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试验
实验二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二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实验意义和目的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数等因子有关。
本实验是在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已定的前提下,测定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指针,并在此基础上,测定运行参数Q 、v F 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 )和除尘效率(η)的影响。
(一)处理气体流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1.处理气体流量的测定和计算(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流量(Q ),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2121Q Q Q += (m 3/s ) (1) 式中:Q 1、Q 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 3/s 。
除尘器漏风率(δ)按下式计算:100121⨯-=Q Q Q δ (%) (2) 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 ,则其过滤速度v F 按下式计算:FQ v F 160= (m/min ) (3)(二)压力损失的测定和计算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 )为除尘器进出口管中气流的平均全压之差。
当袋式除尘器进、出口管的断面面积相等时,则可采用其进、出口管中气体的平均静压之差计算,即:21S S P P P -=∆ (Pa ) (4)式中:P S 1——袋式除尘器进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 ;;P S 2——袋式除尘器出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a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其清灰方式和清灰制度有关。
本实验装置采用手动清灰方式,实验应在固定清灰周期(1~3min )和清灰时间(0.l ~0.2s )的条件下进行。
当采用新滤料时,应预先发尘运行一段时间,使新滤料在反复过滤和清灰过程中,残余粉尘基本达到稳定后再开始实验。
机械振打布袋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一、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了解袋式除尘器的构造与除尘机理2. 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3. 了解过滤速度对其压力损失、除尘效率的影响4. 测定其设备的除尘效率二、技术条件与指标1. 动力装置布置为负压式2. 气体进风管:直径75 mm 气体出风管:直径75 mm3. 装置共有6个滤袋,滤袋直径为140 mm,滤袋高度为600 mm,滤袋材料为涤纶针刺毡覆膜滤袋4. 过滤面积:0.35 m2,过滤速度为1 m/min5. 处理粉尘粒径0.1 ~ 0.5 µm,气体含尘浓度< 50 g/m36. 处理气量100 m3/h 除尘效率98%7. 振打频率:50次/分钟8. 风机功率:0.75 kW9. 主要材质:壳体由有机玻璃制成10. 风机电源电压:三相380V11. 振打电机电压:220 V/25 W三、原理、用途及特点:此装置为布袋除尘器,它是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是使含尘气流通过过滤材料将粉尘分离捕集的装置。
这种装置主要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常用在工业尾气的除尘方面。
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虽然它是最古老的除尘方法之一,但由于它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原理是:含尘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因为滤料本身网孔较大,因而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粉尘因截流、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初层形成后,它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
滤布只不过起着形成粉层初层和支撑它的骨架作用,但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积聚,滤袋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有些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显著下降。
另外,若除尘器阻力过高,还会使除尘系统的处理气量显著下降,影响生产系统的排风效果。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指导书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上课班级:环境工程三年级实验一粉尘真密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了解测定粉尘真密度的原理及掌握真空法测定粉尘真密度的方法。
了解引起真密度测量误差的因素及消除方法,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粉尘的真密度是指将粉尘颗粒表面及其内部的空气排出后测得的粉尘自身的密度。
真密度对于以重力沉降、惯性沉降和离心沉降为主要除尘机制的除尘装置的除尘性能影响很大,是进行除尘理论计算和除尘器选型的重要参数。
测定粉尘真密度,可为除尘器的选择和除尘系统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数。
粉尘的真密度是指粉尘的干燥质量与其真体积(总体积与其中空隙所占体积之差)的比值,单位为g/cm3。
在自然状态下,粉尘颗粒之间存在着空隙,有些种类粉尘的尘粒具有微孔,另外由于吸附作用,使得尘粒表面为一层空气所包围。
在此状态下测出的粉尘体积,空气体积占了相当的比例,因而并不是粉尘本身的真实体积,根据这个体积数值计算出来的密度也不是粉尘的真密度,而是堆积密度。
用真空法测定粉尘的真密度,是使装有一定量粉尘的比重瓶内造成一定的真空度,从而除去了粒子间及粒子本体吸附的空气,用一种已知真密度的液体充填粒子间的空隙,通过称量,计算出真密度的方法。
图1 粉尘真密度测定中数量关系实验用粉尘真密度计算公式为:式中M——粉尘尘样的质量,g;W——比重瓶加液体的总质量,g;R——比重瓶加剩余液体加粉尘的总质量,g;G——排出液体的质量,g;V——粉尘的真体积,cm3;ρL——液体的密度,g/cm3;ρp——粉尘的真密度,g/cm3。
三、实验装置和仪器1、仪器设备抽真空装置、比重瓶、恒温水浴、烘箱、干燥器等。
2、试剂六偏磷酸钠水溶液,浓度为0.003mol/L。
它适用于大多数的无机粉尘。
六偏磷酸钠分子式为(NaPO3)6,相对分子质量为611.8。
3、实验流程真空法测定粉尘真密度装置四、实验步骤1)把比重瓶清洗干净,放入电烘箱内烘干,然后在干燥器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布袋式除尘实验

二、实验特点及原理
原理:
1、含尘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 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气管排出;
2、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振动的作用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 斗中;
3、滤料本身网孔较大,粉尘因截流、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 ,逐渐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8、称出布袋除尘器的收尘量GS;
9、关闭控制箱主电源;
10、检查设备状况,整理好实验用的仪表、设备,计算、整理实验数 据,没有问题后离开。
六、数据处理及记录
分别记录除尘器进口和出口的灰尘量,并结合进灰时间和 风量,计算出该除尘器的进灰浓度及除尘效率η ,其中:
η Gs 100% Gj
启动自动发尘装置电机,并可调节转速控制加灰速率;
五、操作步骤
6、当U型压差计显示的除尘器压力损阻上升到1000Pa时,可在主风机 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启动振打电机2min进行清灰即可;
7、实验完毕后依次关闭发尘装置、主风机,然后启动振打电机进行 清灰5min,待设备内粉尘沉降后,清理卸灰装置。
布袋式除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布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及运行操作 2、进一步提高对除尘器除尘机理的认识
二、实验特点及原理
特点: 1、实验装置为布袋除尘器,它是过滤式除尘器的一种,
这种装置主要采用纤维织物作滤料,常用在工业尾气的除 尘方面;
2、它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
七、注意事项
(1)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 (2)注意及时清灰; (3)长期不使用时,应将装置内的灰尘清干净,放在干
袋式除尘-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大三实验报告

《环工综合实验(2)》(袋式除尘器除尘性能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环境工程班级卓越环工1101姓名黄雪琼指导教师余阳成绩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二0一四年四月实验题目旋风除尘器性能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1166 实验时间2014年3月31日13时~ 16时实验环境温度:16℃湿度:60% 同组人数 6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2.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3.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
含尘气体从袋式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中的滤袋,当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除。
当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电磁阀开,喷吹空气从滤袋出口处自上而下与气体排除的相反方向进入滤袋,将吸附在滤袋外面的粉尘清落至下面的灰斗中,粉尘经卸灰阀排出后利用输灰系统送出。
(一)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主要靠粉尘初层的过滤作用,滤布只对粉尘过滤层起支撑作用。
(二)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的捕集机理1.筛滤作用2.惯性碰撞3.散作用4.拦截作用5.静电作用6.重力沉降作用上述各种捕集机理,对一尘粒来说并非都同时有效,起主导作用的往往只是一种机理,或二、三种机理的联合作用。
其主导作用要根据尘粒性质、滤料结构、特性和运行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
机械振动袋式除尘器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
粉尘因截留、惯性碰撞、静电和扩散等作用,在滤袋表面形成粉尘层,常称为粉层初层。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实验二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一、实验意义和目的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性能与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粉尘特性及其运行参数等因子有关。
本实验是在其结构形式、滤料种类、清灰方式和粉尘特性已定的前提下,测定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指针,并在此基础上,测定运行参数Q 、v F 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 )和除尘效率(η)的影响。
(一)处理气体流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1.处理气体流量的测定和计算(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体流量(Q ),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处理气体量:)(2121Q Q Q += (m 3/s ) (1) 式中:Q 1、Q 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 3/s 。
除尘器漏风率(δ)按下式计算:100121⨯-=Q Q Q δ (%) (2)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 ,则其过滤速度v F 按下式计算:F Q v F 160= (m/min ) (3)(二)压力损失的测定和计算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P )为除尘器进出口管中气流的平均全压之差。
当袋式除尘器进、出口管的断面面积相等时,则可采用其进、出口管中气体的平均静压之差计算,即:21S S P P P -=∆ (Pa ) (4)式中:P S 1——袋式除尘器进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 ;;P S 2——袋式除尘器出口管道中气体的平均静压,Pa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与其清灰方式和清灰制度有关。
本实验装置采用手动清灰方式,实验应在固定清灰周期(1~3min )和清灰时间(0.l ~0.2s )的条件下进行。
当采用新滤料时,应预先发尘运行一段时间,使新滤料在反复过滤和清灰过程中,残余粉尘基本达到稳定后再开始实验。
实验5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2.将除尘器进出口断面的静压测孔13、14与 U型管压差计12连接 3.将发尘工具和滤筒的称重准备好。 4.将毕托管、倾斜压力计准备好,待测流 速流量用。毕托管的原理和使用见实验一。 5.清灰
6.启动风机和发尘装置,调整好发尘浓度, 使实验系统达到稳定。 7.测量进出口流速和测量进出口的含尘量, 进口采样1分钟,出口5分钟。 8.隔5分钟后重复上面测量,共测量三次。 9.采样完毕,取出滤筒包好,置人鼓风干燥 箱烘干后称重。计算出除尘器进、出口管道中 气体含尘浓度和除尘效率。 10.实验结束。整理好实验用的仪表、设备。 计算、整理实验资料,并填写实验报告。
Q 1 2 (Q 1 Q 2 ) Q 1 2 (Q 1 Q 2 )
除尘器漏风率()按下式计算: Q1 Q 2 100 (%) (2) Q1 一般要求除尘器的漏风率小于5%。 (2)过滤速度的计算 若袋式除尘器总过滤面积为F,则其过滤速度vF 按下式计算: (m/min) 60 Q
实验5 袋式除尘器性能测定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 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掌握袋式 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了解过滤 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 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一)处理气体流量和过滤速度的测定和计算 1.处理气体流量的测定和计算 (1)动压法测定:测定袋式除尘器处理气 体流量(Q),应同时测出除尘器进出口连接 管道中的气体流量,取其平均值作为除尘器的 处理气体量: (m3/s) (1) 式中:Q1、Q2——分别为袋式除尘器进、出 口连接管道中的气体流量,m3/s。
布袋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

(布袋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布袋除尘器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类别综合实验室1166 实验时间2012年 4 月13 日13:00时~16:20 时实验环境温度:19.1℃湿度:64% 同组人数人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承诺人签名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提高对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形式和除尘机理的认识;2.掌握袋式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实验方法;3.了解过滤速度对袋式除尘器压力损失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实验仪器:1.微压计;2.毕托管;3.秒表;4.天平分度值为1g l台实验试剂:滑石粉袋式除尘器性能实验流程图(图在上页)1一粉尘定量供给装置;2一粉尘分散装置;3—喇叭形均流管;4一静压测孔;5一除尘器进口测定断面;6-袋式除尘器;7一微压计;下图为袋式除尘装置实物图:三、实验原理袋式除尘器也称为过滤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编制物制作的袋式过滤元件来捕集含尘气体中固体颗粒物的除尘装置。
含尘气体从袋式除尘器入口进入后,由导流管进入各单元室,在导流装置的作用下,大颗粒粉尘分离后直接落入灰斗,其余粉尘随气流均匀进入各仓室过滤区中的滤袋,当含尘气体穿过滤袋时,粉尘即被吸附在滤袋上,而被净化的气体从滤袋内排除。
当吸附在滤袋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电磁阀开,喷吹空气从滤袋出口处自上而下与气体排除的相反方向进入滤袋,将吸附在滤袋外面的粉尘清落至下面的灰斗中,粉尘经卸灰阀排出后利用输灰系统送出。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主要靠粉尘初层的过滤作用,滤布只对粉尘过滤层起支撑作用。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捕集机理:1.筛滤作用2.惯性碰撞3.散作用3 / 11动压=0.5*空气密度*风速^22.皮托管的测压机理是什么?使用中要注意什么?测量原理:皮托静压管(以下简称皮托管)是由一个垂直在支杆上的圆筒形流量头组成的管状装置。
本装置在侧壁周围有一些静压孔, 顶端有一个迎流的全压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5、开启粉尘入口 阀,将粉尘由进 料口中投入;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6、停风机,开振 动装置,振打滤 袋,收集粉尘;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7、称量集灰瓶内的粉尘 m' ,并将其进行筛分、称重,记录各 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重量 m1' ~mn' ;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2、称量准备加入的粉尘重量 m,并对粉尘进行筛分、称重,记 录各粒径范围内的粉尘重量 m1~mn;
m1
m2
m3 m
m4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3、将称量好的粉 尘一并加入粉尘 入口锥斗中 ;机械振Fra bibliotek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m1'
m2'
m3' m'
m4'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表1 袋式除尘器分离效率
序号
1 2 3
空瓶重 (g)
瓶与加尘量 (g)
加尘量 (g)
瓶与集尘量 (g)
集尘量 (g)
分离效率 (% )
粒径范围 (目) ~ ~ ~
表2 袋式除尘器分级效率
加尘量( g)
集尘量( g) 频数分布( % ) 分离效率( % )
? ? m 分离 ? 100%
m 入口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支架 电控箱
吸风口
振打装置
上箱体 滤袋 进料口
碟阀 引风机
进风口 下箱体
积尘斗
卸尘阀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实验装置示意图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四、实验方法与操作
1、认识并检 查实验流程;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实验装置示意图
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除尘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2、观察含尘气流在袋式除尘器内的运动状况;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除尘效率。
二、实验原理
含尘气流从圆筒形滤袋下部进入,通过滤料孔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 内表面,清洁气体透过滤料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在机械振 动的作用下从滤料内表面脱落,汇入灰斗中,从而完成气体除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