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合集下载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和意志)模拟试卷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和意志)模拟试卷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和意志)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1.小张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有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名牌大学,但专业不理想,一所是一般大学,但专业理想,小张犹豫不决,这种动机冲突是( )(2015.18)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正确答案:D解析:人们面对多个目标时,每个目标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另一个,必须进行多重选择,叫做多重趋避式冲突。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和意志2.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是相互对立的,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不断内化。

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2016.29)A.成败归因理论B.成就目标理论C.自我价值理论D.自我决定理论正确答案:D解析: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理论将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内化动机和外在动机,并指出教师应该创设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归属需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决定的学习动机,强调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内化。

(该题在教育心理学版块也有涉及)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和意志3.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2017.27)A.直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劝说D.情绪唤醒正确答案:A解析: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个体的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信息综合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个体的直接经验。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和意志4.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建立的成就目标是( )(2017.31)A.社会目标B.绩效目标C.表现目标D.掌握目标正确答案:D解析: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两种不同的内隐观点,即能力增长观和能力实体观。

持能力增长观的个体倾向于确立掌握目标,而能力实体观的个体倾向确立表现目标。

(该题在教育心理学版块也有涉及)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和意志5.有两所幼儿园可供家长选择,一所幼儿园离家远,但设施条件很好;另一所幼儿园离家近,但设施条件一般。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心理学统考章节练习及答案_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单选题.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 )为中介的。

.动机.态度.需要.体验.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就是 ( )。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成就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 )。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文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字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当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会体验到挫折,挫折时会产生的反应?( ) .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个性变化.智力变化.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 ( )。

.习得动机.外在动机.社会性动机.主导性动机.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 ( )提供了支持。

.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下列哪个概念是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自我实现、自我意识、下列哪个理论强调成功与失败的内外在因素的分析?、双因素理论、激活理论、归因理论、认知理论、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心理学意志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意志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意志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中的“意志”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和计划,不轻易放弃的心理品质。

以下哪项不是意志的体现?A. 目标明确B. 坚持不懈C. 情绪稳定D. 冲动控制2.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意志属于以下哪个结构?A. 本我B. 超我C. 自我D. 外我3. 以下哪种心理现象不属于意志的范畴?A. 冲动B. 决策C. 坚持D. 忍耐4. 意志的坚定性是指个体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能够保持自己的决定和行为不受影响。

以下哪项不是坚定性的体现?A. 抵抗诱惑B. 遵循规则C. 情绪波动D. 保持一致5.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在面对选择时,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

以下哪项不是果断性的体现?A. 快速决策B. 犹豫不决C. 行动迅速D. 果敢行动6. 意志的自制力是指个体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达到预定目标。

以下哪项不是自制力的体现?A. 情绪控制B. 行为控制C. 冲动行事D. 目标导向7. 以下哪种心理策略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意志力?A. 避免困难B. 正面对抗C. 消极逃避D. 积极应对8. 根据心理学研究,以下哪种因素与个体的意志力强弱关系不大?A. 情绪状态B. 身体健康C. 社会支持D. 个人兴趣9.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提高意志力的常见策略?A. 设定小目标B. 制定计划C. 过度放纵D. 奖励自己10.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表明个体的意志力较弱?A. 面对困难时轻易放弃B. 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C. 能够快速做出决策D. 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意志的三个基本特征,并举例说明。

2. 描述如何通过日常行为训练来提高个人的意志力。

3. 阐述意志力与个人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意志力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分析。

2. 讨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通过教育和自我管理来培养和加强青少年的意志力。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章 动机、需要与意志

普通心理学基础讲义 第十章 动机、需要与意志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动机概述(选择、简答、简答)二、需要(选择、简答、论述)三、意志(选择、简答)一、动机概述1. 动机的含义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过程,因而对动机不能进行直接地观察,但可以通过个体对任务的选择、努力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进行间接的推断。

2. 动机的功能(1)激活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推动个体产生某种行为。

(2)指向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个特定目标。

(3)维持和调整动机的维持功能体现在行为的坚持性。

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的动机维持下继续;反之行为动机就会下降。

3. 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1)生理动机生理动机也称驱力,它是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的动机。

包括饥饿、渴、性、睡眠等。

(2)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如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认识性动机等。

兴趣和爱好也都是社会性动机。

4. 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动机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的曲线,这就是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趋势。

5. 动机的理论(1)动机的早期理论①本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决定的。

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动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麦独孤(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他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认为人类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体、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他认为人类有18种基本本能。

洛伦茨:本能是由遗传决定的、受特异能量驱动的物种特有的固定动作模式;个体的经验可以转化成本能行为,行为是本能与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印刻现象)。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十章考试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一. 单选题1. 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是()A.主观体验B.面部表情C.生理唤醒D.姿势2.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间的关系是()A.达尔文B.施洛伯格C.冯特D.普拉切克3.冯特(Wundt)提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和()A.激动—平静B.激动—不激动C.平静—不平静D.激活—宁静4.普拉切克(Plutchik)提出情绪包括的三个纬度是()A.强度、相似性、两极性B.激动、相似性、两极性C.平静、相似性、两极性D.激活、强度、相似性5.在普拉切克(Plutchik)的三维情绪模型中,锥体截面划分几种原始情绪()A.5B.8C.7D.66.伊扎德用什么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 )A.实验法B.观察法C.元素分析D.问卷法7.罗素提出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 )A.厌恶B.轻松C.不愉快度D. 强度8.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是哪一种情绪状态()A.愉快B.应激C.心境D.激情9.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的是()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激情10.下列哪个结构和情绪关系最小()(北京大学2000)A.外侧膝状体B.边缘叶C.扣带回D.丘脑11.徐老师骑车经过路口,突然窜出一个小孩,他急忙刹车,停车后,心怦怦乱跳,并出了一身冷汗,这时他才感到“太可怕了”。

这种现象支持的情绪理论是()(心理学统考2007)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巴德理论C.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D.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12.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的理论是()A.詹姆斯—兰格理论B.坎农—巴德理论C.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D.沙赫特“认知—评价”理论二. 名词解释1.情绪:2.心境(mood):3. 激情——(intense emotion):4. 应激(stress):5. 面部表情:三.填空题1. 表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2.情绪的四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情绪的动力性有_______和_______两极4.情绪的激动性有_______与_______两极5.施洛伯格(Schloberg)根据___________的研究提出情绪的三维理论6.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的情绪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7.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情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的是_______9. 姿态表情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10. 情绪调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的具体情绪四. 问答题1.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2. 施洛伯格的情绪三维理论3. 坎农—巴德理论五、论述题1. 什么是情绪调节,以及如何来调节情绪?答案一. 单选题1.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基础心理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第十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A. 描述行为B. 解释行为C. 预测行为D. 控制行为答案:D2.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加工信息的方式类似于:A. 计算机B. 电话C. 录音机D. 摄像机答案:A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控制我们行为的无意识心理过程被称为:A. 潜意识B. 意识C. 前意识D. 意识流答案:A二、填空题4. 心理学的四大分支包括_______、_______、应用心理学和比较心理学。

答案: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三、简答题6. 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汀格提出,主要观点是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时,会产生一种不舒适或紧张的心理状态,即认知失调。

个体会通过改变认知、减少认知之间的不一致性或增加一致性认知来减少这种不舒适感。

四、论述题7. 论述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情绪是个体对特定事件或情境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它对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

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社会交往;而消极的情绪可能导致个体的判断力下降,行为冲动,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情绪调节是个体适应环境、实现目标的重要机制。

五、案例分析题8. 某学生在考试中因紧张而表现不佳,请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并提出改善建议。

答案:这种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包括焦虑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考试紧张可能导致认知资源分配不当,影响信息处理能力。

改善建议包括: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增强自我效能感,通过成功体验和正面反馈来提高自信心;合理安排复习计划,避免临时抱佛脚;考试前进行模拟练习,以适应考试环境。

结束语:通过本章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基础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还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个体行为。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素养。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和意志)模拟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和意志)模拟试卷1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和意志)模拟试卷1(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2,分数:44.00)1.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

(分数:2.00)A.诱因B.需要√C.目标D.信念解析:解析: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说,人的各种需要是人的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那么人的各种动机就是这种源泉和实质的具体表现。

2.人们愿意归属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关心、友谊、合作和赞赏。

这是( )。

(分数:2.00)A.权力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认识动机解析:解析:社会性动机包括权力动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认识动机。

交往动机指人们愿意归属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关心、友谊、合作和赞赏。

3.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这是( )。

(分数:2.00)A.权力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认识动机解析:解析:社会性动机包括权力动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认识动机。

权利动机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4.动机的驱力减少理论的提出者是( )。

(分数:2.00)A.赫尔√B.麦独孤C.赫布和柏林D.德西解析:解析:赫尔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

他认为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来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

驱力给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

赫尔认为,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称为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到的,称为获得性驱力。

5.动机的本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

(分数:2.00)A.赫尔B.麦独孤√C.赫布和柏林D.德西解析:解析:心理学家麦独孤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本能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和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与意志)模拟试卷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与意志)模拟试卷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动机、需要与意志)模拟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简答题 4. 综合题7. 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1.“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

(2008年)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正确答案:C解析: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与意志2.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说明( )。

(2011年)A.任务难度B.任务参与C.被试年龄D.被试性别正确答案:A解析:研究发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较高动机则效率更高;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与意志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志行动特征的是( )。

(2014年)A.预定目的B.克服困难C.随意运动D.习惯活动正确答案:D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的特征包括目的性、坚韧性和随意性。

知识模块:动机、需要与意志4.有两所幼儿园可供家长选择,一所幼儿园离家远,但设施条件很好,另一所幼儿园离家近,但设施条件一般。

家长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这种冲突是( )。

(2018年)A.双趋冲突B.趋避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正确答案:D解析:多重趋避式冲突是指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具排斥力,人们进行多种选择,审慎地权衡利弊,这时产生的冲突,正如题中家长要做决定时面临的冲突,故选D选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动机、需要与意志一、单选题1.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或满足自己的 ( )为中介的。

A.动机B.态度C.需要D.体验2.当个体的两种动机分别指向不同的目标时,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目标而产生冲突。

这种冲突就是 (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3.俗话说的"想吃粥,又怕烫"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

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5.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 )。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6.一些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文教的志愿者的行为说明 (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并不具有最强大的力量C.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不同的人对低级需要的需求是不同的7.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遵循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

A.动机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个U字形曲线B.中等强度的动机具有最高的工作效率C.动机越强,工作效率也越高D.不同的任务具有相同的最佳动机水平8.当人们的意志行为受到干扰或阻碍时会体验到挫折,挫折时会产生的反应?( ) A.情绪性反应B.理智性反应C.个性变化D.智力变化9.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 ( )。

A.习得动机B.外在动机C.社会性动机D.主导性动机10.印刻现象从某一方面为 ( )提供了支持。

A.本能理论B.驱力理论C.唤醒理论D.诱因理论11、下列哪个概念是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的?A、人本主义B、存在主义C、自我实现D、自我意识12、下列哪个理论强调成功与失败的内外在因素的分析?A、双因素理论B、激活理论C、归因理论D、认知理论13、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B需要C动机D信念14、需要是指()。

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环境条件的欲求。

C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D对有机体外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5、获得性需要就是()。

A自然需要B社会需要C物质需要D精神需要1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最高层。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缺失需要D自我实现17、动机就是()。

A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控制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外部动力。

B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外部动力。

C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控制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D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8.班杜拉认为( )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A.预期目标B.需要C.能力水平D.自我效能感19. 如果某学生认为考试成功是由于自己一贯努力,这就属于________归因。

A.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D.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20. 归因理论属于:A.行为派的理论B.认知派的理论C.格式塔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21*.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个性心理特征22.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A.感觉B.知觉C.需要D.能力23.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24.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A.感觉B.思维C.需要D.性格25.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26.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A.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7.“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指动机冲突中的()。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28.一个人做事满怀信心,始终不渝、排除万难,实现目标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的( )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29、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是与( )相联系的情感。

A社会需要B生理需要C客观环境D物质需要30、具有明确目的的行为( )意志行为。

A是B不全是C不是D以上都不是31.期待-价值理论认为:人的期待和价值的不同结合而使动机的强度有所不同。

如果期待高、价值低,那么动机力量()。

A.强B.中C.弱D.无32.下列不能说明挫折内涵的是()A.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B.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C.挫折对人的影响都是负面的D.挫折既包括挫折情境,又包括挫折感受33.社会性动机是人类特有的,它源于()A.自然生理需要与社会文化需要B.精神需要与自然生理需要C.社会文化需要与精神需要D.社会文化需要与物质需要34.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

A.动机B.需要C.兴趣D.冲突35、根据不同的需要为基础,动机可划分为()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36、一位演员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A.果断性B.坚韧性C.自制性D.自觉性37.当个体面临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中动机,但又必须作出取舍时发生的动机冲突叫做: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冲突38、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A、意志的坚韧性B.遗志的果断性C.意志的自觉性D.意志的自制性39、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A、意志B.能力C.素质D.性格40.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41.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42、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想放弃玩耍时引起的是()式冲突A.双趋B.双避C.趋避D.多重趋避43、在确定活动目的的过程中,拿不定注意来作出决策时就产生()A.挫折B.焦虑C.动机冲突D.愤怒44、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品质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45、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力46、“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种动机冲突属于()A.接近—回避B.回避—冲突C.多重接近—回避D.接近—接近47.关于动机水平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动机水平越高,学习效率也越好B.学习难度大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C.学习任务容易时,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率好D.不管学习任务的难度如何,均是中等程度动机水平时学习效率最好48.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选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49、一个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50、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51、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特性是()A.盲目性B.散漫性C.顽固性D.动摇性52、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A.果断性B.坚韧性C.自制性D.自觉性53、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断,这说明他们的意志缺乏()A.自觉性B.自制性C.果断性D.坚韧性54、完成意志活动最重要的阶段是()A.确立目标B.动机斗争C.采取决定D.执行决定56.毕业生择业时,面对多重选择,是哪种冲突的表现?()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57.下列哪个选项是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大小划分的()。

A.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B.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C.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D.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58.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

A.需要B.动机C.诱因D.驱力59.班杜拉认为()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

A.预期目标B.自我效能感C.结果效能感D.能力水平60.一个人在事业上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败,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接近—接近冲突B.接近—回避冲突C.回避—回避冲突D.双重接近—回避冲突61.耶克斯-道德森定律认为动机水平()时,完成任务的效果最好A.较强B.强C.中等D.弱62.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称为个体的()A.自我决定B.自我期待C.自我实现D.自我效能感63.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64.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将动机分为()。

A.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B.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C.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D.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65.“想吃鱼,又怕腥”是哪种冲突()。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单向冲突66.一个自愿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志愿者的行动说明()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错误的B.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是必要的C.生理和安全的需要不具有强大力量D.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并不是绝对对立的67.中国女排奋力拼搏,终于获得五连冠,表明中国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

A.自觉性B.果敢性C.坚韧性D.自制力68.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归因为自己脑子太笨,这属于()。

A.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B.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C.外部而稳定的归因D.内部而稳定的归因69.有动机功能的心理因素有()。

A.需要B.注意C.能力D.情绪70.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C.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71.以下哪种动机驱使青少年特别重视伙伴关系?()A.交往动机B.成就动机C.自尊动机 D.自身价值动机72.人对于电视机的需要属于A.物质需要B.精神需要C.自然需要D.社会文化需要73.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