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雏期管理要点
蛋鸡生产技术—雏鸡的管理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5.饲养密度
饲密度是指每平方米地面或笼底面积上饲养鸡的只数。
表2 蛋鸡适宜的饲养密度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5.饲养密度
在掌握适宜饲养密度的前提下,还 应进行合理分群。平养时一般要求将大 群分为300~500只的小群,在一个育雏 舍内可用围栏隔离成小群。笼养时尽量 做到强弱分群、大小分群,单独管理和 调整喂料量。
四、做好日常记录与分析
为了总结经验,搞好下批次的育雏工 作,每批次育雏都要认真记录,在育 雏结束后,系统分析品种、入舍日期、 批次、入舍数量、转群日期、转群数 量、耗料量、平均体重/g、成活率/% 等。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2.湿度
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鸡的饮水 量、采食量、排粪量相应增加,空 气湿度增大,此时相对湿度应控制 在50%~60%。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3.通风
雏鸡虽然体小,但生长发育迅速, 代谢旺盛,需要氧气的量和排出二氧 化碳的量都较大。排泄的粪便及污染 的垫料,由于育雏舍温度较高,会发 酵分解形成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 害气体,使舍内空气污浊,对雏鸡的 生长发育不利。因此,要注意育雏舍 的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二、做好日常管理
1.观察鸡群
观察看护鸡群是养鸡最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只有对雏鸡的一切变化情况了 解,才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管理,以便提高育雏成活率, 减少损失。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鸡群:①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活动情况、食欲 表现;②观察鸡的粪便状态;③夜间倾听鸡的呼吸声音;④经常观察食槽、饮 水器是否够用,高度是否需要调节;⑤时刻注意天气变化。
一、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3.通风
通风时,不要让气流流向正对鸡群, 对一周龄内的雏鸡更应小心谨慎。一 周后的雏鸡可逐渐加大通风量,尤其 是在天气不很冷时,应每隔2~3h进行 通风换气一次,这样可提高雏鸡对温 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要点

蛋鸡育雏饲养管理要点一、蛋鸡饲养管理(一)育雏前的准备1、选择优良的品种鸡。
2、清扫鸡舍,铺好垫料或整修雏鸡笼,备齐料槽、水槽等。
3、检查光照、保温设备,育雏器以及药品和饲料准备情况。
4、进雏前一周,应对育雏舍和用具消毒,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7.5克,加入福尔马林15毫升,进行熏蒸消毒。
也可以用0.2-0.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对室内地面、墙壁、笼具、料槽、水槽等进行喷洒消毒。
5、接雏前三天,育雏舍进行升温,舍温达24℃-25℃,定好操作日程和防检制度。
(二)育雏鸡(1~42日龄)的饲养管理要点蛋鸡的育雏期是指出壳后至六周龄。
育雏期要保证成活率高(6周龄达97.5%~99%)、整齐率高(育雏结束时体重和颈长:-10%~10%内占80%-90%)。
1、饮水与饲养1)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饮水最好先饮5%红糖水或5%葡萄糖水,同时配合育雏七天乐(雏吉安)和金维他分别集中饮水5-7天,可提高成活率。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当鸡群中1/3的鸡只有啄食动作时可以喂料开食。
若为平养,应在地面上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大的东西(如红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视别食物。
2、密度、温度和湿度1)合理密度:1-30日龄,30-40只/m2;30-60日龄,冬春稍密,夏季稍稀,网育可密,地面平养要稀。
2)鸡适宜温度,在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保持在33℃-35℃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3℃,夏季降到室温为止,冬天20℃-22℃即稳定,最低不低于18℃。
3)通过观察鸡群动态,判定温度高度,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伏地。
温度低时,鸡群紧*热源出现扎堆,以鸡群分布均为至。
4)测量温度时,应在鸡群不同高度、不同位置挂上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低2℃,并严防煤气中毒。
5)育雏室在一周内相对湿度应必须接近75%,一般要求第一周70-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5%左右。
3、光照、通风、换气1)光照除了对鸡性成熟有影响之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蛋鸡饲养管理⼿册蛋鸡饲养管理⼿册第⼀章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鸡的⽣理特点1—6周1、⽣长及为迅速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出⽣时增重⼆倍,六周龄时是出⽣时的⼗倍;雏鸡⽻⽑⽣长快,三周龄时占体重的4%,四周龄时占体重的7﹪;换⽻速度快,所以雏鸡对蛋⽩质的需求量较⾼。
2、体温调节能⼒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由于雏鸡机体本⾝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表只有绒⽑,没有⽻⽑特别怕冷。
因此对雏鸡的保温⼯作要给予极⼤的重视。
3、对疾病的抵抗⼒弱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不健全,外界的各种疾病极易感染雏鸡。
4、新陈代谢强烈雏鸡⽣长快,呼出的⼆氧化碳、⽔蒸⽓、产⽣的氨⽓都⽐较多,这些污浊的空⽓极⼤的影响雏鸡的健康。
要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加⼤通风换⽓量,减少饲养密度。
5、雏鸡的消化能⼒差雏鸡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嗉囊和肌胃容积⼩,贮存⾷物有限,要少喂勤添,⽤优质饲料。
6、雏鸡敏感性强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时,雏鸡都会很快出现病理症状。
因此,在雏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谨慎确定各种营养成分、药物的含量及其⽐例。
7、雏鸡胆⼩、易受惊吓、⾃卫能⼒差神经敏感,⽆⾃卫能⼒。
因此,要保持育雏环境安静,严防⽣⼈⼊内、防⽌噪⾳,还有要防⽌猫、狗、⽼⿏等。
⽬标:了解雏鸡的基本⽣理特点⼆、进鸡前的准备根据鸡群周转情况,合理安排进鸡时间,然后根据鸡舍数量、⾯积预定雏鸡,接鸡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1、物资与⽤具的准备物资:饲料、疫苗、药物、垫料等。
⼯具:温、湿度计,照明⽤具,清扫⽤具以及育雏记录报表等。
2、育雏前做好鸡舍的清扫消毒⼯作。
步骤如下:冲洗鸡舍:⽤⾼压⽔枪清洗鸡舍天花板、笼具、地⾯,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从⼀头到另⼀头,可除去部分病原体。
⽕焰消毒:舍内不怕⽕烧的⾦属隆笼具、地⾯等可采⽤⽕焰消毒。
喷雾消毒:冲洗⼲净并⼲燥后才能进⾏化学消毒,常⽤喷雾消毒的喷雾量为每平⽅⽶0.25—0.4L稀释后的消毒液。
喷雾时要遵守先顶后地、先后再前、先内后外的原则。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育雏期(0周龄~6周龄)的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6周龄末体质健壮,体重和胫长达到饲养指南标准,且整齐度良好。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温度、密度、通风、断喙和防疫。
(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药水喷洒,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2.设备和饲料等准备(1)供热器:可采用热风炉、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
(2)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
(3)食槽:要求数量足够、采食方便。
(4)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早期宜采用饮水器,后期宜采用乳头饮水器。
(5)饲料: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1)雏鸡的选择:要从种鸡质量好、防疫严格的种鸡场购进雏鸡。
(2)雏鸡的雌雄鉴别:雏鸡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
(3)雏鸡的运输:初生鸡雏经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对车辆、运雏箱消毒。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2.初生雏鸡的饲喂(1)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
饮水要充足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2)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会模仿。
3.雏鸡的管理(1)密度:平养1周龄~3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0只~15只/平方米;笼养为1周龄~3周龄50只~6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2)温度:1日龄雏鸡要求35℃,以后每5天降低1℃,35日龄~42日龄时达到20℃~22℃。
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3)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
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4)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

蛋鸡育雏期湿度、通风、密度要求湿度舍内过于干燥,会造成雏鸡脱水现象,生长发育受阻,而且灰尘多,又易引起呼吸道疾病,雏鸡口渴,饮水量增加,采食减少,从而引起下痢。
而湿度过大又容易诱发球虫病。
因此,适宜的湿度对养鸡生产至关重要。
一般一周龄内舍内湿度应为70%-75%,有利于雏鸡对剩余卵黄的吸收,防止脚趾干瘪,羽毛焦脆;随着体重的增加、采食和饮水的增多,以及呼吸和排粪量的增多,育雏舍容易潮湿,为防止球虫病的发生,相对湿度要逐渐降低,2周龄时鸡舍湿度应为65%-70%,3周龄时舍内湿度应保持在60%-65%,4周龄时湿度为55%-60%。
判断室内湿度是否正常,除看湿度计外,可根据人的感觉和雏鸡表现来判断。
若人入室后感到湿热,不觉得鼻干、口燥,雏鸡活动时无灰尘,则表明温度适宜。
常用的增湿办法是在室内挂湿帘、火炉上放水盆产生水汽或直接向地面洒水。
常用的降湿办法是加强通风换气,更换垫料,防止饮水器漏水等。
通风要确保鸡舍内经常通风换气,除去有害气体。
每天都要做到定时通风换气,通风前要适当提高舍温,特别是冬季通风和保温必须兼顾。
冬季严禁用煤炉取暖,以防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通风要做到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即窗户在早、晚凉时小敞,中午热时大敞;有风时小敞,无风时大敞。
当进入鸡舍时感觉气味刺鼻时,要及时敞开通风,同时注意保证舍内温度。
在生产中一定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饲养前期要做到以保温为主,兼顾通风;3周龄后要加强通风,特别后期以通风为主,兼顾保温。
室内通风是否正常主要以人的感觉来判断,看人进入鸡舍是否闷气及呛鼻子、刺眼睛、有无过分臭味等来判断。
密度立体笼养饲养密度要求1-2周龄一般为60只/m2;3-4周龄一般为40只/m2,5-7周龄为34只/m2,8-11周龄为24只/m2,12-20周龄为14只/m2。
注意育雏期间,尽量减少转群,多采取逐步扩大育雏面积为妥,防止应激。
地面平养和网上平养育雏期间密度不超过25-10(40-20只/m2)只/m2。
产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巧

33 湿 度 要 适 当 .
雏 鸡 的 体 温 调 节 机 能 不 完 善 。 消
化 系 统 发 育 不 健 全 ,消 化 能 力 弱 。敏 感 性 强 。对 外 界 环 境 适 应 性 差 ,很 容 易 受 到 各 种 病 原 的侵 袭 ,易感 染疾 病 。
麓鬻
幽徵
鬻鞣丽黼骊黼糍瓣 麟
产蛋鸡育雏期 的饲养管理技巧
侯 宝华 ( 宁省阜 蒙县平安 地 畜牧 兽 医职业 高 中 13 0 ) 辽 2 19
蛋 鸡 养 得 好 ,育 雏 是 关 键 。 产 蛋 鸡 的 育 雏 期 就 是 指 从 出 壳 到 6周 龄 。 这 个 阶 段 饲 养 管 理 是 养 好 产 蛋 鸡 的 关 键时 期 。在 实 际的 饲养 管理 工 作 中 ,
湿 度 为 5 ~; 。如 果 湿 度 过 低 ,舍 内 5 f% 0
灰 尘 .羽 屑 飞 扬 雏 鸡 易 患 呼 吸 道 疾 病 和 羽 毛 发 育 不 良 。 如 湿 度 过 高 时 ,有
2 做 好 育雏 前 的 准 备 工作
育 雏 舍 要 求 保 温 又 能 通 风 。 根 据 养 殖 场 的 实 际情 况 选 择 合 适 的 加 温 设 备 。 饲 槽 要 求 光 滑 、平 整 , 鸡 采 食 方 便 但 不 浪 费 饲 料 ,便 于 清 洗 和 消 毒 , 高 度 要 合 适 。通 常 饲 槽 上 缘 比 鸡 背 高 约 2m。 笼 具 要 整 修 ,清 洗 干 净 。 饲 c 料 和 药 品 要 按 雏 鸡 的 营 养 需 要 选 购 质
通 风 换 气 除 了 可 以 满 足 雏 鸡 对 氧 气 的 需 要 和 调 节 温 度 外 ,还 可 以 排 除 二 氧 化 碳 、氨 气 及 多 余 的 水 汽 等 。 雏 鸡 代 谢 旺 盛 。尤 其 是 大 规 模 高 密 度 饲
育雏期蛋鸡管理的要点

后才可开始饮水 , 饮水 2 小时后再开始喂食 。长途运 输 的鸡 , 也需 要 休 息 1 - 2小 时 后才 可 开始 饮 水 , 饮 水 5 - 6小 时后 再开 始 喂食 。 育 雏温 度 应 稳定 在 3 4 ~ 3 6  ̄ C,从 第七 天 开始 , 以
2 秒钟 以内。断喙前 1 天, 饲料中要加维生素 K, , 断 喙前 后 2天 内饮 水 中还 要 添加 电解 多维 。 断 喙后 的 3 天 内, 增加 料桶 中饲料 的厚 度 。
纸上 ,使 啄 食 时产 生 响声 ,以刺激 其 他 鸡 只开 始 啄 食。 最 开始 1星期 喂半 湿料 , 以后改干 料 。 最初 3 天, 每2 ~ 3小 时 喂 1 次 。 以后逐 渐减 少饲 喂次数 ,至 2 0 天 时每 天 喂 3 次 。④ 短 途运输 的鸡 , 要休息 1  ̄ 2小 时
后 每星 期 降低 2 ~ 3  ̄ C, 至第 四周 龄 结束 时舍 温 应保 持 在 2 0 ℃左 右 。育 雏 室 在 1星 期 内 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7 0 %左 右 , 第 二星期 以后保 持在 6 0 %左 右 。鸡 苗人 舍 的前 l ~ 3天 , 要2 4小 时开灯 , 每平 方 米 白炽 灯 5瓦 。 以后每 天 减少 光 照 2小 时 ,让 雏鸡 逐 渐适 应 ,至 1 O
2 温 度 控 制
温 度是 刺 激 雏 鸡生 长 的第 一要 素 ,进 雏 前 1天
要 先 对鸡 舍 升 温 ,雏鸡 进 来 时舍 温 要 在 3 3 ~ 3 5 ℃, 从
第 四天起 , 温度每天下降 0 . 5 ℃, 直至降到室温。要注 意温 度计 的校正 和悬 挂 的位 置 , 以确 保测 温准 确 。初 生雏鸡体温 比成年鸡要低 ,稀短的绒 毛保温能力较 差 ,采 食量 小 , 1星期 以后 体 温才 逐 渐升 至 接近 成 年 鸡 的水 平 , 要 到 3星 期 以后体 温 才 能稳定 下来 。在 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按 健康 鸡标 准挑 选 雏 鸡 ; 1 ( )雏 鸡 出 壳 后 应 在 2 2 4小 时 内 注
射 马 立 克 疫 苗 ,并 送 至育 雏 室 ;
( )雏 鸡 运 输 过 程 中 ,要 经 常 检 3 查 . 以 防 压 死 、 闷 死 、 受 风 等 现 象 发
生 :
后 每 周 降 2 ,直 到 与 室 温 相 同 为 止 。 ℃ 实 践 证 明 ,在 前 十 几 天 里 , 采 用 高 温 育 雏 . 即 比常 规 高 2 3 ,鸡 背 温 度 达 ~℃ 到 3 6 ℃ .甚 至 更 高 ,对 雏 鸡 卵 黄 6 3. 5 囊 的 吸 收 有 明显 的 促 进 作 用 .能 减 少 白痢 杆 菌 病 的 死 亡 率 8 %以 上 . 明 显 0 提高育雏成活率 :
饲养管理
蛋鸡 育雏 期 管理要 点
万景新 ( 河北省 河 间市职教 中心 0 2 5 ) 6 4 0
通 常 所 说 的 育 雏 期 是 指 0 7周 龄 ~ 的 雏 鸡 所 经 历 的 时 期 。 此 阶 段 小 鸡 体 温 调 节 机 能 还 不 完 善 、消 化 系 统 发 育 还 不 健 全 ,对 外 界 温 度 变 化 比较 敏感 . 对 外 界 环 境 适 应 性 差 ,稍 不 注 意 饲 养 和 管 理 .极 易 造 成 发 育 不 良 或 患 病 伤 亡 。从 而 直 接 影 响 鸡 群 的成 活 率 和 产 蛋 率 的 高 低 。 因此 ,如 何 管 理 好 雏 鸡 , 使 之 成 活 率 高 、 均 匀 率 高 , 骨 骼 发 育 良 好 , 体 重 符 合 品 种 标 准 , 为 以 后 实 现 高 产 稳 产 打 下 坚 实 的 体 质 基 础 ,就 成 为 饲 养 管 理 者 的 工 作 任 务 。 如 何 做 好 .笔 者 根 据 几 年 的 实 践 经 验 总 结
2 接 雏
的 变 化 。 因 而 . 温 度 是 决 定 雏 鸡 成 活 率 高 低 的关 键 。 雏 鸡 的 供 温 应 该 适 宜 、 平 稳 、 逐 渐 下 降 。 一 般 主 张 “ 鸡 施 看 温”而不赞成 “ 表施温 ” 看 .育 雏 期 建
议 的 温 度 范 围 :一 周 龄 时 3 ~ 5 , 以 3 3℃
5 % .死 亡 率 2 %左 右 。 O 0
病 选 用 制 霉 菌 素 和 大 蒜 是 因 为 制 霉 菌
素 是 烯 类 抗 生 素 ,对 消 化 道 真 菌 有 特 效 。 大 蒜 中 的 大 蒜 素 ( 6 S)为 植 CH0 0 物 杀 菌 素 。鲜 大蒜 中含 有大 蒜 氨 酸 , 在 大 蒜 分 解 酶 的 作 用 下 分 解 为 大 蒜 素 和 硫 化 丙 烯 基 , 因 此 大 蒜 对 念 珠 菌 有
能 耐 受 .2 ~ 8日龄 的鸡 体 温 调 节 机 能 12
逐 渐 增 强 , 到 3 日龄 绒 羽 全 部 换 成 羽 0
毛 后 .才 能 用 增 强 新 陈 代 谢 的 方 式 来
抵 御 寒 冷 ,才 能 较 好 的 适 应 外 界 温 度
准 备 好 饲 料 、药 品 、疫 苗 。
3 温 、 湿 度 控 制
做 好 育 雏 舍 修 缮 工 作 , 检 查 维 修
各 项 设 备 以备 待 用 。
( )温 度 控 制 :雏 鸡 的 体 温 调 节 1
枯 、翅 下 垂 、腹 泻 、迅 速 消 瘦 . 鸡 群 开 始 出 现 死 亡 , 采 食 量 、饮 水 量 下 降 很 快 。这 次 发 病 在 有 些 鸡 群 发 病 率 4 — 0
抑制和杀灭 。 ( )毛 滴 虫 通 常 侵 害 上 消 化 道 如 3
现 顽 固 性 腹 泻 或 反 复 腹 泻 。 所 以 在 治 疗 过 程 中 应 联 合 使 用 抗 真 菌 的 药 物 和 抗 生 素 。 在 实 际 生 产 过 程 中 我 们 发 现 毛 滴 虫 病 治 疗 痊 愈 后 真 菌 病 会 很 快 痊 愈 。 在 一 些 发 病 较 轻 的 鸡 群 只 治 疗 毛 滴 虫 病 .念 珠 菌 病 也 会 自然 康 复 。对 出现 顽 固性 腹 泻 的 鸡 群 使 用 微 生 态 制 剂 如 蜡 样 芽 孢 杆 菌 和 枯 草 杆 菌 有 很 好 的疗 效 。 ( )这 次 发 病 雏 鸡 群 症 状 较 重 , 4 而 同场 饲 养 的 商 品 蛋 鸡 发 病 症 状 较 轻 . 产 蛋 基 本 正 常 .仅 有 个 别 鸡 有 轻 微 的
制 定 好 育 雏 计 划 : 进 雏 数 决 定 于
当 年 成 母 鸡 笼 位 的 数 量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再 加 上 育 雏 育 成 期 死 亡 淘 汰 数 , 即 是 需 情 况 , 以供 雏 4 鸡免疫程序时参考。
如下 : 1 接 雏 前 准 备
清 除育 雏舍 内一 切 于育雏 无关 的 物 品 ,将 育 雏 舍 设 备 及 用 具 冲 洗 干 净 , 用 消 毒 药 彻 底 清 洗 消 毒 ,最 后 用 甲 醛 密 闭熏蒸 。每 立方米 用 甲醛 2 8毫 升 , 高 锰酸 钾 1 4克 ,要 求 相 对 湿 度 7 % , 0 温 度 l ̄ OC,密 闭 熏 蒸 2 4小 时 以上 。 进 雏 前 2天 应 预 温 , 雏 鸡 到 达 前 舍 温 应 达 到 3 ℃ , 相 对 湿 度 保 持 在 4
6 ̄0 。 0 7%
机能不完 善 ,1 0日龄 以 前 的 雏 鸡 在 环
境 温 度 下 降 不 十 分 明 显 的 情 况 下 .很
容 易 受 冷 而 造 成 生 长 发 育 缓 慢 、 甚 至
死 亡 .1 ~ 0 日龄 的鸡 对 冷 的 抵 抗 力 有 52 所 增 加 .2 日龄 以上 对 温 度 的 变 动 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