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与流水式养殖系统水质的比较

合集下载

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

循环水养殖系统1. 引言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养殖方式,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本文将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势和应用案例。

2. 工作原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水的循环利用。

系统通过一个完善的水处理过程,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然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供给养殖环境使用,实现水的循环供应。

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水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和养殖环境。

水处理系统主要负责废水的处理,包括去除悬浮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物和氨氮等。

水循环系统负责将处理后的水再次供给养殖环境,通过水泵等设备将水循环输送。

养殖环境则提供了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例如温度、氧气含量等。

3. 优势循环水养殖系统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许多优势。

3.1 节约水资源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了养殖中的水浪费。

相较于传统的养殖方式,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3.2 减少废水排放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废水,并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体污染。

而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处理过程,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废水的排放。

3.3 提高养殖效益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水的处理可以提高养殖环境的水质,创造更适合生物生长的条件,从而提高养殖的效益。

同时,系统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3.4 节能减排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优化水处理过程,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系统中的水循环过程较短,可以减少水的流失和泄漏,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应用案例循环水养殖系统已经在农业、水产养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1 农业在农业领域,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种植。

系统可以提供优质的灌溉水,同时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

4.2 水产养殖在水产养殖领域,循环水养殖系统适用于鱼类、虾类等水产动物的养殖。

系统可以提供清洁的水质,提高养殖效益,并减少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4.3 工业循环水养殖系统也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例如养殖池、循环水冷却等。

水循环养殖

水循环养殖

水循环养殖1. 简介水循环养殖是一种利用循环水系统来养殖水生生物的方法。

它通过精心设计的设备和处理系统,可以使水循环利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这种养殖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养殖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在水循环养殖中,水体中的污染物会被处理,从而保持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有助于提高养殖的产出和质量。

2. 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构成水循环养殖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合而成,包括养殖池、水泵、生物过滤器、氧气供应装置、水处理设备等。

2.1 养殖池养殖池是进行养殖的主要场所,它可以是池塘、渔池、鱼缸等。

养殖池通常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循环水系统连接口,以便于循环水的进出和处理。

2.2 水泵水泵是水循环系统中起到循环水流的作用。

它通过抽水将池水送入过滤器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水送回养殖池,形成循环。

水泵的功率和流量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需求来选择,并且需要定期保养和清洗。

2.3 生物过滤器生物过滤器是水循环养殖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它通过一系列的物理过滤和生物滤材来去除废物和杂质,同时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供细菌附着和繁殖。

这些细菌可以分解废物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使其转化为对养殖生物友好的硝酸盐。

2.4 氧气供应装置水循环养殖中,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需要充足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

因此,氧气供应装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见的氧气供应装置有空气泵、增氧机等,通过将气体注入养殖池中,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提高生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

2.5 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是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和卫生而设计的。

它可以包括除杂器、杀菌设备、PH调节装置等。

这些设备可以去除水中的过滤不良物质,保持水的透明度和无菌状态,确保水质对生物生长的有利。

3. 水循环养殖的优势水循环养殖相比传统的养殖方式具有多项优势。

3.1 水资源节约水循环养殖利用循环水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

循环水系统能够将使用过的养殖水进行处理,去除废物和有害物质,然后再重新利用,减少对新水的需求。

生态养殖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

生态养殖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

生态养殖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目录第一节畜牧业生态养殖案例分析 (4)一、草原畜牧业生态养殖模式 (4)二、水产养殖业生态养殖模式 (6)三、家禽养殖业生态养殖模式 (9)四、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五、生态养殖模式在畜牧业中的推广 (16)第二节生态养殖模式的成功案例 (19)一、生态养鸡场的高效运营策略 (19)二、水产养殖业中的生态养殖技术 (21)三、生态养殖模式下的畜牧业品牌建设 (23)四、生态养殖模式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26)第三节生态养殖模式的问题与挑战 (28)一、生态养殖模式的技术难题 (28)二、生态养殖模式的资金投入问题 (31)三、生态养殖模式的市场接受度 (33)四、生态养殖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36)第四节生态养殖模式的改进与优化 (38)一、生态养殖模式的技术创新方向 (38)二、生态养殖模式的成本控制方法 (41)三、生态养殖模式的市场营销策略 (44)四、生态养殖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46)第五节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与普及 (49)一、生态养殖模式的宣传与教育 (49)二、生态养殖模式的示范与推广 (51)三、生态养殖模式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54)四、生态养殖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56)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第一节畜牧业生态养殖案例分析一、草原畜牧业生态养殖模式(一)全年禁牧舍饲模式1、模式概述全年禁牧舍饲模式是通过发展以青贮玉米为主的人工饲草种植,实现区域内牲畜全部舍饲圈养的养殖方式。

这种模式在草原畜牧业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环境压力大、草场退化严重的地区。

2、实践案例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为例,该县通过全年禁牧舍饲,实现了羊全部舍饲圈养,牛舍饲圈养率也达到了45%。

具体做法包括:政府制定标准,乡镇规划设计,村组建施工队,养殖户自主建设。

累计建成舍饲圈养人畜分离养殖园区25处,创办家庭牧场295户。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分类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自流水式养殖:利用天然地势形成的水位落差使水不断地流经鱼池,无需动力。

例如,在水库大坝下设流水鱼池,在引水下山灌溉的水渠边建造流水鱼池,鱼池流出的水仍可用于农田灌溉。

这种类型的流水养鱼,成本低,但受当地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的限制。

2. 开放式循环流水养殖:主要特点是利用湖、库、河海等水域,需用动力抽水导入流水鱼池,使用后的水直接排出或经处理循环利用,养鱼系统始终与天然水体相连。

由于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设备简单、施工较容易,我国目前大多数育苗温室均采用此种养殖类型。

3.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殖:用水需经专业处理后再重复使用。

其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大。

4. 温流水养殖:又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类。

此外,工厂化养殖还有高位池、网箱养殖、陆基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等类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农业专家。

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的水质变化[设计+开题+综述]

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的水质变化[设计+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封闭式循环养殖系统的水质变化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水循环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生存竞争的重要性资源,我国从事渔业生产的劳动力约占世界渔民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

而水产品总量也占世界的绝大部分,据有关机构预测,世界水产品消费量在未来30年内增长率大约在1.0%—2.9%,而水产品的增加主要来自水产养殖业,这就预示着,人们不得不寻求一种效益稳定、环境友好的水产养殖生产模式。

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其节水、省地、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21世纪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的主导生产模式之一。

对于循环水养殖,政府也给予积极的响应,2006年3月,农业部颁发《水产养殖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国建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点厂,同时,政府在政策制定和重大项目资助上开始倾斜。

十五科技攻关、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年度863计划等重大专项课题均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对象进行资助。

在这种大环境下,选择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质变化为课题进行试验,就显得刻不容缓,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生长健康和质量,进而影响到经济效益,在循环养殖中,解决水质问题是核心问题。

通常在解决水中废弃物质有三类手段,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调控,物理净化主要是曝气,尽可能阻止反硝化反应,来降低对水产品有毒害的氨氮;化学净化是利用如臭氧和过氧化氢等强氧化剂氧化水体中的污染物,杀灭水体中的病毒、病菌和微藻。

此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使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生物调控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环保型方法,其原理是营造一个适合硝化细菌生长的环境,并维持旺盛的硝化作用,当养殖循环水经过生物滤床时,将水中的氨氮及亚硝酸氮等有毒物质氧化为没有直接毒性的硝酸氮,养殖密度越高,循环水系统对生物滤器的依赖性也就越强。

本实验就是对生物处理水样进行长期跟踪测定,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原始数据,促进养殖产业的发展。

工厂化水产养殖

工厂化水产养殖

我国目前现行的工厂化养鱼设施设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提水动力设备、充气泵、沉淀池、重力式无阀过滤池、调温池、养鱼车间和开放式流水管阀等。

前无严密的水处理设施,后无废水处理设备而直接排放入海,属于工厂化养鱼的初级阶段。

另外,由于养殖密度大,病害时有发生。

因此,要推广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养殖模式,加强科学管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解决养殖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改善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使养殖鱼类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选择优良的苗种和优质饲料,能够使鱼生长快速,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下降30%-50%,养殖成本降低12%左右。

技术要点:1循环水工艺流程(1)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①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②工作原理简介(按工艺流程顺序)a.养殖池一般为方形圆抹角鱼池,水面一般在40~50米2,平均水深一般在40~50厘米,池中心排水,每座大棚总水体一般在300~500米3。

对鱼池进行必要的改造。

原有鱼池改造只需在池内增加一支循环水回水管兼拦沫排沫管,一般采用Φ110毫米PVC管;池外增设一条循环水回水总管至循环水处理系统,回水总管的直径根据池子的多少来确定,其余的如鱼池供水管道等维持原状即可。

这样养鱼池内较清的水顺回水管流入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排污操作时直接拔管即可。

b.固液分离装置。

固液分离装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采用微滤机,出水水质较好(筛网的目数决定),造价较高;二是采用弧形筛,无需动力和清洗用水,造价相应较低,出水水质一般;还可以采用筛绢网加过滤棉。

c.紫外线或微波消毒器消毒。

待消毒的水经进水口进入消毒井,自下而上均匀的流经垂直插入的紫外线消毒灯管再由消毒井的出水口流出完成了消毒过程。

紫外线消毒装置安装在循环水泵的前端,安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各种细菌进入循环水处理系统,包括有益的硝化菌,这样才能保证循环水处理系统内的有益菌群形成优势菌群,保持生物净化的活力。

工业化养殖,哪种模式更有“钱”途?

工业化养殖,哪种模式更有“钱”途?

循环水养殖,哪种模式更有“钱”途?当下国内水产养殖大环境中,有十几种养殖模式被水产人相互推广使用,其中以“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和“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这两种养殖模式的发展劲头最猛。

那么今天我们让这两种养殖模式PK一下,解析两者的本质和特点,探究哪种养殖模式更适合你!两种模式的本质池塘内循环流水槽模式:本质上是露天大塘养殖模式的高级版,也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模式。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车间:本质上是一种工业车间的养殖模式,每个养殖池犹如一台台产鱼机器。

循环水养殖是水产养殖向集约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代表作,集中了工业和农业中的先进技术。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模式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池塘内循环流水槽模式01场地方面:如果养殖者考虑投资流水槽养殖,那么至少需要有一个大水面,比如湖泊、水库、几十亩养鱼塘、休闲景区等。

如果仅仅是为了做流水槽养殖,而特意去挖一个大塘,是不是就很傻了。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若在湖泊和水库做养殖,似乎难过环评这一关。

气候方面:露天养殖不得不考虑天气变化和水温,南方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几乎可以做到全年养殖,效益还不错;北方甚至是东北地区的养殖时间较短,养殖槽的利用率不高,回本时间太长,不适合做流水槽养殖。

03品种选择方面:流水槽养殖者会选择普通品种,比如草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翘嘴红鲌、加州鲈等。

这种模式的硬件条件,决定了无法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的中高端水产品种。

04养殖者的技术、管理水平:因有95%的大塘水面作为缓冲,且养殖品种都是经过多年杂交育种,筛选出来的技术成熟的品种,对于养殖者的技术要求不高。

其所配备的设施设备,操作较简单,一般水平的养殖者都可以胜任。

05适合人群:有大水面养殖经验,拥有一处大水面,考虑提高养殖密度,但不想投入太多资金;已经习惯养殖某些淡水品种,不考虑养殖售价高、难度大的品种的养殖者;更适合年龄稍大,倾向于低投入、低产出、赚小钱的养殖者。

发展前景:“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模式是露天大塘养殖模式的升级版,但其发展依然受到水温、气候、环保、治安等方面的约束。

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

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

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应用同济医学院张述林⑴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

目前循环水养殖技术在国际上25个国家申请了35项专利。

循环水养殖淡水鱼技术已经成熟,利用它养殖海水鱼的技术在美国已有工程专利。

生物技术的循环水养殖是美国21世纪水产养殖的主要技术。

传统养殖尽管成本低,但已不能满足人类对水产品的持续需求,目前水产品捕捞大大超过自然资源持续产量,而且传统养殖技术需要大面积土地和水,无法避免由于工业、鱼等水产品排泄物直接排入自然引起的环境污染。

在今天土地和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无污染的节省资源养殖技术成为渔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更实际的是,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水产品进口贸易逆差仅次于石油,排在第二位。

目前的水产品利润有限,一但循环养殖技术有所突破,其推广后所获得的利润将是巨大的。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又被称为:陆基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等。

一般是指集中了相当多的设施、设备,拥有多种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下,具有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少的特点。

国外一般称为循环水养殖。

欧洲水产养殖业的分布,从挪威寒冷的海湾一直延伸到太阳笼罩的希腊群岛,养殖种类具有多样性。

目前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的种类约100余种,包括年产730 323吨的大西洋鲑鱼以及年产少于1吨的海胆。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欧洲2003年的水产养殖总产量为2 203 851 吨,产值51.4亿美元,从全球水平看,不到世界总产量的5%,但有几种养殖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像大西洋鲑鱼、贝类、真鲷和欧洲鲈鱼等。

欧洲水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水产商品饲料的开发和以封闭循环水、网箱养殖等为代表的高新养殖模式的生产应用。

在欧洲,高密度封闭循环水养殖被列入一个新型的、发展迅速的、技术复杂的行业,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与生物工程,引用前沿技术,最高单产可达100 kg/m3,封闭循环水养殖已普及到虾、贝、藻、软体动物的养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与流水式养殖系统水质的比较摘要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因其节约土地、水和能源,环保、高产和产品安全可控等特点,成为当前和未来推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主要养殖模式之一。

我国北方水产养殖业逐渐兴起的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已逐渐取代原有的流水集约化养殖,尤其是在高价值鲆鲽鱼类养殖生产中。

本论文集中研究了在进水水质相同、养殖对象一致、养殖密度类似的情况下,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和流水式开放养殖系统的水质,主要是温度、氨氮、COD、pH、TSS等水质指标的差异及变化情况。

同时,结合之前所做关于生物滤器挂膜成熟水质指标变化,主要是氨氮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挂膜成熟过程。

关键词: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流水式养殖系统水质比较The Water Quality Comparsion between RAS (Recirculation Aquaculture Systems) and Flowing-systemsAbstractRAS ( Recirculation Aquaculture Systems) becomes the main sustained form in aquaculture because of saving land, seawater, resource, reducing pollution, high-production, good quality of goods these days and in future. RAS has been instead of flow-though systems in north of China, especially in flatfish culture.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change and differences of water quality , especially TAN, TSS, temperature, salinity, pH, and so on, in RAS and flow-through systems. As well, the water quality of RAS is monitoring during bacteria growing up in the biofilter to judge the stability of systems.Keywords:RAS Flowing-Systems Water-Quality目录1.前言 (1)2.材料与方法 (4)2.1实验材料 (4)2.1.1实验对象 (4)2.1.2实验试剂 (5)2.1.2.1氨氮测定所用试剂 (5)2.1.2.2COD测定所用试剂 (5)2.1.2.3pH测定所用试剂 (5)2.1.3实验系统 (6)2.1.3.1封闭循环水系统 (6)2.1.3.2流水开放式养殖 (9)2.1.4实验仪器 (10)2.2实验方法 (11)2.2.1养殖水温度的测定 (11)2.2.2养殖水中氨氮含量的测定 (11)2.2.3养殖水中COD含量的测定 (14)2.2.4养殖水pH的测定 (15)2.2.5养殖水TSS的测定 (16)3.实验结果 (17)3.1挂膜期间水质 (17)3.1.1 试验条件下自然挂膜氨氮去除变化情况 (17)3.1.2试验封闭循环水系统挂膜 (18)3.2水质指标 (19)3.2.1养殖水温度的测定 (19)3.2.2养殖水中氨氮含量的测定 (20)3.2.3养殖水中COD含量的测定 (22)3.2.4养殖水pH的测定 (23)3.2.4养殖水TSS的测定 (24)4.实验结果比较 (24)5.总结 (25)参考文献 (27)致谢! (27)1.前言我国是海洋水产大国,2006年我国的海水养殖产品总量达1436万吨,约占世界海水养殖产品总量的60%以上,为我国13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做出了贡献。

但我国不是海洋水产强国,这主要表现在海水养殖业普遍存在的设施陈旧、简陋、生产工艺不成熟、生产率低、生产稳定性差、养殖过程病害频发、养殖生产环境污染严重、养殖产品品质下降等方面。

发展新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使水产养殖过程更为“环境友好”已成为海水养殖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工厂化养殖被普遍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

养殖企业也希望通过发展工厂化养殖,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能适应全球开放市场的需求和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我国现有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基本是采用开放式流水生产,处于工厂化养殖初级阶段。

其特点是用水量过大,对水质的前处理简单,产量难以提高,绝大多数养殖单位不设后处理,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入海,造成海区污染并危及企业自身的持久生存。

为此,从保护环境和持续利用资源的全局出发,走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之路,改变目前的生产现状,彻底改善养殖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不协调的关系,才是最佳的出路。

封闭循环水养殖(Recircl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通过综合集成现代生物学、建筑学、化学、电子学和工程学等领域的技术[3]机械过滤、生物过滤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残饵、粪便以及NH3-N、NO2-N等有害物质,再经消毒增氧、去除CO2、调温后输回养殖池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利用,这样可大大节约水资源,使养殖水体持续保持高溶氧状态和稳定的水质环境,显著提高单位水体生产力。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需要控制总氨氮(TAN)、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以及二氧化碳(CO2)等代谢物的积累,循环水养殖所需要的水处理单元取决于水循环利用率、经济性和养殖对象的水质要求,典型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处理单元(如图1所示)包含悬浮颗粒物去除(机械过滤)、气体控制(氧气供应, CO2去除)和生物处理(生物过滤的氨硝化反应和消毒)等。

封闭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无论是用水量还是占地面积均要显著低于池塘养殖和开放式流水养殖模式,并可大大提高养殖密度;另外工厂化养殖把外来污染源和病原体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生产环境稳定,可生产出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无公害产品,并通过对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减少养殖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环境友好。

封闭循环水的水处理技术发展过程为:上世纪六十年代多数采用单级净化装置(如:卵石滤床、活性污泥池、滴滤等)来处理全部污水,这类装置占地大、效率低。

七十年代研制了净化效率较高的生物转盘、生物转筒,同时发展了二级以及三级式水净化技术,即增加前级处理装置,滤去粒状污物,减少生物滤池负荷;这类装置除普通沉淀池外,还有压力滤器、斜板、斜管滤器、固体离子过滤机等。

八、九十年代以来,美、日等国进一步研究了臭氧净化处理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技术以及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并相应研制了新的滤料,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近年来,国外工厂化养殖技术进步较快,在水体消毒净化、池底排污、增氧及控温方面,几乎采用了现代所有可以引用的实用技术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高新化、普及化。

许多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养殖都引进了当今的前沿技术,最高单产达100 kg/m3,主要是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与生物工程,并且工厂化养殖已普及到虾、贝、藻、软体动物的养殖,育苗企业普遍采用封闭循环水技术,工厂化养殖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国策和水产发展的重点。

在欧洲,当前绝大多数养殖企业的苗种孵化和育成均采用循环水工艺,越来越多的海水和淡水封闭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各地得以成功实践。

如在丹麦大约有超过10%的鲑鱼养殖企业正积极把流水养殖改造为循环水养殖,以达到减少用水量和利用过滤地下水减少病害的目的;在法国,所有的大菱鲆苗种孵化和商品鱼养殖均在封闭循环水养殖车间进行,鲑鱼的封闭循环水养殖也开始进行生产实践。

海水封闭循环水养殖理论与技术也是欧盟建议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丹麦、挪威、美国等10余个国家均相应立法,我国台湾也鼓励发展,以求节水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大型化、超大型化。

国外工厂化养殖都有向大型、特大型、超大型企业发展的趋势。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夏威夷投资2500万美元,建立了对虾养殖工厂,负责全州对虾市场销量的一半;日本政府在长崎投资6800万美元,建造了3英亩的养鱼车间;俄罗斯计划建造72个大型工厂化养鱼工厂,总产量要达到100万吨。

3)产业化、国际化。

工厂化养殖在西方一些国家已产业化,从研究、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以及产品的产前产后服务,如银行、保险、保安、信息等都形成网络,形成了一个新的知识产业。

围绕工厂化养殖,形成了上、下游产业群体,有的正形成集团与跨国集团[1]。

本论文集中研究了在进水水质相同、养殖对象一致、养殖密度类似的情况下封闭循环水系统和流水式开放系统的水质,尤其是温度、氨氮、COD、pH、TSS等水质指标的差异及变化情况。

同时,结合之前所做关于生物滤器挂膜成熟水质指标变化,尤其是氨氮的变化情况,探讨封闭循环水系统稳定过程中,尤其是在挂膜开始直至挂膜成熟过程,来判定系统的稳定程度。

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2.1.1实验对象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 )属于鲽形目鲆科,英文名Turbot,山东、广东等地又称为蝴蝶鱼或多宝鱼。

身体扁平近似圆型,双眼位于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背鳍与臀无硬体且较长;头部及尾鳍均较小,身体中部肉厚,内脏团小、出肉率高,整个身体的可食用部分比同类鱼多。

大菱鲆属于北欧冷水鱼类,是一种名贵的比目鱼,该鱼对温度等海水指标要求较严,全国仅山东半岛少数地区适合养殖。

大菱鲆最高致死温度为28-30℃;最低致死温度为1-2℃;最高生长温度为21-27℃;最低生长温度为7-8℃;最适生长温度为14-17℃,其对盐度的耐受力最高为40‰;最低为12‰。

大菱鲆在自然环境状态摄食习性为肉食性,幼鱼期摄食甲壳类;成鱼则捕食小鱼、虾等。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驯化主要投喂高能颗粒配合饲料。

2.1.2.1氨氮测定所用试剂硫酸铵------ ;分析纯;亚硝酸钠------NaNO2;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优级纯;盐酸------;分析纯;溴酸钾-----溴化钾-----KBr;分析纯;磺胺------NH2SO2C6H4NH2;分析纯;盐酸萘乙二胺------C10H7NHCH2CH2NH2·HCl;分析纯;三氯甲烷------CHCl3;分析纯;纯净水------娃哈哈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出品;2.1.2.2COD测定所用试剂氢氧化钠------ NaoH;优级纯;硫酸------H2SO4;分析纯;碘酸钾------KIO4;分析纯;硫代硫酸钠------Na2S2O3;分析纯;高锰酸钾------KMnO4;分析纯;分析纯;碘化钾------KI;纯净水------娃哈哈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出品;淀粉2.1.2.3pH测定所用试剂硼砂------25℃时pH=9.18混合磷酸盐------25℃时pH=6.86纯净水------娃哈哈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出品;2.1.3.1封闭循环水系统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 (以下简称循环水系统) 概念有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循环,一是封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