3)社会成本和个别成本社会成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由社会其它成员承担的成本损失 (4)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短、长期判断标准:能否改变固定生产要素的投入 (5)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前期研发费用、厂房、设备、机器、广告费等 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如:燃料、原材料等2.短期成本及其性质(1)短期成本的分析指标①总成本(TC )= 固定成本(FC )+ 可变成本(VC ) ②平均成本(AC )=AVC AFC QACQ FC Q AC FC Q T C +=+=+= ③平均固定成本(AFC )=Q FC④平均可变成本(AVC )=QAC⑤边际成本(MC )=ΔQΔT C每增加一个产量使得总成本增加的部分3.短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1)固定成本曲线(2)可变成本曲线 假设: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先以递减的方式增长,然后以递增的方式增长(3)总成本曲线位置由固守成本决定,形状由可变成本决定,即由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移到固定成本的位置(4)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随产量增加持续下降C0 QFC Q C 0 QTCFC(5)边际成本曲线(MC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 )、平均成本曲线(AC )①它们都是一条“U ”字型的先降后升的曲线,到达最低点的顺序先后为MC ,AVC ,AC ②MC 与AVC ,AC 相交于它们的最低点 ③MC 的最低点是TC 与VC 曲线的拐点例3-2-3-1:1).已知TC = 0.04Q 3 – 0.8Q 2+ 10Q +5 求:FC ,VC ,AC ,AFC ,AVC ,MC 解:TC ’= 0.12Q2 – 1.6Q + 10MC = TC ’FC = 5 (不随Q 变化)VC = TC – FC = 0.04Q 3 – 0.8Q 2+ 10QAC = TC/Q = 0.04Q 2– 0.8Q + 10 +5/Q AFC = FC/Q = 5/QAVC = VC/Q = 0.04Q 2– 0.8Q + 10Q4.长期成本曲线及其性质(1)长期总成本LTC 曲线固定成本投入规模与产量规模相匹配LTC 曲线:企业所有固定成本变动的范围包含在内的包络线 LTC 是STC (短期)的包络线,从原点出发,形状与STC 相同 ①可变、固定成本不区分②LTC 表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厂商总可以使固定成本的规模适应自己的产量,从而使总成本最低(2)长期平均成本LAC 曲线C 0Q TC1 TC2 TC3 LTCFC1 FC2 FC3 C SAC1 SAC2SAC3LAC①LAC 是SAC 的包络线,其形状与SAC 相同②LAC 表示厂商长期内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最小的平均成本(3)长期边际成本LMC 曲线(p202)①LMC 的形状与SMC 相同,它的最低点是LTC 的拐点 ②LMC 与LAC 相交时,后者处于它的最低点三、收益与利润 1.收益、成本与利润2.总收益(TR )TR = P × Q(1)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p213)(1)完全竞争市场C 0 QLAC 变形的 C 0QLAC R 0 QTR(2)在销售价格递减的情况下(p243)(2)垄断市场3.平均收益(AR )AR =QQP Q T R ⨯= = P (1)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2)在销售价格递减的条件下R 0QTRR 0 QAR=PR 0 QAR=P4.边际收益(MR )MR =QT R∆∆ (1)销售价格不变(2)销售价格递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但其斜率是平均收益曲线的两倍 简单推理过程:假定 Q = a – bP ;P = a – bQ ∴AR = P = a – bPTR = P Q = Q (a – bQ) ∴MR = TR ’= a – 2bQ∴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是平均收益曲线的两倍5.利润最大化及其条件R 0Q MR=AR=P RQMRARTR 的斜率即为MR切线的斜率(也就是TC 的斜率)即为MC 即 MR = MC 时利润最大化MR = MC 时利润最大化 也可以这样Q*左边:MR > MC 即增加Q ,TR > TC ,有利润空间 Q*右边:MR < MC 即增加Q ,TR < TC ,亏损第四讲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 1.定义无数分散的厂商,生产和销售同一种产品的市场组织 CR 0Q TCTRC.RQMCMRQ*条件:①价格的客观性(价格不可能被操控) ②产品的同质性③进出该行业没有障碍 ④信息完全2.需求特征(1)行业的需求曲线 向右下倾斜(2)个别企业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平行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结合实例(杭州的餐饮业):P 0QdP 0QdP 0Q d = P = AR = MR P 0QMC ACAVCP1P2P3 P4Q*杭州的餐饮业,它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可以认为是完全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