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

合集下载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折射出的19世纪英国社会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折射出的19世纪英国社会

浅析《大卫·科波菲尔》折射出的19世纪英国社会《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长篇小说,完成于19世纪,也被誉为是狄更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命运为主线,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大卫·科波菲尔》所折射出的19世纪英国社会。

我们需要从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经历入手,来认识这位小说的主人公以及他与19世纪英国社会的关系。

大卫·科波菲尔从小就面临着家庭的不幸和困苦,父亲早逝,母亲再嫁后成为了继父墨默。

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大卫从小就要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挑战,而这也正是19世纪英国社会大多数人所面临的情况。

在19世纪初,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的初期,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导致了许多人的生活境况恶化,家庭分裂和贫困成为了社会问题。

大卫·科波菲尔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对整个19世纪英国社会的缩影,他所遭遇的困境和坎坷正是当时许多人所经历的。

我们需要讨论小说中所反映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现象。

在《大卫·科波菲尔》中,狄更斯描述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和社会不公现象。

大卫从小就受到了墨默的虐待和欺凌,这正是因为墨默认为自己的地位高于大卫,有权利对其进行支配和控制。

这种主仆关系的扭曲正是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和不公的缩影。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上层社会的人们对下层社会的人们进行剥削和歧视,使得普通人的生活变得困苦艰辛。

法律和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公现象,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往往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和资源,导致了社会的不公现象。

我们需要探讨小说中所揭示的教育问题和性别问题。

《大卫·科波菲尔》中对教育问题和性别问题的揭示也是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社会的深刻剖析。

大卫从小就备受墨默的虐待和摧残,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关爱。

关于《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5篇

关于《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5篇

关于《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5篇《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半自传性小说。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大卫科波菲尔》读书笔记一秋意渐浓,天气转凉,在降了白霜的池塘边上,几蓬枯草孤零零的瑟缩在寒风中,水面仅存的几片荷叶,也被风吹的摇摆不定,似是随时就要坍塌下来。

水纹荡出圈圈涟漪,映得池底的污泥浊水翻涌上来,甚是可怕。

难以想象,莲花竟能蛰伏在这淤泥之中,等待着下一个夏天的到来。

前人有诗云"清水出芙蓉',但事实上,浊水才是养育荷花的最好地点。

用枯枝烂叶搭成腐朽的房屋,虫儿和水兽在其间自由穿行,反倒为荷花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生存环境。

这多么像一个人的一生啊!在经历了悲欢离合,生老病死后,一个人的一声才得以圆满。

大卫,在这社会的浊流中,始终坚守着"善良博爱,正直勤奋,务实进取'的高尚品行。

纵然他也有过错误的念头,荒唐的举止,忧伤的时刻和消沉的日子,但是姨婆的"无论在什么时候,绝不可卑鄙自私,绝不可弄虚作假,绝不可残酷无情'成了他的座右铭,手向上指着的爱格尼斯是他的"指路明灯'。

正是因为心中坚守着爱,所以他才没有如同乌利亚希普般不择手段谋取名利;正是因为心中坚守着爱,所以他才没有如同斯蒂福般傲慢轻佻,弄虚作假;正是因为心中坚守着爱,所以他才没有如同继父般暴力无情,令人恐惧。

大卫如同深埋地底的莲藕一般,满怀着生的希望,期待着雨露和阳光的润泽。

等待着,他感觉到了大雪纷飞的寂寥;等待着,他感觉到了莲花飘舞的快活;等待着,他感觉到了雨珠轻洒落荷叶,搔弄得心头一痒,便破土而出,乃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好姿态。

沉睡着的莲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沉睡着一个冬天,只为等待着下一个初夏。

我不禁感叹起来了。

在这忙忙碌碌的俗世中,多少人可以除却一个"庸'字。

《大卫科波菲尔》个人观后感800字

《大卫科波菲尔》个人观后感800字

《大卫科波菲尔》个人观后感800字《大卫科波菲尔》个人观后感800字1读了《大卫科波菲尔》这部世界级的文学名著,令我回味无穷,回看大卫那像长河般的岁月故事,实在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提醒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相貌,突出的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的一系列悲剧形成都是金钱所导致的。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大卫科波菲尔,他的童年非常凄惨,父亲从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摩德斯通对他非常的残暴,他的姐姐也是一样的铁石心肠,不近人情。

在大卫成长的过程中,他到了许多不友善的人——残忍的校长,狡诈的朋友,还有心怀恶意的希普。

虽然经历了无数困难,但他的生活也不乏仁慈之人:得意的保姆辟果提,少言寡语不善言辞的巴克斯先生,还有生活不如意的米考伯夫妇,还有貌似严肃却菩萨心肠的姨婆。

他们都给大卫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帮助。

科波菲尔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他的一生中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但他面对困难毫不逃避,因为他深入地明白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他那种坚强和英勇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同时也启发了我,不管自己遇到多少困难,只要不逃避,要英勇坚强的面对,想方设法的解决,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这才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就拿我们高中生而言,也许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如今还不需要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不需要经历种.种磨难,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学习,大卫这种不怕困难,遇到困难勇于面对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学的。

有些同学在学习生活只能,遇到“拦路虎”,就唉声叹气,第一个想法就是找同学帮助或是请教教师,再者就是放弃,从来没想过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问题,去探究问题的出路,没想过那样才是真正的才能。

《大卫科波菲尔》之所以受到我的喜欢,不在于宏大曲折的构造,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使人置身其中,让人感觉在亲眼看着一件件事情发生。

这篇小说从另一层面的告诉了我们,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生命总免不了最初的一阵痛,因此每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要懂得何去何从。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00字(优秀9篇)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00字(优秀9篇)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00字(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00字(优秀9篇)《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的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的一系列悲剧形成都是金钱所导致的。

从《大卫·科波菲尔》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从《大卫·科波菲尔》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2011年12月山东社会科学SHANDONG SOCIAL SCIENCES收稿日期:2011-11-12作者简介:于丽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研究生在读,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从《大卫·科波菲尔》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于丽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辽宁阜新123000)[摘要]本文分析小说《大卫·科波菲尔》所映射的狄更斯的悲剧童年和他日后文学创作风格之间的联系,认识其深邃的人道主义精神。

《大卫·科波菲尔》正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有力体现,作家以主人公悲剧的童年经历唤醒人们对生活在社会底层儿童的广泛关注,以期改变其在社会中生存状态。

但需要注意的是,狄更斯对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儿童的情感偏重于同情和怜悯,却并未探讨出一条可以解救其脱离苦海的路。

因此,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虽然有着积极的一面看,但也有着相对消极的因素。

[关键词]《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1]专辑-0125-02一、序言狄更斯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自传体性质的小说,小说以儿童大卫·科波菲尔的痛苦生活经历为切入点,“涉及到维多利亚社会中人的命运、前途、婚姻以及教育、法律、政治等许多社会重大问题。

”由此,人们素来将大卫·科菲波尔视为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的载体。

此外,本文认为大卫·科波菲尔这一形象不仅仅代表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大卫悲惨的童年经历更是直指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及其教育方式,因而带着浓郁的批判性质。

事实证明,狄更斯真情实感的抒写和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呼吁着实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如因他的写作英国当局开始关注和整顿那些虐待儿童的学校;关注对贫困儿童的帮教等等。

因此,无论是以历史角度,还是以现实角度来审视,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都堪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至今仍未褪色。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2篇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2篇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2篇关于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花费了几天的时间,从刚开始的不想读,到怀着读完这章又想一探究竟下一章的好奇心,直到读完了这本《大卫·科波菲尔》,却没有让我感触特别深的,可能是因为是以凡人小事,以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社会小人物真实的生活场景的缘故吧。

大卫,本是个平凡人,可因为他是个遗腹子的缘故,他的人生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

拥有不幸的开始又如何,恰恰是因为大卫那坎坷的人生,才更加凸显了当时人性的美。

当大卫父亲去世,他还有她母亲与忠诚的女仆佩葛蒂的疼爱,让他快乐的度过了的幼年时期;当他有了继父,并不被继父喜爱,被送去学校时,他结识了好友斯蒂福斯,并在他的保护下使他在学校时期没有受到欺负;在母亲去世,继父不想继续再花钱供养他,而将送去打工时,是他的姨婆让他脱离了困境,并供养了他,在他姨婆“无论在什么时候,绝不可卑鄙自私,绝不可弄虚作假,绝不可残酷无情”的指导下,他开始了新的人生。

许许多多人的帮助对大卫之后他成为著名作家,结识自己的益友,并找到属于他的爱情都是有影响的。

虽然书中也有许多不幸的存在,例如艾米丽,姨婆的婚姻等等,但最后的结局是完美的,这可能是作者希望的、向往的吧!对生活充满希望,淡然面对现实吧,可能会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一定要相信抬头便是晴天,阳光是永远存在的,让它来温暖人心吧!《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2寒假里,我读了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本名著《大卫.科波菲尔》,从中感悟了许多启示。

大卫,一名普通的男孩。

在他出生前父亲便已去世,留下年轻的母亲和保姆来照顾这个小家伙。

虽然没得到过父爱,但在大人们的精心呵护下,大卫拥有了一段完美的童年。

直到一天,母亲与一位男士相爱,大卫有了一个继父,一切都改变了。

继父象魔鬼,贪婪凶狠,继父的姐姐也是个铁石心肠的人。

温暖的家变得如冰窖般寒冷,很快大卫的母亲在他们姐弟的折磨下病逝了,大卫辍学做了童工。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篇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篇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5篇《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我读了查尔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看完后,我被主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大卫·科波菲尔。

他的童年生活十分凄惨:父亲在他未出生前就去世了,8岁时母亲改嫁,继父摩德斯通先生严酷残暴,他的姐姐莫德斯通小姐也一样铁石心肠,不近人情。

后来他被送往学校——钱国最糟糕的学校之一,那里的人也并不友善——残忍的校长,狡诈的朋友……大卫在学校里饱受煎熬,然而他那善良的母亲却只能忍气吞声。

不久之后,大卫的母亲便去世了。

这是他的继父便霸占了家产,还把大卫送去工厂工作,尽管他当时只有十岁。

读到这里,我不免为大卫的悲惨童年感到万分同情与难过。

相比之下,我的童年简直太幸福了。

我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里又和蔼的老师与友爱的同学,我是多么幸福啊!可是大卫却生活得如此悲苦,这是多么的可怜啊!然而大卫却没有放弃一切希望,他逃离了工厂,准备投奔他的姨婆——一位貌似严肃却有着菩萨心肠的人。

在她的帮助下,大卫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被送往一所正规的学校并且在那里完成了学业。

然后就做了一名律师。

尽管大卫现在生活得很好,但它周围仍有心怀歹意的人——尤赖亚·希普。

大卫的生活还真是一波接一搏。

他摆脱了残暴的继父却又碰到了很有心机的系谱。

我想,如果换做是我,也许早就放弃了,然而大卫凭着他坚定的毅力,勇敢地走下去了。

邪不胜正!大卫同善良的米伯考以及知心朋友阿格尼斯等人战胜了尤赖亚·希普。

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大卫终于打败了敌人,战胜了困难与挫折。

如果你认为从此大卫的生活就会无忧无虑,一帆风顺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大卫与他最喜爱的朵拉——一位最最可爱的女孩,金发碧眼,甜美漂亮,天真无邪……结了婚。

然而,朵拉却因病是时,因此大卫十分痛苦。

在经历过太多波折后,大卫发现,原来在她生命中还有一位十分关心他的人,那就是恬静温柔的阿格斯。

从此他们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也许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大卫 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 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穿越人生风雨的艺术家
《大卫·科波菲尔》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以独特的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展示主人公大卫从孤儿到成功作家的成长历程。

这部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真实的生活描绘和深刻的道德思考,成为了狄更斯的代表作之一,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生充满了曲折与挫折,然而,他始终以一颗坚韧、善良的心,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狄更斯通过大卫的人生历程,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苦难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关怀。

大卫的童年不幸,被继父虐待,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他的青年时期,经历了各种社会底层的生活,但他依然坚持自我,努力追求知识,追求真实。

他的中年,虽然获得了事业的成功,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狄更斯在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大卫为代表,展示了一个艺术家在面对人生风雨时,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如何在挫折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大卫的人生,就像一幅艺术作品,充满了色彩与线条,充满了高低起伏与曲折弯折。

他的生活,就像一部小说,充满了情节与冲突,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成长。

在这部作品中,狄更斯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人物描绘,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真实与美好。

他让我们看到了人的坚韧和勇气,看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是一部让人深思、让人感动的小说,也是一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读、去品味的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性主义意识的对比研究2 The Analysis of Promotion Strategy of L’Oréal in China3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4 从民族特性看中美高等教育差异5 从缓解语言石化角度分析背诵式语言输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6 女性主义视角下《诺桑觉寺》中的凯瑟琳7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8 海明威“冰山理论”在《白象似的群山》中的运用9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10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11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12 An Analysis of the Gothic Horrors in A Rose for Emily13 试论英汉日常礼貌表达的异同14 合作原则在动画中的应用1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16 A Comparison between Task-based Approach and Communicative Approach17 Development,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Chinglish18 《蝴蝶君》中两位主角的心理冲突19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20 中英谚语体现的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21 浅析《双城记》中的牺牲精神22 《哈姆雷特》中不言而喻的隐喻魅力(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3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24 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新闻英语标题翻译25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26 儿童本位主义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种译本的对比分析27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28 浅谈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29 The Comparis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dia30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31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32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33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34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35 目的论在公司宣传广告英译中的应用36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37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38 浅析简爱的双重性格39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40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41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意译42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43 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44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45 鼓励性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46 基本数字词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与翻译4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ea Culture of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48 用本我,自我,超我的弗洛伊德理论来解析《红字》49 解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精神之旅50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51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52 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反馈的调查与反思53 论《喜福会》中家庭观的中西差异54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55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 ind56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5758 论《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女性魅力在男权主义下的体现59 应用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英语学困生60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61 《飘》中的家园意识探究62 谈某些颜色词的翻译63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64 《呼啸山庄》中哥特式特征探析65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66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象征手法的解析67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68 目的论视角下电影字幕的翻译69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70 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的社会语言学视角71 由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英文化差异72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73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74 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75 浅析商务谈判中非言语交际的核心地位76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77 解析《宠儿》的象征意义78 卡森•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福柯式解读79 论《喧哗与骚动》中凯蒂•康普生的悲剧80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惠特曼的《草叶集》81 从《好事一小件》和《洗澡》的对话对比分析看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82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英译83 从文化差异透视女性的不同命运—薛宝钗与韩美兰对比研究84 英语委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85 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86 浅析电影《阿甘正传》的语言特色87 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88 《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89 浅析狄更斯小说中匹克威克的性格特点90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与避免方法91 角色中体现的悲剧主题——《榆树下的欲望》与《雷雨》之对比分析92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93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94 中美文化交际中的礼仪文化差异研究95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96 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性格转变的分析97 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98 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解析《儿子与情人》99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100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101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102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103 On the Progressive Awakening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Hours104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105 浅谈《到灯塔去》的女性意识106 英汉称谓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以《京华烟云》为例107 《外婆的日常家当》中女性形象象征意义10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109 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110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111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中对自由的追寻112 儿童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教育语言学重估113 浅析《不存在的人》中主人公的觉醒114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115 名词化隐喻在外贸函电中的功能分析116 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117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118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119 创世神话与民族特性—《旧约》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120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121 从跨文化角度看中美商务谈判122 《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123 A Probe into Assisting Func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Machine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Texts124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到中国的青少年125 浅读不同语境下的跨文化沟通126 A Study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127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128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129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130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赵丽蓉的小品131 理想之梦的破灭——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132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133 An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Socialization 134 从《在路上》分析“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内涵135 班德瑞曲名汉译策略之解析136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137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38 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汉英动植物联想意义比较139 关于攀枝花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调查与分析140 翻译中的语境因素分析141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142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14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144 试论盖茨比对其梦想生活的追求145 从关联理论看电影字幕的翻译146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147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148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149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150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Modernism of Wuthering Heights151 A Survey on Western Culture Learning among Non-English Majors152 非言语交际对演讲的影响153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154 论不同语境下广告语中双关语的翻译原则155 爱伦坡侦探小说的特征与影响156 析华兹华斯诗歌中的人与自然157 英汉植物文化词汇的差异及翻译研究158 浅析歇后语翻译中直译的可行性159 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新解160 英汉动物词语隐喻意义的对比分析161 《长恨歌》英译本意境的对比研究162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163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164 商务交际中you-attitude的语用功能探讨165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166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167 “垮掉的一代”形成的背景探析168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169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170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171 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172 A Contrast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173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174 用批评性语言分析中美主要矛盾175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176 卡门-波西米亚之花177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习语学习的影响178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179 《老人与海》的家园意识180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181 浅析Gossip Girl中禁忌语的一般功能182 《小镇畸人》中的空间形式分析183 动物习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184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85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186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187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188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aw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189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190 跨文化视角下中西方选秀文化对比研究——以达人秀为例191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92 浅论国产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193 自然会话中会话结构的分析194 《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解读195196 从《大卫科波菲尔》中看狄更斯的道德观19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分析198 种族沟通的桥梁——对《宠儿》中两个丹芙的人物分析199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200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