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振动控制-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
总结词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是为了减小建筑物受到地震、风振等外部激励引起的振动,保障建筑 物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详细描述
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和半主动控制三种类型。被动控 制方法包括增加结构阻尼、设置隔振支座等;主动控制方法是通过施加反向振动来抵消 原始振动;半主动控制方法则是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或质量分布来减小振动。在实际应
非接触式测量
利用激光、超声波等非接 触技术,通过测量物体的 振动位移、速度等参数来 评估振动情况。
遥感测量
利用传感器网络和无线传 输技术,远程监测大型结 构或设备的振动情况。
振动评价标准
国际标准
01
如ISO 2631-1:1997,规定了人体对振动的容许限值。
行业标准
02
如美国石油学会API标准,针对不同设备和行业制定了相应的振
噪声与振动的影响
噪声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 下降、失眠、高血压和心理压力等问 题。
振动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手部 振动病、肌肉疲劳、关节疼痛和神经 系统损伤等问题。
02
噪声测量与评价
噪声测量方法
01
02
03
声级计法
使用声级计对噪声进行测 量,记录不同时间段和不 同位置的噪声水平。
被动振动控制
被动振动控制是通过增加阻尼材料或结构来吸收和耗散振 动能量的技术。它通常使用橡胶隔振器、阻尼材料等被动 元件来抑制振动。被动振动控制具有简单、可靠、成本低 等优点,但控制效果有限。
被动振动控制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工具等领域, 用于减轻设备或结构的振动,降低噪声,提高舒适性和安 全性。
06
声学基础及应用-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4.3结构中的纵波
§4.4结构中的弯曲波
§4.5圆柱壳中的弹性波
§4.6有限杆中的纵波运动
§4.7振动功率流方法
第五章结构的声辐射特性
§5.1引言
§5.2声场对辐射面的作用
§5.3无限平板的声辐射
§5.4赫姆霍茨—惠更斯辐射积分
§5.5有限平板声辐射的解析解
§5.6圆柱壳的声辐射
§5.7评定声辐射的参数及有限结构的声辐射
第六章统计能量分析
§6.1引言
§6.2统计能量分析的基本概念
§6.3子系统间功率流关系式
§6.4功率流平衡的普遍形式
§6.5统计能量分析中参数的确定
§6.6输入功率与响应级预测
§6.7声呐声腔自噪声分析实例
第七章水声学基本概念
§7.1引言
§7.2海洋中的声波特性
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际学者所编著的声学教材,其中有些也用在国外高校的研究生课程。
5、其它: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声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固体中的结构声波,空气噪声及水声的基本特性。
课程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声音及其物理特性
§1.2噪声及噪声污染
§1.3船舶噪声源
§1.4噪声控制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理想流体中声场的基本特性 Nhomakorabea§2.1引言
§2.2声压、质点振速、声速
§2.3小振幅波的波动方程
3.L. Cremer M.Heckl, Structure-borne Sound, second edition,Springer-Verlag,Berlin,1988
本课程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研究生课程水平的标志:
噪声与振动控制北大核心

噪声与振动控制_北大核心期刊噪声与振动控制基础信息:ﻭ《噪声与振动控制》(NoiseandVibrationControl)由声学学会主办,大学承办,编辑部设在大学徐汇校区内。
本刊物是科技人员、工程师和大专院校师生,交流学习噪声与振动控制应用研究的理论、技术、方法、经验和知识的公共平台.主要内容有噪声与振动控制理论;噪声振动治理的技术理论、方法、经验、设计技术以及工程实例;基础理论讲座;噪声振动测试技术;国内外噪声振动控制原器件、、新材料、新产品以及工厂介绍等。
读者对象:研究生、大专院校师生、单位从事噪声振动控制科技人员。
曾用刊名:振动与噪声控制。
噪声与振动控制办刊宗旨:ﻭﻭ《噪声与振动控制》办刊宗旨:刊登原创学术,跟踪学科领域的最新方向及其动态;交流科研成果及噪声与振动控制工作经验;和普及相关标准和规范,促进我国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的,强调学术、突出应用、兼顾理论与工程、提高与普及结合。
ﻭﻭﻭ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荣誉:ﻭﻭ本刊系:中文核心期刊、科技统计源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物理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科协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入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报刊订阅指南信息库收录期刊。
ﻭﻭ噪声与振动控制栏目设置:ﻭﻭﻭ《噪声与振动控制》十大栏目:1。
综述、2。
振动理论与数值解法、3.运载工具振动与噪声、4.环境振动与环境声学、5。
建筑振动与建筑声学、6.信号处理与故障诊断、7.减振降噪设备和器材、8.标准规范与评价、9。
振动噪声测试技术、10.工程。
ﻭﻭ噪声与振动控制订阅方式:ﻭﻭISSN:1006-1355,CN:31-1346/TB,地址:市华山路1954号大学机械与动力楼308室,邮编码:200030。
噪声与振动控制相关期刊振动与冲击信息与控制电光与控制控制计算机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控制工程控制与决策ﻭ噪声与振动控制社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2。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第二章污染物控制技术3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3.1 ............................................................................................................................... 绪论.. (2)3.1.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3.1.2 噪声的危害.................... (3)3.1.3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4)3.2 噪声的基本特征 (5)3.2.1噪声物理特征............................................... (5)3.2.2噪声的声学特征............................................... (7)3.2.3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 (8)3.3 吸声和室内声场 (10)3.3.1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10)3.3.2吸声原理..................................................................... (10)3.3.3吸声材料和结构..................................................................... (11)3.3.4室内声场和吸声降噪……………………………………………………………133.4 隔声与隔声结构 (14)3.4.1 隔 声 结构 ............................................... (14)3.4.2 隔 声 装m ...............................................3.6 隔振和阻尼 ............................................................18 3.6.1隔 振 ............................................... (18)3.6.2阻 尼 ............................................... (20)3.7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控制 .................................................21 3.7.1 城 市 区 域 环 境 噪声 ........................................................ 21 类••… 3.5.1 消 声 器的163.5.2 阻性消器 ..…16 3.5.3 抗 性消器 .. (17)3.5.4 阻抗 复 合式消153.5 消声技术器 ..............................................1816 分 声 声 声133.7.2城市噪声控制............................................... (23)3.8 部分机电设备噪声控制243.1 绪论3.1.1 噪声的定义及分类3.1.1.1 噪声的定义人们一般把声音分成乐声和噪声。
室内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室内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现代社会中,噪声和振动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室内环境噪声和振动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室内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效果。
一、室内环境噪声问题的研究室内环境噪声是指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如交通噪声、装修噪声、机械设备噪声等。
这些噪声会引起人的注意力分散、听觉健康受损、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
因此,研究室内环境噪声问题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测量和评估室内环境噪声,研究人员常常使用噪声密度级、声音压力级等指标进行分析。
通过合理的测量方法和设备,可以有效地掌握室内环境噪声的分布和强度,为噪声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测量和评估,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多种噪声控制技术,如隔音、噪声吸收、噪声降频等。
隔音是通过使用吸声材料和结构设计来减少噪声的传递和扩散,从而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噪声吸收则是通过在室内空间中设置吸音体,将声能转化为热能,降低噪声的强度。
噪声降频是通过改变噪声的频率分布,将高频噪声降低至人们更容易接受的范围。
二、室内环境振动问题的研究除了噪声问题,室内环境振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室内振动通常由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建筑结构等因素引起。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振动环境中会导致人体不适、运动协调性下降等问题,甚至对某些特定场合(如实验室、手术室)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室内振动问题,研究人员对振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控制。
振动的测量和评估是研究的第一步,常用的方法有加速度传感器等技术手段。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振动信号,可以定量地评估环境振动的强度和频率分布。
室内振动的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
主动控制是指通过反馈机制,对振动信号进行干扰和补偿,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振动的影响。
而被动控制则通过在室内环境中引入减振材料和结构设计,降低振动传递效应,减小振动的幅度。
施工现场的噪声与震动控制措施与工艺优化

施工现场的噪声与震动控制措施与工艺优化一、引言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而繁忙的环境,通常伴随着噪声和震动。
这些噪声和震动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控制措施和优化工艺是十分重要的。
二、噪声控制措施1. 降低机械设备噪声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是主要的噪声源之一。
为了降低机械设备的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低噪声设备:在购买设备时,选择具有低噪声设计的设备,例如低噪声挖掘机。
-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维护和检查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噪声的产生。
2. 加装隔音设施对于较大噪声的设备,可以考虑加装隔音设施。
例如,给机械设备周围加装隔音罩或采用隔联回音板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的传播。
3. 调整施工时间合理调整施工时间,尽量避免在夜间或者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声较大的作业。
这样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人体正常生活的干扰。
三、震动控制措施1. 采用减震技术和隔振设备在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和重型设备的运转会产生较大的震动。
为了减少震动对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减震技术和隔振设备,如土方作业时采用振动夯等。
2. 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在选择施工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对于挖掘深度较大的基坑施工,可以选择先挖、后支工程的顺序,并逐步施工,以减少地面的震动。
四、工艺优化1. 选用低噪音工艺施工过程中,选用低噪音的工艺是减少噪音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低噪音设备进行搅拌,减少噪声源的产生。
2. 预制构件加工对于一些需要大量加工的构件,可以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加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噪音的产生。
五、教育培训1. 增加安全环保意识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环保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对噪声和震动控制的意识,提高工作时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为施工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噪耳塞、防护面具等,以减少他们对噪声和震动的直接暴露。
六、监测与评估采用噪声和震动监测仪器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控制措施和工艺。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科学学位硕士培养方案-机械

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0802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
3.可胜任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教学、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一体化(CAD/CAM)、精密/微纳制造原理与技术、微纳米多尺度多领域仿真与设计、企业制造过程信息化原理与技术、数字化成形与制造2.机械电子工程:数控技术与装备、机器人技术、网络测控、诊断与智能维护、流体传动与控制技术、数字制造与智能制造、微机电系统与微细加工、嵌入式系统与设备控制、电子制造技术与装备3.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撑软件技术、并行工程和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设计、图像识别与处理、机电系统动态设计与振动/噪声控制、智能机械与计算机仿真技术4.车辆工程:汽车系统动力学及其主动控制技术、汽车节能与净化、车辆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动态仿真、车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5.工业工程: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化、先进制造系统与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生产运作、项目管理与质量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与信息安全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要求:本学科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在第二学期末(最迟在第三学期)提出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经所在系或科研组组织答辩通过后可进入论文工作。
参加校内外公开学术报告:本学科硕士生应至少听满6次学术报告,方可计入1学分。
湖大噪声控制工程讲义01噪声基础知识-6噪声与振动的测试和监测

第六章噪声与振动的测试和监测噪声测量是对环境噪声进行监测、评价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由于振动是大多数噪声产生的原因,本身也是一种公害,因此,振动测量是噪声测量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确测量和分析噪声和振动,首先必须熟悉测量仪器的性能和作用,明确测量分析的目的,了解待测声场条件或振动测试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规范。
6.1常用噪声测量仪器常用的噪声测量仪器有声级计、积分声级计、频谱分析仪和滤波器、磁带记录仪、实时分析仪。
6.1.1声级计声级计是根据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按照一定的频率计权和时间计权测量声压级和计权声级的仪器,是声学测量中最常用的基本仪器,可用来测量各种噪声;若将声级计上的传声器换成加速度传感器,声级计还可以用于振动的测量。
1.声级计的分类:声级计按照精度可以分成4种基本类型,即0、I、II、In型。
在环境噪声测量中,主要使用I型(精密型,基本误差为±0.7dB)和II型(普通级,基本误差为±1.5dB);按特殊用途分类:可分为脉冲、积分、噪声统计分析仪、噪声剂量计、噪声采集器等;按外表形状分为台式、便携式、袖珍式等多种形式。
1.声级计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声级计一般由传声器、放大器、衰减器、计权网络、检波器、指示器等组成。
衰减器(1)传声器:这是一种将声压转换成电压的声电换能器,在声级计中,大多选用空气电容传声器和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此外,由于传声器在声场中会引起声波的散射作用,特别会使高频段的频率响应受到明显影响。
这种影响随声波入射方向的不同而变化。
根据传声器在声场中的频率响应不同,一般分为声场型(自由场和扩散场)传声器和压强型传声器。
测量正入射声波应彩扩散场型或压强型传1435klgfkj声器,如采用自由场传声器.(2)放大器:有前置和后置放大器,简述它们的作用。
(3)衰减器:简述它的作用。
(1)滤波器:它包括计权网络和滤波器,简述它们的作用。
2.声级计的主要附件,有防风罩、鼻形锥、延长电缆,简述它们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杜功焕等,声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振动噪声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本表不够可加页
课程组教师姓名
职称
专业
年龄
学术专长
黄其柏
教授
机械
50
振动噪声及其控制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振动噪声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振动噪声问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的能力。
教学大纲(章节目录):
第一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概论
§5.1单层均匀介质的隔声
§5.2双层均匀介质的隔声
§5.3非单一隔声结构的设计原理
§5.4隔1振源及其控制
§5.2隔振技术
§5.3减振与吸振
§5.4振动的主动控制
§5.5振动的利用
教材:
1.黄其柏,工程噪声控制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师汉民,机械振动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噪声振动的基本知识
§1.2噪声的危害
§1.3噪声振动控制的一般方法
第二章声学基础
§2.1振动与声
§2.2声学波动方程
§2.3平面声波的基本性质
§2.4声波的能量、声强和声功率
§2.5声波的传播
§2.6声级及其运算
§2.7声波的衰减
第三章振动噪声测试与分析
§3.1振声测试传感器
§3.2振动噪声测试系统
§3.3模态参数识别
§3.4物理参数识别与修改
§3.5振动噪声源的相干分析法
§3.6噪声源的声强诊断
第四章阻尼减振降噪
§4.1阻尼减振降噪原理
§4.2阻尼材料及特性
§4.3表面阻尼处理技术
第五章吸声降噪
§5.1多孔吸声材料
§5.2穿孔共振吸声结构
§5.3吸声系数的测量
§5.4吸声降噪设计
第六章隔声降噪
表
课程名称:噪声与振动控制
英文名称: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课程类型:■讲授课程□实践(实验、实习)课程□研讨课程□专题讲座□其它
考核方式:考试
教学方式:讲授
适用专业:理工各专业
适用层次:硕士■博士□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讲授学时:32/32
学分:2
先修课程要求:机械振动学