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井水力压裂机理
水力压裂技术

支撑剂回流控制技术
重复压裂技术
新的压裂优化设计技术
连续油管压裂酸化技术
利用压裂压降曲线认识储
低伤害或无伤害压裂酸化技术
层技术
压裂防砂与端部脱砂压裂技术
大型压裂控制缝高技术
人工裂缝诊断技术
支撑剂段塞消除近井筒裂
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
缝摩阻技术
压裂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与
(3)复杂岩性储层改造技术;
(4)新型压裂材料和新工艺技术。
一.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1.1 水力压裂施工概述
压裂施工工艺流程
循环、试挤、压裂、加砂、顶替、压力扩散、施工结束
一.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压裂施工时液体的流动过程
一.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一.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二是经济评价:评价压裂效益,既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判断经济合理性。
一. 水力压裂造缝及增产机理
1.2 水力压裂造缝机理及裂缝形态
作用在地层岩石上的应力分两部分:一部分被地层流体承担,另一部
分才是真正作用在岩石的骨架上。作用在岩石骨架上的应力为有效应力。
' po
其中 ' 为有效应力(Effective Stress);
压裂液伤害机理
应力敏感性
二、新材料研究
清洁压裂液
低分子压裂液(可重复使用
)
缔合压裂液
VDA(清洁自转向酸)
改变相渗特性的压裂液
超低密度支撑剂
清洁泡沫压裂液
绪 论
(一)国外水力压裂技术现状(总体:成熟、系统配套)
三、现场应用研究
目前的领先技术
裂缝诊断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裸眼井的多裂缝水力压裂技术

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裸眼井的多裂缝水力压裂技术Ottma r Hoch Gordon Love翻译:马俯波 王 衍(吐哈井下陕蒙分公司)校对:胡淑娟(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许多裸眼完井的水平井都钻在低渗透砂岩地层上,例如加拿大Alberta 中西部的Cardium 地层。
其中许多井的生产速度比预计的要低,而且,经济效益很差。
目前仍未发现有效的增产措施。
导致这些井生产速率低的原因包括砂岩的垂相非均质、水平渗透率和垂相渗透率较低等。
在砂岩油藏中,非均质是液体垂向流动的阻碍;导致低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近井地带污染。
有一个方法可以消除这些阻力或污染的影响:水力压裂,即通过由支撑剂支撑的垂向裂缝将储层多孔介质和井眼有效地连接起来。
然而,如果只压开一条裂缝,则此井的产能不会比垂向井的高。
现在,通过应用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可以沿着井身依次分别压开多条裂缝,从而使得水平井生产速度有高于垂向井的可能。
本文简要描述了在Cardium 地层的两口井应用水力喷射压裂的过程及该井的历史数据,这两口井都是在精确定位后沿井身压开了多条裂缝。
主题词 低渗透砂岩 水平井 裸眼井多裂缝水力压裂一、简介导致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的生产速率低于预期值的原因多种多样。
通常的误解是,在同一地区进行水平钻井就不需要对垂直井进行增产措施;也有人误认为,水平井的近井地带污染比垂直井的小;大部分油藏都是非均质的,而且垂向渗透率基本没有差异。
在某些情况下,为截取高渗透部分或天然裂缝,会在非均质地层中钻水平井。
但是大部分井的产能并不理想,尤其是错过目的层或井眼很窄时。
在北美的多数油藏,当钻穿最好的产层或者发现边界产层时,新井产层的平均渗透率会降低。
关于低渗透水平井,我们应该牢记以下几点:◇低渗透岩石含有典型的垂向非均质性,这会限制或阻碍地层孔隙和水平井井眼之间的流通,造成非均质的原因可能是孔隙和渗透率级差或者是小的不渗透矿物层。
通常,低渗透岩石的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的比值比较低,因此会阻碍油气的垂向运动。
国内压裂技术介绍 ppt课件

筛管
0.38
套管+裸眼
0.40
套管
0.30
合计117口:水平井93口,直井24口;ppt油课件井80口,气井37口,累计5.75亿元 12
汇报提纲
• 企业介绍与系统能力 • 一、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 • 二、双封单卡分段压裂技术 • 三、滑套式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 四、国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 五、华鼎施工能力保障
126.4m3
分析山2、盒7段2层产水,关闭产水
层后,气量从1.7×104m3/d上升到
5.70×104m3/d
ppt课件
35
四、国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连续油管喷砂射孔环空加砂压裂技术
作业程序 水力喷砂射孔 环空加砂压裂
层间封堵方式 砂塞封堵 底封隔器封堵
技术特色 不受压裂层数限制 可实现对多层系的动用
——HWB液压开关工具
ppt课件
25
三、滑套式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1.裸眼井固井滑套选择性分段压裂技术 ——施工步骤
ppt课件
26
三、滑套式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1.裸眼井固井滑套选择性分段压裂技术 ——施工步骤
ppt课件
27
三、滑套式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
2. 封隔器滑套选择性分段压裂技术
一次多层压裂措施(酸化或砾石充填),最多压裂15层 (14个球座,1个趾端滑套),无需中心管。
喷射起裂及 水力封隔
压裂液 喷射压裂
工具 喷砂射孔 参数效率
1
一、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
1.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机理
• 射孔过程:Pv+Ph<FIP,不压裂
环空加压:Pv+Ph+Pa≥FIP,起裂 • 射流在孔底产生推进压力约2~3MPa,
水力压裂原理

3、求取
• 实验室岩心试验
使用压裂目的层和裂缝在垂向上可以穿透或起遮挡作用岩 层的岩心,在就地条件下(就地围岩压力、孔隙压力、地 层温度与含水饱和度),进行单轴或三轴试验,测定岩石 的静态或动态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单轴和三轴试验
静态和动态试验
一般,用动态试验测取的泊松比与弹性模量值大于静态值。 岩石中天然裂隙或天然裂缝愈多,两者的差异愈大。
⑵岩石的弹性模量
岩石受拉应力或压应力时,当 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应力 与应变曲线变成线性关系,比 例常数即为弹性模量。计算单 位以MPa表示。
2 1
E
2、作用 • 泊松比是使用测井方法确定地层水平主应力值及其垂向 分布的重要参数 • 弹性模量在应用线弹性压力—应变理论推导的压裂模型 中关系到裂缝的几何尺寸 • 缝宽与弹性模量成反比 • 控制缝高
2、作用
1)反映油气藏驱动能量的大小。
2)目前地层压力或静止压力是压裂选井选层的主要依据。
3)选择压裂液类型的依据之一。
3)检验压前生产状况,预测压后产量与评价压裂效果。
4)诸多参数是地层压力的函数,包括,有效渗透率、原 油黏度、杨氏模量、地层破裂压力
闭合压力:随油气井的投产开采,地层压力产生变化, 将使裂缝闭合压力,储层与上、下遮挡层的地应力差,有 效渗透与孔隙度,杨氏模量,泊松比与岩石抗张强度,地 下原油粘度,体积系统与压缩系统等储层特征参数随之变 化。
⑵地层流体粘度
• 又称为粘滞系数。是指在地层条件下油气内部摩擦引起 的阻力。计算单位以mPa·s表示。
• 地层原油粘度除受其他层温度和地层压力影响外,还受 到构成油的组分和天然气在原油中溶解度的影响。
⑶地层流体压缩系数
• 原油压缩系数定义为,在地层条件下每变化1MPa压力, 单位体积原油的体积变化率。它是油藏弹性能量的一个量 度。计量单位以MPa-1表示。
水力压裂原理ppt课件

1 9 70
1 9 73
1 9 76
Foam F lu ids
1979
1982
1985
1988
19 9 1
19 9 4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1 000
5 00
0
Av erage Injectio n Rate and HHp
HH p
Rate
Year
H y dr a u li c H or se po w e r
1 949 1 953 1 95 7 1 96 1 1 96 5 196 9 1 97 3 1 97 7 1 981 1 98 5 1 98 9 1 99 3 199 7
In je c t io n R at e (b b l/m in )
60
50
40
30
20
10
0
F lu id V o lu m e ( 1 ,0 0 0 g a llo n s ) T o ta l P r op p a n t ( 1 , 0 0 0 lb s )
当α< 0.015~0.018 MPa/m, 形成垂直裂缝; 当α> 0.022~0.025 MPa/m, 形成水平裂缝.
降低破裂压力措施 • 酸化预处理 • 高效射孔 • 密集射孔
水力压裂商业性应用开始于 1949年
1949早期, 哈里伯顿油井固井公司获得唯一的 “水力压裂”许可证
当年进行了332口井的压裂
75% 成功
1949.3在美国俄 克拉荷马州的维 尔玛进行了第一 次商业性的压裂 施工
从第一次压裂到现在 ...
早期施工使用几百磅的手筛河砂和凝胶油 现在使用成百上千吨的砂或人造支撑剂和冻胶或泡 沫压裂液 注入排量为第一次压裂施工排量的5到50倍
水力压裂介绍

.
23
其它压裂工艺技术
一、滑套式分层压裂工艺技术
滑套式分层压裂管柱由投球器、井口球阀、工作 筒和堵塞器、水力压差式封隔器、滑套喷砂器组 成。其原理是利用不压井、不放喷井口装置、井 下工作筒和堵塞器,可使压裂管柱实现不压井、 不放喷起下作业。利用井下滑套喷砂器多级开关, 自下而上实现多层压裂。当每压完一层时,从井 口投入不同直径的钢球,将滑套憋到已压开层的 喷吵器上将其水眼堵死,同时打开上一层喷砂器 的水眼,开始对上一层进行压裂,从而实现不动 管柱一次连续压多层。
更加紧密,使低渗透油田的高效开发成为可能
.
4
我国在五十年代起已开始进行水力压裂技术的研究,迄 今为止已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成就与较高的经济效益
大庆油田1973年开始采用水力压裂作为油田增产增注的 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随着油田的 开发进程,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及其对于改造技术的 不同要求,压裂工艺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和提高
取短期导流能力值的1/3作为实际应用值,支撑缝内的
导流能力可达到40.1DC.cm。
.
41
最终优化该层加 砂规模为42m3
设计施工排量 3.0m3/min
支撑裂缝长度为 320m
平均铺砂浓度 5.68Kg/m3
.
42
应力剖面
1408
1416
FracproPT 图形
平均支撑裂缝宽度4.8mm, 裂缝高度为27m
.
35
水力压裂的优化设计计算
.
36
早 期 压 裂 优 化 设 计
.
37
主要分为两大步骤:
1、裂缝参数优化
该步骤应用油藏模拟水力压裂平台优化出单层不同裂
缝长度以及不同导流能力参数下的产能,从而确定出合
水力压裂技术

第六章水力压裂技术第一节造缝机理一、教学目的了解压裂含义,和各种压裂的种类,熟练掌握油井的应力状况,能够计算简单的地应力,掌握形成裂缝的条件以及破裂压力梯度,会对压裂施工曲线进行分析与应用,了解裂缝方位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地应力的计算2、压裂过程中井壁的周向应力3、形成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的条件教学难点1、压裂施工曲线的分析与应用2、有裂缝和无裂缝时的破裂压力梯度计算三、教法说明课堂讲授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数据和图表四、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油井应力状况二、造缝条件三、压裂施工曲线的分析与应用四、裂缝方位的判断压裂:用压力将地层压开一条或几条水平的或垂直的裂缝,并用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来,减小油、气、水的流动阻力,沟通油、气、水的流动通道,从而达到增产增注的效果。
压裂的种类(根据造缝介质不同)⎪⎩⎪⎨⎧干法压裂高能气体压裂水力压裂 水力压裂:利用地面高压泵组,将高粘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注入井中,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抗张强度时,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使井达到增产增注目的工艺措施。
高能气体压裂:利用特定的发射药或推进剂在油气井的目的层段高速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压裂地层形成多条自井眼呈放射状的径向裂缝,清除油气层污染及堵塞物,有效地降低表皮系数,从而达到油气井增产的目的的一种工艺技术。
干法压裂:利用100%的液体二氧化碳和石英砂进行压裂,无水无任何添加剂,压后压裂液几乎完全排出地层,可避免地层伤害。
其关键技术是混合砂子进入液体二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混合器。
适用于对驱替液、冻胶或表面活性剂的伤害敏感的地层,适合的储层包括渗水层、低压层及有微粒运移的储层以及水敏性储层。
水力压裂的工艺过程:水力压裂增产增注的原理: (1) 改变流体的渗流状态:使原来径向流动改变为油层与裂缝近似的单向流动和裂缝与井筒间的单向流动,消除了径向节流损失,降低了能量消耗。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增透抽采技术

水力压裂提出的背景
4 煤层气开发与瓦斯治理的现状并不乐观
1)煤层气技术现状 对于非突出煤: ◆少数地区实现了局部商业化开发; ◆而支撑整个煤层气行业的是地面垂直井压裂完井工艺; ◆可以实现水力压裂强化增透抽采 对于突出煤: 地面煤层气开发的禁区、井下瓦斯产出的低效率区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增透抽采技术
主要内容
1
2
3
水力压裂提出的背景
水力压裂技术简介
水力压裂技术装备及工艺
水力压裂的应用
4
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要求区域消突先行
水力压裂提出的背景
第六条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区域防突工作应当做到多措并举、可保必保、应抽尽抽、效果达标。
渝阳煤矿水力压裂
2
压裂地点定为N3704西瓦斯巷(下)
钻孔布置
为了准确地获取煤层参数,并检验压裂效果及测试抽采半径。本次陆续共布置标准孔2个、压裂孔1个、检验孔15个
压裂过程
压裂的有效时间为10小时30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压裂第一阶段压裂持续时间为278分钟,第二阶段持续350分钟。煤岩层产生破裂时间为第111分钟,此时压力从45.1MPa突降至36.1MPa,流量从1.2m3/h升至2.6m3/h。
——水力压裂是实现区域消突和局部消突的有效技术
单一突出煤层区域消突困难
水力压裂提出的背景
2 提高预抽瓦斯浓度的需求
抽采瓦斯浓度、抽采量、抽采率抽采时间取决于煤层透气性以及抽采工艺 ——压裂是煤层增透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预抽瓦斯浓度抽采的有力保证
水力压裂提出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裸眼井水力压裂造缝机理 1.井壁最终应力分布
地层岩石破裂前,井壁最终应力分布为钻井孔眼应力集中、向井筒注液产生的应力、注入压裂液径向滤失产生的应力的迭加。
(1)井筒处应力分布 设钻井井眼半径为r w ,钻井完井后井底应力分布可视为无限大均质各向同性岩石平板中有一圆形孔眼时的应力状态,如图6-3所示。
记压应力为正,张应力为负,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可以求出图中任意点处的应力分布。
⎪⎪⎪⎪
⎩
⎪
⎪⎪
⎪⎨⎧⎪⎪⎭⎫ ⎝⎛-+--=⎪⎪⎭
⎫ ⎝⎛+--⎪⎪⎭⎫ ⎝⎛++=⎪⎪⎭
⎫
⎝⎛+--+⎪⎪⎭⎫ ⎝⎛-+=θσσσθσσσσσθσσσσσθθ2sin 32122cos 312122cos 34121244
224
4
224
4
22
22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w
w y x r w y x w y x w w
y x w y x r (6-7)
式
σx 、σy ——分别为x 方向和y 方向上的应
力,MPa ; σr 、σθ——分别为径向
和周向
(切向)上的应力,MPa ; θ,r ——任意径向与x 轴的极角和 σ
r θ——计
算点剪切应力,MPa 。
由(6-7)式可知:离井壁越远,周向压应力迅速降低,径向压应力逐渐增加;而且大约几个井径之后,周向压应力降为原地应力,径向应力增加到原地应力。
实际上,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比抗张强度大得多,而且钻井孔眼引起的应力集中使得井壁处应力大于原地应力,因此,水力压裂造缝时我们感兴趣的主要是井壁处的周向应力σθ。
由于构造应力影响,
σ
r
σ
σ
σθ= f (r )
σθ=
σr = f (r )
σr = f (r )
3σy -σx
3σx-σy
水平应力场通常是不均匀的,假定σx >σy ,则
当θ=0︒ 或180︒,井壁处周向应力最小,为 σθmin = 3σy -σx 当θ=90︒或270︒,井壁处周向应力最大,为 σθmax = 3σx -σy
对于套管完成井,考虑到水泥环与岩石的力学性质比钢材与岩石的力学性质差别小得多,可按双层厚壁圆筒的弹性力学理论计算井筒周围的应力状态。
(2)向井筒注液产生的应力分布 为了在井壁的薄弱处人为诱发裂缝,需要向井筒注入高压液体使井底压力迅速提高。
将井筒周围岩石系统视作具有无限壁厚、且承受内外压力的厚壁圆筒,按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其应力分布
e e w w i w e e p r r r r p r r r r 2
2
2
2
2222/1/11/1/-++-+-=θσ (6-8) 式中 p e ,p i ——分别为厚壁筒外边界压力(无穷远处p e 为零)和井底注入压力,MPa 。
公式(6-8)表明:注入压裂液在井壁周围各个方向上所产生的应力,均为张应力,因此,向井筒注液有利于撕开地层。
同时,注液产生的应力沿井轴半径逐渐衰减, 在井壁处产生的张应力近似为注液压力,离井轴越远,应力越小。
(3)注入液径向渗入地层引起的应力 注入液径向渗入井筒周围地层中,形成了另外一个应力区,增大了井壁周围岩石应力。
增加的切向应力值近似为
v
v
p p S i ---=121)(ασθ (6-9)
(4)井壁最终应力分布 地层岩石破裂之前井壁周围应力为上述几种应力迭加,总存在两个方向(如果σx > σy ,在θ=0︒,180︒方向)受到的周向应力最小
()v v p p p r r r r r r s i i w w y x w
y x t ---+-⎪⎪⎭⎫ ⎝
⎛+--⎪⎪⎭⎫ ⎝⎛
++=
12131212
22
2222
,ασσσσσθ 可见,离开井壁较远处,周向应力仍为压应力,但在井壁附近为张应力,因而,水力压裂能够形成人工裂缝。
井壁处的周向应力简化为
()()v
v
p p p s i i x y t ---+--=1213,α
σσσθ (6-10) 2. 水力压裂造缝条件
岩石破坏准则是衡量有效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间的极限关系。
超过该极限值,就出现不稳定或破坏。
水力压裂中用得最广泛的准则是最大张应力准则,认为一旦最小主应力达到物体的抗张强度σt 就会破坏。
即
t σσθ-= (6-11)
令孔隙弹性常数为1,针对水力压裂中的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形态分别研究其相应的造缝条件。
破裂极限条件下的注入压力即为地层破裂压力(fracture pressure)。
(1) 形成垂直裂缝
如果注入压裂液滤失到地层,井壁上有效周向应力为周向应力与注液压力p i 之差,即
i p -=θθσσ (6-12)
由最大张应力准则,当井壁岩石的周向应力θσ达到井壁岩石水平方向的最小抗张强度h t σ时,岩石将在垂直于张应力方向脆性断裂而形成垂直裂缝。
此时的地层破裂压力为
S h t x y F
p v
v p +---+-=12123α
σσσ (6-13)
如果压裂液不滤失,孔隙流体压力依然为Ps ,总的有效周向应力为
S p -=θθσσ (6-14)
同理,结合最大张应力准则,地层破裂压力为
s h t x y F p p ++-=σσσ3 (6-15)
(2)形成水平裂缝
当注入压裂液向地层滤失,将增大垂向应力。
其增量与水平方向应力增量相同,则总的有效垂向应力为
i s i z Z p v
v
p p ----+=121)
(ασσ (6-16) 根据最大张应力准则,形成水平缝的条件是
v t Z σσ-=
于是 S v
t z F p v
v p +---+=
1211α
σσ (6-17)
但上式计算出的破裂压力偏大,修正为
S v
t z F p v
v
p +---+=
12194.1α
σσ (6-18)
如果压裂液不向地层滤失,就不存在由于滤失引起的应力增量。
根据最大张应力准则
v t i z p σσ-=- (6-19)
同理推得相应的破裂压力公式
s v t z F p p ++=σσ (6-20)
修正到与实验室数据吻合
S v
t v F p p ++=
94
.0σσ (6-21)
综合前述推导分析可得:无论是形成垂直裂缝或水平裂缝,压裂液向地层滤失时,由于流体传递了该压力而使破裂压力有所降低。
但压裂液向地层滤失增加了地层污染可能性。
例6-1 已知某砂岩油藏地层岩石密度ρr =2300kg/m 3,泊松比ν=0.20,地层流体密度ρL = 1050 kg/m 3。
并假设水平方向地应力均匀分布,抗张强度为σt h =3.5MPa, 忽略沉积岩的垂向抗张强度。
试计算无滤失条件下形成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的深度界限H C 。
解 上覆岩石压力为 σz = 10-6ρr g H C 地层压力近似为 p s =10-6ρL g H C 有效垂向应力 z σ =σz - α p s
均匀水平应力场的地层水平应力 z y x σν
ν
σσ-=
=1
在无滤失情况下,让形成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的破裂压力相等,即 s z s h
t x p p +=++σσσ2
代入各种应力的计算表达式,解出临界深度H C ,并整理可得
()⎥⎦
⎤⎢⎣⎡-⎪⎭⎫ ⎝⎛--=-L r h
t C g H ρρννσ121106()m H C 571105023002.012.0218.9105.36=⎥
⎦⎤⎢⎣⎡-⎪⎭⎫ ⎝⎛-⨯-⨯=-
该结果说明在浅地层容易形成水平裂缝,而深地层容易形成垂直裂缝。
由于上述临界深度忽略了各地普遍存在的构造应力影响,因而只能是大致的分析结果。
3. 破裂压力梯度
破裂压力梯度(fracture pressure gradient)定义为某点破裂压力与该点深度的比值,即
H
p F F 地层深度地层破裂压力=
α
(1) 理论计算 忽略构造应力和岩石抗张强度影响。
对于均匀水平应力场,假设孔隙弹性常数为1,破裂压力梯度为
H
p v v H v v H p s
F F --+⋅-==
13112σα (6-22) 该式忽略了构造应力和岩石抗张强度影响,因而与实际情况有些差异。
(2)统计方法 油田使用的破裂压力梯度通常是根据大量的压裂实践统计出来的。
一般范围在0.015~0.025 MPa/m 之间,新疆焉耆盆地个别井达到0.036 MPa/m 。
根据破裂压力梯度可以大致估算压裂裂缝形态。
当α
< 0.015~0.018 MPa/m, 形成垂直裂缝;
F
> 0.022~0.025 MPa/m, 形成水平裂缝。
当α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