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赛课一等奖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书

司马迁

授课人:贺高陆雪玲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①细读,疏通文意、归纳文段的文言知识点;

②深读,围绕“司马迁对生死的看法”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关键语句”,体会司马

迁在“受辱之深”的情况下,内心对于生死抉择的矛盾和冲突,让学生感受他“隐

忍苟活,发愤著书”的艰难和苦痛,从而被他的伟大人格和坚强的意志所染。

③美读,品味文段的语言风格,体会其内在的感情基调,能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让学生体会文辞之美和情感之切,进而培养学生对古文的热爱;

②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探究司马迁面临生死抉择时的内心冲突,理解其生死观、价值观。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报任安书》视频朗诵、朗读配乐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本节课为第二课时,解读文章的3—6自然段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回顾:

To be, or not to be?生,还是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探讨不休的问题。在司马迁的笔下,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择死英雄,如投江的屈原、自刎的项羽,他们以视死如归的精神诠释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古训;也有“忍辱负重”的择生志士,如卧薪尝胆的勾践。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因李陵之祸惨遭极刑,对面这样的奇耻大辱,他又做出了怎样的生死抉择的呢?下面我们将学习《报任安书》接下来的3到6文段,让我们深入作者内心去听他谈生谈死谈大义。

(二)、细读:疏通文意、归纳文段的文言知识点;

1.学生自由朗读,疏通文意,自主归纳知识(课前预习)

(三)、深读:深究文本,分析“司马迁的生死观”,领略文章的感情

1.学生分小组分文段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由组长总结成果;

2.要求:找出关键语句并分析,概述“司马迁的生死观”,即司马迁如何看待生死,在此基础上,品味文章的内在情感;

3.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相关内容,做一定的点评和必要的补充解释;(见附录)

(四)小结:奇辱奇志著奇文,谈生谈死谈大义

1.辱之深:隐忍之悲、苟活之痛

2.志之坚:发愤著书、文显后世、一偿前辱

3.义之大:超越生死、重于泰山

(五)美读:体会其内在的感情基调,并进行有感情的诵读

1.集体有感情诵读文段,教师做一定的指导和点评;

(六)结语、作业:

1.结语:“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为了践志,身受奇耻大辱的司马迁,选择了隐忍苟活,他在世人的嘲笑和不解中,发愤著书。他的血泪之作《史记》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让他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死,成了世人心中重于泰山的历史丰碑。这对我们后人是极大的激励。

2.作业:在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里面都谈到了对生和死的看法,比如《我与地坛》、《兰亭集序》、《五人墓碑记》、《赤壁赋》等等。而花样年华的你又是如何看待生死的呢,请大家谈一谈,写一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