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性激素受体与HER2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

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组织中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据统计,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但男性也有可能罹患乳腺癌。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现在能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前景。

一、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原理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是基于免疫学原理开发的一种病理学检测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特定抗原间的免疫反应来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表达。

具体来说,乳腺癌标记物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在病理切片上显示出颜色。

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应用1. 乳腺癌的分类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可以根据肿瘤细胞表达的不同标志物来确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等。

这有助于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乳腺癌的预后与肿瘤细胞的分级密切相关。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标、侵袭能力和转移倾向,从而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3. 治疗效果的评估:乳腺癌的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接受治疗后肿瘤细胞的反应,如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调节因子的表达情况。

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三、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的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组织化学诊断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 多个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目前,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往往只依赖单一标志物的检测。

然而,乳腺癌的发展往往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因此,将多个标志物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2. 新的标志物的发现: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与乳腺癌相关的标志物,但仍然有许多未知的标志物等待发现。

未来的研究可以侧重于寻找新的标志物,来更加全面地评估乳腺癌的分型和预后。

三阴型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型乳腺癌治疗方案

一、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乳腺癌可分为多种亚型。

其中,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亚型。

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

本文将针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3.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阴型乳腺癌的预后较差,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4. 持续治疗:乳腺癌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患者需坚持治疗,定期复查。

三、三阴型乳腺癌的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1)乳腺切除术:适用于早期、单侧乳腺癌患者。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局部晚期、双侧乳腺癌患者。

(3)乳腺癌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较小、切缘阴性、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2. 放疗治疗(1)术前放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前放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术后放疗:对于局部晚期、切缘阳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3. 化学治疗(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切缘阳性或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手术切除率。

(2)辅助化疗:对于早期、切缘阴性、肿瘤较小、无远处转移的患者,辅助化疗可降低远处转移风险。

(3)解救化疗:对于复发或转移性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解救化疗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4. 内分泌治疗由于三阴型乳腺癌缺乏ER、PR等内分泌受体,内分泌治疗对三阴型乳腺癌的效果有限。

乳腺癌的激素受体和HER表达

乳腺癌的激素受体和HER表达

乳腺癌的激素受体和HER表达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患者往往会关注疾病的类型和预后。

在乳腺癌的分类中,激素受体和HER2的表达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激素受体和HER2表达的意义及其对治疗选择的影响。

一、激素受体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包括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乳腺癌可以分为ER阳性、ER阴性和双阴性三种类型。

1. ER阳性乳腺癌ER阳性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ER+)。

约70-80%的乳腺癌患者属于这一类型。

ER阳性乳腺癌的特点是对激素治疗敏感,激素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激素治疗是ER阳性乳腺癌的基础治疗手段。

2. ER阴性乳腺癌ER阴性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R-)。

约10-20%的乳腺癌患者属于这一类型。

ER阴性乳腺癌对激素治疗不敏感,因此激素治疗在这一类型的乳腺癌中无效。

患者往往需要通过化疗等其他方式进行治疗。

3. 双阴性乳腺癌双阴性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细胞不表达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ER-/PR-)。

约15-20%的乳腺癌患者属于这一类型。

双阴性乳腺癌的治疗较为复杂,通常需要采用化疗、手术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二、HER2表达HER2是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的简称,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

HER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1. HER2阳性乳腺癌HER2阳性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细胞过量表达HER2蛋白。

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病例的15-20%。

HER2阳性乳腺癌的特点是肿瘤进展快速,易转移,预后较差。

然而,由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针对HER2靶向治疗已经发展起来。

2. HER2阴性乳腺癌HER2阴性乳腺癌指的是乳腺癌细胞不表达HER2蛋白。

大约80-85%的乳腺癌属于这一类型。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指标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指标

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指标乳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评估一直备受关注。

准确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预测疾病进展和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分子标志物等方面。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指标进行介绍。

一、患者的临床特征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史、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等临床特征对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年龄是一个较为关键的预后评估指标。

年轻患者通常具有较差的预后。

研究发现,年轻患者乳腺癌的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同时也更容易转移和复发。

而年长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性别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女性差,这可能与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筛查不及时以及基因特征等因素有关。

家族史是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族史阳性的患者往往有更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这可能与家族性乳腺癌遗传因素的作用有关。

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早期乳腺癌(分期I和II期)的预后通常较好,而晚期乳腺癌(分期III和IV期)的预后较差。

此外,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也对预后评估有重要影响,如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预后通常较好,而浸润性小叶癌(ILC)的预后较差。

二、病理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特征包括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也是预后评估的重要内容。

肿瘤大小是乳腺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来说,肿瘤越大,预后越差。

大肿瘤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分化程度是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相似程度,通常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

分化程度越低,预后越差。

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关键指标之一。

淋巴结转移意味着乳腺癌的进展和扩散,预后相对较差。

三、分子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常见的分子标志物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等。

ER和PR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激素受体,其阳性表达通常与较好的预后相关。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引言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乳腺癌的亚型,其表示缺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

尽管三阴性乳腺癌对于常规治疗不敏感,并有较高的复发率和短期生存期,但通过采用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的侵犯情况,手术可能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首要选择。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乳房保留手术(lumpectomy)和乳房切除手术(mastectomy)。

乳房保留手术主要通过切除肿瘤组织并保留乳房形态,患者术后可继续进行辅助治疗。

乳房切除手术则是完全切除整个乳房组织,有时还会伴随乳房重建手术。

手术后还可以考虑进行淋巴结清扫以确定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放疗放疗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手术后,放疗可以帮助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

放疗通过照射乳房区域来杀灭潜在的肿瘤残留细胞。

通常,放疗会持续几周,每日进行治疗。

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放疗通常也会照射到淋巴结区域。

化疗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缺乏靶向治疗的选择,化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癌细胞,并防止其扩散至其他部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使用多种化疗药物,如阿霉素、环磷酰胺、卡铂等。

化疗方案一般会持续数周或数月,具体剂量和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靶向治疗对于一部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缺失也被证实,此时可以考虑使用靶向治疗药物。

例如,Trastuzumab是一种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的增长。

然而,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靶向治疗的选择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开发新的靶向治疗策略。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的一种方法。

针对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和PD-L1抑制剂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这些药物可以阻止肿瘤细胞利用抑制性信号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一、引言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HR+HER2-晚期乳腺癌则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种亚型。

这种病情的复杂性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二、治疗策略1、激素治疗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激素治疗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或阻断雌激素受体,激素治疗可以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等。

2、化疗化疗是一种通过破坏癌细胞DNA来阻止肿瘤生长的治疗方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和长春瑞滨等。

化疗通常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乳腺癌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如帕博西尼、纳武单抗等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4、其他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靶向治疗和放疗等。

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针对HER2的曲妥珠单抗等。

放疗主要用于局部控制肿瘤,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三、治疗选择建议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既往治疗经历和患者意愿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建议:1、激素治疗通常是首选,因为它相对安全且副作用较轻。

如果激素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则考虑化疗或免疫治疗。

2、对于较年轻的患者,化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它更有可能攻击快速增长的肿瘤细胞。

然而,化疗的副作用也需要充分考虑。

3、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对于某些患者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然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4、靶向治疗可以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但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尚不明确。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5、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应充分与患者沟通,解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尊重患者的治疗意愿。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理组织学是乳腺癌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通过观察和分析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确定其诊断和分型,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一、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肿瘤类型乳腺癌可以分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导管原位癌、乳腺小叶原位癌等不同类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大约占乳腺癌的80%。

乳腺导管原位癌是早期乳腺癌的一种形式,其病理特点是癌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内,未侵犯周围组织。

2.肿瘤分级乳腺癌的分级是根据癌细胞的形态特征、核分裂象和癌细胞核型等因素进行评估的。

常用的分级系统是Elston和Ellis分级法,将乳腺癌分为Ⅰ、Ⅱ、Ⅲ级。

分级越高,癌细胞的恶性程度越高。

3.肿瘤分子亚型乳腺癌可分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三种亚型。

这些分子亚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三阴性的乳腺癌,即ER、PR和HER2均呈阴性。

4.浸润程度乳腺癌的浸润程度是评估肿瘤侵袭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乳腺癌侵袭正常乳腺间质的程度,可分为浸润性癌和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是指癌细胞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而非浸润性癌则未侵犯基底膜。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可以帮助进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以下是乳腺癌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1.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乳腺乳头状瘤和纤维腺瘤在病理组织学上有相似的表现,但乳糜性分泌物的存在可以帮助鉴别。

乳腺癌通常没有乳糜性分泌物,而纤维腺瘤可以有。

2.与乳腺炎的鉴别乳腺癌和乳腺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很相似,但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乳腺炎通常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而癌组织则包含癌细胞。

3.与结节性硬化症的鉴别结节性硬化症可导致乳腺发生肿块,但与乳腺癌不同,结节性硬化症的肿块多为多个、质地坚硬的结节,而非一个单个的肿块。

乳腺癌的预后模型与评估指标

乳腺癌的预后模型与评估指标

乳腺癌的预后模型与评估指标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预测乳腺癌的预后,不仅有助于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还可以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其疾病状态。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预后模型和评估指标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知识。

一、乳腺癌的预后模型乳腺癌的预后模型是基于大量病例资料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建模而得出的预测手段,其依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病理学特征进行预测。

常见的乳腺癌预后模型有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系统、TNM分期系统和基因表达谱。

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系统是一种通过病理切片评估乳腺癌细胞核形态的方法。

根据细胞核的大小、形状、染色质特征以及核仁的数量和大小等指标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分为Ⅰ、Ⅱ和Ⅲ级。

该分级系统能够客观地反映乳腺癌的细胞学特征,从而预测其预后情况。

TNM分期系统是一种通过评估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来判断乳腺癌分期的方法。

根据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将乳腺癌分为不同的分期,从而预测其预后。

TNM分期系统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有效的预后信息。

基因表达谱是通过对大量乳腺癌组织样本进行基因表达分析,建立基因表达谱模型来预测乳腺癌的预后。

基因表达谱能够揭示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为乳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乳腺癌的评估指标乳腺癌的评估指标是根据患者的临床数据和病理学特征来评估其预后风险的指标,包括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指数和P53等。

ER和PR是乳腺癌的激素受体,能够通过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激素受体阳性表示肿瘤对激素依赖性较高,具有较好的预后。

因此,ER和PR是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HER2是一种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其过度表达与乳腺癌预后不良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性激素受体与HER2
检测的意义及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与性激素相关的肿瘤之一,性激素介导的信号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雌激素受体的发现与功能的阐明,人们对性激素受体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分子机制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为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奠定了基础
性激素受体
•性激素受体属于甾体激素受体,是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
•雌激素受体(ER---ERα, ERβ)
•孕激素受体(PR---PRA, PRB)
•雄激素受体( AR)
雌激素受体
ER有α和β两种亚型,由两个不同的基因编码组成, ER α和ER β的结构、功能存在差异,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雌激素受体的组织分布
•ERα:子宫、乳腺和肝脏组织中占优势
•ERβ:睾丸、前列腺、卵巢等占优势
雌激素受体的组织分布
•ERα:子宫、乳腺和肝脏组织中占优势
•ERβ:睾丸、前列腺、卵巢等占优势
ERα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正常乳腺组织大约有7%~10%的上皮细胞表达ERα
•ERα的表达随月经周期波动,表达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从正常乳腺组织到普通性增生、不典型增生至原位癌的演进过程中ERα的表达水平逐渐
增加
ERβ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正常乳腺组织中大约有80%~85%的上皮细胞表达ERβ
•ERβ表达水平不随月经周期变化
•从正常乳腺组织到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至浸润癌发展过程ERβ表达逐渐降低
•ERβ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对正常乳腺组织有保护作用
正常乳腺上皮
•雌激素
ERα---旁分泌---导管上皮增生
ERα---PR---细胞分化
乳腺癌
雄激素---芳香化酶--雌激素—ERα-c-Myc, cyclinD1---细胞过渡生长
ERα--:不产生“细胞分化”……
ERα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1)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病例有效率
•非选择性30%
•ER+/PR+ 50%~75%;
•ER+/PR- 28%
•ER-/PR+ 46%
•ER-/PR- <10%
•ER水平愈高,内分泌治疗效果越明显
ERα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2)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
时间依赖性参数,短期随访与患者预后有关,长期随访其相关性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3 )肿瘤转移特性
ERα+ 转移部位多在骨骼、皮肤或软组织
ERα- 肺、肝和脑等内脏器官转移多见
ERβ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
•ERβ表达丧失是乳腺上皮细胞癌变的重要标志之一
•ERβ表达与乳腺癌三苯氧胺耐药相关
•是否能作为一个预后指标尚不清楚
PR表达与乳腺癌
•PR是独立的预后指标
•ER+/PR –的乳腺癌过度表达HER2
•PTEN表达丧失与PR-有关
•ER+/PR-乳腺癌对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治疗反应差,但对芳香化酶抑制剂的治疗较敏感。

因此,PR可以作为临床上内分泌治疗选择的预测因子, 对ER(+)/PR(-)乳腺癌应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或同时采用抑制生长因子受体的治疗方案
PR丧失表达的分子机制
• 1. ER无功能
• 2. 血循环中雌激素水平降低
• 3. PR启动子甲基化
• 4. PR等位基因缺失
• 5. 生长因子通过(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下调PR的表达(HER2
性激素受体的检测方法
•生化法
•亲和组化法
•免疫组化法
•流式细胞仪技术
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标准
阳性细胞百分比(%)级别判定
0 阴性
1-9 弱阳性
10-100 阳性
激素受体检测的标准化
•标本处理
•抗原修复
•设立对照
•商品化试剂
•严格操作规程---自动染色机
ER阳性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不同
乳腺癌分子病理学亚型
• 1. 腔型A---luminal A (ER+)
• 2. 腔型B,C---luminal B,C (ER+)
• 3. HER2过表达型---HER2 overexpressing
• 4. 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 5. 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乳腺癌分子病理学亚型
•ER阳性乳腺癌至少分为两型:
•腔型A :预后好
•腔型B,C:预后差
•基底细胞样型:占乳腺浸润性癌15%,
•BRCA1 携带者,ER(-),PR(-),HER2(-)”triple negative”,预后差
HER-2概况
•HER-2: 又名C-erbB-2, Her-2/neu
•人HER-2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2区1带(17q21)
•HER-2属于EGFR家族成员
•原癌基因,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5~30%的乳腺癌HER-2基因的扩增/过度表达
何谓HER2扩增和过度表达
乳腺癌HER-2扩增/过度表达的临床意义
HER-2是目前公认的乳腺癌重要的预后/预测因子
HER-2的过度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短相关,
HER-2是肿瘤复发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HER2阳性状态的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
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期比阴性者缩短一半以上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HER2 阳性8-10个月
HER2 阴性17-22个月
2) HER2状态可以预示肿瘤对常规治疗的反应
•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患者相对耐药(PR-)
•CMF方案HER2阳性患者相对耐药
•蒽环类对大剂量蒽环类相对敏感(A,E)
•紫杉类药物相对敏感
(3)针对HER-2的特异性靶点的治疗
赫赛汀®是目前唯一针对HER2受体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HER2阳性的病人提供了靶向性治疗.
赫赛汀®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抗
具有高度亲和性、特异性
用于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生存率提高达45%
疗效改善
生活质量提高
HER2状态是选择赫赛汀®的重要指标
作用机制:
1 抑制与细胞生长有关的信号传递
2 导致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媒介而产生的细胞毒素的免疫反应)
3 抑制VEGF释放及肿瘤血管形成
4 增强乳腺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 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凋亡
检测乳腺癌中HER-2是否扩增及过度表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疫组化法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免疫组织化学法原理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一抗结合于Her-2受体二抗结合并激活底物反应显色
结果判读
判读结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计数胞膜完全着色的细胞比例及着色强度
• 2.胞浆着色忽略不计
• 3.评定浸润癌着色情况
• 4.正常上皮细胞不应着色,如果着色则检测作废
乳腺癌性激素受体与HER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