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颗粒饲料喂鱼要点

合集下载

池塘养鱼饲料投喂原则方法

池塘养鱼饲料投喂原则方法

池塘养鱼饲料投喂原则方法摘要:投饲时间研究证明,鱼在吃饱以后,摄食就会有一个间歇期。

如果每天投饲一次,则以中午为宜;投饲两次,第一次投饲可于上午9时左右,第二次可在下午4,5时。

在这两次之间可投喂1,2次。

1.投饲原则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投喂饲料时必须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2.投饲场所投喂颗粒饲料的精养池塘,投喂食场的选择很重要。

食场应选择在池塘的下风头或偏下风头处,一般投水深在0.8,1.5米处为宜,食场处底质较硬,淤泥少。

水过深时,光合作用弱,溶氧不足,对鱼类摄食不利。

而池塘下风头处,浮游植物量大,溶解氧高,光合作用强,对鱼类摄食非常有利。

对于夜间需要投饲的鱼类,投喂场所应选择在池塘的上风头处,因夜间上风头处溶解氧相对比较高。

3.投饲数量投饲数量的多少,主要受鱼的种类、规格、大小、水温、水质、饲料质量等诸因素的影响。

不同鱼类因对其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不同,摄食量亦异,故对投饲量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草食性鱼类的摄食量高于杂食性负类和肉食性鱼类。

随着鱼类的生长,体重增加,摄食量增大,绝对投饲量增高。

但随着鱼体重的增加,投饲率反而下降,鱼类的摄食量与体重呈负相关。

池塘水质好环对鱼类摄食量影响很大,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鱼类摄食量大。

4.投饲计算日投饲量一般根据鱼的体重和投饲率计算。

鱼类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可根据鱼的饲养尾数、鱼的平均尾重和投饲率计算:日投饲量=鱼的平均尾重×尾数×投饲率。

对于快速生长的养殖鱼来说,应经常根据池塘鱼的增重与水温、溶氧调整投饲率,并计算出下一段的投饲量,如按日调整的公式:当日投饲量=(池鱼原重,前日投饲量/预计饲料系数)×日投饲率。

5.投饲次数投饲次数主要取决于鱼类消化器官的特征和摄食的特性。

如虹鳟:虹鳟在鱼苗阶段,日投饲6,8次;开始8次,以后6次。

对于鱼种池,以保证每日4次以上为宜。

长至10克左右,每日投饲两次即可。

选择颗粒饲料养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颗粒饲料养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选择颗粒饲料养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赵宪钧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9期饲料、饵料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原料,在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环保、食品安全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饲料、饵料的绿色、环保、高效和安全、健康,是发展渔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加强渔业生产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采用颗粒饲料代替冰鲜鱼和其他生物饲料,是一个重要措施,那么如何正确选择颗粒饲料,就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选择优质全价颗粒饲料1饲料营养物质平衡。

饲料是鱼类生长发育,繁殖后代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

用颗粒饲料喂鱼是可以满足鱼类营养需要的。

而在选择颗粒饲料时,许多养殖者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饲料中蛋白质越高,饲料质量就越好。

其实不然,还要看饲料中能量的含量、鱼类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必需脂肪酸、纤维素及某些微量元素含量,还要看饲料中动物性蛋白质的含量。

只有饲料中营养物质平衡,适合鱼类生长,才是优质饲料。

如鱼种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35%,草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22%-28%,团头鲂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25%,鲫鱼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32%以上等。

2饲料品质的选择。

饲料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类的消化吸收。

鱼类的生长速度关系到养殖成本和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因而要选择营养全面均衡,不含生长激素的饲料。

原材料的粉碎细度直径小,如常规鱼饲料细度直径要求60目以上,原材料混合要均匀,制粒要光滑,熟化度高,饲料的硬度不能过硬或过于松散,饲料中水分含量不超过125%,否则在贮存过程中易发霉变质。

饲料在水中稳定性达30分钟以上(常规鱼)。

3颗粒饲料适口性的选择。

颗粒饲料适口性能好,鱼类消化利用率高,可降低饲料系数。

颗粒饲料的粒径要结合养殖鱼类的口径,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颗粒饲料的长度应为粒径的2倍,这样才便于鱼类摄食,否则会造成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成本。

如草鱼小于500g/尾,可以选用25mm直径的鱼料;草鱼1000g/尾,可以选用5mm直径的鱼料;团头鲂体重为30-100g时,料的粒径可以选用25mm,体重为120-200g时,料的粒径可以选用3mm。

鱼苗喂食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鱼苗喂食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鱼苗喂食的正确方法和时间
鱼苗是指刚出生不久的小鱼,这时候它们的胃口很小,需要注意喂食的正确方法和时间,以确保它们的健康成长。

正确的喂食方法
1. 每天喂食1-2次,每次喂食量不要过多,以免造成浪费和水质污染。

2. 选择适当的饲料。

对于不同种类的鱼苗,需要选择适合它们的饲料。

一般来说,新生鱼苗需要喂食小型的浮游生物或液态鱼饵,而稍大一些的鱼苗可以逐渐过渡到颗粒饲料。

3. 喂食时要注意饲料的浮沉速度。

一些鱼苗可能需要在水面上捕食,而一些则需要在水底寻找食物。

因此,在选择饲料时需要考虑它的浮沉速度,以便让不同种类的鱼苗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

4. 清理残留饲料。

未被吃掉的饲料会在水中腐烂,导致水质变差。

因此,在喂食后应及时清理水中的残留饲料,以保持水质清洁。

喂食的时间
1. 鱼苗身体比较弱小,需要每天定时喂食,以保证它们的饥饿感不会过度。

2. 鱼苗的消化能力比较差,因此建议在早上和下午两个固定的时间段内喂食,每次不要超过10分钟。

3. 禁止在晚上喂食。

晚上水温下降,鱼苗的消化能力也会下降,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或死亡。

总之,正确的喂食方法和时间对于鱼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只有在保证水质清洁的前提下,才能为鱼苗提供充分的营养,让它们健康成长。

给鱼喂食的正确方法

给鱼喂食的正确方法

给鱼喂食的正确方法首先,要选择适合的鱼食。

不同种类的鱼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因此需要选择适合它们的饲料。

一般来说,市面上有颗粒状、片状、粉状等多种类型的饲料,可以根据鱼的种类和口感来选择。

另外,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冷冻或活饵,比如冻虫、活水蚤等,丰富饲料种类,提高鱼儿的食欲。

其次,要控制好喂食的数量和频率。

过多的喂食会导致饲料残渣在水中堆积,容易造成水质污染,影响鱼儿的健康。

因此,一般来说每天喂食一到两次即可,每次的饲料量要适中,不要过多。

另外,如果是初次饲养鱼类,可以先观察鱼儿的进食情况,逐渐掌握它们的饮食习惯,合理调整喂食的数量和频率。

再次,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

选择优质的饲料可以保证鱼儿获得充分的营养,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

同时,要定期清理饲料盒和水族箱,避免饲料变质或者发霉,影响鱼儿的健康。

另外,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提高鱼儿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

最后,要观察鱼儿的状态,及时调整喂食方式。

饲养过程中,要时刻观察鱼儿的状态,包括食欲、行为、体态等,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调整喂食方式。

比如,如果鱼儿长时间不进食,可能是因为喂食量过多或者饲料不适合,需要适当减少喂食量或者更换饲料;如果发现鱼儿有异常行为,可能是因为水质不佳或者饲料有问题,需要及时清理水族箱,调整饲料类型。

总之,给鱼喂食是饲养鱼类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喂食方法可以保证鱼儿的健康成长,避免水质污染。

选择适合的饲料,控制好喂食的数量和频率,注意饲料的质量和新鲜度,及时观察鱼儿的状态,都是保证喂食效果的关键。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的鱼儿健康快乐成长!。

颗粒饲料喂鱼的“四注意”

颗粒饲料喂鱼的“四注意”

颗粒饲料喂鱼的“四注意”
摘要:近年,伴随高产养鱼的日益普及,颗粒饲料在渔业生产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颗粒饲料养鱼生长快,肉质好。

这里生产实践的经验。

但在使用时应讲究科学和方法,具体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鱼池内的水质和溶氧情况。

用颗粒饲料养鱼,鱼的密度比较大,养鱼户要经常巡塘,发近年,伴随高产养鱼的日益普及,颗粒饲料在渔业生产中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颗粒饲料养鱼生长快,肉质好。

这里生产实践的经验。

但在使用时应讲究科学和方法,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鱼池内的水质和溶氧情况。

用颗粒饲料养鱼,鱼的密度比较大,养鱼户要经常巡塘,发现水质变坏,应及时冲入新鲜之水,以调节鱼池水质。

同时,鱼塘溶氧一般要求在4毫克以上,若低于4毫克,就应给鱼塘增氧。

二、注意调节投饵量。

因为水温高,鱼摄食多,反之摄食较少。

所以,应根据水温的变化,适当增、减投饵量。

水温在10℃以上,投饵量约占塘鱼总体重的3%-4%。

三、注意选择不同直径的颗粒饲料。

一般情况是,体长4-6厘米的鱼,宜喂直径0.5毫米的颗粒饲料;7-8厘米的鱼,宜喂直径3毫米的颗粒饲料。

四、注意补充维生素。

因为颗粒饲料在制作过程中,维素受到了破坏。

所以,在用颗粒料养鱼时,应投喂适量(少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青绿饲料,予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

- 1 -。

投喂鱼饲料注意事项

投喂鱼饲料注意事项

约 占鱼类总体重 的 2 3 冬季水温持续下 %~%。 降 , 类食 量 E渐减少 , 鱼 l 但在 晴好天气时 , 仍
慢, 此时适宜使用粒径在 2 m的颗粒饲料 , m
渔紫致富指南285 0— 0
—7 2—
维普资讯
可少量投喂 , 以保持鱼体肥满度 。
原体和寄生虫 。 温和溶氧至关重要 , 水 水温适 宜、 溶氧充 足, 鱼类摄食 则旺盛 , 所以投喂应 选在每天水温 、 溶氧都适宜 的时段进行 。
五、 不断加强养殖管理
此频率不变 , 驯化 1 小时。 3 . 5 第 天重复头一
天的动作 , 驯化 l 小时。 4 第 天以后每天保持 l 小时的驯化时间 ,直到吃食性鱼类全部上
三 、 究投 喂方 法 技巧 讲
理, 质量 过 硬 。
四、 创造 良好水体条件 从水体环境角度看 ,在水质条件良好 的 环境中 , 最能影响投 喂效果的是水 温和溶氧 量。 但首先池塘基本条件要满足 , 要求水深在 1 ̄. , . 2 m注排水方便 , 5 5 水源充足且稳定 , 水质 条件好且无任伺污染 , 还须配备增 氧机和潜
维普资讯
在水产养殖过程 中,饲料使 用是其中至
关重要 的关键环节 。饲料成本一般 占总成本
随着 鱼类 的长大及水温的上 升,饲料粒径应 调 整到 3 m 3 m 在养殖后期则选择粒径 m 一. m, 5
4 m H5 m的饲料。 m ^. 4m 另外在使用饲料时要 防
浮到水面抢食 ,饲料在水表层 2e 0 m的深度
养殖 管理水 平也与 饲料使 用效 果好坏 息息相关 。利用配 合饲料 养殖的水体 , 首先
要保 证健康 养殖 ,放养品种要 符合 精养条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渔业养殖方式,为保证养殖过程中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正确的饵料投喂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产养殖中的养殖饵料投喂技巧,帮助养殖者实现良好的养殖效果。

1. 饲料类型选择在水产养殖中,饵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根据养殖的目标和水产动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饲料类型是首要任务。

一般而言,饵料可分为粉状饲料、颗粒状饲料和饲料球等多种形态。

饲料的成分应综合考虑水产动物的生态环境、生长阶段以及饵料的营养成分等因素。

2. 合理喂养时间与频率在进行饲料投喂时,养殖者需要合理掌握喂养时间和频率。

一般建议每天喂养2-3次,喂食时间最好在早晨和傍晚两个相对温凉的时段,避免高温时段影响饵料的质量和养殖动物的进食。

此外,养殖者还需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和生长状况灵活调整投喂时间和频率。

3. 适量投喂、避免过量养殖者在投喂饵料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避免过量。

适量投喂有助于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过量则容易导致饵料浪费和水质污染。

养殖者可以通过观察饵料的食用情况和养殖动物的食欲来判断是否投喂适量,并根据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定量投喂、及时清除残饵,保持水质清洁。

4. 注意饵料的质量和保存保持饵料的质量和保存是养殖饵料投喂技巧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饵料,避免使用劣质饵料造成养殖效果不佳。

其次,养殖者需要妥善保存饵料,避免受潮、霉变等情况。

饵料存放区域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露天存放。

在投喂前检查饵料的颜色、气味和质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

5. 饲料与水质的匹配水产养殖中,饲料与水质的匹配非常重要。

饵料的投喂应根据水产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整。

养殖者需要了解水质的PH、溶氧量、氨氮含量等指标,并根据不同指标的变化来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合理的饲料与水质的匹配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水质污染和水产动物的疾病发生。

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投喂技术
排泄物, 如虹鳟NH3的排泄量是尿素排泄量的10倍 以上。 对于鲤鱼每天每kg鱼排泄的NH3量为 0.11~0.58g,则每吨鲤鱼每天的量达到 0.11~0.58 kg。
养殖对水域中氮、磷的输入量
鱼名 虹鳟(网箱)
罗非鱼(网箱)
鲤鱼(网箱)
饲料 系数 1.0 1.5 2.0 2.5 2.0 2.5 3.0 3.5 1.5 2.5 2.5 3.0
水产饲料投喂技术
一、水产饲料的利用情况
总体利用率为30%左右



1、以饲料系数2计算,干重为1.72kg, 1kg鱼的干重为0.3kg,利用率为17%。 饲料蛋白质沉积率(0.3×0.7)/(1.72 × 0.32)=0.38 “吃一斤长一斤”还不是最好的。
利用率为什么这样差?


1)饲料投喂过程中饲料损失20-30%; 2)进入鱼体的饲料消化率80-85%,饲 料形成的粪便为15-20%; 3)正常鱼体代谢使被吸收的氮50%被排 出体外。
饲料投喂技术要点鱼苗每天投喂610次鱼种育成鱼根据鱼体大小水温进行调节c以下不投料1415c每天12次2030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溶失重要来源于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的溶失和饲料沉入水底后饲料入水后在水中的损失量投喂方法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15分30分2小时6小时12小时含251粉料的饲料345366421441502过筛后的颗粒饲料19720822271344筛出的粉状饲料90490390791928粉料加水搅拌后的饲料446498554639681含粉末碎粒饲料愈多在很短时间内损失的饲料量愈大如筛出的粉状饲料在入水后15分钟损失的饲料量为9045含251粉料的饲料为345而过筛后的颗粒饲料的损失量为197
相对固定
分散,密度小 固定 规格整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南环桥市场刘艳超家禽批发部
简述颗粒饲料喂鱼要点
一、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颗粒饲料在制作过程中含有水分12%~14%,储存时间长,易潮解、霉变,影响颗粒饲料使用价值,投喂后,鱼易患病。

最好边生产,边投喂。

二、增加投喂次数鱼无胃,饲料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短,利用率不高。

因此在总投饵量不变的情况下,应增加投饵次数,减少每次投饵量,使鱼始终处于半饥饿状态,能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

三、要有一定投饵面积和时间在多品种混养池中,鲫鱼、草鱼抢食快,摄食量大,而鲂鱼吃食“斯文”,相应摄食量少,往往影响其生长。

因此在使用颗粒饲料前要进行短时间驯化,使鱼形成固定食场、固定时间投喂,每次投饵要撒放均匀,投饵时间不少于30分钟,投饵面积40平方米~60平方米,使每尾鱼都能摄食到饵料。

四、颗粒粒径要合理鱼种放养时,水温低,生长慢,规格小,颗粒饲料粒径控制在2毫米较为适宜。

随着气温回升和鱼种生长,养殖中期饲料粒径为3毫米~3.5毫米,养殖后期粒径为4毫米~4.5毫米。

五、添加食盐,预防鱼病在制作颗料饲料时,以1%的食盐均匀地拌入原料中,能够消毒杀菌,预防鱼病。

六、要合理施肥颗粒饲料在水中散失小,鱼类对其利用率高,能够提高吃食鱼生长速度。

但因为池水水质较清淡,对肥水性鱼类饲养效果不太好,因此,投喂颗粒饲料的渔池,要合理施肥,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提高肥水鱼的养殖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