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合集下载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第1课时)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

2.3无线局域网的组建(第1课时)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学设计
教材以实际应用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掌握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方法。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无线局域网组建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无线局域网技术简介》:介绍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技术标准和发展趋势。
内容逻辑关系
①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原理:
- 无线信号的传播
- 无线接入点的设置
- 网络配置
② 无线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 网络设置
- 无线设置
- 安全设置
③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办法:
- 密码设置
- 加密算法
- 防火墙
板书设计:
一、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原理
1. 无线信号的传播
2. 无线接入点的设置
3. 网络配置
2. 辅助材料:
a. 收集与无线局域网组建相关的图片、图表,如无线信号覆盖图、网络拓扑结构图等,以直观展示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和组建过程。
b. 准备一些关于无线局域网组建的案例视频,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场景和组建方法。
c. 整理一份无线局域网组建的操作步骤手册,供学生在实验环节参考。

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解析

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解析

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解析无线局域网(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

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无线上网体验,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连接到网络并获取所需信息。

本文将对无线局域网技术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其工作原理、使用范围、安全性等方面。

一、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技术是基于无线电波的传输方式。

它通过无线设备(如无线路由器)将有线网络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然后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传输和接收。

具体来说,无线局域网的工作流程如下:1. 信号传输:无线路由器接收到有线网络信号后,将其转化为无线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无线设备(如手机、电脑等)通过接收器接收到无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终端设备。

2. 数据处理:终端设备接收到电信号后,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并交给操作系统进行处理。

操作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和处理,然后将数据呈现给用户。

3. 数据传输: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发送数据请求,终端设备将数据请求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无线路由器。

无线路由器将电信号转化为无线信号发送出去,最终传输给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二、无线局域网的使用范围无线局域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最常见的使用场景为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

1. 家庭:在家庭环境中,我们通常使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来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智能电视等。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

2. 办公室:在办公室环境中,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方便员工之间的远程协作和文件共享。

同时,它还能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办公室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3. 公共场所:很多公共场所,如咖啡厅、酒店、机场等,都提供无线局域网服务供用户连接。

这使得用户可以随时使用网络,满足其上网和信息获取的需求。

三、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无线局域网技术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无线WiFi技术应用及发展介绍

无线WiFi技术应用及发展介绍

无线WiFi技术应用及发展介绍【摘要】无线WiFi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无线WiF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然后探讨了其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WiFi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影响。

本文总结了无线WiFi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结论。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无线WiFi 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为未来的科技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线WiFi技术、应用、发展、原理、领域、历程、未来、影响、挑战、现代社会、作用、展望、地位、结论。

1. 引言1.1 无线WiFi技术的重要性无线WiFi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网络连接需求的增加,无线WiFi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上网方式,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与创新。

在如今数字化时代,无线WiFi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办公室、商场、学校还是公共场所,人们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实时通讯、在线学习、远程办公等各种功能。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WiFi技术还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线WiFi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背景在过去,人们使用有线网络连接方式,需要通过网线连接到固定的网络接入点,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和使用范围。

而无线WiFi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种限制,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受束缚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虽然无线WiFi技术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信号覆盖范围有限、网络安全性不足等。

研究如何进一步提升无线WiFi技术的性能和安全性,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中的热门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无线WiFi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网络建设和创新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1000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到的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浅谈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论文一:.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各种网络终端的出现、工业控制的自动化和家庭的智能化等都迫切需要一种具备低成本、近距离、低功耗、组网能力强等优点的无线互联标准。

一些大公司为开拓市场和应用领域,也在积极研究和制定一些新的无线组网通信技术标准。

当今最流行的当前流行的无线技术有Bluetooth(蓝牙)、CDMA2000、GSM、Infrared(IR)、ISM、RFID、UMTS/3GPPw/HSDPA、UWB、WiMAX Wi-Fi和ZigBee等。

1.Bluetooth(蓝牙)信息时代最大的特点便是更加方便快速的信息传播,正是基于这一点技术人员也在努力开发更加出色的信息数据传输方式。

蓝牙,对于手机乃至整个IT业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而是一种概念。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以上这些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使这些现代通信设备与因特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技术属于一种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语音和数据无线传输的开放性方案。

蓝牙技术产品是采用低能耗无线电通信技术来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其传输速率最高为每秒1Mb/s,以时分方式进行全双工通信,通信距离为10米左右,配置功率放大器可以使通信距离进一步增加。

蓝牙产品采用的是跳频技术,能够抗信号衰落;采用快跳频和短分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同频干扰,提高通信的安全性;采用前向纠错编码技术,以便在远距离通信时减少随机噪声的干扰;采用2.4GHz的ISM (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以省去申请专用许可证的麻烦;采用FM调制方式,使设备变得更为简单可靠;“蓝牙”技术产品一个跳频频率发送一个同步分组,每组一个分组占用一个时隙,也可以增至5个时隙;“蓝牙”技术支持一个异步数据通道,或者3个并发的同步语音通道,或者一个同时传送异步数据和同步语音的通道。

涉密场所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

涉密场所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研究

图1 WLAN服务模式
3.3 漫游服务模式
如果涉密场所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较大,为了保证所有客户端都可以访问网络资源,需要保证每一个客户端都在不同的AP之间进行无缝漫游,以便能够实现整个涉密场所无缝覆盖,保证整个路径能够为用户分配一个可用的IP地址。

4 涉密场所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分析
涉密场所无线局域网设计时,不同的无线网络拓扑结构和工作服务模式要采用不同的加密技术,以便能够保证无线接入设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完整性,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WEP加密技术、WAPI标准、WPA/WPA2加密技术三种。

4.1 WEP加密技术
WEP加密技术是802.11协议小组最早提出的无线局域网数据加密技术,其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与有线通信相同的加密传输方案,构建安全的通信链路,加密和解密均采用RC4密钥算法,能够实现无线局域网机密性、存取控制和数据完整性校验等安全防御能力。

4.2 WAPI标准
WAPI标准(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是一个由中国提出和颁布的无线局域网传输标准,其引入了全新的无线局域网认证和加密基础结构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这种安全机制包括无线局域网认证基础结构WAI和加密基础架构WPI,WAI可以鉴别用户身份,WPI可以加密局域网内传输的数据,为无线局域网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

WAPI安全系统采用了公钥密码技术,相关的证书可以由服务器AS颁发、验证和吊销,无线客户端和无。

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和效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优秀4篇

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和效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优秀4篇

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和效益调研报告[范文大全]优秀4篇无线传感网络研究应用篇一无线传感网络研究应用应用前景无线传感网络是面向应用的,贴近客观物理世界的网络系统,其产生和开展一直都与应用相联系。

多年来经过不同领域研究人员的演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军事领域、精细农业、平安监控、环保监测、建筑领域、医疗监护、工业监控、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自由空间探索、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展示。

在环境监控和精细农业方面,WSN系统最为广泛。

2023年,英特尔公司率先在俄勒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葡萄园,这是一个典型的精准农业、智能耕种的实例。

杭州齐格科技与浙江农科院合作研发了远程农作管理决策效劳平台,该平台利用了无线传感器技术实现对农田温室大棚温度、湿度、露点、光照等环境信息的监测。

在民用平安监控方面,英国的一家博物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一个报警系统,他们将节点放在珍贵文物或艺术品的底部或反面,通过侦测灯光的亮度改变和振动情况,来判断展览品的平安状态。

中科院计算所在故宫博物院实施的文物平安监控系统也是WSN技术在民用安防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现代建筑的开展不仅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平安的房屋和桥梁,而且希望建筑本身能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WSN技术在建筑结构健康监控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哈工大在深圳地王大厦实施部署了监测环境噪声和震动加速度响应测试的WSN网络系统。

在医疗监控方面,美国英特尔公司目前正在研制家庭护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作为美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技术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外,在对特殊医院〔精神类或残障类〕中病人的位置监控方面,WSN也有巨大应用潜力。

在工业监控方面,美国英特尔公司为俄勒冈的一家芯片制造厂安装了200台无线传感器,用来监控局部工厂设备的振动情况,并在测量结果超出规定时提供监测报告。

西安成峰公司与陕西天和集团合作开发了矿井环境监测系统和矿工井下区段定位系统。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无线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册班级2021级网络工程专业学号_姓名_指导教师_实验室理工楼439#__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二〇一三年九月实验一无线局域网日期:2021/10/24一、实验目的认识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学习使用USB无线网卡与无线AP进行通信二、实验环境与工具Windows2000/XP、无线网络结构、USB无线网卡三、实验内容学会使用无线局域网Infrastructure连接模式;学会使用无线局域网Ad-Hoc连接模式;四、实验步骤:首先,禁用有线的“本地连接〞,采用两种方式〔Infrastructure/Ad-hoc模式〕完成实验如下:建立与AP的通信:与AP连接,上Internet的步骤与方法〔请附图〕——网络搜寻结果如下列图所示:1图2 AP网络连接状态——设定主机的 IP地址:图4 IP配置图——Internet上网:3图5 网络连接网页浏览结果建立点-点地连接:与同学或者自己的无线设备互联的步骤与方法〔请附图〕——进行无线AdHoc的设定:图6 设置AdHoc——设定SoftAP并建立起本地连接:图7 软AP模式——网络连接连接状态:5图8 开启网络图9 网络连接状态五、实验总结:完成情况:成功使用Infrastructure模式和Ad-hoc模式构建局域网。

出现问题:AP信号很弱,连接不稳定。

解决方案:刷新后重新连接。

自我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对无线网络的连接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无线网卡设备的操作有了初步的体验,乐趣无穷。

未来无线网络开展具有无线潜能,希望自己能对其进一步了解,紧随其开展的步伐。

思考:1.无线网卡与以太网都有哪些区别?无线网卡是终端无线网络的设备,是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覆盖下通过无线连接网络进行上网使用的无线终端设备。

具体来说无线网卡就是使你的电脑可以利用无线来上网的一个装置。

以太网卡也是我们俗称的有线网卡,是需要通过网线连接路由器上网的。

2.无限网卡与无线上网卡是同一种设备吗?无线网卡一般是指需要同无线路由器进行连接上网的网络连接设备,这类设备只能通过无线路由器组成一个局域网,通过无线路由器的互联网端口共享上网,在插上无线网卡并且路由器网关正常的情况下插上就能用。

高职高专院校无线网络技术设计与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无线网络技术设计与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无线网络技术设计与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学校和企业升级传统的有线网络,将其升级为无线网络。

这种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学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便利和改变,其所带来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一、无线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的定义与分类无线通信是指基于无线电波的通信方式,通过发射与接收信号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可以根据频率规划和技术标准来进行分类,如蓝牙、WIFI、3G等。

2. WIFI的定义与特点WIFI是一种基于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实现无线通信。

WIFI技术可以广播信号,提供了可移动、便携的无线通信方法。

WIFI技术有性能稳定、易于安装和维护等特点。

3. 802.11无线网络协议802.11是无线局域网的最基本技术标准,它是由IEEE制定的一份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802.11允许搭建WIFI网络,同时兼容多种网络标准。

二、无线网络技术的设计与实现无线网络技术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网络结构、无线网络通信协议、无线网络信号管理和无线网络安全等方面。

1. 网络结构根据无线网络规模和应用需求的不同,网络结构也会有所差异,一般分为基础架构和AD-HOC两种不同结构。

基础架构是指在一个固定区域内搭建完整的无线网络,包括无线网络中心节点(即基站)和无线客户端。

AD-HOC网络是指节点与节点之间建立浅层连接组成的无线网络,主要应用于实时环境或者是一些小规模局域网。

2.无线网络通信协议无线网络各个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遵循统一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需要明确地定义了各种数据类型、格式、发送和接收规则等。

3. 无线网络信号管理无线网络的信号管理需要考虑到信道分配、信号干扰、信道控制等因素。

在信号管理层面,无线网络需要规划信道数量,并且利用传输功率来抑制与周围信号产生的干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普及,Wi-Fi
无线覆盖网络区域的形成,如何在覆盖广、带宽高、低使用资费的Wi-Fi无线局域网络中,提高信息安全性及IP地址的有效分配,减少无效IP地址占用变成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WiFi;IP
中图分类号:TN925.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Wifi Wireless LA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Zhang Ning
(China Telecom Group,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Telecom Branch,Changchun130033,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Wi-Fi wireless network coverage area to form,how to cover a wide bandwidth,high and low use rates of Wi-Fi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to improve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IP addresses,reduce occupancy invalid IP address into a very practical problem.
Keywords:Wireless LAN;WiFi;IP
一、前言
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和产品价格的降低,现阶段几乎人人都在使用无线接收和发送装置,像移动电话、无绳电话、WiFi局域网和一系列其他产品。

WiFi 是最为流行的计算机无线互连解决方案,它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大型公共场所、办公室及寓所。

WiFi的一种典型应用是:一台安装了WiFi适配器卡(无线网卡)的计算机,通过与一个WiFi接入点的近距离无线连接,可以向其他计算机或Internet发送数据。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在书桌旁,会议室,家庭办公室,甚至是在商场、酒店和公共场所的WiFi接入区也可以为那些需要接入Internet的人们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

二、什么是WiFi无线局域网
WiFi英文全称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种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

该技术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有效距离也较长,同时也与已有的各种802.11 DSSS设备兼容。

只要WiFi产品有插入式适配卡、连接USB接口的网卡(USB无线网卡)、接入点和各种集成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甚至是移动蜂窝电
话等,只要有WiFi无线局域网,您就能轻松快捷的接入。

因此,在WiFi无线局域网系统应用中,用户保护自己信息的私密性及IP地址被无效占用等安全隐患所带来的问题,引起行业人员的思考与研究。

三、WiFi无线局域网中的IP挑战
在WiFi通信网络以及任何无线通信网络中,
2.4GHz附近的频段相当于有线局域网中传输介质(如双绞线等)。

由于不支持移动性,IP应用局限于固定或静止主机中,IP对WiFi通信网络的适应性相当有限。

根据无线技术所支持的能力和应用不同,IP在无线通信网络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为了使IP能够无所不在地应用到无线通信网络,它必须克服无线所带来的挑战。

无线网络中IP地址安全措施:
(一)修改设备默认的管理员密码这一工作非常重要,因为获取了路由器的管理密码,实际上就等于获得了路由乃至整个无线网络的管理权。

而相同厂商相同型号设备的默认管理员密码均相同,若不更改密码就相当于直接给了攻击方打开自己网络大门的“钥匙”。

(二)服务集标志符(简称SSID)的作用是标识与区分不同无线网络,每个设备都会有自己默认的SSID(类似于1中介绍的默认管理员密码的问题),若
不对其进行修改,可能造成附近的多个由同型号设备构建的无线网络相互干扰,并由此带来接入端安全性的问题,故建议修改。

需要提醒一点:无线网卡的SSID 需要与无线路由器的SSID匹配,否则无线网卡将无法登录相应网络。

无线路由器(AP)通常会自己覆盖范围内自动广播服务集标志符(SSID),以宣告给区域内的无线网卡检测,这个功能一般在大型会议现场等公共场所使用,方便现场终端接入。

(三)Wired Equivalent Privacy(WEP)-连线对等保密,采用64位或128位加密密钥的RC4加密算法,加密位数越高,破解难度越大,安全系数也就越高。

它可以保证传输数据在无线网络间不会以明文方式被截获。

即未被授权的WiFI用户无法连接到WiFI无线局域网内。

(四)多数无线网络用户都倾向于使用动态IP地址,但就大型公共无线局域网而言,使用动态获取IP 的方式尚需进一步进行探讨研究。

这种动态获取IP的方式会使接收到WiFI信号的用户自动被分配一个IP 地址。

产生了无效用户占用IP地址资源,导致IP资源匮乏的情况。

同时自动IP分配还可能会将IP分配给“不速之客”的,这点无疑是在帮助黑客通过安全认证,存在较大安全性隐患。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静态配置
IP地址。

如:使用DHCP服务器功能,通过手工配置IP地址,按照接入终端数量一对一的设置IP地址,使工作站中的非法用户无法从DHCP服务器中获得有效的IP地址,减少了IP地址浪费的现象。

(五)MAC地址的访问控制通常是指无线路由器(AP)物理地址过滤功能,由于每个无线网卡都有唯一的物理地址,可以在无线路由器(AP)中手工录入一组允许访问网络的MAC地址列表,来限定接入路由用户,合理的控制非法用户的接入。

(六)可通过现有无线路由器的无线加密功能。

这是无线路由器的重要保护措施,通过对无线电波中的数据加密来保证传输数据信息的安全。

一般的无线路由器或AP都具有WEP加密和WPA加密功能,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窃听或侵入无线网络。

归根结底,WiFi无线局域网中限制WiFi用户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物理断网,既是技术精湛的黑客面对于此也会束手无策。

在不使用WiFi无线网时,直接切断网络,这样既杜绝了无效占用IP地址,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宝贵的能源资源。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中的两个实例,主要阐述了WiFi无线局域网中安全防范措施及无
线局域网中IP地址的有效配置及合理应用。

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定位主要是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逐渐也会成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

当然WiFi与蜂窝移动通信也存在少量竞争,需要继续分析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传福.无线网络中的IP[M].北京:人民邮电出
版社,2004
[2]周正等.无线局域网安全实务[M].北京:人民邮
电出版社,2006
[3]寿建琪.浅谈无线网络技术应用[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