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AJCC第7版分期新变化

合集下载

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doc

第7版国际食管癌TNM分期.doc

食管癌国际TNM分期第7版(2009)Edge SB, Byrd DR, Compton CC, eds. AJCC Cancer Staging Manual, 7th edition.New York:Springer,2009.一、食管癌的分段与以往不同,新版食管癌TNM标准对食管癌的原发部位以肿块上缘所在的食管位置决定,以上切牙到肿块上缘的距离来表示具体位置:颈段食管:上接下咽,向下至胸骨切迹平面的胸廓入口,内镜检查距门齿15厘米至<20厘米。

胸上段食管:上自胸廓入口,下至奇静脉弓下缘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0厘米至<25厘米。

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内镜检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胸下段食管: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内镜检查距门齿30厘米至<40厘米。

食管胃交界(EGJ)癌:EGJ上5厘米的食管远端与EGJ以下5厘米的胃近端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部位,新版食管癌TNM分期与胃癌TNM分期内容协调一致,明确规定:凡肿瘤位于1)食管下段;2)侵犯EGJ;均按食管腺癌TNM分期;3)胃近端5厘米内发生的腺癌未侵犯EGJ者可称为贲门癌,连同胃其它部位发生的肿瘤,按胃癌的TNM标准分期。

二、第7版食管癌TNM定义1、原发肿瘤(Primary Tumor,T)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重度不典型增生;T1: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食管肌层;T3:肿瘤侵犯食管纤维膜;T4:肿瘤侵犯食管周围结构;T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或膈肌(可手术切除);T4b:肿瘤侵犯其他邻近结构如主动脉、椎体、气管等(不能手术切除)。

2、区域淋巴结(Regional Lymph Nodes,N)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1-2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3-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3:≥7枚区域淋巴结转移。

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

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

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
T分级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高度不典型增生(腺癌无法确定原位癌)
T1a 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
T1b 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 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3 肿瘤侵及纤维膜
T4a 肿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
T4b 肿瘤侵及其他邻近器官
N分级*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确定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1b 3~5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2 6~9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N3 ≥10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 AJCC建议清扫淋巴结总数不少于12个,并应记录清扫的区域淋巴结总数M分级#
Mx 远处转移无法确定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 锁骨上淋巴结和腹腔动脉干淋巴结不属于区域淋巴结,而为远处转移
H分级(癌细胞类型)
H1 鳞癌
H2 腺癌
G分级(细胞分化程度)
G1 高分化癌
G2 中分化癌
G3 低分化癌
G4 未分化癌。

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

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

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2009)简介的原因,关于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2009)简介的相关知识。

2007年11月15日,在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大会上,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胸心外科陈龙奇教授首次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介绍了将于2009年出版的食管癌国际TNM分期标准第7版的内容。

作为我国大陆唯一获邀参加协作者,陈教授于今年9月15日赴美国克里夫兰临床医学中心参加了该分期标准的定稿讨论会。

由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订的恶性肿瘤TNM分期标准,将恶性肿瘤按肿瘤大小(T)、区域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情况进行分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决定癌症病期、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比较疗效的“金标准”。

该分期标准数年修订一次,目前版本为2002年第6版。

本次修订第7版的国际食管癌协作项目(WECC),共有全球13个协作单位参与,分别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

更为重要的是,以往版本都由欧美人制订,而这次将种族因素考虑在内(亚洲患者占了1/3),并邀请亚洲学者参与,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研究者自2006年6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征集食管癌数据,按比例收集不同种群(白种人、黄种人、其他)、不同组织类型(鳞癌、腺癌、其他)等食管癌患者的治疗、生存情况。

截至2007年6月,共收集7885个病例,其中4723例为单纯手术切除、未经任何术前(后)放化疗者,剔除95例非食管癌诊断者(75例)和无随访资料者(21例),包括1例既非食管癌也无随访资料者,余下4628例为研究对象。

以患者死亡为随访终点,将肿瘤病理TNM、肿瘤部位、细胞类型及分化程度及其他可能的预后因素纳入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生存情况仍用Kaplan-Meier曲线表示,TNM分组则采用全新的统计学模型——随机生存森林法(Random Survival Forests,RSF),根据实际观测数据平衡各预后影响因素反向归纳各亚组至最合理的分期。

AJCCUICC第八版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中文版及解读

AJCCUICC第八版食管及食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中文版及解读

AJCCUICC第⼋版⾷管及⾷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中⽂版及解读作者:李浩淼,孙海波,郑燕,刘⼠磊,刘先本,邢⽂群解读秦建军,李印审校来源:中国胸⼼⾎管外科临床杂志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联合发布的第⼋版⾷管及⾷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已经出版,并将于2017年1⽉1⽇起施⾏。

⼀直以来,TNM分期系统在⾷管及⾷管胃交界部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

新版的TNM分期在原第七版分期的基础上做出了较⼤改进,但仍存在着⼀些不⾜。

本⽂将对这些改进及不⾜之处进⾏深⼊讨论。

作者:李浩淼,孙海波,郑燕,刘⼠磊,刘先本,邢⽂群解读秦建军,李印审校郑州⼤学附属肿瘤医院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郑州 450008)通信作者:李印,Email:*******************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联合发布的第⼋版⾷管及⾷管胃交界部癌TNM分期已经出版,并将于2017年1⽉1⽇起施⾏。

⼀直以来,TNM分期系统在⾷管及⾷管胃交界部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中起着重要的作⽤。

新版的TNM分期在原第七版分期的基础上做出了较⼤改进,但仍存在着⼀些不⾜。

本⽂将对这些改进及不⾜之处进⾏深⼊讨论。

1、第⼋版⾷管和⾷管胃交界部癌分期更新部分第⼋版⾷管和⾷管胃交界部癌国际TNM分期系统将临床分期(cTNM)、病理分期(pTNM)和新辅助治疗后分期(ypTNM)区分开来,不再应⽤同⼀个分期模式。

与cTNM和pTNM分期不同,两种病理类型的ypTNM分期完全相同。

在病理分期中,pT1期被细分为pT1a和pT1b,是基于腺癌和鳞癌病理类型不同⽽进⾏的更加细化的分期。

新版分期系统引⼊了新的简化的⾷管特异区域淋巴结分布图,删除了组织学上G4(未分化癌)的分级。

另外⾷管鳞状细胞癌中pT2N0M0将不再根据肿瘤位置进⾏分期,对⾷管胃交界部癌重新进⾏了定义,见表1。

2、第⼋版⾷管和⾷管胃交界部癌分期解读新版分期系统是建⽴在第七版分期的数据信息基础上,同时扩⼤了⾷管癌全球协作数据库,⼤幅增加了所纳⼊的患者数量和收集的数据变量,在对患者进⾏⽣存评估时,引⽤了更加强⼤可靠的随机森林分析模型。

食管癌分期年AJCC公布第七

食管癌分期年AJCC公布第七

食管癌分期2010年,AJCC(美国癌症结合委员会)宣布最新(第七版)T分期Tx:不可以明确的原发癌,如拉网等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但未能发现瘤体。

T0:无原发瘤凭证。

Tis:原位癌,也即所谓的高度不典型增生。

指限制在上皮层内、未侵出基底膜的肿瘤。

有人不严格地将高度不典型增生归为Tis。

但要注意,在食管腺体内的原位癌,可能随腺体超出了食管上皮的基底膜,但其并未超出腺管的基底膜。

T1:肿瘤侵出上皮层,如入侵固有膜、粘膜肌层或粘膜基层。

T2:肿瘤入侵肌层(muscularis propria),未达食管外膜。

T3:肿瘤侵及食管外膜(the adventitia)。

T4:肿瘤入侵食管周边组织。

4a:肿瘤入侵胸膜、心包或膈肌,但可手术切除。

T4b:肿瘤因入侵气管、主动脉、肌注或其余重要脏器而不可以手术切除。

N分期N0:无周边淋奉承转移。

N1:周边淋奉承组有1或2枚淋奉承转移。

N2:周边淋奉承组有3-6枚淋奉承转移。

N3:周边淋奉承组有超出7枚淋奉承转移。

M分期M0:肿瘤无远处脏器和淋奉承转移。

M1:肿瘤已转移至远处淋奉承和/或其余脏器。

G分期G指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分期,在AJCC肿瘤分期的第六版为可选指标,但第七版将其采取为S分期中的一项。

GX:组织学不可以分级(在S分期中同G1);G1:细胞分化好的高分化癌;G2:细胞中平分化的中分化癌;G3:细胞分化差的低分化癌;G4:未分化癌(按G3鳞癌行S分期)。

有时G3、G4可能混存,可登记为G3-4。

肿瘤部位初期鳞癌的S分期考虑到了肿瘤在食管上的部位,按肿瘤的上缘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

S分期S分期是概括了T、N、M等多组分期而成,第七版将食管鳞癌和腺癌分开分期。

食管鳞癌其分期包含了T、N、M、G分期和肿瘤的部位。

0期:Tis, N0, M0, GX或G1,任何部位。

为食管癌的最初期,等同于原位癌,肿瘤仅限于上皮层,无任何转移或播散。

IA期:T1,N0,M0,GX或G1,任何部位。

食管癌分期年AJCC公布最新(第七)

食管癌分期年AJCC公布最新(第七)

食管癌分期2010年,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公布最新(第七版)T分期Tx:不能明确的原发癌,如拉网等细胞学检查发现瘤细胞,但未能发现瘤体。

T0:无原发瘤证据。

Tis:原位癌,也即所谓的高度不典型增生。

指局限在上皮层内、未侵出基底膜的肿瘤。

有人不严格地将高度不典型增生归为Tis。

但要注意,在食管腺体内的原位癌,可能随腺体超过了食管上皮的基底膜,但其并未超出腺管的基底膜。

T1:肿瘤侵出上皮层,如侵犯固有膜、粘膜肌层或粘膜下层。

T2:肿瘤侵犯肌层(muscularis propria),未达食管外膜。

T3:肿瘤侵及食管外膜(the adventitia)。

T4:肿瘤侵犯食管周边组织。

4a:肿瘤侵犯胸膜、心包或膈肌,但可手术切除。

T4b:肿瘤因侵犯气管、主动脉、肌注或其他重要脏器而不能手术切除。

N分期N0:无邻近淋巴结转移。

N1:邻近淋巴结组有1或2枚淋巴结转移。

N2:邻近淋巴结组有3-6枚淋巴结转移。

N3:邻近淋巴结组有超过7枚淋巴结转移。

M分期M0:肿瘤无远处脏器和淋巴结转移。

M1:肿瘤已转移至远处淋巴结和/或其他脏器。

G分期 G指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分期,在AJCC肿瘤分期的第六版为可选指标,但第七版将其接纳为S分期中的一项。

GX:组织学不能分级(在S分期中同G1);G1:细胞分化好的高分化癌;G2:细胞中等分化的中分化癌;G3:细胞分化差的低分化癌;G4:未分化癌(按G3鳞癌行S分期)。

有时G3、G4可能混存,可登记为G3-4。

肿瘤部位早期鳞癌的S分期考虑到了肿瘤在食管上的部位,按肿瘤的上缘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

S分期S分期是归纳了T、N 、M等多组分期而成,第七版将食管鳞癌和腺癌分开分期。

食管鳞癌其分期包括了T、N、M、G分期和肿瘤的部位。

0期:Tis, N0, M0, GX 或 G1,任何部位。

为食管癌的最早期,等同于原位癌,肿瘤仅限于上皮层,无任何转移或播散。

IA期:T1, N0, M0, GX或G1,任何部位。

食管癌TNM分期(必备!!)

食管癌TNM分期(必备!!)
华西医院翻译制作,内部交流!详见: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3): 237-240
AJCC/UICC 癌症TNM分期标准2009第7版
食管癌的TNM分期(鳞癌)
分期 0 IA IB IIA IIB IIIA T is (HGD) 1 1 2-3 2-3 2-3 2-3 1-2 1-2 3 4a 3 4a 4b N 0 0 0 0 0 0 0 1 2 1 0 2 1-2 3 M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G 1,X 1,X 2-3 1,X 1,X 2-3 2-3 部位 下段,X 中、上段 下段,X 中、上段 -

锁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骨上切迹与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与无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位于主动脉弓 后纵隔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之上,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与无
下、主动脉旁
及动脉导管侧面 6 名动脉前方 7 部 8M 至下肺静脉根 部之间 8L 根部与食管胃 交界之间 9 10R 头端与右上叶 支气管起始部之间。 10L 左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隆凸与左上叶支气管 起始部之间。 11 肺叶间淋巴结 12 13 肺叶淋巴结 肺段淋巴结 下肺韧带淋巴结:位于下肺韧带内 右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位于奇静脉 下段食管旁淋巴结:位于下肺静脉 中段食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隆凸 隆突下淋巴结:位于气管分叉的根 前纵隔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和无
20厘米至<25厘米。
胸中段食管:上自奇静脉弓下 缘,下至下肺静脉水平,前方是两 个肺门之间结构,左邻胸降主动脉, 右侧是胸膜,后方为胸椎。内镜检 查距门齿25厘米至<30厘米。
华西医院翻译制作,内部交流!详见:中华肿瘤杂志 2010; 32(3): 237-240
胸下段食管及食管胃交界:上自下肺静脉水平,向下终于胃,由于这是食管的末节,

食道癌分期(AJCC_UICC发布的食管癌最新TNM分期(2009,第七版))

食道癌分期(AJCC_UICC发布的食管癌最新TNM分期(2009,第七版))



4L左下气管旁淋巴结:
5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6前纵隔淋巴结: 7隆突下淋巴结: 8M中段食管旁淋巴结: 8L下段食管旁淋巴: 9下肺韧带淋巴结:
N分期


大量研究发现:淋巴结转移数目和转移程度确实对食管癌 治疗后的长期生存有着显著性影响。 随着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和转移度的升高,长期生存率 显著下降。 这也是2009 第7 版食管癌国际TNM 分期将N 分为N0、 N1a、N1b、N2和N3共5 级的理论基础, 即根据转移淋巴结数目划分。
N分期

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陈龙奇等236例食管癌根治切 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淋巴结转移个数按0、1~2、3~5、≥6 个进行分级, 发现后两组间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 食管癌丰富的淋巴引流网络,发生跳跃性转移, 故出现 淋巴结跨区域转移很常见。

N分期



学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包括中山大学肿瘤中心、河北医 科大学第四医院。 淋巴结转移范围进行N 分级。 无转移、单胸腔或单腹腔转移及胸腹腔两区域均有转移 淋巴结分布于颈部、胸腔、腹腔,解剖标志也非常明显、 简单、易于掌握,更准确地反映食管癌切除术后的预后。 根据淋巴结转移范围区域划分更为合适、更能反映预后。
学习园地
M分期
学习园地
H & G
H & G

此两个参数的纳入使新版TNM 分期更为复杂,不 利于临床医师掌握。 再则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往往与病理取材部位及 病理医师诊断水平有关。
学习园地
分期
学习园地
本分期局限性
只适用于单纯手术切除,未经术前、后辅 助放化疗的患者 不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患者、无法手术及单 纯手术探查者 颈段食管癌和按头颈肿瘤治疗的上段食管 癌也游离于本系统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X:同左
N0:同左 N1:区域淋巴结转移为1-2枚
N2:区域淋巴结转移为3-6枚
N3:区域淋巴结转移为≥7枚 MX:同左 M0:肿瘤侵及纤维膜 M1a:锁上(上段)或腹腔(下段) M1b:其它远处转移 MX:同左 M0:同左 M1:远处转移
UICC分期第七版
25 to <30 cm
Lower
30 to <40 cm 40–45 cm 40–45 cm
Abdominal
Lower
EG junction /Cardia
T分期——第六版
T分期——第七版
区域淋巴结定义——第六版
颈 段
胸 上 段
区域淋巴结定义——第六版
胸 中 段
胸 下 段
区域淋巴结定义——第七版
WECC

共7884食管癌手术患者 4725人无辅助或新辅助治疗 76人病理不符合,21人缺乏随访资料
4672人入组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 2009;22:1–8.
WECC

观察终点: 生存时间=(任何原因导致) 死亡时间-手术时间
平均随访时间:3.3年,5%生存超过10年

如果病理为混合癌或其它类型肿瘤,分 期归入鳞状细胞癌中;
命名规定


临床分期 (c, yc)
病理分期 (p, yp)
多原发肿瘤记作 T (m),如pT(m)NM
肿瘤复发再分期记作rTNM
由尸体解剖确定的分期记作aTNM
T分期
AJCC_6th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X:同左 T0:同左 Tis:高度不典型增生 AJCC_7th
Regional lymph nodes extend from periesophageal cervical nodes to celiac Nodes
Mountain CF, et al. Chest 1997;111:1718 –23.
MD-ATS
分 区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2009
356(7.8) 3572(87)
鳞状细胞癌
未分化 病理学分级 G1 3816
1834(40)
7(0.15) 1228(32)
R1
R2 年代 1970s 4627
434(11)
117(3.0) 36(0.78)
G2
G3 G4
1257(33)
1324(35) 4(0.18)
1980s
1990s 2000s
AJCC分期——鳞状细胞癌
AJCC分期——腺癌
th AJCC_7 (WECC)
SCC
Adenocarcinoma
AJCC分期建议
记录 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 病理分级 肿瘤距切牙距离(上缘和下缘)/CT 淋巴结切除数量/转移数量 血管受侵、淋巴管受侵、脉管瘤栓 手术切缘(R0、R1、R2) 新辅助治疗 瘤结节?
Thoracic
Upper
Sternal notch to azygos vein
20 to <25 cm
Middle
Lower border of azygos vein to inferior pulmonary vein Lower border of inferior pulmonary vein to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o 5 cm below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to 5 cm below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 2009;22:1–8.
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人口统计 年龄 (岁) 男性 种族 白种人 亚洲人 其它 地区 北美 欧洲 亚洲 4627 2295(50) 1164(25) 1168(25) 4625 4626 3587 2339(65) 1168(33) 80(2.2) 62±11 3562(77) n No. (%) 临床特征 肿瘤部位 上段 中段 下段 肿瘤长度 pT is 1 2 3 4 4609 335(7.3) 1040(23) 755(16) 2329(51) 150(3.3) n 4344 177(4.1) 1172(27) 2995(69) 3.3±2.5 No.(%)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versiteit Ziekenhuizen Leuven
中国
美国 比利时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 2009;22:1–8.
WECC排除病例
无手术资料者 不可手术者 单纯探查术者 辅助或新辅助治疗者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 2009;22:1–8.


原发病灶分段
AJCC_6th
AJCC_7th
原发病灶分段
Anatomic name Cervical Esophageal Location Upper Anatomic boundaries Typical esophagectomy 15 to <20 cm
Hypopharynx to sternal notch
背景资料

AJCC_6th 是T、N和M简单排序分类

肿瘤患者生存不仅与T、N和M相关,肿 瘤病理类型、分级以及部位均对生存有 显著影响
WECC: 参加机构
序号 1 2 3 4 5 6 单位 Cleveland Clinic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Fox Chase Cancer Center Helsinki University Hospital Indian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M. D. Anderson Hospital 国家 美国 中国 美国 芬兰 美国 美国
T1: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或 黏膜下层
T2:肿瘤侵及固有肌层 T3:肿瘤侵及纤维膜 T4:肿瘤侵及邻近器官
T1a:肿瘤侵及黏膜固有层
T1b:肿瘤侵及黏膜下层 T2:同左 T3:同左 T4a:肿瘤侵及胸膜、心包、膈肌 T4b:肿瘤侵及其它邻近器官
N、M分期
AJCC_6th AJCC_7th
NX:区域淋巴结无法确定
1118(24)
1846(40) 1627(35)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 2009;22:1–8.
生存率
总生存率
死亡风险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病灶的分段是由肿瘤上缘所在解剖部位确 定 以前分期中原发病灶的分段是由肿瘤中心位置 决定 分段根据内镜或CT确定
7
8 9 10
Mayo Clinic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s University
美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11
12 13
香港大学Queen Mary 医院
Rice TW, et al. Dis Esophagus. 2009;22:1–8.
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pN n 4616 No. (%) 临床特征 pM n 4564 No.(%)
0
1 病理类型 腺癌 4595
2584(56)
2032(44) 2775(60)
0
1 切缘 R0 4123
4208(92)
IASLC
分 区
N分期——第七版
N1:区域淋巴结转移为1-2枚 N2:区域淋巴结转移为3-6枚 N3:区域淋巴结转移为≥7枚
切除淋巴结≥12枚
M分期
M1a和M1b 在新分期中不再使用
病理学命名原则

GX在分期中归入 G1 ; G4在分期中归入鳞状细胞癌G3分级; 分期中记录最高级别组织病理学分级
食管癌AJCC第7版 分期新变化
2011.3.24
UICC vs AJCC
Stage grouping
Anatomical extent of disease, composed of T, N, and M categories alone
Prognostic grouping
T, N, and M plus other prognostic fact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