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3,阿司匹林的衍生物
H N O O O NH2 O F O
O
O F
OH
O
O
OH
水杨酰胺
贝诺酯
二氟尼柳
二、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H N
O
乙酰苯胺
H N
P450 O
H N
OH
O O
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丁
对乙酰胺基酚的体内代谢
O N H CH3 Glu O O N CH3 H Glucuronide O N H CH3
第二节 非甾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3,5-吡唑烷二酮类 芳基烷酸类 苯并噻唑类 选择性COX-2抑制剂
一,3,5-吡唑烷二酮类
R H N N O N
R
安替比林 氨基比林
安乃近
SO3Na
代表性药物
O
N O
保泰松
385位酪氨酸 磺酰胺侧链的氮与 513位精氨酸和90 位组氨酸形成氢键
+ +
120位精氨酸
+
+
120位精氨酸
Celebrex的构效关系
与523位的缬氨酸结合
O O S H2N N N F F
4-位以氟取代最佳
F
此部分变化最大,多数为五 元环,以平面结构为多,且 在环上连有一吸电基团
主要学习内容
O
CH3 OH O
1.5
4.55
萘普生 Naproxen
H3C O O S
CH3 OH O
1
4.39
噻洛芬酸 Tiaprofenic Acid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N H 乙酰苯胺 肝蛋白 O O O
N H 对乙酰氨基酚
非那西丁
N H
HO O O N N N 引起肝坏死、肾衰竭 SG O O 肾排泄 N O HO NH N-乙酰基亚胺醌毒性代谢物 N-乙酰半胱氨酸 O S N HO OH 引起血红蛋白血症、 溶血性贫血,毒害肝细胞 O
白三烯(LTs)
前列腺素PGs
血栓素TXA2
血小板聚集 支气管收缩 血管收缩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支气管收缩 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升高 痛觉感受增敏 白细胞趋化、游走和聚集 致热、致炎
5
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
2、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 3、吡唑酮类:保泰松、羟布宗 4、其它抗炎有机酸类:
F
OH
F 二氟尼柳
COOH
33
aspirin小剂量时可抑制血小板中血栓素TXA2
的合成,具备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大大拓宽了它
的应用前景。经过一个多世纪,仍然没有其它药可
以取代其位置。但大剂量口服时,引起胃肠刺激,
甚至胃出血,主要是游离羧基的作用。
34
二、苯胺类
H N
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消炎痛(吲哚美辛)、甲芬那酸、
氯芬那酸、布洛芬
6
历史回顾
1829年,Lerous从柳树皮中提取解热物质 1860年,合成了水杨酸 1875年,水杨酸第一次用于治疗风湿病 1893年,德国Bayer公司Hoffman合成乙酰水杨酸 1899年,以阿司匹林名称用于临床 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 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 1971年,John Vane等发现NSAIDs抑制COX,使PGs产 生减少。随后相继推出了苯丙酸类(布洛芬等)、苯 乙酸类(双氯芬酸)、昔康类(吡罗昔康)等药物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PPT课件

28
水解性
对氨基酚
29
鉴别反应
水溶液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 呈蓝紫色
30
鉴别反应
芳伯胺特征反应 – 其稀盐酸溶液与亚硝酸钠反应
后,再与碱性β-萘酚反应,呈红色
31
代谢
32
代谢与不良反应
3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9
合成
10
杂质
1.水杨酸 ——未反应的原料 ——药品贮存水解 2.乙酰水杨酸酐
3.碳酸钠中不溶物
11
3.碳酸钠中不溶物
水杨酸苯酯
12
乙酸苯酯 乙酰水杨酸苯酯
理化性质——水解
13
理化性质
14
鉴别反应
15
代谢
16
作用
有效的解热镇痛药 广泛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 神经痛、关节痛、急性和慢性风湿 痛及类风湿痛等。
药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物
化
学
E-mail:
1
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物
化
学Hale Waihona Puke 主讲人:隋国哲 E-mail: 齐齐哈尔大学制药工程教研室
2
解热镇痛药的作用部位
❖ 解热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外周作用
❖ 镇痛作用于外周环氧化酶
3
作用的靶点——环氧化酶
作用机制: 抑制前列 腺素的生物合成
两个实验:
6
乙酰水杨酸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药物化学 教学课件

NHCOCH3
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发展历史
NHCOCH 3
乙酰苯胺 退热冰 Acetanilide
C2H5 O
非那西丁Phenacetin NHCOCH3 1887年使用 毒性大
扑热息痛 Paracetamol
HO
1893年上市 一直沿用
NHCOCH3
扑热息痛的合成
对硝基苯酚经还原得到氨基酚,再经醋酸酰化 得到本品。
除苯胺外,解热镇痛药多具有抗炎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分类
吡唑酮类: 羟布宗 吲哚乙酸类: 吲哚美辛、舒林酸 邻氨基苯甲酸类: 甲芬那酸、甲氯酚那酸 1,2-苯并噻嗪类: 吡罗昔康、美罗昔康 苯乙酸类:双氯芬酸钠、托美丁、氯那唑酸 芳基丙酸类:布洛芬、氟比洛酚、萘普生、非诺
洛芬、酮洛芬
吡唑酮类
3、合成
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 进行乙酰化反应即得本品。
COOH OH
(CH3CO)2O, H2SO4 50~ 6。 C0
COOH OCOCH3
实验室里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 通常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约半小时即可完成反应,但难 以洗脱硫酸根离子。工业上采用醋酸催化,反应温度高(70~ 80℃)、时间久(8小时),但可以排除杂质硫酸根离子。
O
HO
HO
S
NH
O
O N
肾排泄
O
O
N
N-乙 酰 亚 胺 醌 毒 性 代 谢 物
引起肝坏死、肾衰竭
SG O
肝蛋白
HO O
O
N
N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d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化学PPT精品课件

合成:
Fe ,HCl
HO
NO2
HO
AcOH
NH2
HO
O NH
非甾体抗炎药
2
1、羟布宗 2、甲芬那酸 3、吲哚美辛 4、吡罗昔康 5、塞来昔布
炎症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表现为红肿, 疼痛等。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是被认为产生炎 症的介质,当细胞膜受到损伤时,便释放出前列 腺素。体内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经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的作用 转化为前列腺素。
性高,制成注射剂。缺点在于能引起粒细胞缺 乏症,并且不稳定。
3、为提高镇痛效果,1946年合成了具有3,5-吡 唑烷二酮结构的保泰松(Phenylbutazone),抗 炎作用强,被认为是关节炎治疗的一大突破。促进 尿酸排泄,临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副作用:胃肠道的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对肝及血象 有不良影响。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COX,减 少了Prostaglandins的合成,从而起到抗炎的 作用。
O
N ON
OH
羟布宗 Oxyphenbutazone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嗅,味苦,几乎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丙酮,能溶于氯仿、乙醚,易溶 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中。mp.96℃。
N N
O 安替比林 Phenazone
N N
N O
氨基比林 Aminophenazone
O N ON
保泰松 Phenylbutazone
N N
O
O-Na+ NS
OO
安乃近 Metamizole Sodium
O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3、不良反应和结构修饰
– 阿司匹林及水杨酸由于游离羧基存在,易 产生胃肠道刺激作用,同时,阿司匹林是环氧 化酶不可逆抑制剂,抑制了胃黏膜内前列腺素 PGI2的生物合成,易造成胃溃疡甚至胃出血, 因此,对阿司匹林及水杨酸进行一系列结构修 饰,将Aspirin制成前药(盐、酰胺或酯)
结构修饰——成盐
第一节
•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能使发热病人的体温降至 正常,并能缓解疼痛的药物。解热镇痛药的镇痛 作用和吗啡类镇痛药不同,其作用部位主要是在 外周,镇痛范围限于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 病、关节痛和月经痛等慢性钝痛,对于急性锐痛 如创伤性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痉孪所致的绞痛等几 乎无效。这类药物大多数对风湿病和痛风疼痛能 减轻其症状,除苯胺类药物外,均有一定抗炎作 用,不易产生耐受性及成瘾性。
• (3)对胃肠道的作用:可引起平滑肌收缩,抑制 胃酸分泌,防止强酸、强碱、无水酒精等对胃粘膜 侵蚀,具细胞保护作用。对小肠、结肠、胰腺等也 具保护作用。还可刺激肠液分泌、肝胆汁分泌,以 及胆囊肌收缩等。 • (4)对神经系统作用: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对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活动起调节作用,也有人认为, 前列腺素本身即有神经递质作用。PG对植物神经介 质有调节作用,PGE1有镇静、安定及抗惊厥作用。 • (5)对呼吸系统作用:PGE对支气管有明显的舒 张作用,刺激咽喉,引起咳嗽,促使粘痰咯出;并 能使充血肿胀的鼻粘膜收缩,起到通气的效果,可 用于支气管哮喘及鼻炎等。 • (6)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通过影响内分泌细胞 内环腺苷酸(cAMP)水平,影响激素的合成与释 放。如促使甲状腺素分泌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 也通过降低靶器官的cAMP水平而使激素作用降低。
OH
OH CH3COOH
OCOCH3
第6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四、1,2-苯并噻嗪类 1,2-苯并噻嗪类药物通称昔康类药物(Oxicams),通式 OH O 如下: 芳环或杂芳环
O
氟苯柳 Flufenisal
H N O
O OH OH O
O O
O
阿司匹林精氨酸盐 Aspirin-Arginine
双水杨酸酯 Salsalate
贝诺酯(扑炎痛) Benorilate
挛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先导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 新的分子。挛药的设计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将相同作用的药或 同一药物的两分子拼合,产生更强的作用,或降低副作用,或改 善药代动力学性质;二是将不同药理作用的药拼合在一起,产生 新的或联合作用。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Anipyretic Analgesics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炎症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组织损伤或发炎时, 局部产生并释放炎性介质和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 胺(5-HT)、前列腺素(PGs)、组胺、白三烯 (LTs)、血小板激活因子(PAF)等,引起局部疼痛、 红肿和发热。其中前列腺素本身有致痛作用,还能增强 其他致痛物质例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的致痛作用,使 疼痛加重,目前认为前列腺素E(PGE1和 PGE2)是引 起中枢发热的主要介质之一。 解热镇痛和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 阻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炎、解热镇痛作用。
CH3 H 3C CH3 O HO
O
O
H CH 3 OH H 3C O O
F CH3
OH
O OH CH 3
布洛芬 ibuprofen
萘普生 niproxen
氟比洛芬 fluprofen
酮洛芬 ketoprofen
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芳基丙酸类药物 布洛芬 lbuprofen
H3C CH3 CH3
O OH
2-(4-异丁基苯基)丙酸
α-甲基-4- ( 2-甲基丙基)苯乙酸
合成
O CH3 H3C CH3COCl AlCl3 H3C CH3 CH3ClCH2COOC2H5 EtONa H3C CH3 CH3 O O OC2H5
CH3 1, NaOH 2, HCl H3C CH3 H O 1, AgNO3, OH2, H+ H3 C CH3
CH3 O OH
四、1,2-苯并噻嗪类
又称昔康类(Oxicams)
基本结构:1,2-苯并噻嗪
OH CONHR1 S R2 O O N
杂环或芳杂环
-CH3活性最强
吡罗昔康 Piroxicam
OH O N
N H N S CH3 O O
2-甲基-4-羟基-N-(2-吡啶基)-2H-1,2-苯并噻嗪-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 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
作用
使发热的体温恢复正常 消除疼痛,钝痛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前列腺素的 生物合成→解热 抑制外周组织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镇痛
人体内主要代谢物
N
N O
OH
O OH
O
O NH S O O
S CH3 O O 狗中主要代谢物
N
S O O
N
CH3
N S CH3 O O
少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药物中那个药物不溶于NaHCO3溶液中A. 布洛芬B. 阿司匹林C. 双氯酚酸D. 萘普生E. 萘普酮2)下列环氧酶抑制剂,哪个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小A. 布洛芬B. 双氯酚酸C. 塞利西布D. 萘普生E. 酮洛芬3)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药物的代谢物用做抗炎药物A. 布洛芬B. 双氯酚酸C. 塞利西布D. 萘普生E. 保泰松4)下列非甾体抗炎药物中那个在体外无活性A. 萘普酮B. 双氯酚酸C. 塞利西布D. 萘普生E. 阿司匹林5)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何种异构体A. 左旋体B. 右旋体C. 内消旋体D. 外消旋体E. 30%的左旋体和70%右旋体混合物。
6)设计吲哚美辛的化学结构是依于A. 组胺B. 5-羟色胺C. 慢反应物质D. 赖氨酸E. 组胺酸7)芳基丙酸类药物最主要的临床作用是A. 中枢兴奋B. 抗癫痫C. 降血脂D. 抗病毒E. 消炎镇痛8)下列哪种性质与布洛芬符合A.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易水解B. 具有旋光性C. 可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水溶液中D. 易溶于水,味微苦E. 在空气中放置可被氧化,颜色逐渐变黄至深棕色9)对乙酰氨基酚的哪一个代谢产物可导致肝坏死?A. 葡萄糖醛酸结合物B. 硫酸酯结合物C. 氮氧化物D. N-乙酰基亚胺醌E. 谷胱甘肽结合物10)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A. 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主要是酸性基团造成的B. 制成阿司匹林的酯类前药能基本解决胃肠道的副反应C. 阿司匹林主要抑制COX-1D. COX-2抑制剂能避免胃肠道副反应E. COX-2在炎症细胞的活性很低11)以下哪一项与阿斯匹林的性质不符A.具退热作用B.遇湿会水解成水杨酸和醋酸C.极易溶解于水D.具有抗炎作用E.有抗血栓形成作用12)下列哪项与扑热息痛的性质不符A.为白色结晶或粉末B.易氧化C.用盐酸水解后具有重氮化及偶合反应D.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易水解成对氨基酚E.易溶于氯仿13)易溶于水,可以制作注射剂的解热镇痛药是A.乙酰水杨酸B.双水杨酯C.乙酰氨基酚D.安乃近E.布洛芬14)药典采用硫酸铁铵试剂检查阿司匹林中哪一项杂质A.水杨酸B.苯酚C.水杨酸苯酯D.乙酰苯酯E.乙酰水杨酸苯酯15)使用其光学活性体的非甾类抗炎药是A.布洛芬B.萘普生C.酮洛芬D.非诺洛芬钙E.芬布芬二、配比选择题1)A. HO OO OB.HO HNOC.NN OOOH D.SOONOH ONHNE. O OHHN1. 阿司匹林2. 吡罗昔康3. 甲芬那酸4. 对乙酰氨基酚5. 羟布宗2)A. 4-Butyl-1- (4-hydroxyphenyl)-2-phenyl-3,5-pyrazolidinedioneB. 2-[(2,3-Dimethylphenyl )amino] benzoic acidC. 1-(4- Chlorobenzoyl )-5-methoxy-2-methyl-1H-indole-3-acetic acidD. 4-Hydroxy-2-methyl-N-2-pyridinyl-2H-1,2-benzothiazine-3-carboxamide 1,1- dioxideE. 4-[5-(4-[5-(4-Methylphenyl )-3-(trifluoromethyl )-1H-pyrazol-1-yl] benzenesulfonamide1. 甲芬那酸的化学名2. 羟布宗的化学名3. 吡罗昔康的化学名4. 吲哚美辛的化学名5. 塞利西布的化学名 3)A. NN FFFSH 2NO O B. S N N HNOOH OOC.ONaNHClClOD.E.O OH1. Ibuprofen2. Naproxen3. Diclofenac Sodium 3. Piroxicam 5. Celebrex 4)A.吡唑烷二酮类B.邻氨基苯甲酸类C.吲哚乙酸类D.芳基乙酸类E.芳基丙酸类1. 甲灭酸2. 布洛芬3. 二氯芬酸钠4. 吲哚美辛5. 保泰松 三、比较选择题1)A. CelebrexB. Aspirin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 1. 非甾体抗炎作用2. COX 酶抑制剂3. 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4. 电解质代谢作用5. 可增加胃酸的分泌 2)A. IbuprofenB. Naproxen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不是1. COX 酶抑制剂2. 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3. 具有手性碳原子4. 两种异构体的抗炎作用相同5. 临床用外消旋体 3)A.对乙酰氨基酚B.布洛芬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解热药 2.非甾类抗炎药3.易水解4.常用异羟肟酸铁盐反应鉴别5.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4)A.阿斯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A 和B 都是D.A 和B 都不是 1.解热镇痛药 2.可抗血栓形成3.规定检查碳酸钠不溶物4.水解产物可进行重氮化,偶合反应5.可制成前药贝诺酯 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药物中属于COX-2酶选择性抑制剂的药物有 A.SOO N OH O N HNB.O OH NHC.NN OOOHD.OHOFE.N NFFFS H 2NO O2) 在下列水杨酸衍生物中那些是水溶性的? A.O O O OH 3NNH 3O OB.O O OON OHC.O OH OOFD.O O O OH 3NNH N HO NH 3OE. OOHOHFF3)属于乙酰水杨酸的前药有A.阿斯匹林B.赖氨匹林C.贝诺酯(扑炎痛)D.对乙酰氨基酚E.二氯芬酸钠4)阿司匹林的性质有A.加碱起中和反应B.能发生水解反应C.在酸性条件下易解离D.能形成分子内氢键E.遇三氯化铁显色5)药典规定检查乙酰水杨酸中碳酸钠不溶物,是检查A.游离水杨酸B.苯酚C.水杨酸苯酯D.乙酰苯酯E.乙酰水杨酸苯酯6)下列哪些性质与布洛芬的性质相符合A.在有机溶剂中易溶B.在酸性水溶液易溶C.有异羟肟酸铁盐反应D.用外消旋体E.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7)按结构分类,非甾类抗炎药有A.3,5-吡唑烷二酮类B.邻氨基苯甲酸类C.吲哚乙酸类D.芳基烷酸类E.乙酰胺类8)可用中和法测定含量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B.对乙酰氨基酚C.双水杨酯D.布洛芬E.萘普生五、问答题1)根据环氧酶的结构特点,如何能更好的设计出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物?2)为什么将含苯胺类的非那西汀淘汰而保留了对乙酰氨基酚?3)为什么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消旋体?4)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将阿司匹林制成钙盐,是否能降低胃肠道的副作用?5)从双氯酚酸钠合成工艺的研究结果分析药物合成工艺的进展应向哪个方向发展?6)从保泰松的代谢过程的研究中,体验从药物代谢过程发现新药?7)乙酰水杨酸中的游离水杨酸杂质是怎样引入的?水杨酸限量检查的原理是什么?8)根据乙酰水杨酸和安乃近的结构特点,说明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在测定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时应注意那些问题?9)乙酰水杨酸、安乃近应如何贮存?为什么?10)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用化学方法区别扑热息痛与乙酰水杨酸11)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用化学方法区别扑热息痛和非那西汀12)试解释下列反应的原理:13)试解释下列反应的原理。
FeCl3无变化阿司匹林①H2O,△/② FeCl3紫红色14)以对硝基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扑热息痛。
15)以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16)以对甲氧基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吲哚美辛标准答案一1E 2C 3D 4A 5D 6B 7E 8C 9D 10D 11C 12E 13D 14A 15B二1ADEBC 2BADCE 3EDCBA 4BEDCA三1CCADD 2CDCAA 3ABADB 4CAABC四1E 2AD 3BC 4AB 5CDE 6ADE 7ABCD 8ADE五、问答题1.根据环氧酶的结构特点,如何能更好的设计出理想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依据COX-1和COX-2的结构,选择具有与塞来昔布类似的分子结构,即其分子由三部分组成,五元环以及由五元环所连接的两个芳核。
分子中的两个苯核较为重要,特别是在苯核的4位以磺酰胺基或甲磺酰基取代活性最强,若其他取代基时,其活性较低。
在另一个苯核的对位应有取代基如甲基、甲氧基、氯、溴、氟。
但以氟取代物活性最强。
在分子中易变部位为其五元环。
五元环可以为噻吩、噻唑、吡咯、噁唑、咪唑、噁唑酮、环戊烯等,当在五元环上存在与其共平面的取代基时,活性较强,尤其是三氟甲基。
2.为什么将含苯胺类的非那西汀淘汰而保留了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汀对肾有持续的毒性并可导致胃癌及对视网膜产生毒性,而对乙酰氨基酚毒性较小。
同时,非那西汀的代谢物具有毒性,不易被排除而产生毒性,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物较非那西汀易于排出体外。
3.为什么临床上使用的布洛芬为消旋体?布洛芬S(+)为活性体,但R(-)在体内可代谢转化为S(+)构型,所以布洛芬使用外消旋体。
4.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将阿司匹林制成钙盐,是否能降低胃肠道的副作用?阿司匹林的作用靶点为环氧酶,其钙盐不改变其作用靶点,只能改变其溶解度,副作用产生的本质是抑制胃壁的前列腺素合成。
5.从双氯酚酸钠合成工艺的研究结果分析药物合成工艺的进展应向哪个方向发展?双氯酚酸钠的合成有多种路线,但本书的方法为最简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从双氯酚酸钠的合成路线改进看,取得合成工艺的突破在于合成路线的巧妙设计和新试剂、新反应的使用及对反应机制的深刻理解。
6.从保泰松的代谢过程的研究中,体验从药物代谢过程发现新药?在保泰松代谢过程的许多产物具有抗炎活性和抗痛风活性,从药物代谢产物发现新药是新药开发的常见方法。
因此依据药物的代谢规律,观察代谢的生物活性变化,将有苗头的代谢物进行研究,即有可能发现新药。
7.乙酰水杨酸中的游离水杨酸杂质是怎样引入的?水杨酸限量检查的原理是什么?在合成乙酰水杨酸的时候原料未100%反应,剩余少量水杨酸原料或因产品贮存不当,水解产生水杨酸。
运用酚类和三价铁离子的络合显色反应测定痕量引入水杨酸8.根据乙酰水杨酸和安乃近的结构特点,说明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在测定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时应注意那些问题?9.乙酰水杨酸、安乃近应如何贮存?为什么?10.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用化学方法区别扑热息痛与乙酰水杨酸11.根据药物的结构特点、用化学方法区别扑热息痛和非那西汀12. 试解释下列反应的原理: 扑热息痛遇三氯化铁显紫色,遇①NaNO2.HCl ②碱性β-萘酚试液显红色13. 试解释下列反应的原理。
FeCl 3 无变化 阿司匹林①H 2O ,△/② FeCl 3 紫红色14. 以对硝基苯酚为主要原料合成扑热息痛。
15. 以水杨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酰水杨酸16. 以对甲氧基苯胺为主要原料合成吲哚美辛O OH OH+O O OO OHO O H 2SO 4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