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合集下载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重要的氮氧化物。本课件将介绍它们的定义、物化性 质、生产应用和危害等内容,以及环保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概述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了解它们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理解其生产、应用和 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通过了解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生产 和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在工业和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一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它 的生产、应用和危害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区别
除了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存在差异外,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应用和危 害方面也有所区别。深入了解它们的差异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化合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Nhomakorabea的环保管 理
环保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技术以及环境监测和治理对于控制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氮的排放至关重要。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需要被重视。
结论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工业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的生产和使用 需要注意危害。环保和治理的重要性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04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检测与 防治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检测方法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将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氮转化为有色化合物或离子, 再利用比色法或电导法进行检测

电子鼻和质谱法
利用电子鼻技术识别气体成分,结 合质谱法对气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 析。
激光光谱法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或共振增强吸收 等光谱技术,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氮进行高灵敏度检测。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对水体的影响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可以溶于水,形成硝酸盐,导致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此外,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饮用水源,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而二氧化氮则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参与血压调节。这些发现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 思路。
随着工业的发展,一氧化氮和二氧化 氮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19世纪中叶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制备方法逐渐 被掌握。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一氧化氮
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 于水,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 氮。
二氧化氮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 氧化氮。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用途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目 录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简介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反应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环境影响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检测与防治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前沿研究
01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简介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发现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反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反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反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其中包括氮氧化物,特别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他们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大,但它们又有非常不同的功效。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主要是来自自然界的汽油机等机动车尾气。

它是一种比较温和而有益的气体,可以助长植物生长,并能够抑制氮氧化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

然而,一氧化氮也有另一面,这是由于它在空气中反应形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无色有毒的气体,它有害的主要是氧化妄图。

这种气体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和肺损伤,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

为了缓解NO2的危害性,多种控制策略和技术被采用,以减少地面气溶胶中的二氧化氮浓度。

例如,采用工业污染控制技术,如除烟塔,也称烟气脱硝或脱硝技术,可有效地降低汽车和发电厂等份额NO2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采取措施增加大气悬浮颗粒物(PM10)的吸附效率,以及保护森林、植被等对气溶胶中二氧化氮浓度的调节作用。

此外,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行车方式和消耗不含硫的燃料,减少一氧化氮的排放。

例如,改变车辆的通过方式,建议适当减慢行驶速度,减少车辆在热车空气中的排放。

另外,建议使用一些新型汽油、柴油等无硫燃料,以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最后,人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改善环境和空气质量,以保护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安全性。

例如,可以增加绿化植物,丰富大气中的氧气,减少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另外,可以建设居民区和工业园区,提高其发育水平,促进空气的净化,减少二氧化氮的浓度。

综上所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具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一氧化氮有益于植物生长,而二氧化氮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抑制NO2的排放和污染,以保护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空气中常见的两种气体,它们可以在空气中形成气态、液态和固态,构成复杂的化学反应链。

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元素,同时在我们的空气中也是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占空气量的大约78%。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都是无色的,但是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具有嗅觉和苦涩的味道,在空气中的浓度极低。

它在含氧的空气中的浓度为1ppm,在汽车尾气中可以达到75ppm,它是一种活性元素,可以与空气中的其他元素发生反应。

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发生反应,可以构成六氧化硫、二氧化硅、氢氧化物、硫酸钠、硝酸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损害眼睛、呼吸道等组织,并可能对健康造成长期伤害。

二氧化氮(NO2)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味道比一氧化氮强烈,主要存在于大气中。

二氧化氮的浓度在空气中也非常低,一般为0.01ppm,但是在汽车尾气中却可以达到103ppm。

二氧化氮也是活性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而产生污染物。

二氧化氮是一种有害气体,它可以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臭氧、碳酸酯、碳酸氢钠、硫酸根等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无色的气体,都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而且都是活性元素,可以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产生污染物。

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一氧化氮浓度低,但有一定数量存在于大气中,而二氧化氮在大气中的浓度更高,但数量更少。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大气污染的控制大多是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主,他们都可以形成臭氧,而臭氧是有害物质。

此外,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可以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了解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特性,对于控制大气污染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是空气中无色的气体,可以形成复杂的化学反应链,在大气污染物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它们的颜色都是无色,但是它们有着不同的特性,且它们的特性对大气污染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键能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键能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键能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常见的氮气化合物,它们在大气、水体、生物体内均有存在。

从化学上来说,这两种气体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键。

本文将围绕“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键能”这一主题,详细阐述这两种气体的键能特征。

第一步,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化学式,它们分别为NO和NO2。

在自然界中,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通常是由高温氧气和氮气反应而产生的,它们一般是在大气中相互转化的。

第二步,理解化学键的本质化学键是由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们能够将两个原子粘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一个分子的化学键能决定了化学反应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通常,分子的化学键能越高,化学反应就会越强烈,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第三步,分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键能特征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化学键不同,因此它们的键能特征也并不相同。

一氧化氮的化学键被认为是一种强键,拥有相当高的键能。

这种强键可以让一氧化氮在生物体内的机制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一氧化氮的强键定位在氮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因此在化学上它被称为氮氧键。

同时,一氧化氮的氧原子不仅负电性强,还含有未成对电子,导致它的化学活性非常高。

因此一氧化氮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

相比之下,二氧化氮的化学键被认为是一种较弱的键。

二氧化氮的键能特征弱于一氧化氮,因此不像一氧化氮那样具有显著的活性。

二氧化氮的分子结构和一氧化氮不同,它拥有两个氧原子,形成二氮双氧键。

这种键在化学上被认为相对较弱,因此二氧化氮的化学反应也较弱。

二氧化氮常常被视为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可以与水等成分反应,生成酸性沉降物质,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键能特征大不相同。

一氧化氮的化学键是一种强键,具有显著的活性,而二氧化氮的化学键相对较弱,不具有明显的活性。

这一连串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事件的特点,体现了在各种科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

2、对煤(其中含硫为0.3%-5%)进行处理,如选洗 加工、综合开发、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对 排放的烟进行处理以回收SO2.
3、种植能够吸收SO2的有关树木(如臭椿、垂柳、 柳杉)等;
思考?
煤中含有S,燃烧时会产生SO2 排放到空气中去污染空气,请利用
今天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来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量,并 写出有关方程式?
解: 设NO2的物质的量为4mol,O2为1mol
4NO2 + O2 + 2H2O = 4HNO3
41
4
4mol 1mol
4mol
气体体积减少(22.4×5)L,故所得溶液
体积为(22.4×5)L ,所以
c (HNO3) =
4mol 22.4×5L
4 = 5× 22.4
mol/L
思 考:若NO2与O2按体积比1∶1 进行反 应,最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又是多少?
的试管倒立 试管水位上升到
在水槽
2/3处
2HNO3+NO
(2) 往试管通入 无色气体变成红棕 2NO+O2=
O2
色红;棕水色位又继消续失上升,2NO2
(3) 继续通入氧 水逐渐充满试管 气
4 NO2 + 2H2O + O2 = 4HNO3
3NO2+H2O= 2HNO3+NO
两个重要的反应方程式: 3NO2 + H2O = 2HNO3 + NO ×2
+) 2NO + O2 = 2NO2 4NO2 + O2 + 2H2O = 4HNO3
2NO + O2 = 2NO2 ×3 +) 3NO2 + H2O = 2HNO3 + NO ×2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课件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课件

与碱反应
总结词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可以与碱反应生 成盐、水和相应的酸。
详细描述
二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水, 一氧化氮与碱反应生成亚硝酸盐和水 。
03
CHAPTER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制备 方法
实验室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氮
硝酸与铜片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
实验室制备一氧化氮
稀硝酸与铁屑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
化学必修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 氮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物理性质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制备方法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应用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储存与运输
01
CHAPTER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物理 性质
02
CHAPTER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化学 性质
与水反应
总结词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与水反应生 成相应的酸和一氧化氮或氮气。
详细描述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 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 硝酸和氮气。
与金属反应
总结词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可以与某些金属 反应生成金属盐和氮气。
详细描述
二氧化氮可以与铜、银等金属反应生 成相应的硝酸盐和氮气,一氧化氮可 以与金属钠、镁等反应生成金属盐和 氮气。
运输工具
应使用专用的危险品运输工具,不得与其他物质 混装。
3
运输要求
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危险品运输规定,确保安全 运输。
安全措施
防护措施
01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
、化学防护手套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03.
现象:NO2红棕色消失,液面上升, 但试管中仍然有气体
雷雨发庄稼
在新疆与青海交界处有一山谷,人称魔鬼谷,经常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把人畜击毙。然而谷内却是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请解释原因。 N2 + O2 ==== 2NO 放电或高温
2NO + O2 = 2NO2
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下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土壤中矿物质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成为氮肥被植物吸收 .
例、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装有NO和NO2混合气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则原混合气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 A. 5:3 B. 2:3 C. 3:2 D. 3:5
解:3NO2+H2O=2HNO3+NO △V 3 2 X X= V(NO):V(NO2)= : =2:3
“NO2+O2+H2O”型 原理 4NO2+O2+2H2O=4HNO3余气:NO或O2
练习:将盛有40 NO2 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 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5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 体中NO2、O2的体积比为 A.1 : 3 B.1 : 1 C.7 : 1 D.7 : 3
NO与O2混合气与水反应 原理:4NO + 3O2 + 2H2O = 4HNO3 ,余气:NO或O2
规律 V(NO)/V(O2)=4:3时,恰好完全反应。 V(NO)/V(O2)>4:3时,剩余气体为NO。 V(NO)/V(O2)<4:3时,剩余气体为O2。
例:将盛有12mLNO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缓缓通 入一定量O2后,若试管中气体变为4mL,则通入O2为多少 毫升?(分两种情况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环境保护A组基础达标(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燃烧含硫的煤B.焚烧树叶C.燃烧氢气D.燃放烟花爆竹解析含硫的煤、树叶以及烟花爆竹等物质都含有C、N、S等元素,它们燃烧后会产生严重污染大气的CO、氮氧化物、SO2等有害气体。

H2是理想的燃料,燃烧后的生成物为水,无污染,而且燃烧热值高,来源丰富。

答案 C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氮B.二氧化碳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硫答案 B3.为除去混入NO中的少量NO2,应将气体通过()。

A.Na2CO3溶液B.NaHCO3溶液C.H2O D.浓硫酸解析通过A、B两项都会生成CO2,导致带入新的杂质;H2SO4不与NO2反应;由反应3NO2+H2O===2HNO3+NO知,水洗可除去NO中的NO2。

答案 C4.下列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解析A项,22缓解温室效应。

B项,SO2和NO2等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C项,汽车尾气中含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可引起光化学烟雾。

D项,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使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

答案 A5.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解析 A 项主要是由氟氯代烃(例如氟利昂)的排放引起的;B 项与SO 2、NO 2等气体的排放有关;C 项主要是NO 、NO 2及碳氢化物排放造成的;D 项主要是CO 2的大量排放造成的。

答案 B6.某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可消除CO 与该氮的氧化物的污染,若测得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氮的氧化物是A .N 2OB .NOC .NO 2D .N 2O 5解析 设氮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x ,由题意得:2NO x +2x CO =====催化剂N 2+2x CO 2。

N 2,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氧原子守恒得:x =1。

即NO x 为NO 。

答案 B二、填空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计20分)7.(12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

①H 2 ②Cl 2 ③CH 4 ④HCl ⑤NH 3⑥NO ⑦H 2S ⑧SO 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 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

(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

(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 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

(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解析 由B 口进入适宜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由A 口进入适宜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答案 (1)②④⑦⑧ (2)①③⑥ A (3)①③⑤(4)①②③④⑧ B8.(8分)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 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煤中含硫,硫燃烧时生成的酸性氧化物SO 2与碱性氧化物CaO 作用生成含氧酸盐CaSO 3,CaSO 3易被空气中的O 2氧化成CaSO 4。

答案 CaO +SO 2===CaSO 3,2CaSO 3+O 2===2CaS O 4B 组 技能过关 (25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

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白色垃圾 ②潮汐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可吸入颗粒物 ⑦赤潮 ⑧绿色化学A .①③⑦B .②④⑤C .②⑧D .⑥⑦⑧解析 潮汐是自然现象;白色垃圾主要是难降解的塑料制品,会造成土壤污染;酸雨是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造成的污染;光化学烟雾是氮的氧化物排放造成的;臭氧空洞由氟氯代烃等物质造成;赤潮是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的,其危害会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导致微生物死亡。

答案 C2.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 .可能是N 2和NO 2的混合气体B .一定是NO 2气体C .可能是NO 与NO 2的混合气体D .只可能是NO 2一种气体解析 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 2,也可能含有NO ,因为2NO +O 2===2NO 2,生成的NO 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 2、O 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 2+O 2+2H 2O===4HNO 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 2或NO 2与NO 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O 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

由于N 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 2。

由此可知答案为C 。

答案 C3.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 和O 2充入一试管,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 )。

A.14 B.34 C.18 D.38 解析 4NO +3O 2+2H 2O===4HNO 3;若NO 和O 2都取4体积,则反应后剩余1体积O 2,所以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积的18。

答案 C4.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两种气体,它们是①NO 和NO 2,②NO 2和O 2,③NO 和N 2。

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 1、V 2、V 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V 1>V 2>V 3B .V 1>V 3>V 2C .V 2>V 3>V 1D .V 3>V 1>V 2 解析 可假设试管体积均为2V ,则每种气体的体积均为V ;当倒臵于水槽中时:①中有反应:3NO 2+H 2O===2HNO 3+NO ,则剩余气体的体积V 1=43V ;②中有反应:4NO 2+O 2+2H 2O===4HNO 3,则剩余O 2的体积V 2=34V ;③中气体与水不反应,故试管中气体体积V 3=2V 。

综上所述,V 3>V 1>V 2。

答案 D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计30分) 5.(9分)X 、Y 、Z 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

已知X 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 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 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

请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X 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Y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Z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据题意可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化石燃料燃烧所得,则X是SO2;氯水具有漂白性,则Y是Cl2;NO2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且易溶于水,Z是NO2。

催化剂答案(1)2SO2+O22SO3(2)Cl2+2NaOH===NaCl+NaClO+H2O(3)3NO2+H2O===2HNO3+△NO6.(9分)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酸雨的pH________5.6(填“>”、“<”或“=”)(2)D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某地含C酸雨水样1 m3,其中c(H+)=0.005 mol·L-1,若用生石灰处理该水样至中性,理论上需生石灰________kg。

解析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H2SO3,(4)CaO~H2SO4~2H+0.056kg 2 molm(CaO) 0.005 mol·L-1×1×103 L解得:m(CaO)=0.14kg。

催化剂答案(1)<(2)H2SO3(3)2SO2+O22SO3△(4)0.14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发生反应:5SO2+2MnO-4+2H2O===5SO2-4+2Mn2++4H+。

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反应。

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

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

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

(1)该小组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通入空气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通空气;③实验过程中需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该市不同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

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2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②请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工厂区SO2排放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城市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

请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气体的体积,只需要知道通入空气至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便可求出SO2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