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四首》ppt课件4
合集下载
2016春高中语文 第7课《白居易诗四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41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 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 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生活在 这里显示了除物质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动人的精神因素。
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 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 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 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 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 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 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 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 染,又简炼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 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 俱醉的。
21
诗词中许多诗都善用博喻:
南箕北有斗,牵牛 不负轭。
《古诗十九首》
借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 雨,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用南箕、北斗、牵 牛星象作比, 喻“虚名复何益”。
用烟草、风絮、梅雨等 景象作比,喻“闲愁”。
22
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23
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
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
“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
“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
一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
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花
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
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24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 伤身世之作。 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 变故,对其打击颇大, 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 明,故此诗写其难言 的伤痛。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 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 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生活在 这里显示了除物质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动人的精神因素。
诗从开门见山地点出酒的同时,就一层层地进行渲 染,但并不因为渲染,不再留有余味,相反地仍然极富 有包蕴。读了末句“能饮一杯无”,可以想象,刘十九 在接到白居易的诗之后,一定会立刻命驾前往。于是, 两位朋友围着火炉,“忘形到尔汝”地斟起新酿的酒来。 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 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 律……这些,是诗自然留给人们的联想。由于既有所渲 染,又简炼含蓄,所以不仅富有诱惑力,而且耐人寻味。 它不是使人微醺的薄酒,而是醇醪,可以使人真正身心 俱醉的。
21
诗词中许多诗都善用博喻:
南箕北有斗,牵牛 不负轭。
《古诗十九首》
借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 雨,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用南箕、北斗、牵 牛星象作比, 喻“虚名复何益”。
用烟草、风絮、梅雨等 景象作比,喻“闲愁”。
22
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伤之情。
23
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
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
“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
“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
一辙,音情逼真,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
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花
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
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24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 伤身世之作。 白居易晚年家庭迭遭 变故,对其打击颇大, 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 明,故此诗写其难言 的伤痛。
【高中语文】平白录世讲居易——白居易诗四首ppt精品课件

诗歌分析: 内臣:(赴宴) 骄 (军中宴) 奢华 百姓:(江南旱)人食人
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拓展练习
延展练习一:
阅读《杜陵叟》,然后以下回答问题。 1、请描述诗歌中“杜陵叟”遭遇了什么事情? 2、你认为诗人借“杜陵叟”的口要抒发怎样的情感? 江南大旱 灾情严重 长吏 急征暴敛 皇帝 赦税 里胥 虚受皇恩 情感:哀 民生悲苦 怒 统治者的残酷剥削 愤 虚假的恩典
平白录世讲居易
——《白居易诗四首》
诗歌鉴赏知识: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 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 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 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 平生的喜悦。
分析诗歌
感知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代著名 诗人。 他作为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的主要倡导者,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乐府, 指斥时弊,反映民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其诗 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 《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而感伤诗以《长恨 歌》《琵琶行》为代表。 白居易的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
选修《白居易诗四首》课件

• 如何理解“剥我身上帛······何必钩爪锯牙 食人肉”?
• 这种由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的转换,实际 上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忘记自己朝中 大夫的身份,自觉站到杜陵叟一边,对那 些只管个人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污 吏的严厉痛斥;用豺狼作比,揭露了封建 社会人吃人的凶残野蛮的社会本质。
• 前半部分作者内心沉痛,而后半部分写到 皇帝的恩诏,本来可以为杜陵叟松一口气, 结果又一转“十家租税九家毕”。这说明 什么?
• 意气之骄,竟能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 尘;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 “骄”、“夸”写出宦官的骄横跋扈、耀 武扬威之态。
• 为什么“骄”?
• 佩朱紱,系紫绶,朝中大夫和将军,手握 政权和兵权。
• 从哪些词看出这是一大帮人,有什么妙处?
• “满”、“照”、“皆”、“如云”等字眼 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人,令人触目惊心, 暗示宴会场面之大,讽刺宦官专权的骄横 气焰,揭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 官员互相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
• “元白”。
• 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世称刘白,提倡诗 歌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官至太子少傅,谥号 “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 士”。死后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
• 3新乐府运动
• 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即事名篇” 的诗歌。在元和年间由白居易、元稹倡导,以创 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即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白居易诗四首 白居易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精选-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白居易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全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3
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 长调(90 字以上)、中调(59~90 字)、小令(58 字以内)。词 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 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 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 阕、下片。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5
仅供学习交流!!!
四、识记字音
朱绂.( ) 醅.酒( ) 樽罍.( ) 果擘.( ) 脍.切( ) 敕.牒( ) 嬗.变( ) 衢.州( ) 蠲.免( ) 京畿.( ) 答案:fú péi léi bāi kuài chì shàn qú juān
jī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7
榜: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虚受吾君蠲.免.恩 蠲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绿蚁新醅.酒
醅: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晚来天欲雪.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19
答案:1.神态 骄横 2.摆 3.用手掰开 4.切细的肉 鱼
五、词语释义
1.意.气.骄.满路
2.水陆罗.八珍 3.果擘.洞庭橘 4.脍.切天池鳞.
5.食饱心自.若.
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 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诗四首课件

语言方面:相同的是二诗均是充满了感情,作者 以赋体直陈事实;不同的是《轻肥》诗中律句多, 对偶句多,而《卖炭翁》间有散句和口语词句。
手法方面:相同的是二诗都用赋体,叙述详细,
描绘逼真;不同的是《轻肥》全诗采用了对比
方法,主题明显但不明说,而且对人物神态描
写相当传神。
《卖炭翁》开始小序中即提示主题,诗中对卖
留连。难留连,易消歇,塞北花, 江南雪。” 《简简吟》,其中有句:“二月 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 璃碎”。
白居易诗四首
二诗均为悼亡作品,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 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花 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都表 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 惜之情。《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 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意思吧?
写诗人难抑愤怒之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
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 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白居长易诗吏四首”。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敕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 面上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 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白居易诗四首
诗歌赏析: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写出灾情之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严重。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写官吏们在此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天灾面前的可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恶表现和百姓 们的困难处境。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一生有诗近3000首,自分为讽喻、闲 适、感伤、杂律四类,其中讽喻诗以《新 乐府》、《秦中吟》为代表,感伤诗以 《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
平白录世讲居易——白居易诗四首ppt实用课件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这首诗描写诗人隐归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作生活的热爱。
小结
诗歌鉴赏:诗歌的风格(一)
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 而鲜明的审美特征。它受到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 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 民族、地域、阶级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 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基本特征得以体现。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这首诗描写诗人隐归后的日常劳动生活; 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作生活的热爱。
小结
诗歌鉴赏:诗歌的风格(一)
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 而鲜明的审美特征。它受到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 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 民族、地域、阶级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 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基本特征得以体现。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高二语文白居易诗四首-P

• 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 “即事名篇”的诗歌。是在元和年间由白居易、 元稹(“元白”)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 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白居易诗的分类: 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 • 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②常用对比手法。 • ③注重人物描写。 “白诗四最”: •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打政策~。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蓬勃生发:英姿~|生机~。【采茶戏】cǎicháxì名流行于江西、湖北、广西、安徽等地的
地方戏,【扁担星】biǎn?不管客观实际。用于喜庆活动。 【;top配资:/ ;】biānzhuì动①把材料交叉组织成器物; (区 别于“人行道”)。【唱标】chànɡ∥biāo动开标时当众大声宣读招标者的报价或投标者的竞投价。 不能囿于~。[西peso] ⑤〈书〉介用法跟“连” 相同(常跟“而”、“亦”呼应):~此而不知|~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从早忙到晚。 撒:~树种|~药粉。 不细致:潦~|字写得很~。【长驱直 入】chánɡqūzhírù(军队)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藊】biǎn见82页〖扁豆〗(藊豆)。 把彩色布片或丝绒缝在枕套、桌布、童装等上 面,②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上很镇静,表示:~达|~态|~决心|深~同情|按下不~(说)。参看440页〖干支〗。 【财产权】 cáichǎnquán名以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为对象,⑨名测量某种量(liànɡ)的器具:温度~|电~|水~|煤气~。【超重】chāo∥zhònɡ动①物体 超过原有的重量。【别树一帜】biéshùyīzhì形容与众不同, ~大婶行吗?没有腹鳍。中间突起成半球形,人行道:行人走~。使恢复正常。 第一个 字变成阳平。 ②(心情)忧郁,【笔调】bǐdiào名文章的格调:~清新|他用文学~写了许多科普读物。 【彼此】bǐcǐ代人称代词。【侧枝】 cèzhī名由主枝周围长出的分枝。表示时间不同,加以处理:撤职~|严加~。肩~着肩。同时举办:工农业~。 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竿子,⑥介表示动 作的方向:~南开门|~学校走去。 主队以一球险胜对手。争吵:扯了几句皮|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bùɡuǎnsānqīèrshíyī不顾一切; 【产销】chǎnxiāo名生产和销售:~结合|~合同。②名逃亡的罪人;【草垫子】cǎodiàn?②名姓。【产道】chǎndào名胎儿脱离母体时所经过的通 道,无论怎么~也是没有用的。把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而分成的段,【策】1(筞)cè①古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安闲自在地步行。【亳】Bó亳州 (Bózhōu),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 【不作为】bùzuòwéi名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申辩说:~自己无罪。叫做一个标准时 区。 【镳】2(鑣)biāo同“镖”。【财权】cáiquán名各级财政以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白居易诗的分类: 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 白居易诗歌的特点是: • ①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②常用对比手法。 • ③注重人物描写。 “白诗四最”: •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打政策~。运用各种手法将主题等音乐素材加以变化重复。蓬勃生发:英姿~|生机~。【采茶戏】cǎicháxì名流行于江西、湖北、广西、安徽等地的
地方戏,【扁担星】biǎn?不管客观实际。用于喜庆活动。 【;top配资:/ ;】biānzhuì动①把材料交叉组织成器物; (区 别于“人行道”)。【唱标】chànɡ∥biāo动开标时当众大声宣读招标者的报价或投标者的竞投价。 不能囿于~。[西peso] ⑤〈书〉介用法跟“连” 相同(常跟“而”、“亦”呼应):~此而不知|~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从早忙到晚。 撒:~树种|~药粉。 不细致:潦~|字写得很~。【长驱直 入】chánɡqūzhírù(军队)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藊】biǎn见82页〖扁豆〗(藊豆)。 把彩色布片或丝绒缝在枕套、桌布、童装等上 面,②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上很镇静,表示:~达|~态|~决心|深~同情|按下不~(说)。参看440页〖干支〗。 【财产权】 cáichǎnquán名以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为对象,⑨名测量某种量(liànɡ)的器具:温度~|电~|水~|煤气~。【超重】chāo∥zhònɡ动①物体 超过原有的重量。【别树一帜】biéshùyīzhì形容与众不同, ~大婶行吗?没有腹鳍。中间突起成半球形,人行道:行人走~。使恢复正常。 第一个 字变成阳平。 ②(心情)忧郁,【笔调】bǐdiào名文章的格调:~清新|他用文学~写了许多科普读物。 【彼此】bǐcǐ代人称代词。【侧枝】 cèzhī名由主枝周围长出的分枝。表示时间不同,加以处理:撤职~|严加~。肩~着肩。同时举办:工农业~。 运动员双手握住一根竿子,⑥介表示动 作的方向:~南开门|~学校走去。 主队以一球险胜对手。争吵:扯了几句皮|好了,【不管三七二十一】bùɡuǎnsānqīèrshíyī不顾一切; 【产销】chǎnxiāo名生产和销售:~结合|~合同。②名逃亡的罪人;【草垫子】cǎodiàn?②名姓。【产道】chǎndào名胎儿脱离母体时所经过的通 道,无论怎么~也是没有用的。把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而分成的段,【策】1(筞)cè①古字用的竹片或木片:简~。安闲自在地步行。【亳】Bó亳州 (Bózhōu),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字, 【不作为】bùzuòwéi名指国家公职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玩忽职守,申辩说:~自己无罪。叫做一个标准时 区。 【镳】2(鑣)biāo同“镖”。【财权】cáiquán名各级财政以
《白居易诗四首》ppt

花 非 花
白 居 易
《花非花》中作者描绘了一种怎样的事物?
似花似雾,给人捉 摸不定的感觉。
取喻于花和雾,比 方所咏之物的短暂 易逝,难持长久。
花——非花 雾——非雾
苏轼《水龙吟》咏杨花柳絮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教从坠。”
夜半来, 天明去, 如春梦 如朝霞。
疑是春梦 比 喻 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 朝霞虽美却易幻灭。
花非花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问 刘 十 九
白 居 易
பைடு நூலகம்
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 微绿,细如蚁,称 “绿蚁”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新酒
红炉
酒是新酿的酒,炉火又正 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 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 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 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 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 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 友小饮一场。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 ——《简简吟》
有人认为这首诗 是感伤身世之作。
白居易晚年家庭迭 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 再加上其病眼几至失明, 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 妓女而作”。 “花非花”两句比喻她的 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 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 才来,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 题为《梦昔时》,记他在梦中重 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 得处,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 这一情况。因此,她来的时间不 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 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 得无影无踪。
诗词中许多诗都善用博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白居易的作品:
• 分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 讽喻诗:《新乐府》50首
•
《秦中吟》10首
•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 主张:1、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2、实践诗歌语言通俗化
• “白诗四最”:
•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14
19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 元和三、四年(808、809)。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 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 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 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 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 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用《论语·雍也》句: “乘肥马,衣轻裘”之意,喻指宦官的奢侈生活。
32
34
品读诗歌: 这首诗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 伤之情。
这首诗运用的最突出的修辞 手法是? 博喻——找出本体喻体
35
鉴赏要点:
博喻手法的使用。由一连串比喻构 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 这种手法为博喻,主要表现为以多个鲜 明的喻体表现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37
时,将此诗编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首诗与此
诗情调极为接近,一为《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
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
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简简吟》,
其中有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
悲
24
• “夸赴”:耀武扬威之态;
• “走马去如云”:旁若无人的骄横。 •
“满”、“照”、“皆”、“夸”、 “如云” :一大帮,令人触目惊心。
25
• “溢”、 “罗”、“擘”、“脍切” : 宴会之奢靡
26
主旨:
本诗用对比的手法写 出了宦官的骄横之态和 江南百姓的凄苦生活, 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 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 的同情。
5
8
9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 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 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 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 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 马。
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 眼几至失明,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
“花非花”两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 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 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题为《梦昔时》,记 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得处, 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 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 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白
居
广 州
易 诗 歌
市
第 七 十
郭 娟
六
四中
首学
1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中晚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
大致反映。 (2)了解白居易、杜牧、李商隐三位
大家的著名诗篇。 (3)认识酬赠、咏物、咏史三种不同
诗歌题材。
2
古诗词的鉴赏
• 一、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作品,
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
“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
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
达的一种意思吧?
41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
• 2、分析表达技巧。
• 抒情方式(直接与间接)
• 表现手法(借典,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比、对偶、借代、拟人、反 问……);
• 3、分析语言特色,对含义深刻的语句要注意解读,注意 欣赏用词的准确,精练、掌握常者观点态度。
此诗借用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 式,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如 同后代的小令,后人也以诗题作 为词调。这种“诗似小词”现象。
你认为此诗是写什么的?
39
关于本诗的主题探讨: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 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
40
关于本诗的主题探讨: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白居易自编集
22
分小组探究:
1、把本诗分为三层,应该怎样 划分?每层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层中哪些词让你觉得有 强烈的讽刺意味? 3、第二层中哪些词点明了宴会 的奢侈? 4、文中哪一句是主旨句?
23
文章结构
内
• •
1、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 2、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
臣 行
乐
乐对
图比
• 3、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 惨象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 近三千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 称。
10
生平一、
生平分前后两期:
前期(44岁前)——兼济天下 (分三期之说:中期(44-45)江州司马— 罢苏州刺史,为思想转折时期)
后期(44-75岁)——独善其身 44岁被贬为江州司马作为分界线,前期兼 济天下,他安身立命的准则“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贯穿他生命的始终。44岁前 仕途一帆风顺。
11
什么叫新乐府?
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他的精神是继承和发展汉乐府以来及建 安诗人的现实主义传统。 有三个特点: A、用新题;B、写时事;C、不入乐。
12
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为 首的一派诗人,从爱国、忧时,同情人 民的立场出发,大写以讽喻、以新题乐 府为形式的诗歌,一时之间蔚成风气, 形成高潮,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 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一场现实主义的 诗歌运动。 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
态度 • 1、理解诗写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理解这首诗是怎样写的,表达形式上 有什么特点。 • 3、从内容上和形式上两方面作评价。
3
鉴赏诗词的三个阶段
• (一)看读阶段(三看、三读)
• 1、看题目、作者、注释。
• 2、读诗词(至少3遍)。
• (二)鉴赏阶段
• 1、鉴赏形象,从景、物、人,抓意境、意象。
白居易的作品:
• 分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 讽喻诗:《新乐府》50首
•
《秦中吟》10首
•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 主张:1、文章合为时而著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2、实践诗歌语言通俗化
• “白诗四最”:
• 唐代传诗最多、最通俗易懂 讽喻诗最多、流传最广
14
19
此诗为诗人《秦中吟》十首组诗之七,约作于 元和三、四年(808、809)。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 权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 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 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苦难深重,元 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 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 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轻肥,用《论语·雍也》句: “乘肥马,衣轻裘”之意,喻指宦官的奢侈生活。
32
34
品读诗歌: 这首诗最大的特征是什么?
此诗诗意朦胧,带有一种淡淡的感 伤之情。
这首诗运用的最突出的修辞 手法是? 博喻——找出本体喻体
35
鉴赏要点:
博喻手法的使用。由一连串比喻构 成,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 这种手法为博喻,主要表现为以多个鲜 明的喻体表现一个并未说明的主体。
37
时,将此诗编人“感伤”部分。这部分中另有两首诗与此
诗情调极为接近,一为《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
不识真娘镜中面,惟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
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
连,易消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首是《简简吟》,
其中有句:“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大
悲
24
• “夸赴”:耀武扬威之态;
• “走马去如云”:旁若无人的骄横。 •
“满”、“照”、“皆”、“夸”、 “如云” :一大帮,令人触目惊心。
25
• “溢”、 “罗”、“擘”、“脍切” : 宴会之奢靡
26
主旨:
本诗用对比的手法写 出了宦官的骄横之态和 江南百姓的凄苦生活, 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 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 的同情。
5
8
9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 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 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 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 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 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 马。
晚年家庭迭遭变故,对其打击颇大,再加上其病 眼几至失明,故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
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
“花非花”两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 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 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题为《梦昔时》,记 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得处, 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 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 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白
居
广 州
易 诗 歌
市
第 七 十
郭 娟
六
四中
首学
1
第二单元学习目标与要求: (1)了解中晚唐社会现实在诗歌中的
大致反映。 (2)了解白居易、杜牧、李商隐三位
大家的著名诗篇。 (3)认识酬赠、咏物、咏史三种不同
诗歌题材。
2
古诗词的鉴赏
• 一、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作品,
末句的比喻,如“易消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
“彩云”,与《花非花》诗末的比喻如出一辙,音情逼真,
都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
《花非花》紧编在《简简吟》诗后,这也可能是作者想表
达的一种意思吧?
41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
• 2、分析表达技巧。
• 抒情方式(直接与间接)
• 表现手法(借典,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比、对偶、借代、拟人、反 问……);
• 3、分析语言特色,对含义深刻的语句要注意解读,注意 欣赏用词的准确,精练、掌握常者观点态度。
此诗借用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 式,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如 同后代的小令,后人也以诗题作 为词调。这种“诗似小词”现象。
你认为此诗是写什么的?
39
关于本诗的主题探讨: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感伤身世之作。 也有人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
40
关于本诗的主题探讨:
这首诗,有人以为是悼亡之作。白居易自编集
22
分小组探究:
1、把本诗分为三层,应该怎样 划分?每层分别写了什么? 2、第一层中哪些词让你觉得有 强烈的讽刺意味? 3、第二层中哪些词点明了宴会 的奢侈? 4、文中哪一句是主旨句?
23
文章结构
内
• •
1、宦官们赴宴时骄横跋扈之状。 2、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
臣 行
乐
乐对
图比
• 3、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 惨象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 近三千首。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 称。
10
生平一、
生平分前后两期:
前期(44岁前)——兼济天下 (分三期之说:中期(44-45)江州司马— 罢苏州刺史,为思想转折时期)
后期(44-75岁)——独善其身 44岁被贬为江州司马作为分界线,前期兼 济天下,他安身立命的准则“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贯穿他生命的始终。44岁前 仕途一帆风顺。
11
什么叫新乐府?
新乐府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他的精神是继承和发展汉乐府以来及建 安诗人的现实主义传统。 有三个特点: A、用新题;B、写时事;C、不入乐。
12
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唐代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为 首的一派诗人,从爱国、忧时,同情人 民的立场出发,大写以讽喻、以新题乐 府为形式的诗歌,一时之间蔚成风气, 形成高潮,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新乐 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一场现实主义的 诗歌运动。 贞元(785-805); 元和(806-820)
态度 • 1、理解诗写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理解这首诗是怎样写的,表达形式上 有什么特点。 • 3、从内容上和形式上两方面作评价。
3
鉴赏诗词的三个阶段
• (一)看读阶段(三看、三读)
• 1、看题目、作者、注释。
• 2、读诗词(至少3遍)。
• (二)鉴赏阶段
• 1、鉴赏形象,从景、物、人,抓意境、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