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不同的文体作品时如何达到动态对等

翻译不同的文体作品时如何达到动态对等

U n R e g i s t e r e d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从文体学的角度看翻译标准 万正发 (1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 417000;21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8)3 摘 要:翻译标准是翻译理论的核心,文体再现又是翻译标准的核心。对翻译标准文体理论的系统再认识,有利于再现原文的文体特征,从而明确文体学对翻译标准确立的意义。 关键词:翻译标准;文体特征;文体再现 On Tran sl a ti on St andards from the Angle of Stylisti cs Abstract:Regarding translati on standards,the key point of translati on theory,the p resent article syste m ically analyzes the theory of translati on standards in style.It points out rep r oducti on motivati on of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in target language,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y2 listic study t o translati on standards. Key words:translati on standards;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style rep r oducti on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8)0920053202 1.引言 翻译标准和原则,在翻译界可谓众说纷纭,其中很多翻译标准都提到了对文体的要求。Tytler在Princi p les of Translati on中提出译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应与原文具有相同的特征;奈达在Translati on Theory and Practice中也提出:翻译要从语义到文体,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1];我国学者严复的“信、达、雅”、鲁迅“要保留原文的风姿”等理论也表达了对翻译标准文体论的探讨。 2.文体探微 文体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英语style 一词源于拉丁语的stilus,原指古人在蜡板上写字用的一种用金属或骨头制作的“笔”。随着时间的推移,style一词的词义不断扩大,以至《牛津英语词典》曾在该词下面列出26个义项。[2] 现英文Style既可指某一时代的文风,又可指某一作家使用语言的习惯;既可指某种体裁的语言特点,又可指某一作品的语言特色。它包含文体、语体和风格等方面的意思。因此stylistics这个词便译为“文体学”、“语体学”或“风格学”。 随着文体学的发展和完善,它已经成为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标准的重要理念。一些学者曾指出运用文体学确立翻译标准的意义,并作出了一些精辟论述,集中在语体、语言常规与变异以及语言结构与功能等方面。但笔者认为这些论述对文体所蕴涵的意义不够系统和全面。根据泰特勒、奈达等学者翻译标准中的要求,文体style至少应包括语体、文类体裁、功能文体、修辞与篇章等多个层面。 3.文体多层面对翻译的要求 3.1语体(f or mality) 语体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与语域即使用语言的主体、场合和情景相关。语体在作品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描写话语环境、展示人物身份、反映社会文化、体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等。译者应了解作者的语体使用意图,在译文中设法去再现这些方面的效果,以求获得语用等值。如:[3] a.H is bel oved parent has j oined the heavenly choice. b.H is dear father has passed a way. c.H is father died yesterday. d.H is old man has kicked the bucket. 根据所表达的拘谨、正式、商议及随意等不同文体,宜分别译为: 他慈父已登仙界。 他亲父已去世。 他父亲昨天过世了。 他的老家伙已经翘辫子了。 对语体的翻译须辨析词汇所归属的语体等级,以做到选词准确。词汇的语体色彩除了可以在相关词典中查找外,还可以根据语言环境推断,注意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语体使用相应的语言,完成不同语体之间的对应翻译。翻译标准文体理论体现在语体上贵在“信”,即保持原语与译语在语体上的一致性。 3.2.翻译与文类题材(types of writing or genre) 35 第24卷 第9期Vol.24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 CHUAN C OLLEGE OF E DUCATI O N 2008年9月 Sep.2008 3收稿日期:2008205211  作者简介:万正发(1982—),男,湖北监利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翻译方法相关论文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不同文体的篇章翻译

匆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Haste In these swiftly escaping days, what can I do in this world amongst thousands of households? I can do nothing but hesitate and hurry. In these over eight thousand hurried days, what has been left to me besides hesitation? The past days like light smoke are blown away with the breeze or like a thin layer of mist evaporate with the morning sun. And what marks have left in the world? When have I ever left a mark as tiny as a hairspring? I came to this world naked, soon I’ll leave here naked, too. But, it’s unfair to me…why did I come to this world for nothing?

文体与翻译

英翻汉 Sometimes it is interpersonal skills rather than professional skills that really counts in your career.Interpersonal skills are nothing but the ability to be good listener to be sensitive toward others’ needs to take criticism well.3) People with skill in social relations admit their mistakes and take their share of blame which is a mature and responsible way to handle an error.4) That’s why many mediocre employees survive violent corporate upheavals while people of great talent are being laid off.Sensitive in their dealings with others they are well liked everywhere.People with poor interpersonal skills have trouble taking criticism.When confronted with a mistake they let their ego get in the way.They deny responsibility and became moody or angry. They mark themselves as ―prickly 有时候,在工作中重要的倒是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不是有多大的才能。人际关系就是一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察别人的需要,虚心接受批评的能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是对待错误的一种成熟和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平平庸庸的公司雇员在大调整中保住了位置,而有才能的人反而下岗。因为他们很注意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所以八面玲珑,到处有缘。而人际关系差的人往往不能处理好批评。碰到错误,他们首先想到自己,拒不承认自己有错,或情绪低落或大发雷霆,成为有刺的人,难以相处。 The course of history is never smooth.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and nothing short of a heroic spirit can help surmount them. A mighty long river sometimes flows through a broad section with plains lying boundless on either side, its waters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 Sometimes it comes up against a narrow section flanked by high mountains and steep cliffs, winding through a course with many a perilous twist and turn. A nation,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fares likewise.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man’s life is just like a journey. A traveler on a long journey passes through now a broad, level plain, now a rugged, hazardous road. While a determined traveler cheerfully continues his journey upon reaching a safe and smooth place, he finds it still more fascinating to come to a rugged place, the enormously magnificent spectacle of which, he feels, is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him a wonderful sensation of adventure.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这段道路的人,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 We are glad to note from your letter of March 9 that, as exporters of Chinese Cotton Piece Goods, you are desirous of entering into direct bushiness relations with us. This happens to coincide with our desire.At present, we are interested in Printed Shirting and shall be pleased to receive from you by airmail catalogues, samples and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se goods so as to acquaint us with the quality and workmanship of your supplies.Meanwhile please quote us your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之“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翻译作为语际交流的桥梁有着悠久的历史。尽管翻译早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共同进步,但构建系统的翻译理论却显得举步维艰。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西方翻译理论当是奈达的“功能对等论”、“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以至翻译界形成“言必称奈达”的局面。在奈达40余本著作和250多篇论文中,功能对等理论是其最重要的翻译理论。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翻译界观念逆转,形成“言必批奈达”之势。因此,应该对“功能对等论”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进而对其做出公允的评价。 一、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奈达分析了翻译中译语文化和源语文化关系的三种类型,认为这三种关系是由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出翻译的两种基本导向:等值有两种不同的基本类型—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以“等效原则”为基础的动态对等。 奈达的《论对等原则》一文集中阐发了动态对等思想。他认为语言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等,必须辨别翻译的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的对等原则,根据信息的本质、作者的目的以及译者的目的、受众的类型等因素,对翻译进行分类。即根据信息的本质,确定内容和形式何为翻译的主要考虑因素;根据作者及译者目的,确定翻译的预期目的是提供知识、引起情感反应,还是建议某种特有的行为举止。他希望读者达到完全的理解,并使翻译完成某种祈使功能。 为防止误会,奈达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他希望以此来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这个替换并不是要否定先前的“动态对等”。实际上“功能对等”与“动态对等”并无实质上的区别。奈达认为,功能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恰当的方式重新组织信息的形式和语义结构而进行交际。例如翻译white as snow时,如果一种语言里没有“雪”这个字,却有“霜”(frost)字,就可以用“白如霜”来替换。也可用同义比喻如“白如蘑菇”white as fungus 来表达,如果都不行,可以用一个非比喻形式very,very white“白极了”来表达。原作者期望读者看懂作品,通常他会表达的只会是一层意思,而不是几层意思。

各种文体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一、旅游文本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特点:(1)汉语旅游文体常引经据典,而英语则直扣主题; (2)汉语旅游文体多用华丽的修辞,而英语则用客观描述; (3)汉语旅游文体大量使用四字结构,而英语则善于用树杈性结构。 策略:1、适当的增译,添加适当的理解原文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 2、偏译法,在不损害原文内容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原文,对不不符合译文语言表达习惯的语句、语 序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改动和调整,重新组合编辑,使译文更好的适应外国游客的审美心理。 二、科技文本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特点:1、词汇大量使用专业术语;非限定动词的使用,多用纯科技词汇、通用科技词汇、派生词和缩略词; 2、句法,多名词化结构,广泛使用被动语态; 3、语篇,大量使用条件句、省略句,多用长句和复合句; 4、修辞,常用单调且出现频率较低的修辞,时态变化较少。 策略:1、强调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2、科技文英语时态变化不明显,故汉译英时多采用一般现在时; 3、科技文较少使用人称句,而是大量使用被动语态,翻译时应进行必要的时态转换。 常用的翻译法:增译法,省略法,此类转换法,结构调整法。 三、广告文体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特点:1、词汇,用于简单,具有口语化倾向,仿造新词,使用缩略语; 2、句法,多用简单句,口语性强,多用并列结构,较少使用主从结构,少否定,多祈使 3、多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押韵、反复、双关) 4、语篇,多并列,少主从。 策略:1、翻译时应考虑文化背景不同和审美习惯的差异,遵从“从主原则”,即“客从主便,入乡随俗” 2、翻译时不必拘泥于语言层面的对应,而应力求功能相似,效果相似,一般采用直译、意译、省译、 创译等译法。 四、文学文本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特点:1、词汇,丰富多次啊,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2、句法,大量修辞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性和音乐性,遣词造句体现作家写作风格; 3、修辞,使用大量修辞(比喻、你人、夸张、排比、双管、反语、反拟、回环、委婉) 4、语篇,由单个的“象”如事物、动作、场景、情节等就可产生一个完整的意境—意象结构—借物抒情。策略:1、疑问的语言应具有形象、生动、抒情、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特征; 2、不求形似,但求神似,风格再现; 3、译文应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美感功能。 五、新闻文体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特点:1、词汇,常用具有新闻色彩的词,且用词新奇,大量缩略词、临时词、次一转变及旧词新意; 2、句法,使用简短句;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大量使用; 3、语篇,较多使用省略句和扩张的简单句,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已提供事实或消息为目的, 避免使用带有个人感情或倾向性的语言;时态不求一致,往往主句用动词过去式,从句使用一般现在时。 策略:1、直译,一定要与原文取向一致,切不可自作主张; 2、翻译中适当添加注释行词语; 3、尽量再现原文修辞特点; 4、增译,使意义完整; 5、套用中外诗词熟句。

翻译与文体 文学翻译

翻译与文体--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然而,要给文学下个确切的定义,却并不容易。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小说文体、诗歌文体、散文文体和戏剧影视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诚所谓体中有体、类中有类,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一、小说的翻译 (一)英语小说的文体特征 综观所有的语篇和文体,文学文体是最为游移不定的。在英语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家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新求异,文学式样和创作手法总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其文体特征也不断变化,绝不象科技文体或新闻文体那样,虽然有变化但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就小说而言,时代不同,其主要特征也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区别,故文学史常有断代研究;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流派,流派中又有不同的作家,故作家语言研究长盛不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说抑或其它样式的文学作品,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文体特征。以下论述的只是小说所具有的较具普遍性的风格特点。 1)语言的形象性 小说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它通过形象思维来建构小说世界,来"展现"画面场景,借助具体细致的描绘来营造真实可信的氛围,渲染某种特定的情绪,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情节描写中,作家崇尚具体形象,力避抽象演绎。与这一特点相伴的词语特征是: (1)准确。如果一个作家要写一个人行走的动作,他会在十几个表示形态各异的行走动词中选择一个最为贴切的。如果是写一个人的哭,他也会在cry,sob,weep等词语之间作出理想的取舍。 (2)多限定词、修饰词。这也是为了使描述准确和具体。如D·H·劳伦斯的The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的开头一句:The small locomotive engine, Number 4, came clanking, stumbling down from Selston with seven full wagons.(四号小火车的车头拖着七节装满货物的车厢,从赛尔斯顿方向跌跌撞撞地开了过来,一路上发出叮叮咣咣的声响。)读者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而同样一个场景,如要用抽象的语汇进行描述,读者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第10卷第1期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10No .1 2010年3月 JOURNAL OF CHANGS HA AERONAUTI C AL VOC ATI O NAL AND TECHN I C AL C OLLEGE Mar .2010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朱蓝辉(1982-),女,湖北随州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 朱蓝辉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介绍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和应用文的文体特点,论述应用文体翻译应遵循功能对等理论,即译者应准确推测原文意思,充分了解读者的认知语境,用译入语准确写出相应的应用文,达到最佳的功能对等。 关键词:奈达;功能对等;应用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54(2010)01-079-04 Appli ca ti on of N i da ’s Theory of Functi ona l Equ i va lence to Prag ma ti c Tran sl a ti on ZHU Lanhui (Heyuan Polytechnic,Heyuan Guangdong 517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 oduces N ida’s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g matic English .It als o argues that the Theory of Functi onal Equivalence can be app lied t o Prag matic Translati on . Key words:N ida;Functi onal Equivalence;Prag matic Translati on 应用文体翻译是一种功能性和目的性很强的 翻译品种。它涉及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包括政府文件、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讲座通知、租房广告、住户须知、景点介绍、借阅规则、商店指南等文本。广告翻译是想把产品卖到国外去;景点介绍翻译,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参观游览;超市的英语翻译,则是为了方便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的饮食起居。一般说来,翻译读者感兴趣的,是产品的性质、功能,景点有哪些个“卖点”。[1] 读者不会在乎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译文文采如何。只要产品卖得好,大批外国游客来了,功能就达到了,翻译也就成功了。这与文学翻译在功能、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 那么如何实现应用文体的准确性交际功能以及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应用文体翻译呢?随着我国应用文体翻译市场急剧扩大,翻译数量与日俱增,这个问题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 功能对等理论,结合应用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提出了应用文体翻译中应遵循功能对等原则。一、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是一项复杂的交流行为。翻译界前辈已创立了许多翻译理论,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仍在不断地涌现。1969年,在《翻译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对等(func 2ti onal equivalence )”概念。翻译意味着交流,它取决于听译文或看译文的人能了解到些什么,所以,谈功能对等最根本的是必须比较:接触原文的人怎样理解原文以及接触译文的人怎样理解译文。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对等:形式对应和动态等值。形式对应在形式和内容上注重信息本身,与建立在“等值效应原则”上的动态等值不同。他认为形式对应是指代表源语词或句在目的语中最切近的具有对等功能的词或句,在语言对等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翻译对等 【摘要】本文通过以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在汉译英时怎样运用功能对等理论的几种翻译策略达到翻译对等的效果。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翻译对等 一、引言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在其《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动态对等”后称“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指出翻译就是“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原语信息”的过程。对等的标准就是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 奈达提出了三类对等,即形式对等、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翻译中,译者关注的并非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功能对等简单讲就是要让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功能上对等,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的对应。功能对等理论有九种翻译策略,即音译、直译、增译、减译、改译、加注、意译等。 二、翻译策略在汉译英时的应用 1.音译。有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以及术语名称等在译语中无对应词时通常用音译,以避免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例:天津——Tianjin;王晓宏——Wang Xiaohong;秧歌——yangko;饺子——jiaozi。 2.直译。“词语指称意义的直译,关键要做到准确无误。要注意防止两种现象:一是专有名词或专门术语的误译,二是找到‘假朋友’——即两种语言中形式相同,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的词。”。例如:“新闻照片”不是news photo,而是press photo。“白酒”不是“white wine”,而是spirits。 汉语作品的题目或电视剧名的翻译一般用直译。例:《红楼梦》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北京人在纽约》译为: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一些商标名也可用直译法:“小天鹅”洗衣机“Little Swan”Washer。 3.增译。如从功能对等论的角度分析,翻译中的增词必须在译文和原文之间达成风格上的“功能对等”,更要注重内容上的对等传递,尽可能做到译文的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感受上基本相同。增词一般用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是为了意义上的需要;三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汉语多无主句,而英语无主句只能表示祈使语气,使用范围窄得多,增加泛指意义的代词或符合上下文逻辑意义的代词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例:如果走近了,会发现他们那可爱的神情——If you approach them,you will see their cute looks.该句为汉语常见的无主句,翻译时应增译出主语“you”。 4.减译。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汉语中词语的重复现象比较多,如果把这些重复的词全都翻译出来,译文则会显得冗长啰嗦。所以在汉译英时,减译是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译文简明扼要。例如: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We should be loyal to our party,to our people and to our motherland.本译文省略了后面的两个“忠于”,使译文简洁通顺。 5.加注。汉语的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能把丰富的意义用简短的几个字表达出来,因此成语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把汉语的成语翻译成英语时,应保留成语的形象、比喻和民族色彩,此时可以用加注。例如:对牛弹琴:play the lute to a cow—address the wrong audience;鸡毛蒜皮:chicken feathers and garlic

不同文体之间的转换

Word,PDF,PPT,TXT之间的转换方法(好东西,以后整理课件就不会那么麻烦了。。。) 转载自赖佳佳转载于2010年09月07日 10:31 阅读(1) 评论(0) 分类:緋原創、 举报 一、把PPT转WORD形式的方法 1.利用"大纲"视图打开PPT演示文稿,单击"大纲",在左侧"幻灯片/大纲”任务窗格的“大纲”选项卡里单击一下鼠标,按"Ctrl+A"组合健全选内容,然后使用"Ctrl+C"组合键或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然后粘贴到Word里。 提示:这种方法会把原来幻灯片中的行标、各种符号原封不动的复制下来。2.利用"发送"功能巧转换打开要转换的PPT幻灯片,单击"文件"→"发送"→"MicrosoftWord"菜单命令。然后选择"只使用大纲"单选按钮并单击"确定"按钮,等一会就发现整篇PPT文档在一个Word文档里被打开。 提示:在转换后会发现Word有很多空行。在Word里用替换功能全部删除空行可按"Ctrl+H"打开"替换"对话框,在"查找内容"里输入"^p^p",在"替换为"里输入"^p",多单击几次"全部替换"按钮即可。("^"可在英文状态下用"Shift+6"键来输入。)3.利用"另存为"直接转换打开需要转换的幻灯片,点击"文件"→"另存为",然后在"保存类型"列表框里选择存为"rtf"格式。现在用Word 打开刚刚保存的rtf文件,再进行适当的编辑即可实现转换。4.PPTConverttoDOC软件转换PPTConverttoDOC是绿色软,解压后直接运行,在运行之前请将Word和PPT程序都关闭。选中要转换的PPT文件,直接拖曳到"PPTConverttoDOC"程序里。单击工具软件里的"开始"按钮即可转换,转换结束后程序自动退出。 提示:如果选中"转换时加分隔标志",则会在转换好的word文档中显示当前内容在原幻灯片的哪一页。转换完成后即可自动新建一个Word文档,显示该PPT文件中的所有文字。 ps: 第四种慎用,百度上很多所谓的那个软件都是有病毒的,毒性不小,一般的杀毒软件查不出~~ PDF文档的规范性使得浏览者在阅读上方便了许多,但倘若要从里面提取些资料,实在是麻烦的可以。 二、把PDF转换成Word的方法 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是编辑PDF的软件。 用Adobe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打开他另存为WORD试试看。 或者用ScanSoft PDF Converte,安装完成后不须任何设置,它会自动整合到Word

不同文体的表达技巧

王岩平讲座纪实 月日是来成都学习地第四天.今天,有幸聆听了岁高龄地金话筒奖获得者、国家主任级播音员、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岩平教授地讲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说他高龄其实似乎并不妥,不仅因为他矫健地身姿,更因为他不失幽默地谈吐和沉稳而富有磁性地嗓音. 他说,语言表达地形式主要有三种:朗诵、朗读、说话.不论是哪种形式地表达,它地基础都是建立在语音、嗓音、表达上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随着社会地发展,大众对语言表达地各方面地要求越来越高了,语言上,不再只要求能“听得懂、听得清”,更要求在这两者基础上,能“听动情”.“听得懂”是对语言表达语音提出地要求、“听得清”是对语言表达嗓音提出地要求,“听动情”则是对经典诵读语言表达能力地高要求.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那在表达上,如何让做到让人“听动情”? 一、正确地创作道路 语言表达是一项再创作地工作.正确地再创作道路:在“理解作品——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地过程之中,达到正确理解与准确表达地统一;达到积极运动地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地语言表达技巧地统一;达到作品地题材风格与语言表达形式地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作品地精神实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备稿 怎样准备作品地表达,称为“备稿”.“备稿”是语言内部表达技巧基础理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次进行再创作活动地开始,是如何表达好作品地第一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备稿”有两方面地含义:广义备稿,狭义备稿. 广义备稿:指平时地学习和积累.同自己地生活根基、思想觉悟、道德标准、艺术修养、文化水平、理解能力、语言功力等都有着密切地关系.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记忆力、概括力、想象力、观察力、灵动力、推测力以及对作品地驾驭能力等等,都需要在平时地学习和实践中得到积累.因此,语言表达地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平时学习和积累地深度和广度.所以,广义备稿是进行再创作地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狭义备稿:指对具体一篇作品地准备.不同地人,不同地作品,会有一些细微地差别,但是从作品创作地根本上看,主要地方法是大同小异地.概括起来有六个步骤: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地、找出重点、确定基调.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语言表达地三个内部技巧 ()情景再现. 直接体现着再创作者对作品地理解、概括、感受、想象、灵动与驾驭地能力.尽管作品地种类繁多、名目庞杂,但在表达地时候都离不开思想感情地活跃、离不开思想感情上地灵动.因此,“动则活,不动则死”.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内在语. 内在语应该从表达目地、展示主题、把握基调以及上下文语言环境地角度进行分析、体验,这样才能调动其思想感情处于积极地运动状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对象感.对象感实际上就是再创作者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地存在和对象地反应,必须从感觉上、体验上意识到受众地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由此调动自己地思想感情使之处于积极地运动状态,兴奋起来、活跃起来,才能与受众产生交流.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四、语言表达地四个外部技巧 (一)停连:指停顿和连接地意思. 恰到好处地停顿:可以使再创作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地境界.恰到好处地连接:可以使用再创作者运动着地思想感情线推向更高地高潮,达到感人至深地目地!个人收集整理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奈达“动态对等理论”述评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我国翻译界影响颇大,他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译界被广泛接受。这一理论从交际效果出发,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反应。但这一理论忽视了语言的个性和特殊性、语际转换的复杂性、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原文形式及语篇的多样性。本文尝试对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全面解读和分析。 关键词:功能对等读者的反应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theories of Nida have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 slation scholars, and his “Dynamic Equivalence”has been accepted widely. Starting from th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this theory emphasizes reader-centered perspective,and attaches importance to readers’response, which neglects the specialties and individualities of the language, the complexity of conversion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the form of original text and the diversity of discourse.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n overall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Dynamic Equivalence”. Key words:Dynamic Equivalence; readers’response 1 引言 尤金·奈达是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因提出动态对等理论而享有

翻译与文体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然而,要给文学下个确切的定义,却并不容易。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小说文体、诗歌文体、散文文体和戏剧影视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诚所谓体中有体、类中有类,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一、小说的翻译 (一)英语小说的文体特征 综观所有的语篇和文体,文学文体是最为游移不定的。在英语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家们总是在不断地寻新求异,文学式样和创作手法总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其文体特征也不断变化,绝不象科技文体或新闻文体那样,虽然有变化但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就小说而言,时代不同,其主要特征也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区别,故文学史常有断代研究;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流派,流派中又有不同的作家,故作家语言研究长盛不衰。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说抑或其它样式的文学作品,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文体特征。以下论述的只是小说所具有的较具普遍性的风格特点。 1)语言的形象性 小说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它通过形象思维来建构小说世界,来"展现"画面场景,借助具体细致的描绘来营造真实可信的氛围,渲染某种特定的情绪,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情节描写中,作家崇尚具体形象,力避抽象演绎。与这一特点相伴的词语特征是: (1)准确。如果一个作家要写一个人行走的动作,他会在十几个表示形态各异的行走动词中选择一个最为贴切的。如果是写一个人的哭,他也会在cry,sob,weep等词语之间作出理想的取舍。 (2)多限定词、修饰词。这也是为了使描述准确和具体。如D·H·劳伦斯的The Odour of Chrysanthemums 的开头一句:The small locomotive engine, Number 4, came clanking, stumbling down from Selston with seven full wagons.(四号小火车的车头拖着七节装满货物的车厢,从赛尔斯顿方向跌跌撞撞地开了过来,一路上发出叮叮咣咣的声响。)读者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而同样一个场景,如要用抽象的语汇进行描述,读者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2)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以上所谈的语言的形象性,主要是指作家在写景画物时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特点,而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有的可能非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