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整体升级改造方案初探

合集下载

广州南站景观方案

广州南站景观方案

广州南站景观方案1. 概述广州南站作为广州市的交通枢纽,是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客运站之一。

为增添广州南站的城市形象和提升乘客的旅行体验,设计了以下景观方案。

2. 主题与理念2.1 主题本景观方案的主题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

2.2 理念通过将现代建筑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一个兼具现代感与文化内涵的广州南站景观。

3. 设计要点3.1 建筑设计借鉴传统岭南建筑的风格和元素,结合现代建筑的大胆造型和创意构思,设计出与广州南站所在地文化融合的建筑。

建筑外观选用深色系材料,与传统建筑的瓦片和木构件相结合,突显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3.2 绿化设计在广州南站的周边区域设置大面积的绿化带,种植各种绿色植物,营造出生态友好和舒适的环境。

同时,设计有花坛和草坪等景观元素,增添色彩和活力。

为游客和乘客提供一个愉快的休闲场所。

3.3 光影设计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在广州南站大厅设置LED灯光装置,通过变换模式和颜色,创造出奇幻的光影效果。

夜晚时分,广州南站变成了一个光影艺术的展示中心,吸引更多游客和乘客前来。

3.4 水景设计在广州南站的中心区域设置水景,通过喷泉和水幕墙营造出水的流动和声音,为广州南站带来凉爽的氛围。

水景的设计也同时融入了传统的元素,如园林中常见的假山和池塘,增添了景区的文化气息。

4. 实施计划4.1 第一阶段在第一阶段,对广州南站的外立面进行改造,采用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更新建筑外观,使其更具文化特色。

此外,对周边区域进行绿化,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环境。

4.2 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对广州南站大厅进行改造,安装LED灯光装置,打造出独特的光影效果。

设计水景,为广州南站带来凉爽和宜人的空气。

4.3 第三阶段在第三阶段,完成剩余区域的改造和设计。

这包括设置花坛、草坪等景观元素,并进行景观照明设计。

同时,完善广州南站景观的细节和功能,提供更好的旅行体验。

5. 结论通过以上景观方案的实施,广州南站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广州南站运营方案

广州南站运营方案

广州南站运营方案一、提升服务意识,加强管理1.加强员工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广州南站的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礼仪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2.提升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考核,建立绩效评估机制,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3.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建立健全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将乘客的投诉及时准确地反馈给相关部门,做到快速处理和回复,有效解决客户的问题,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优化票务系统,提高运营效率1.引入电子化售票系统:推广电子化售票系统,减少人工售票的工作量,提高售票效率,减少排队时间,方便乘客购票。

2.加强售票预警机制:建立售票预警机制,根据车流量和客流量实时调整售票窗口的开放数量,避免因窗口不足导致的客流堵塞。

3.增加自助服务点:增设自助取票点和自助售票机,方便乘客自助取票、购票,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三、优化站内环境,提升乘客体验1.加强站内清洁:增加清洁人员,加强站内卫生管理,确保站内环境的清洁整洁,为乘客营造舒适的候车环境。

2.完善候车设施:增加休息椅、信息查询设备等候车设施,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候车环境,方便乘客查询和获取信息。

3.改善餐饮服务:引入优质餐饮服务品牌,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为乘客提供更丰富的餐饮体验。

四、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乘客出行安全1.加强安全巡查:增加安全巡查人员,加强对站内设施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对乘客的安全宣传教育,提醒乘客注意行李安全、防止扒窃等安全问题,增强乘客的安全意识。

3.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站内应急处置力量,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置预案,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乘客的安全。

五、规范车站秩序,提升服务质量1.加强排队引导:加强对候车区和售票区的排队引导,制定严格的站内秩序管理规定,维持车站秩序,提升服务效率。

对广州南站看法

对广州南站看法

《对广州南站看法》一、企业中铁集团:很高兴能够跟这么多专家同堂,学习到这么多精彩的观点,一个城市的发展要关注到景观、人文、等等,我的观点是要学习曼哈顿的模式,曼哈顿成为中心是有一个大型的交通枢纽站的支持,为什么最贵的商业地价是在哈曼吨,曼哈顿的地价不断的上升之后,曼哈顿的规划方也不会说将公园切割,而是永久性的保留了中央公园,这值得我们思考,在南站36平方公里,我们是否营造一个更长期的更人文的发展环境,而不是建成一个水泥城。

第二点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加的关注商业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天河北商圈,就是体育中心的商圈,被人说成是华南的第一大商圈,有多少商场,但是我觉得商场没有连接,我从正佳出来,要再走1公里才可以进另外一个商场,尖沙咀为什么成为大陆游客聚集的地区,因为尖沙咀有一个快速的结合,这样支撑到人流对这些商场的分布,也支撑了人流的发展。

除了关注到物质上商业商务的建设,能够更加侧重于未来的发展,我觉得高端的人群会更加关注精神上的归属和依靠,南站的发展,要发展肯定也需要人才的引进,高端人才的聚集,人才的要有一个精神归属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借鉴曼哈顿和香港,在香港每一个星期都有文化的展出和艺术的展出,来吸引高端的人群。

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每一个名气都有莎剧的排练,那么这样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追求的人才可以长期的停留下来。

绿地集团: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这个研讨会,我觉得今天收获很大,各位专家和土地中心各个专家的介绍,我也比较清楚和了解了,很显然南站这个片区是非常好的区域,我们有5+4+3有这么大的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应该说非常好,对于我们这个企业来说,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很显然是从个人的角度,要想快速的开发和发展,从企业来看,要给政府一个思路开发,还是需要从几个方面一起来投入,这个不光是企业的一个事情,我们很重视这么大一个区域,商业的提前开发一定要有一个规划,这个区域很适合做区域性的总部基地,因为它辐射的区域和空间,至少是整个珠三角甚至是整个华南区域,在产业让希望有一些很强势的产业快速的投入进来。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所_企业报告(业主版)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06 日 生成
1/25
近 3 年(2020-03~2023-02):
1.3 项目规模
1.3.1 规模结构 近 1 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所的项目规模主要分布于 10-100 万区间,占项目总数 的 38.7%。500 万以上大额项目 17 个。 近 1 年(2022-03~2023-02):
本报告于 2023 年 02 月 06 日 生成
2/25
1.4 行业分布
近 1 年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所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 建筑装饰和装修业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30 个、7 个、6 个。 其中建筑装饰和装修业 其他土木工程建筑 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 到 5611.02 万元、5445.98 万元、4019.94 万元。 近 1 年(2022-03~2023-02):
97.5
(一次)成交公告
TOP4
广州局集团公司工程管理所广州 南站站区铁路用地规划报建设计 单位
广州市城市规划设 计有限公司
95.0
广州局集团公司工程管理所广州
TOP5
南综合维修工区生产生活设施及 广东省重工建筑设 职场环境建设施工图设计单一来 计院有限公司
91.9
源采购(一次)
广州局集团公司工程管理所虎门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JG2022-17485]广深线 K48 新建 长 沙 铁 路 建 设 有 限 交通涵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 公司
1247.7
2022-12-29

广州南站施工组织难点及对策措施

广州南站施工组织难点及对策措施

广州南站施工组织难点及对策措施卢胜坤【摘要】In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 South station,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ree connections and one leveling,the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ransportation,improvement of equipment input under the present condition with special importance give to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module hoisting and longitudinal-transverse framing.%针对广州南站项目施工组织的特点及重难点,阐明了大型综合工程项目三通一平的重要性,水平和垂直运输应采取多种措施协调配合,在加强现场管理的前提下,要加大设备的投入,并重点介绍了吊模及纵横向行走式施工模架等施工方案。

【期刊名称】《铁道建筑技术》【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4页(P105-108)【关键词】客专车站;施工组织;方案研究【作者】卢胜坤【作者单位】中国铁建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5.11 广州南站工程概况武广高铁的终点站——广州南站(原名:广州新客站、新广州站)是武广、贵广、南广、广深港、广珠城际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处珠三角的核心区域,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

车站由南、北咽喉区和站房三部分组成,北咽喉由区间10条线引入车站,南咽喉由区间8条线引入车站,14座桥28股道构成的车站站台层位于12 m 的高架桥上,桥梁间距最宽8.4 m,因此可以说广州南站工程是桥上建房,或是房中建桥;站房建筑最高点距地面52 m,包括地下室(地铁)、地面出站层、12 m高架站台层、21 m候车大厅、27 m商业夹层及屋面共计6层(见图1),站房建筑外墙南北长448 m,东西宽398 m。

广州南站(2×32+64+2×32)m双线V构连续梁设计

广州南站(2×32+64+2×32)m双线V构连续梁设计

广州南站(2×32+64+2×32)m双线V构连续梁设计凌玉芳【摘要】(2×32+64+2×32)m双线槽形V构连续梁是广州南站桥建合一结构体系中的轨道梁,是承载上部站房候车厅层(高程21 m层)的结构柱的受力构件和铁路运行的轨道梁(高程12 m层)及站台板梁横向支承的结构。

着重介绍该V构连续梁(高程12 m层)与站房候车厅层(高程21 m层)及站台板梁的相互关联及受力状态、V构连续梁的结构构造、静力分析、局部分析、抗震分析等。

最后对结构设计进行总结、提炼,为同类结构提供参考。

%The (2×32+64+2×32) m double V-groove structure continuous beam is the track beam of the integrated bridge-building structure of Guangzhou south station, serving as the load bearing structure of the upper station waiting hall (21 m elevation layer) column, the railway track beam ( the 12 m elevation layer) and the transverse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the platform plate beam.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correlation and stress state, V-shape rigid frame continuous girder structure, static analysis, local analysis, seismic analysis with regardto the V structure continuous beam ( 12 m elevation layer ) , the station waiting hall layer ( 21 m elevation layer ) and the platform plate beam. Finally,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summarized and refined, which may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similar structures.【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年(卷),期】2017(061)002【总页数】6页(P50-54,55)【关键词】铁路客站;桥建合一;V构连续梁;结构设计【作者】凌玉芳【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设计研究院,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2.5广州枢纽广州南站平面共布置28股道;主站房因建筑用地及地下、地表建筑功能需求,立面分为地铁和出站大厅层、站台轨道梁层、候车厅层及候车厅屋顶雨棚柱层;主站房轨道梁采用(2×32+64+2×32) m槽形V构连续梁(图1、图2),主跨64 m跨越地下地铁空间,梁上上承候车厅层立柱;主站房横向布置10幅单线(2×32+64+2×32) m槽形V构连续梁和9幅双线(2×32+64+2×32) m槽形V 构连续梁,共28股道(图1),各幅轨道梁之间以钢筋混凝土站台板梁连接,横向共分7道纵缝,属于纵横梁体系、桥建合一的空间结构。

动车站候车厅改造工程方案

动车站候车厅改造工程方案

动车站候车厅改造工程方案一、工程概述随着交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动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候车厅的舒适度和便利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升动车站候车厅的服务品质,满足乘客多样化的需求,现拟对动车站候车厅进行改造工程,旨在提高候车环境的舒适度、便利性和智能化水平,使其成为乘客的理想候车场所。

二、改造目标1. 提升候车厅的舒适度:改善候车厅的室内环境,提升它的采光、通风和保温性能,创造一个舒适而愉悦的候车环境。

2. 提高候车厅的便利性:优化候车厅的布局,增加更多的休息区、便民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施,提高乘客的候车体验。

3. 提升候车厅的智能化水平: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如自助取票、自助充电、智能导航等,提高候车厅的智能化水平。

三、改造内容1. 室内环境改善(1)改善室内采光:候车厅采用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幕墙,增加自然光的进入,减少人工照明,提高室内的通透感。

(2)优化室内通风:在候车厅内增设通风设备,保持空气的流通,减少异味和烟尘的滞留,提高空气质量。

(3)提升室内保温性能:在候车厅内增设地暖系统,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提供温暖的环境。

(4)美化室内装饰:对候车厅进行装饰改造,采用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宜居感。

2. 布局优化(1)增加休息区:在候车厅内增设舒适的休息区,提供舒适的座椅、休闲桌椅、绿植等,满足乘客的休息需求。

(2)增设便民设施:在候车厅内增设便民设施,如洗手间、儿童游乐区、哺乳室、健身区等,满足乘客的各种需求。

(3)增加无障碍设施:在候车厅内增设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等,提高候车厅的可达性和通行便利性。

3. 智能化设备引入(1)自助取票系统:在候车厅内增设自助取票机,乘客可以通过自助取票机自助购票,节省排队等候的时间。

(2)智能充电设备:在候车厅内增设智能充电桩,乘客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快速充电,方便快捷。

(3)智能导航系统:在候车厅内设置智能导航屏,乘客可以通过智能导航屏查询车次信息、换乘提示等,提高候车厅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打造现代化宜居之都近年来,广州南站核心区逐渐成为了广州的新地标,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和游客。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发展南站核心区,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

这一导则不仅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整体形象和功能,更是为广州打造现代化宜居之都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首先,广州南站核心区城市设计导则着重强调了人性化设计。

在设计中,必须注重人们的出行习惯和需求,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例如,导则规定了南站核心区的公共交通要便利,需建设多条地铁、公交线路,以满足市民出行的不同需求。

同时,导则还强调了步行系统的完善,鼓励步行和骑行出行,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和交通拥堵问题。

其次,导则强调了广州南站核心区的功能多样性。

南站核心区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还应成为一个集商务、办公、居住、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中心。

导则鼓励在区域内建设高品质的商务办公楼、购物中心、酒店等商业设施,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品牌进驻。

同时,导则还鼓励在南站核心区建设高品质的住宅区,提供多样化的居住选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第三,导则注重了南站核心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促进可持续发展。

导则规定了南站核心区要保留和修复现有的绿地和水系,增加公园和休闲空间的建设。

同时,导则还强调了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要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要符合环保标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导则提出了南站核心区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作为一个城市的核心区,南站核心区应该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且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和产业发展。

导则要求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提升文化景观的价值和吸引力。

同时,还鼓励在南站核心区建设文化设施,如博物馆、艺术中心、演艺场所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娱乐选择。

最后,导则强调了南站核心区的城市形象和品质。

南站核心区应该呈现出现代化、时尚、绿色的城市形象,成为广州城市的新名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ang zhou nan zha n zhe ng ti she ng ji gai zao fang an chu tan
广州南站整体升级改造方案初探
■余辉
一、改造背景
广州南站是广州铁路枢纽的核心客站之一,它衔接京广、广深港、广珠城际、贵广、南广等线路,同时引入4条地铁,2条城际线路,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车站于2010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有8年,旅客发送(到达)量逐年攀升。

据统计,2018年8月日均高峰小时旅客发送量达4万人,已超3.3万人的设计标准。

随着未来更多线路的引入,站房服务压力将持续增加。

同时由于车站建于高铁形成的初期,各种理念处于探索阶段,且近几年客运作业模式不断调整,使车站呈现出功能布局不顺,交通组织不畅,候车空间紧张等现象。

为提升南站的服务品质,对站房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十分必要。

二、原设计情况
车站共分四层,地面三层为高架候车及商业夹层,地面二层主要为站台,地面一层为城际候车区、出站大厅及交通转换空间,地下层为停车场及地铁站厅。

1•高架层
以中央通廊贯穿东西,连接两侧的候车区域,两侧预留商业夹层,旅客由东西两侧进入,分配至各候车室,南北两侧均可下至站台。

2.立占台层
东侧设高架车行平台和专用停车场,东西两侧均设有贵宾候车室,且布置有专用停车场。

3.出站层
设城际旅客候车厅、出站厅以及出租车、社会车上客区。

4•地下层
中部为地铁车站站厅层,两侧为停车场、设备机房及出租车待客区。

广州南站轴侧图
三、改造原则
1•系统性
全面对影响旅客服务品质的功能、流线等问题进行联动改造,保证站房系统性优化升级的整体效果。

2•针对性
以问题为导向,用较小代价研究解决措施,提高改造方案的针对性。

四、改造方案
1•优化高架层候车区布局
针对目前高架候车区布局不当,大量空间被非候车功能挤占,利用率低的情况,将高架层各候车空间布局进行整合,形成三个不同层次的候车区域。

(1)拆除现状公共候车区域的各类商务候车、银行贵宾候车、爱心候车等,将各类特殊候车区域设置在四角区域,并考虑设置相对独立的查验、进站通道。

(2)公共候车区整理座椅排布,尽可能布置多的座椅,适当留出排队通道。

(3)中央通廊下采用绿植、PTFT遮阳等措施围合出临时候车区域,以备客运高峰时使用。

2•升级出站层旅服功能
出站层杂乱拥挤为反映较突出问题,主要原因为非客运功能过多,挤占公共服务空间,同时由于站房原设计配套辅助用房不足,运营后大量后勤、管理、维保功能只能"见缝插针”布置在站体各区域,故本次改造需对出站层功能进行全面调整。

通过现状摸查,对各功能进行梳理和归纳,
首先将零
散布置的各非客运核心功能迁出站房,在站体外规划车站运 营管理维护基地。

同时将无法迁出的客运核心功能集中设置 在出站层四角生产、办公区域。

经上述统筹调整后,将出站
层大部分区域开放为旅客使用,大大提升服务质量。

出站层功能现状及优化平面示意图
3•出站层候车空间扩容,与城市交通渠化衔接
针对目前城市与站房衔接不畅,候车空间不足的现 象,经路地双方充分沟通,在研究明确站体外围交通到离
站房的方式基础上,结合客运持续增长需求,对出站层候 车区进行扩容并渠化进、出站流线。

将原出站层南北两侧既有广珠城际、广深港城际候车
区进行联通,形成连续、统一的大候车区,候车规模可由 原设计的1万平方米增至4万平方米。

同时顺应站房外部 "南进北出"的渠化交通规划,在出站层南侧大候车区室
外设置人行平台及小汽车快速落客区,在北侧大候车区室 外设置出租车候车区、快速上客区和社会车上客区。

通过上述调整,出站层中部为旅客集散区,两侧为候 车区,四角为后勤、办公区,候车区南、北两侧分别为进
站区、出站区。

整个功能布局清晰明确,进出站流线渠化
设计互不干扰,使旅客乘车更便捷,车站管理更高效。

出站层功能、流线优化平面示意图
输量使独立、快捷的后勤通道设置十分必要。

(1 )设置垃圾转运通道
高架层候车室内的垃圾通过至各站台的楼梯运至站 台、东西广厅垃圾运至基本站台;并同各站台上列车卸下
的垃圾一道运至站台南侧端部临时堆放。

在南侧端部设置 垃圾运送升降机、收集口,并在站台板下悬挂传送带。

通 过上述实施将各站台垃圾集中运送至站台西南端,经提升
机运至地面层垃圾临时堆放点,并最终运至站房南侧垃圾 转运站。

(2)设置货物输送通道
同理,在地面层西北侧设置货物暂存点,经专用提 升机至站台西北角。

在各站台设置货物运送升降机和分发 口,在站台板下悬挂传送带,将列车(餐食、商品、备
品)、物流物资横向运输并分配至各站台。

高架层货物则
在夜间运至西落客平台进行分发。

站台层平面地面层平面
■货物聚集点 ■货物运输分散点■■货物传—…货物运^
-垃遞^
高架层平面
后勤通道设计示意图
五、后续建议
1 •加强站区规划协调
本次升级改造涉及大量功能外移,且广南片区为"路
地"双方的重点发展区域。

故需加强合作,协调各方权 益,配套服务设施应统一规划设计,并联合制定分布实施
方案,确保各项建设合规、合理。

2.重要专项设计前置
南站作为百年工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其改造的可行 性需充分研究。

建议在站体各类改造项目开展初期,前置进 行结构安全检测、结构概念设计、特殊消防设计及安全评估
初评等专项研究工作,确保改造方案的安全性和可实施性。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4•增设后勤服务通道
站房原设计未系统考虑后勤服务通道的设置,仅通过 局部收集及混运方式进行日常运转。

而当前快速增长的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