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方言中的语言现象
固镇方言——精选推荐

绿豆=录豆拖鞋=鞋沙子自行车=绝打车不舒服=不调护你怎么搞滴该? =你搞什么?个是地该=是的吗?个照(怀远靠近淮南)=行不行个管=行不行我滴孩来=比较惊讶的感叹词!弄晃子滴=干什么老新=假货真老比=嚣张日比=算了那晃子=那个不吊照=不行朗一把=洗一下澡管谈=真行(有能力)谁个=哪一位小比养滴=不是人考代人=捉弄人杠家=回家泻呼人=唬弄人糟摆人=取笑人毛比=算了巴豁子=第三者插足狡计=说话滑稽,有趣,比箩=指罗嗦絮叨=罗嗦日眼人:让人觉得讨厌的(多指人)。
喋六=指娇气,肉麻。
劈脸呼你=要打你脸叽歪=指大呼小叫遭际人=歪曲丑化他人。
尖刚得=指肯定的,确切的,一定。
我滴个孩来=此为经典蚌埠话,表示感叹,并非骂人。
也熊=算了,罢了。
例,你也熊吧~!驾事=捧场你哈吧=你吹牛无浪或无狼神=街痞流氓混混干饭=米饭洋柿子=西红柿地豆子=土豆哈巴廊子=混得不好一比吊槽=一塌糊涂觉呼=觉得,感觉不碍事=不要紧拉倒=罢了,算了到位=不一般的关系那个老几=那人听或听头=会来事塄头青=卤莽的人靠了=糟啦炸壶=解散、和对象吹了,搁哪来该=在哪儿猫比老=坏事了尺巴撅=赤脚光布脊酿=赤背打浪打浪=弄干净老真蛋样=装模作样渴几头子=膝盖撩搔=惹事图个雄吗=图个啥一够够(一嘎嘎)=一点点抖擞=烧到=喜欢显摆没象=没情况(有蚌埠地区专用歇后语一句奉上:张公山的动物园---没有象!)拐故=乖张(曹雪芹形容贾宝玉的性格的蚌埠版)日你竹奶喝来来的=你奶奶的(怀远话!只有亲口说过的人才能品位这话骂出来舌头的畅快!!,感谢怀远,感谢生活,感谢主办单位)可渗歪人该=恶心人我歪一时= 我休息一会有点不条呼=身体不太舒服手巾捏子=手帕蔑达尺=直尺秋孩子=这孩子混的不行日来滴=日、靠,感叹词我大锅(哥)你可kei饭来.没kei俺家还有豆jue子来!一耳巴给你打的生活不能自理=<一下把你****>怪有意思的个来=<很有意思>日摆来日摆去=<叫过来叫过去>弄啥地该=<干什么>怪阿眼人的好=<烦人>你看你那吊样=<样子>饿囊=恶心弄啥该=干什么啊可得闲该=可有时间。
安徽怀远方言中的“自己”_0

安徽怀远方言中的“自己”“自己”一詞是20世纪末语言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简单反身代词的“自己”有其独特的历史来源和使用功能。
而在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怀远方言中,“自己”一词却拥有超越反身代词的使用功能,即作为谓词,意义相当于汉语普通话中的“不客套、随意”。
标签:怀远方言反身代词自己客套一、怀远方言概况安徽怀远县是安徽省北部蚌埠市的一个下辖县,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交界地带,北面与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的蒙城、宿县相接,东西有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的固镇、蚌埠、凤台,南面与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淮南相邻。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影响,怀远内部不同区域方言具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不同特点。
《安徽方言概况》和《中国语言地图集》根据怀远县城话的语音特点将其划为江淮官话洪巢片。
怀远方言的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存在明显的差异,也有自己的特点。
下面以“自己”一词为例,谈一谈怀远方言中的词汇。
二、反身代词“自己”的来源与用法“自己”是人们在言语交际中经常使用的一个简单反身代词,又称光杆反身代词,它也可以和人称代词一起构成复合反身代词,如“你自己”“他自己”。
“自己”一词并非从来就有,它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程工(1999)指出汉语中的“自己”不是纯粹的反身代词,而是由一个反身代词和一个泛指代词构成的复合词。
[1]根据朱冠明(2007)的考证,现代汉语中的简单反身代词“自己”来自古汉语反身代词“自”和代词“己”的复合。
[2]“自”和“己”在东汉以前各有其使用范围和语法功能,并不放在一起使用。
“‘自’有强调功能和照应功能,‘自’为强调用法时,出现在状语位置上,为照应用法时,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但是不能出现在主语和定语的位置上。
‘己’的主要功能是作宾语,也能出现在主语或定语的位置上。
”[3]东汉以后,僧人在佛经翻译中受母语影响产生对“自”的误用,使“自”有了作领属语和作主语,表泛指的新用法,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并列式“自己”,“自己”最初只在僧侣、佛教人员中使用。
蚌埠方言中“一时”的特殊用法

蚌埠方言中“一时”的特殊用法【摘要】: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属于皖北中原官话区(除怀远县属于皖中江淮官话区)。
在蚌埠方言中,“一时”的用法与普通话相比,有其独特的语里意义及语用价值。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讨:一、方言中的“一时”有哪些特殊的用法;二、对方言中“VP+一时”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三、方言中“一时+VP”结构的语义特征及其时态。
【关键词】:一时;语义;时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中,对“一时”的解释为:①名词一个时期:此一时彼一时/一时无出其右;②名词短时间:一时半刻/一时还用不着/这是一时的和表面的现象;③副词临时,偶然:一时想不起他是谁/一时高兴,写了两首诗;④副词叠用,跟“时而”相同:高原上天气变化大,一时晴,一时雨,一时冷,一时热,表示在短时间内交替变化。
这主要是对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时”的语义进行解释,而在蚌埠方言中,“一时”的语里意义及语用价值却具有其独特性,与词典中所给出的释义有所不同。
我们对蚌埠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方言进行了调查,发现除了在蚌埠地区方言中,“一时”可以出现在以下句式中外,其它地区的方言并无此用例。
因此,根据语法功能的不同,我们把蚌埠方言里“一时”的用法分为作“修饰性成分”和“被修饰性成分”两种:(一)修饰性成分:a.他只是一时的兴致,没两天就会厌倦的。
b.一时不知怎么处理,只好把这些文件先保存起来。
c.他一时就能来到,你再等一会吧。
(二)被修饰性成分:d.他等了一时就自己去学校了。
e.他在这里等了一时了。
f.他没有一时是闲着的,总要找点事情做做。
这六个用例中只有a、b是和普通话相同的,其它四例都是方言中的特殊用法,这四个句子可以概括为“VP+一时”、“一时+VP”和“V P+(了)+一时+了”结构,本文主要对针对前两种结构进行语义层面的分析。
一、“一时”在蚌埠方言中的特殊用法在蚌埠方言中,“一时”主要用于“VP+一时”和“一时+VP”结构中,这两种结构中的“一时”的用法均与普通话中“一时”的用法有所差异。
蚌埠土话——精选推荐

蚌埠⼟话蚌埠⼟话绿⾖=录⾖拖鞋=鞋沙⼦⾃⾏车=绝打车不舒服=不调护你怎么搞滴该? =你搞什么?个是地该=是的吗?个照(怀远靠近淮南)=⾏不⾏个管=⾏不⾏我滴孩来=⽐较惊讶的感叹词!弄晃⼦滴=⼲什么⽼新=假货真⽼⽐=嚣张⽇⽐=算了那晃⼦=那个不吊照=不⾏朗⼀把=洗⼀下澡管谈=真⾏(有能⼒)谁个=哪⼀位⼩⽐养滴=不是⼈考代⼈=捉弄⼈杠家=回家泻呼⼈=唬弄⼈糟摆⼈=取笑⼈⽑⽐=算了巴豁⼦=第三者插⾜狡计=说话滑稽,有趣,⽐箩=指罗嗦絮叨=罗嗦⽇眼⼈:让⼈觉得讨厌的(多指⼈)。
喋六=指娇⽓,⾁⿇。
劈脸呼你=要打你脸叽歪=指⼤呼⼩叫遭际⼈=歪曲丑化他⼈。
尖刚得=指肯定的,确切的,⼀定。
我滴个孩来=此为经典蚌埠话,表⽰感叹,并⾮骂⼈。
也熊=算了,罢了。
例,你也熊吧~!驾事=捧场你哈吧=你吹⽜⽆浪或⽆狼神=街痞流氓混混⼲饭=⽶饭洋柿⼦=西红柿地⾖⼦=⼟⾖哈巴廊⼦=混得不好⼀⽐吊槽=⼀塌糊涂觉呼=觉得,感觉不碍事=不要紧拉倒=罢了,算了到位=不⼀般的关系那个⽼⼏=那⼈听或听头=会来事塄头青=卤莽的⼈靠了=糟啦炸壶=解散、和对象吹了,搁哪来该=在哪⼉猫⽐⽼=坏事了尺巴撅=⾚脚光布脊酿=⾚背打浪打浪=弄⼲净⽼真蛋样=装模作样渴⼏头⼦=膝盖撩搔=惹事图个雄吗=图个啥⼀够够(⼀嘎嘎)=⼀点点可渗歪⼈该=恶⼼⼈我歪⼀时= 我休息⼀会 有点不条呼=⾝体不太舒服⼿⼱捏⼦=⼿帕蔑达尺=直尺秋孩⼦=这孩⼦混的不⾏⽇来滴=⽇、靠,感叹词我⼤锅(哥)你可kei饭来.没kei俺家还有⾖jue⼦来!⼀⽿巴给你打的⽣活不能⾃理=<⼀下把你**>怪有意思的个来=<很有意思>⽇摆来⽇摆去=<叫过来叫过去>弄啥地该=<⼲什么>怪阿眼⼈的好=<烦⼈>你看你那吊样=<样⼦>饿囊=恶⼼弄啥该=⼲什么啊可得闲该=可有时间。
⾰哪来?=在什么地⽅?乌⿐照眼的=看不清神织乌之=装⽼B赛脸=烦⼈显=⼤声哭的意思例:你⽩打他好?!回来显的烦⼈!条处=扫地的扫把⽇眼⼈=恶⼼拐迪=三轮摩托出租弄慌⽍嘎=⼲什么的(怀远)不烦神=不管事雾掉了==多了去打滴溜 = 荡秋千梢时 = (⼩学时候跳⽪筋,踢毽⼦,失误了以后说的~)⾎框⼦ = 鸭⾎⾛骚 = ⾛运⽇摆 = 调理⼈靠带 = 故意陷害⼈边梁 = 旁边当阳 = 中间据说在外地只要你发现有⼈会说我滴孩来,那他基本就是⽼乡了.看完以后,我汗啊~~~蚌埠真是‘‘‘‘‘。
蚌埠话

蚌埠特色
在俺们蚌埠,有种饮食叫搓一顿;有种商品叫老新;有种掩饰叫没吊四;有种肉麻叫爹留;有种失败叫也熊;有种称谓叫那个老几;有种状态叫不调护;有种期待叫你个孬熊等着;有种嚣张叫老B;有种调侃叫腌臜(a zha);有种疑问叫个造;有种手段叫考待人;有种口头禅叫我滴孩来;有种主食叫钢贴子……
在蚌埠,有种人叫五狼神;有种动物叫猫猴子;有种鞋子叫鞋撒子;有种交通工具叫绝打车;有种菜就豆橛子;有种能力叫不吊造;有种情感叫扒豁子;有种精神叫六叶子;有种人体关节叫渴几头子;有种穿着叫光不脊酿;有种个性叫烧到;有种运气叫走骚;有种位置叫边梁;有种感叹词叫日来滴;有种分离叫诈胡……
还是在蚌埠,有种数量叫一嘎嘎;有种评价叫哈巴廊子;有种劳动叫打浪打浪;有种面貌叫抖擞;有种聪明叫听头;有种关系到到位;有种休息叫歪一时;有种使唤叫日摆来日摆去;有种语言叫比罗;有种形象叫老真蛋样;有种模糊叫乌鼻造眼;有种卫生工具叫条处;有种行动叫刚家;有种幽默叫狡计…。
安徽家乡语言特色的句子

安徽家乡语言特色的句子1. 咱安徽话可有韵味嘞。
就说“管”这个字,在安徽话里那就是“行”“可以”的意思。
比如有人问我“你可来逛街?”我就回“管!”多干脆,这一个字就透着咱安徽人的爽快劲儿。
2. 安徽家乡话里,形容一个人厉害,就说“真来劲”。
我有个同学学习可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
大家就会说他“你看那小子,学习真来劲!”这词儿一说,就感觉满满的佩服在里头。
3. 在安徽啊,要是说一个人调皮捣蛋,就讲“费头子”。
我表弟那就是个“费头子”,一天到晚到处跑,没个停歇的时候。
家里人就会笑着说“这小伢子,真是个费头子哟!”4. 咱安徽话里的“得劲”这个词可妙了。
比如说吃了一碗家乡的板面,那味道,真是“得劲”。
就像大热天喝了一碗冰镇酸梅汤一样,浑身都舒坦。
5. 安徽家乡话中“唠糟”这个词啊,是形容人比较邋遢的。
我邻居家的小孩,整天衣服脏兮兮的,他妈妈就会唠叨“你看你,咋这么唠糟呢!”这词儿用出来,就有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感觉。
6. 我们安徽人说“夜个”就是昨天的意思。
我和朋友聊天,我说“夜个我去赶集嘞,可热闹啦。
”这词儿简单又直白,就像咱安徽人的性格,不拐弯抹角。
7. “搞么子”在安徽话里是问“做什么”的。
有一次我在路上碰到个老乡,他就问我“你搞么子去?”我回答“我去买点菜。
”这一问一答,充满了家乡的烟火气。
8. 安徽话里把“膝盖”叫做“磕拉头子”。
小时候我不小心摔倒了,哭着喊“俺的磕拉头子疼。
”这独特的叫法,只有咱安徽人能懂,就像一种特殊的家乡印记。
9. 要是说一个东西很多,安徽话会说“一轰子”。
有次家里收麦子,我爷爷看着麦堆说“哟,这麦粒子一轰子嘞。
”那种丰收的喜悦就从这词里透出来了。
10. 咱安徽家乡话里“板正”是形容东西整齐、人规矩的。
我看到同学的作业写得工工整整的,就说“你这作业写得真板正!”这词儿一说,就有一种赞赏的情绪在里面。
我觉得安徽家乡语言特色非常鲜明,这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安徽文化的载体,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家乡人的情感。
关于蚌埠方言中的两个动词研究

试析蚌埠地区语言民俗的特征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Folk
Custom in Bengbu City
作者: 于景超[1]
作者机构: [1]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出版物刊名: 蚌埠学院学报
页码: 119-123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6期
主题词: 蚌埠语言民俗;区域特征;民俗词汇;民谣俗语;语言禁忌
摘要:蚌埠市市区地跨淮河,位于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上。
蚌埠地区的语言民俗集中体现在民俗词汇、民谣俗语、语言禁忌三个方面。
语言民俗的特征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语言民俗与该区域地理历史特征关联的横向分析,二是语言民俗历时变迁的纵向分析。
从横向角度分析,蚌埠市横跨淮河,境内山水相连,蚌埠民众的生活和淮河息息相关。
当地的语言民俗多和淮河密切相关。
从纵向角度分析,蚌埠地区的语言民俗在流变发展中体现出语随时迁、由俗趋雅和融合南北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蚌埠方言浅析
摘要:对蚌埠方言中的音变现象,舌尖后音与舌尖前音关系以及语用化词缀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浅显的举例分析,试图从这三个角度对蚌埠方言进行一个笼统的分析。
关键词:蚌埠方言;音变;舌尖音;词缀;
蚌埠方言在地区上属于北方方言区,虽处于江淮附近却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次方言区——东北、华北方言区。
①“由于某些历史原因,蚌埠方言至今仍保留一些山西、江浙一带的词语。
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淮河中下游,是重要的水运和铁路运输枢纽并作为商埠。
皖北及苏北、浙江、豫东、鲁南等地人口大量涌入,在北方“侉腔”与南方“蛮音”交融过程中逐步形成以阜宿方言为基础,融淮官话和少量吴语成分的蚌埠方言。
”②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各种方言的互相交融、与频繁的人员交流造就了蚌埠方言,下面就从其中的三个语言现象对蚌埠方言进行一个粗浅的分析。
一、阴平念为上声
北京话中的阴平字在蚌埠方言中大多都会变为上声字,而当阴平与阴平连用时,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音变,所以蚌埠方言中的阴平字进行银边的情况大致有两种:
⑴单独一个阴平字或一个阴平字与非阴平字连用,发音会由本来
的阴平变为上声;
他t’a55~t’a214
楼梯lou35t’i55~lou35t’i214
马夫mα214fu55~mα214fu214
汽车t’i51ts’ə55~t’i51ts’ə5214
⑵阴平与阴平连用,前后两个阴平都会发生一定的音变;
姑妈Ku55mα55~Ku24mα21
分工fəŋ55kɔŋ55~fəŋ24kɔŋ21
二、多数舌尖后音变为舌尖前音
在一些地域方言中也有[l][n]不分,[x][f]不分,还有
前后鼻音不分,以及所谓的“平翘舌不分”。
蚌埠方言中相当突出
的一个现象就是上述中提及的“平翘舌不分”的现象,即舌尖前
音与舌尖后音分的不是很清楚,甚至混用的现象。
⑴北京话中的舌尖后音ts,ts’,s在蚌埠方言中多数都会被念为舌尖前音tε, tε’, ε,这几个音处在同样的位臵上可以自由替换,却不能起到区别词义的作用,算是在蚌埠方言中此类音位的自由变体。
如:
吃[tε’i]饭=吃[ts’i]饭知[tεi]道=知[tsi]道
⑵但是并不是北京话中全部的舌尖后音在蚌埠方言中都会被念为舌尖前音,仍然有部分舌尖后音在蚌埠方言中分的还是相当清楚的,如:
是[ε]的=是[ε]的知[tε]了=知[tε]了
三、大量具有特色性的语用化词缀
语用化词缀生动体现了一种方言的表达习惯,在使用时临时粘附在词根上,多为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词根加上语用化词缀以后,显现出事物的情状,程度等效果,更能够表现说话人的感情与态度。
如:⑴“腾”
腾:捣腾折腾闹腾翻腾
这个词缀有着些许贬义,带着责备的语气,表示一种不太正常的行为,读音是轻声。
⑵“得慌”
动+得慌:气得慌憋得慌饿得慌
形+得慌:慢的慌重得慌甜得慌
“得慌”在蚌埠方言中是指程度,专指程度较重,让人有不适之感,“慌”读轻声。
这些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与地方特色的语用化词缀的运用,形成了一种蚌埠方言的独特风格,对于人们的日常用语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⑶“阿”
阿爸阿妈阿奶阿爷
蚌埠方言中习惯性的会在称呼前加上“阿”字,无实义,以此来过渡。
这里的“阿”发音短促、轻而弱,一般认为蚌埠方言中的“阿”
[a]与北方话中的“俺”[an]有关系,是在语言的发展和使用中[n]
韵尾脱落造成的。
蚌埠方言语音较简单,听感凝重,清晰。
声母无舌尖后音;韵母无i, 语音系统缺乏卷舌音[er],因而也就没有儿化现象;调类与普通话相同,调值有一定变化。
语句音流由强渐弱,常用词汇含有较多的皖北地区土语,而在商贸和工业等各种产业发展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行话;加之由于交通发达,京沪都市流行词语传入相当迅速,所以方言构词和语法与北京话大体相同,即使是在语音方面差别也不是非常的大,词汇与语法方面则更是没有太大的差别。
所以,整体上而言,蚌埠方言还是一种较为接近北京话的一种地域方言。
参考书目:
①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页
②韩陈其.汉语词汇论稿[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杨莹 09汉语言(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