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

1、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2、在显微镜下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洋葱表皮细胞,并可以看到每个细胞中间都有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是(细胞核)3、在显微镜里看到微小生物向左方游动,那么实际上是在向右方移动,所以我们应该把载玻片向左方向移动,才不至于使微小生物从中消失。

4、晶体具有特殊的结构,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质。

5、控制微生物运动的方法有6、显微镜和放大镜的区别:显微镜是两块凸透镜组成的。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

8、如何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9、细胞对生命体的作用。

10、持握方法:用拇指、食指挤压胶头控制试剂的吸入或滴加量,滴加液体时垂直悬空滴入液体,不能贴着试管或其他器皿。

11、当风向标箭头指向西边时,刮的是西风。

12、核桃夹是省力杠杆,斧头是斜面,扳手是轮轴。

13、我国的珍稀植物有珙桐、水杉、银杏、金花茶14、我国的珍稀动物有藏羚羊、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亚洲象15、菜刀放在干燥处,可以切断铁和水的接触,防止生锈。

16、蕨类、藻类、苔藓类属于不开花植物,松树、柳树是开花植物。

17、给电动车充电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18、生物生存是自然赋予的权利,人类应该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利。

19、光年是光一年走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2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是生物具有变异的现象。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1、实验时,滴管中还有少量的液体,如暂时不用应把滴管不可将滴管横着平放在桌面上。

22、滑轮的画法23、杠杆尺24、改变电磁铁南北极方向最简单的方法是改变电流方向。

25、电铃、电动机、扬声器应用了电磁铁的原理,指南针没有应用电磁铁原理。

26、从目镜往下看,看到的是黑乎乎的,这是因为对光不好,应该调整反光镜,直至出现亮的光圈为止。

27、做一个户外净水装置。

28、以太阳为中心,包括环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随着小学生的学习进程,六年级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也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最后一年。

为了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总结归纳,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

一、物质与能量物质与能量是科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六年级科学学习的重点。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例如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以及物质的溶解、凝固和融化等变化过程。

在能量方面,我们可以复习一下能量的传递和转化,例如热能、光能和声能等。

二、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有趣且实用的科学领域。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生物的特征和分类,例如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此外,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例如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等。

三、天体与地球天体与地球是一个广阔而神秘的领域。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复习一下太阳系的组成和行星的特点,例如地球、月球和太阳等。

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些与天体有关的现象,例如日食和月食等。

四、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等。

五、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探究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为什么冰会融化和为什么水会沸腾等。

通过以上的总复习资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全面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读物和科学实验来拓宽孩子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六年级总复习资料的编写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希望这份总复习资料能够对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有所帮助,让他们在六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他们的结构非常简单,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

3、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病毒按形状可分为;球状,杆状,蝌蚪状。

5、病毒按形状可分为,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

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

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6、常见的病毒有;流感,狂犬病,脊髓灰质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天花,甲型H1N1流感等。

7、人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生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他们无处不在。

8、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9、细菌既有好处,又有坏处。

10、细菌对人类的好处,细菌可用于食品发酵;(1)生产沼气。

(2)生物制药。

(3)增加土壤肥力。

11、细菌的特点(1)适应能力强,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2)个体微小(2)繁殖速度特别快。

12、自然界中无数的腐生细菌会促使动植物遗体,不断腐烂,分解。

动植物遗体分解的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又是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13、细菌对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4、细菌按形状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15、馒头发霉与温度湿度有关。

16、馒头发霉的条件是;温暖,潮湿。

17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18、常见的真菌;霉菌,酵母菌,蘑菇,青霉菌。

19、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1.看颜色2.看形状3.看分泌物4.闻气味20、常见的食用菌有:平菇.双孢蘑菇.环柄香菇.金针菇.深凹杯伞.银耳.灵芝.猴头.木耳。

21、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22、蘑菇的组成:1.菌盖2.菌褶3.菌柄4.菌丝5.地下菌丝22.真菌(食用菌)生长的条件是:1.寄生体2.适宜的温度3.适宜的湿度23:采集蘑菇时要注意,有的蘑菇有毒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第一篇: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考复习资料六年级毕业考科学复习资料三上: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黏液)。

3、(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

7、淀粉加碘酒会变成(蓝黑色)三下: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黑墨水)等。

2、凤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

4、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

5、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

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点。

7、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

(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四上:1、我知道与猫相似的小动物有:(兔)、(狗)、(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鲳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龟)、(鳖)、(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小学六年级是科学学科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复习提高科学素养。

以下是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复习有所帮助。

一、生物学1.基本概念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主要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在人类生存和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生物分类生物可分为原生生物、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不同类别。

3.生育生育是指生物繁殖后代的过程,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通过合子与卵子结合,形成新的生命体;无性生殖则是通过分裂等方式生成新的生命体。

4.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整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保持一种适宜的相互关系,达成生命形式的稳定,并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

5.生活实践中的生物学生活实践中的生物学是关于大自然中各种优秀特色植物、动物等生物的学问。

这些生物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都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二、物理学1.基本概念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从基本粒子到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无不在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内。

2.物理学实验物理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物理学学习方式。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全面系统地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3.测量测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测量精度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标准。

4.力和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它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运动则是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通常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类型。

5.电和磁电和磁是物理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电学研究电荷、电场、电流和电磁场等现象;磁学则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和磁场对物质的影响。

三、化学1.基本概念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2.分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微小物质结构,是物质中最基本的单位。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之间发生的变化引起化学品质的变化。

3.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类型原子构成的物质,包括金属、非金属和惰性气体等不同类型。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期末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升学考试期末总复习资料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化石一、填空:1、被称为活化石的植物有,银杏、水杉、苏铁、动物有大熊猫、中华鲟、扬子鳄2、课本第4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

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

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1、什么是化石?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一、填空: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

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

4、约2000万年前,出现了(中新马),它由森林生活改变为(草原生活),适于取食干草,前后肢都是(三趾),但中趾特别发达,第二、四趾(退化),适合在草原上(奔跑)。

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随着六年级的到来,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也越来越重要,各种知识点和理论的掌握更是至关重要。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科学复习也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六年级科学的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使用。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研究科学的历史:从古至今的发展。

研究对象:为了符合科学研究的反复性和可行性,需要有一个研究对象。

环境、生物、物质等具有一定特点的事物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和模拟方法。

二、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的主要器官:头部、胸部、腹部和四肢。

人体的生理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运动系统和感觉系统。

人的生长发育:人的生长发育与环境、遗传、营养有关。

三、物质与能量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物质有固体、液体、气体等。

物质的性质:比如密度、颜色、硬度、透明度等。

能量的来源:太阳能、水能、风能、热能等。

四、地球与太阳系太阳系的基本概念: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数十颗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

行星的特点:地球是一个行星,特点是自转和公转,地球也有四季变化与日夜交替等。

探究地球的方式:地球的卫星和历史地理学等工具。

五、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生态平衡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生物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数量,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

环境污染的影响: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等,它们都能带来生态平衡的破坏。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自己保护环境的责任,从自身的生活细节着手,控制自身的污染排放,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通过这份综合的复习资料,相信同学们已经在六年级的科学复习上掌握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点。

同时,在未来的科学学习中,也一定能够胜任更加复杂和深奥的知识点和理论。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成果。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考总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考总复习资料

科学六年级毕业考复习资料三上《植物》单元1、我们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耳朵听、手摸等方法观察大树,细小的地方用放大镜观察,还可以用皮尺测量。

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3、观察一棵树的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方法观察树干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5、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6、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水葫芦叶柄里有气囊,是海绵体,里面充满空气。

8、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9、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0、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生命、都会死亡、都有根茎叶。

11、向日葵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枯死。

《动物》单元1、蜗牛:用腹足爬行,腹足做波浪式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头上有两对触角,用齿舌磨碎食物,饲养蜗牛时在傍晚喂食。

蜗牛夜间出来活动,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蜗牛休眠了,放入温水中让蜗牛醒来。

2、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环带离口较近。

环带部分是蚯蚓的繁殖器官。

喜欢吃落叶。

靠身体伸缩前进。

遇到危险,会身体收缩;下雨天会爬到地面透气。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3、蚂蚁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遇到同伴时用触角交流信息,胸部有6只脚。

用脚爬行。

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4、金鱼: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金鱼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靠吞食食物;鱼食不能喂得太多。

金鱼的“喝水”不是真正的喝水,而是呼吸。

5、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相同,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活在一定的环境里;都会运动;都会吃食物;都会排泄废物;都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18、不容易倾倒的塔结构往往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六下: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通过观察可知布满的彩色小鲮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苍蝇的眼睛是复眼。
2、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我们称之为晶体,它们的排列虽然是规则的,但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等方法来保暖。 5、一般来说, 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 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
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
>铝 >钢
6、(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
变化而计时的。
7、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 60 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
10、2000 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头做成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磁性最强的
地方叫做(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
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 N)表示。
1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
速度约为 (340 米/ 秒 ) 。
6.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
( 太阳光谱 ) 。7.十八世纪初,
科学家 (牛顿) 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8.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 (吸
热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关。 9、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
(温度)等。 10、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食物)、(空气)、(一定的环境)等。
1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
);当物体慢速运动时,声音就
(低)。
四下: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 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 电;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V;( 36)V 以下的电是安全的。 2、电路就是由(电源)、(用电器)、电线组成的环路。

)、(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鲳
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
龟)、(鳖)、(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
(蟾蜍)、(蝾螈)、(大鲵)。
2、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
他们分别是 _液态 _、 _气态 _、固态 _。 14、《生物的多样性条约》与 1993 年正式开始实施。
每年的 5 月 22 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世界诶已有
180 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
样性条约》的缔约国。 15、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等,我们把
电具有能量,叫电能。和运动有关的物体,的能量叫机械能。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
遗 传 多 样性 和 生态 环 境多 样 性 等三 个 层次 。 生物 多 样 性指 的 是地 球 上生 物 圈 中所 有 的 生 物, 即 动物 、 植物 、 微 生物 , 以及 他 们所 拥 有 的基 因 和生 存 环境 。 生 物的 基 本 生 存条 件 包括 阳 光、 空 气 、水 源 和地 域 等。 13、水在自然界有三种不同的状态,
。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
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形状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三角形和
四边形 。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
很大的压力。 5、热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 和辐射来实现的。 6、燃烧除了与温度有关外, 还与 空气 有关。 7、声、光、电 、 热 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 8、自然界里的水日夜不
4、每片绿色叶子的背面有一些(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5、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人类是由(哺乳类动物)进化来的,是唯一
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5、(食盐)、(高锰酸钾 )、(白糖)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沙子
)、( 面粉)、(食用油)等物
质在水中不会溶解。
(幅度越来越小)。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
无关。 8、日心说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向
是: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相反。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公转的周期是( 1 年)。
六上: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
中储存的能量叫做化学能。 1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
多磁力大;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17、由线圈和铁芯
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
阴处的温度要 高 。 16、把一枚铁钉分别种在干燥与湿润的两个花盆里,埋得同样深,两
周后挖出来,湿润 花盆里的铁钉生锈得厉害。 17、人体里面大约含水占 70%-80%。
五下: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不同材料)
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六年级毕业考科学复习资料
三上:
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
黏液)。
3、(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萝卜)、(香蕉)、(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1、微生物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如:面包发霉的(霉菌)。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也
需要(一定的空气)、 (水分)、 (温度)。微生物(分解)、 (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
12、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
同特点。
3、 300 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
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
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
2、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3、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长石、云母、石英等。
4、霍乱、肺结石、伤寒等可怕的疾病并不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作(导体),如: (铁)、 (铜)、(铝)等;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为(绝 缘体),如:(塑料)、(橡胶)、(干木条)等。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大多数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
(完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
11、深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弱)、吸
收热的能力(强)。 12、水棱镜是用(水)和(玻璃镜)来分解阳光的。
13、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6000 ℃。 14、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
300000 千米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
直线 传播的。 15、向阳处的温度比背
五上: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
2.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鱼的鳃盖张嘴时(闭合),闭嘴时(张开),它是在呼吸。
4.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
明的物体上时, 光会被物体 (吸收) 和(反射) 。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太阳) 。
停地在海洋、天空和 地面 之间循环流动。 9、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杆工作时,
在杠杆上用力的点叫 _力点 __,承受重物的点叫 _重点 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_支点 _。10、学
校的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__定滑轮 __(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 11、从桥的结构来
看,除了拱桥外,还有 _旋索桥 __、拉索桥 __等。 12、生物 的 多样 性,包 括物 种 多 样性 ,
6、我们可以用(搅拌)、(切碎 )、( 加热)等方法让肥皂块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7、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8、(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采用(
8)个方位来记录。(雨
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9、我们所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云)、(雨)、(风)等。
3、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的。
4、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7、微生物是 1632 年出生在荷兰的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8、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不是很大。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
7、淀粉加碘酒会变成(蓝黑色)
三下: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 ( 盐水 ) 、 ( 黑墨水 )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