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对比

文学中的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对比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强调作品中的象征、隐喻与暗示,通过表达深层次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而现实主义则注重描绘社会生活的真实和客观,追求真实主义的再现。
虽然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不同的追求和表达方式,但它们对于读者来说都能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和启示。
象征主义的文学作品常常以象征意象和隐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法国诗人包尔·魏伊尔的《彼得堡的连续旅行》中的“钥匙”象征着解开人生之谜的关键,而“墙壁”则代表着情感的隔阂。
通过这些象征意象,魏伊尔能够表达出内心的焦虑和困扰,使读者对作品产生共鸣。
而在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画像象征着主角的内心,透过主角的一举一动,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沉沦。
相比之下,现实主义的作品更加注重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描绘和反映。
通过客观的观察和写实的手法,现实主义作品试图展现生活的真相。
例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描绘了贫苦学生罗德里戈在无法忍受社会压力下突发杀人冲动的过程。
小说以写实的手法刻画了社会阶级差异和人性的弱点,展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
而喜剧作家莫里哀的戏剧作品《吝啬鬼》揭示了人们对金钱的无尽追逐和贪婪,以幽默的手法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荒谬。
尽管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但它们都在不同的层次上表达了作家对于现实社会和人性的认识。
象征主义通过隐喻和象征意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通过作品进入一个超现实的境界,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困惑。
而现实主义则通过客观的观察和鲜明的描写,呈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相,让读者更加真实地了解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
然而,无论是象征主义还是现实主义,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并非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许多伟大的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会巧妙地结合两种表达方式,以达到更深入的思考和情感的共鸣。
名词解释 象征主义 美术

名词解释象征主义美术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后扩散至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
这一运动在诗歌、绘画、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内都有所体现。
象征主义者追求通过暗示、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深层的思想和情感,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而真正的现实存在于物质世界背后的理念世界。
象征主义作品常常具有音乐性和韵律感,强调个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而不是直接描绘现实。
在文学上,象征主义倾向于使用晦涩难解的语言来刺激感官,产生恍惚迷离的神秘联想,形成某种意象,即所谓象征。
美术:
美术是一个广泛术语,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
它包括绘画、雕塑、设计、建筑等主要门类,同时也可能包括书法、摄影等其他形式。
美术这一概念在17世纪欧洲开始出现,而在中国,这一概念在五四运动前后通过日本传入,逐渐被广泛应用。
美术作品通常目的是为了审美、表达情感或思想、传递信息,或是作为实用物品的一部分。
1。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解读象征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象征与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深层次的思想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常被用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揭示社会问题以及传达作者的理念。
本文将从几个典型的文学作品出发,解读其中的象征主义元素。
作品一:《老人与海》海洋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被运用为象征主义的意象。
老人与海的对决象征着人类与自然世界的挑战,老人的孤独与坚韧象征着人类困境中的坚持与希望。
同时,海洋也暗示着命运的无常和无尽的力量。
作者通过对海洋的描绘和老人与鱼的斗争,传递出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
作品二:《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红色猎人帽成为象征主义的符号。
主人公霍尔顿戴着红色猎人帽代表着他对社会的反叛和自我保护的心理,他认为社会的虚伪和不真实使得他无法融入其中。
红色猎人帽也象征着年轻人对世界的理想主义和对成人世界的不满。
作品三:《飘》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风暴是象征主义的元素之一。
风暴在小说中经常出现,代表着人心的颠覆和变幻无常的命运。
风暴的来临带来战争和社会剧变,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斯嘉丽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通过风暴的描写,作者将人物的命运与风暴的力量相联系,传达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动荡。
作品四:《红与黑》斯道夫人的《红与黑》以色彩的象征主义为特色。
小说以红与黑两种颜色代表两种不同的社会和人物。
红色代表着情欲、热情和欲望,黑色则象征着政治斗争、欺骗和权力。
通过对人物行为和环境的色彩描绘,作者展现了社会的层次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象征主义的手法,作家可以将深层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表达力。
同时,象征主义也给读者带来思考和解读的空间,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总结起来,文学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是一种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法,通过象征与隐喻的运用,可以深化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分析

文学作品的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分析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以各种形式和风格展现着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众多文学表现手法中,象征主义是一种独特而富有深度的方式,它赋予作品以丰富的内涵和多层次的意义。
象征,简单来说,就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概念、情感或思想。
当这种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时,就形成了象征主义。
通过象征,作者能够在有限的文字中传达出更为深远和微妙的信息,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在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象征主义的身影。
比如,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那片茫茫无际的大海并非仅仅是自然景观,它象征着人生的舞台,充满了未知和挑战;而那位与大海和大鱼顽强搏斗的老人桑提亚哥,则象征着人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同样,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那个不断重复出现的“香蕉公司”,象征着外来势力对拉丁美洲的经济掠夺和文化侵蚀。
象征主义使得文学作品具有超越表面情节的深度和广度。
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了解故事的发展,更是能够深入到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核。
以《红楼梦》为例,书中的大观园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世界,但这个世界最终却走向衰败和破灭,这象征着封建社会的必然命运。
而贾宝玉所佩戴的通灵宝玉,既是他的命根子,也象征着他与众不同的灵性和对世俗的超脱。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往往不是单一和固定的,而是具有多义性和开放性。
这是因为读者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阅读时的心境不同,对象征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差异。
比如,在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的那只巨大的甲虫,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可能象征着人性的异化、现代社会的压力、个人与家庭的冲突等等。
这种多义性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持久的魅力和生命力,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引发新的思考和讨论。
象征主义还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巧妙地运用象征,作者能够营造出一种神秘、朦胧的氛围,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深入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分析

深入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分析文学,作为人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常常运用各种手法来传达深层的意义和主题。
其中,象征主义是一种富有魅力和深度的文学表现形式,它通过特定的形象、符号或隐喻来暗示超出表面的内涵,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广泛而多样。
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比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盏绿灯象征着主人公盖茨比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和希望;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如暴风雨可能象征着命运的无常和生活的动荡。
象征主义的魅力之一在于其多义性和模糊性。
同一个象征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可能会引发不同的联想和解读。
以《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为例,对于一些读者来说,它可能象征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是老人与命运抗争的见证;而对于另一些读者,它也许代表着生活中那些难以捉摸却又令人向往的目标。
这种多义性使得文学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和更持久的魅力,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心境去理解和感受其中的象征意义。
象征主义还常常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比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月亮常常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而在西方文学中,玫瑰可能更多地象征着爱情和美丽。
因此,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我们需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以及个人的思想倾向。
在诗歌中,象征主义的运用尤为常见。
例如,艾略特的《荒原》充满了各种象征意象,荒芜的土地、干涸的河流等,共同营造出一种精神空虚、文明衰落的氛围。
诗人通过这些象征,不仅仅是在描绘外在的景象,更是在揭示现代人内心的荒芜和迷茫。
小说中的象征主义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百年孤独》中,那场经久不息的雨象征着布恩迪亚家族命运的悲剧和无常,也反映了拉丁美洲历史的沧桑变迁。
作者通过这种象征手法,将家族的命运与整个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读者在感受到个体命运的同时,也能思考更宏观的历史和社会问题。
象征主义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还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

深入分析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是文学领域中一个富有深度和魅力的概念,它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
象征主义起源于 19 世纪末期,是对当时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一种反叛。
象征主义作家们不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描绘,而是试图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来揭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意义和精神世界。
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象征可以是具体的物体、形象或场景。
比如,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那盏绿灯象征着主人公盖茨比对爱情和梦想的追求,它遥远而虚幻,始终在前方吸引着盖茨比不断努力。
又比如,在诗歌中,月亮常常被用作象征孤独、思念或者永恒的意象。
其次,象征也可以是人物。
人物的性格、行为和命运都可能具有象征意义。
比如,《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的犹豫和复仇的决心,象征着人类在面对困境和道德抉择时的内心挣扎。
象征主义还体现在作品的结构和情节上。
有些作品的情节发展并非按照传统的线性逻辑,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重复、循环和突变。
这种结构方式旨在打破读者的常规思维,引导他们去探索作品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为何如此重要呢?其一,它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
通过象征手法,作家能够将抽象的情感、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其二,象征主义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
当读者面对充满象征的作品时,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解读和领悟其中的含义,这种参与感使得阅读成为一种更具创造性的活动。
其三,象征主义有助于传达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
它能够以一种含蓄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人性等问题的看法,让读者在感悟象征意义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然而,对于读者来说,理解文学象征意义象征主义并非易事。
这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作者对象征的运用和选择。
其次,要注重细节,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象征的一部分。
深入解析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深入解析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象征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手法,它通过使用象征来传达深层次的思想和主题。
在文学作品中,象征主义可以通过隐喻、符号和暗示等方式来实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作品中的象征主义手法,揭示其在作品中的意义和效果。
1. 象征主义的基本概念象征主义起源于法国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艺思潮。
它试图通过表面的象征来传达更深的含义,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在作品中,象征主义常常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形象或情节,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作者的思想和主题。
2. 符号的象征意义作品中的符号是象征主义最常见的手法之一。
它可以是一个具体的物体、一个动作、或者一个抽象的概念。
符号的象征意义通常需要读者进行解读,因为它们不是直接表达所代表的意义,而是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和文学环境来传递深层次的思想。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一直佩戴着一顶黑色的帽子,这个黑色的帽子象征着他的悲伤和失落。
3. 象征的隐喻隐喻是象征主义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以传达更深层次的含义。
在作品中,隐喻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动作、一句话或者一个情节。
例如,奥尔韦德·艾伦·坦美吉的小说《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一声长叹“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就是一种隐喻,通过对时间和爱情的比喻,传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痴迷和执着。
4. 暗示的象征意义暗示也是象征主义常用的手法之一。
作品中的暗示可以是一种氛围、一种描述方式或者一个情节的线索。
它们通过间接而微妙的方式暗示着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夏洛特·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主人公简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遇是一种暗示,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追求。
5. 象征主义的意义和效果通过使用象征主义手法,作品可以超越表面的意义,深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同时,象征主义还可以丰富作品的艺术形式,增加作品的复杂性和深度,让读者在阅读时获得更多的思考和体验。
象征主义_精品文档

象征主义引言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文学和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影响力跨越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绘画、音乐和哲学等。
它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形成鲜明对比,象征主义强调的是内在的情感和超越物质世界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象征主义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对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影响。
一、象征主义的定义象征主义这个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Jean Moréas)于1886年提出的。
在他的《象征主义之宣言》中,他将象征主义描述为一种追求表达内心情感和个体观念的诗歌形式。
他强调象征主义是对现实的超越,通过符号和隐喻来表达无法直接或明确表达的概念和情感。
二、象征主义的特点1. 重视感知和情感象征主义注重激发读者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它试图通过使用符号和隐喻来触发读者的内心反应,并引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
与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强调客观描述和事实不同,象征主义更倾向于抽象和主观的表达方式。
2. 追求超验的现实象征主义主张现实世界是有限和表面的,隐藏着更深层次和更真实的意义。
象征主义作品通常通过使用象征和隐喻来探索超越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和存在。
它通过暗示和暗示来揭示隐藏在现实背后的深刻意义。
3. 探索内心世界象征主义作品通常关注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它试图表达个人的情感、欲望和梦想,以及潜意识中的冲突和苦闷。
这些作品常常是个人的心灵独白,通过象征和隐喻来传达作者的内心状态。
4. 使用符号和隐喻象征主义通过使用符号和隐喻来传递更深层次的意义。
符号和隐喻可以是任何物体、动作、形象或场景,它们超越了表面上的字面含义,代表着更广阔而抽象的概念。
这使得象征主义作品更具多义性和开放性,读者需要通过对符号的解读和理解来探索其意义。
三、象征主义的影响象征主义对文学和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文学表达的自由和创造力,从而打开了文学的新的可能性。
具体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和诗歌象征主义在文学和诗歌领域的影响尤为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
象征主义文学既注重主观感情的表达,又在现实世 界中给主观感情找到了有效的落脚点,从而拓展了作品的 想象空间,增强了文学的无限魅力。
第一节
基本原理
一、西方象征主义的主要类型 黑格尔认为,象征的艺术主要特点是观念大于形式,即 “意”大于“象”。 象征型艺术阶段的全部努力在于为了 表达心中的意象寻找相应的确切形象,以达到“内在意义 与外在形象的完满统一”。 “一切象征型艺术都可以看作对内容意义和形象的 互不适应所进行的继续不断的斗争。” ——黑格尔
象征黑暗的现实
象征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第三节
• William Blake 的《天真的预示》中: 一沙一世界, 无限握掌中,
作品解读
一花一天堂。 刹那成永恒。
沙与世界,花与天堂,其中的象征关系十分明显。 后两句则有对比意味:无限包罗于手掌,刹那变成了永恒。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首诗的整体:“一沙一世界”是对 “掌中握无限”(空间)的象征,“一花一天堂”则象征 了“刹那成永恒”(时间)。此诗中出现天堂不是偶然, 布莱克是宗教意识十分鲜明地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 作品的神秘性。
感情型象征: 属于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感觉是一 种瞬息万变的个体潜意识流动,它不像感情那样具有相对 稳定性,而且常常不被主体鲜明地意识到。艺术转向表现 个体的潜意识,并导致作品晦涩化,这正是现代艺术,尤 其是象征型艺术的共同特点。因为象征本身就是用形象表 达感情,形象与感情之间未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如何避免象征带来的过于晦涩化,适当恢复象征的形象 与含义之间的透明度,这是象征主义诗人们应该解决的首 要问题。
二、中国诗歌中的象征主义
中国的象征主义体现在古代诗歌中的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和叙事抒情等不同形式。 中国古代的“比兴”并非象征本身,而是象征的基
础。
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 苏轼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缘身在此山中。
象征主义
Crystal Pan
象征一般是呈现于感性关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 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他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 一种较广泛普遍的意义来看。因此,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 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个意义的表现。意义就是 一种观念或对象,不管它的内容是什么,表现是一种感性存 在或一种形象。 ——黑格尔 由此可见,象征的表层意思是具体可见的形象,即 “象”;深层意思是抽象流动的感情,即“意”。这种深层 意义不是直接揭示出来的,而是通过具体形象体现出来的。 因此,形象就成了体现一定感情的征兆,即“征”。合而言 之,所谓“象征”,意思就是借住形象含蓄地表达感情。 现实主义往往注重客观再现,作者的感情往往得不到 彰显;浪漫主义往往注重感情的宣泄,结果常常使作品失去 令人回味的余地;而象征主义将主观感情与现实生活加以沟 通,从而完成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双重改造。
三、体会声韵节奏,领略听觉意象
“诗是情感的语言,而情感的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音乐节 奏,这是诗的命脉。 — —朱光潜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丑之花这个名字本身就运用了象征,但是含义有不 同理解。有的人认为其象征巴黎,挥金如土的巴黎上层阶 级对一贫如洗的巴黎下层阶级的剥削;也有人认为其象征 女人,波德莱尔有一定的女性歧视性,但他生活中又离不 开女性。
我爱你如爱黑夜的天空
我爱你,如爱黑夜的天空, 哦,哀愁之壶,久久地沉默, 美人啊,你越是逃避,我越是爱你, 你的出现是我黑夜的装饰, 无边的讽刺,也不能拉大 我伸开手臂与碧空蓝天的距离。 我向前进攻,我爬上去侵袭, 就像一群蛆虫围住一具尸体, 哦,我爱你,无情而残酷的野兽! 虽然你这般冰冷,却显得更加美丽!
观念型象征: 与黑格尔所说的象征型艺术比较接近。亚 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模仿说”进行了系统总结。 “模仿说”认为文学作品是对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再现 和复制,从而把文学视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
感情型象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人进入资本主 义阶段后追求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时代精神。如:雪莱 的《西风颂》、歌德的《浮士德》。 《西风颂》是一首西风的颂歌,开篇作者就把西风作为摧 枯拉朽的革命力量之象征:“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 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遇到 了巫师,纷纷逃避......" 诗歌结束的时候,诗人又把西 风比为预言的号角,吹出了“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 吗?”的铿锵之声。 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依次写浮士德的学者生活、爱情生 活、政治生活、艺术生活和自然生活五个阶段,这些不同 形态的生活其实是歌德对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间资产阶级 精神发展的整体象征,贯穿其中的是不断向上、不断进取 的“浮士德精神”。
不自觉的象征
崇高的象征
自觉的象征
• 自觉的象征:借助比喻的形式实现的,但与比喻不同。比 喻是一次性或临时性的,其意义只存在于相应的语境当中, 且喻体与本体之间关系较为单一,易于理解;象征与形象 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即使离开语境也是成立的,同时, 象征的形象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整体对应的关系。 象征不易把握,因为"象征在本质上是双关的或模棱两可的 ",不同的意象读者会想到不同的含义,因而具有不确定性, 黑格尔称之为“暧昧性”。
第二节
批评方法
由于象征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应和评方法应以文本 批评为主,从应和性入手,借助音乐性探讨其神秘性的深 层含义。
一、因“象”见“意”,关注隐喻
• 对作品进行还原,通过意象揣测作者内心感受
二、把握大致情调,引发相关联想
• 通过作品中不断变换的意象体会诗人试图呈现出来的意识 流动。其实,作为作品中的意识即使作者本人也未必清楚, 作为读者完全可以依据作品结合自身的经验作出解读,甚 至与诗人原意不同的误解都不能说成错误。
三、象征主义的基本原理
波德莱尔为象征主义的创始人,他创始的象征主义 曾被称为“新浪漫主义”。“新”有两方面:首先是表达 对象由感情转向了感觉;其次是表达方式由抒情转向了象 征。
“应和” 指的是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感觉之间的应 和;第二层含义是指人的各种感官也是相互应和的(也叫 “通感”、“联觉”)
象征的第三原理为音乐性。
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
恶是丑的,花是美的。表面上看,意思就是“丑陋 的美或罪恶的美”。这个名字体现了一种与传统观念截然 不同的现代意识。雨果和波德莱尔同在一个时期,他常把 美和丑加以对照,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这无疑是一种 传统的美丑观念。但波德莱尔认为同一个东西既可以是美 的,也可以是丑的。也就是说美存在于丑之中,而不是与 丑截然两分的。因此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就是从丑中挖掘美, 达到化丑为美的目的。
波德莱尔
Thank You
道理寓于形象之中,道理与形象成了一种象征关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
沧海即是诗人描绘的景物也是诗人胸怀的象征。借 景抒情有一种象征意味,并没有托物言志那样的咏物诗具 有明显的象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