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控制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及工作计划

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及工作计划

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及工作计划一、医院感染控制目标医院感染控制是保障医院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举措。

感染控制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加强医院的卫生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具体来说,医院感染控制的目标包括:1.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通过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加强感染监测和控制,减少医疗器械和设备污染,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 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3. 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

通过加强感染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影响。

4. 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保障。

通过加强感染控制,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减少医院感染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危害。

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1.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预防医院感染监测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基础,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可以及早发现和控制感染的蔓延。

因此,我们将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预防,具体做法包括:(1)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明确医院感染监测的标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医院感染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2)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通过开展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和消毒,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水平。

(3)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的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2.落实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通过规范的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传播。

因此,我们将落实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具体做法包括:(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

(2)建立健全的手卫生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确保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规范。

医院院感控制工作总结5篇

医院院感控制工作总结5篇

医院院感控制工作总结5篇篇1一、背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是医院日常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医疗质量。

本年度,我院在院感控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现将本年度院感控制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1. 制度建设与完善(1)制定和完善院感控制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全院医护人员遵循统一的感染控制标准与流程。

(2)根据最新医院感染控制指南,更新我院感染控制操作规范,强化医务人员对院感控制工作的重视。

2. 监测与报告(1)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报告工作,确保所有感染病例得到及时上报与处理。

(2)定期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感染风险。

3. 防控措施落实(1)强化手部卫生管理,加大宣传与督查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2)严格执行环境清洁与消毒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清洁卫生。

(3)加强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消毒与保养,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

4. 培训与教育(1)定期组织院感控制相关培训,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

(2)开展针对新入职员工的院感控制基础知识培训,确保新员工对院感控制工作有充分认识。

(3)针对不同科室的特定需求,开展专项感染控制教育与演练。

三、工作成效1. 感染率下降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本年度我院感染率较往年有明显下降,表明院感控制工作取得了实效。

2. 防控意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对院感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高,大家自觉遵守院感控制相关规章制度,积极参与院感控制活动。

3. 监测体系完善建立了完善的感染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有潜在感染风险的患者与区域,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仍需加强,需继续加大培训与宣传力度。

2. 部分科室的清洁消毒工作执行不到位,需加强督查与指导。

3. 医疗器械消毒与保养工作仍存在盲点,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与流程。

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院感控制相关培训与教育,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水平。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6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6篇)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6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通用26篇)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1一、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

二、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工作计划,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经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

三、负责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

四、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问题,制定控制措施,并督导实施。

五、对医院发生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六、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协助拟定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并参与监督实施。

七、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行审核,对其储存、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八、开展医院感染的专题研究和讲座。

九、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上报医院感染控制的动态,并向全院通报。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篇2医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使医院病人、工作人员和社会人群不受环境有害因素的伤害,提高医疗效果,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特作规定如下:(一)感染管理的组织机构1、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是以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为目标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监督机构。

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计划。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业务副院长兼任,其他成员为有关学科的科主任组成。

2、医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是医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直属医务部领导的专职机构。

3、临床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小组:组长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4、医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一般由个科住院总医师和护士长担任,也可指定专人管理。

(二)各级感染管理组织职责科室院内感染管理监控员职责①、在医务部领导下,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做好本科室院内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医疗问题,对患者的康复和医疗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详细探讨。

一、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医院环境整洁,定期清扫和消毒诊疗区域、病房和公共区域。

2.加强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合理设置洗手间、浴室等设施,确保其清洁卫生。

4.加强对医院垃圾和废物的管理,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规定。

二、实施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1.根据疾病传播途径和病原体特点,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并严格执行分区管理措施。

2.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做好个人防护。

3.加强医疗器械和物品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其达到无菌要求。

4.对患者床位、诊疗器械、高频接触表面等定期进行消毒。

三、加强手卫生管理1.医务人员应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严格执行手卫生规定。

2.为医务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手消毒剂和洗手设施,确保其随时可进行手卫生。

3.对手卫生情况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提高手卫生的意识和执行力度。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1.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定严格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政策。

2.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原体特点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

3.加强对抗生素耐药情况的监测,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策略。

五、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1.加强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2.制定并落实感染防控规章制度,确保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遵循规范。

3.加强感染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隐患。

六、加强患者和探视者管理1.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对探视者进行管理,要求其遵守医院感染防控规定,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3.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限制其探视他人,以减少感染风险。

七、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科研工作1.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二、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监控组织,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

三、医院要制定医院感染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并作为医院评审的重要条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四、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五、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六、医院须建立特殊区域(如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婴儿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保洁、消毒或无菌的监控制度和措施,定期检查。

七、建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

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

无菌操作电动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三、无菌器械窗口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

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

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

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水泄不通后再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消毒。

七、有严重感染及脏器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

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椅、桌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

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

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从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预防措施、感染控制、环境清洁和手卫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
1.1 提高患者安全水平
1.2 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
1.3 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二、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2.1 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监测
2.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2.3 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
三、医院感染的控制
3.1 及时发现和隔离感染源
3.2 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3.3 定期开展医院感染调查和评估
四、环境清洁
4.1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4.2 保持医院空气流通
4.3 严格控制医疗废物处理
五、手卫生
5.1 医护人员要时常洗手
5.2 使用合适的洗手液和消毒剂
5.3 鼓励患者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需要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共同努力,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预防和控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惟独这样,才干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三篇)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外来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并且对医院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非常重要。

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1.依法合规:制度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医疗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卫生部门和专业组织的规定。

2.科学合理:制度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3.全员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院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4.持续改进:制度的实施应不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1.宣传教育:通过定期举行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医务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预防与控制方法,并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感染监测: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的实施,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解决情况。

4.环境卫生:加强病房、手术室、ICU等关键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5.手卫生:强调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手卫生,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和演练,提高手卫生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6.使用安全注射器具: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7.使用抗生素合理化: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滥用和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行为,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8.医疗废物处理:建立医疗废物处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和排放,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

9.患者隔离: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

10.感染事件处理:及时处理和报告医院感染事件,做好后续追踪和处理工作,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5篇)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为贯彻执行____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控制方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____建设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业务院长担任感管委主任、医务部主任、感染管理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各临床医肢及相关职能部门科主任(副主任)及重点科室护士长提任委员。

感染管理科由____名专职人员组成,一名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

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名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使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

感管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全院工作进行布置,____制定医院及各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进行质量监督评价,提出措施及建议。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全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感染病例上报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奖惩制度,一次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制度,建立消毒制度,规范消毒液的使用浓度、更换时间等,输液反应的登记上报制度,各科室空气、物表和消毒液监测制度,消毒机监测登记制度等,并定期检查,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如无菌器械合格率,消毒液合格率、感染率、漏报率、切口感染率、药敏检测及抗生素使用率等。

及时反馈,与目标责任制及奖惩挂钩,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医院感染的监控1、开展感染率及漏报率的监测,由感管科每月对全院进行前瞻性调查,进行重点科室目标性监测。

各管理小组填报感染病例报表。

感管科统计全院的感染率,部位感染率,漏报率及科室感染率、漏报率。

每月进行双向反馈,漏报率必须控制在≤____%,院内感染率≤____%。

2、抗生素使用率及病原学检查监测。

每月及季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反馈。

及时通报到各科室,逐步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____%以下;微生物送检率达到____%以上,规范标本的收集方法及细菌培养。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指标是衡量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一、医疗机构基本感染控制指标1. 医院感染发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新发病例数与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该指标可反映医院感染的整体控制水平。

2. 医院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从医院感染患者中检出病原体的病例数与同期医院感染总病例数的比例。

该指标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

3. 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因手术导致的手术部位感染病例数与同期手术总数的比例。

该指标可反映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水平。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呼吸机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例数与同期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比例。

该指标有助于评估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效果。

5.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因中心静脉导管使用导致的血流感染病例数与同期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比例。

该指标可反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控制水平。

6. 尿路感染发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因尿路器械操作导致的尿路感染病例数与同期尿路器械操作总数的比例。

该指标有助于评估尿路器械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控制效果。

二、感染控制管理指标1. 感染控制制度执行率:指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包括手卫生、消毒隔离、无菌操作等方面。

该指标可通过现场检查、抽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2. 感染控制培训覆盖率:指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活动在全体员工中的覆盖程度。

培训内容应包括感染控制基本知识、各项操作规范等。

3. 感染控制资源配置率:指医院感染控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情况。

包括感染控制人员数量、消毒剂、防护用品等。

4. 感染控制风险评估率:指医院定期对感染风险进行评估的频率和效果。

评估内容应包括感染风险因素、防控措施等。

5. 感染控制措施落实率:指医院针对感染风险采取的防控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基本制度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十项基本制度一、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环境中发生的感染,包括患者、医务人员和访客等。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措施。

为此,我国医疗机构制定了十项基本制度,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1. 感控组织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控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感控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感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各级感控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感控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感控监测与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控监测与报告制度,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同时,医疗机构应按照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院感染情况。

3. 标准预防措施制度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清洁消毒等。

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执行无菌操作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规定。

同时,医务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感染风险,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4. 感染风险评估制度医疗机构应对患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实施隔离措施,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医疗机构应制定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报告和控制。

医务人员在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应优先使用敏感抗生素,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传播。

6. 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侵入性器械的管理,确保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监测符合规定。

医务人员在执行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患者感染。

7. 感控培训教育制度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应包括感控知识、技能和法规等,确保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感控措施。

8.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制度,一旦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并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调查,其最终目标是为减少医
院感染和由此所造成的损失
2020/6/7
监测内容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4)其它:抗菌药物使用监测,感染
病原体及其耐药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 流行监测等
2020/6/7
消毒灭菌与隔离
▪ 长久以来消毒隔离一直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有 效措施是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主要内容,在控制 医院感染中消毒隔离起到了切断感染性疾病传 播途径作用,从而降低外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
控制医院感染

灵川八里街医院


赵明

2020/6/7
医院建筑布局与控制医院感染
•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传染病构成流行 传播要有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 径、人群易感性。而在医院中的病人就 是传染源。由于医院人群非常密集,如 建筑及管理不符合卫生要求,可增加相 互传染的机会,因此就构成了传播途径 。医院中的病人或医务人员就是易感人 群。所以医院内具备了传染病流行的三 个环节。
2020/6/7
• • 交通流线基本要求 • a 保证必要的卫生隔离; • b 在医院区域内彼此有密切联系的各部分之
间的交通线要求尽量短些; • c 内部与外部、清洁与污染、隔离与非隔离
等不同的流线要分清,医院的对内和对外部 分各自有相对独立的通路,即要便于联系, 又要有得分隔。综合医院中传染病区须有单 独的道路系统。运送清洁物的道路最好和运 送污物的路线分开。
的教育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使广大医务工 作者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不同 程度地掌握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促 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 ②将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列为“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进行 强化训练。2020/6/7• 来自院感染监测• 监测目标

作为了解医院感染发生发展情况的
平面布局
▪ 医院应分区合理,洁、污路线清楚,避免 或减少交叉感染。医疗区应区分为传染区和 非传染区。传染区的地点、出入口都应有选 择的独立安排。后勤区中厨房应与洗衣房、 太平间等保持一定距离,最好有隔离带。太 平间、病理解剖室应设于医院隐蔽处,并应 与主体建筑有适当隔离。尸体路线应避免与 出入院路线交叉。职工住宅单身宿舍可在医 院区域内,但必须与住院部有一定的距离。 家属宿舍不允许安排在医院范围内,如用地 毗时,必须分隔,另设出入口,通常职工生 活区应处于医院的上风向
2020/6/7
• n 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被引入医疗实践后,
各种传染病尤其是细菌性传染病已得到有效的 控制,但也产生大量耐药菌株使易感人群继续 感染而导致新的治疗问题,同时,也常引起病 人正常菌群失调。 n血液及其制品的应用,给患者带来福音,但 也带来了始料不及的不良后果,像发热反应、 败血症,甚至出现了和输血密切相关的一系列 急、慢性传染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梅 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等,被称作血源性传 播疾病。
• n 20世纪90年代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已步入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管理。 • ①卫生部及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加强了对
医院感染管理和监控力度
2020/6/7
• ②2000年颁发了修改后的《医院感染管 理规范》,加强了管理措施和将医院感 染率的监测改为前瞻性监测;规定了医 院各科室、各类人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 职责和在医院感染散发、流行与暴发时 的报告时限,要求在暴发控制中各司其 职,及早控制疫情;补充了ICU、血液净 化室、输血科、导管室、营养室以及医 院废物管理方案,强调对检验科、口腔 科与内镜室管理;抗菌药物的专人管理 ,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开 展对多重耐药株监测。
2020/6/7
• 三、 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 的精神。
• 四、 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 基本原则。
• …….

• 卫生部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三日
卫生部办公厅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
八日印发
2020/6/7
医院感染
• 又称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医院职工、 就诊病人、探视者或陪住者等在医院内获得的 一切感染性疾病。
2020/6/7
医院感染控制发展阶段
• n 1990年卫生部在颁发《医院分级管 理评审标准》中,将医院感染管理列为 考核医院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了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医院感 染管理工作被列为重点检查和考评内容 。
2020/6/7
n 1994年在卫生部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明确了医院感染监控任务、专职人 员职责。同时明确了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提高 了医院感染监控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病例漏报 率。通过对环境的监测提高了医院空气和医院环 境表面的洁净度,加强了医院感染重点科室的重 点环节的管理,降低了无菌物品的再污染率,消 毒灭菌(手除外)合格率已在90%以上。少数医 院已在综合性监测基础上进行了目标性监测,解 决了控制工作中的难点,如外科医生切口感染率 监测ICU的医院感染监测、心脏起搏器术后医院 感染监测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0/6/7
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一般要求
• • 必须严格按照预防医院感染要求进行设
计 • 建筑医院首先要考虑减少交叉感染的机
会,必须合乎卫生学要求,这也是医院 建筑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2020/6/7
• 当医院有新建医院任务时,医院感染科的 医生、护士应当主动向设计部门提供医院 各个部门的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资料 。当所在医院有扩建或改建任务时,必须 从原有的基础及实际情况出发,对总体规 划提出具体预防感染的要求。没有改建扩 建任务的医院,也应对不符合感染控制流 程的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促使院方 实现卫生要求。这是因为,医院建筑布局 合理与否对医院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
2020/6/7
医院感染的控制
• 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证病人医疗安 全的目的。
2020/6/7
• 医院感染的控制系统

有三个子系统:医院感染监测、医
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它们三者
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2020/6/7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 技术培训 • ①在医务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中开展医德医风
2020/6/7

• ③2019年颁发了新的《消毒技术规范》 。该《规范》更适应消毒工作的需要与 消毒学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 ④卫生部要求新的规范必须下达至基层 ,其中专职人员需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 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岗位培训 证书》,考核合格方能上岗,各省市举 办了医院感染普及或提高班,普及面广 。
2020/6/7
医院建设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 1:供应室 • 2:手术室 • 3:诊疗区域的医疗废弃物暂储室 • 4:口腔科污洗、消毒室 • 5:中央空调
2020/6/7
• 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 通报
• 卫医发[2019]第18号 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 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部直属单位 : 2019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 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损 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引起社会各界和国内 外的强烈反响。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0/6/7
医院建筑用地选择 ▪ 选择环境安静、远离传染源;尽量避免
邻近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 ;尽量避免 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传染病院应设在 远离居民区的地带。综合医院如设有传 染病区,则应加强卫生隔离和污水、粪 便、污物等处理设施,在用地安排上也 要尽可能保证满足卫生学隔离要求。
2020/6/7
n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于2019年7月并 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设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20/6/7
• 2019年6月27日全国30个省、市、自治 区的193所医院进行了全国首次医院感 染现患调查,调查资料显示:在109921 名住院病人中,实查107496人,实查率 97.79%;医院感染率 5.22%(5614/107496),例次感染率 5.58%(6001/107496)。感染部位依次 :呼吸道占48.7%、泌尿道占12.8%、 手术部位占11.9%、胃肠道占0.9%、皮 肤软组织占6.7%、血液占2.1%、其他 6.9%。
2020/6/7
• 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的重要 课题,无论是国内、国外管理者都认识 到了它已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
2020/6/7
医院感染控制启动阶段
• n 2019年卫生部医政司成立了医院感染监控
管理协调组,组建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 使每年有分布于30个省市的134所医院共约80 万住院病人处于综合性医院感染监测之下。 n成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组 织国内外专家举办各类培训班,派人员到国外 学习;并成立了以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 制分会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团体。出版了一批 医院感染控制的专著与培训教材等。
2020/6/7
• • 医院建筑的出入口 • 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至少应有两个
出入口,一为工作人员、病人使用,另 一个供尸体、废弃物出口。病床在100 张以上的医院须根据具体情况增辟出入 口。如果住院部内设有产科、传染科和 儿科等病房,则必须有单独使用的出入 口。门诊部内如有结核科、产科、儿科 、急诊科等亦应备有专用出入口。
2020/6/7
• 大多数医院领导认识到供应室是医院管 理中的重要环节。部分医院领导认识到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的重要保障, 开始抽调医务人员从事专职医院感染监 控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各种监测工作, 初步掌握了我国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发 科室、危险因素和易感人群等。通过消 毒灭菌质量管理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 染明显下降。
2020/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