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市导游词精选5篇
集安导游词

集安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吉林省集安,这里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充满魅力的边境城市。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带大家领略集安的独特风情。
集安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它别样的风貌。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集安的历史文化。
集安是高句丽王朝的故都,高句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集安则保存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丸都山城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是高句丽早、中期著名的城址之一。
山城建筑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利用自然地形,城墙高大坚固,防御体系完备。
当我们走进丸都山城,仿佛能看到当年高句丽士兵在这里戍守的身影,感受到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
山城的建筑工艺展现出高句丽人民的智慧,在石块的堆砌、城门的设计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
在这里,历史的尘埃似乎从未消散,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除了丸都山城,将军坟也是高句丽历史遗迹中的瑰宝。
将军坟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它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
这座陵墓呈方锥形,用巨大的花岗岩石条砌成,外观庄严雄伟。
站在将军坟前,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古代高句丽建筑技艺的高超。
坟顶的石板重达几十吨,在当时的条件下,如何将这些巨大的石板搬运并搭建起来,至今仍是一个谜。
将军坟周围的环境清幽,绿树成荫,更增添了这座古墓的神秘色彩。
集安的自然风光同样美不胜收。
鸭绿江在集安境内蜿蜒流淌,它不仅是中朝两国的界河,更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沿着鸭绿江漫步,江水清澈碧绿,两岸青山连绵起伏。
在江边,我们可以欣赏到朝鲜的异国风光,对面的村庄、山峦清晰可见,这种独特的边境景观让人眼前一亮。
如果运气好,还能看到朝鲜的渔民在江上捕鱼,那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是鸭绿江给予我们的独特礼物。
而且,在江上乘坐游船游览,更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微风拂过脸庞,江水在船舷边泛起涟漪,两岸的美景如画卷般展开,让人陶醉其中。
集安还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里的朝鲜族同胞众多,他们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2024年集安鸭绿江导游词

吉林诗人张殿斌咏集安鸭绿江大桥
足踏界桥移步迟,江涛盈耳壮怀诗。
金戈铁马援朝日,血雨腥风护路时。
残堡凄苍留记忆,国门宏伟展雄姿。
凝眸脚下滔滔水,恍见当年惨烈旗。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在这里可以充分欣赏鸭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游人站在桥边,将对面朝鲜风光和民房尽收眼底,甚至隐隐可见江边捕鱼和洗衣服的朝鲜居民。在界江、界桥、界坝上,游人可跨在两国边境线上,体味到跨国一步游的特殊愉快心情。
集安鸭绿江导游词2
鸭绿江国境旅游区位于祖国边陲,吉林省东南部的集安市,鸭绿江与朝鲜相望。
这里的主要景观有国内罕见的四层碉堡,这是当时日本人在建桥时一同修建,还有界碑、国门、国境哨及体验“中朝一步跨”,抗美援朝时期第一支志愿军部队就是在此入朝作战的。大桥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美国飞机对大桥狂轰烂炸,它却始终巍然挺立。至今钢梁上仍有残洞痕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1950年10月1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从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最先秘密入朝。朝鲜战争期间,有42万大军和17.2万随军担架队员、近15万车皮的物资由此进入前线,仅从此桥运送回国的伤员就有18.2万人,为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里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江南景色的`鸭绿江谷地风景带,可见许多紧逼江水、雄伟陡峻的断层三角面及怪石嶙刚的花岗崖和峰林、河漫滩、江岛景观。国东大穴蚀洞穴群及危崖峭壁景观,如通天洞、相思爱、三角天崖、大观音洞等。境内山峦叠嶂、悬崖陡壁、沟深谷幽、溪流潺潺,显示出一幅雄伟壮丽的深切割的剥蚀高山地貌景观。
大桥两旁是绿茵茵的葡萄园,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大桥横跨中朝两岸,高大而宏伟,气势壮观,它是连接中朝两国人民情谊的纽带。
集安鸭绿江导游词

集安鸭绿江导游词鸭绿江是中朝边界上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航道。
它发源于中国吉林省的长白山脉,穿越中国吉林、辽宁、吉林、黑龙江四个省份,并最终注入朝鲜半岛的西海湾。
鸭绿江全长约790公里,其中约203公里为边界河段。
鸭绿江流域景色秀美,且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集安鸭绿江的旅游景点和导游词,让您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美丽的地方。
一、鸭绿江大峡谷位于集安市南部的鸭绿江大峡谷是一个以大峡谷地貌为主题的自然景区。
这里山峦起伏,河水蜿蜒,峡谷深不见底。
您可以乘坐游船或者徒步沿着峡谷观赏,感受壮丽的自然景观。
这里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导游词:各位朋友,欢迎来到鸭绿江大峡谷。
这里是一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地方。
请大家注意安全,遵守规定。
现在,我们开始参观吧!二、鸭绿江国际边境旅游区鸭绿江国际边境旅游区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边境旅游区之一,位于集安市和朝鲜丹东市交界处。
这里有边境风情街、边境文化广场等旅游设施。
您可以欣赏到中国和朝鲜两国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还可以近距离观赏到鸭绿江边的风景。
导游词:亲爱的朋友们,欢迎来到鸭绿江国际边境旅游区。
这里是中朝边境的交界处,您可以近距离感受两国的风情和文化。
请注意不要越界,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请大家有序参观,谢谢!三、鸭绿江湿地公园鸭绿江湿地公园位于集安市鸭绿江畔,是一个以生态保护和旅游观光为主题的公园。
公园内有大片的湿地和丰富的植物资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观鸟、摄影的场所。
这里还有些许的动物野生保护区,您有机会可以近距离观赏到珍稀野生动物。
导游词:尊敬的客人们,欢迎来到鸭绿江湿地公园。
这里保留了大片的湿地和自然植物,是许多鸟类栖息和迁徙的场所。
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并遵守公园的规定,共同保护这片美丽的湿地。
请大家跟我一起开始游览吧!四、集安砂糖山砂糖山位于集安市区西南部,它因山体下部含有大量石英砂而得名。
吉林集安导游词介绍五篇

吉林集安导游词介绍五篇集安市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吉林集安导游词介绍五篇,欢迎阅读参考!吉林集安导游词介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欢迎。
今天我将荣幸的作为导游带领各位去参观吉林集安。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吉林集安。
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5pem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
十九代王名淡德,号永乐太王,溢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好太王碑。
碑体为一方柱形角砾凝页岩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于土中,形制极富特色。
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
东南为正面,碑文刻,共四十四行,满四十一字,计一千七百七十五字。
碑文首先纪述高句丽建国神话,称出自北无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六十四城和一千四百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三百三十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
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就会映入你们眼帘。
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
它规模宏大,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将军墓正在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
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
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
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
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
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1100多块。
吉林省集安的导游词

( 吉林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37760吉林省集安的导游词The tour guide's words of Ji'an, Jilin Province吉林省集安的导游词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
十九代王名淡德,号永乐太王,溢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好太王碑。
碑体为一方柱形角砾凝页岩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于土中,形制极富特色。
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
东南为正面,碑文刻,共四十四行,满四十一字,计一千七百七十五字。
碑文首先纪述高句丽建国神话,称出自北无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六十四城和一千四百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三百三十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
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就会映入你们眼帘。
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
它规模宏大,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将军墓正在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
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
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
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
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
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1100多块。
集安鸭绿江导游词范文(2篇)

集安鸭绿江导游词范文集安国境铁路大桥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东____公里,有“世界最短国际列车”、“抗美援朝第一渡”等美誉,是我国对朝鲜三大铁路桥之一。
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由日本东亚土木会社承建,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正式通车。
全长____米,宽____米,高____米,共二十孔。
中朝双方以第十一桥墩中心接轨线划为各自维修界线,其中,中方____米,朝方为____米。
中朝双方分设哨兵、警卫。
这里的主要景观有国内罕见的四层碉堡,这是当时日本人在建桥时一同修建,还有界碑、国门、国境哨及体验“中朝一步跨”,抗美援朝时期第一支志愿军部队就是在此入朝作战的。
大桥先后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朝鲜战争,在朝鲜战争中美国飞机对大桥狂轰烂炸,它却始终巍然挺立。
至今钢梁上仍有残洞痕迹,成为历史的见证。
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部从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最先秘密入朝。
朝鲜战争期间,有____万大军和____万随军担架队员、近____万车皮的物资由此进入前线,仅从此桥运送回国的伤员就有____万人,为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里可以充分欣赏鸭绿江两岸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游人站在桥边,将对面朝鲜风光和民房尽收眼底,甚至隐隐可见江边捕鱼和洗衣服的朝鲜居民。
在界江、界桥、界坝上,游人可跨在两国边境线上,体味到跨国一步游的特殊愉快心情。
集安鸭绿江导游词范文(2)鸭绿江位于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境内,是鸭绿江流域的主要支流之一。
鸭绿江因其清澈见底的水质和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个景点和旅游胜地,鸭绿江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垂钓。
鸭绿江流经集安市区,江水清澈透明,如同一条绿色的丝带从山间蜿蜒而过,给人一种极度舒适的感受。
沿江两岸的景色美不胜收,绿树成荫,山峦起伏,让人如痴如醉。
在江畔散步,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风光,心情顿时变得愉悦起来。
不仅如此,鸭绿江还是一个理想的垂钓圣地。
2018-吉林省集安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1页)

2018-吉林省集安导游词-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吉林省集安导游词
也许您还喜欢:
∙河北秦皇岛长寿山景区导游词
∙狮子林导游词
∙焦山导游词
∙扎兰屯吊桥公园导游词
∙体验休闲好去处—包头市区游导游词
∙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导游词
∙野三坡民族园度假村导游词
∙牡丹江雪堡导游词
∙碛口导游词
∙常家庄园导游词
∙赛罕乌拉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导游词
∙通辽市导游词。
精选著名旅游景点吉林省集安导游词推荐

精选著名旅游景点吉林省集安导游词推荐集安市隶属于吉林省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集安导游词,仅供参考。
集安导游词(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在这样一个好日子里能应来你们的光临我很高兴,我是大家今天集安之旅的导游员。
那么我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集安的一些景点......◇好太王碑◇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5pem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
十九代王名淡德,号永乐太王,溢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好太王碑。
碑体为一方柱形角砾凝页岩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于土中,形制极富特色。
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
东南为正面,碑文刻,共四十四行,满四十一字,计一千七百七十五字。
碑文首先纪述高句丽建国神话,称出自北无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六十四城和一千四百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三百三十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
◇东方金字塔——将军坟◇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就会映入你们眼帘。
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
它规模宏大,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将军墓正在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
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
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
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
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
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安市导游词精选5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集安市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欢迎。
今天我将荣幸的作为导游带领各位去参观吉林集安。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吉林集安。
在吉林省集安县城东北5pem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
十九代王名淡德,号永乐太王,溢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好太王碑。
碑体为一方柱形角砾凝页岩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于土中,形制极富特色。
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
东南为正面,碑文刻,共四十四行,满四十一字,计一千七百七十五字。
碑文首先纪述高句丽建国神话,称出自北无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六十四城和一千四百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三百三十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
火车穿过老岭的盘山隧道飞驰而下,边境小城集安就会映入你们眼帘。
从左侧车窗远远望去,在龙山脚下,耸立着巨大的方坛阶梯式的古墓,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将军坟。
它规模宏大,造型颇象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将军墓正在龙山脚下,地热优越,环境秀美。
这座方坛阶梯石质古墓,全部采用精琢花岗石砌筑,共七阶,第一阶为四层石条铺砌,其中最大一块长5.7米,宽1.12米,厚1.10米,重约32吨左右。
其余六级,每阶皆由三层石条砌成。
整个陵墓呈正方形,底部面积997平方米,顶部面积为270平方米。
在陵墓的第五阶正中,有早年打开的甬道,可通墓室。
墓室呈方体,边长5米,高5.5米,四壁用6层石条砌筑,墓顶覆盖一块巨大而完整的石板,平面达50余平方米,重约50多吨。
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坟的上下到处都是巨大石条,光是坟的外缘石条就用了1100多块。
在坟的顶端,四边的石条上留有排列整齐的圆洞,墓顶的积土中有板瓦、莲纹瓦当和铁链一类构件,可以看出是亭阁建筑的遗迹,这与北方其他民族的丧葬习俗极为吻合。
将军坟后面原有四座陪葬墓,一字等距排列,现仅存一座,建筑样式与主墓相同,规模则小的多,可能是近臣或妃子的墓葬。
据考证,将军坟应是一座高句丽王陵,当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建筑。
高句丽王朝始建于公元前37年,到这时已传到十九代王好太王和二十代王长寿王。
好太王已有陵墓。
将军坟距好好太王陵不远,且墓道朝向太王陵。
国内有关学专家学者认为,此应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
“将军坟”之称是清末当地老百姓的,一直流传至今。
昔有《别金相登将军坟》一诗,曰:“将军坟墓几千秋,坟外年年江水流。
桂酒椒浆伤往事,荒烟蔓草赋闲游。
三辅霸业今何在,百济名邦早已休。
独有英雄埋骨处,峨峨高峙龙山头。
”万余座高句丽古墓群中,有20余座绘有精美的壁画,其题村广泛,技艺娴熟,绚丽多彩,飘逸流畅,距今虽已千余年,色彩仍鲜艳如初,由此可见当时的绘画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临摹了大部分古墓壁画置于博物馆内供人参观。
著名的壁画墓有角抵墓、舞踊墓、三宝墓、四神墓、五盔坟等。
长白山余脉老岭山区腹地的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集中展现当地独特的动值物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
园内有5座峻峭挺拨的山峰——玉女峰、少女峰、参女峰、春女峰和秀女峰;还有幽谷银瀑、高句丽采石场、天工神韵、望峰台、仙人台、藏心洞、怀古亭、洞天皓月、空中悬佛、抗联遗址等38处人文自然景观,既美艳多姿,又雄奇壮观。
幽谷银瀑是一条数百米长的大峡谷,谷底流泉淙淙,有人工,天然瀑布两处,巨树和古藤形成的华盖守护着古老的秘密,峡谷两侧陡峭的山岩怪石嶙峋,苔藓遍布,身临此境仿佛回到了盘古开天的洪荒年代。
洞天皓月景观更为神奇,两座20多米高的石岩,中间是一条刀劈斧削般的等宽缝隙,是谓“一线天”。
站在“一线天”中间上仰望,“空中悬佛”正好夹在石壁上面横空也世:一大一小两块椭圆型花岗岩石形成悬佛的头、身,悬佛五官分明,鼻子上的皱纹清晰可辨,神态十分逼真传神,其表情恰似在用力挤开石壁,附视着芸芸众生从下面通过。
造物主的神工鬼斧又制造了一个千古之谜。
来到藏心洞,虽是一处横穿山岩的石洞,但奇在洞中卧有一块心型巨石,石体比两边洞口都大,不可能从外面移进,那是天然形成?令人百思不解好了游客朋友们。
我们的集安一日游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旅游中若有不周之处还请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以便更好的为您服务。
离别之即,没有好送给大家的,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快乐,健康......再见。
集安市导游词2夏、商之时,此地属齐州。
舜分齐为营,此地转营州属。
周武王灭商,公元前300年前后,此地转属燕之辽东郡。
秦统一后,属秦辽东郡。
汉初,在今集安设不尔县,治所不耐城(今集安市)。
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西汉增设乐浪、真番、临屯、玄菟四郡,不耐城属玄菟郡高句丽县管理。
汉武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自夫余来浑江流域高句丽县境内建立卒本夫余地方政权(即后来的高句丽)。
汉平帝元始三年(公元3年)自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迁都国内城(不耐城音转,今集安市)。
集安成为高句丽的政治、经集安市(4张)济、文化中心长达425年。
王莽新朝期间,因高句丽不服调遣,贬高句丽县为下句丽县。
东汉后期改设丸都县。
高句丽在今集安为王都期间,除维修国内城外,在今集安及附近修建尉那岩城(丸都山城)为王都,尚有在国内城附近筑平壤城、东黄城为王都的记载。
晋武帝泰始十年(公元274年),西晋置平州,辖辽东、玄菟、带方诸郡,重新划今集安隶属玄菟郡高句丽县。
东晋之后,高句丽臣属南北朝的中原各王朝。
公元427年,自国内城迁都平壤。
今集安为高句丽别都,仍名国内。
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收复集安,在今集安辖域岭前、岭后分设国内、苍岩二州,结束了集安作为高句丽别都239年的历史。
公元668年,高句丽亡。
唐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在今集安改设哥勿州,境内地区设丸都县。
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大祚荣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建立"震国"。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封其为渤海郡王,"震国"更名渤海,哥勿州暨丸都县渐入其境。
渤海于今集安设正州,亦称沸流郡。
正州迁治后建为渌州,渌州迁至今临江一带,今集安又改为桓都县;渤海强盛时期,设5京15府62州。
于今集安设西京鸭绿府,不久迁至今临江一带。
西京鸭渌府领神、桓、丰、正四州。
今集安改设桓州,领桓州(先称丸都县、桓都县)、神水、淇乡3县。
公元918年,民众以西京鸭渌府为中心反抗渤海,建立"定安国",今集安仍为桓州。
公元926年,契丹灭渤海、立东丹国,后改称辽国。
公元984年,"定安国"被辽所灭,仍复集安为桓州。
改鸭渌府为渌州,桓州(今集安)为辽属县。
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辽建东京道于辽阳。
桓州(今集安)属东京道辽阳府。
公元1125年,金太祖灭辽,设19路分镇各地,东京路设于辽阳,桓州转归东京路婆速府管辖。
公元1233年,蒙古军灭金,桓州归蒙古所辖。
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蒙古设"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桓州仍属元前之蒙古。
元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元在东北置辽阳行中书省,辖辽阳等7路,桓州属辽阳路东宁府。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桓州归东宁府。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增设奴尔干都司,下设卫、所,桓州隶属南迁后的建州卫,为鸭渌江部,并渐为女真人的主要居住地区。
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建州卫都督佥事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清朝前身),定都赫图阿拉(新宾老城),今集安为其近辖之地,属建州女真满州部。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定都北京后,陆续在东北设宁古塔、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
今集安在地域上归吉林将军管辖,军事、行政由盛京将军指挥。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清置奉天府,今集安先后属奉天府尹、奉天巡抚管理。
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清为保护"龙兴之地",对东北东部进行首次封禁。
康熙二十年(1681年)始,正式在辽东修筑柳条边墙,将今新宾汪清门、通化县英额布以东的辽阔地域列入禁区,今集安在其封禁之内。
此后历近200年于咸丰十年(1860年)解禁。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分岫岩东边地增设通化、宽甸、怀仁(今桓仁)3县。
属奉天省兴京厅(清宣统元年改为兴京府),今集安地域岭前属桓仁县,岭后属通化县,清于今集安通沟添置巡检衙门。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通化、怀仁析出各5保共59牌,建辑安县(辑安,取"和安"之意。
语出《史记。
马相如传》"陛下继位,臣服天下,辑安中国")。
县城设鸭绿江北岸通沟口,治所通沟,属奉天省兴京府管辖,同时将巡检衙门迁往县属外岔沟门。
1904年,划通化县滋生保岭东四牌为辑安太和保(1944年划归临江县)。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衙门由通沟口迁入国内城旧址。
集安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翌年建立中华民国,实行省、道制,县衙门改称县公署,辑安定为三等县。
民国二年(1913年),辑安隶属奉天省东边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辑安隶属辽宁省东边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成立东北政务委员会,废除道制,辑安直属辽宁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8日,日军侵占辑安。
10月,辑安隶属奉天省,成立辑安县公署,定为丙类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2月,伪政权将东北肢解为14省,辑安县属伪安东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日,又增设通化等5省,辑安县改隶伪通化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
8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武装接收伪通化省公署。
9月26日,成立通化民主政府。
10月,建立安东省通化地区专员督查公署。
11月20日,辑安成立民主政府,辑安隶属安东省通化地区专员督查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成立民主政权吉辽省通化分省,辑安隶属通化分省。
2月10日,通化分省升格为省,属之。
并于3月设通化地区专署。
5月,辑安县随通化市、通化县合署后的通化市专员督查公署转隶安东省。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14日,辑安县民主政府改为辑安县政府。
5月,通化市县合署设治的通化市转属辽宁省,辑安脱离通化公署,直接隶属安东省。
12月,通化市、县分署设治,划回安东省。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4日,辑安隶属安东省通化地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辽宁省部分市县与安东省合并,改为辽东省。
5月18日,辑安县随同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隶辽东省。
1952年6月,撤销通化行政督查公署,辑安县直属辽东省。
1954年8月,辑安县划归吉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