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五章2.1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5章 第2节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
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C
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
瓶NO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弹簧夹,
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
;
②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烧瓶中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2══2NO2
(2)①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4NO + 3O2+2H2O
4HNO3
4
3
mn
(m- )∶n=4∶3,解得
m∶n=8∶3。
NO。
解法Ⅱ(得失电子守恒法):从整个反应过程看,NO 与 O2 混合后
+
溶于水是氧化还原过程,故得失电子数相等,在该过程中, O
+
-
HN ,则有(m- )×3=n×2×2,解得 m∶n=8∶3。
H O3,
解法Ⅲ(原子守恒法):由题意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为 HNO3 溶液,而
总反应式与 N2O5+H2O
2HNO3 等效,据此可知参加反应的 NO 和
O2 中,N 与 O 原子数之比一定为 2∶5,即 N(N)∶N(O)=2∶5,得
复后,试管被水充满。对原试管中盛装的气体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
B.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C
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
瓶NO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上弹簧夹,
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①
;
②
。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烧瓶中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2NO+O2══2NO2
(2)①烧瓶中红棕色气体又变为无色
4NO + 3O2+2H2O
4HNO3
4
3
mn
(m- )∶n=4∶3,解得
m∶n=8∶3。
NO。
解法Ⅱ(得失电子守恒法):从整个反应过程看,NO 与 O2 混合后
+
溶于水是氧化还原过程,故得失电子数相等,在该过程中, O
+
-
HN ,则有(m- )×3=n×2×2,解得 m∶n=8∶3。
H O3,
解法Ⅲ(原子守恒法):由题意知反应后所得溶液为 HNO3 溶液,而
总反应式与 N2O5+H2O
2HNO3 等效,据此可知参加反应的 NO 和
O2 中,N 与 O 原子数之比一定为 2∶5,即 N(N)∶N(O)=2∶5,得
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5-2-1 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解析:(1)汽车气缸内汽油不断燃烧,当空气不足时,汽油不完全 燃烧,会产生CO;当空气过量时,N2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NO;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危害很大,可以形成酸雨、产生光化学烟 雾、产生温室效应等。(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3)CO和NO 反应生成无毒的CO2和N2。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快乐分享,知识无限!
放电 D.N2+O2=====2NO
解析:氮的固定指游离态氮转化成化合态氮的过程。
2.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
后容器内N原子数、O原子数之比为( C )
aa
a
b
A.b B.2b C.a+2b D.a
解析:反应前后容器中N、O原子守恒:n(N)=a mol,n(O)=(a +2b) mol。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 酸工厂等。
课基堂础练训练习
1.下列反应不属于氮固定反应的是( C ) 点燃
A.N2+3Mg=====Mg3N2 高温、高压
B.N2+3H2 催化剂 2NH3 C.2NO+O2===2NO2
二、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气的物理性质: 氮气是___无______色____无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__空__气__略__小_,水溶 性_难__溶__于__水__。 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__不__活__泼___(填“活泼”或
“不活泼”),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N2可以跟 Mg、O2、H2等发生反应。
量的O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时,则原NO气体与通入的O2的体积比为 __4_∶__3____,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____0_._0_4_5_m_o_l_·L__-_1 ____。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快乐分享,知识无限!
放电 D.N2+O2=====2NO
解析:氮的固定指游离态氮转化成化合态氮的过程。
2.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和b mol O2,反应
后容器内N原子数、O原子数之比为( C )
aa
a
b
A.b B.2b C.a+2b D.a
解析:反应前后容器中N、O原子守恒:n(N)=a mol,n(O)=(a +2b) mol。
特别提醒 (1)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 (2)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3)空气中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 酸工厂等。
课基堂础练训练习
1.下列反应不属于氮固定反应的是( C ) 点燃
A.N2+3Mg=====Mg3N2 高温、高压
B.N2+3H2 催化剂 2NH3 C.2NO+O2===2NO2
二、氮气与氮的固定
1.氮气的物理性质: 氮气是___无______色____无_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__空__气__略__小_,水溶 性_难__溶__于__水__。 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__不__活__泼___(填“活泼”或
“不活泼”),很难跟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N2可以跟 Mg、O2、H2等发生反应。
量的O2,试管中恰好充满水时,则原NO气体与通入的O2的体积比为 __4_∶__3____,若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为标准状况,则所得 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____0_._0_4_5_m_o_l_·L__-_1 ____。
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B.2∶3
C.8∶3 D.3∶8
答案:C
状元随笔 当NO2 或NO转化为HN来自3 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
体与O2混合通入水中时,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须相等,这是电
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关键能力
氮氧化物的计算类型
1.相关反应原理:
3NO2+H2O===2HNO3+NO①
2NO+O2===2NO2②
答案:A
)
3.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A.是还原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是氧化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
)
4.最新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体和土壤中。
(2)人类活动:
①将空气中N2合成氨 ,再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进入水体
和土壤中。
② 化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 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
入陆地和海洋。
2.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
密度
气味
比空气稍小 无
溶解性
难溶于水
3.氮气的化学性质
点燃
N
+3Mg=====
Mg3N2
(1)N2与Mg反应: 2
能与原来相等,应为氧气过量,则
4NO+3O2+2H2O===4HNO3,
3
V
V
4
49 mL-34V=V,V=28 mL。
6.[2022·宁波高一检测](双选)近年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实现还
原氮气制备氨气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如图是在半导体光催化的作用
C.8∶3 D.3∶8
答案:C
状元随笔 当NO2 或NO转化为HN来自3 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
体与O2混合通入水中时,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须相等,这是电
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关键能力
氮氧化物的计算类型
1.相关反应原理:
3NO2+H2O===2HNO3+NO①
2NO+O2===2NO2②
答案:A
)
3.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A.是还原剂
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是氧化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
)
4.最新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体和土壤中。
(2)人类活动:
①将空气中N2合成氨 ,再进一步转化为其他含氮化合物,进入水体
和土壤中。
② 化石燃料燃烧、森林和农作物的枝叶燃 所产生的氮氧化物通过大气进
入陆地和海洋。
2.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无
密度
气味
比空气稍小 无
溶解性
难溶于水
3.氮气的化学性质
点燃
N
+3Mg=====
Mg3N2
(1)N2与Mg反应: 2
能与原来相等,应为氧气过量,则
4NO+3O2+2H2O===4HNO3,
3
V
V
4
49 mL-34V=V,V=28 mL。
6.[2022·宁波高一检测](双选)近年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实现还
原氮气制备氨气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如图是在半导体光催化的作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2)化学性质
NO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化学方程式
为 2NO+O2==2NO2
。
2.二氧化氮(NO2) (1)物理性质
有毒气体
颜色、状态
气味
密度
红棕 色、气
密度比空气
体
刺激性气味 的大
水溶性
特性
易 溶于水 易 液化
(2)化学性质
①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硝酸,化学方
答案 C
解析 空气中的N2和O2在闪电时发生反应N2+O2 2NO,一氧化氮与氧气 发生反应2NO+O2==2NO2,A正确;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 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B正确;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5价的氮,生成无 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C错误;N2在放电 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与氧 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氧 元素参加了氮循环,D正确。
正确。由于过量的氧气为5 mL,而开始反应时NO与O2的体积相等,根据反
应4NO+3O2+2H2O==4HNO3,剩余O2体积占O2总体积的
1 4
,由此可知NO的
体积为V(NO)=V(O2)=5 mL×4=20 mL,B正确。由B项分析可知,NO2与水
反应产生的NO和原来的NO共20 mL,若NO气体全部来源于原气体,则
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
②实验探究NO2溶于水[教材实验5-5]
在一支50 mL注射器中充入20 mL NO,然后吸入5 mL水,用乳胶管和弹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第二节第1课时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微思考 实验室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NO2?为 什么?
【答案】不能。NO与空气的密度十分接近且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 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般用排水法收集;NO2易与H2O发生反应, 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022·广东茂名期中)下列关于NO、NO2性质的说法,正确的
3.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实验——教材【实验5-5】 (1)实验过程。
实验
装置
在如上图注射器里充入20 mL NO, 打 开 弹 簧 夹 , 快
实验
振荡注
然后吸入5 mL 水,用乳胶管和弹簧 速吸入10 mL空气
操作
射器
夹封住管口,振荡注射器来自后夹上弹簧夹无 明 显 无 色 气 体 变 红棕色气体变浅至消失,有无色气 实验现象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氮气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无法 被大多数生物体直接吸收。
(2)氮气与金属或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①与金属镁反应:__N_2_+__3_M__g_=_=点_=_燃=_=__M_g_3_N_2____。 ②与氧气反应:___N_2_+__O_2_=放_=_电=_或=_=_高_=温_=_2_N_O_____。 ③与氢气反应:__N_2_+__3_H_2_⥫_高=_催温_=、 化_=_高 剂_=压_⥬_2_N__H_3___。
是
()
A.都是无色无味气体
B.都不溶于水
C.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NO2与水能够发生反应,而NO不能 【答案】D
课堂 ·重难探究
重难点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重难理解] 1.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相关反应原理 3NO2+H2O===2HNO3+NO① 2NO+O2===2NO2② 由方程式①×2+②得: 4NO2+O2+2H2O===4HNO3③ 由方程式①×2+②×3得: 4NO+3O2+2H2O===4HNO3④
5.2.1氮气与氮的固定 课件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的关系是①___=_____②(填“>”“=”或“<”)。
① NO2和O2的混合气体
② NO和O2的混合气体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 2H2O = 4HNO3
V(NO2):V(O2)
< 4 : 1 O2剩余 = 4 : 1 恰好完全反应 > 4 : 1 NO剩余
< 4 : 3 O2剩余 V(NO):V(O2) = 4 : 3 恰好完全反应
练一练
5. 氮氧化物会严重污染大气,所以实验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 理。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①NO+ NO2+2NaOH=2NaNO2+H2O ②2NO2+2NaOH=NaNO2+NaNO3+H2O (1) 在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2_3__∶__1_5___。 (2) 在反应②中,氧化产物是_N__a_N__O__3,还原产物是_N__a_N__O__2(填化学式)。 (3) 在反应①②中,参加反应的NaOH均为2 mol时,两个反应转移电子数
2. 要将剩余1/3的NO气体充分转化吸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通入适量氧气
2NO + O2 = 2NO2 ,3NO2+H2O === 2HNO3+NO 4NO + 3O2 + 2H2O == 4HNO3
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思考与讨论: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 如果将注射器中的 NO 充分转化, 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 上述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
NO
N2O3 NO2 N2O4 N2O5
对应氮的化合价 +1 +2 +3 +4 +4 +5
N2O俗称笑气,具有麻醉作用
① NO2和O2的混合气体
② NO和O2的混合气体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 2H2O = 4HNO3
V(NO2):V(O2)
< 4 : 1 O2剩余 = 4 : 1 恰好完全反应 > 4 : 1 NO剩余
< 4 : 3 O2剩余 V(NO):V(O2) = 4 : 3 恰好完全反应
练一练
5. 氮氧化物会严重污染大气,所以实验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 理。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方程式如下:①NO+ NO2+2NaOH=2NaNO2+H2O ②2NO2+2NaOH=NaNO2+NaNO3+H2O (1) 在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_2_3__∶__1_5___。 (2) 在反应②中,氧化产物是_N__a_N__O__3,还原产物是_N__a_N__O__2(填化学式)。 (3) 在反应①②中,参加反应的NaOH均为2 mol时,两个反应转移电子数
2. 要将剩余1/3的NO气体充分转化吸收,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通入适量氧气
2NO + O2 = 2NO2 ,3NO2+H2O === 2HNO3+NO 4NO + 3O2 + 2H2O == 4HNO3
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思考与讨论: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 如果将注射器中的 NO 充分转化, 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 上述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 ?
NO
N2O3 NO2 N2O4 N2O5
对应氮的化合价 +1 +2 +3 +4 +4 +5
N2O俗称笑气,具有麻醉作用
(新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五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含氮的化合物,或者通过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
②人工固氮:人类通过控制条件,将氮气氧化或还原为氮的化合
物。最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是工业合成氨。
-5-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理性质
物质 颜色、状态 气味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B.二氧化氮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通常情况下,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都是无色的有毒气体 D.一氧化氮只具有还原性 答案:B 解析:NO2易溶于水,且溶于水时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 集,A项错误;二氧化氮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正确; 通常情况下,一氧化氮为无色气体,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它们都 是有毒气体,C项错误;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很容易被氧化,作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也可以被还原,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D项错误。
-7-
第1课时 氮气与氮的固定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2.下列过程没有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N2与O2反应生成NO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D.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答案:B
-8-
提示当液体充满试管时,NO2和通入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HNO3,即4NO2+O2+2H2O === 4HNO3,因此V(NO2)∶V(O2)=4∶1。
高中化学第五章 第二节氮及其化合物课时1氮气与氮的固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固氮途径就是 工业合成氨 。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NO
无色
气体
无味
不 溶于水
NO2
红棕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易 溶于水
(2)常温下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吗?为什么?实验
室中应该怎样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一氧化氮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
应转化为二氧化氮:2NO+O2
互转化,设计以下实验:按图组装好
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
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 NO 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O2 进入烧瓶。
关闭
弹簧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什么?产生此现象的
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
答案: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化学方程式
为 2NO+O2 2NO2。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什么?利
(NO)
x=
( )
反应情况
0<x<
x=
O 2 过量并剩余
恰好完全反应
x>
NO 过量并剩余
特别提醒:当 NO 2 或 NO 转化为 HNO 3 时要失去电子,
若上述两种气体与 O 2 混合通入水中时,O 2 得电子,且得失
电子数必须相等,这是电子得失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
依据。
典例精析
【例 2】将盛有 N2 和 NO 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
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
核心素养。
铺垫知识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我们知道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物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NO
无色
气体
无味
不 溶于水
NO2
红棕色
气体
刺激性气味
易 溶于水
(2)常温下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吗?为什么?实验
室中应该怎样收集一氧化氮气体?
答案:不能。因为一氧化氮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
应转化为二氧化氮:2NO+O2
互转化,设计以下实验:按图组装好
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
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 NO 气体。
(1)打开弹簧夹,推动注射器活塞,使 O2 进入烧瓶。
关闭
弹簧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什么?产生此现象的
化学方程式怎样书写?
答案:烧瓶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化学方程式
为 2NO+O2 2NO2。
(2)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是什么?利
(NO)
x=
( )
反应情况
0<x<
x=
O 2 过量并剩余
恰好完全反应
x>
NO 过量并剩余
特别提醒:当 NO 2 或 NO 转化为 HNO 3 时要失去电子,
若上述两种气体与 O 2 混合通入水中时,O 2 得电子,且得失
电子数必须相等,这是电子得失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
依据。
典例精析
【例 2】将盛有 N2 和 NO 2 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
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
核心素养。
铺垫知识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我们知道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①通入O2后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 ②试管 内液面升高 ③最后试管内剩余一种无色气体 (2)NO 1.0 mL
【补偿训练】
将盛有N2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 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1∶1
B.1∶2
()
C.1∶3
_无__色__气__体__变__红__棕__色__, 振荡后_红__棕__色__变__为__ _无__色__
(2)结论:在一定条件下,NO与NO2可以相互转化,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①NO→NO2: ______________; ②NO2→NO: _2_N_O_+_O_2_=_=_=_=_2_N_O_2 ______(工业制取硝酸)。
(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体积为 ________。
【解析】通入的O2与NO发生反应生成NO2:2NO+O2==== 2NO2,所以看到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的NO2溶于水 :3NO2+H2O====2HNO3+NO。两个反应的总方程式为 4NO+3O2+2H2O====4HNO3。气体被消耗,所以看到试管内 液面上升;根据总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氧气全部反 应,剩余NO的体积是1.0 mL,NO为无色气体,这是可观察 到的第三个现象。
水溶性 _不__溶于水 _易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实验探究:
实验 装置
实验 操作
在一支50 mL的注射 器里充入20 mL NO, 然后吸入5 mL水,用 乳胶管和弹簧夹封住 管口,振荡注射器
现象 _无__明__显__现__象__
打开弹簧夹,快速吸 入10 mL空气后夹上 弹簧夹,观察现象,然 后再振荡注射器
色、态、 味、毒性
NO
NO2
无色、无味 红棕色、刺激性气味
有毒气体
水溶性 与O2 反应 与H2O 反应
NO 不溶 2NO+O2 ====2NO2
NO2 易溶且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
与O2、 H2O
共同反应
NO 4NO+3O2+2H2O ====4HNO3
氧化性
6N催O化+剂4NH3 ===== 5N2+
(2)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 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则原混 合气体中O2为多少毫升?
提示:①若剩余的是NO,由反应3NO2+H2O====2HNO3+NO,
得NO2体积为2 mL×3=6 mL。则原有O2体积为(10 mL-
6 mL)×
=0.8 mL。 ②若剩余的是O2,则有10 mL
为什么氮气可以作为保护气?
提示:氮气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物质发生反应,故可作 保护气。
2. 氮的固定
(1)含义:将大气中_______的氮转化为___________的
过程叫做氮的固定。游离态
含氮化合物
(2)分类:
【巧判断】 (1)氮的固定中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 ) 提示:×。人工固氮合成氨反应中氮元素被还原。
【解析】选C。设1 mo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中有a mol NO和(1-a) mol NO2,根据4NO+3O2+2H2O====4HNO3和
4NO2+O2+2H2O====4HNO3可得:
V(NO)∶V(NO2)=3∶7。
3a 1a 44
所以a=0.3,
0.4,
【母题追问】(1)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 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剩余气体0.4 mol,则NO与NO2体积 比为多少?
(2)雷雨天含氮物质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
()
提示:×。雷雨天只有反应N2+O2
2NO属于氮的固
定。
=放=电==
3.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二、NO和NO2 1. 物理性质
物质 NO NO2
颜色 _无__色__ _红__棕__色__
状态 气体 气体
气味 _无__味__ _刺__激__性__
毒性 有毒 有毒
颜色 _无__色__
状态 气体
气味
密度
_无__味__
密度与空气接 近
溶解性
_难__溶于 水
(3)氮气的化学性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通常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
反应。
稳定
①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
放电或高温
N2+O2 ========= 2NO
②氧化性 a.N2与H2反应生成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H2O
NO2
4NO2+O2+2H2O ====4HNO3
6NO2+8NH3
催化剂
=====
7N2+12H2O,NO2+SO 2
====SO 3+NO,NO2能
使湿润的淀粉KI试
纸变蓝
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原理 解答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问题首先明确原理,无论 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 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 ====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能是NO2。
D.3∶1
【解析】选C。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只有NO2和H2O反应,
【知识拓展】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的其他方法 (1)原子守恒法 4NO2+O2和4NO+3O2从组成上均相当于2N2O5的组成,都与 N2O5+H2O====2HNO3等效。当NO、NO2、O2的混合气体溶 于水时利用混合气体中N、O原子个数比进行分析判断 。
(2)电子守恒法 NO与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在这当中,存在着NO向NO2转 化、NO2向HNO3转化的同时又生成NO的循环反应。但总 体来讲,NO→HNO3,N的化合价升高是由于被O2氧化,因 此可写出
-2 mL=8 m1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按反应4NO2+O2+2H2O
====4HNO43进1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 mL× =6.4 mL,
O2体积为10 mL-6.4 mL=3.6 mL。
4
4 1
【案例示范】
【典例1】下列对NO、NO2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不是酸性氧化物 B.NO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但不能由N2和O2直接化合而得 到
【解析】选C。A项,N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B 项,NO与O2能直接发生化合反应2NO+O2====2NO2;C项, N2+O2 =放=电== 2NO;D项,NO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2.如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 mL NO的试管中缓缓通 入1.5 mL O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试 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硝酸和NO,因此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 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C正确;NO、NO2都 有毒,且在汽车发动时,在电火花作用下N2和O2化合产生 NO,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正确。
【易错提醒】(1)NO不能和碱反应,是不成盐化合物 ;NO2和碱反应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所以二者均不是酸性 氧化物。 (2)N2和O2反应,不管量和条件如何变化,均只能生成NO 。
提示:0.5。通入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3 ×0.5 mol+
mol=0.5 mol。
4
0.5
4
【迁移·应用】 1.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都可以 在蝙蝠的粪便里找到,且SARS样冠状病毒基因内部多个 位点频繁重组。
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一氧化氮可以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 得到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情境·思考】 某山谷经常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但树木、灌木、草等 植被非常茂密,但很少有人敢进入这个山谷。你能解释 该山谷植被茂密的原因吗?
提示:雷雨天时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氮气与氧气反 应生成NO,然后发生NO→NO2→HNO3,HNO3随雨水进入土 壤,为植被提供了丰富的氮肥。
知识点 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重点释疑】 1.NO和NO2性质的对比
提示:1∶9。设n(NO2)=a mol
3NO2+H2O====2HNO3+NO
3 mol
1 mol
a mol
a=0.9
故NO与NO2体积比为1∶9。
气体减少 2 mol
(1-0.4)mol
(2)1 mol NO和NO2混合气体中两者体积之比为1∶1,试 管倒立于盛满水的水槽中,为使整个试管充满水,需通 入多少 O2?
3NO2+H2O====2HNO3+NO
【微思考】 (1)NO和NO2分别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说明原因。 提示:常温下NO能与O2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NO2能与 水反应生成NO,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2)NO2转化为NO的变化中,NO2只能作氧化剂吗? 提示:NO2与水反应转化为NO的同时生成HNO3,NO2既作氧 化剂又作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