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心得体会

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心得体会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70周年。
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使我对《讲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思想上有所收获。
对于我县推进滦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明了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文艺创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讲话》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一切革命的文学家文艺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活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现代文艺宝库创造了许多不朽篇章。
七十年来,《讲话》精神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文艺工作的性质、目标、原则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与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邓小平同志强调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江泽民同志要求作家艺术家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文艺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2006年1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历来是陶冶道德情操、抒发人类美好理想、丰富人们艺术享受、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首先,这篇讲话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文艺领域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需要在文艺方面具有领导权。
他强调了文艺工作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文艺家应当积极为革命事业服务,为党和人民服务。
这种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工作的基本原则,即政治性和群众性。
毛泽东的讲话使得文艺工作者们认识到,文艺不能脱离社会和政治,文艺的任务是服务于人民大众,并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这种观点对于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使我们明确了文艺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定位。
其次,这篇讲话提出了一些关于文艺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毛泽东在讲话中主张文艺应该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结合”的原则,党性是指文艺应该符合党的领导和意志,人民性是指文艺应该关注人民大众的需求和利益。
他还强调了要发扬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因为革命是人民的事业,是胜利的事业。
这些原则和要求指引了文艺工作者们的创作方向和作品风格。
他们要深入人民群众,关注他们的生活和疾苦,用文艺作品来宣传革命理念,激励人民的斗志和勇气。
这些原则和要求对于今天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再次,这篇讲话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文艺路线和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了文艺的群众性和民族性,文艺应该贴近人民大众,反映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他还提出了文艺要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础,反对空洞的抽象艺术和形式主义。
这些观点指导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以及以后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使得中国的文艺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
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这篇讲话展示了毛泽东的深厚的文学修养和文艺思想。
毛泽东在讲话中引用了许多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展示了他对于文艺的深入思考和了解。
他还对于文艺作品的创作和评价提出了一些观点和方法,指导了文艺工作者们的创作实践。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个人启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个人启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个人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将革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延安文艺座谈会强调了艺术必须
与革命相结合,弘扬革命精神、强化革命宣传。
这给了个人很大的启示,即在创作中要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疾苦,同时要注重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追求,让作品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
2. 以人民为中心。
延安文艺座谈会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于
人民、创作为人民服务。
个人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情感,用艺术作品表达人民的心声,传递人民的声音。
3.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延安文艺座谈会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自
觉接受党的领导,坚定地站在党的立场上,为党的事业服务。
个人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在创作中积极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
4. 坚持与时俱进。
延安文艺座谈会强调了艺术创作要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相适应。
个人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关注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适应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综上所述,延安文艺座谈会给个人带来了许多启示,使个人认识到艺术与革命、人民群众、党的领导以及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以及艺术创作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些启示对于个人在艺术创作中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个人心得感悟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个人心得感悟一、要深刻准确全面地把握文艺路线、方针和导向,倡导文学为时代而抒为人民而歌。
人民心声是他们心灵深处最急迫、最真诚的声音,要用真诚、动心、动情地感知并熟悉他们,时时处处把人民的冷暖悲欢放在心中、诉诸笔端,文艺作品就会生发出巨大的感染力向心力亲和力。
文学高于生活,但是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
因为只有人民从作品中能够看到真实的自己,表现人民自己命运的文学作品往往更容易激发起人民的共鸣,使人民在对自我认知的观览中获得真切的警醒、激励和鼓舞。
只有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才能真正辨明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进而搞清楚应该赞扬什么、批判什么、表现什么、启示什么。
泰戈尔说:在鸟翼上系以黄金,鸟再也飞不起来了。
如果一位作家眼里只有金钱、利益和小圈子的交换,醉心于追名逐利,那他是写不出像样作品的,顶多只是哄自己开心,是写不出鸿篇巨制不朽之作的,人民群众是不可能认可的人民性被轻视,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被冷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这样的作品人民不会传颂。
我们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平出发切实地去提高,守正创新,大胆实践,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使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这才是作家和文学艺术家的担当情怀与崇高追求。
二、要深入到火热的生活和实践的熔炉中,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朋结友,砥砺磨炼,提炼出文学作品的真金白银。
我们只有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和人民在一起,与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同忧共乐,心灵才会被理想的阳光照亮。
这样,在文学作品中,人民群众才有可能不被描写成消极或者孤独的个体,并坚定人们对美好希望的憧憬和信心,鼓励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创造性力量。
例如文学陕军当代巨制《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主角》《最后一个匈奴》《太阳深处的火焰》《热爱命运》等等作品传达给我们的,正是作家经过长期的思想准备和精神磨砺,深入细致地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接地气,准确感受并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活场景,全方位地研究地域文化所形成的广度深度厚度,深入到生活底部和故乡深处,在生活中挖掘、在实践中发现、在时代中升华,在经过大量艰苦认真的创作劳动中,其作品才会在今天依然闪光添彩。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500字【3篇】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500字【3篇】【篇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500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抗战时期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及学习方法的会议讲话。
在我看来,它阐述了关于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即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华民族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我们的文艺创作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代表他们的意志。
然后是态度问题。
是正面的歌颂、还是反面的暴露,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有赞扬,又有批评; 主张积极抗战的赞成,消极抗战的就批评;反对抗战的那就要坚决反对。
对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人民的劳动,我们应该赞扬。
人民也有缺点,需要耐心地教育,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
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这个改造过程。
文艺作品应该使他们团结、进步、同心同德,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先进的东西。
关于工作对象问题。
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工农兵以及干部。
因此文艺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和熟悉他们,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甚至痛苦的磨练。
关于学习方法问题。
要学习马列主义和学习社会。
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即研究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社会就是要研究社会各阶层的状况,研究它们的相互关系。
文艺工作者把这些弄清楚了,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关于为哪些人的问题。
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但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里还有不少小资产阶级的东西。
因此要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改造自己的思想。
人民的生活是最自然、也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东西,它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的唯一源泉。
文艺作品可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能使人民群众惊醒、振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工作者读后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工作者读后感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之际,又再一次细细研读了讲话内容,感触颇深。
《讲话》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逐层递进的方式倡导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论述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风云多变的历史年代里成为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基石,才能更好地去以德服人,以文化人,也才能去更加有力地打击敌人、从而成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讲话》中关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生活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等一系列论断,对于当年弥漫于文艺界的某些不良倾向,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警醒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开宗明义,提出了文艺工作者应该解决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他说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
我们就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去考虑问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深入地论述了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
文章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文艺不是为资产阶级,也不是为帝国主义者,而是为了人民大众。
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哪?最广大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所以我们的文艺,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一定要在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中,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过程中,把文艺视角逐渐地移过来,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移到无产阶级这方面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
历史和事实也无数次表明,文艺必然是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艺所要讴歌的或阐释的主题必然是要与时俱进的,才能成为时代的风向标。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习近平曾说过,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
在《讲话》中毛泽东认为文艺重在普及与提高。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讲话》本身就是一部充满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著作,从实践出发而升腾为系统化的文艺理论,体现出作者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文风。
他不作空泛的理论表述,而是针对创作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入调研,有的放矢地进行理论剖析,提出科学的结论,所以能令人折服。
如政治与文艺的制约关系,作家对待生活源泉的态度,主观愿望与创作效果的差异性,等等,这样才能处置好文化机制各方面的策略性调整,建构了解放区文学秩序的纲领性文献。
其实,在《讲话》发表之前的4月已经开始筹划召开这次座谈会,毛泽东分别致信肖军、欧阳山、草明、舒群等征求意见,又邀请丁玲、艾青、罗烽、刘白羽、何其芳多人谈话,当面交换对文艺创作的看法。
艾表还将与毛泽东交谈的要点,写成一篇专论在《解放日报》上公开发表,造成一种必须在文艺界开展“一个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的强大声势。
在此前后,以丁玲、艾青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群,在小说、诗歌、散文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认为今天看所谓“政治标准”,应该去掉其政治色彩,将之理解为当代的主流价值观念,因为任何时代都需要有其特定的主流文化观念来引领社会的发展。
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看,无论经历了多少朝代变更,多少兴衰战乱,她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信忠孝等优秀品质已经作为民族精神世代流传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核心价值理念;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主流价值标准。
一个政党的执政主张必须符合并能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标准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一部文艺作品应该经得起时间和受众的检验才能成为精品,时间的延续和受众的层面是无法预料的,但只要作品中具有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它就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使人感觉隔膜或因受众层面的差异而产生疏离感,在任何时间、任何群体中都能引起共鸣,经典的魅力正在于此。
我们今天应该从用更为宽泛的概念去理解文艺的“政治标准”,文艺的“政治”属性不是空洞的传播工具,而应该是作者的核心思想观念的体现,它也应该是民族的、社会的、大众的,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读后感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对文艺工作者的一次重要指导。
这次讲话对于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和今天的我们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者的角色定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句话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一种崇高的要求和激励。
文艺作品是为了表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情感,为了激励人民的斗志和壮大人民的力量。
文艺工作者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要用自己的作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用自己的作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还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关心人民、热爱人民,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有充分的社会感情,要了解人民的疾苦,了解人民的愿望,了解人民的要求。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关注人民的生活,要关心人民的疾苦,要用自己的作品为人民呐喊、为人民发声。
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关心人民、热爱人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自己的作品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光彩。
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还强调了文艺工作者要保持革命性,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他说,“文艺工作者要有革命性,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党的领导。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用自己的作品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要为党的政治宣传作出更大的贡献。
只有保持革命性,才能创作出有思想、有艺术、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革命性,用自己的作品为党的政治任务服务,为党的政治宣传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有感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抗战时期毛主席关于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及学习方法的会议讲话。
在我看来,它阐述了关于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创作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即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华民族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我们的文艺创作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代表他们的意志。
然后是态度问题。
是正面的歌颂、还是反面的暴露,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既有赞扬,又有批评; 主张积极抗战的赞成,消极抗战的就批评;反对抗战的那就要坚决反对。
对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和人民的劳动,我们应该赞扬。
人民也有缺点,需要耐心地教育,使他们能够大踏步地前进。
我们的文艺应该描写这个改造过程。
文艺作品应该使他们团结、进步、同心同德,去掉落后的东西,发扬先进的东西。
关于工作对象问题。
文艺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工农兵以及干部。
因此文艺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和熟悉他们,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这就得下决心,经过长期甚至痛苦的磨练。
关于学习方法问题。
要学习马列主义和学习社会。
马列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存在决定意识,即研究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社会就是要研究社会各阶层的状况,研究
它们的相互关系。
文艺工作者把这些弄清楚了,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
关于为哪些人的问题。
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但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大部分是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里还有不少小资产阶级的东西。
因此要与工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改造自己的思想。
人民的生活是最自然、也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东西,它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的唯一源泉。
文艺作品可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能使人民群众惊醒、振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有了这样的文艺,这个任务就能更快地完成。
文艺只有在人民大众可接受的普及基础上提高,文艺工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