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透镜成像规律应用PPT课件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题
引导学生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THANKS.
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02
如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03
通过公式和图表等方式,深入理解透镜成像的数学模型。
学生提问及讨论环节
针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 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 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之间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 用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 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透镜 成像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 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思维。
课堂小测验或思考题
小测验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 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检 验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进行分 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能够减小像差、提高成像清晰度、增大视场角等。
3
非球面透镜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摄影、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 器中。
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
微型化、轻量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系统不断向微 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便携 式设备的需求。
智能化、自动化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光学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设计、 优化和调控。
显微镜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透镜则是显微镜的核心元件之一。
通过使用高倍率的透镜,显微镜能够实现对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的放大和观测, 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透镜成像规律拓展知
05
识
复杂光学系统简介
复杂光学系统的构成
由多个透镜、反射镜、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组成,实现对光线的复 杂调控。
讨论题
引导学生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讨论和展望,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THANKS.
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02
如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等光学仪器的原理和应用。
透镜成像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03
通过公式和图表等方式,深入理解透镜成像的数学模型。
学生提问及讨论环节
针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 用,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 惑,老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之间就透镜成像规律的应 用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 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透镜 成像规律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 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思维。
课堂小测验或思考题
小测验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 些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检 验学生对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
掌握程度。
进行分 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能够减小像差、提高成像清晰度、增大视场角等。
3
非球面透镜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摄影、显微镜、望远镜等高端光学仪 器中。
现代光学技术发展趋势
微型化、轻量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学系统不断向微 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便携 式设备的需求。
智能化、自动化
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 现光学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设计、 优化和调控。
显微镜是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透镜则是显微镜的核心元件之一。
通过使用高倍率的透镜,显微镜能够实现对细胞、组织等微小结构的放大和观测, 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透镜成像规律拓展知
05
识
复杂光学系统简介
复杂光学系统的构成
由多个透镜、反射镜、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组成,实现对光线的复 杂调控。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课后作业
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能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投影仪
不成像
u=f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获得平行光
|v|>u
不能
放大镜
★课堂活动
课堂练习
1.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
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都不
相交不成像。
s
o
F
F
S’
①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2F
F
F
f
2f
2F
f
2f
①物距 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v<2f
② 物距u : f<u<2f 时
2F
F
F
f
2f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课后作业
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表格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物与像
的位置
像距v
光屏能
否承接
应用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异侧
2f>v>f
能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测焦距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异侧
v>2f
能
投影仪
不成像
u=f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获得平行光
|v|>u
不能
放大镜
★课堂活动
课堂练习
1.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8cm,当物体AB放在该凸透镜主轴上距离凸透镜
长相交成虚像。延长、反向延长都不
相交不成像。
s
o
F
F
S’
①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u>2f 时
2F
F
F
f
2f
2F
f
2f
①物距 u>2f 时,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
f<v<2f
② 物距u : f<u<2f 时
2F
F
F
f
2f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说课ppt课件

成像规律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不同位置时,成 像的方式和位置也会有所不同。具体 来说,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以内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 于凸透镜的焦点和两倍焦距之间时,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 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 小的实像。
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像距是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是物 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成像过程中, 像距和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 以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31
02
当像距等于两倍焦距时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03
04
当像距小于两倍焦距而 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 立、放大的实像。
17
当像距小于一倍焦距时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焦距变化对成像影响
焦距越长,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弱,成像位置离透镜越远。
焦距越短,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成像位置离透镜越近。
25
提问环节,解答学生疑问
鼓励学生提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疑
问。
2024/1/28
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 的解答和指导。
通过提问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中的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26
07 课程总结与回顾
2024/1/28
27
重点知识点回顾
凸透镜的基本概念和 性质
凸透镜是一种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02
04
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05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
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03
2024/1/28
06
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 关,不同的物距会得到不同性质的像。
第3节_凸透镜成像的规律_课件(共26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ppt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参照距离,描述物距和像距以 32 30
实像 实像
2.1 2.3
倒立
13.5
倒立
14.2
及相应的成像特点。
u>282f
26
实实实像像像
缩2.小5
2.6
倒倒倒立立立
2f>14υ.5>f
15
24
实像
3
倒立
15.3
22
实像
3.4
倒立
16
一倍焦距分虚实,
u=202f
18
实实像像
物距
u>2f u=2f 2f>u>f u=f u<f
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像的性质 大小 缩小 等大 放大 不成像 放大
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距
2f>υ>f υ=2f υ>2f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 像越大。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 近,所成的像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倒立
27
倒立
35.3
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正立的 10
像和倒立的像的分界点在哪里?
8
虚像
放大
正立
6
虚像
放大
正立
4
虚像
放大
正立
分析数据,归纳结论
发光物体高度 h=4.5 cm,凸透镜的焦距 f=10 cm。
根据记录的数据,思考下列问题:
物距/cm
虚实
像高/cm
正倒
像距/cm
32
实像
2.1
倒立
此时可能成的是虚像。
透镜成像规律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透镜成像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 ,理解凸透镜和凹透 镜的成像特点。
培养观察、分析和归 纳的能力,提高实验 技能。
学习使用光具座、光 源、透镜等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
实验器材
光源
发出平行光,使光 线经过透镜后能够 形成清晰的像。
3. 分别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透镜与屏幕之间的距离 ,观察成像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分析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到的成像特点,分析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得出结论 。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透镜成像规律的扩展
凹透镜成像规律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在摄影、摄像、显微镜、 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都 需要根据焦距来选择合适 的透镜。
透镜的光心
定义
应用
透镜中光线通过的点,即光束的中心 点。
在光学仪器中,光心是透镜的重要基 准点,用于确定透镜的位置和角度。
性质
光心是透镜上光线的对称点,通过光 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REPORT
CATALOG
DATE
详细描述:照相机的镜头通常可以调节焦距,以适应不 同距离的拍摄需求。通过调节焦距,可以改变透镜的焦 距,从而改变成像的大小和清晰度。
详细描述:照相机的镜头通常由凸透镜或凹透镜组成, 它们可以会聚或发散光线,以形成清晰的图像。
投影仪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及其应用PPT优质课件

问题: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可能跟哪些因
素有关?
猜想: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实验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思考
1、凸透镜、F光源、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2、物距一定时,如何操作使F光源的像(清晰明亮)呈现于光
屏上?
物距(u)
像距(v)
3、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u>2f u=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f<v<2f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巩固提高
• 1、如果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那么这时 的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是( A )
A、u>f ; B、u>2f; C、u<f; D、2f>u>f
物距,重复以上操作。
4、继续移近F光源,当F光源距凸透镜很近时,移动光屏,观察
屏上是否总能得到F光源的像。如果屏上得不到F光源的像,
则通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凸透镜焦距 f = 10.0 cm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虚实
u>2f
30.0 实像
25.0 实像
f<u<2f u<f
第四章 《凸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神奇的小水珠
1、将载玻片放到导学稿的 上; 2、在 对应的载玻片位置上滴一滴水; 3、通过水珠观察 的特点; 4、将载玻片逐渐远离 ,观察 的特点。
素有关?
猜想: 像的正倒、大小、虚实跟物体到凸透
镜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实验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思考
1、凸透镜、F光源、光屏应按什么顺序摆放在光具座上?
2、物距一定时,如何操作使F光源的像(清晰明亮)呈现于光
屏上?
物距(u)
像距(v)
3、怎样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u>2f u=2f
倒立 倒立
缩小 等大
实像 实像
f<v<2f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巩固提高
• 1、如果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那么这时 的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是( A )
A、u>f ; B、u>2f; C、u<f; D、2f>u>f
物距,重复以上操作。
4、继续移近F光源,当F光源距凸透镜很近时,移动光屏,观察
屏上是否总能得到F光源的像。如果屏上得不到F光源的像,
则通过凸透镜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凸透镜焦距 f = 10.0 cm
物距与焦 距的关系
物距u/cm
虚实
u>2f
30.0 实像
25.0 实像
f<u<2f u<f
第四章 《凸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神奇的小水珠
1、将载玻片放到导学稿的 上; 2、在 对应的载玻片位置上滴一滴水; 3、通过水珠观察 的特点; 4、将载玻片逐渐远离 ,观察 的特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等。
误差来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器材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刻度尺测量距离。
2. 选择质量更好的实验器材,如使用高质量的凸透镜和光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物距(u)、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M=h'/h=-v/u,其中h为物高,h'为像高,v为像距,u为物距。负号表示成像为倒立。
放大率公式
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确定像的性质
在凸透镜成像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如果光线能从A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B点,那么光线也能从B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A点。
结构特点
03
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0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02
经过焦点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焦距是指从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f表示。
焦距
主光轴
焦点
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F表示。
03
CHAPTER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或光源)、刻度尺等。
操作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像距和像的特点(大小、正倒)。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等。
误差来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包括测量误差、器材误差、环境误差等。
减小误差方法: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激光测距仪代替刻度尺测量距离。
2. 选择质量更好的实验器材,如使用高质量的凸透镜和光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物距(u)、像距(v)与焦距(f)的关系
M=h'/h=-v/u,其中h为物高,h'为像高,v为像距,u为物距。负号表示成像为倒立。
放大率公式
根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可以确定像的性质(实像或虚像、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
确定像的性质
在凸透镜成像中,光路是可逆的,即如果光线能从A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B点,那么光线也能从B点出发经过凸透镜到达A点。
结构特点
03
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0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02
经过焦点的光线
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焦距是指从凸透镜的光心到焦点的距离,通常用字母f表示。
焦距
主光轴
焦点
通过凸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称为主光轴,简称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称为焦点,用字母F表示。
03
CHAPTER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或光源)、刻度尺等。
操作步骤
1.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 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像距和像的特点(大小、正倒)。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得到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得到放大的实像。 两倍焦距分大小。
分析与论证
B
f定虚实 2f定大小 虚同实异 实倒虚正
凸透镜成像规律
得结论
F2
2F
F1
2F
O
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U ↘V ↗α↗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U ↗V ↘α↘
成像规律
交流结论
F2
2F
F1
2F
O
虚象: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U ↗ V ↗α↗ 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 U ↘ V ↘α↘
F
F
2F
2F
物距u
像距 V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一、基本概念:
1.物距(u): 物体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猜想: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刻度尺)、凸透镜、蜡烛、光屏、天燃气打火机(或火柴)。
实验准备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灯具座上。 2.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先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向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观察成像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
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得到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焦距而小于两倍焦距,得到放大的实像。 两倍焦距分大小。
分析与论证
B
f定虚实 2f定大小 虚同实异 实倒虚正
凸透镜成像规律
得结论
F2
2F
F1
2F
O
实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 U ↘V ↗α↗ 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U ↗V ↘α↘
成像规律
交流结论
F2
2F
F1
2F
O
虚象: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U ↗ V ↗α↗ 物距变小,像距变小,像变小 U ↘ V ↘α↘
F
F
2F
2F
物距u
像距 V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一、基本概念:
1.物距(u): 物体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2.像距(v): 像 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凸透镜成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猜想: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刻度尺)、凸透镜、蜡烛、光屏、天燃气打火机(或火柴)。
实验准备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灯具座上。 2.点燃蜡烛,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先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向凸透镜,在移动过程中,观察成像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会聚作用
焦点、焦距 焦 点
焦距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 光线行有发散的作用
虚
虚焦距、虚焦点
焦
点
虚焦距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 倍 )与(二倍焦距)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一倍焦距)
之内。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 倍)与( 二倍 )之间, 如果要得
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
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
距离(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凸透镜成像
S`
S2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F
O
S1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凸透镜成像
S`
F
O
F
S1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凹透 镜 成 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实像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
镜,花镜是一个( 凸透镜 )镜。
透镜分为了二类:
一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一类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主光轴:透镜中连接两侧面 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主光轴
光心:在透镜的主光轴上有个特 殊的点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 发生改变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A`
A
F
F
B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S`
S2
F
O
F
已知:像点S′,求物点S。
其主要应用在:放大镜、 老花镜。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镜成像规律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大于像距 的绝对值。
其主要应用在:近视镜。
练习1 练习4
练习2 练习5
练习3 练习6
结束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 二倍焦距 )之外, 在胶片上成
(
缩小 )、( 倒立 )
的实像的原理。
五、近视镜是一个( 凹透镜 )
镜,花镜是一个(
)镜。
四、 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A
F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A
F B
B`
F A`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凸透镜成像 按要求画出光路图
A
F
F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 人的眼睛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 用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凹透 镜 成 像
A
A`
F B`
F
B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物距小于2f、大于f 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小于f成像规律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 与物同侧,物距小于像距 的绝对值。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一倍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 小 )的( 实像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小于一倍焦距 )成正立的、放大的、
概念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物距大于2f
物 距
物距等于2f
小于2f大于f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